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1900000018

第18章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1)

每个人都有一个“我”,它离你最近也最远;与你最亲也最疏;最容易想起也最容易忘记;最容易找到却最不容易认识。不必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必渴求别人的承认,盲目地追随别人只能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永远也无法领略到自我世界的风采。每一天都寻求机会超越自我,每一刻都奋力执著突破自我,努力做好每一个“我”。

找到自己的蓝天

弟子们刚从外面云游回来,看到师父正端坐在寺院的菩提树旁,对着一个铜盆俯首侧目,念念有词。弟子们不明就里,便凑过去看个究竟。可是,铜盆里只有半盆清水,清水里什么也没有。

弟子们越发好奇,就试着问:“请问师父,您刚才对什么祈祷呢?”

“对我自己的一片天。”师父慢悠悠地答道。

弟子们就争先恐后地围观那个盛着清水的铜盆——那汪静静的清水里正倒印着一片圆圆的蓝天,“蓝天”上还点缀着数片白云。

弟子们又似懂非懂地问:“师父说的自己的蓝天,就是盆里的蓝天吗?”

“不是盆里的蓝天”,师父微微笑着说,“是通过铜盆和清水采集到的那片属于我自己的蓝天。”

看着小沙弥和其他弟子们依然困惑的样子,法师又说:“同在蓝天下,天本来是属于所有人的。可是,我用自己的心智,通过躬身和亲手的努力,借助铜盆与清水,找到一片只属于我自己的蓝天。”

弟子们望着铜盆里湛蓝湛蓝的天,仿佛看到了自己心头的一片蓝天……

禅释生活

蓝天与佛性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每个人头顶都有一片蓝天,就像每个人都有佛性一样,不缺不失,完完整整。

蓝天和世界属于每一个人,但又不属于每一个人。它只属于善于发现和懂得欣赏的人,有多大心智,就能拥有多大蓝天。

自己去印证

一个僧人走过无数的地方,问了无数人:“什么是佛法玄妙的道理?”可是却始终解不开这困在心中的疑惑。当他听说道悟禅师后,便迫不及待地前来请教。当他赶到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但他还是见到了道悟。

暮色下,殿角的风铃叮叮当当地在夜雾里响着,像一串久远黑沉岁月的孤魂,哀哀凄凄地急着想找回来的路,就像僧人此时的心情。

听了行脚僧的提问,道悟禅师揉了揉枯涩的眼角,望着伫立在面前的行脚僧,闭眼回答道:“别以为我懂佛法,就可以如法炮制。佛法玄妙的道理千万种,还得你自己去找,自己去印证,自己去成就自己。戴我的帽,穿我的鞋子,并不能成为你自己。”

僧人恭敬合掌,追问道:“如果不靠前人的经验指引,我们在修行上有疑惑的地方,该怎么解决呢?”

道悟禅师眨眨眼:“何不问老僧?”

僧人满脸疑惑:“我已经问啦,您一下叫我不要问,一下又要我问,我不是正在问吗?”

道悟禅师眼光一暗,挥挥手:“你不是已经问了吗?去吧!好自修行,这里不是你停留的地方。”说完,叹息一声,闭上了眼。

僧人的提问,宛如一粒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十几年的光阴又恍恍惚惚回来了——年轻时的自己,身长七尺,隆额高顶,手上有鱼跃纹,那神采受到了一乡父老的赞叹。十四岁想出家时,好说好求,声泪俱下,父母就是不肯让他投身佛寺。于是,天晴天暗,风吹雨打,他端坐绝食,一粥一米都不肯入口,丰腴肌骨渐渐饿成了皮包骨,整个人枯槁萎顿成了皮骸,才终于换得父母含泪点头,准他披剃出家。

参学修行的过程都不说了,等到他终于皈依石头希迁禅师门下时,已近风烛残年了。眼前的僧人,和当年的自己多么近似啊!多年来苦苦寻觅,却不料答案却在自己身上。

禅释生活

穿别人的衣帽,为什么不能成为你自己?

每个人都有来自心底的疑惑,然而,最后的答案只能是自己解开。自己解开的答案,也无法成为别人的答案。佛法玄妙的道理,除了问自己之外,还能问谁呢?问,只是疑惑的开始,你可以向别人提问,但最终给你答案的,还是自己。别人的衣帽,终究不能穿在自己的身上。

有德才最美

有位女施主长得很漂亮,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但她对人傲气十足,结果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善广禅师,询问如何才能具有魅力。

善广禅师告诉她:“你可以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发问:“禅话怎么讲呢?”

善广禅师回答:“禅话,就是说让人欢喜的话,真实的话,谦虚的话,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请问禅音怎么听呢?”

善广禅师回答:“禅音就是化一切声音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声音转为慈悲的声音,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声音,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那请问禅事怎么做呢?”

善广禅师回答:“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禅心是怎么用呢?”

善广禅师回答:“禅心就是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了之后,一改从前的傲气,在人前不再自恃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誉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

禅释生活

真正的魅力是什么?

魅力是发自于内而形之于外的,它要求有一颗平和、待人平等的心。总是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不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更谈不上魅力了。其实,在人的身上有两种美,外在美与心灵美,容颜美易见,但它也易逝;而心灵美的人,更多的在于一份魅力,即使是白发苍苍,也同样焕发出神采。人的身体只是一个载体,我们利用它,反过来也受到它的牵制。在我们过多地注重外在美时,其实就让它禁锢了我们。外表只是一层皮,除去了就是骷髅,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修道不易毁道易

望着堂下众多弟子,天吾禅师的心并不平静。弟子们虽然努力,但是在滚滚红尘中,却依然难免沾染世俗的尘埃而屡屡犯戒,结果多年的修行毁于一旦。尽管佛门的戒律森严,但心中的欲望又岂是戒律所能束缚的。

当弟子们正要走出禅房时,天吾禅师扬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个瓷瓶,摔了个粉碎。众弟子一下愣在那里,不知天吾禅师是失手碰落了瓷瓶,还是故意碰落的。

天吾禅师非常严肃地扫视一眼众弟子,语气凝重地说:“非常可惜吧?一杯泥土,不知经历了多少工序,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煅烧,才超脱成珍贵的瓷瓶,被我们摆上了神圣的供桌,成为一件高贵圣洁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它千百年都不会损坏,甚至可以永远流传下去。可是,扬手之间,它就坠落于地,一文不值了。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尤其是我们敛德修行的僧人,取得了法号,悟出个境界,不是件容易事。你们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就与瓷瓶无异!”

弟子们听了师父的教诲后幡然醒悟,他们时刻谨记师父的教诲,从此很少有人犯戒。

禅释生活

怎样才不易堕落呢?

一棵树成长要很多年的时间,然而要砍倒它只需一会儿的时间就可以了。由此可以知道,对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修行成果而言,毁掉它也是多么容易。所以禅师用破碎的瓷瓶做比喻,告诫弟子们要珍惜已经修得的成果,不要因为一时的欲望,就把以前的功夫白费了。

其实,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内心的欲望是宜疏不宜堵得。保持平和自在的心态,才能适情宜性修养内心,如此也就不会沉湎于诱惑而打乱已有的心灵平静。

别人不能代替你

路上坑洼不平,这样走了一路,丹霞觉得疲劳极了。

从寺里出来已经一个多月了,丹霞每天都和师父这样走着,为的是送一份经文到另一个寺院。开始,丹霞还觉得新鲜,兴奋极了,一会看看路上的花,一会又看看路上的草,但很快,旅途的疲劳把他的新鲜感一扫而光。丹霞因为忍受不了跋山涉水的疲劳困顿,所以几次三番的闹着要回去。

师父对丹霞说:“我们已经决定送经文,而且也已走出了这么远的路了,现在中途放弃,实在是可惜啊。这样吧,从现在起,路上如果有我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为你代劳。”

丹霞一听,非常高兴。

可是,师父接着说:“但是,有六件事我帮不上你的忙。”

丹霞问:“哪六件事呢?”

师父说:“穿衣、吃饭、睡觉、拉屎、撒尿和走路。”

看到师父也是一身的疲惫,但是精神却很好,丹霞的心中充满了惭愧,脚顿时也有了力气……

禅释生活

帮助真的越多越好吗?

人们最大的谬见就是以为他们永远会从别人不断的帮助中获益。难道真的是帮助越多越好吗?

往木盆里倒上一桶清水,那么清澈透明,一眼就可以望见盆底。再把换洗的衣服放进去,待衣服浸泡湿润后,用手轻轻揉搓,直到显出亮色,拧干,晾晒。看着已经晾干了的衣服在风中摇曳,南泉禅师的心也仿佛被洗过般地清静:是啊!一切只有亲力亲为,我们才能感受道行合一的真谛。

作为寺院长老,南泉禅师年事已高,但是连洗衣这样的琐事,也还是坚持自己料理。弟子们看了,不免有些心疼和不安。当师父捞起盆里的衣物,吃力地准备倒水时,弟子们连忙帮师父端起盆:“师父,您这么大年纪了,干嘛还这么辛苦呢?这些琐事交给弟子们做不就行了。”

南泉禅师捶了捶发酸的腰说:“道在吃饭穿衣处,拉屎撒尿处,谁又躲得过这些琐碎事呢?只有亲力亲为,才能感受道的真谛呀!”

弟子们听了,无不点头称是。

人生在世,无论大事小事,喝水吃饭也好,参禅悟道也罢,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做,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吃饭穿衣中有佛有道,对平常事务的亲历亲为,正显示了僧徒的敬道精神。要成就一件事必须要亲力亲为,所有外力,都是助缘。

丹霞师父之所以说有六件事帮不上徒弟的忙,是想让弟子明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指望和依靠别人的帮助来度过难关。

依靠别人的拐杖走路,是一种“懒惰的心”。如果有了依靠的心理,那么就很有可能因为坚持不下去而半途而废。就修道而言,更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可以借故推托,不可以假借他人之手完成。

路,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去走。

不吃就没有

归宗智常是南泉普愿的同学,两个人交往比较深,从马祖那里毕业后,两个人结伴云游。这也是禅家习惯,徒弟出师,总要有一番四方游历的过程,然后或隐居修行或开堂弘法。归宗和南泉共同游历了一段时间后,就要分手了,两人在一起吃道别茶。

南泉对归宗说:“一直以来与师兄讨论些话题,彼此间称得上知己知彼了,以后要有人问起我俩之间究竟有什么契合,怎么说呢?”

“这里是一片立庵禅居的大好地方啊。”归宗指着茶室外的一片旷地说道,算是对南泉的回答。

南泉看来并没有理会师兄这是在回答他的问题,说:“你先把建庵的事放放,告诉我究竟咱们之间有什么契合?”

归宗听罢,哗啦一下把茶壶打翻,起身而立。

南泉见状说:“师兄吃过茶了,普愿还没吃茶。”

归宗生气地说:“说这个话,一滴茶水也没有。”

禅释生活

打翻的仅仅是茶壶吗?

南泉觉得师兄弟之间该有个结论式的东西才好把握,才好对人交待。归宗用大好可以立庵的话来截他,是想告诉他没有什么现成东西好把握。商量学问时是用的自家真心,以后也一样。

南泉还不解意,而归宗打翻茶具的动作所包含的意味与“水桶脱底”、“一切放下”的说法有其相近处。修了这么多年的道,不就是求个一切解脱吗?吃茶要用茶具,我们端端坐在这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遵循着一条必然规则的限制,谁吃茶不用茶具呢?

但是,对一切放下的人来说,一掌打翻,正是一种迅捷而利索的斩断俗缘的办法。南泉“师兄吃过茶,普愿还没有”的话实际在说:“你明白的事,我还不知道,是在向师兄求解。这就更有问题,道在自悟证,向别人求解,无异于缘木求鱼。”

度己何需求人

一个信徒看了半天的佛经,却还是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心中不免有了一丝苦闷。看到外面还很晴朗,他就走出家门,到街上散步。

谁料到正走着的时候,突然风起云涌,一霎时黑云盖过了头顶,狂风吹得路边的树木呼呼作响;闪电,像弯弯曲曲的赤练在空中窜动。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瓢泼大雨从天上倾泻下来。

信徒并没有料到会下雨,所以只好在屋檐下避雨。这时他恰好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可以吗?”

禅师却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我现在也在雨中,您该度我了吧!”

禅师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没有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

禅师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信徒被禅师的话所打动,在雨中愣愣地被淋了半晌,终于恍然大悟,在雨中狂奔起来……

禅释生活

禅师为什么说“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禅师说:“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意为你自己有佛性,不需要我的帮助。而信徒却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我现在也在雨中,您该度我了吧!”但当即遭到禅师的拒绝。因为信徒自己有佛性,却想让别人度。这如同放着自家的宝藏不用,却专门想别人家的,怎么能称心如意呢?自伞自度,凡事应该反求自己。那位禅师不肯借伞,其实是禅师的大慈大悲。

在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反求自己呢?

同类推荐
  •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

    王阳明是明代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巨天中说易经

    巨天中说易经

    中国易经文化博大精深,易经智慧熏染着我们中华东方文明的本色。因为人的成败营谋与易经人文交织并行的历史,人的智思与智慧砺炼在人生谋取成功的过程中,参照和借鉴易经智慧,已经成为当今成功人士协引其事业方向的重要温习和修炼。本书以成功学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中外事例,把深奥的易经古文阐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化解人生和管理中的诸多困惑。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隔壁老王是相师

    隔壁老王是相师

    王佬的名字很让人无语,但这是父母留给自己的唯一纪念,只能这样凑合的用着!尝尽了悲欢离合,一次意外让心灰意冷的王佬获得了读心术和储物戒指!世界那么大,孑然一身、了无牵挂的王佬就的想去见识见识,也就去见识见识了!
  • 小时代4黑铁时代

    小时代4黑铁时代

    我们被迫降生在这个世上,上帝剥夺了我们选择的权利,征途已经开始,你别无选择走下去、别回头他们还在,以一种不同的方式。
  • S.H.E.时光

    S.H.E.时光

    普通如我们的三个女生,成功了。因为她们互相扶持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障碍物,她们实现了我们未能实现的梦。所以,即便Selina不幸烧伤、Hebe单独发片、Ella游学海外,我们还是愿意相信,她们仍然会走到一起,继续为每个平凡的我们,做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斩羽之刃

    斩羽之刃

    失去记忆的神秘少年雷和他在无法登出游戏中相遇的人,也在游戏中体会这来自虚拟世界的不同,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难忘空间

    难忘空间

    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总是难以忘记,我选择写下来,你呢。。。
  • 纸鸽子

    纸鸽子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
  • 父亲的雪

    父亲的雪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