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6000000002

第2章 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步骤

一、选题

文学评论写作的选题很重要,题目的价值决定着论文的价值,有人说,题目选对了,论文就成功了一半。文学评论写作面对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及文学理论问题,其中主要是新近出现的作品和文学现象。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的数量空前提高,仅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数量就上千部,在各大中文网站,每天上传的小说数量就达上百部,作为文学评论者不可能读到什么作品就进行评论,是必须作出选择的。文学评论选题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名作重读类,即对文学史上的文学名篇重新品读,文学名篇大多已被很多人评论过,重新品读要求评论者对之要有新的见解,这类文章考验的是评论者的见识,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看法。这类文章的题目如:《“伤痕”的重新追问——对小说〈伤痕〉的重读》、《阶级斗争背景的超越——重读〈艳阳天〉》、《一个陌生化的叙事文本——重读〈陈小手〉》。杨守森的《阶级斗争背景的超越——重读〈艳阳天〉》通过重读《艳阳天》发现:以“阶级斗争”为主体框架,凸显极左思潮印记的《艳阳天》,其客观内容与浩然的创作初衷并不完全一致。因得力于作者对当时农村现实生活的深切体验与了解,小说中实际隐含着人性异化、宗法意识、极左思潮、诗意情怀之类超越了政治背景的深层内涵。至今,这部小说之所以仍能得到许多读者的推崇与喜爱,或许正是与这些深层内涵有关。

二是新作时评类,这类文章往往在作品刚刚推出时及时展开跟踪评论,揭示作品的内涵及其艺术创造,让人们认识到这些作品的价值。这类文章的题目如:《在裂变中裂变——论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乡土经验与“中国之心”——〈秦腔〉论》、《现实的困境与人的挣扎——评尤凤伟的长篇新作〈色〉》。20世纪 50 年代著名作家茹志鹃的《百合花》曾被认为调子低沉而两次被退稿,后投到王汶石主持的《延河》杂志被采用。经过茅盾的评论后这篇“丑小鸭”成为一篇当代文学名作,茅盾在《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中以两千多字的篇幅分析这篇小说,茅盾说:“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严谨,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①茅盾的评价给了茹志鹃极大的鼓舞,她后来回忆说:“已蔫倒头的百合,重新滋润生长,一个失去信心的、疲惫的灵魂、又重新获得了勇气、希望。重新站立起来,而且立定了一个主意、不管今后退路会有干难万险,我要走下去,我要挟着那小小的卷幅,走进那长长的文学行列中去。”正是茅盾的及时评论推荐,树立了茹志鹃写作的信心,她的《百合花》也成为文学史上的名篇。

三是作家论。这类题目对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或就创作的某个侧面展开研究。题目如:《涵咏大雅——论宗璞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苍凉感悟与多样性——论张爱玲小说的形态》、《历史迷魅中的“罪与罚”——论苏童小说的母题》。一般来说选取比较重要的作家,考察的是评论者的眼力,要能超越已有的评论文章,选择那些刚走上创作道路的作家需要的是发现和呵护。比如夏志清对张爱玲的评论推动了中国大陆80 年代的“张爱玲热”,严家炎对金庸小说的评论也让更多的“金迷”们看到了金庸小说的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而近年来,因网络走红的小说家则缺少批评家的关注,这与网络小说家的自身的文学含量有关系,也与批评家对玄幻、悬疑、恐怖小说本身的不了解有直接关系。

四是文学现象论。这类文章对一个重要的文学群体或一个文学思潮作综合性的考察,要求作者要有很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全面把握文坛发展倾向的能力。如新时期以来,有关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等文学浪潮都是在当代批评家的积极参与中确立的,这些成为我们今天写作当代文学史的一条纲领性的主线。这类文章的题目如:《“寻根文学”的现代性视野与启蒙传统悖论》、《“新写实小说”的终结:兼及“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命运》、《当前长篇小说的走向与缺失》、《先锋文学:概念的缘起与文化的流变》、《“新生代”文学与传统神秘文化》等。

五是跨学科研究。这类评论文章对文学的考察借助于多学科的学术视野,如影视、传播与文学的关系研究等等。这类文章的题目如:《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裂变——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80后”文学的传媒文化语境》、《文学批评与接受中的尴尬——以路遥为中心》、《“80后”:徘徊在市场与文学、追捧与冷落之间》、《论新时期小说情爱叙述的电影改编》等。

文学评论选题中,最主要的是对作家、作品的评论,选取评论什么样的作家、作品作为评论对象,一般来说有几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要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文学评论讲究的是评论者对评论对象的感悟和理解,只有对那些在阅读中引起了评论者阅读情感强烈体验的作品才能激起评论主体的评论热情,也只有沿着阅读中的个人体验出发,才能实现对文本世界的审美感知。当代学者赵园说:“对于我来说,重要的问题是,找到什么样的研究对象来激发我的热情。那对象应当有挑战性,而且有助于我的知识积累。”并不是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具有挑战性,也并不是所有的研究对象都适合自己,对于自己有兴趣的评论对象,往往也容易找到评说的角度。一般来说,批评家群体与研究对象之间往往有某种对应性,如阎纲、曾镇南、雷达等批评家对“归来作家”群体的关注,吴亮、陈晓明、吴义勤、张清华等批评家对新潮小说的关注,都呈现出知识结构、批评趣味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相通性。

二是要选择那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般来说,那些著名作家的作品一般有较高的文学内涵,他们的创作往往代表了某种创作趋势,或者一种文学探索的努力,对之进行及时的评论往往比较重要。当然,对于一个真正的批评家而言,对作品的评论并不是唯名家是论,批评家应有自己的独立性和主见,对文坛上刚出现的新的文学现象或文学新人新作及时做出自己的评论判断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朦胧诗刚刚在诗坛兴起的时候,人们并不认同,有人认为朦胧诗表达了一种“令人气闷的朦胧”,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对此进行评论,阐释了朦胧诗的新的美学原则,肯定了朦胧诗的价值,推动了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

二、收集资料

在广翻阅读的基础上,确定了要深入研读的对象,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查阅资料,形成写作思路。文学评论的价值在于能否对研究对象有新的发现,首先要求对文学界的研究现状有基本的了解,只有有新的发现才能写好评论文章。查阅资料可以借助中国知网检索、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数据库检索,迅速了解学术界对相关作家、作品的关注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检索、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图书检索资料的查询阅读,收集以下方面的资料:有关作品写作的时间,写作背景方面的材料,作家的身世、世界观、美学观念、艺术方法等,作家以前的作品,与作家同类题材、风格、流派、思潮的作家,有关作品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美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著作,其他文艺评论家的有关评论等。

资料收集差不多了,最重要的工作是消化资料。文学评论工作既是一种研究工作,但又不是严格的考证分析,所有的相关材料的收集都是为了评论者对所研读的作家、作品有正确的理解把握。有些评论家有很高的艺术素养,如果对所研读的研究对象很熟悉,这些收集资料的工作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对于评论家来说他必须回到所评论的对象中去,因此认真阅读作品、甚至反复琢磨作品是很重要的。在阅读中,要找到自己的言说角度,方能发他人之所未发,见他人之所未见。一篇学术性的评论文章往往要写到数千字甚至上万字,一个评论写作的初学者往往很难有比较成熟的看法,因此在作品的揣摩、资料的梳理中及时记下自己的感悟和灵感是非常重要的,评论文章的思路往往就是由这些感悟出发延展开来的。捕捉到了可以言说的思路,还必须进行适当的理论提升,必要时还需要去阅读相关的理论书,进一步将自己的感觉理论化。为了很好地把握评论对象,在进入文本的深入细究之外,还必须跳出研究对象,将之与相关的作家进行比较,放到大的文学史背景下进行定位,以凸现评论对象的艺术独特性和艺术价值。

三、写作论文

在对评论对象有较成熟的看法之后,就可以开始写作了。在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逻辑结构,如常见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还应有适当的过渡、照应。开头一般要“开门见山”,“起句切题”,“文章只要单刀直入,最忌绵密周至”。王力先生说:“你写文章是给读者看的,不要先把结论大讲一通,人家还不懂你的结论。你应该按照你研究的过程来引导读者的思路,你怎么研究的,就怎么写,从头讲起,引导读者逐渐深入,逐渐到你的结论上来。”①结尾通常有“卒章显志”、“留有余地”、“戛然而止”、“余音袅袅”等写法。在正文中要有自己的鲜明观点,同时要通过适当的逻辑论证展开。

在评论文章中,复述是很重要的,因为评论是有针对而发的,因此复述是评论的起点。复述是对作品内容的介绍,要抓住要点,要能传达出作品的神韵,要领悟到作品的意蕴精华,评论者对原作的阅读情感和认识可以融入复述之中。复述可以是集中复述,也可以边评边述,复述是对原作的选取性介绍,要和自己的论述有机结合起来。复述可以转述,也可以适当引用作品的原文,引用原文要有眼光,要选取作品的精华部分。复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此,别林斯基指出:“再没有比叙述一部艺术作品的内容更困难、更麻烦的事了。叙述的目的不在于显示优美的章节:不管一部作品的章节好到如何程度,它总是在对整体的关系上看来才是好的。因此,叙述内容时必须抱有这样一个目的——仔细探究整部作品的概念,以便于显示这个概念是被诗人多么忠实地实现出来。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重抄整部作品是办不到的;可是,从卓越的整体中选取一部分章节,而删弃另一部分章节,为的是不要让摘录超过应有的限度,这怎么行呢?其次,用枯燥乏味的故事,把摘录联结起来,让神情和色彩、生命和灵魂留在书中,而仅仅抓住死的骨架,这又怎么能行呢?我们现在特别感觉到我们所负的责任的重大和困难了。在这以前,我们已经对于无数优美的局部章节觉得茫无所措了,而现在,当我们开始讲到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的时候,我们更是想逐字逐句地把作者的整段叙述抄录出来,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含意深长,回味无穷,充满着浓烈的诗意,闪烁着绚烂、华美的色彩;然而,我们还是像先前一样,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加以复述,同时,尽可能地保持原书的句法,摘录一些章节。”①别林斯基指出了复述的难度在于要处理整体与局部的矛盾,自己的叙述与保持作品原貌的矛盾,自己的概括与摘引原文的矛盾等等。

荣格对《尤利西斯》的复述容复述与评论于一体,既揭示了作品的内涵,又体现了批评家的个性。荣格写道:“《尤利西斯》是一部长达735页的书,这735页就像一条绵延735天的时间之流,然而它却又只存在于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毫无意义的日子之内,即都柏林1904年6月16日这样一个没有发生任何重要事件的日子。这条时间之流以虚无始,又以虚无终。也许这冗长得惊人、复杂得异样的一切就是一个斯特林堡似的对人类生活本质的宣言?然而这一宣言却使读者沮丧,因为它从来就没有把话说完过。它或许触及到了事物的本质,但更为确切的是,它反映了生活的一万个侧面的十万层色彩。据我看来,在那735页里并没有明显的重复之处,就连那么一个可供读者稍加歇息的孤岛似的立足之地也没有。读者没有地方可以坐下来,沉醉于记忆之中,心满意足地凝想他已走过的路程。可是没有这样的地方,哪怕它只占100页甚至更少。这儿有的只是那无情的水流毫不停息地滚滚流去,并且在最后的 40 页中流得越来越快,连接得越来越紧密,直到最后把所有的标点符号都统统地清扫了出去。在这里,那令人窒息的虚无变得如此紧张,到了难以忍耐的地步,几乎马上就要爆发出来。这彻底无望的虚无,便是统领全书的主调。这本书不仅以虚无而始终,它的内容也是虚无。它是彻底的空虚与无用。但是,作为一件技巧性的艺术作品,它一方面是一个地域般可怕的怪胎,另一方面却又光彩照人。”②荣格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所评论的《尤利西斯》是一部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荣格的叙述抓住了作品的神韵,他指出了作品描写的是一天中无尽的叙述之流,表现了“令人窒息的虚无”。

在对作品进行叙述的基础上,还可描述评论者对作品的体验和认识过程,描述重在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要指出作品的美给人的感受。描述本身带有文学性,批评家对评论对象的感受描述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能增强批评的感染力。阎纲评张贤亮:“宁夏出丁个张贤亮!在边远的西北高原上,文坛花枝招展。这里的花,我不敢妄说是天姿国色,然而,它耐寒,悲凉而又热烈。”“他悲愤交加,他伤心动情,情至极处,字字看来都是血。郑板桥题八大山人画曰:‘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张作亦复如此。”阎纲的描述无疑带有对评论对象的欣赏和赞叹,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上文已谈到,文学评论是对评论对象的评判,为了清晰地呈现文学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还应采用分析的方法,借助一定的理论观点对作品的内容、形式进行深入解剖,指出其艺术构成要素,揭示出作品优劣之处在哪些方面,它与文学史上的其他文学作品之间是什么关系,反映了什么样的创作倾向等等。分析要求有明确的观点,要围绕论点展开分析,结论与分析论证要相符合。分析论证还应注意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与对部分的分析之间的关系。限于篇幅限制,一篇文章往往只能详细分析某个方面,但在分析时应注意对作品的整体理解,观点不可过于偏激、片面。复述、描述、分析是相辅相成的,在具体的评论写作中,往往是三者的综合运用,应根据批评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

四、修改论文

文章写好初稿之后,还应对文章进行修改,文章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修改所下的功夫。修改文章是一件需要耐心的工作,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修改文章可以用“冷处理”的方式,即可以在写好后,放上一段时间,再重新拿起来,对文稿进行冷静、认真的阅读、推敲。在放下文稿的这段时间内,评论者对文稿的热情已经冷静下来,往往可以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将写好的文章送给老师、朋友看看,请别人对自己的稿子提意见,以便找到自己写作的不足,或者将稿子放在一边,继续就相关的问题进一步读书,提升自己的看法,再回头修改自己的稿子。

修改稿子有内容上的修改,也有语言、结构、布局谋篇方面的修改。应在总体上看全文的观点是否正确,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明晰,语言是否流畅、生动。对文字进行润色,具体可以进行“增、删、调、换”的修改,叶圣陶、老舍都有写后将稿子念的习惯,念得不顺了就必须改。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段删去,毫不可惜。”这种语言上的严格要求是很必要的。

同类推荐
  • 最好的时光

    最好的时光

    这是一本散文随笔集。记录了作者在大学时代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感悟;初入社会后每一次体验,每一份收获;选择继续学业时每一次咬牙,每一次眼泪。汗水,欢笑,失落,成长,不断前行就是青春里最好的时光。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世界,以极富才华的笔记录青春岁月,透露出独到的人生理解。感情真挚,语言细腻流畅,具有很强的现代感。
  • 解放的日子

    解放的日子

    作者以不同叙述视角的转换和没有修饰的朴素语言,回溯着沂河边苗家庄的革命岁月,沸腾斗争。抗击土匪的奇胜与老爷爷的死去、村庄的衰落,沂南民众抗日与爷爷的离家从戎。革命时代与父亲的少年时光同刚到来,从儿童团长的翻身解放和文化运动中成长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照耀下的解放区孩子诗人,在解放的第一个春天里去北京见到毛主席,离家工作,南下上海。小脚的老奶奶、奶奶,年幼的姑姑,她们智慧而坚韧,对生命充满渴望激情,如同千万个同样的沂蒙家庭,她们坚强地撑着没有男人的家庭,经受多少不堪回首的饥饿、寂寞、恐惧,留下对我们这些后辈无尽的深深疼爱、期待。滚滚历史变迁,多少真正英烈走过。
  •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更无法左右每一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迢迢人生路,茫茫人海中,短短几十年光景,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们能接触的人也不太多。既然如此,为何要一路狂奔呢?或许前方在下雨呢!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曾拟用名《新动力》,本书以诠释生命和表述生活为主。全书共分为六部分,每部分由十余篇哲理散文组成。既可独立成章,也可作为一个体系对待。书是储存情理的库房——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就必须给予关心和爱护。如果您是一位乐观向上的读者,《此岸彼岸》中有演练智力的课堂——有引导人们踏上道德之路的篇章;如果因为失败,身在痛苦沮丧当中,可以借助文字中的情理化作动力:如果您本身就是一位心神衰弱的读者,尽管放心大胆地去欣赏文中的攀登者的人生风采,当然,也可以体验他们的生活艺术。至于那些颇有成就感的读者,完全可以享用从不同角度所讲述的人性的光辉,以便与自己的奉献作一番比较。本书由赵全胤著。
  •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代是中国诗坛上群星璀璨的年代。两千多位诗人写下五万多首诗歌,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把中国诗歌推向巅峰时代。这些诗文佳作流传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唐诗》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本套丛书是引导青少年走近国学,培养青少年朴素的道德观。本书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国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
热门推荐
  • 在国民男神心尖上放肆撒野

    在国民男神心尖上放肆撒野

    群:142402629时尧是江城一中新来的转学生,山里来的不说,长的还还奇丑无比。丑女佛性脾气,谁见都觉得能踩几脚。结果,校草替她扫地,校霸为她提鞋,学神跪地叫爸爸。时尧表示:善哉,我并没有对你们做什么。众人:对对对,我们全是自愿的。席爷一脸宠溺:老婆,玩够了快和我回家。(喜欢的话点赞好评,不用打赏,不用打赏!)
  •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从《守身如玉》到《喜欢做情人》再到《非常妩媚》:《守身如玉》是原先定的书名,拟写在浮躁、混浊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别是意识操守的坚持。尚未动笔就感觉有些复杂,意识这种东西不明朗,难把握;转念又改成了《喜欢做情人》,和女友、妹妹多次讨论,写些什么内容?向哪个方向进行?那段时间,母亲回北方过七十岁生日并做“金婚纪念”,我们几个小辈都有些“鬼鬼祟祟”的,生怕被母亲听到,她们那个年龄,特别是她们那种传统意识的女人,是不能接受“情人”这个提法的。
  • 科技时代:最强学习系统

    科技时代:最强学习系统

    得到“普通”手链,却发现竟是后人用上古木料所制,千百年后的科技结晶,来向全世界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华夏。就算是女孩子,也希望能为自己的国家尽一份力,因为,这是我的国家,这是我的信仰,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于一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成功科学心理

    成功科学心理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科学与价值理论,本书在马斯洛著作《科学心理学》和《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一般阅读习惯,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科学价值的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当然,马斯洛的整个思想非常博大精深,本书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如有不正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相信本书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动机与行为,指导自己的认识与创造,指导自己的科学与心理,指导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星际之花样修仙

    星际之花样修仙

    路人甲一脸得意地说“哎呀,出去一个多月,收获马马虎虎,也就挖到了两三百万下品灵石”路人乙满脸不屑地说“土包子,两三百万是不多,确实够丢人的,也就我出去两三个月,也就弄到百来万中品,下品多的都懒得看了”百里云一脸沉思,心想“我要不要也来吹吹牛逼,打打脸什么的,到底是把那上千万中品灵石出来,还是拿那块能切割十几万块上品灵石出来呢”百里云思前想后觉得还是不了,闷声发大财才是硬道理(其实他丫的才练气期啊,不敢露富啊)本书纯属虚构,切勿与地球对号入座,作者图顺心,读者图开心,切勿较真,恶意中伤出门右拐,谢谢
  • 天灾之玩家时代

    天灾之玩家时代

    当一个超等文明仅存的火种,奴役了地球上的一个废柴,并要求他帮助自己掠夺宇宙间的能源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站立在真正的外星球上,一个大忽悠对他身边的一群人类说——这,只是一个游戏世界~——这一天,整个地球沸腾了~因为网游的新时代来了!人类将真正进入游戏世界里,体验刀刀烈火刀刀爆的快感!……这一天,整个外星文明懵逼了~因为,一群拥有着不死之身、猥琐、阴险、邪恶、残暴的自称‘玩家’的生物踏上了他们的国土,抢夺他们的资源,残杀他们的同胞,还要。。。。——这是一群逗比人类玩家征服宇宙的故事……你们好,我是已知宇宙中,最神的逗比…… 我来了,我带着一群玩家来了…… 宇宙诸天万族啊,天灾~来了!!!
  • 灭天神武

    灭天神武

    男主角的身世,带着怎样的神秘。如何在这片乱世天下生存。有建国立派吗?有称霸天下吗?有灭魂斩仙吗?有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吗?有仙女围绕妓女陪伴吗?
  • 云逆天绝

    云逆天绝

    天圣大陆,主修魂力。万年前,自从那一场惊天大战,屹立在天绝大陆上的霸主天绝殿,轰然消散!大战过后天绝大陆更名天圣大陆…陶云,拥有的便是天绝魂根,万年前的顶级天赋。万年之后,那曾经的闪耀天赋却成了最下等资质。沧海桑田,流逝万年,曾经辉煌,皆成过往!
  • 我的故事中有你

    我的故事中有你

    故事中或许有你的身影,有你的样子,有你熟悉的感觉……内容写的是一个小说家为了写作,放弃去美国读书,选择和一群好朋友在一起,故事的曲折有着所有熟悉的人的性格,脾气,为了这些朋友做出了很多很多的选择,也放弃了很多很多的选择,这一切都是想让你知道,我的世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