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16000000009

第9章 齐威王一鸣惊人(上)

【场景15:公元前348年,齐国临淄齐王后宫】

背景:公元前351年(周显王十八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大约在此时齐国将庞涓释放,使其回魏国再度为将。

同年,鲁国攻打齐国,进入阳关。同年,韩、赵、魏三国再次攻打齐国,直到博陵。

齐威王七年(公元前350年),卫国攻打齐国,占领齐国的薛陵。

齐威王八年(公元前349年),楚国侵齐。

齐威王九年(公元前348年),赵国攻打齐国,占领齐国的甄城。

此时的齐威王,内心是恼火的。

当年,自己围魏救赵,树立的威望已经如同火盆里的灰烬,灰飞烟灭。

如今,各国又将他当作一个软弱可欺的雏鸡。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连赵国也恩将仇报。他心情郁闷,于是就借酒消愁,更加沉沦酒色,寄情于琴瑟鼓乐,不理朝政。因为他感觉自己无脸在面对朝臣。也对不起先王的厚望。

心理落差巨大的齐威王,在那几年里十分荒唐,一直还沉浸在以往的胜利光环之中,特别听不得别人泼冷水,却喜欢经常给他戴高帽的人。当时的齐国奸臣周破胡就是这样一位会溜须拍马之人,同时他为人专横跋扈、嫉贤妒能,常在齐威王跟前赞扬奉承齐威王的阿大夫、诋毁贤能的墨大夫。

公元前348年的一天,齐威王又遇到一件让他极其恼火的事情。

有次歌舞正欢,他宠幸的周破胡对他说:“大王,有一件事,事关大王声誉,齐国国体,臣冒死进言。”

“爱卿请讲。”

齐威王很奇怪,因为他知道这个周破胡一直以来只会挑他喜欢听的说,这次怎么突然要“冒死进言”。本以为周会像那些个道德君子的大臣一样来引经据典的数落他一番,以显得自己多么的忠君爱国,但是他完全猜错了。按照周的套路,接下来上演的是狗血爱情剧,而不是历史忠臣戏。

“臣发现大王爱妾虞夫人与北郭先生有染,而且她也知道她们的奸情被我发现,恐我向大王告发,一定会先栽赃陷害微臣。望大王明察。”

“放肆!你可知非议王室是要五马分尸的?!”齐威王大怒,掀了桌子。一想到称霸诸侯的梦想已经灰飞烟灭,作为男人的最后尊严,自己最宠爱的女人居然也背叛自己!这恐怕是他此时此刻最不愿听到的了。

“臣万万不敢造谣!如无证据臣也不敢进言。”周破胡见到齐威王脸色铁青,两眼里露出了他从来没见过的杀气,吓得他立马匍匐在地,不敢再抬头看他第二眼。

“有何证据?”齐威王的心里极其不愿意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臣之前仰慕北郭先生贤达多才,与其交往甚密。有次偶然见他拿出一张擦汗的丝巾十分眼熟,后来才想起来和虞夫人手上拿的那张一模一样。大王经常让臣陪酒,臣有幸见过虞夫人手里拿的那种丝巾。”

于是,齐威王立即派甲兵随周破胡到北郭先生府内抄家。当卫军将领将丝巾呈到他面前的那一刻,齐威王的心彻底凉了,立即命人将虞姬囚于后宫九云台,让有司(翻译过来就是,有关部门)严加审问。

齐威王记得北郭先生是下面举荐的贤才,自己在后宫接见过他一次,当时虞姬也在场。后来,有次自己虞姬共享云雨之欢后,虞姬还确实向自己举荐郭北郭先生,并不止一次说周破胡是个小人,让自己流放他。

周破胡贿赂有司,做了一份虞姬的罪状呈给齐威王。齐威王再也不想见到这个让自己伤心失望的虞姬,于是一直将其软禁在九云台内。

【场景16:公元前348年,齐国临淄王宫】

背景:经过虞姬事件的打击,齐威王更加颓废,特别讨厌引经据典对他指手画脚说他多么失败的那些大臣。当时齐国,存亡危在旦夕,齐王左右的人也都不敢直言进谏。就连齐威王极其信任的大臣也开始无奈的用隐喻来委婉进谏。其中就包括邹忌和淳于髡。

邹忌前面已经说过,和齐威王有共同爱好,擅长琴瑟,所以以弹琴来委婉劝谏,最终委以重任,甚至位列国相,可见齐威王对他的宠信。

而淳于髡是何许人也呢?

淳于髡出身卑贱,其貌不扬。《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髡”是先秦时的一种刑法,指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是对人的侮辱性的惩罚。淳于髡以此为名,可见他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赘婿”则源自于春秋时齐国的风俗。当时齐国风俗认为,家中的长女不能出嫁,要在家里主持祭祀,否则不利于家运。这些在家主持祭祀的长女,被称作“巫儿”,巫儿要结婚,只好招婿入门,于是就有了“赘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上门女婿。这种风俗在齐地由来已久,一直到汉代还很流行。如果不是经济贫困,无力娶妻,一般人是不会入赘的。

尽管淳于髡出身卑微,又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得到了齐国几代君主的尊宠和器重。淳于髡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在齐威王老爹齐桓公田午创办稷下学宫时,就已是稷下先生,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教授。在齐威王时期,已经成为了稷下先生中的代表人物。邹忌拜相时,他率稷下先生七十余人向其问难,使得邹忌重视礼法、厉行改革;他与孟子也进行过数次精彩的论辩;荀子(约前313-前238)到稷下游学时,淳于髡这位出身低微的稷下先生,已经是稷下学宫中元老级的人物,相当于北大校长,国务院高参。就连荀子也经常向他请教,其“隆礼重法”的主张就是受到了淳于髡思想的影响。淳于髡还做过齐太子的老师,《吕氏春秋·壅塞》记载“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由此可见齐国国君对这位稷下元老的信任和倚重。淳于髡得享高寿,他死时,弟子送葬者有三千人(《太平寰宇记》卷十九),足见其门徒众多、德高望重。

齐威王八年(前349年),楚国发兵大举进攻齐国。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带上赠送的礼品黄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帽子的带子都断了。

齐威王说:“先生是嫌所带的礼品少吗?”

淳于髡说:“怎么敢呢?”

齐威王说:“那是为什么呢?”

淳于髡说:“刚才臣子从东方来,看见大路旁有人在祭祀神灵祈福消灾,拿着一只猪蹄,一盂酒,祷告说:‘易旱的高地粮食装满笼,易涝的低洼田粮食装满车,五谷茂盛丰收,多得装满了家。’我见他所拿的祭品微薄,而想要得到的却很多,所以在笑他呢。”

于是齐威王把赠送赵国的礼品改为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淳于髡到达赵国,贿赂赵王亲信的重臣,向赵王陈明利害关系,并请赵王念及当年围魏救赵之情,出兵援齐。赵国当即派“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援齐,楚国闻之,连夜撤兵。

这一天,百官难得再一次见到久不上朝理事的齐威王。因为这一天他要接见出使赵国回来的淳于髡。

大殿上,淳于髡用隐语对齐威王说:“齐国有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

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淳于髡心中大喜,知道自己效忠的齐王还没完全磨灭称霸的雄心。

当晚,齐威王在后宫摆宴,款待淳于髡。

酒宴中,齐威王问:“先生能喝多少才醉?”

淳于髡回答:“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齐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还能喝一石呢?”

淳于髡说:“在大王面前赏酒,执法官在旁边,御史在后边,我心怀恐惧,不过一斗已经醉了。如果家里来了贵客,我小心地在旁边陪酒,不时起身举杯祝他们长寿,那么喝不到二斗也就醉了。如果有朋自远方来,把盏叙旧,我大概可以喝五六斗。如果是乡里间的盛会,男女杂坐,无拘无束,席间还有六博棋、投壶等娱乐项目,我心中高兴,大概喝到八斗才有两三分醉意。天色已晚,酒席将散,酒杯碰在一起,人们靠在一起,男女同席,鞋子相叠,杯盘散乱,厅堂上的烛光熄灭了,主人留髡而送客,女子薄罗衫轻解,微微地闻到一阵香气,这个时刻,我心里最欢快,能喝一石。”

最后,淳于髡点明了说这番话的用意: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滑稽列传》

意思是说,享乐的追求是无穷尽的,一味地追求享乐,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以此来讽谏威王,希望他能明白“极之而衰”的道理。齐威王听从淳于髡的劝告,自此停止了通宵达旦的喝酒,将更多的精力用到处理朝政上。淳于髡也被委任为“诸侯主客”,类似现在的外交部长,专司礼仪,接待来宾。

【场景17:公元前348年,齐国临淄王宫】

邹忌看到齐威王开始从新振作,心理也大为高兴。

一日大殿之上,邹忌说:“大王,臣自认为身高相貌都不错,就问我的妻子,我与城北的徐公谁更美?妻子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我知道城北徐公乃齐国公认的美男子,我不太相信妻子的话,就又问我的妾,妾也说徐公不若我美。我又问我的宾客,宾客也说我更美。后来有一天我把徐公请到家中,我对着镜子仔细打量对比了一番,还是感觉自己不如徐公美。”

齐王及众人听后哈哈大笑。

邹忌见齐王高兴,便乘机向齐威王上奏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翻译过来就是:“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满朝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赏;上书劝诫寡人的,得中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也可以得到鼓励奖。”

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几个月以后,变成了偶尔有人进言;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场景17:公元前348年,齐国临淄后宫九云台】

由于齐威王广开言路,他从众人口中得知了一件事情,让他重新重视起“虞姬事件”。内心深处,他一直不愿意相信自己心爱的女人虞姬会背叛他,和一个下人有染。

这天他来到软禁虞姬的九云台。推开门,他看见那个之前为他翩翩起舞,歌声如百灵鸟一般悦耳动听的虞姬,如今蓬头散发,目光呆滞,上下穿的是素衣麻布,周身也无半点金玉。

虞姬被软禁近一年之久,本欲寻死,但是心理却一直咽不下这口气。如果就这么死了,自己只会蒙受不白之冤,世代被人唾骂为**荡妇。于是她在这里,终日期盼,能再见齐威王一面,陈述衷情,再一死明志。

这一天她终于见到了齐威王,她一下子精神了起来,她慌忙整理着身上的穿戴,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她不希望自己让齐威王看起来像一个已经发了神经的疯婆子一样,声嘶力竭的控诉与抱怨。

虞姬见到齐威王,首先起身行了大礼。然后长跪不起,声音细弱但坚定的说:

“我幸得父母生养,虽不是什么大门大户,却也是陪王伴驾了十几年,我日日睡的是简陋之床、破旧褥子,还要为您打理后宫,侍奉您的饮食。我的心难道您真不明白?大王今天能来,那我就把我的心里话一五一十跟您说清楚。大王说我有罪,将我幽禁于深宫之中,妾常终夜难眠,日思夜想,终于醒悟自己确实罪有应得!妾虽女子,未尝读书,也知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我不避嫌疑向您推荐贤臣,这是我的第一项罪过。我被人陷害,而有司受了贿赂诬陷我,使我不能明辩。我听说杞梁妻因为冤枉而把城墙哭塌,所以百姓都为她喊冤叫屈,可是妾的冤情却不能昭雪,即便是在高台之内哭告,也没人能听见,这是我的第二项罪名!既然有了这样的污名,再加上前边的两条大罪,本不应苟且偷生。之所以我还活着,是因为我要在您面前辩白自己的冤屈。晋国太子申生当年宁可死也不愿离开晋国,就是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妾死不要紧,忠良谦顺之人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但是我还是要把最后的肺腑之言告诉您。现在齐国的大臣奸佞极多,而最坏之人莫过于周破胡。如果大王再不对齐国的内政下一剂猛药,齐国可就真的危险了。如今我要说的话已经说完,死而无憾,只可惜以后再也不能服侍大王了。”

虞姬说完,已经哽咽,泪流满面。话音刚落,虞姬突然起身,向高台围栏边奔去,看样子就要翻身跳下。

齐威王大惊,急忙上前,一把将虞姬抱住。

“虞姬,你受苦了!”齐威王将她紧紧的搂入怀中。作为一国之君,堂堂七尺男儿,他的眼里也已经充满了热泪。

原来他从进谏的人口中已经知道虞姬是奸人诬陷。那个丝巾也是周破胡买通内侍从虞姬那偷出来然后悄悄放到北郭先生府里的。

北郭先生也是十分冤枉,苦读诗书,一身才学还未能施展,更没能建功立业,却莫名其妙的成了“虞姬事件”的政治牺牲品,想来应该怪起名不好,叫什么不行,叫“背锅先生”。不知道和传说中的南郭先生是不是兄弟。

【场景18:公元前348年,齐国临淄王宫大殿】

背景:齐威王将虞姬请出九云台,从新宠爱这位深明大义的红颜知己。同时深刻认识到,自己当年是何等荒唐,偏听偏信,意气用事,不仅冤杀贤才,还差点让自己最爱的女人一同陪葬。

是时候收拾这些这些奸佞小人了!

当天,百官上朝,大殿之上,突然架起了一个大鼎,甲兵将士手持利剑,立于左右。

大鼎下面的熊熊烈火,比当年灵前的火盆更加旺盛,如同齐国的国运,再次燃烧了起来。大鼎之中的水已经开了,冒着热气不停的翻腾着,就好比这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世道人间。

齐国召来即墨(今山东平度)大夫而对他说:“自从您作即墨大夫以来,每天都有人来说您的坏话。但是我暗中派人去巡视即墨,田地都已开垦,百姓衣食丰足,官府中没有堆积滞留的公务,东方因而得以安定。这是因为您不会讨好我左右身边的人以博求名誉的缘故啊。今天我要封您一万户的食邑。以感谢先生您为齐国的呕心沥血。”

齐威王又召来阿城大夫而对他说:“自从您治理阿城以来,赞誉您的话每天都能听到。然而我派人去视察阿城,田野没被垦治,百姓生活贫苦。往日赵国进攻甄城,您不去救援。卫国攻取薛城,您不闻不问。这都是因为您用钱重贿我左右身边的人以索取名誉的缘故!今天,我要送你一个大鼎,以感谢你提醒寡人要虚心纳谏!来呀,左右,将阿大夫放入大鼎之中煮了!”

当天,齐威王身边曾经赞誉过阿城大夫的周破胡等人都一并被烹杀。

于是齐国上下大为震惊,人人尽忠职守,都不敢再文过饰非。

齐威王整顿吏治,选贤任能,在不长的时间里,使府库充实,国力强盛,齐国大治,最终开创了“大国崛起”的基础。

不久,齐威王发兵向西攻打赵国、卫国,在浊泽打败魏军并包围魏惠王。魏惠王请求献上观城以求和解,赵国也归还齐国长城之地。齐国得到大治,诸侯闻讯,二十多年没有人敢于出兵侵犯齐国。

齐威王听从淳于髡等人的建议,学习春秋时齐桓公“尊王攘夷”,号召各诸侯国去朝见周天子。当时的周王室既贫且弱,诸侯们都没去朝见,最终只有齐国朝见周王。这次政治作秀,虽然因为各诸侯国不愿配合而尴尬收场,但是却收获了天下人心,天下淳朴的老百姓都开始认为齐威王是贤君。

“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资治通鉴》

这里有个历史未解之谜,周烈王前376年到前369年在位,而齐威王前356年到前320年在位。齐威王是如何穿越到过去,去朝拜周烈王的呢?

原来此事最早出自《战国策》,是一个叫鲁仲连游说时说的。

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

《战国策》其实也并非信史,充其量和笔者这篇《战国七雄》一样,是一部较为严谨的历史小说罢了。何况记载的场景是一个说客说的话,可信度可想而知。那为什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而改正呢?

其实司马光即使意识到了这一错误也无不一定改正,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自己说的很清楚,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不是要写一部信史。或者他老人家认为,以威王时代的强齐而朝见弱周,才更有宣传的噱头吧。

同类推荐
  • 阴阳武王

    阴阳武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恶魔,哪怕是千年一遇的天纵奇才。当阴阳交济失衡,体内那个沉睡多年的另一个自己便会崭露头角。
  • 英雄何往

    英雄何往

    当那负伤的英雄已死的意志再度苏醒的时候,他会去向哪儿?江湖,听说那是一个有趣的地方,虽然不知道是否真的有趣,至少那应该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没有地方可去的人,生活的地方……
  • 我是一个僧

    我是一个僧

    男主为学艺报仇北上少林,开始了一系列的搞笑故事。二百多年来,每隔二十年江湖举办一次武林盟主竞标赛,最终演化成佛道两派之争。而比赛结果,将直接影响太子位的选择。男主被少林定为参赛选手,因犯错,被方丈罚下山行善一年。男主初下山便遇到少林宿敌武当的大小姐,两人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本书已签约,每章节大约3000~4000字更新,或许更新较慢,但本文一定会完结。
  • 刀剑不笑

    刀剑不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英雄从来不会被人遗忘,也被无数懵懂少年崇拜和想去成为。与儿时的玩伴一一道别,不谙世事的少年跟着曾经叱咤风云的正法老师闯荡江湖,江湖的地位和游戏法则是谁人制定,江湖的生存法门又是什么,江湖的恩怨情仇兴衰荣辱本书将为你一一呈现。
  • 中华惊梦录

    中华惊梦录

    一个是武林奇侠,一个是武林美人,一箫一剑一美人走江湖。武林当中天下第一庄天泉山庄和武林富可敌国的金山云海联姻,聘礼金翅双环莫名丢失,嫁妆天泉剑无辜被盗,由此引出了一段江湖恩怨情仇。
热门推荐
  • 恰好你来刚好我在

    恰好你来刚好我在

    她本无心,奈何他缠;他虽冷心,遇她则暖。她以为她会孤独一世,为母报仇是她活着的唯一动力。她精明能干,一切事情都像她预料的那般发展,可他的出场,是她始料未及的。从此,总有一个人伴她左右,生死相随。【片段】有一天,她忍不住问他:“你究竟想怎样“,他笑着俯身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听闻苏小姐治家有方,小生想用余生愿闻其详”。百分百宠文,全文无小三无误会无虐
  • 魔世望仙

    魔世望仙

    苍天已破,恶魔临世。神仙皆陨,无尽黑暗的时代降临。噩梦如狂潮,没有停息片刻,残虐着痛失双亲的苦难少年黑月。接连的恶魔将其奴役,让他本就黯淡无光的世界,更是雪上加霜地增添厄运之忆。“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少年阴森的冷语,如地狱恶鬼吐出的怨恨。
  • 假太监的极品人生

    假太监的极品人生

    主角叶铮,一个历史系研究生,意外穿越到大炎王朝,阴差阳错,成了鲁王府的假太监。从此他开启极品人生,混迹王府,助鲁王登基,灭倭寇,平叛乱,抵抗外族入侵,抱得美人归。
  • 那年那月那些人的那些事

    那年那月那些人的那些事

    那一年他们在和平时期被迫异地迁移,那一日他们来到从未接触的荒芜之地。那些人,那些事,用整整一段人生去谱写了一段属于历史的重要时刻。他们的苦涩沉重的年华,一次次演义为激情岁月。静下心,定神看,认真思考,我们还是能从作者的文中找到那些难以遗忘的当年知青生活的影子。
  • 我欲飞跃苍穹

    我欲飞跃苍穹

    PS:修行五行元魄者,方为人中龙,池中仙。待我五魄归一,定然升仙归去。
  • 梦界录

    梦界录

    现实中的画面貌似在以前的梦里出现过,每个人似乎都有这种经历;或许科学早已给出了解释,但那就是真相吗?江沉梵,平凡的大学生,他原以为自己会无忧地度过大学时光;然而机缘巧合之下,一局英雄联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解梦局,这一个属于人类超自然范畴的组织找上了他。A级解梦者高萌,引领他进入另一个风云诡谲的世界。解梦者的使命是解梦,潜入他人的梦境里,引导梦境向最为正确的方向发展,防止犯罪的发生。凡事皆有对立面。泯灭局则主张将世界格式化,泯灭者潜入他人梦境里引导做梦者犯罪并让他们饱尝权利欲,往往从而在现实里诱发犯罪。毫无预料的,江沉梵就这样来到解梦局与泯灭局对立的世界……
  • 穿越之农民翻身变大侠

    穿越之农民翻身变大侠

    再睁眼,眼眸中竟是迷茫,明明只是不小心滑了一下,怎么还滑到古代了?怎么还把自己滑小了?再世为人,她没有天赋异能:观天象--不会。定生死--不能。重活一世,她势要发家致富
  • 尸方尽

    尸方尽

    古城集团总裁许温尔被害,死后魂穿到了一具死去百年的尸体上,承担起了复国的使命。带着超人的谋略,他步步为营,勾心斗角,挑起絮阳国于青枨国的矛盾,引发了三国大战,将凌剑仙山也搅进这战争之中。真相浮出水面,所有的神秘面纱背后竟藏着一个人。一切的一切早被隐居在伏灵竹的月人看穿。接踵而至的阴谋,一统天下的诱惑,百年布局,至死方休。是敌是友,看不清的人心,失去平衡的大局。血洗宫殿换来惊天秘密,背后的人现身。许温尔再次陷入黑暗,无穷无尽,那声音又问着,“值得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重生录

    末世重生录

    撕心裂肺的背叛,滔天的恨意,彻骨的诅咒。重生后,沫然才发现,原来这都已经是上一世的事情了。看着眼前一张张本以为再也看不见的面孔,她有一种恍如梦中的感觉。新的生活,新的改变,新的人生,她会好好享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这一世,她可不会窝囊的活着。老天,你一定要好好的看着。【读者交流群:219308880新浪微博:搜索YQ-悠然小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