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5600000132

第132章 韩信跳槽

汉太祖高皇帝元年(公元前206年)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王。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如果天下太平,韩信这样的蹭晃一族,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凭着自己长得比较帅,混个富家的倒插门女婿。但时势造英雄,机会终于还是来了,陈胜揭竿而起,项梁江东起兵渡淮而来,韩信带着那把破剑参加了项梁的队伍,项梁死后,又跟随了项羽。

韩信是个有想法的人,他进入项楚集团就像一个MBA高才生毕业进了企业,想法多多,建议多多,横挑鼻子竖挑眼,策划方案写不停。范增也对项羽说韩信是个人才,项羽说:“吗是人才?叫过来我看看。”

韩信来到项羽的办公室,项羽一看,哇,果然是好人才,长得很帅,项羽马上任命韩信做了“执戟郎”,也就是贴身侍卫。当时项羽正和虞姬美眉黏糊,天天有空就在一起腻歪,韩信的工作就是站在大帐外面做保安,各种声音听得真真的,啥也别说了,鼻血流得哗哗的。

韩信虽然能够忍受侮辱,但这种侮辱是针对他的胆量的,韩信没有匹夫之勇,你让他钻裤裆,他可以钻;但是,你可以侮辱他的胆量,但不能侮辱他的才华。

无视自己的才华,韩信坚决不能接受。他连辞职报告都懒得写,悄悄离开了项楚集团。

在那个时代,有的人有社会理想,是根据这个理想来作选择的,比如张良和范增。韩信没有什么社会理想,他只是想改变自己本人的境遇,功名富贵就是理想。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韩信让自己的价值得到认可的办法,其实很现代,就是跳槽。人才是跳槽跳出来的,球星是转会转出来的。人和商品一样,价值是内在的,但价格是通过销售实现的。你觉得在现在的单位不值钱,那就跳槽吧。但如果跳了N次槽,工资待遇都没有涨起来,那结论就比较伤心了,你确实不值钱。

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呢?

项羽是全能型领导,最能冲锋陷阵的是自己,最能出谋划策的也是自己。项羽如果在今天的企业里,就是万能的老板,什么都是自己做得最好,个人英雄主义那是相当严重,所以在他眼里,可能就没有人才。项羽自认为是超级“万人敌”,对韩信这样真正的“万人敌”,要么不认可,要么干脆排斥。

从韩信自身来看,他和老板的沟通能力也不是很好,他很孤傲,也不会踏踏实实从基层干起,让领导慢慢了解自己,这种人,“怀才不遇”是经常的事。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华都在肚子里,老板确实是很难看到的。项羽也许没有存心轻视或蔑视韩信,但韩信性格太敏感,有受辱的感觉也很正常。

现在我们都知道,韩信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表现得非常出色,把项羽打得落花流水。我认为啊,这里面除了“食君禄忠君事”的职业精神以外,也掺杂了对项羽不能重用自己的报复情结。韩信曾对朋友说过:“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而“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他觉得在刘邦这里受到尊重,凭这点他就愿意卖命。你项羽看不起我,我就要用击败你的胜利证明我的能力,让你懊悔到死!韩信能受胯下之辱,但不能受老板漠视之辱,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不能忍常人之能忍,这是韩信卓尔不凡与众不同之处。

现代的职业经理人也常常有这种情结,在一个企业受到压抑,跳槽到同行的另一家公司后,发愤努力异于平常,这都是要证明给老东家看看:是你眼瞎了,不是我无能。

韩信刚到刘邦军中,还是蔫了巴唧,做大事没机会,做小事肯定不会好好干,不是一个好员工。他这里逛逛,那里晃晃,表面上吊儿郎当,但他脑子肯定没闲着。

到了汉中,大家都没有什么事,都比较郁闷,大家都吃不惯汉中的粉皮加油泼辣子,好多人想家,人员流失严重。刘邦呢,平常心烦,不想理事,这一天他偶然到军营一看,发现上上下下松松垮垮,气得哇哇乱叫,把办公室主任兼专车司机夏侯婴叫来臭骂一顿。在公司里,挨骂最多的就是办公室主任。

夏侯婴挨骂后,马上落实整顿,拉出一张违纪情况严重的黑名单,一共十四人,韩信当然也在里面。夏侯婴命令把这些人全部拉出去砍头。喳、喳、喳,……一会儿,十三个同事脑袋全掉地上了,最后一个,正是韩信,韩信一看不对呀,来真的,马上大声抗议:“公司用人之际,因为这么点破事,就把这么优秀的员工都砍了,你们问一下刘邦,他还想不想做大做强?”

夏侯婴一看,嗯?这个家伙有点胆色。没杀韩信,还和他聊了聊。韩信只要和人交流,就能让人感觉到他的才华。夏侯婴觉得韩信是个人才,举荐给了刘邦。夏侯婴这个人职务不高,专车司机,但享受的级别和待遇很高,是刘邦的哥们儿、亲信,说话很管用。所以,韩信本来是要被砍头的,不但没事了,还混了个治粟都尉做做。

同类推荐
  • 当代太监童年篇

    当代太监童年篇

    薛诗华的后人——准确地说是他的养子薛书章的后人薛朱雅三岁时在家门口晒太阳,迷迷糊糊之中他就成了“太监”。他的“小雀雀”被雷仁声后人雷忠风家的老母猪吃了。从此,薛朱雅成了不折不扣的当代“太监”。“太监”小时成了大家猎奇的对象,儿时他的生活曲折有趣。当他长大后,他心中产生了远大的理想,从此自强不息。他也萌发了爱情,他的爱情波诡云谲,充满艰辛。他会爱上谁?谁会喜欢他?他的爱情能否修成正果?请大家跟我来,听我慢慢地讲述这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纯属虚构。)
  • 带个超市去三国

    带个超市去三国

    韦军,一个现代主义社会的小伙子。命犯天雷劫。躲过第一个天雷劫后,终难逃宿命。在第二次天雷劫时,身死。但此时却出现了一个老头,将他的灵魂带到了三国时代。附身在了刘备身上。穿越回三国当刘备!而且还带了个超市!带个超市回三国,看韦军如何在三国闯天下。爆笑,热血,血腥,感动,言情。应有尽有,莫要错过哦!
  • 关河梦

    关河梦

    楼船夜雪瓜州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一举收复关河洛,不知消得几分愁。
  • 天道百家

    天道百家

    封神之后再无仙,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寻得残存道统,重现百家争鸣,这人间天地的正统之道,究竟花落谁家?
  • 闯红楼

    闯红楼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世界,闯进了个人。一众薄命司的姐妹们还会薄命吗?本文为翻转类,很多事依据判词所写,但是结局却是不同。喜欢解读红楼的书友可以一起探讨!
热门推荐
  • 数码兽之圣辉奇迹

    数码兽之圣辉奇迹

    奇迹与未来,两只数码兽,有着相同的起点,却走向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命运。数码世界又会因为他们的选择发生什么变化呢?注:每周日更新一章,放长假的时候可能会更新的多一点。第一卷为作者自己的脑洞,不喜勿喷。高三下学期就会暂停更新,高考结束后会恢复更新,谢谢大家。
  • 情起何处又归何处

    情起何处又归何处

    在这乱世中,情起何处?情归何处?两家世仇,她会如何抉择?
  • 我的大明还有救

    我的大明还有救

    做了崇祯帝,开局就杀魏忠贤。魏忠贤:你死定了,没有我你死定了!崇祯帝:没事,你见不到了!太监的孝子贤孙们痛哭流涕:你这个坏人,竟敢杀我老祖宗,弃书!作者君:滚!不是给政治小白看的爽文!太监的孝子贤孙:咬牙啮齿,恨不得食其肉!现实看着官员早都不爽很久了,你竟然在小说中还不喜欢太监,喜欢官员!作者君:翻开历史书只有文官治国的,你踏马见过太监治国的吗?太监的孝子贤孙:哼,不读书的小白作者,难道不知道我南汉!作者君吐血而亡!
  • 诸天万界之帝皇系统

    诸天万界之帝皇系统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我是天帝,也是人皇!
  • 农门医女:捡个太子去种田

    农门医女:捡个太子去种田

    穿越也就罢了,流落他乡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还有一个时刻要抛弃自己的夫君!这让柳明珠如何不伤悲?!接二连三的麻烦,莫名其妙的追杀,柳明珠终于怒了!我种个田怎么了,还能不能让人过安生日子?!既然逼得人没法活,那就撸起袖子对着干好了,姐可是学过机械设计的!“内忧外患解决以后,回来和我种田!”“娘子,整个江山都是你的,愿意种啥就种啥!”
  • 老子是诡探

    老子是诡探

    本书内容绝不拖泥带水,大家放心观看!半夜母猪为何惨叫?午夜加油站为何女子天天要来?深夜破屋为何传出歌声?看到了我你为何不救我?我好心说你有病你为什么生气?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这些故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就是要惹你

    就是要惹你

    [花雨授权]尽管喜欢狄彦的女生不计其数,但是他却对这个迷糊、体育细胞不发达的洛佑闵产生好感,不仅在她扭伤脚的情况下送她回家,而且还强迫她锻炼身体。一段早已酝酿好的爱情也在慢慢展开……
  • 替爱娇妻:高冷BOSS的蜜宠

    替爱娇妻:高冷BOSS的蜜宠

    “医生,可以只保孩子吗?”在医生帮她戴上氧气罩的那一刻,女子突然问道。听见她的问话,医生微微一愣,眼中全是不解。“人活着,真的好累,我想休息,很想。”看着头顶上方,女子似在向医生说话,又似在呢喃,在回忆什么。她,在产床上,而他,却与别的女子在一起。她不过是他闲时的玩具,随时可以丢弃。。。。仅此而已。。。。五年后。再遇。他冷笑,你再也无法逃。
  • 评金刚錍

    评金刚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厚道的人生成功课

    厚道的人生成功课

    厚道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既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更是一种以良好人品为核心的做人做事哲学。《厚道的人生成功课》内容涉及自身修养、人际交往、人生规划等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观点,以使读者于世事浮沉中感悟做人做事的技巧与道理,在工作、生活以至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