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8500000032

第32章 “一刹那中”显现之静安一生(3)

这些叙述都反映出王国维对西医的信任。而在民国初年,西医属于刚引进之技术,并没有在社会上被普遍接受。但王国维与家人患病一般都请西医治疗,这点倒是可以看出王国维是个十分“西化”的学者,思维亦不僵化刻板。

王国维生性敏感,所以家人患病,也给他平添很多烦恼。1917年末王夫人因产子后身体过劳而患下牙痛病,就令王国维很长时间心神不宁:内人产后一月,患牙痛,服熟地、石膏过多(维初知服一、二剂,后乃知服石膏至百数十剂)。后则牙痛牵连头部,面部颇似神经痛。林洞省以为血浊,服其药,亦无甚效。近又屡发,服洋参,颇有效,发时身冷,且有时头与唇部麻木,觉头大唇厚,恐是神经痛,愈时则起居如常。(1917年12月21日)

内人之头牙痛,据医生林洞省云系有数虫齿为祟,一切神经及温度变化悉由此起,须俟不痛后拔去病齿可以无事。其言有理,尚非神经痛,此殊可喜也。(1917年12月25日)以上皆引自《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

此次王夫人之头牙痛持续将近三个月,因涉及神经,罗振玉回函建议务须谨慎,尽可能不要拔牙。此后罗氏详问过日本的木村医生,木村意为三叉神经痛。此时的王国维本就身心俱惫,不料其夫人之牙痛病竟又牵连出他的胃病:前因家人多病不发,近又小发,每晚恶寒,确系由牙痛兼触胃病而然。前此虽有似神经之处,如头部上唇有时麻木,然其痛本右鄂上齿引起,渐牵动耳际上及头部,而发时肩颈二部大血管均不适,可证是充血而非神经矣。(1918年1月11日)

嫂夫人复诊,非肺炎,家人欢慰,但果系神经衰弱与偻麻窒斯二病,则毫无关系于性命,真善于浴温泉处暖地,否则须久延时局。……神经衰弱病以静养为宜,弟意此病殆得于诸郎之病时,卒然得之,似不难速愈(痛风春和自愈),请放心为荷。(1918年1月26日)

内人之疾承府上垂念,甚感。现服佐佐木药已十日,小寒已不复作,身体疼痛亦愈,胃亦渐佳,不久当可全愈,尚拟往复一次。此病殆为痛风为主,而身体因之衰弱,主病既去,恢复自易矣。(1918年1月28日)以上皆引自《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

此间两位一流大学者的书信往来,竟然大多围绕着王夫人之病!只因平日家里很多琐细家务都由王夫人掌管,而王夫人刚产一子又需要哺乳照顾,哺乳之事“医生本谓不宜,而乳汁亦自缺乏之至”,所以只得让冯友之妻替代,再加上此段时间几个孩子均患病发热,家中琐细事务都得由王国维一人照应,治学之事只得搁置一边,也难怪他会感叹“无一事可作,至为闷损”“百事俱废”!

徘徊于学术与世俗之间

先看一个细节:王国维赴颐和园自沉的那天,向同事借了五元纸币以备坐车之用,可见平日里他要么没有带钱的习惯,要么那时的王国维经济拮据。关于学术与世俗的关系问题,其实早在《文学小言》中王国维已经意识到文学功利性的一面,并认为“餔餟的文学,绝非文学也”。然而,事实上特别是在中年以后,他在看到社会发展大趋势时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在日本治学四年回国后,王国维曾致函罗振玉抒发生存之感慨:吾辈此数年中作理想上之生活,一入社会便到处扞格,然如某君亦社会中所仅见者,其学校亦奇甚,且所延教习月脩三十五元以下,又须住堂食素,人苟在下中以上,谁肯应之!其程度亦可知矣。

此时王国维已是四十不惑之年,正在打理迁屋之事,更要为儿子做读书等打算:“小儿等读书拟令入青年会,学费每年六十余元,午膳三元,若住堂则年需一百六七十元。”同上,第53页。可以说王氏尽管很想潜心治学,却实在无法摆脱家务繁琐之事。然而,王国维终究一介书生,成不了像罗振玉那样精明的儒商。1916年从日本回国的王国维看着周围朋友一个个都下了海,便也有了投资的念头。他在8月10日致罗振玉的信中说道:维之商务股单已售出,并今年利,约近成数。本拟暂存银行,而出入均须改算银数,吃亏殊甚,因思购书画数件,以作将来预备,而苦于眼力,未敢出手。……此款公如有用处,则可行暂用,如将来尊驾抵沪则为代购书画,此校自购为稳当也。

信中所及之“商务股单”在1917年末也曾被提及(1917年12月25日,王国维致函罗氏言及乙老开年要嫁一侄女,欲将商务股单出售,“得此款,足以过去矣”),可见王氏曾将买股票作为一种投资。且宁愿经商也不愿“暂存银行”,说明王氏也不无经济头脑,只是欠缺经商之“眼力”。而王国维拟以此款做书画交易,应当是长期帮忙罗氏投资之后而有的打算。之后,罗振玉回函为王氏分析投资之道,信中是这样说的:公商务股票已售出,甚善,欲以此资购书画,为异日之地,亦至善。……弟意购书画,须购有价值之品(比弟数十年来之经验),其廉者终不可期,其精善若培老之唐卷,亦十年间不可遇一二者耳。……佳品往往不忍售,此亦吾人一痴性,愿公暂捐此意,展转营运二三次后,即可以所赢之款充营运之用,其本金可收回,以后再有佳品,可以酌留以自娱矣。……缘以购画为后备,不能急切,俟用时方谋售也。

在此信中罗氏将经营之道告知王氏,可以说是王氏从商经营之指导者。也正是这段时间,王国维自言“近成绩不佳”,想必是心思被日常世俗之事物扰乱之故。期间(1916年9月16日),王国维致函罗振玉,信中作有一诗耐人寻味,诗如下:八月炎蒸三伏雨,今年颠倒作寒温。

人喧小港潮平岸,灯暗幽坊月到门。

迥野蟪蛄多切响,高楼腐草有游魂。

眼前凡楚存亡意,待与蒙庄子细论。此诗传至罗振玉手中,罗氏回信言:“‘蟪蛄腐草’句,读之且哭且叹。”尽管王国维在回信中谈到此诗有感政界之意,但是无论如何也排斥不去他胸中的无奈和感伤!这无奈中大概正有世俗与理想二者矛盾之感慨!

王国维的日常生活大多依靠罗振玉的资助,甚至除购置书画等事务外,一些赚钱的文字工作都得之于罗振玉的帮助。10月1日,关于其生活费用的问题,罗振玉即致函王国维:公之生活费,请不必虑及,弟昨函询公在沪用费者,即为此也。以后用度,以今年为比例,则千八百元足也,此款在书画盈余内,足可得之。……公在沪,以长年之日力,研究所愿修之学术,弟之所甚望也。罗振玉远在日本,且年岁已大,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愈来愈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日,在信中感叹:“弟三十年以前,日日在病中,然未尝一日辍业,今小病即废读,吾哀叹也。”因此,罗振玉将很大的希望都寄托在王国维身上,十分赏识和器重王国维。罗振玉曾经坦言:“有书言沪上无可共语,精神亦不能服,此言诚然。弟一年以来,亦同此苦。所谓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者,此亦安可长久如是哉!故深盼公能来此,为白头之邻,二千之岁费,甚易致也。”罗氏为王氏生计悉心谋虑,王国维自然十分感激。10月3日王国维在回函中如此写道:前后二函,承询沪上用费,并代筹明年之计,此非言语所能谢。今年用费,虽不必定及所入之数,然以有此馆之故,故恐亦适如其数。盖食住零用等项目虽不过百元左右,而不虞之费与衣服器用亦颇不赀,故上半年仅余百元,至付下半年学费而尽。又以外甥赴美留学,助费六十元,故下半年如有所余,亦只得明春学费。全年购书亦无多,只四五十元而已。明年若无馆,自可稍省,学费如不增加,大约千五百元已足。

罗继祖在此信最后按:“公(即罗振玉)为王先生筹全家生计,为人谋可谓忠矣,王先生感谢不遑。后得解决,故公谋未用。”此时罗振玉依旧在日本治学,多次致函并邀请王国维来日本做“寓公”。王国维当然愿意,但是如果要举家漂洋过海迁至日本恐怕有难度,因此,他在10月14日回信中与罗振玉商量将来之长计:公函中言再往东作寓公之说,维所极愿。若全眷浮海,恐不能行。现维拟二种办法,一归海宁,一仍住上海。若归海宁,则以大儿入青年会寄宿舍,年费二百余元,次儿或送嘉兴,则所费不多。若全家用度则月五六十元,岁费约千元左右,比之寓沪可省三分之一。维则每年往东一次,与公同行,暂则住一月,久则数月亦可,每年研究均以家所有书为根本,而至东则参考诸书以成之,此最为妥办法。若寓沪则所需较多,一年或需两度赴东,而所驻之期均不能过久,好在今年决不能作归计,尚可从容定计也。

是回海宁老家还是仍住上海,对于王国维这样的大学者原本不该是问题,但是经济上的窘迫使得王国维不能不慎重。若是不必整日为支持家庭担忧,无需因油盐酱醋而心乱,王国维应能在学术上更有成就。学者与普通人一样,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现代性比较发达的国家,日常交往关系日益被经济关系、金钱关系所渗透;在前现代国家,日常交往关系主要被等级关系、权利关系所支配。”可以说在王国维的时代,经济关系或是金钱关系已逐渐渗透进人际交往之中。王国维的生活圈子并不狭窄,应该说交往圈中大致为上层文人和社会名流。王氏早年被介绍进入《时务报》馆,后在“哈园”任教多年,之后接受北京大学邀请担任“通讯导师”,最后又被清华研究院聘任为导师,如此受人瞩目的地位该是令人羡慕的。与王氏所交往的都是蔡元培、胡适、陈独秀等在当时极为有名的人物,经济上与之往来的如蒋榖孙、罗振玉、哈同夫妇等人也都是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物。然而如此“显赫”的交际圈中,唯独王国维既没有参与政界的权利欲求,经济状况也只能算是温饱小康而已,两面皆不适的境遇令王国维陷入了困境。

且看王国维1918年2月8日致罗振玉信中的一声感慨:“此二月仅校得《方言》一书,他无可数。”王氏心绪低迷以至对此间治学成绩自觉不满,再者“今年杂志停办,转觉空无所事”,而家人患病、物价昂贵等内容逐渐占据其书信的大部分篇幅。在2月5日致函罗振玉信中他就曾这样发牢骚道:近来物价日贵,人口益增,去岁所入仅能勉敷所出,而冬间因内人等患病,将前年预备之不动费,尽行用罄,今月遂有不能不借债。

物价之贵是在书信往来中王国维时常提及的,在3月14日致函罗振玉信中他又说:“此间米价已每日八元有半,若更遇战局,又入粮食同盟,则不知贵至何底。”到1920年6月,米价更是愈涨愈烈,“南方米贵至每石十元,想北方早在十元以外”。这几年,王国维频频致函罗振玉“诉苦”:“今年在此,亦不甚外出,用钱至慎。”同上。这“用钱”二字竟出自对中国文化有大贡献的王国维之口,不禁让人痛惜!好在深切惦记王国维的罗振玉,在接到手书之后立马回函慰问他:公在沪所入不敷,甚以为念。此间帐上尚存一千五百余元东币,寄沪用甚不合算,然较生利为便宜,前席款中除付陈清泉八百五十元外,尚存三千一百五十元,公如需用,祈在此内动用为荷,弟赴沪再携补苴。此刻该款无用也(乃拟携北振用)。1920年1月23日,44岁的王国维给长子潜明去了一封家信,信中道及家庭经济情况:家中用度本可稍省,而汝三弟赴镇治装等共六十余元,又高明衣服亦须略须预备,故此数月用度仍多。幸浙江通志局送八十元,故得还汝岳五十元,已交季英矣。年底略可敷衍,然须透用正月中薪数十元耳。

此时王家已是将近十口人之大户,所有开支还是只靠王国维一人支持。1920年,王国维已经在“哈园”担任编辑许久,月薪为150元,之后转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收入当会增加,但是家中“数月用度仍多”,不仅积蓄全无,甚至过年也只能提前预支“敷衍”过去。

好在不久之后,王国维要奉溥仪之“旨”上京,这对于“忠清”的王国维来说,实在是一个好消息,试想清朝遗老能够奉“旨”入朝且充任“南书房行走”,荣耀之感无可言语。并且令王氏欣喜的是,溥仪还能按月分发王国维“五品俸”,如此王国维的俸禄已经不低于后来任清华研究院导师的“月薪四百元”了。只是入朝充任文职之后,王国维将大部分精力转向“宫内”,而治学方面则相对欠缺。1923年7月29日在信中他也略带抱怨地自言:“现定每六日入内一次,他无所事,故往往有三日不出者,然却不见有甚成绩也。”在此之前,他也曾在致唐兰的信中流露一丝不快:“弟北上在下月上旬,现在书籍行装尚未整理,应酬尤为频繁,不敢有劳玉趾,因恐无畅谈学问之暇也。”尽管学术事务暂时耽搁,但实际上王国维还是乐此不疲,那是出于他对于清朝的一份忠诚。中国之文人大多以“为君师”而自得,王国维也逃不脱这般命运,因此他不仅郑重其事地为上京“接旨”“入值”忙碌,甚至因为进京“衣冠必须备冬日,(入)值须貂服”而张罗奔波。

同类推荐
  • 谦虚礼让

    谦虚礼让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中华节俗

    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
热门推荐
  • YY古代史:娃的宠妃(夏商卷)

    YY古代史:娃的宠妃(夏商卷)

    【夏商穿越卷:娃的宠妃】为嘛穿越第一站是奴隶社会,为嘛,为嘛?迎接我的是猛男,绊倒我的是美男,娶了我的是娃娃男,OMG,我咋这么霉?好想偷了文物赶紧回,可是,突然出现了个头戴王冠的壮男非要对我乱来,一咬牙,我猛地拔出防狼器刺去……
  • 冰帝行都市

    冰帝行都市

    数百年前的一次大战,被历史埋没,历史早已过去,但天降异变使一方主将存活下来,在21世纪的今天,空姐,女警,护士,教师······被美女环绕的他能不迷失吗?阴谋诡计能否把他打倒?一切尽在本书。
  • 抑郁症与小女孩

    抑郁症与小女孩

    她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家长眼里叛逆的孩子,同学眼里的心机女……
  •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侦探推理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侦探推理故事

    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从故事中,我们能够熟悉历史,认识人物,懂得道理,明白人生。故事教育我们,我们听着故事成长;故事鞭策我们。我们看着故事奋斗,故事也在提醒我们,我们讲着故事自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技无双

    剑技无双

    重生为幻空大陆一个女领主的儿子,理应是件高兴的事,但事实却是因为奇怪的体质,星辰沦为星家弃子!他是光明之子or黑暗之子?救世亦或是灭世?竟然全在星辰的一念之间!且看无双剑术如何成就王者之路!
  • TFBOYS重生与否

    TFBOYS重生与否

    “等了十年终究还是败给了她,曾经的誓言早就不存在了吧?从今往后我不会跟她有一点关系,也许当初没有我的出现她会有个更好的生活吧。”想到这,他不禁流下了眼泪,闭上眼睛想要忘掉过去发生的一切,可是,他做不到。
  • 成龙历险记之暗影之主

    成龙历险记之暗影之主

    书名又叫《从成龙历险记开启的成神之路》因为书名改不了,所以只能这样。叶枫穿越了,穿越到了成龙历险记的世界,可他却穿越到了鬼影兵团们的世界,然后他就他努力的变强变强,终于他坐上了暗影之主的位置,塔拉也夺不回去的那种
  • 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

    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

    乱七八糟的世界,没有头,没有尾,毫无头绪,突如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