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9500000021

第21章 国民性批判与近代思想史上制度变革的主线(3)

鲁迅明确表示,我们需要的是力量,因为力量能够对社会政治予以控制和改造,至于“公道”之类,至多只是辅助性的。

既然鲁迅对于制度改造的重要性具有如此明确的、自觉的认识,那么,他之因为“听将令”而拍马上阵所从事的文化批评和国民性批判工作,在他看来就只能是服务于制度改造的一种辅助性工作。

胡适是学习西方文化最为激进的提倡者,甚至曾经提出过“全盘西化”的文化口号。一个在中国语境中出生和成长的文化人,仅仅在留学期间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为什么如此死心塌地地倒向西方文化?是因为他对本土文化没有一点感情吗?

当然不是。

1940年蔡元培逝世的时候,陈独秀写了一篇《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特地强调指出,那场声势浩大、开创历史新篇章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乃是陈独秀、胡适和蔡元培。也就是说,胡适是那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这个雄心万丈的文化领袖不但常常被人误解为数典忘祖的西化论者,还常常被人误解为文化决定论者。实际情形大悖于此。

1930年,新文化运动已经涛声远去的时候,胡适在介绍自己的思想时,明明白白地说:“请大家认清我们当前的紧急问题。我们的问题是救国,救这衰病的民族,救这半死的文化。在这件大工作的历程里,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我们救国建国,正如大匠建屋,只求材料可以应用,不管他来自何方。”文化上的一切努力,都归结为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救国”,要“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要“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所谓“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主要的方式肯定不是文化的,而是政治的。

1929年,胡适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请大家来照照镜子》,文章从技术、机械、政治、道德、文化等等多方面对比了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巨大差距,最后将这些差距总结为“百事不如人”。然而最让作者沉痛的还不是这“百事不如人”,而是国人至今不知道应该学习人家,应该急起直追。我们应该学习的最关键内容是什么?胡适明确地说:“我们到今日还不肯低头去学人家治人富国的组织与方法。”

可见,胡适最注重的其实是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以便组织好民族力量,尽早实现富强。他之所以要进行文化批评和国民性批判,不过是因为国人“到今日还不肯低头去学人家”,其直接作用在于说服、动员国人“低头去学人家”。至于所学内容,最为重要的只能是“治人富国的组织与方法”,也就是社会政治制度。这跟上文所引述的,他早年所说的虽然着力点在“教育思想文化”,目的却在于“建设政治基础”,堪称一以贯之。

在写作《请大家来照照镜子》、《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期间,中国“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比起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已经大有缓解,胡适尚且作了此种声嘶力竭的表述。在他领导新文化运动之初,内心是如何急切地企图通过文化批评和国民性批判,而指向政治制度的改造,可想而知。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堪称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启蒙”、“文化改造”运动的领导者。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发起和领导新文化运动,只是陈独秀一生革命活动中的一小部分,他的大部分精力都在从事社会政治活动,致力于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改造。他先后建立了十几个政党,每个政党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要推翻旧制度、建设新制度。

可见,政治制度的改造、社会组织模式的变革,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他的新文化运动一直没有离开制度变革的指向。

就在他领导新文化运动期间,他也没有放松对于社会政治制度改造的努力,正是在此期间他亲手缔造了他一生中所建立的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1921年,他曾发表这样的观点:“社会底进步不单是空发高论可以收效的,必须有一部分人真能指出现社会制度底弊病,用力量把旧制度推翻,同时用力量把新制度建设起来,社会才有进步。”

辛亥革命虽然导致了专制制度的灭亡,却未能造出一个新中国,这对于陈独秀那一代知识分子是巨大的打击。几十年间逐渐成长起来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努力,所收到的效果如此微小,确为不可思议。此种残酷现实逼迫一代贤哲从政治之外去寻找原因。陈独秀所找到的原因是什么?他说:“我们中国社会,经济的民治,自然还没有人十分注意;就是政治的民治,中华民国的假招牌虽然挂了八年,却仍然卖的是中华帝国的药,中华官国的药,并且是中华匪国的药;政治的民治主义这七个好看的字,大家至今看了还不大顺眼。”

他将原因归结为国民对新兴的政治观念和模式“至今看了还不大顺眼”,也就是国人的价值观念、文化性格、心理习惯、思维模式等等未能发生变化。总之,是国民性的保守僵化导致了社会政治革命没法产生实际的效果。

那么,要想达到社会政治革命的成功,就必须首先改造国民性,让改造后的国民性与社会政治革命所达成的新制度相适应。

这是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等五四精英人物比较普遍的想法。他们就是基于此种想法,才将一代人的努力方向引导到思想启蒙、文化改造和国民性批判上来。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他们考虑问题就有了一个新的模式,那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政治问题,都只有通过国民性批判和文化改造的方式,才能得到最后的解决。这种思维习惯形成之后,他们将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后发展国家的所有问题,都转化为国民性问题,国民性问题成了解决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国民性批判就是最简捷、最有力地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

比如,袁世凯复辟帝制问题,这本来是社会变革中非常普遍的左右徘徊现象,在欧洲国家比如法国、西班牙等国的现代化历程中,也曾经多次出现,连缔造民主制度的英雄人物拿破仑还抵挡不住黄袍加身的诱惑,亲自复辟过帝制,体验了一番帝王的滋味。我们知道今天的法国全称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这个名称记录了他们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反复和曲折。西班牙直到1937年,还为政体问题爆发全国性的残酷内战,交战双方各邀请了许多外国军队助战,美丽的西班牙国土一时成为欧洲列强滥施炮弹的地狱。鉴于此种国际经验,袁世凯复辟并不是中国历史的独特现象,更不是什么国民劣根性作祟。

可是陈独秀却把袁世凯复辟帝制看作中国特有的现象,而且将其原因归结为中国的陈腐思想与学说。他认为,“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原因。”

至于近代史上的诸般革命尽归失败,在他看来原因也在于我们的精神文化和国民心理有问题。他说:“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

这种理解问题的模式,跟主张复辟帝制的思维模式,竟然惊人地相近。主张复辟帝制的人认为,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帝王统治,整个思想文化、精神心理都跟帝王制度相配合,打倒帝王、革除帝制将会导致国人思想文化、精神心理的反弹,从而出现社会动荡。为了消除社会动荡,尊重国民的文化习惯和心理需求,我们只有恢复帝制。

复辟派以适应国民的文化心理模式为理由而主张恢复帝制。与复辟派不同的是,启蒙派认为为了推翻帝制并防止帝制复辟,就必须首先消除与帝制相互依存的国民文化心理模式,于是主张立即行动起来,致力于国民文化心理模式的改造,也就是致力于国民性批判。

不管陈独秀等五四精英人物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的思想启蒙运动,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猛烈批判,始终具有明确的制度指向,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目的就在于制度之改造。就此而言,他们跟致力于制度改造的维新派、革命派乃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在维新派、革命派遭到惨痛失败之后,他们认为应该以思想启蒙和文化改造的方式绕个弯子。

所以,国民性批判的目的并不在国民性本身,而在于变革制度、再造中国。

正是这样的目的,使得五四精英人物跟近代思想史上力求制度变革的历代精英人物具有无法剥离的血肉联系,我们由此能够清楚地触摸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国民性批判运动跟近代思想史的逻辑关系。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下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为何读经典?中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一书把文化象征当作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思维和比较不同民族的文化思维的方式。例如通过美国人对橄榄球的痴迷,意大利人对歌剧的热爱,德国人对交响乐的推崇,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狂热,巴西人对桑巴舞的陶醉,等等,描述不同国家的特色和这些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思维。这样,文化象征就成了向异或地图,引导我们进行一次探索世界文化的旅行,从而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如何运行的。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热门推荐
  • 爱情坐标轴

    爱情坐标轴

    苏倩怡,一个初涉职场的高校毕业生,单纯得犹如一张洁白的白纸。然而,一次本来毫无把握的面试,却令她成功地做KELAM总裁薛文礼的助理。他们的爱情故事从此开始了拉开了帷幕了。职场,情场上,苏倩怡到底如何克服重重的苦难来追逐自己的爱情的呢?敬请各位书友多关注本书!喜欢的话,就收藏推荐!谢谢
  • 许情深

    许情深

    曾经的青梅竹马,可竹马却是不情愿的竹马,命运纠纠节节,最后却还是绑在了一起。
  •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

    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民国时期文人中国梦的思路,当时知识分子寻求进步轨迹的重要内容。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
  • 末世里的生活方式

    末世里的生活方式

    空间在手,就知末世里有没有。两个疼爱自己的活宝,在末世里并不孤单。如果再有一个专情于自己的男人,那末世里还有啥好怕的!末世里不要太自由才好!说这话的人真欠揍,没办法,谁叫人家异能等级高,又不缺物资呢!还养了一群宠物,什么狐狸,乌龟,毒蛇,黑猩猩的,简直应有尽有。末世里开个动物园不错,没事在空间里种点水果,人生岂不是悠哉!最气人的是,还有一个能把她宠上天的男人。天天宝贝宝贝地叫着,狗粮一把一把地撒,还让不让人活了。
  • 在平凡世界追求奇幻老婆难道有错

    在平凡世界追求奇幻老婆难道有错

    在夏夜过去的十六年里,他偶尔开开豪车,坐坐游艇,开一些快乐的Party,有钱人的枯燥生活一如既往的进行着,但他却并不快乐。他并不属于这个平凡的世界,他更想去拯救落难王国(和公主),游历神圣天堂(和天使),探索静谧森林(和精灵),轻触神秘海底(和人鱼)。亦或和猫耳女仆娘巡视他那块即将要被别人抢走的破领地也行,就算是和火辣辣的佣兵大姐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探险,也不比每天从这五百平方米的大床上跑下来要畅快得多?夏夜本以为,他会在这平淡的日子里一天天老去,直至终结,突然有一天,一位自称教皇的小女孩找到了他。
  • 异世狂修

    异世狂修

    荒凉的领地将在他手中变成沃土;骄傲的敌人将注定成为他的垫脚石。传说中他粗鄙、无能、甚至无赖;现实中他有神奇的丹药、锋利的神器、强横的阵法和嘴角那抹邪异的笑……
  • 等着地球毁灭

    等着地球毁灭

    周赈带着任务从遥远的星系穿越到地球,但是很不巧他附身到一名倒霉到极点的快递员身上,本来他想要找到一位发明星际旅行技术科学家的母亲,但是……。
  • 我成为骷髅后的二三事

    我成为骷髅后的二三事

    骷髅生存法则一:永远别和恶魔谈条件 青洛:“玛门,我是来谈条件的。” 骷髅生存法则二:远离邪恶亡灵法师的召唤 青洛:“卢西娅,召唤我到生者界。” 骷髅生存法则三:只有自己的力量可以被信任 青洛:“艾格尼丝挡住它的这次攻击!拜洛特给我射它的膝盖!我花了那么多资源把你们养大,现在是时候回报我的信任了!” 故事的主角是一具弱小骷髅,不过在他的骷髅头颅中,有着若干神秘存在。 凭借这些神秘存在的力量,他奴役并培养各种各样的亡灵仆从,游走于生者界与冥界之间,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 架空世界,冒险+亡灵种田文
  • 叛逆无罪:原来你一直在

    叛逆无罪:原来你一直在

    C大,全省最优秀学院,拥有最顶尖的教学制度。个个凌厉的教授,个个优秀的学员,全部汇聚C大,人才倍出。他是所有教授最看好的学员,排名次次第一。她是所有教授厌恶的学员,排名次次以0分稳站末尾,迟到早退简直家常便饭。他们在学院的同一系,同一教室,就像两条平行线,毫无关系,和谐而平静,本以为会这样一直平行下去,却在某一天,出现了唯一的一次交际,两条平行线同时靠拢,改变了两人和谐的平静。
  • 庞壮国随笔集

    庞壮国随笔集

    庞壮国随笔集,当中记叙了庞壮国精彩经历及对事物特殊的见解。当中收录了芦苇、靠山屯、铁马部族海拉尔前线等80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