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5600000019

第19章 寻找失落的恐龙时代(5)

人们找到了岛上的9处采石场,只见采石场内那些坚硬如钢的岩石像被切蛋糕似的任意割开,几十万立方米的岩石已被凿成初步的模样。还有300多尊石像,有的尚未完工,有的加工了一半,有的已加工好放在远处等待着运走。有一尊石像最奇特,它的脸部已雕凿完成,只有后脑勺的一点还和山体连接,只要再有几刀就可和山体分离,然而它的制作者却突然停工了。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是突然停止的,到处是石斧、石镐、石钎、石凿,大石料上深刻的凿痕还分明可见,四处布满石屑,好像人们突然接到一个无法抗拒的命令,顷刻间舍弃了一切匆匆离去。这是怎么回事?小岛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这些巨人石像是谁造的?据第一个到达岛上的罗格文的回忆录写道:当时的岛民有的皮肤为褐色,就颜色的深浅而言与西班牙人相似,但也有皮肤较深的人,而另一些完全是白皮肤,也有皮肤带红色的人,只有数百口人,却分为多种肤色,这更加让人不可思议。

有些研究太平洋的学者认为复活节岛的巨石人像,应属于玻利尼西亚文化,这一猜测是根据库克船长所说岛民所使用的话语保留着南太平洋的音韵。而据研究,玻利尼西亚的历史不可能早于9世纪。复活节岛的考古调查表明,岛上最早也只能是14世纪才有人居住。还有的学者认为,复活节岛只是在15世纪或16世纪才有人迁入居住,这距离荷兰人首次来岛仅100多年的时间。如此短暂的时间,岛民们怎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

但也有另一派专家认为,复活节岛上大概早在公元690年以前就开始建造祭坛。用红色火山石建造的红帽子大概造于1110年,至于石像的建造大约从450年开始到1650年左右才结束。前后共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而用碳14测定,最早的石像建于公元前1680年。那时又是谁在岛上居住呢?

要想破解这些疑问,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岛上的文字记载。复活节岛至今人口虽很少,却有一种独特的文字。刻着这种文字的木板叫做“说话板”,板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象形文字。但这种文字与世界上已知的任何一种文字都不相同,而且至今只搜集到21块“说话板”和几件刻有这种文字的手工制品。世界各国众多科学家运用了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一切现代科学手段,却仍然无法解读。

在复活节岛上,一切都是那么神秘莫测,古代和现代纠缠在一起,无法分清。谁也无法理解,那种令人惊异的文化,会在一个太平洋中最偏僻的、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独自演化出来。就像那一个个沉默的巨石人像一般,复活节岛留给世界的也许是个永远难以解开的哑谜。

百慕大三角之谜新探

这是一片著名的“陷阱水域”:大西洋中的百慕大海区。多年以来,许多临经此地的飞机、船只,往往有去无回,生死不明,使这片开阔的每边长约2000千米的三角形海域蒙上了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至今仍有好些科学家在这里冒着风险寻究奥秘。

在20世纪海上发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又最令人费解的,当属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连串飞机、轮船失踪案。据说自从1945年以来,在这片海域已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失踪。失踪事件之多,使世人无法相信其尽属偶然。所谓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岛,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国佛罗里达州这样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由于这一片海面失踪事件迭起,世人便称它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1945年12月5日,美国海军5架“复仇者”式海上鱼雷轰炸机,在返航途中竟一同消失在百慕大海区上空。飞机失踪前向地面指挥塔传送了令人费解的谈话:“我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我们好像迷失了方向。”“……就连大海也变了样子……”“转发疯的罗盘……”“进入了白水。”“我们完全迷失了方向……”飞机失踪后,美国最高军事当局动员了空前规模的舰船和飞机,对包括百慕大水域在内的近200万平方千米的海陆范围进行了严密搜索,然而连一点残片和油滴都未找到。分外怪异的是,就在5架轰炸机已在百慕大海区失踪后的数小时内,仍有一个设在迈阿密的美国海军航空基地收到了来自失踪飞机那里的微弱信号。

这些莫名其妙失踪的船舰和飞机究竟到哪里去了呢?难道百慕大水域真的会存在什么特殊的“时空域”结构吗?一系列事实的出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种种猜测。这使得百慕大三角海域愈显神秘。

早在1840年,一艘名叫“洛查理”的法国货船航行到百慕大海面时,人们就发现船上食物新鲜如初,货物整齐无损,而船员却全部神秘地失踪了。

1872年,在亚速尔群岛以西的海面上,又有人发现一艘名叫“玛丽亚·米列斯特”的双桅船在海上漂流,船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食物,甚至半杯咖啡还没喝完,而船内空无一人。

1935年,意大利籍货轮“莱克斯”号的水手们眼看着美国籍帆船“拉达荷马”号一点点地被海浪吞没。但5天后,他们又亲眼看到这艘帆船居然又漂浮在海面上。水手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即使是他们一起跳到这艘船上时,他们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白日梦。

另一个突出事例是装载着锰矿的美国海军辅助船“独眼神”号在1918年3月失踪,这艘巨型货轮有309名水手,并有着当时良好的无线电设备,竟没有发出任何呼救信号就无影无踪了。

1951年,巴西一架水上飞机在搜寻本国的一艘在这片海域失踪的军舰时,发现百慕大海域的水面下有一个庞大的黑色物体,正以惊人的速度掠过。

1977年2月,有人驾驶私人水上飞机飞过百慕大海域,发现罗盘针偏离了几十度,正在吃饭的人发现盘子里的刀叉都变弯了。飞离这里后,他们还发现录音机磁带里录下了强烈的噪声。

百慕大三角连续发生的事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和有关方面的注意。人们对此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百慕大海底有巨大的磁场,因此会造成罗盘失灵。1943年,一位名叫裘萨的博士曾在美国海军配合下做了一次实验,以两台磁力发生机输出十几倍的磁力。磁力发生机开机后,船体周围涌起绿色烟雾,船和人都消失了,实验结束后,船上的人都受了某种刺激,有些人经治疗恢复正常,事后裘萨却自杀而死。因此结果也就不了了之。

有人认为百慕大区域有着类似宇宙黑洞的现象。但“黑洞”是在太空中的一种状态,在地球上是否有黑洞,还有待于证明。有人认为百慕大海域海底有一股与海面潮流不同的潜流,当上下两股潮流发生冲突时,就会造成海上事故,但这股海底的潜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对此也没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此外,还有次声波破坏论、空气湍流论等种种说法,但这些解释也都是一种假说,既缺乏足够的依据,也未能为人们普遍接受。

1979年,美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在百慕大海域的海底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水下金字塔。根据美国迈阿密博物馆名誉馆长查尔斯·柏里兹派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这个水下金字塔比埃及大金字塔还要巨大。塔身上有两个黑洞,海水高速从洞中穿过。

水下金字塔的发现,使百慕大三角之谜变得更为神秘莫测,它到底是人造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它与百慕大海域连续发生的海难和空难有什么关系?这些都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索。百慕大三角这个“黑洞”,至今还没有看见底。

神秘消失的亚特兰蒂斯

在古希腊历史的记载中,柏拉图曾描述过大西洲中有一“理想国”的存在,在那里人民过着快乐与和平的生活。学者们与考古学家曾多次去寻找文明国的正确位置,地质学家也认为大西洲下沉,并非不可能的事。

最早记载大西洲故事的是希腊学者、大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记述的有关大西洲的传说,是从他的表弟柯里西亚斯那里听来的,而柯里西亚斯又是其曾祖父卓彼得斯告之的,卓彼得斯又是从当时雅典著名政治改革家和诗人梭伦的口里听来的。梭伦任职期满后,曾用了10年时间,漫游于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回国后,想把他在埃及听到的有关大西洲的传说写成一篇长卷的叙事诗留给后人,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一写作计划便与世长辞了。到了柏拉图的时代,关于大西洲的故事已广为流传,几乎是妇孺皆知了。

据说,柏拉图为了证明它的真实性,曾亲自到埃及去作过调查访问,他请教了一些有名望的僧侣、祭司,但是也只是听听传闻而已,并没有找到他所需要的有分量的材料。

柏拉图在公元前350年写的两篇对话录《克里斯提阿》和《泰密阿斯》中写道:9000年前,在大西洲有座亚特兰蒂斯岛,面积比利比亚与当时所知的亚洲国家总和还大,那里土地肥沃,矿产丰富,人们会冶炼、耕作、建筑。那里道路四通八达,运河纵横交错,贸易往来十分发达。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他们四处扩张,有强大的船队,曾征服了包括埃及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大片区域。不料,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和随之而来的铺天盖地的海啸,使整块亚特兰蒂斯岛载着都市、寺院、道路、运河以及全体国民,在一夜之间沉陷海底,消失在滔天的海浪之中……

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大西洲吗?“反大西洲派”的人认为,亚特兰蒂斯不是历史的真实,是柏拉图等人诗一般的幻想。他们从时代上和地理位置上进行了批驳。

根据柏拉图指出大西洲沉没的时间,距他那个时代9000年也就是距今11357年,公元前9350年。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耕作,出现在公元前7000年前;我国有原始农业萌芽的河北磁山新石器文化,在公元前5000-6000年间;而最早的农业文明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在公元前3000-4000年间。

再以文字而论,埃及的象形文字,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文字则更晚一些。我国殷虚的甲骨文是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产物,刻有陶文的半坡仰韶文化也不超过公元前5000年,何况,陶文还不一定是文字。

时代的矛盾同样也反映在冶金、建筑上。在公元前9600年,亚特兰蒂斯能有那样灿烂的文明吗?

从地质学的观点来看,他们认为一个比整个亚洲加起来还要大的古国在一昼夜沉没大海,这在地质学上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大陆板块的漂移,因地质构造运动导致的地块升降,因地球两极冰盖消融引起的海面上升,都是缓慢的过程,每年不超过厘米量级。据说,目前所知的陷于地震时地面裂口中的最大物体,是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时的一头母牛。

他们还按“大陆漂移说”的理论来分析:所有的大陆从前都是一个整体,后来分裂成了几大块陆地。然后,这些陆地块就像巨大的岛屿一样,在岩石圈的软流圈层上漂移着,渐渐分裂开来,形成了现在的地貌。如果用一把剪刀将各个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大陆都能巧妙地吻接在一起。拼完之后,就没有大西洲的立足之地了。

这种大陆漂移说,以及板块构造理论,现在已被地质、地理学界接受了。

然而,“大西洲派”认为,大陆拼接并不是“天衣无缝”的,而在大西洋部分拼接不严,而露出很大缝隙,它的面积虽然没有大西洲大,但那是大西洲向下陷落造成的。

“大西洲派”还认为,在亚速尔群岛外围,还发现少量的海豹,而海豹是不会游到海洋中心的,它们应该生活在近海中。然而,没有大西洲,这里怎么会曾经是近海呢?在亚速尔群岛上,还发现了四处奔跑的野兔。它们从哪里来到这孤岛上呢?

14世纪,人们第一次发现加那利群岛时,岛上还没有船只,却有人、牛、山羊和狗,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北美洲印第安人常以大象和猛犸当做艺术和建筑的主题,而现在北美洲没有这些动物,只发现过它们的遗骸。他们的祖先应该见过这类长鼻子、大牙齿的家伙。

这些现象,还可以轻易地列举很多,只有一个道理可以解释:曾有过连接欧洲、北美洲以及非洲的“陆桥”,动物在“陆桥”上进行过迁移。

幽灵岛之谜

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些神秘的岛屿。它们自从被人发现以来,忽而出现,忽而消失,神秘莫测。为了寻找这些幽灵般的岛屿,无数的航海家、地理学家和海洋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1933年4月,法国考察船“拉纳桑号”在南海进行水文观测,他们在海上来回航行。突然,船员们看见前方有个无名的小岛,岛上林木葱茏,水中树影婆娑。这是怎么回事,以前为什么从未见过这个小岛?船员们感到十分奇怪。半个月后,当他们再来这里观测时,小岛的踪影却又不见了。对于这个时有时无的神秘小岛,大家都莫名其妙,只好在航海日志上注明,这是一次“集体幻觉”。

3年后,即1936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艘准备前往菲律宾装运椰干的法国“联盟号”三桅帆船在南海上行驶。在吊架上瞭望的水手突然一声惊呼,惊动了船上的所有船员。

船长苏纳斯马上来到驾驶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小岛。他感到纳闷儿,过去经过这里时从未见过这个小岛,难道它是从海底冒出来的?可是岛上树木茂密,又不像是刚冒出海面的火山岛。

同类推荐
  • 青少年生活常识必读

    青少年生活常识必读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自然与城市

    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自然与城市

    《人类自然与城市》由谢芾主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作者是挪威首位女性首相布伦特兰,她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并引用。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海上之王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海上之王

    本书是针对酷爱军事的青少年编写的一部科普图书,通过海军装备、特种武器、空军装备、陆军装备来向读者介绍军事中的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内容既生动有趣又丰富了青少年的头脑。
  • 探索未知-恩尼格玛的兴衰

    探索未知-恩尼格玛的兴衰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未来的108种可能

    未来的108种可能

    《未来的108种可能》本书以幽默略带调侃的语言描述了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方面的诸多可能性,在看似轻松的文字里不乏作者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的严肃思考。打造传承于世的大师之作,积聚中国各领域最优秀的学者,多维度、开放式地描绘未来,“把目光投向远方和未来,看看天地交接的那条地平线”
热门推荐
  • 但愿从未让你知道,我曾那么爱你

    但愿从未让你知道,我曾那么爱你

    如果眼睛会说话,它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一次车祸,让他的左眼失去了光明。一副眼角膜,让她的右眼得以重现光明。爱不必从心开始,用眼睛更能把爱看清。他因为失去左眼而自卑得把自己的心冰封,不想让任何人接近。她因为得到了右眼而对生活开始更加向往,对重新得来的生活她既感恩又珍惜。他们的相遇没有港式巧合,只是自然而然。
  • 司杀传说

    司杀传说

    有人崇拜强者,称之为神!有人畏惧强者,称之为魔!时间流逝,岁月更迭,元始大陆上的神魔数量激增。这些被称为神魔的强者,举手之间高山夷为平地,沧海化为乌有。不经意间一场激战,数以万计的生灵涂炭,元始大陆的命运岌岌可危。一个被称为司杀者的组织悄然出现,他们专司调解神魔间的恩怨纠纷,屠灭那些为祸人间的邪恶份子。元始大陆上无尽的生灵因此得以繁衍生息。没人知道司杀者是谁发起的组织。但相传每位司杀者在位万年之后,会留下一份特殊的传承,飘然而去。有幸得到这些传承的人,无一不成为神魔中的佼佼者。
  • 西藏西藏

    西藏西藏

    《西藏,西藏》分为《梦角连营》《珠峰家乡》《路上风铃》《藏源山南》《相约故乡》等五辑,除了《相约故乡》和《路上风铃》的部分作品,大部分作品都是写西藏的。这是熟悉的西藏,也是陌生的西藏,这是军人眼里的西藏,这是诗人笔下的西藏,这个西藏像一首嘹亮的军歌飞扬在西藏,激荡在史映红火热的心里。
  • 我变成机器人了

    我变成机器人了

    一觉睡醒,祈夏变成了机器人。“咦?你怎么不吃呢?很好吃的。”面对对方的疑问,祈夏磨了磨牙,但愿世上再无美食。【这是一个想吃美食而不得的吃货机器人与主人日常二三事,非硬核科技文,追求生活轻松向可入坑】
  • 携子追妻:夫人请签收

    携子追妻:夫人请签收

    “妈咪,我爹地人帅钱多,不要浪费啊。”慕汐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相亲的时候捡到个小包子,还捡一送一。小的死缠烂打,大的也没脸没皮,宠起妻来毫无下限。“boss不好了,夫人不肯接受潜规则,被告违约。”“违约金给他十倍,剩下的,是住院费。”“boss不好了,夫人的前任回来了,说要娶夫人。”“直接打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涩恋歌系列

    青涩恋歌系列

    一段又一段青葱的岁月,一曲又一曲婉转的讴歌。三对恋人未满、情未意浓的青春少年。是离别之歌,是成全之意,是你我青春年少的必不可少葱茏懵懂……
  • 异世咒轮

    异世咒轮

    “我可以使用魔法,你有吗?”魔斗士炫耀道。加里森平静的回道:“我有咒轮。”随手扔出一堆魔法卷轴把对方砸晕。武斗士冷哼一声,“看我斗气的威力,你行吗?”“我有咒轮。”加里森还是平静的回道,随即用法力把对方的斗气封锁。贵族子弟嘲笑道:“穷鬼,你见过这么多宝物吗?”这次加里森默不做声,直接从咒轮中召唤出n件超级宝物,吓傻对方。惩恶咒轮需要惩恶才能增加法力,且看惩恶咒轮如何玩转异世!
  • 重生之九魔封天录

    重生之九魔封天录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万界之尊他人当?舍我其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级校医

    神级校医

    一个从大山出来的少年神医,身负太一神指,泡校花,泡老师,泡校长,泡普通人不敢泡的终极美女......叶小练只是一名普通的校医,但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身份,和一个必须完成的超级任务。虽然泡妞不是叶小练的本意,但是他的命运,却与一众美女纠缠在一起。于是,滨海市内,第一个被校花倒追的男人,由此诞生——神级校医。书友群37852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