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48800000001

第1章 狼之志

喝风的狼,把孤独忍在心里;吃肉的狼,把故事留在草原。

狼七天吃肉、七天吃草、七天喝水、七天喝风。

母狼的决绝

狼一出生便面临死亡。

母狼分娩后的乳汁有限,加之小狼没有牙齿,无法啃食,小狼便常常忍受饥饿。在此期间,有的小狼会被饿死。这是小狼生命中的第一次磨难,一直要持续到它们长出牙齿才会有所好转。在这期间,小狼的温饱没有保障,如果母狼能捕回食物,小狼便可啃食活命,否则,母狼只能吐出腹内尚未消化的食物,让小狼慢慢吃下。

母狼捕回的食物往往有限,小狼会因为夺食而互相撕咬,一旁的母狼不会阻挡它们,也不会帮助任何一只。狼的法则是从小便以优胜劣汰的方式开始竞争,至于一只狼能否生存,则取决于它在生死沉浮中能坚持多久。

在狼的世界中,每只狼都能认出生养自己的母狼,但不会得到母狼的关爱。自它们出生后,饥饿、孤独、艰辛和残酷会伴随它们一生,狼由于缺失亲情,自小便养成残忍和果敢的习性,轮到它们当父母时,依然会如此对待下一代。

小狼长到两三个月时,母狼便将它们带出洞穴,以流浪的方式开始捕食。因为要照顾小狼,母狼只要捕到兔子一类的小动物就会返回。在大多时候,母狼会陪伴小狼长大,并且长期在同一个狼群中。但也有例外,一位牧民曾看见母狼带着两只小狼走出洞穴,就在小狼们刚刚打量这个世界时,母狼却突然转身离去。原来,母狼为了避免小狼们依赖它,便以放养的模式让它们学会生存。两只小狼望着母狼在山冈上消失,一只无奈地嗥叫几声,转身去寻找吃食,另一只向远处奔跑而去。

即使是在狼群中,小狼们也不会得到特殊照顾,它们必须自己捕食,学会在艰辛中生存。它们看见兔子、松鼠或野鸡后,会想起母狼给它们吃过的味道,于是体内涌起热流,喉咙里亦自然发出嗥叫,然后就扑了过去。它们的牙齿但凡沾过一次血腥,其味觉就会永远留存,这是它们命中注定的一生都不能改变的捕食方式。

有一句谚语说,听到的声音不仅属于耳朵,还属于心。哈萨克族的男孩们长到一定年龄时,会被带去拜访亲戚朋友,被拜访者会为男孩准备好马鞍子、马鞭子、马肚带和马镫带等骑具。他们坚信,再美丽的草原,如果没有马,就永远不会到达。他们为男孩配备骑具,既是上马仪式,也是祝福。

牧民长期观察狼,并从狼的举动中得到启发,他们在孩子成长到能够放牧时,便引用狼的行为鼓励他们:狼不知道食物在哪里,但它们的爪印能够到达天边。去吧,不管走多远,都不要留恋母亲的怀抱,也不要猜想,父亲的目光是否还在你身上。

游牧者的模仿

游牧民族与狼互相依存,在精神上互相影响,共同在蛮荒之地生存。他们认为狼是天的儿子,它们受苍天之命来到草原上保护万物。他们还认为,狼在疲惫时对着月亮或天空长嗥,是在让身心获得力量。

匈奴人在童年便模仿狼的方式,先是做游戏,再大一些便开始打猎,长到十多岁便加入队伍中去打仗。他们会用计谋诱惑对手进入埋伏圈,然后模仿狼的叫声把对手包围。如果战机不利,便迅速撤走,且不以此为耻。他们在平时沉默寡言,一旦上了战场,便会埋伏在沙丘、树林和石头后面,待时机成熟,一跃而出。他们的声音和行动都有狼一样勇往直前、绝不回头的赴死精神。

狼生命中的无畏秉性影响了匈奴人的意志和行为。匈奴的单于死后,其正室妻子和奴仆会在坟前割喉而亡,以示永久追随;其他匈奴人则用刀把脸割破,让鲜血和泪水一起流淌,认为那样做可使单于七度重生。狼吃完抓来的动物后,会把骨头堆放在一起,以示一种荣耀。匈奴人也模仿狼的方式纪念生命,一个匈奴人战死后,活着的匈奴人会在他的坟前摆放一堆石头,其数量与他生前杀死敌人的数量相同。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域,狼曾经是游牧民族最亲切的大自然伙伴。乌孙人在一次战败后,一位仆人背着大汗的儿子去投靠他的舅舅,也就是在当时任匈奴单于的冒顿,在半路因饥饿难忍,那仆人便将大汗之子藏在草丛中,自己去找吃食,等他返回时惊讶地看见,有一只母狼正在用乳汁喂大汗之子,而一只乌鸦正叼着一块肉从空中落下。

成吉思汗严禁士兵猎狼,曾下令:“若有苍狼、花鹿入围,不许杀戮。”他的部下曾遇到一个自小被狼掳走的狼孩。狼孩食狼奶长大,懂狼语,在月圆之夜会像狼一样嗥叫。士兵们将那狼孩救出,给他食物和衣服,并教他说话,将他培养成一名士兵。一天傍晚,狼孩听到一阵狼的嗥叫,趴在地上用耳朵倾听片刻后,告知大家:狼群正在传递信息,他们驻扎的山谷将在当晚发洪水。大家于是及时撤离,而追击而来的敌人因为不知道洪水将至,被突发的洪水淹死不少。

荒野中的绝响

狼的传奇像洪流一样,常常从历史和人们的诉说中溢出,并在现实中重演。人们常说:狼的身影在牧民眼里,狼的事情在牧民心里。最熟悉和最了解狼的是牧民,他们在放牧时发现狼洞,从不打扰和破坏,而是主动避开。狼洞里一般有一大一小两室,可供两只狼潜藏。狼为了自己的安全,会在狼洞前面堆一大堆土,用于迷惑人或其他动物。如果有人或别的动物走近发现了狼洞,它们会果断放弃,从此再也不会回来。

有一句老话说:同一件事,人看两眼,狼看一眼。意思是说同一件事,人要看两眼才能明白,而狼只需看一眼。不论是狼的智慧,还是狼的行为,都颇具凛冽豪气。在雪野或密林中,如果传出嘶哑的嗥叫,一定是狼群要出现了。狼群出现后,会前仰后蹲一动不动,眼睛里流露出扫视大地的寒光。这是狼进攻猎物前惯有的习惯,在短短的时间里,这股野性会变得像洪水,要将它看到的东西淹没。狼群一旦出击,会在对方尚未察觉的情况下,对其实施致命一击。狼将动物的习性牢记在心,如果盯上它们,便会长久潜伏,当它们在清晨或黄昏出现时,狼群会迅速扑过去将它们咬死。

狼是最为孤独的觅食者,它们的生存主要依靠肉食,但在夏天也吃青草、嫩芽和浆果。狼很少喝流动的河水或山涧溪水,因为水流会把它们的气息带向远处,容易暴露行踪。它们喜欢喝积水或泉水,为此,它们会长途跋涉去寻找,直到找到为止。所以,狼的艰辛行走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捕取食物,而是为了寻找水。

狼的奔跑速度极快,一小时可穿越五十公里左右。它们爬山时并不会减缓速度,往往可以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上。狼走过空旷地带时,会快速穿过,以免让自己暴露。一旦被人或者其他动物发现,狼不会用遮掩物隐藏自己,而是会与其对视,随时准备搏斗。如果它们不想搏斗,会选择有利地形迅速离去。狼的记性很好,每走过一个地方,都会牢记在心,如果需要从原路返回,会根据记忆选择捷径,并准确到达目的地。

为群狼出去打探消息的独狼必须具备勇敢、睿智和智慧的品质。独狼找到目标,把嘴插入地缝发出嗥叫声,狼群听到后会汇聚过去。如果独狼在外遇到危险,能解决危险便可归队,解决不了便命殁荒野。所以说,独狼是狼群中的敢死队员。

在狼身上,孤独和骄傲并存。狼即使吃东西时也高度警惕,一旦有风吹草动,便舍弃食物一跃而起,将身影闪入旷野之中。午夜是狼最兴奋的时刻,它们伫立在高处对着圆月发出长嗥,在那一刻精神振奋,浑身激荡着难耐的热流。

头狼的意志和方向

头狼是狼群的意志和方向,狼群始终服从头狼的领导。一群狼的数量至少有三只,一般情况下有十只左右。在春天,狼群数量会增加到十五只左右,因为牧民正赶着牛羊转场,这个季节的黄羊和兔子也出动最多,狼为了捕食,常常以集群方式进攻。狼群的组合时间都不长,因为它们捕到的食物很有限,譬如捕到兔子,可勉强使狼群充饥;捕到黄羊,也仅仅能让狼群饱食一顿,过不了多久就会又面临饥饿。为了摆脱捕食困境,狼群的数量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有一句谚语说,狼七天吃肉、七天吃草、七天喝水、七天喝风。由此可见,狼在一个月内只能吃一次肉,其他时间则勉强应付。如此残酷的处境,注定它们只能减少数量,才能保障食物自足。

头狼可以是一只公狼,也可以是一只母狼。头狼最大的权力和身份象征,是有权与狼群中的任何一只异性狼交配。狼群有固定的领域,且自觉遵守活动范围,从不踏入其他狼群的领域。狼群会因为繁衍或别的狼加入导致领域缩小,头狼于是带领狼群向别处迁移,去寻找新的栖身之地。如果狼群之间发生领域冲突,头狼会发出嗥叫宣告主权,直至对方的头狼带领狼群离去。

在漫漫长途中,狼群也许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另一狼群,两群狼的头狼会怒目对视,但很少搏斗。狼不能进入别的狼群的领地,如果误入会及时退出,头狼会让狼群将捕获的食物留下。头狼靠声音传递信息,熟知狼的牧民根据听到的叫声,可判断出头狼是在召唤走散的狼归群,还是督促狼群快速穿过危险地带,抑或是要向猎物发起进攻。

头狼不论走动还是站立,都会将头高挺,两只耳朵直立向前,一直高翘着尾巴。狼的威风在它们的尾巴上,地位低的狼则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或将尾巴卷曲起来朝向背部,一副很听话的样子。

狼群围攻动物时,头狼会率先以冲出的方式发出号令。有牧民曾亲眼看见一群饿狼围住一只鹿后,头狼先冲过去咬伤鹿的一条腿,随即转身返回狼群,让另一只狼去咬鹿的另一条腿。它们之所以不凶猛进攻,是因为鹿善于用蹄子攻击,一蹄子便可导致狼丧命。所以,狼轮番扑上去咬鹿的腿,让鹿大量失血,失去反抗的力气和意志。最后,鹿轰然倒地,狼群一拥而上,撕扯开鹿的皮肉吞吃起来。

在新疆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有一座狼山。每年开春时,头狼在狼山上仰头长嗥,散落在各处过冬的狼便到狼山下用嗥叫回应头狼,待嗥叫声落下,它们便汇集成狼群,开始一年的集群式捕食。而头狼在狼山上早已观察到了一年中最早出来的动物,它向狼群传递出信息,狼群便像离弦之箭扑向目标。

一群狼走动时,走在最前面的是头狼,它用头在草木中辟出小路,让后面的狼顺利通行。跟在头狼后面的狼把爪子踩进头狼的爪印中,那样就会蒙蔽其他狼群,使其误认为只有一只狼从那里经过。头狼的谋略之高、心性之谨慎,在这件事中可窥一斑。

草原布道者

有一句谚语说:喝风的狼,把孤独忍在心里;吃肉的狼,把故事留在草原。有一只狼被打伤后无法逃出包围,便一头撞死在石头上。在内蒙古的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着一首长调:“一只狼在仰天长啸,一条腿被猎夹紧咬,它最后咬断了自己的骨头,带着三条腿继续寻找故乡。”狼不屈服命运的精神,在这首长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曾见过一只三条腿的狼,它并不因为少一条腿而行走受限,反之,被激发出了智慧。它偷袭羊群时被牧民发现,在逃跑中有好几次险些跌倒,但进入树林后,情形急剧转变,它巧妙地将屁股往树上一靠,便掌握重心,复又向前跑去。牧民们望着它的身影,无可奈何地说:三条腿的狼也聪明得很啊,所有的树都是它的腿!

狼的精神让人感动。有一首古老的猎歌:“一只苍狼出现,我的猎犬把它咬翻。我举起弓箭,猎犬却突然返还。母狼已被咬伤,却护住了腹下的幼子。我与苍狼对视半天,从此不再轻易出箭。”

有人说,狼是动物中会数数的动物。它们围住羊群后,往往要逼视很长时间。它们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等待羊群慌乱,那是最佳的出击时机;二是在数羊群有多少只,以便做出最精准的攻击。它们的偷袭经常会被人发现,所以,它们会先将羊肠子扯出叼走。如果没有人发觉,它们会把羊咬死,然后钻到羊肚子下把羊背走。狼将咬死的动物运回狼群后,会在狼群面前跑上几圈,然后,狼群才会上前争食。

狼身上有极为浓烈的“文化色彩”。据说,有一群狼趁牧民不备,在短时间里便咬死四十多只羊。它们知道无法将那些羊弄走,便将羊的肚子撕开,迅速吞吃了内脏。然后,它们将羊尸在山坡上摆成一个月亮形状后离去。牧民看见山坡上的那个“月亮”,惊愕不已。还有一只狼被几位猎人围住后,发出几声撕心裂肺的嗥叫,附近山谷中的狼听到它的嗥叫,一边嗥叫,一边向它奔跑过来。猎人被吓坏了,他们能包围一只狼,但对付不了一群狼,只能转身跑开。

深夜,狼的一声嗥叫会让人惊骇不已。每一只狼都有自己的声音,不论是嗥叫还是呼唤,绝不重复。没有人能说清狼嗥叫的意思,大自然赐予它们这一禀赋,它们从中享受着独有的快乐。

人狼之争

人与狼对峙,其实并非面对面,更多的是人对狼的防范和狼对人的窥视,一旦二者之间的“篱笆”被推倒,狼便一跃而起接近人,制造出血淋淋的事件。有一句哈萨克族谚语说:狼行千里,为的是名声。所谓狼的名声,是说狼吃羊时并不与人斗勇,而是与人斗智。有一位牧民的三只羊被狼咬死了,他端着猎枪把狼逼到悬崖边,心想今天前面是枪口,后面是悬崖,你左右都是死,我要为我的羊报仇。就在他那样想的片刻,那只狼突然扭身将尾巴甩了过来,一股难闻的东西钻进他的眼睛,那只狼嗥叫一声便不见了。后来,他才明白,狼在无路可逃时,会用两条后腿紧夹尾巴把尿尿出,迅速甩进人的眼睛,然后趁人慌乱迅速逃跑。

狼与人斗勇时,人一直处于被动位置。一只狼冲进羊群扑向一只羊,牧民看见狼的獠牙像刀子一样划向羊的脖子,羊便倒了下去。狼没有松口,而是用力一甩,把羊甩到背上之后便跑。牧民骑上马去追赶,狼跑到山坡下,无力攀爬上去,扔下羊跑了。牧民在事后分析,狼咬死羊后没有来得及换嘴喘气,否则一定能把那只羊背上山。

有一年因为狼多,人们组成防狼队守在牧场外围,防止狼进入牧场。狼群在距他们四五百米处蹲立不动,这样的射程只能浪费弹药,他们只能等待。狼蹲立了一个多小时后转身退去,他们才松了一口气,但没有想到,这群狼迷惑了他们,另几只狼快速翻山进入牧场,咬死了十几只羊。

一峰骆驼在转场中发出怪异的粗喘声,牧民以为羊爬到了驼背上,掀开驼背上的衣物后,一只狼跳了下来。原来,那只狼藏在驼背上是想给狼群带路,引它们晚上来偷袭羊群。还有一只狼,悄悄接近牧民的冬窝子,等待晚上咬死羊吃掉。它被牧民发现后变得很愤怒,从牧民手中一口叼走火把,甩到了马草堆上,差点儿把马草点燃。狼的阴谋不能得逞,便要报复。

但是,牧民有时候也会怜悯狼,他们认为人类过度占有草原,严重影响了狼的生存空间,才导致狼与人夺食。为此,他们以平常心态对待狼,并总结出一句谚语:有人就有贼,有山就有狼。

对生命的关爱

狼对大自然中的一些动物充满友爱,经常不动声色地关心它们。它们会在吃完猎物后把一些骨头、皮肉等残渣剩屑留在路边,陷入无助境地的狐狸、秃鹫、鹰、乌鸦等会靠那些东西渡过难关。受狼的启发,新疆人在沙漠中吃完西瓜,会将瓜皮反扣在地上,使其保持一定的水分,使受困的人或饥渴的鸟儿得到解救。

乌鸦的捕食能力在鸟类中最低,但它们是狼的好朋友,一旦发现猎物,就会给狼报信。狼接到信号后会快速向目标扑过去。狼和乌鸦形影不离,所以,狼每每吃捕获的动物时,会给乌鸦留一些,乌鸦会在狼离开后飞下去把残食吃掉。

春天,兔子和黄羊总是先于牛羊进入牧场,刚发芽的青草被它们啃食。兔子吃草像镰刀割麦一样,而黄羊吃饱后喜欢蹦跳,青草会受到二次践踏,在当年很难恢复。牧民为此常说,每年最让人头疼的并不是狼,而是兔子贪婪的牙齿,还有黄羊不老实的蹄子。在这个季节,狼会把兔子和黄羊作为捕食对象,对它们起到驱赶作用,让草原避免被过度啃食和践踏。

狼在草原上奔跑时,嘴里会呼出一种特殊的味道,这种味道散布到草原上,牛羊和马等牲畜闻到后,会精神振奋,提高免疫力。牧民对这一现象给出这样的说法:狼的消化能力强,加之经常处于饥饿之中,所以,它们的呼吸系统从不感染,呼出的气息干净纯正。牧民每年进入牧场后,会对牛羊念叨一句:嘴长在自己身上,草长在牧场上,你们在这一年里闻着狼的美妙气息,好好吃草吧,然后在大雪飘飞的时候回到冬牧场。

有牧民发现,如果羊群中有一只羊得病,呼出的气息会被狼闻到,狼便断定得病的羊易于捕获,会想尽办法把它咬死吃掉。狼的这一举动可防止羊群传染疾病,可谓功不可没。牧民由此受到启发,在入冬后会把那些经过一个夏天放牧、膘情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并且没有把握能够过冬的马宰杀,储备成过冬肉食。同时,他们也会把无法过冬的羊在秋末或宰杀,或用“以物换茶”方式换取黑砖茶。

察哈尔人非常尊敬狼,认为狼是长生天派来的天狗,专门来保护草原,调节草原上动物的生存环境。以前,狼对着天空长嗥几声,不属于草原的动物就会自觉离去。现在,因为缺少狼的驱赶调节,动物的生存环境失去平衡,导致草原上牲畜混乱,经常出现难以预料的畜灾。

狼髀石和狼牙

狼髀石是狼身上最宝贵的东西。蒙古族有一个说法:如果你有一对狼髀石,当你遇到你一生最珍惜的人、不离不弃的人、最重视的人时,就可以给他一块狼髀石。这样做的寓意是,一只狼有两块髀石,它们在一起时左右相伴,不在一起时会拴住相知的心。

狼髀石与狼的奔跑以及后腿发力有关。狼喜欢前仰后蹲,为的是在一瞬间用后腿的爪子蹬地,利用蹄腕的爆发力蹿出。狼奔跑时会把两条前腿用力伸出,两条后腿每每落地,就利用蹄腕稳稳掌握重心站牢,所以,狼髀石便成为力量和智慧的象征。

狼髀石受游牧民族喜爱,男人常将其佩戴于身,以图吉利;妇女生孩子时,家人把狼髀石戴在她们手上,可保佑她们顺利生下孩子;婴儿出生后,用狼皮裏住,在摇篮下挂一块狼髀石,寓意长命百岁;牧民放牧时,会在口袋中装上狼髀石或狼牙,他们认为有此物在身,可逢凶化吉。

牧民平时怕狼、恨狼,但极其尊重死亡的狼。他们会将狼尸抬到大石头上,让狼头朝向一个方向,并且呈高仰的姿势,然后才开始剥狼皮,取狼髀石和狼牙。有人劝牧民不要取狼髀石和狼牙,把它们埋了才对。牧民说狼在草原上一生,靠的是身体里的力量和狼髀石、狼牙,现在它要回到天上去,它愿意把狼髀石和狼牙留给人,成为人的力量和信仰。

假狼髀石和狼牙很多,牧民自有辨别真伪的办法:不用看其质地和纹路,只要将其往马的鼻子下面一放,是真的,马就会大叫;是假的,马没有反应。

除了狼髀石,狼牙也有象征作用。有谚语说:狼的牙沾了血,会把大树咬断;狼的牙吃了肉,会把石头咬烂。也有人说,因为狼牙留有狼的味道,只要人身上有狼牙,野兽闻到后就会远远避开。不仅是别的野兽,就连狼也会有同样的反应。有一人在放牧时被一只狼攻击,眼看狼要一口咬向他的脖子,但看见他脖子上挂有狼牙,嗥叫一声便走了。

有一人把狼牙像项链一样挂在脖子上,被另一人指出不妥,并解释说狼髀石可以挂在脖子上,但狼牙应佩戴在隐蔽的地方,原因是狼牙多被狼用于攻击和吞噬,若将其藏起来,可寓意不动声色之力。有老话说:狼髀石要亮出来,狼牙要藏起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再则,狼牙有味儿,挂脖子上容易闻到,亦不好。

工业冲击

如今的狼因为受工业和现代社会的冲击,生存状态骤然发生了变化。牧民转场时用大卡车运输羊,青年人将摩托车用于放牧中,这些机械改变了放牧方式,让狼很难再接近牧场和牛羊。同时,因为草原上有了卡车尾气和汽油味儿,让不少动物远离。虽然狼还留在草原上,但捕食方式已被迫改变。

在牧区,鞭炮替代了古老的“稻草人”。有人看见狼,便在牧场边上放鞭炮。狼不喜欢鞭炮的脆响和火药味儿,便会远离。放牧虽然安全了,但牧场周围的动物急剧增多,青草常常在一夜之间被黄羊啃光,牧民的放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近年来,草原上出现了发电机和煤气炉。狼不喜欢闻汽油味儿,亦不愿看见电灯泡的光芒,所以,它们一再被逼走。但狼要活下去,它们失去捕食目标后,便会做出反常的捕食行为。新疆北塔山的一个牧业团场,仅仅一个下午就被好几群狼咬死一百多只羊、二十多匹马,有的母马正在怀孕期。牧民痛心地说,一匹母马被咬死,等于死了两匹马。牧民很担心,狼喜欢从容捕食,当它们用疯狂的方式也无法继续捕食时,就会彻底离去,没有二百年不会回来,到那时,草原生态会严重失衡。

全球气温变暖对狼而言却是一个意外良机,气温变暖会加速雪山上积雪的融化,向山下流淌大量雪水,使草原上的青草长势良好。青草长得好,喜欢吃青草的野兔、黄羊、藏羚羊、野驴等由此增多,这些动物一多,喜欢吃它们的狼便也增多。这就是近年来草原上的狼急剧增多的原因。就在人们以为狼已经远去、并且不适宜再在这个时代继续生存时,狼却突然出现了,其数量之多、侵袭家畜数量之大,无不让人触目惊心。也有人预测,全球气温变暖最多会让积雪融化保持五十年,这五十年是积雪融化的黄金时期,五十年过后,草原会严重沙化,狼会在夕阳尽头走远,再也不会回来。

狼在近年增多还有一个原因:很多有草原、牧场和草场的地方,都执行“牧民定居”和“退牧还草”政策,草原因为受到保护,达到前所未有的生态平衡,狼由此获得最好的生存环境,所以大量出现。中国周边一些国家的狼也被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跨越国界进入中国。牧民们惊呼:如今的草原上,来了外国狼!

此外,狼增多还有一个原因:近年来,市场上的羊肉售价上涨,养羊经济价值可观,牧民养羊的数量随之增加。但谁也没有想到,数量庞大的牲畜,在狼的眼里变成了庞大的捕食目标,一次次实施了疯狂突袭。市场经济滋生的链条,将狼牵入无序循环中,草原文明再次受到冲击和考验,当下的牲畜分配是否合理,再次成为难题。人们为此谈论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人类还没有驯养羊类、仅以猎捕方式生存时,人与狼从未发生纷争,而是互相帮助,譬如,狼会发挥追赶和恐吓的优势,将动物赶到人们埋伏的地方,让人们发挥刀戈和弓箭优势将其射杀;分配猎物时,人们会给狼留下一些猎物,以示取舍公平。

在星空下逝去

野生的狼因为一直在荒野生存,最多活十六年,而人工饲养的狼因为生存条件好,能活二十年。狼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一大因素。它们捕食时,常常被传染上狂犬病、细小病毒和犬瘟热等流行病,最后在迅疾的奔跑中一头栽倒。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狼虽然凶残,它们的天敌却是毫不起眼的红蚂蚁。牧场周围长有松树,树下的红蚂蚁是微小的杀手,它们用松针在树下垒起圆圆的蚂蚁窝。林中百兽都知道红蚂蚁厉害,所以从不接近。曾有一只狼不巧跌倒在一个红蚂蚁窝中,狼群看见它身上爬满红蚂蚁,嗥叫几声便放弃了它。几天后,那只狼只剩下森森白骨,有很多红蚂蚁仍在白骨上爬行。

猎人的夹子、布鲁、石夹、圈套、格扇都是能致狼于死地的捕兽器。猎人埋设捕兽器前,常常会对猎物念叨一句话:你死不为罪过,我活不能挨饿。狩猎是一种古老的职业,猎人猎捕动物,是在名正言顺地维系自身生存,所以,他们多无情猎捕,少感叹犹豫,但他们说出这句话时,人性即闪现出了光芒。狼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闻到肉味儿或看到肉食后,会直接扑过去吞吃。但凡意外出现的肉,其实都是猎人的诱饵。他们会把捕兽器安装在肉下面或旁边,狼张开嘴去吃肉的一瞬,头部被夹子夹击得粉碎,当场便毙命。猎人从狼头上取下捕兽器时,会看见狼眼中布满惊骇和恐惧。狼在死去的那一瞬间,心里弥漫过怎样的屈辱和恐惧?

猎人若是对狼投毒,首选的是毒性最大的草乌。猎人们常说:狼给人带来一场灾难,人给狼送去一朵草乌。这句话看似平静,却暗含计谋、布置、诱惑、较量和毒杀。猎人将草乌用于投毒的方法很简单,在狼出没的地方,投放一包含有草乌的东西,譬如一块肉或一只兔子,狼吃了两三个小时后,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口鼻中的白沫凝成一团。

在猎枪下毙命是狼最为常见的死亡方式。猎人经过埋伏或追踪,最后把狼锁死在瞄准星下,然后开枪将狼打死。但是也有意外。据说,有一只狼在面对一位猎人的枪口时,正巧一团黑影笼罩到猎人身上,紧接着,他的猎枪便炸膛了,他脸上满是红色血珠,而那只狼倏忽一闪便消失了。另一位猎人背他返回,他说他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狼诅咒了。背他的那位猎人双腿一软,险些跌倒。

大多数狼在老死之际会大声嗥叫,召唤同类到自己身边来。它们这样做并不是恐惧死亡,而是要将自己知道的巢穴、河流、牧场等分布情况告诉同类,这是每一只狼都会遵守的传承规则。狼死后,同类会把它吃掉,不让它的皮肉和骨头遗失于荒野,这是狼死后享受的最好的葬礼。

群狼吃完死去的狼,会抬头把眼泪洒向夜空。那时的夜空,一定有繁星正在闪烁。

同类推荐
  • 东明札记

    东明札记

    东明有山,古道宁杭,古木参天,郁郁苍苍。朝登金山顶,遥对钱塘江;夜宿东明寺,梵响透清霜――当生活节奏加快到仿佛没有了生活,当争分夺秒到似乎虚度了岁月,不妨放下身段,只带上一颗亲近山林尚友古人的心,沿着寂寞的宁杭古道追寻一段悠悠往昔岁月。
  •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人间笔记1之火车记心虚悬着,处于古汉语所谓“惴惴”“忐忑”之中,像断了线的汼……
  •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作者是伟人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一位较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他的散文气势雄奇,语言精炼,笔力遒劲,条理明畅,颇具特色。收入这部《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的55篇散文,总计近14万字,反映了作家厚积薄发的创作状态。这是他直面现实又特别深刻的力作,证明他始终恪守着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
  • 爱·教育

    爱·教育

    本书是成都市“爱心的传递——师德大比武”教师文集。收集了数十篇教师写教师、教师些学生、学生写教师的优美记实散文,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赞美了一个个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弘扬了正气,唱响了主旋律!
  • 灵魂归处是吾乡:冯骥才经典散文

    灵魂归处是吾乡:冯骥才经典散文

    本书是散文大家冯骥才先生的新作,他描写四季,春天是最先闻到的;他回忆往昔,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他眷恋家乡,天津是我灵魂的巢,家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他行走异域,感受别样的西方文明,珍视历史就是保护它的原貌;他抢救遗产,今天为之努力的是为了明天的回忆……他用温暖的笔触书写真实的生活,送给每一个在尘世中寻求心灵安宁的人。
热门推荐
  • 落雪盈袖

    落雪盈袖

    这算是什么人品啊?穿越险些冻死街头,还遇到个成天喝酒不靠谱的师父。本以为生活就这么平平淡淡,隐居山林当个大夫也不错,可惜老天就不让她安稳,偏偏遇到最不想遇到的。o(︶︿︶)o唉,没办法,那就继续走一步算一步吧。(表示某七首次发文,尽量保证更新,只求勿拍砖就好………)当然支持下收藏什么的就更好了o(∩_∩)o
  • 直播游戏世界

    直播游戏世界

    中二少年周洋绑定系统直播游戏,开始了自己的直播逆袭之路(女频女频!女生看的!)
  • 痴暗

    痴暗

    越种族之爱恋的心田。虽然心中苦,但是很甜。
  • 我叫杨戬

    我叫杨戬

    我叫杨戬因为一次意外而见证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妖魔鬼怪。。。原来神话故事都是真实的。一步一步,每一步路都仿佛被人安排好了一般。我只想做个普通人.
  • 上帝右手

    上帝右手

    末世余生一切已悄然改变上帝右手划过时间和空间以及那不可期的相遇。
  •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本书精选了作者所写的学术随笔近百篇。
  • 指腹也为婚

    指腹也为婚

    指腹为婚?荒唐透顶!啼笑皆非!兼无聊之至!可是偏偏被嘉琪遇到了!从小到大,嘉琪最讨厌纨绔子弟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跟她交往许久的他就是富家子,而且是和她指腹为婚的富二代!天啊,我晕晕晕!现在是什么时代?还有指腹为婚?不行,我得走,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可是,怎么办?她已无法再逃,这个富家子要命地攫住她的红唇,说:天涯海角都要找到你!
  • 你不只是你

    你不只是你

    八年时间,我看见了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生离死别。个体包含在整体内,你不只是单独的个体,首先你得是自己,但又不仅仅是自己。
  • 仙龙劫

    仙龙劫

    她们是仙,她们亦拥有了神龙和魔龙的力量,拥有万年老妖精做魔宠,从她们来到异世界的那一刻起,整个异世界的命运都将切底改变。是喜?是悲?一切有待您去揭晓。
  • 楼上的房东

    楼上的房东

    不靠谱的辣妈去了国外父亲那里却忘记留下生活费,16岁的高一生不得不靠出租家里房间求活。花季少女、厨神御姐、猥琐小狗……各路神仙妖怪接踵而至,主角的校园和居家生活从此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