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83600000010

第10章 郭子仪巧夺蒲津关 令狐潮计穷雍丘城(下)

转眼过完残冬,到了二月春暖。蔡希德等燕将围困太原既久,又未得洛阳指令,于是各怀狐疑,渐渐懈怠。李光弼料知时机已至,遂率敢死队突然开城而出,向燕军发动进攻。燕军毫无防备,被一击而溃,城中守军趁机倾巢而出,奋勇追杀,直斩首七万级,再次缴获大批军械。蔡希德仅率数百骑及十数员副将逃脱,燕军几乎全军覆没,唐军太原之战至此取得完全胜利。李光弼志气昂昂,继而乘胜而进,又收清夷、横野等军,击破好畤、大横关一带叛军。捷报传至行在,唐肃宗大喜,加李光弼为司空兼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封魏国公。帐下随征诸将,亦各有升赏。太原之战是平乱以来首次大胜,李光弼自此名满天下。

唐肃宗闻知并州之敌已被肃清,乃南巡凤翔郡,方知安禄山已死。李亨大喜若狂,认为反击时机已至,乃传檄各州勤王之师、各路节度使始向关中聚集,并急遣仆固怀恩出使回纥,以宗室公主与回纥可汗缔结婚姻,并求其出兵讨伐叛军。仆固怀恩领命,遂赍了圣旨国书,护送公主直至西域回纥去者。史说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仆骨部人,首领仆骨歌滥拔延之孙,世袭金微都督。仆固家族乃属铁勒九大姓之一仆固部,仆固乃系“仆骨”音讹之误也。安史之乱初时,仆固怀恩任朔方左武锋使,骁勇果敢,随节度使郭子仪在振武军及其以东连败叛将高秀岩、薛忠义,又配合李光弼战于常山,数次挫败史思明部。去年七月因随郭子仪赴灵武见驾,故此被唐肃宗留下,以为禁军统领,由此补叙说明。书说简短,话不重叙。却说仆固怀恩奉公主联姻回纥,果然不辱使命,回纥可汗允许借兵五千,皆是勇猛善战回纥精骑,与唐军联手,共平伪燕叛军。仆固怀恩回返,肃宗皇帝已由灵武移驾到凤翔府,距离长安三百一十里。此时江南税赋正溯汉水而上,河西、陇右、安西、西域镇兵也正向凤翔集结,总计兵力数十万,形势一片大好。仆固怀恩便竟至凤翔,向天子回报。肃宗闻听回纥肯予出兵相助,更是锦上添花,不胜之喜。乃命各路军马发兵平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派郭子仪率朔方军攻克河东郡,以仆固怀恩为副将。大唐平叛反击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至德二年二月,初十戊子日,郭子仪大军行至河东郡蒲津关,与燕军对阵。那蒲州到潼关一带,皆是燕将崔乾祐部扼守,襟带长安与洛阳两京要冲,实乃两军必争之地。蒲州城西门外蒲津渡建蒲津长桥,夹岸及黄河洲渚分置西关、东关、中潬三城,统称蒲津关,皆以蒲津桥相连,形如锁钥。果然是开下形胜,雄关险道,易守难攻。郭子仪命令三军在河西关前扎下营寨,当夜率二十名侍卫潜登高处远望雄关,详察地形。回营之后,因思蒲津易守难攻,不由眉头紧锁,饮食俱废。正在此时,营外门军来报,捉到一个敌国奸细,因在大营前面探头探脑,形迹可疑,故此拿来呈报将军发落。郭子仪命令唤进,问其何来,究系何人。来人虽是孤身一人,却不惊慌,行完参见之礼起身,便环顾左右,欲言复止。郭子仪会意,遂命左右退出,帐中只余自己与来人两个。那人赞道:“早闻节度大人胸怀磊落,果然将军本色。实告将军,某非奸细,倒是卧底间谍,专为献关而来。将军可识得李子锋殿下乎?”

郭子仪闻言大喜,一跃而起,竟致忘形,伸手捉住来人肩膊道:“某在长安之时,与殿下常相往来,交情甚厚。闻说贼军攻占两京之时,殿下陷落于潼关城中,先生莫非是殿下派来,有以教我耶!”来人大笑道:“果然是大将军心思睿敏,一猜就着。在下李通,正是李子锋殿下门客。如今这蒲州城中,不但有李子锋殿下,另有故唐永乐尉赵复、河东司户参军韩旻、司士徐景等,皆心向唐室,不曾忘本。因闻将军奉肃宗天子之命而来,意欲克复两京,故差在下来见将军,愿为内应。将军若不见信,可差人随某回城,面见殿下详议,便知真假。”郭子仪闻说大喜,以手加额道:“此真乃皇帝陛下洪福,天佑我大唐也。既子锋殿下有意献关立功,郭某敢不从命!”于是急唤随从进帐,命去速请宗室殿下李怀文,亦是李子锋同族从兄。不到片刻,李怀文应召而至,郭子仪又命李通将前番话语说了一遍。

李怀文闻言流涕,问了些城中情况,便自请冒险入城,与从弟李子锋接洽,共谋里应外合之策。郭子仪大悦,便重赏了李通,将二人亲送至帐外,目送其消失于夜幕之中,复转回大营升帐,连夜调兵遣将,安排次日酉时夺关。一夜无话,到了来日,唐营内金鼓不催,号角息声,全体将士都在帐中大睡,全无动静。酉时刚过,天色昏蒙,郭子仪部下众将依照昨日军令,各自率本部军悄悄离了营盘,接近蒲州城下,忽然发起进攻。随着号角长鸣,鼓声震天,火光照耀如同白昼,唐军呐喊攻城。城上守军大惊,急报主将,崔乾祐乃亲自上城,指挥御敌。再说城内赵复、韩炅等人闻得城外鼓声大震、号角长鸣,便知是信号,于是同时在蒲州城中起事,纠集原属大唐官民,攻击城内叛军。李子锋及李怀文两个殿下亦趁乱出府,率李通等亲军直奔西门,斩关落锁,迎接唐军入城。崔乾祐在城头闻报西门已失,又见来不及组织反击,遂仗着一身武艺匆匆翻越城墙而出,跑到城外,夺马而逃。

崔乾祐越墙夺马,一口气逃至蒲州城北旧府兵营之内,急呼升帐聚将。原来这崔乾祐深谙兵法,早就未雨绸缪,早在此处留驻有八千精锐骑军。三通鼓罢,诸将聚齐,崔乾祐命令兵分两路:先派一路三千兵去救援蒲州,自己亲率五千兵往守蒲津关,阻止唐军渡河。崔乾祐虽然留有后手,奈何郭子仪更是善战,早已攻入蒲州,然后人不卸甲马不离鞍,由赵复等为向导,直趋蒲津,三面攻打不停。不到半日,关上守军支持不住,弃关而走,唐军趁乱斩断城锁,打开城门进入。崔乾祐带兵到时,关隘已归郭子仪所据。崔乾祐长叹一声,只得拼命杀透重围,复又逃往安邑。安邑县令及城中守将闻说燕军兵败蒲津关,岂肯再归附反贼?遂假意开城接纳,却趁崔乾祐率军进城一半之时突袭,落下千斤重闸,将燕军队伍截为两断,关门打狗。崔乾祐煞是警醒,偏未率先进城,于是又再次脱身逃走,率剩余人马经白径岭翻越中条山,再渡黄河逃往洛阳,去投奔安庆绪。二月二十二庚子日,郭子仪之子郭旰、兵马使李韶光、大将王祚兵出蒲州,渡过黄河南下,一举攻克潼关,进逼洛阳。闻说潼关被唐军所得,燕帝安庆绪不由胆裂魂飞,急忙驰令长安守将安守忠、李归仁率军东下,重新夺回潼关。二将领命东来,疾行一昼夜,抢在唐军之前,先占据潼关之西永丰仓。唐军虽然攻克潼关,但闻永丰仓为叛军所占有,面临断粮之危,于是不得不出城西向,与东来燕军决战。

二月二十九丁未日,唐燕两军在永丰仓南原展开大战,苦战两日。唐军因失地利之先,于是大败,死者万余,郭旰、李韶光、王祚先后于此战中阵亡。第三日,多亏仆固怀恩率部赶来,拼力冲杀半日,接应出残余唐兵,往北退到渭水。只见茫茫大河,浊浪淘天,并无舟船可渡,而后面呐喊声隐闻,追军将至。仆固怀恩喝令一声:“众军下水!”乃率先驱马入河,抱着马头泅渡而过。众军纷纷仿效主将所为,这才渡过渭水,摆脱燕军,败归蒲州。仆固怀恩入城来向元帅请罪,郭子仪闻报痛失爱子,至数日不语不食。至此唐军锋锐受挫,潼关又复落入燕军手中。燕将安守忠等又乘胜追击,重新攻占冯翊,唐将萧贲战死,叛军遂大开杀戒,尽屠冯翊城军民。安守忠复率骑兵二万来攻蒲州,郭子仪怀愤出城大战,杀叛军八千,生俘五千人,安守忠狼狈逃回潼关。郭子仪犹自恨恨不息,深悔不能为爱子报仇。此一战后,唐燕双方在蒲州、潼关对峙,关中战局暂时稳定下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按下关中,再说中原战事。且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迅速平略河北诸郡之后,一面西征洛阳,同时另派一军南下中原,以张通晤为将,率军三万,去经略江淮之地。张通晤奉命渡河,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陷宋、曹等州郡,饮马淮河,兵锋直达谯郡,未曾遭遇强烈反抗。唐朝谯郡太守名字唤作杨万石,却是个毫无骨气、胆小如鼠的官员,闻听燕军到来,一矢不发便即投降。不但如此,其后又传檄属下各县,命令一齐倒戈,不许抵抗,并命真源县令张巡长史,令其引军向西接应燕军。檄令传至真源县,张巡见檄大怒,双手将那文书扯得粉碎,大骂杨万石,信使抱头鼠窜,回谯郡报告太守去了。

史说张巡乃蒲州河东人,开元年间进士及第,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因不屑行走权相杨国忠门路,故历年不得升迁。但因为官清正廉明,深得县中百姓爱戴,黎民称之为青天,望之如父母。得知安禄山起兵造反之事,张巡忧国哀民,每于酒后痛骂杨国忠误国,只恨自己官小职微,不能杀敌报国。此时接到知府杨万石劝降檄文,如何不气?于是骂走信使,复率县中吏民大哭于真源玄元皇帝祠,然后发出布告,宣布起兵对抗燕军。县中百姓鼎沸,一日间响应者便有千余人众。便在此时,唐玄宗任命吴王李祗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统合河南兵马,以抗击安禄山叛军。早有单父县尉贾贲、阆州刺史璇之子等领兵而起,自称为吴王兵,对宋州展开反攻。燕将张通晤孤军无援,遂败走襄邑,被顿丘令卢韺所杀。贾贲便领兵至于真源县,与张巡会合,共得两千余兵,商议恢复中原,先夺雍丘。当时雍丘县令乃是令狐潮,早已举全县投降燕军。因闻张通晤兵败襄邑,遂率兵向东驰援。至襄邑之时,张通晤已死,令狐潮遂击败唐军,俘虏百余官兵以归,皆囚于雍丘。燕军大将李庭望南来,令狐潮前去朝见,唐军俘虏便杀守斩关,迎接贾贲、张巡进入雍丘。

安禄山攻克潼关,唐明皇玄宗西狩,叛军声势涨天。唐肃宗至德元年二月,令狐潮又率燕军一万五千,意图夺回雍丘,杀死贾贲、张巡,以报前番夺城之恨,同时为燕国建立战功。当时雍丘城内,唐军总共不过三千余人。贾贲请张巡守城,自己奋勇出城交战,因兵力悬殊不敌,最终兵败而死。张巡在城上看到,不由目眦尽裂,遂开城来救,驰骑决战。从早至晚,张巡身上被创无数,但仍奋然力战,直到敌人恐惧而退。张巡带伤回城,复积极整顿防备,全城军民遂推张巡为主将,兼领贾贲所部。张巡为便于号召诸郡,共抗燕兵,遂自称河南都知兵马使,奉吴王李祗为河南兵马大元帅,自任先锋使之职。自此张巡便以雍丘为治所基地,指挥带领诸县军民,先后击退燕军多次攻击,累计杀敌近万人,拖住数万燕军在此,使其不能南下半步。而十数阵下来,城内唐兵也死伤一千余人,损折近半。令狐潮无计可施,只得退兵。张巡抗敌事迹终为吴王李祗闻之,于是表奏肃宗,举荐张巡为河南巡院经略,自此名正言顺,可以调动河南诸郡共抗叛军。但燕军在河北及关东一带势力正盛,唐军勤王之师未集,中原有何兵力调配?说不得只是凭依孤城,独自抗敌而已。至德二年三月,令狐潮会同燕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率大兵四万余人蜂拥而来,志在必得,企图一举攻下雍丘。正是:从来家贫知孝子,自古板荡见忠臣!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三国召唤之异界大帝

    三国召唤之异界大帝

    第一次写书,这是我的第一本新书,作为学生党,我不可能天天更
  • 重生之回到大明做王爷

    重生之回到大明做王爷

    “本来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即使坏了一点也没必要把我丢在明朝末年吧。”李佳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居然灵魂穿越回到了1643年,而且还不小心改变了历史。“喂,让你国祚延续了这么久,怎么说也应该殖民全世界啊!”
  • 英伦骑士

    英伦骑士

    回顾亚瑟王时代的不列颠,恩斯特从小兵开始一步一步攀爬到亚瑟王的身边。为了王的荣誉,为了不列颠的光芒,拔起手中的剑起誓:我是英伦骑士,我是不列颠骑士,我发誓毕生守护不列颠!ps:本文为架空历史,毕竟亚瑟王也是神话传说,很多文人墨客都有写。我随便添加一点也可以理解吧。
  • 云木楼

    云木楼

    传说,有一片永远不消散的云彩,此云硕大无比,云上有一棵万年桃树,在桃树繁枝间有一座楼,据说此楼为舜帝所建,名曰“云木楼”,楼内经书三千,被誉为“天书”,参透天书者,便得长生,得天下。有一位云游四方的奇人,偶然去得云木楼,盗得六本天书,而后,名声大振,也招来了杀身之祸,一群所谓的名门正派合伙以冠冕堂皇的说辞杀害了这位奇人,并进行分赃,衍生出后来的八大正派,故事就要从这里说起。
  • 逐鸣

    逐鸣

    茫茫历史长河,多少英雄追名逐利,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生在乱世又有多少人能够不随风逐流,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王冠冕

    星王冠冕

    由于紫月的身体抱恙,所以星王冠冕的更新到此结束。不过大家不要灰心,因为紫月的作品已经有人接手了,敬请期待《云天世界》这部书,剧情仍然继承的是《星王冠冕》,只不过就是书名不同罢了。哈哈。
  • 穸浊

    穸浊

    南语居住的稚灵小镇新搬来个貌美姑娘,上来就抢了饭碗,还成了自己的东家?
  • 傲天游

    傲天游

    丈夫本无泪,不洒离别间,一怒平生恨,气短英雄胆;月门犹仍在,欢情春梦间,帝兽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 下辈子不再做“穷”小子

    下辈子不再做“穷”小子

    一个屌丝在都市的艳遇,是如此的刻骨铭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复仇公主的薰衣草之恋

    复仇公主的薰衣草之恋

    在十年前,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她们的母亲被人杀害,她们为了报仇,经过十年的训练又重新回到了这里。不过她们遇见了几位王子。她们和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倾城伤:巫后云晰

    倾城伤:巫后云晰

    她没有想过,爱一个人会令自己国破家亡。一夜间,曾经高傲的公主,只能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活着,从此她苦练巫术,伺机而动。终于,一次契机她得已嫁给"仇人"。刺杀,刺杀,刺杀。她的生命里只剩这件事。一次意外,她发现当年的惊天秘密。"这世间的一切,你若喜欢我都给你就是了!""可我只想要你的命!""我给你!"万般的宠爱,是否能融化她早已冷漠的心?
  • 国学高手在都市

    国学高手在都市

    从山上下来的少年,意外成为国学老师,正经与随性的气质,完美结合,让他在都市中,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