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15000000041

第41章 长城北望(大结局)

对云龙堡来讲,这次泰山大会绝对是圆满的,不仅清理了门户,报了仇,还收获了不少江湖威望。雷子鸣却心里非常失落,空落落的,这两年来经历了太多事,大仇得报,他却高兴不起来,梅友勇、令狐志清、梅继、常进、令狐春军、晁西兆......这些人都曾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不是发生这些变故也不会死,唉,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还有他和颜瑾的事总是要面对。经历这么多生死磨难,雷子鸣绝对不会再和颜瑾分开,但也不想这样脱离师门,毕竟自己自小长大的地方,师门名分已侵入骨髓,这是个两难的抉择。有时这些事他也不愿意去想,只要能和颜瑾在一起,管外人怎么说?回归师门固然渴望,但两难之事权且放一放。再说现在回归不回归又有什么区别?每次周见山一提起此事,颜瑾就一百个不愿意,千方百计阻挠,雷子鸣每每想起这些便觉得江湖的血腥,人欲的可怕,心底隐隐约约有了退隐之意,像江傲峰和高玉儿那样自由自在不是很好?

江傲峰是不可能留下来主持云龙堡事务的,云龙堡二代弟子中就剩万集和周见山,万集因令狐春军事件的态度骑墙,始终感觉愧对云龙堡和梅友勇,便抬不起头,新任掌门人自然非周见山莫属。

江傲峰欲回玉峰谷,他本意是要带颜瑾回去的,可颜瑾无论如何不同意,他当然知道原因,也就不勉强。对雷子鸣回归师门,周见山持开放态度或者说雷子鸣被逐出师门本是就是不成立的,无非就是向武林各门派昭告一下,谈不上回归。周见山一开始要求雷子鸣必须和颜瑾分开,最大限度只能维持现状,不能有实质性进展,更不可能给她名分。颜瑾把当初对梅友勇的怨恨全部转嫁到周见山身上。其实周见山心里何尝不明白两个孩子感情笃深,又一起经历生死磨难,他并不像梅友勇固化死板,只是出于维护云龙堡名声的需要,也就不得不对武林有个态度,加之周清璇、梅燕等人不断劝说,时间一长也就不再坚持。

雷子鸣和颜瑾关系关武林中人何事?原先是令狐春军、晁西兆等故意散播的江湖传言,看热闹、架秧子起哄、唯恐天下不乱的居多,又不牵扯谁的切身利益,谁会揪住不放?这次泰山武林大会,看到了雷子鸣的侠义行径,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并不是原来传言的卑鄙猥琐之人,只要没有人像令狐春军一样故意生事,武林中人也就不再议论,倒是当事人自己过不了心魔这个梗罢啦。

回到云龙堡后,雷子鸣协助周见山将云龙堡上下整顿齐整,云龙镖局交由万集总理。在江傲峰等人的见证下,朱高烽正是拜周见山为师,加入云龙堡,几个月来在周见山和雷子鸣的指点下,朱高烽武功大有提高。周见山派人去漠北取回梅继等人的尸骨,广邀武林中人重新给梅友勇、令狐志清、梅继、常进等人发丧出殡,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

一切安排完毕,离武林大会已过去三个月,雷子鸣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建文帝的嘱托还没践行,“七香卸力散”的事也要面陈于谦,以便大明军队做好应对。答应为颜瑾和朱高烽报仇——除掉也先也要去做。此次北上充满变数,雷子鸣本欲只和朱高烽两人前往,颜瑾和梅燕非要跟随,三俊被留在云龙堡。

四人乘船北行,一年多来这是雷子鸣和颜瑾第一次不要易容,不怕遇到仇家追杀,大大方方的出行,倒是朱高烽因为也先的缘故变得小心翼翼,来到济南弃船走陆路。这一路旅行是颜瑾最轻松高兴的,又恢复了往日的调皮机灵状态,是不是戏谑调侃一下雷子鸣,大家心情都非常愉悦。

此时已是九月,进入秋收季节,可沿途田地荒芜,流民四溢,饿殍遍野。雷子鸣不禁心中难过,北京保卫战过去一年多,新皇登基也两年有余,除朱仕壥那个半吊子造反外,国内外并无战事,也没有天灾人祸,可百姓依然流离失所,处在水深火热当中。他想到了那日林竹音听到的果净和果然对话,一个代王府就侵占了大同周围十之四五的土地,其余大多又在大小地主及寺庙道观手中,真正在老百姓手中的土地只有十之一二。绝大多数贫农只有租种地主大户的土地为生。遇到丰年尚能糊口,遇到荒年或者战事加租加赋,所产粮食尚不够交租、交赋税的,何谈裹腹?只有弃地乞讨。

山东河北一代土地虽不甚肥沃也算富庶之地,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境况只会更差。雷子鸣也算是贫苦出身,百姓的清苦他感同身受。来到北京在严二的安排下见到于谦,此时于谦正在督工加固长城,防止秋冬瓦剌滋事。居庸关烽火台兵楼上,雷子鸣将沿途所见所闻告知于谦,希望得到答案或者算是谏言。于谦沉默不语,半晌才忧愤叹息道:

“二位贤侄,我于谦久历官场,所见所闻比你们更多更深,说句大不敬的话,大明朝开国至今,亲王郡王皇室宗亲遍于天下,按规制,一个亲王每年就要供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缎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绢五百匹,纱罗一千匹,冬布一千匹,夏布还要一千匹。其余各种开支更不胜繁举。一个亲王耗费国帑便如此之巨,大明朝那么多皇室宗亲耗费的国帑又是多少?皇室外戚、宫中宦官、各级官吏所兼并之田地占天下多半却不用纳赋,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一半却要纳天下之税。”

雷子鸣朱高烽二人没想到能从于谦口中说出这等犯忌的话,二人皆是一惊,示意于谦不要说下去,于谦微笑摆手,继续道:“你们不要担心,我于谦但求尽心尽力为朝廷、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自知下场一定不会好的,但求无愧于心,没什么可担心的。此制不改,大明没有希望。我管着兵部,这些年北方瓦剌等部年年侵犯,东南倭寇年年肆虐,危及天下,朝廷拿不出钱来,将士军饷粮草却要东挪西凑。北京保卫战,大明亡在旦夕,各地藩王拥兵数十万却不能为朝廷所用,还要靠江湖绿林御外。朝廷为何要曲躬与也先和谈?也是这些原因,大明王朝实际上早已外强中干。”

这些事当然不是雷子鸣朱高烽等能知道的,一时也插不上话,于谦缓缓起身,长城北望,像似对二人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坚定有力的说道:“身为大名子民,朝中重臣,心系天下安危。我于谦深爱我的国家,深爱大明百姓,但,不表示我认同朝廷的做法,不代表我认同内阁那些推诿扯皮欺上瞒下,满口仁义道德的客僚。”

雷子鸣朱高烽面面相觑,一知半解,心道,国家不就是朝廷吗?不就是一回事吗?有什么不同?于谦回过神来,像似看透了二人心中疑问,微笑说道:“呵呵,二位贤侄,国家是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地域、人口、文化的总成,自盘古开天地,夏、商、周、秦、汉、唐、宋就一直存在着,就是华夏九州万方。但朝代却更迭不休,贤侄,明白否?”二人若有所悟。雷子鸣想于谦今天说了这么多话,好多都不该是他这种身份人该说的,他能感到于谦的无奈与无助。说到藩王,他突然起了建文帝的嘱托,连忙取出玉玺和写给朱祁钰的信交与于谦,于谦看完大惊失色,二人数次见过于谦,一直都是沉稳静肃的神态,从没有过如此惊慌。思忱半刻,于谦沉重说道:“雷贤侄,此事还有什么人知晓?将你如何得到此物的详情说与老夫,要详尽。此时干系重大,处理不好立时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建文帝当初委托雷子鸣时,也说过干系重大,以雷子鸣当时的境况也不可能想的太多,无非是豪气云干为民请命罢了,看到于谦紧张神态,预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不敢隐瞒。便将如何流落桃花岛、如何误打误撞来到“兴明禅寺”等细节一一说来。于谦听罢沉默不语,面部表情极为冷峻严肃。过了许久才悠悠说道:“这或许就是天意,雷贤侄,此事就此打住,今日之事万不可再向任何人说起,你那几个同行的朋友也务必三缄其口,否则不只你们有性命之忧,只怕......”于谦突然停住,目光如炬,凝视着二人,一字一句道:“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你俩也没见过我,雷子鸣更不认识于谦。东西留下,你们走吧,从此远离京城,安生做一介小民,做些对社稷有用的事,再也不要江湖露面。”

二人一头雾水,但于谦威令不敢不从,转身告辞。他们不知道,自朱棣开始,几任皇帝都在寻找建文帝下落而不得,如当今朝廷知悉建文帝就在宁德,必会兴兵捉拿,建文帝自是必死无疑,连带拥戴建文帝几十年的宁德百姓也会遭殃,如果各地藩王再借机生事,外有瓦剌、倭寇等强敌,大明天下立时大乱,或有亡国之祸。

告别于谦,四人出居庸关北行,再往北就出了大明的辖区,须格外小心。因对瓦剌现状都不甚熟悉,如想行刺也先,须找反对也先、忠于脱脱不花的阿剌知院协助。阿剌知院被派往朝鲜平叛,也先本意是剪除这支反对势力,但阿剌知院也并不愚钝,明白也先的用意,便借机脱离虎口,逃离也先的势力范围,对于平叛朝鲜则是出工不出力,甚至和朝鲜国王暗通款曲,和平相处。具于谦透露,阿剌知院驻扎在长白山一带,但具体位置尚不知道。进入十月中旬后长白山已是大雪纷飞,此地的汉民已极少,别说汉民就是居民也很少见,大多是游移不定的猎户。四人在长白山一带寻找半个多月一无所获。这一日趁着天气晴朗,登上长白山试图登高远眺寻找阿剌知院所部,才到半山腰却发现一人昏死在雪中,来到跟前一探尚有气息,雷子鸣和梅燕曾在深山老林大雪中艰难生存过几个月,打眼一看就知道此人是饿昏的,随即从褡裢里取出干粮,就着雪水给那人喂下。不屑一会那人转醒,看上去也就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一身女真人打扮,不会说汉话。朱高烽熟悉他们的语言,上前询问,原来这少年叫锡保齐篇古,是这一带的猎户,平时也采集山参。这几日跟随部落出来围猎,发现一颗老山参,独自一人悄悄脱离族群挖掘,此时天寒地冻,等挖开冻土取出山参再去找族人却找不到。他一个半大的孩子,又没带吃食,加之劳累便昏倒这里。如不遇到雷子鸣等人,锡保齐篇古不被冻死也得被野兽吃了。这时期的女真还是原始生活状态,极其淳朴,锡保齐篇古见几人救了自己,无以为报便将挖出来的老山参送给了雷子鸣。锡保齐篇古知道阿剌知院的兵营所在地,在他的带领下不屑半日便找到了阿剌知院。顺便说一句,雷子鸣等人所救的锡保齐篇古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玄孙——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阿剌知院本人也是蒙古高手,武功仅次于伯颜帖木儿,手下更是精兵强将,这也是也先迟迟不敢对其动手剿灭的原因。见到朱高烽,阿剌知院百感交集,脱脱不花亲众被也先杀的杀、逃的逃,想不到小王爷还在人世。知道来意后便劝说朱高烽从长计议,也先身边高手云集行刺不易,再说这冰天雪地,也不知道也先人在哪里,按照惯例应该在上都(锡林郭勒盟)。雷子鸣却不以为然,此时漠北正是猫冬的时候,也是也先最放松大意的时刻,如阿剌知院能带领一队精兵快速赶往上都,潜伏在也先老巢附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只要确定也先位置,雷子鸣、朱高烽、颜瑾等人潜入营帐,趁其不备结果了也先再迅速撤退,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可能除掉也先。如时机错过,待来年开春,也先整肃所部完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阿剌知院拗不过朱高烽的一再恳求,也感念老王爷的知遇提携之恩,便挑选一千最衷心的龙精虎猛士兵,由他亲自率领,轻骑直奔上都而去。

也先早已自称“大元天圣大可汗”,权势熏天,不可一世,狂傲气焰达到顶峰。明朝主动请求和谈罢兵,也先所提条件也被一一应允,短期内大明不再是威胁。鞑靼部和兀良哈部俯首称臣,两部也被分化重整。除阿剌知院外,已基本统一蒙古草原,蒙古各地一时空前的大一统。大明和谈对他来说的也是好事,腾出手来整兵经武,整肃内部,养精蓄锐,待准备充分后,把握有利时机一举荡平大明。除阿剌知院所部远在朝鲜外,整个蒙古草原内部已无威胁,这个冬天可以高枕无忧。蒙古人口稀少,全民皆兵,战时入伍,平时放牧。入冬以后,为更好的让士兵休养生息,除留少部卫戍外,其余大部均回家陪老婆孩子去了。蒙古草原不同于中原城市集中,其时草原牧民仍旧游牧,居住十分分散,远的竟有几百上千里。而王公贵族一到入冬便花天酒地,歌舞嬉戏,防备意识十分薄弱。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阿剌知院所部迅速来到上都,见到此地战备松弛,防卫形同虚设,便悄悄的将一千精兵隐蔽起来,派出探子入城打探。草原的城郭很小,虽说名为上都,所谓城池其实也就几座孤零零的院落和大小不等的蒙古包,并没有城墙和护城河,和中原一般县城也不如。雷子鸣、朱高烽和颜瑾(梅燕因不会武功被留在阿剌知院大部队中)随探子轻易找到也先的大汗府邸,趁着夜色悄悄潜入。按照约定,待到后半夜,守卫兵将熟睡,警戒最弱的时候,阿剌知院率部大举进攻。也先专横跋扈性情暴戾,平常人在他跟前大声喘气的也没有,此时突然听到竟然有人敢进攻自己府邸,气的哇哇大叫,以为是臣服的鞑靼或者兀良哈部几个不服气部下醉酒闹事,恼羞成怒,也没太重视,便招呼十几个贴身卫队亲自前去弹压。却哪里想得到是千里之外的阿剌知院奔袭自己?

刚出院门,便被雷子鸣等人堵住,也先看到朱高烽顿时目瞪口呆,一时竟没反应过来。雷子鸣等人不由分说,迅速将十几个卫士击毙,此刻阿剌知院也已解决府邸周围的卫戍军队,将也先府邸团团围住。也先一看不妙,大呼小叫就要逃跑,雷子鸣跃身拦去其去路,提掌就打,也先当然不会束手待毙,举刀便劈,雷子鸣偏身躲过,反手一掌将其打倒在地,立时被颜瑾和朱高烽制住。此时远处已有前来解围兵士的呐喊声。也先知道今日凶多吉少,想拖延时间等待援军,正要辩白,被阿剌知院一刀毙命。阿剌知院知道此地不能久留,根本不给他留下拖延时间的机会。带来的将士一把火将也先府邸烧毁,按照原计划迅速东撤。

也先的死也宣告鼎盛一时的蒙古瓦剌部彻底瓦解,之后不断分化,内争频仍,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阿剌知院在朱高烽的劝说下决定归顺大明,长期驻守辽东。也先已死,漠北对大明的觊觎已经消弭,边关短期内不会再有战事,只要朝廷不再扰民,老百姓也可安居乐业。几人回到北京时已近年关,想起去年的此时正在遭受磨难,雷子鸣和颜瑾不禁感慨唏嘘,这一路走来几经生死太不容易。再次来到长城,站在两个月前拜见于谦的居庸关上,放眼北望,感慨良多。雷子鸣不禁想起杜牧的一首诗:

圣敬文思业太平,海寰天下唱歌行。

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

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

君王若悟治安论,安史何人敢弄兵?

是啊,长城存在逾千年,可何时抵挡了诸王朝覆灭?瓦剌一次次兵临城下进逼大明,哪一次又是长城抵挡了的?于谦说的对,国家和朝廷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朝廷不修德,不用贤,不恤民,九州万方何以治安?祸害的就是国家、就是黎民。《孟子》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我大明朝何时以民为重了?纵是官家宣称的所谓太平盛世、四海升平、繁花锦簇,能粉饰饥民遍野、流民四溢、民不聊生吗?吏治不清,民生不安!朝廷官绅宗室权贵与民争利,死了一个也先还会有其他草原霸主,倭寇还在东南滋事,这些岂是长城可以抵挡的?

这几年的经历尤其是于谦的一番肺腑之言了,使雷子鸣一下明白许多,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都是骗人的,没有谁去绑架谁做不愿意做的事,都为逐名驱利所累。衷心勤勉如于谦者不也是充满无奈与哀凉吗?许多事不是人力可以为的,天下大事悠悠乾坤,历史车轮浩浩荡荡滚滚前行,谁又能做的了什么?谁又能改变了什么?个人的力量不过沧海一粟而已。强如于谦者也改变不了大明现行规制。于谦是对的,在这样的境况下,做好自己该做的、能做的,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些大道理对雷子鸣似是而非,尽心做事问心无愧就好。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于清明也反复教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雷子鸣既不是达者,也算不上侠者,他就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如不是经历这么多意外,他的人生或许没有他父亲活得有意义。他爱自己的国家,爱生养他的这片热土,但就像于谦说的,国家和朝廷不是一回事,百姓为了保家卫国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可皇亲贵戚依然风花雪月鱼肉百姓,百姓一直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这样的当权者值不值的去拥护吗?这些也不是他小小的雷子鸣可以改变的。如果说三年前的雷子鸣还豪气云干,满腔抱负,此时的他就非常冷静,不是说心灰意懒,但也知道了审时度势。在关乎国体、规制的大事上,雷子鸣的呼喊或者努力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他累了,心累了,改变不了就顺其自然吧!留给有能力的人去做。他是小民,终究还是要过小民的日子,别说领袖江湖,就是一个云龙堡他也领导不了,这一点他甚至比不上令狐春军。他没有激流,就谈不上勇退,更谈不上归隐,他只想回归到自己本来的样子。何必拘泥于世俗成法?只要能做些对国家对社稷有用的事,难道非得“武林盟主”、“武林至尊”等头衔吗?只要心存侠义,怎样不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简单随意顺其自然,凡事不可苛求。想到此,顿觉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梅燕看着雷子鸣伫立不动,脸色凝重,北望沉思,不知他此时想些什么,便开口问道:“鸣哥,此地事情已了,下一步怎么打算?我们何时回徐州?”

此时一群鸟儿从头顶掠过,向着太阳方向飞去,雷子鸣仰望这些自由的生命久久不愿回头,回徐州?回去干什么?还要天天面对江湖的纷扰吗?还要面对世俗对他和颜瑾的诘难吗?还能再让颜瑾的心一次次受到莫名的伤害吗?他想起周清璇的话,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雷子鸣看鸟儿自由南飞着实着迷,不禁爽朗大笑,稍倾缓缓转过身来,恰好和颜瑾目光对接,二人不约而同说道:“不回徐州了。”

“不回徐州了,那你们......?”梅燕似乎已有预感,是以并不惊讶。

“我俩要去一个地方,没人打扰的地方,远离纷争的地方。”雷子鸣和颜瑾相视一笑,二人早已心有灵犀,雷子鸣对朱高烽说道:“朱兄,我妹妹就托付于你了,云龙堡的事还靠你全力协助八叔,照顾好漠北三俊,愿留就让他们留在云龙堡,不愿意就安排他们回漠北。你们回去后给正阳关周清璇姐姐带个口讯,我会按照她说的去做,让她放心,她知道我们去哪里。我们都要记住于大人的话,安生做一介小民吧,做好自己。”朱高烽会意点头。

“鸣哥,你们还回来吗?此生我们还能否见面?”梅燕眼含泪花,依依不舍。

雷子鸣朝梅燕会心一笑也不答话,此时正有徐风拂面,春天就要来了,自己的路就在脚下。雷子鸣挽住颜瑾携手拾级而下。

长城远去。

同类推荐
  • 神刀侠侣

    神刀侠侣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争。天山派传人古苍穹凭一口神刀成为魔鬼堡主,与中原武林华山血战,杀光了中原各派弟子,却也结识了雪飘飘。古苍穹被雪飘飘纯情打动,决心退出江湖,八年后与雪飘飘双宿双飞。但江湖险恶,古苍穹闭关八年后出山,再次卷入武林纷争之中。朱温为夺大唐宝藏建立大梁,欲将武林中人一网打尽。古苍穹一路寻找雪飘飘,但却一路凶险,最终于“天外三老”等六人一同粉碎了朱温阴谋。古苍穹与雪飘飘历经磨难后,在华山会面,但此时古苍穹却另有所想,他摘下神刀交给雪飘飘,飞动身形便消失在月色中……
  • 漫步在神雕

    漫步在神雕

    现代社会一不为人知的少年天才,苦于身患不治之症,只能活到二十岁,在生命即将消逝之际,不愿面临与亲人之间的生死离别,于是毅然离家,等待生命的终结,却在看日出时被一束紫色光华所笼罩,导致其穿越到神雕世界,随后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携美一起漫步在神雕世界,逍遥世间的故事。新人新书,需要大家的帮助,还请多多的收藏和推荐,小环在此致谢!(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侠问九州

    侠问九州

    一个寻仇的江湖浪子,一个报恩的军营小将,一剑一刀,共问九州,何为侠义!书友Q群:136369534
  • 神职灵器

    神职灵器

    是一本古代兵器和现代都市的故事中间有爱情线的故事
  • 血染江湖泪

    血染江湖泪

    相传明朝年间,江湖有四宝,嗜血魔刀、《嗜血大法》、《百战奇略》、《阴阳八剑式》、崇祯听魏忠贤谗言将袁崇焕杀死,为的就是《百战奇略》兵书,十五年后,袁崇焕的儿子袁腾飞学艺下山决定报仇血恨……
热门推荐
  • 爆笑穿越之呆萌倾城妃

    爆笑穿越之呆萌倾城妃

    带着手机,充电宝穿越,有木有觉得很奇葩!我也是第一次写这么奇葩的小说她本是卖充电宝的小贩,无意中听说百年难得一次的穿越之门在今天为有缘人而开,在穿越之门面前,她意外被选中,拖着一箱充电宝,拿着两部手机,不情不愿地穿越到了玄羽王朝……待她与两部手机和一箱充电宝会在古代发生什么事情呢?即将要回归现代时,她竟不舍离开他……她能跟萧玄翊幸福的在一起吗?
  • 都市最强医婿

    都市最强医婿

    李显赫自幼体弱多病,得师父鹤九针救治,学习医术,不料却为了救一个素未谋面的女生,而入赘了三年。三年后,李显赫终于扬眉吐气,不仅开了属于自己的小诊所,还拥有了神奇的异能,借用深山中的灵药发明了治疗艾滋病的药。
  • 重生之天才少女的逆袭

    重生之天才少女的逆袭

    都说所有的开头,都已经写好了结局。可是乔如夏说:前世,我已经够窝囊了,今生,我一定要逆袭。乔如夏的前生,受尽欺凌,白眼,忽视,贬低,还有陷害。被人骂是傻子,连亲人也觉得她蠢笨不堪,丢人现眼,坏事总是她的,好事没有一件。原来,造成她悲惨一生的,竟是有人篡改了她的命格。重生一世,她要把命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前世没有的,今生我通通都要得到,前世那些害我之人,今生……我一个也不放过。
  • 这是我们的小时代

    这是我们的小时代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青春的故事,这是一个梦想闪耀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理想冷却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小时代。这是当下时代一群时尚年轻人的青春故事,也是属于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5]
  • 承诺的重量

    承诺的重量

    "是否还会回来,当初的承诺,什么时候才会兑现?"想着,睡着了,梦里当时的情景清晰可见,却要再面对一次痛苦别离。梦醒,彼此相见,一瞬间的幸福并不是结尾,而是接续而来的一切纠葛,克服是简单的吗?----------------------------全文免费,更新慢,勿骂。
  • 总裁溺宠:娘子别再跑

    总裁溺宠:娘子别再跑

    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人你是否愿意为了她(他)放下一切如果伸出手,你还会不会不顾一切跟他(她)走
  • 东京撞鬼日常

    东京撞鬼日常

    “你知道吗?听说东京到处闹鬼啊!”最近周围的人都在谈论妖魔鬼怪之类的话,弄得人心惶惶,但江辰一点都没感觉出来。“咦,这个只有半边脑袋嘴巴长肚子上的胖子你摸我干啥?还有那个在人家天花板上飘来飘去意图偷窥的人头,你给我下来!”本书讲述的是茅山龙虎山昆仑山混合第三十六代传人江辰,意外魂穿他国当了漫画家,在灵异事件环绕的东京都压榨鬼物当苦力的怪诞日常生活!
  • 煦煦向微

    煦煦向微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煦煦犯了错,微薄面无表情说道:“以后别玩植物大战僵尸了”“……”“为什么”“僵尸吃掉了你的脑子”
  • 血徒风云启

    血徒风云启

    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吗?对外敢横,对内敢软,该上时绝不掉链,该退时绝不拖沓,顶得住天塌,踩得住地痞,爆得了粗口,拽得了文采!内容向善,有血有肉,真诚待人,我拿丁丁保证:绝不开车,绝不无脑,绝不刻黑,绝不系统,绝对好看*罒▽罒*
  • 龙女傲情

    龙女傲情

    她像一个女王,高贵而典雅!她像一个妖精,野艳而魅惑!她像一个智者,聪慧而狡黠!而无论她像什么,她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女神!他曾向苍天乞求:希望能永远陪在她的身边,即使是卑微的奴仆!他曾向世界承诺:愿与她永世相随,即使被世人所唾弃!他们为了她,可以放下男人的骄傲,可以不顾世人的眼光,可以放弃所有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只因为,他们心中有共同的守护…(本文为现代架空,女强,中心思想是女主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