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6000000004

第4章 何以救世

中宗元皇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

加王敦江州牧,王导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导遣八部从事行扬州郡国,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独顾和无言。导问之,和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邪!”导咨嗟称善。和,荣之族子也。

司马睿在位六年,王敦在外主军,王导在内主政,这个格局基本上没动。

王导派遣“八部从事”巡察治区,然后一一听取他们汇报,主要是想借此评估一下地方官的得失。

顾荣的儿子顾和也在“八部从事”之列,他回来向王导汇报时,没有什么材料,反而振振有词:“您作为宰辅,应该抓大放小,宰相肚里能撑船,如果真要网织查访地方官员的过失,也应该是‘网漏吞舟’,怎么能听取这些中央巡察大员走马观花后的一面之词,老揪下面的小辫子呢?人至察、水至清可不好啊。”

王导听罢,一边做恍然大悟状一边点头“咨嗟称善”。

其实,王导要抓人事权,“察察为政”是必需的。在权力场,任命、提拔官员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权力,但是你要行使好这个权力,必需要有知情权和考察权。按照正常状态,两千石官员的任免皇帝应该亲自过问,皇帝如果不够勤政,他只能向王导这样的宰辅咨询。王导这时肚子里绝对“网漏吞舟”,而且是要将帝国的高干档案全部码整齐了,随时以备调用,他在关键时刻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政治命运。所以,很多情况下,决定权又决定于知情权,要想把官场生态人事派系整明白,必需为政察察,把省部级干部全装在自己夹袋里,地市级忽略不计,这就是抓大放小。在清朝,皇帝比较勤奋,都声称要“打好这份工”,所以像雍正皇帝几乎和所有重要的地方大员都有密札往来,连知情权都不假外人掌握,都是自己一手操办。慈禧太后也有一个习惯,就是三品以上官员外放时,她都要亲自召见。所谓人事权,就是老板脑子里有人,有事的时候可以找到做事的人,倘若老是事到临头才张罗人,这个权力肯定会旁落左右。

王导还要对顾和的批评点头称善。首先,宰辅的大度客气是要有的,顾荣、纪瞻、贺循等,都是江南地方派,对地头蛇二代客气一点没有损失;王导和顾和考虑的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也不在一个频道,他也犯不着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取得对方的理解;王导只是要了解地方的情形,并不一定要对地方的各种贪渎违法事由全部一一处置,这又涉及为政宽严的老话题上了,在这个层面,“网漏吞舟”也许确实打动了王导。

永嘉初(307年),司马睿南下过江,就有录事参军陈(yūn)向司马睿和王导建议:改革西晋之制,破除流风相染的恶习,要求官员小心恭守,不要再放肆清谈,明信赏罚,严正纲纪。

陈“出于寒微,数为正论,府中多恶之”,王导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出为谯郡太守”。

西晋亡败,洛中浩劫,如此惨痛的教训,按照常理,当局者应该深刻反思,南渡之后也应该有一些改弦易辙拨乱反正之举,但是主导内政的王导,遵循的是保守路线,不是改革路线。他迫切需要掌控一切,却没有想着改变什么。

司马睿做了皇帝,立皇太子司马绍,“帝好刑名家,以《韩非》书赐太子”。“以贺循行太子太傅,周(yǐ)为少傅,庾亮以中书郎侍讲东宫”。司马睿不仅让太子思想上接受“用申、韩以救世”,而且为太子指定了“太子党”,其中庾亮后来就和王导针锋相对。

司马睿喜好法家刑名之学,但是他对陈综名责实的建议却没有采纳,或者说隔着王导也没法采纳,是不是自己无法作为,才向太子赐《韩非》书?

是年六月,司马睿任命刁协为尚书令,刁协“性刚悍,与物多忤,与侍中刘隗(wěi)俱为帝所宠任”。司马睿宠任刘隗、刁协干了些什么呢?“欲矫时弊,每崇上抑下,排沮豪强”。这些人和他们做的事“为王氏所疾”,并称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刻碎之政”,这显然和“网漏吞舟”是两种政策两种政风,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所以王导和顾和(代表江南士族)都主张不折腾,不改变,甚至是不作为,因为这样,他们的利益才能是最大化。

刘隗和刁协主张“崇上抑下”,这是典型的法家思维,加强君权,针对的正是分享君权的王氏。因为政治主张是严肃纲纪,强化管理考核,加之性格也就刚忤,刁协“又使酒放肆,侵毁公卿,见者皆侧目惮之”,不像王导这样温润如玉讨人喜欢,所以政见之争最后肯定变成人品性格的冲突,结果是没有对错,只有一地鸡毛——中国的政治大抵如是。

是年,除了提拔任用刘隗、刁协,司马睿还发起过一次反思论坛,“诏群公卿士各陈得失”。御史中丞熊远的上疏,以为:

“胡贼猾夏,梓宫未返,而不能遣军进讨,一失也;

“群官不以仇贼未报为耻,务在调戏、酒食而已,二失也;

“选官用人,不料实德,惟在白望,不求才干,惟事请托,当官者以治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尽礼为谄谀,从容为高妙,放荡为达士,骄蹇为简雅,三失也。”

熊先生沉痛地指出:“朝廷群司,以从顺为善,相违见贬,安得朝有辨争之臣,……又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才不济务,奸无所惩。若此道不改,求以救乱,难矣!”

锐圆哥哥只能点头附和:“难矣!难矣!”

同类推荐
  • 大明逍遥录

    大明逍遥录

    抗日名将李如松之死究竟有何猫腻万历四十年的大明京城,究竟隐藏了多少黑手两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学生,究竟是怎样卷入明清鼎革的漩涡之中已经微微倾斜的天平上,在一旁加上两根微不足道的稻草会发生怎样的偏转谍明以伐清,以小而战大尔为大国,而我中华亦不小也!
  • 誓当帅哥

    誓当帅哥

    作者不是帅哥,所以作者花了五年时间研究如何成为帅哥?如何成为帅哥呢?答案很简单。这也是作者发现的唯一一个可行的方法。用了这个方法之后,作者的为人处世,竞技体育都有极大提高。当然这个方法只是作者觉得好,大家看了这部小说,如果觉得书中的众多帅哥确实很帅的话?那么足以证明方法绝对管用。
  • 中国朝鲜族

    中国朝鲜族

    介绍的是少数民族朝鲜族,书中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创意新颖。如有关家庭礼仪、取名习俗、婚姻习俗、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的介绍,让读者在趣读中增长知识,引发想象。
  • 走上工业时代的明帝国

    走上工业时代的明帝国

    当步兵踏着整齐的步伐走上战场,当火车载着无数的坦克驶向远方,当大舰巨炮轰开了欧洲的大门,当大明龙旗插上了南美洲的山岗,朱由检摸着女儿的头,宠溺的说道:“看,这是爹爹给你准备的嫁妆。”
  • 苍穹有日

    苍穹有日

    和亲的产物,让朱抱墟一出生就明白了政治。重生的心机,给予他的不只是一部《九阳》外加乾坤大挪移的奥秘。草原的恶劣,磨练的不仅仅是他的翅膀,悄然挂起的飓风,吹皱的却是整个中原大地。苍穹有日,天下大明。
热门推荐
  • 农场主

    农场主

    阳光农场的农场主威廉在一个美丽海岛的生活。
  • 我与竹马是邻居

    我与竹马是邻居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生和她的竹马之间的故事
  • 爱是人间地狱

    爱是人间地狱

    我第一次见到沈从安,是在医院,他穿着白袍,干净又不可侵犯。第二次见又是医院,我别有用心去挂他的科,第一句话便是:“沈医生,我们是不是哪里见过?”第三次见面,是在法庭上,他以侵犯个人隐私之名,将我诉上法庭。所有人都以为我对他有意思,不然无缘无故找私人侦探调查他干嘛?第四次见面,我官司败诉,喝得酩酊大醉,歪歪斜斜去挂他号看病。他停下手上的笔,提醒我:“醒酒在急诊,我这……”他话没说完,我已经发狠的扑了上去……
  • 自己折磨自己的人

    自己折磨自己的人

    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在世俗、在社会的阴影下,人性的扭曲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悲剧。
  • 隔代教育须注意的100个细节

    隔代教育须注意的100个细节

    本书从认识隔代教育、与子女统一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与孙辈做最好的沟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注意生活的一些细节等11个方面,讲述了隔代教育必须注意的100个细节,并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给出了可操作性的方法与建议。这是一本做好隔代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读物。
  • 你要知道我爱你

    你要知道我爱你

    “你要知道,这世间除了我,谁都不能再喜欢你!不能再追求你!!”林奕霸道的将她抵在了墙上,不等她说话就把嘴给封上了要知道,她是他的!!
  • 坠红尘

    坠红尘

    名门弟子林枫随师门袭击蝴蝶会,身负重伤后被蝴蝶会主二女儿苏映雪所救,互生情愫,林枫的师兄黄永清心怀嫉妒,在林枫面前杀死了苏映雪,林枫心性懦弱,迫于师门压力,不敢相救,后来心如死灰之下,暗中拜师门仇人为师,寻找机会,一一铲除昔日仇人,渐渐成为少年江湖领袖,后在一次遇袭中获悉苏映雪可能尚在人间,遂放下一下,前往寻找,并求其原谅。
  • 我真的只是个小人物

    我真的只是个小人物

    仙路漫漫,行路慢慢,慢慢的走下去,不停歇。故事发生在一个浩瀚的修仙界中,主角名为萧霖,出身于厚土界苍州千灵城的苏府,在苏府的大小姐拜入苍州三大修仙宗门之一的浩元仙宗后他作为随从一起来到了仙宗,而故事也就从这里展开……
  • 末世之重临

    末世之重临

    灾难总是突如其来,文明在顷刻间毁于一旦。绝望的人类在兽欲与鲜血中重生,当所有人都以为曙光将近时,重来一次的魏行却清楚的知道,这一切,只是灾难的开始。丧尸纪元,外域殖民,神启时代,随着一个个灾难的降临,世界终于永坠深渊。
  • 天命魔神

    天命魔神

    他有谜一般的身世,身怀天命却不自知。他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却因生活所迫而百般忍耐。一本残缺的武林秘籍,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死亡的威胁降临,他为生而杀人;当缺失的灵魂补齐,他为复仇而努力。一副染血的洞穴壁画,不仅记载了武修功法,更有残留的巫族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