登陆注册
8347000000007

第7章 踏歌而行,幸福花开

在深渊的边缘上,

你守护着我每一个孤独的梦

——那风啊吹动草叶的喧响。

太阳在远方白白地燃烧,

你在水洼旁,投进自己的影子

微波荡荡沉淀了昨日的时光。

假如有一天你也不免凋残,

我只有个简单的希望:

保持着初放时的安详。

——北岛《五色花》

姓名:周劲槐

所在学校:湖南省长沙市大同第二小学

从教年限:18年

最喜欢的书:《生命对话》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旅游

第一部分我的成长之路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那些如同指间流沙般逝去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美丽。那些生命当中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苦恼,忙乱与纯真,所有的感悟与感动,都是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一本又一本不同的书,一幅又一幅美丽独特的画卷,定格于我的记忆之河。

从教18年,我先后辗转了四所学校: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楚怡学校,农民工子弟众多的火炬小学,小巧精致的火星二小以及全区最大的小学大同第二小学。每一次离开,我都有迟疑不舍,也有同事领导的真心挽留,但我最终还是带着对未知的好奇,怀揣着最纯粹的教育梦想,毅然选择前行,轻装起航。

走进纯真世界

楚怡小学是一所历史名校,见证了长沙近现代教育史上百余年的峥嵘岁月。这里是我教育人生的第一站,也是让我得以快速成长的地方。

还很清楚地记得初为人师时的青涩。我所毕业的学校对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学教师,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以及所作的心理准备都是怎样做一名中学教师。可我却被分到小学,十分不适应。我发现教小学生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面对这些聪明、调皮又富有个性的孩子,常常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大人眼里不值一提的小事可以让他们折腾很久,上课告状,玩玩具,哭鼻子……这些琐事时时考验着我的耐心。想到自己以后将一生面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种浪费青春的感觉。

现实无法改变,我只能改变自己。我必须走进孩子们的心里,用教学魅力吸引孩子们,让他们喜欢上我这个英语老师,进而爱上英语课。我知道,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而成长的捷径就是学习。

自开设小学英语课以来,芙蓉区英语学科教研氛围一直很浓,常常会有各种课堂教学展示或是竞赛。精彩的课堂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示范大餐。当时游戏教学法非常流行,很受学生欢迎。孩子们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快乐学习,课堂充满活力和童趣,我常常被老师们精彩的示范课所吸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把从别人竞赛课上学到的经验与灵感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除了精心备课,我还制作了各种教具辅助教学,使课堂更丰富,更有趣。原本并不擅长画画的我居然成了孩子们眼中的教英语的“美术老师”。

我认真而投入地上着每一堂课。平素文静秀气的我,把所有的激情投入到课堂上来:课堂上我成了游戏设计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我和孩子们一同唱着儿歌,带着他们做各种有趣的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对上课便得心应手了,我的英语课堂也变成了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下课了,他们快乐地跟我招呼着,有时候会从远处跑到我的身边,只为叫我一声:“Miss Zhou!”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什么烦恼都忘记了。我也会常常接到家长的电话和作业本上的留言:“我的孩子现在很喜欢英语,说英语课好有意思!”“孩子有你这样的好老师,是真的幸福!”……

原来当一名小学老师,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我走进了孩童们纯真的世界,感受到纯净的童心,我为这样简单的快乐而陶醉,我喜欢上了这三尺讲台!

加快成长脚步

于我,只有不断进步才能获得生命中真正的快乐。而想要最快地取得进步,只有通过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不断总结与反思。

最初开始尝试写的教学论文,发出去后都如石沉大海,结果让人尴尬失落得很。外表柔弱的我,内心却不服输。我深信,读书能增长智慧。由于当时全国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地方不多,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资料极其缺乏。我想,此时的空乏正是我研究的方向和机遇!我从各类教学书籍中寻找灵感,最终找到写作与教学研究的方向。终于,我精心撰写的文章《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渗透》获得了市级三等奖(当时论文评比非常严格,获奖比例不高,获奖作品上常常还会有专家对文章的点评)。很清晰的记得当时评委老师在我的论文上的批注是:“选题新,有意义!”

成绩虽然并不瞩目,但却让我备受鼓舞。我从专家的肯定当中找到了自信,也掌握了撰写教学论文的基本方法。此后,我着手从各个方面探索小学英语教学,先后有三十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得奖励或交流,时而也有文章发表在《英语周报》、《芙蓉教研》等报刊、杂志上。

规模大的学校赛课前都会有一个智囊团在支持,而对于只有一两个专职英语教师而言的小学校而言,赛课前很少有人指导,基本上也只有自己一边试讲,一边体悟,反复琢磨,多次修改。

2001年,经过层层选拔,我被推选参加“区第二届教育年会”课竞赛。学校领导也特别重视,请来了教研员郑卫老师做专门指导。最初试讲时总感觉讲不出新意,有些灰心、急躁。郑老师对我说:“别急,其实很多精品课在成型之前都是比较粗糙的。经过打磨斟酌,课堂效果就会有很大提高。”她还说:“设计的课堂活动一定要能够体现最新的教学理念……”有了专家的鼓励和悉心指导,我树立起了自信心。随着教案的反复修改,我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并最终选择了任务教学法。课后,评委和老师们对我在课堂当中使用的任务教学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的课例也因此在年会上获得了一等奖。

实际上,这次赛课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成功的课堂,而是发生在赛前十分钟的一个意外:由于电脑系统设置原因,赛前一天在教室电脑上修改并保存的课件在关机后被全部自动删除!我顿时傻眼了,但此时只能自己解决。看着后排听课的老师们,我来不及犹豫,只能迅速拿出CD原始课件素材,飞速进行修改,课件虽然不及先前完美,但却没有影响上课的主要进程。

这次赛课的经历,对我的影响很大。磨课的过程虽然让人感觉痛苦而煎熬,但在专家的指引下,我的课堂有了质的飞跃;而赛前的突发事件让我明白,任何事情都是充满变数的。在遇到困难和经历突然的变故时,只有处变不惊,沉着应付,正面一切困难,才有赢得胜利的机会。这以后,我在各种竞赛活动中都有了更沉稳的心理素质。后来,我参加了长沙市“小学英语现场教学设计竞赛”、湖南省“三优联评”、“青年教师课堂竞赛”、“教师基本功比赛”等赛课及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路走来,五味杂陈:有艰辛,有快乐。每一步都是探索,每一步都凝聚了心血和汗水。我在前进中不断反思,积蓄了力量,也积累了经验,我在这样平凡的坚持中不断地成长。

感受飞翔的快乐

最难忘的是在农村小学任教的那些日子。2006年,由于搬家,我调入火炬小学任教。这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每个学期都有来自各地的农村孩子插班进来,学生流动性很大。大多数插班来的孩子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家长们也很少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我来的时候,这里没有专职的英语教师。曾有过的专职英语教师,也都想尽办法调走了。

由于学校只有我一个专职英语教师,课时量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六个班,每周16节课(教育局规定12节英语课为标准满课时)。

“16节课,行吗?”校长问。我心想:初来乍到的,哪还有我选择余地啊?我咬咬牙说:“好,没问题!”校长笑着对我说:“真没想到有人主动要求调到我们学校来呀!不过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哟!我们学校英语考试差不多有一半以上不及格哦!”我心想:“辅导学生,我有的是经验啦!”

直到上课,才发现问题远比我想像的严重!已经四年级了,可班上不少孩子连课文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名字都叫不出,课文里几乎每个词都是新词。以往积累的教学方法以及所谓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根本没有施展的余地。每个班有将近七十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可以说是白纸一张!每次上课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与挑战,我只能不停地放低教学要求。然而,一堂课下来,连基本单词句型的教学也无法完成。这样下去,教学任务如何才能完成?我真是心急如焚,对自己草率调动后悔不迭!

心急不能解决问题,我必须面对现实。我静心思考:必须改变自己十年以来形成的教学习惯,不能像要求城里的孩子那样要求他们。过难的教学内容和过高的要求只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没有了学习信心和兴趣,任何教学都只能是事倍功半。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们搭建高度适合的台阶,牵着他们的手慢慢朝前走。希腊有一句名言:上帝会为每一只笨鸟准备一个矮树枝。我当然不是上帝,但是我确实需要为这些孩子准备矮树枝,我要尽力让每一个孩子感受飞翔的快乐!

我重新审视每一篇课文,对教学内容进行梯度设计。从最简单的知识点入手,逐步为孩子们搭建好从单词到句型灵活运用的平台。在以前的学校教书时,一堂课能够完成的内容,在这里得用2—3节甚至更多的课时来完成。由于很多孩子家里没有录音机等设备,孩子们这节课学过的内容,到了下节课常常会忘。我知道,语言必须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因此,我反反复复地重复教过的内容。尽管心里着急,但我明白,一味追求区里统一的教学进度,只会欲速则不达。与其急急忙忙赶进度,不如从从容容教透彻。有了这样的心态,我的目标便不再迷茫。我温和而亲切地对待每一个孩子,随时鼓励着他们的点滴进步。我知道他们需要的不是责备和批评,而是包容和鼓励。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常常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这里班额大,每个班都有六十多个孩子,我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孩子们关注我的课堂。还好,游戏教学法对他们还挺管用,单纯的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开心地学习着。我真切地感受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向往着成功的,基础薄弱不是问题,只要让他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成功就会随之而来!看着他们笑靥如花,听着他们大声朗读,我所有的烦恼都抛之脑后!我买来许多小奖品,奖励每一个取得进步的孩子,尽量让每个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一天课后,一群孩子围着我,叽叽喳喳,如同一群快乐的小鸟儿。一个孩子对我说:“我好羡慕你的儿子!”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呀?”她说:“因为他有这么好的妈妈,还这么有知识!”我的心为之一颤,笑着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面对如此单纯可爱的孩子,我有什么理由不爱他们!

然而教育没有神话!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我教的六个班,接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及格!我失望,但并不难过。我相信,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只要方向对了,一定会成功!哪怕步履艰难,进度如同蜗牛前行,但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会到达目的地!我一如既往,坚持我的教学理念,在给孩子送来“矮树枝”的同时,也对他们严格要求。我狠抓他们的听读和作业,坚持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重视与配合,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六年级的孩子毕业合格率100%,其他的几个班成绩也大幅提升。

2008年,区里组织“赤马湖杯”小学生课本剧竞赛。我的目标是区一等奖,我要让大家彻底改变对农村小学的偏见。从接到任务开始,每一天我都会和同伴肖悦坚持给学生进行排练。每一个单词的发音,以及每一个舞台动作的表现,我们都逐个把关,精心设计,俨然变成了编剧、导演和舞蹈老师。孩子们也很珍惜比赛机会,排练都非常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童话剧《骄傲的孔雀》在全区三十几所学校中荣获一等奖!孩子们欢呼雀跃,此刻的我们,完全忘了排练的艰辛,心里只有成功的喜悦和甜蜜。之后,又一次机会来了,我们有幸应邀参加湖南卫视金鹰卡通节目的英语剧表演。精彩的故事情节,配上电视台美丽的背景,《白雪公主》被孩子们表演得美轮美奂。我们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老师,我们喜欢上您的课!”“老师,您下学期还教我们吧?”“您像妈妈一样!”……还有什么奖赏能胜过这来自心灵的语言?蓦然回首,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却聆听到了清新美妙的乡间小曲;远离了闪烁的霓虹,却收获了求知若渴的期盼眼神。

我在火炬小学工作的三年里,有人邀我调入条件和生源更好的学校,我都婉言谢绝。说不清是什么理由,让我对这所农村小学依依不舍。然而,我的脚步注定不能在这里停留。2008年,由于城市道路改建,火炬小学在规划范围内,必须拆掉,火炬小学成了历史,我只能带着我的梦想继续前行。

坚守执著的信念

2008年,我来到火星二小。这是一所2006年才开始招生的新学校,小巧而精致。在火星二小,老师们绝对是幸福的。因为在这里领导对老师们只有相信与支持,领导没有“官架子”,也不会将某些任务强加于你。每周二、四都有食堂煮的银耳莲子粥或是当归蛋送到老师们的桌上,整个学校就像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在这里老师们工作积极,主动性强,每位老师都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学校发展井井有条,很快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作为英语组长和课题组长,在抓好组内常规教学之外,我把重点放在营造学校英语学习氛围和提升组内英语教学研究水平上,举办各种学生活动,带领老师们开展课题研究。为了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留下有价值的资料,我收集老师和学生们的作品,汇编成了《火星二小英语组成长集锦》《火星二小英语课题集锦》《火星二小英语荣誉集锦》。从活动的开展到资料的整理、收集、汇编,其过程繁琐而艰辛,我都坚持亲力亲为。每当想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想马拉松比赛:长期坚持只为最后成功的那一刻。辛勤的汗水终会有回报,2011年,我们英语组被评上了“长沙市优秀教研组”(全区只有三所)。这样的荣誉,对于一所建校仅仅5年的小学校来说,真是来之不易!

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有一些人或事会加速你的成长,让你原本简单的思想变得成熟起来。在与社区联合开展的“外教英语角”系列活动中,我联系的两位外教愿意前来协助开展英语角活动,由社区免费提供活动场地。此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家长的广泛赞誉,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活动顺利开展的背后,我却承受了为人所不知的委屈和压力。由于场地有限,个别没能获准参加活动的家长凭空捏造对学校不利的舆论,曾一度让学校工作陷入被动。面对媒体的明察暗访,学校领导义正词严,更有很多家长主动站出来澄清事实,使不实言论不攻自破。我对校长说:“这件事情虽让人有些遗憾,但活动令孩子们受益,所以我并不后悔。我没有做错什么,家长支持是有目共睹的。不过这件事情提醒了我,做事情一定要前思后想,多留个心眼。”校长说:“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我还真怕这事会影响你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呢!”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挫折让我更加成熟,更加坚强。遇到逆境时更多了一分执著与淡定。

扬帆再次起航

凭着与卓越同行的渴望,怀着对名校的向往,2011年下学期,我没有过多的考虑便来到名师荟萃的大同二小。然而,始料不及的是,我还没来得及感受名校的魅力,便被名校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第一个学期,我负责的是六年级四个班(包括一个寄宿班)的教学及副班主任的工作。学校大,学生多,使得学校工作更加繁琐,管理方式也更加细化,要求更高、更严。我负责的又是堪称全年级最调皮的班级,班上有出了名调皮的“八大金刚”。班主任是一名骨干教师,常常外出学习。放学路队,学生就餐,以及课间活动等我都要一一到堂。每天大课间,我从别的班一下课必须马上跑到操场或者自己班的教室,组织班上的学生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外人眼里,老师和同学一起锻炼是多么令人愉快的温馨场景,但是对于连着上了几节课,水都顾不上喝的我来说,真的是一种极大的负担。有一次,马不停蹄的我下课后差点晕倒在教室外。然而,最让我煎熬的是每周的两个晚自习。每次晚自习后回到家,疲惫不堪的我还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管理准备小升初的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我知道,工作很重要,家庭更不能忽视,儿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我将后悔终身!

如果我再年轻十岁,这里一定会是我成长的沃土,但对于“奔四”的我来说,似乎真的没有必要来这里“锻炼”。我又一次为自己的轻率调动懊悔不已,甚至有马上调离的冲动。但看到学校那么多老师都在这里开心地工作,并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又使我清醒地认识到大同二小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是一方培养人才的沃土。与这么多优秀的人在一起,时刻感受名师的魅力和思想,不也是我的幸运吗?境由心生。世界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痛苦与快乐,成就与失败,闲适与压力,其实全在于我们怎么看。我想,我必须唤起我随着年龄增长而日渐消退的工作激情,重新扬帆前行。这对于我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我开始用一颗快乐的心接受这个新的岗位,不断调整自己的脚步,在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我终于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并且越跑越觉得轻松。在“新进教师风采展示课”等教学活动中,我展示了良好的个人素质,慢慢开始融入到了团队之中。

第二个学期,我担任学校的英语组长。减去了副班主任的工作,感觉轻松了不少。但组内九位教师,以年轻教师居多,有七位都是刚刚上岗不到两年的新进教师;又由于频繁更换教师,不少家长开始向学校提意见。英语组成了学校力量相对薄弱的教研组,学校领导对英语组颇为忧心。

为了打造一支优秀的英语教师团队,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我带头上教研课,并对每位新老师的常规教学给予精心指导与真诚建议。这些毕业不久的姑娘们,本身就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加上勤奋好学,都迅速成长了起来。不仅常规课进步快,还在赛课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逐步取得了家长的支持。

作为教研组长,我逐步感受到名校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机会与开展各项活动的优势。校长非常支持学科活动,经费不再是开展学科活动的拦路虎,同时这里还拥有更为优质的学生和家长资源,很多事情开展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在各项大型活动的组织中,我自身的潜力被不断发掘。

2012年5月,芙蓉区“落实减负提质,关注思维过程”英语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在我们学校举行。除了安排活动各细节之外,我还承担一节语音课题研讨课。在校领导的支持和组内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活动顺利开展。我的教学课例也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英语组各位年轻教师教学走上正轨之后,我开始带领年轻老师们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活动。2013年5月,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英语节,英语节的成功充分展示了英语组这个年轻的团队所有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要做就要尽可能做到最好!”这是我的办事原则和习惯。我明白,学科活动开展的同时,也是展示和见证英语组团队成长的良好契机。由于学校大,共有36个班级的两千多学生参与这次活动,因此,各项活动的安排必须细致入微才能展现出最佳效果,如有奖征谜、有奖竞猜、英语口语秀、英语小报展、外教英语角等。我时时都在思考各项活动的策划部署及细节安排,争取每项活动都能做到尽善尽美!

然而,就在我们的活动紧锣密鼓地准备时,校长通知我:下周起将陆续有两批来自湖南省第一师范的见习生到我校见习,每批大约一百人,由英语组全程接待。当时一听我就懵了:早不来迟不来,偏在我们第一次开展大型英语活动的这两周来。事已至此,只能接受。来吧,再累也只是两周!

见习生来了,英语周活动同时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校被一种浓厚的英语氛围包围着,每天都有不同的英语活动在校园里有序展开。活动受到学生空前的欢迎,他们踊跃参加,热情高涨。与此同时,在学校多媒体教室,每天都有两堂英语课轮流开讲。除了我的讲座之外,组内每位教师也都分担了讲一节至两节公开课的任务,每次上完课之后,由我组织大家进行现场交流互动。有的年轻教师从来没当着这么多人上过课,授课都显得紧张,就更别说现场答疑了。但经过这次锻炼,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活动过程中,组内教师精诚合作,配合默契。各位教师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如陈曦老师善于收集和整理信息,刘珊老师办事快捷高效,俊洁办事认真负责,胡瑾老师善画……而我自己,同时主持着两个重要活动,体力和智力上的潜能都被前所未有地发挥出来。“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不停给自己打气鼓劲。

终于,艰难的两周过去了,两批见习生收获颇多;学生活动也精彩纷呈,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和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对英语组这个年轻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素质肯定有加。我想说,虽然累,但是值了!

英语节活动掠影

有人说,历史是由无数个拐点组成。我想,人的一生也会经历大大小小许多的改变或者转折点。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本书……都可能成为思想或者行为的拐点,从而改变我们惯有的行走方式。一路走来,我看到了许多待在原地看不到的风景,每一段风景都有不一样的美丽。在这里,我刚刚起航,我将重新扬起信念的风帆,满载我的教育梦想,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第二部分我的研究之旅

快乐主导,且行且思

在多年的教学中,面对一次又一次教材改革,新的理念不断冲击着我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对新教材的困惑,对新理念的探索,让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也正因为有了困惑,才有了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提高。例如,小学语法教学曾经让我困惑不已,但一路走来,且行且思,终于找到适合的语法教学的方法,把握语法教学的“度”。在这条艰难而曲折的探索之路上,我不断吸纳,不断舍弃,终于感受到一种“破茧而出”的明朗与自在。我也一直在努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以快乐为主导,希望我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而正因为有了学生的快乐,我的教育人生也变得更加愉悦。

困惑:在小学阶段,语法到底该不该教?

最初从事英语教学那些年,我从各种讲座或者教学研究书籍中对第二语言“自然习得”理论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便认为在小学课堂当中语法应不教或者少教,生怕自己的教学理念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陷入传统教学的旧模式。事实上,不仅我有这样的困惑,许多同行们对语法教学也是模棱两可,语法教学一度陷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尤其在公开课上,大家都是对此避而远之。课堂中,我费尽心思,变着花样让学生操练所学句型,希望他们能在不提及语法知识的情况下实现正确表达。然而在热闹的课堂之外,不少学生出口便是中式英语,许多学生被不断变换的动词、句式等语法知识弄得一头雾水,书面表达更是错误百出。可以说,学习效果是事倍功半的。面对理论和现实,我越教越迷茫,我不停地想:在汉语的环境中,光靠有限的几堂英语课能让学生达到自然习得的效果吗?如何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语言并进行正确的表达?面对课时缺乏、语言环境缺乏的现实,一定有什么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思考的。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在现有语言环境中,语法是一定要教的,关键是用什么方法教以及以什么形式呈现的问题。

探索: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

读了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我的信念更坚定了。北京师范大学张连仲教授在解释对语法部分的要求时说:“我们不是不讲语法,我们必须把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意义以及运用联系在一起。”

显然,语法虽然不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但在现实情况下,恰当的语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并准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有了理论的支撑,感觉自己在教学改革当中胆子更大,更能放手进行语法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发达,呆板的方式无法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教学智慧来活化语法,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反复的练习,将零碎的语法点和真实有效的语境相结合,给语法教学穿上一层“隐形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操练、总结,不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创新:寻求有效教学方法

对于英语语法学习,不要说小学生,就是中学生也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说浅了,学生不明白;老师说深了,学生又无法理解。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力求使语法教学变得轻松有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喜爱。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抽象的语法知识变成生动具体的语言,在情境中不断重复呈现相关语言,帮助学生感知语法结构,无形中获得语法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to think in English)的习惯。

例如,在现在进行时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Look, I am going to draw a picture。I’m going to draw a tree。What else am I going to draw?”(引导全班学生猜猜老师接下来会画什么,提示他们留意老师什么时候用到了“be going to”的句型)在一个个问题引导下,把“be going to”的概念渗透给学生,给他们一个初步的感知。在接下来玩游戏、猜动作、说句子等教学情境中逐步深化和巩固。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让语法学习变得更有趣,学生也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二、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操练和巩固语法知识的最佳方式。在所设置的任务当中,所学知识更情景化、真实化,学生在应用过程中练习、掌握并运用所学句式进行真实交流。

例如,在第七册“Module 7:Did you break your toy?”中,学习过去式的用法。我设计了“listen and guess”“pass and speak”等数个微型任务游戏,形成一个任务链,为本课的核心运用任务打下基础。

三、归纳法

情境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同并在课堂当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但是要让学生形成长久的记忆,还必须对语法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在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结束复习的时候,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归纳总结,使其系统化、条理化。

又如,在教授现在进行时中分词的构成形式时,我的方法是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练习感知语法现象之后,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

(一)观察下列单词:

play—playing go—going come—coming ride—ridingsit—sitting get—getting

(二)引导学生找出动词-ing的构成规则,并小结如下:

1.大部分动词直接在单词后加-ing;

2.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动词,先去e再加-ing;

3.以重读闭音节结尾的动词,双写最后的辅音字母再加-ing。

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内容清晰明了,学生的“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四、“教无定法”

除了以上几种语法教学方法以外,还有歌谣法、游戏法、图表法等。

其实,每一种教法也不一定单独使用,可以灵活地把他们结合起来,多种方法一起运用,效果更理想。

五、语法教学案例

以小学《新标准英语》第六册“Module 6:They were very old。”为例,谈谈我在小学语法教学的具体做法。在本课当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一般过去时语法结构。

(一)情境导入、呈现语法

(电脑课件出示教师小时候的照片)

T:Guess, Who is she?Ss:She is Miss Zhou。

T:Yes。 I was very young then。I was 5 years old。I was very fat and short。

Please look at my hair, how about my hair now?

Ss:It's very long。(板书:My hair is very long。)

教师走到自己照片的旁边:“Was it very long then?No, it was very short。”引出重点词was, was是is的过去式。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开启了学生的语法学习之门。过去式这一语法知识,就在情境对比中呈现,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兴致勃勃地参与,丝毫不觉枯燥。

(二)设置任务、拓展运用

本课中我围绕教学运用目标设置了几个微型任务,使之形成任务链,最终达成正确运用语言的目标。

任务一:听音,找答案。

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s:Her grandparents。

出示祖父母现在的照片,引导孩子说出:“They are very old now, but they were young then。”并写下板书。

任务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让学生巩固所学句式。

任务三: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students, let others describe them using the sentences they have learnt today。 Then let them guess who they were in the pictures?

此活动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去使用语言。学生在玩乐中有效运用了所学的语法和所学句型进行交流,完成与他人进行交际的任务。

(三)适时归纳、水到渠成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练习,要求学生以group work形式自由讨论出答案,并总结be动词的用法,将以下词语填写在相应的表格里。

1.选词填空(小组讨论):

is are was were isn't wasn't weren't Lingling_____a girl。 She______in Beijing。Her hair______short before。But now it____long。Her grandma and grandpa_______old now。But

They______young before。

2.我的发现(小组归纳):

由于前面有了充分的学习基础,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很快他们就得出了答案和结论。最后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就这样,一个教学难点在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自主探索及归纳其规则中就化解了,而且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反思:快乐学英语轻松习语法

在多年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我尝试各种教学方式,希望学生在快乐学习英语的同时实现正确表达。在小学阶段,虽然涉及的语法知识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但由于语言环境缺乏、课时量不足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等因素,语法教学仍旧是教学的难点。

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通过听、说、玩、演、练、读、写多方面紧密配合,努力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利用丰富的语言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支架实现自主交流,促进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努力,我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实现正确地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生们在交流中能够主动关注语句表达的准确性。通过不断的运用、整理、归纳,孩子们对于语法的运用越来越清晰,更进一步激发了对他们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渴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不少问题,值得我进一步探索。如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体差异,我们在课堂上设置各种各样的任务和活动,是否实现了分层设计?有没有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语言训练机会?我们设置的活动语言输入是否足量、有效?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我相信我们的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努力寻找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快乐为主导,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快快乐乐学英语,轻轻松松习语法,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三部分我的反思之乐

与花相伴,守护花开

有人说,教师是绿叶,学生是花朵,因为对花的爱,才能一生与之相伴。我们每天所做的一切,是那么平凡,那么琐碎;三尺讲台上,有欢笑,也有泪水。与花相伴的每一天,我用最虔诚的心等待每一朵花儿开放,细细聆听花儿开放的声音。

洋洋,是班上的“老大难”、每门功课的分数在班里都是倒数。以前奶奶宠着他,想怎样就怎样。现在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很少有时间管他。只要有老师告状,他就会挨一顿打。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孩子没错,是教育方法的问题。我决心用爱心感化他,让他进步。我常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补课,不断鼓励他,孩子一天天在进步,作为老师的我别提有多高兴了!直到一天中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把洋洋带到办公室补课。因为有点事中途出去了几分钟,等我回到办公室,洋洋不见了!看着打开着的后窗,我急急往外看去,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洋洋正猫着腰从二楼窗台的遮雨板上,悄悄往外逃去!此时他已跑远我来不及追了。回过头我又发现了更令我难以置信的事情:钱包里的钱已经不翼而飞!没想到自己的付出换来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我失望至极,真想好好“教训”这小子:跟班主任联系,跟家长联系,全班检讨……我想出了一堆“收拾”他的办法。

下午,我来到班上,看着恨铁不成钢的洋洋,气不打一处来。此刻的洋洋,躲闪着我近乎凌厉的目光,头不自然地垂着。我忽然意识到:我言语冲动的话极有可能让他在班上同学面前丧失自尊,甚至抬不起头来!一顿批评、一份检讨书是不能改变他的。要改变,就要触及他的心灵。有位哲学家说过:“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一次,我要用美德铸就美德,用赞美和鼓励来感动他。

我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把他叫出教室,对他说:“洋洋今天中午去哪里了?你知道老师多担心你吗?以后不能这样了。”洋洋的神色稍稍放松了一些,对我点点头,含糊地答应着。我暂时把事情搁置下来,当做什么也没发生。

第二天,在早自习上,我把洋洋请上讲台:

“今天,周老师请大家来夸夸我班洋洋同学,看谁能评上‘慧眼星’。”

“洋洋最近上课有进步啦。”奕哲抢先说,洋洋的脸微微一红。“洋洋不说脏话,比较文明。”浩云说。

“洋洋他不说谎。”盛文说。洋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

“是的,大家都有一双慧眼,其实,周老师也发现了他的一个优点,就是对老师很有礼貌,每次看到周老师都甜甜地打招呼,最近的作业也没有拖欠,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他感激地望着我,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走向座位。

第二天,班主任把洋洋的日记拿给我看。日记当中这样写着:“今天早上,周老师把我叫到讲台上。一开始我以为是批评我,后来才知道是要同学讲我的优点……我有点惭愧……同学们的发言让我明白,我也是有优点的,我要用优点战胜缺点。以后我一定会做最好的自己,我要超过其他同学。”

看着他的这些内心表白,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第二天,我拉开抽屉,发现了几张钞票。我知道,这是洋洋趁我不注意还回来的。这以后,洋洋变化越来越大,不仅上课认真,作业再也不拖欠了。我竖起大拇指对他说:“Wonderful!”而他回报给我的就是那一脸灿烂的微笑。经过努力,他不仅当上了英语小组长,成了领读小组成员之一,还在英语书写比赛中被评为“英语书写小明星”。洋洋,多可爱的孩子,愿你成功!

伫立窗前,窗外已是春意春色盎然,阳光盈满整个院子。那树早已绿得葱茏,在弯曲的枝干上含苞欲放的是数不清的花苞,带来了无限生机,一切都那么让人沉醉。在教育的百花园,我们辛勤耕种。也许,不是每一次真诚付出都能得到孩子的理解,但只有爱心、宽容、智慧,才能浇灌出美丽的人性之花。

花开馥郁,为我带来无尽欣悦;守护花开,让生命有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于是我想,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这个世界永远都在传送着希望的序曲。

同类推荐
  •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下)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学生阅读经典:茅盾散文

    学生阅读经典: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斯散文多篇幅短小,以一小片人生的剪片来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散文速写下的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

    好学生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汇集了作者从一句话作文到日积月累的日记、感想和随笔的文集,记录了其18年来自由行走的生命轨迹,包括“发现自我”“聆听自然”“诗路花语”“触摸美丽”等十二章,内容没有泛泛而谈的学习秘诀或捷径,有的仅是作者在成长路上的感悟与思考。
热门推荐
  • 灰姑娘睡不醒

    灰姑娘睡不醒

    你让我灰姑娘的梦碎了,你让我做母亲的资格没了,你毁了我一生,你明明爱的不是我却偏偏娶我,我不会原谅你,永远不会,再次见面的时候我一定不会再仰望你,我是复仇者,要把你加在我身上的所有伤痛加倍还给你
  • 道歌

    道歌

    万年前,天降天道,泽被人间,于是人们开始了修行之路。而今万年之后,人们却发现,天道在人间渐行渐远,天道将危,于是众人开始寻道。那一年,北燕景帝继位,拔剑四顾,江山无数。那一年,有人从山中来,持剑前行,尽服四方。那一年,南国烟雨中,一个少年为了他的道,走入世间,奏响他的道歌。(新人新书,求各位推荐收藏支持,拜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如茫星

    夜如茫星

    叶星星,对,本篇小说的女主,一个有着怪癖的女子高中生。这是她仅有的几个朋友才知道的秘密,她,不能与男生接触……
  • 洛克王国之守护

    洛克王国之守护

    一个洛克,一只宠物,一个誓言,说好了要守护对方一生,就一定要做到!一群伙伴,一场阴谋,一片世界,答应了要一起走到尽头,不会再说放弃!(手残一枚,更新较慢,跪求见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和书

    剑和书

    一位在卡拉迪亚纵横几十年的老者在诺德的提哈城回忆起了他的一生,怎么从一个无权无名的少年成为一代战神,又登上了苏丹国的王座,最后事业走上高峰,再到经历滑铁卢,变得一无所有,至少他的一生没有白活,他创造了一个传奇。
  • 蜜宠100分:丫头,别跑

    蜜宠100分:丫头,别跑

    厉慕熙,A市厉家世家二小姐。无敌的女霸王。南景曜,A市南家大少爷。她们两个再一次偶遇中结下了梁子,也因为这次偶遇,决定了他们俩以后的命运。
  • 管好员工就用这几招

    管好员工就用这几招

    管人、管事和管物是企业管理永恒不变的三大课题,其中以管人最难、最复杂。因为人才是事业之根本,有了人才是一件好事,但还要会管,还要会用。如果不会管人、用人,即便你手里有范增、有韩信这样的人才,你一样难逃乌江自刎的命运。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单位或企业也是如此。因此,千百年来,如何管人是各级管理者所关注的。
  • 怡遇而安

    怡遇而安

    无知的小懵虫,竟然魂穿了;什么都不太会,什么都不太懂;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