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83600000165

第165章 害岳飞秦桧遭果报 杀宗嗣完颜被灭门(上)

只因平生好杀戮,致使报应到子孙;屠刀挥向汉人时,百年再无完颜根!

——第八十三回诗引

开篇诗道罢,书接前文。且说岳飞、秦桧既死,忠奸盖棺论定,一切万事皆休。史说岳飞生有五子一女,并列于后:长子岳云字应祥,号会卿,前妻刘氏所生。十二岁即从张宪军,随父征战四方,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后被诬入狱,与父及张宪同时被害,时年二十三岁。冤狱平反后,赠安远军承宣使。次子岳雷字发祥,号夏卿,又号声甫,刘氏生于山西平定军。岳飞在狱中时,岳雷曾被派去照料其父。父被害后,随亲人被遣送至惠州拘管,未等到父兄平反,便已在流放地含恨而终。三子岳霖字及时,号商卿,岳飞后妻李娃所生。岳飞遇害时,岳霖年仅十二岁,后多方搜集父亲遗事,其子岳珂在此基础上编成《鄂国金佗稡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乃是研究岳飞平生重要史籍。四子岳震字东卿,母李娃。父兄蒙冤遇害时年方七岁,随母流放。曾任朝奉大夫,后又加封缉忠侯。五子岳霆,李娃所生,初名岳霭,宋孝宗为之改名岳霆,字应时,号君锡。父兄遇害时才三岁,随母流放。后任修武郎、閤门祗候、奉直大夫,加封续忠侯。女岳安娘,其夫高祚于隆兴元年特补承信郎。另按民间相传,岳飞另有一女名岳银瓶,一说其本名孝娥,是为次女,嫁于张宪。见于词人周密《癸辛杂识》,事迹并见《说岳全传》等文学演绎。清末学者俞樾认为岳银瓶的确存在,有《银瓶徵》一文加以考证,但因《鄂国金佗粹编》无载,故被后人谓是虚构人物。

而对于秦桧,史说其无嗣,乃以妻兄王唤之子为养子,改名秦熺,字伯阳,以少师致仕、封福国公。秦熺生有三子,长子名埙,绍兴二十四年科举高中探花,历任敷文阁待制、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次子秦堪及三子秦卓皆只录其名,而生平事迹不详,估计是耻为秦桧之后,举族改名换姓以存,亦未可知。倒是秦埙之子秦钜字子野,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与其高祖秦桧大异其趣。史载秦钜于宋宁宗时任蕲州通判,嘉定十四年金军南侵,其与郡守李诚之率众英勇抗敌,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遂陷。秦钜乃赶回府衙,命令差役刘迪点燃仓库,随后又放火烧宅自焚。有老兵欲冒火相救,秦钜叱道:“我为国死,汝辈可自求生。”遂掣衣就焚而死,次子秦浚与三子秦瀈皆从父自焚。秦钜举家抗金战死,却不能洗雪高祖所遗家族之耻,实为可叹!宁宗闻之深相悼悯,诏封其为义烈侯。

论说有宋一朝,有三家公案在后世最为知名,乃是“潘杨之案”、“呼庞之案”及“秦岳之案”也。这三桩公案就史实而论,却是一假、一虚、一真。先说这潘杨之案,前文书中已有详细交待,金刀令公杨业之死,实乃是元帅潘美无意之失,且无力阻止两路监军提前撤兵,不是主犯;至于其后王钦若与杨六郎为敌作对,更与潘家无关,此段公案便是冤假错案,须还潘美一个公道。再说这呼庞之案,全是子虚乌有,绝无其事;先不说呼延庆乃是虚构人物,便是庞文或庞吉原型太师庞籍,那也是大大功臣,且屡拔范仲淹、韩琦、狄青等干国忠良于卒伍之中,于国于民皆乃无愧,故说此段公案是虚,全当不得真。只有这秦岳之案,乃见诸宋金两国正史,乃是铁案,秦桧是再经千年亦不得翻案,此段公案是真。

既说至此,你道那高宗赵构自然能做四十余年太平之主,乃两宋三百年间唯一在位时间最长者,自然不是庸材,却因何容那秦桧把揽朝政许久,恩宠不衰?其实说穿了并无任何不解之处,只因他要一心和议,侍奉大金,而宋金和议签定之时,金朝另附一条规定,便是秦桧须为终身宰相,不得罢免也。有了金国这一面“免罢金牌”,故此此后宋高宗虽对秦桧日益猜忌,却亦只能仍纵容其专权跋扈,以对主战臣僚加以排斥打击。试想若罢秦桧,则必然重用主战一派,那金国主子岂能善罢干休?由此秦桧便是金国派在南宋之代言人,亦谓是高宗赵构之太上皇,丝毫违拗不得,其真实原因在此,列位看官不可不知。

个中原因既说明白,便容说话人将民间所谓秦桧轶闻及果报之事说上一回,以为列公解颐下饭,稍舒胸臆可也。先说这太师之椅,妇孺皆知,人人皆用。太师椅之名最早见于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说其最初时乃是北宋一种贵族通用交椅,形似栲栳,大小官员皆用。有次太师秦桧坐于国忌所交椅之上,偶一向后仰首,无意中头巾掉到地上。京尹吴渊看在眼里,为巴结太师,便回家设计荷叶托首样式,命工匠依样打造,安装在国忌所校椅上,名为“太师样”,以免太师再坐时脱帽落地。因是专为秦桧设计,“太师椅”一名遂由此产生。岳霖之子岳珂在《桯史》中也提到秦桧与太师椅种种瓜葛,并称为“太师交椅”。复说如今举国皆食油条,原名是为“油炸桧”者。据民间传说,岳飞被秦桧夫妇施计杀害于风波亭,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临安一户饮食摊贩得知消息后深感不忿,就搓捏形如秦桧、王氏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烹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京师之人为发泄愤怒,便争相购买。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店铺就简化制作工序,直接将两条面缠绕起来油炸,成为现今常见炸油条。至今有些地方,仍将油条称为油炸桧或油炸鬼者。

向来国人读史,对于妇人切齿痛恨如秦桧妻王氏者极稀。据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载,秦桧欲杀岳飞,又恐世人议论,犹豫不决,便向妻子王氏问计于东窗之下。王氏因说“捉虎容易纵虎难”之语,于是秦桧下定决心除掉岳飞。其后秦桧乘舟在西湖游玩,见一人批头散发,对己厉声叫道:“你误国害民,我已上告苍天,只待天帝命人来捉你耶!”秦桧由是回到家中毙命。王氏请人驱邪,方士设坛做法,在冥界见到秦熺。问太师何在,秦熺答在鄷都,方士遂到酆都,看到秦桧、万俟卨披枷带锁,备受痛苦。秦桧见到方士说:“请转告我夫人,东窗之事发矣。”后人据此引出“东窗事发”一词,便成典故,亦称“东窗妇”也。据野史记载,王氏一直未能生育,秦桧惧内,忧虑但不敢言。秦桧一妾有孕,被王氏发现并驱逐而去,被迫嫁于仙游林氏,后生一子,取名林一飞,即为秦桧之子。王氏不但禁止秦桧相认,并且不准林一飞改姓秦。王氏兄长王奂曾与奴婢偷情,生有一子,也被王奂老婆逐出家门,秦桧夫妇便收养为继子,即是秦熺。秦桧晚年权倾朝野,在朝中不可一世,但至死也无法将亲生子林一飞改姓秦氏,乃惧内之故也。则王氏仗恃何人之势?实不可解。

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秦桧贪得无厌,喜用贪官污吏,排挤廉洁之士。群臣皆以刻剥百姓为务,有因此贪赃枉法而被检举者,秦桧也都尽力保护。拜相专权十八年间,秦桧卖官鬻爵、开门纳贿,其家府库财富超过朝廷左藏数倍,富可敌国。秦桧独揽朝政后堵塞言路,粉饰太平,蒙蔽高宗耳目,尤其睚眦必报。衢州强盗作乱,秦桧不奏天子,既派殿前司将官辛立率一千人前去抓捕。晋安郡王进宫禀报,高宗大惊,急忙诏问秦桧。秦桧奏说:“小事不值陛下操劳,故未敢惊动圣听。”出宫后追查内情,则诬晋安郡王在为秀王服丧,不应领取俸禄,高宗只好从国库出钱给接济晋安郡王。因一言治罪者,不可胜数。

秦桧二次拜相,妻王氏应吴皇后之邀进宫赴宴,席间有清蒸鲻鱼。高宗南渡之后边事吃紧,鲻鱼很少能吃到,故以为稀有之物,吴皇后就问王氏有没吃过。当时秦桧家中各地贡品尽有,王氏答说吃过,并承诺回去后给吴皇后送上一些。秦桧闻之大惊失色,恐遭高宗怀疑,遂命王氏带青鱼数十条进宫进奉。吴皇后看后笑道:“我说秦桧府中怎么会有鲻鱼,原是将青鱼搞混了也。”秦桧贼智如此。因秦桧书法佳妙,流行天下,当时有读书人伪造秦桧书信,持之去见扬州太守求官。太守识破其假,即将此人押去交给太师发落。秦桧见是如此,反而命那秀才做官。人问其故,秦桧答道:“有胆伪造我书,定非平常之辈,若不以官笼之,则必投敌国,为他人所用也。”其又诡说如此。秦桧书法,即今之最为通用宋体,因后人恨其图害岳飞,故不以“秦体”命名,改称“宋体”也。元代之时,百姓皆爱在秦桧墓前便溺以快其意,谓“遗臭冢”。并有诗曰:“太师坟上土,遗臭遍天涯。”明代时有人于岳飞墓前种桧树,一劈为二,名曰“分尸桧”。清朝秦涧泉到西湖岳飞墓前,自称“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又有一地演戏,忽一人上台将演秦桧者刺死。可见秦桧名声之臭。

话说牛皋自被高宗划归岳家军后,随岳飞进军中原,率部所向披靡,直抵黄河沿岸,在攻打许昌、汴京多次战斗中出生入死,屡战屡胜,为收复中原失地立下汗马功劳。因在岳家军中功劳最大,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牛皋管理一切事务。宣抚司罢废后,牛皋改为鄂州驻札御军左军统制,又升任真定府路马步军副统总管,转任宁国军承宣使、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秦桧杀害岳飞后,十分惧怕牛皋反叛,遂于绍兴十七年三月初三,密令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用毒酒将牛皋害死。牛皋回府后自知中毒,临死前悲愤说道:“俺牛皋年至六十一岁,官至侍从,此生足矣。所恨南北通和,使某不能马革裹尸而死,却死在屋檐之下!”观其史实,则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描写宋江、李逵之死,似乎灵感来自于此。牛皋死后,其尸骨埋在杭州西湖栖霞岭剑门关紫云洞口,与岳飞墓遥遥相望。墓前立碑一通,其碑文为“宋辅文侯牛皋之墓”。

岳家军第三号人物王贵,便是岳飞同乡兄弟,一同从军至死不离不弃,却最终为秦桧所迫出卖兄弟者。岳飞被解除兵柄之后,王贵继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将都统制司移于城东黄鹄山麓。河南知府李兴率军民突围南归,王贵申奏朝廷廷,委派李兴任左军同统制。王贵往镇江枢密行府参见枢密使张俊,遭到胁迫,返还鄂州后,被迫接受前军副统制王俊诬告状,递发镇江枢密行府,出卖岳飞。宋廷遂据以设置冤狱,杀害岳飞等人。然而在此冤案中,王贵本人仍受牵连,说其与张宪共同接收岳飞策动谋反书信,并且焚烧罪证。岳飞遇害后,王贵自知处境危困,必被秦桧等过河拆桥杀人灭口,遂自动引咎辞职。宋廷遂命王贵添差福建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并授予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虚衔,离军赋闲,由张俊亲信田师中接任都统制。三年之后,王贵官衔去“添差”两字,为福建路马、步军副都总管,仍属闲官。宋宗说道:“此辈处之优稳如此,则见在军者有所激劝矣。”绍兴二十三年八月,京即是岳飞冤死十一年后,王贵于郁郁不乐中孤独病死。岳家军高级将领中,张宪以忠义著称,最早从岳飞征战,深得岳飞信任,是岳家军中坚,故此亦成为朝廷猜忌对象。岳云为岳飞之子,曾任岳家军书写机宜文字,掌握军事机密,也成为朝廷打击对象。秦桧、张俊密诱使岳家军统制王俊背叛岳飞,先是遭到王贵抵制,后张俊求得王贵隐私威胁,王贵才对秦桧等打击岳家军保持沉默。此人一生忠勇,立功无数,可叹晚节不保,实可惋惜。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五):革命星火

    兰州历史文化(五):革命星火

    本书以“春雷激荡醒古城”、“披荆斩棘奋然行”、“众志成城抗顽敌”、“红旗招展天地新”为标题描写了从辛亥、五四革命时期直到1949年兰州解放的革命历史。
  • 问鼎逐鹿记

    问鼎逐鹿记

    他穿越了!因为是天生异象吗?要不然穿越后的容貌竟与穿越前一模一样,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难怪梁山好汉浪子燕青要将他混作卢俊义的私生子来糊弄众多好汉,但是玉麒麟儿子和梁山大头领这个身份又使天下多少势力对他窥目,他被迫卷入波澜壮阔的北宋末期风云和诡异惊心的江湖之争中又该何去何从?方腊死后魔教的争权夺利、恩怨情仇;梁山宝藏的惊天秘密,后梁山时代最大的幕后黑手;东京汴梁十大牡丹的辉煌绝唱;道家灵霄派林灵素与佛门五台山僧侣炫目的斗法;北宋末年最耀眼的文武英杰陈东和岳飞夺目的演出;九天玄女门牵动天下的剑宗虞宗、夷门华门之争;这些尽在穿越大剧水浒后传之问鼎逐鹿记。
  • 群雄之明廷

    群雄之明廷

    架空历史,新人写作,有毒请说。这就是一个类似于战国时代的小说,分为秦、汉、唐、宋、明五国争霸的时候故事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其实就是一本欺负人的历史,欺负后金,欺负东林党,欺负崇祯……种种地,开学堂,办报社……
热门推荐
  • 一品鬼差

    一品鬼差

    诚聘,滋于天庭神仙匮乏,经天庭人力资源部决定,特此下发仙榜招募群仙。年龄不限,出身不限,性别不限!要求:有优秀特长者优先,工作经验者优先,毫无节操下线者优先......天庭招募,万年一遇,你还在等什么?快来加入我们吧!报名地点:天庭办事处联系方式:随缘而遇联系人:太白金星我们的口号是:天庭天庭!盛世天行!欢迎您的加入……请注意,我们这不是在搞笑,真的不是搞笑……
  • 告别演出

    告别演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海贼之魔神降世

    海贼之魔神降世

    主角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梅利奥达斯并且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而对面居然坐着的居然是伊姆,那个海贼王最神秘的存在,于是主角凌乱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霎天魔

    血霎天魔

    十年筑基,百年炼丹,千年飞升为何?是为了打破命运的桎梏,还是只为长生不死!这是一个现代穿越者,在修真界被视为邪派的天魔门中一路成长的故事,修真到底为何或许只有在他飞升进入九玄天界后才能得到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意年易未殇

    意年易未殇

    那年安意刚离家,一场意外,发生了太多未知的事情,也打乱了她要潜逃的计划……
  • 穿越之扭逆乾坤

    穿越之扭逆乾坤

    穿越过后,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突然成了一个灵师,承担着拯救世界的重任,他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 夜奇迹

    夜奇迹

    偏僻的执县的夜家之子夜奇迹,进京赶考,在客栈遇到杀人案。
  • 天神姬

    天神姬

    这世界真有轮回的话,也不是原来那个人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