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22000000006

第6章 阎笑儒 尹寿山

麻子傻子好搭档

◎ 王亮

传统相声中有两个上演率很高的名段——《武坠子》《卖布头》,特别是后者,老年间几乎所有的相声艺人都会表演。但如果问谁说得最好,有“相声泰斗”之誉的马三立说:“第一是刘化民,第三是侯宝林。第二呢?不是我往自己脸上贴金,第二是阎笑儒。”有“相声大师”之誉的侯宝林说:“《卖布头》《武坠子》,我说不过阎笑儒。”

阎笑儒何许人也?马三立的大徒弟,也难怪马三立会说“贴金”二字。当阎笑儒得知两位大家对他的夸赞后,说:“那是我师父和宝林师弟捧我。每次使这两块活确实很火,那也是因为尹叔量得出彩。”

阎笑儒对马三立、侯宝林的夸赞有些半推半就,不是不谦虚,而是把功劳推给了他的合作者尹寿山。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天津卫的观众没有不知道阎笑儒、尹寿山的。在全国相声界,这对搭档同样是尽人皆知,有着很好的口碑。不过在老观众中,比两个人的名字叫得更响的是他们的外号——“阎麻子”“尹傻子”。

一次,二人在著名的连兴茶社演出完去吃夜宵,可巧,刚刚看完他们演出的两个观众就坐在一旁,还主动搭起话来:“二位老板说的相声,那是没说的,一个字——好!可是您二位的名字,听着不怎么顺耳……”

阎笑儒指着尹寿山对那位说:“他是我叔,您看我叔他傻吗?”

那位笑了:“傻?傻能说这么好的相声?傻也是装傻。”

尹寿山指着阎笑儒对那位说:“您看他是麻子吗?”

那位说:“那哪叫麻子?麻子什么样,马路上看看,多了。”

尹寿山说:“哎,傻子、麻子,这就是外号。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得外号不富。”

阎笑儒接了话茬儿:“明白了?外号。说相声的老前辈叫麻子的多了,韩麻子、马麻子、张麻子……”他一扭头,“叔,人不得外号不富?咱爷儿俩有外号了,也没富啊!”

尹寿山淡淡一笑:“咱就是受穷的命。”

这对话发生在1947年,二人刚开始合作没几天。

其实在相声界,很多艺人都有外号,比如朱阔泉叫“大面包”,张宝茹叫“大狗熊”,张杰尧叫“张傻子”……叫的人多了,就成了所谓的艺名,艺人也乐于接受。

阎笑儒是天津人,原名阎鸿斌,生于1913年,拉过小套儿,当过学徒,学过织布。后来他向宋玉清学说相声,表演技艺日渐精湛。但按相声这一行的规矩,没有师承的演员不能靠说相声挣钱,而宋玉清不是相声门里的人,于是在1938年,阎笑儒在秦皇岛拜小他一岁的马三立为师,成了马三立的大徒弟。

尹寿山也是天津人,打小在天津多个明地听相声,私学表演,还不曾拜门时就已经掌握了多个段子。后来他开始撂地演出,引起了马三立的父亲、著名的“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的注意。1938年,马德禄收尹寿山为徒。

这样算起来,尹寿山是阎笑儒的师叔,所以阎笑儒平日里称呼尹寿山为“叔”。

阎笑儒和尹寿山的合作还要感谢一位牵线人,那就是马三立的师父,艺名“周蛤蟆”的周德山。

周德山是艺名范有缘的范长利的大徒弟,也是“相声八德”之一。他在连兴茶社掌穴时,发现阎笑儒的脸上有戏,是块演双簧前脸的好材料。而当时阎笑儒没有固定的搭档,常与刘广文、黄鹤来等合作,还曾与常宝堃互为捧逗。周德山还发现师侄尹寿山为人憨厚,使活也不错,知道他曾给马三立、郭荣起、马四立等捧过哏,口风瓷实,滴水不漏。于是,周德山把阎笑儒和尹寿山撮合在一起,让二人结成搭档。

阎笑儒、尹寿山二人此前就互相欣赏,再加上前辈这么一撮合,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按照周德山的要求,二人在连兴茶社的首场合作演出中,表演的不是相声,而是双簧名段《拉骆驼》。台下的观众都笑喷了。其中还有几位艺人:周德山、马三立师徒,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小观众,他也是连兴茶社的演员,就是尹寿山的儿子尹笑声。

就在阎尹二人首演的当天晚上,周德山、马三立、尹寿山、阎笑儒、尹笑声老少三代共进晚餐。这五个人的关系很有意思:

周德山是马三立的师父,且与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关系甚笃。马德禄于1917年带着全家从北京来到天津定居,第二年就成了腕儿。天津有个非常著名的游艺场,叫“陶园”,就像上海的“大世界”,经常举办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当时的一则公告上写着:“延请马德禄、万人迷(李德钖)、周蛤蟆(周德山)串演相声。”那是1918年,说相声的艺人也只有这三位能进陶园。而且三个人都位列“相声八德”之中,并在一起合作,马德禄、周德山都为李德钖捧哏。

尹寿山是马德禄的徒弟,马德禄的儿子马三立是周德山的徒弟,阎笑儒是马三立的徒弟、尹寿山的师侄,而尹寿山的儿子尹笑声后来拜马三立为师——五个人的关系可谓盘根错节。

五个人在连兴茶社附近的宴宾楼随便点了几个菜。那时大家都是穷艺人,晚餐自然也算不上很丰盛。在吃喝中,周德山叮嘱尹寿山、阎笑儒:“你二人说相声、演双簧,搭档起来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以后就别分开了。”

对阎笑儒来说,周德山是亲师爷。师爷希望两个人别分开,这个“希望”就像“圣旨”,后来除特殊情况以外,两个人基本上没分开过,成了一对“铁档”。

1953年的一天,演出结束后,尹寿山对阎笑儒说:“笑儒,昨天魁海去我家了,让我给他的一个徒弟站几天,你看怎么样?”阎笑儒说:“好事呀!叔,干吗还跟我说?拉晚辈一把,这么多年,您不就是这么拉我的吗!”这爷儿俩,有什么事都是商量着办。他们提到的“魁海”是武魁海,那个徒弟是魏文亮。作为长一辈的演员,尹寿山给别人捧哏,事先还要征求阎笑儒的意见,可见他对阎笑儒的尊重。

至于二人演出的节目,即便是《武坠子》《卖布头》《歪批三字经》《歪批百家姓》《捉放曹》《汾河湾》这样很熟悉的段子,他们在上台前也要对活,一丝不苟。

1955年,天津市和平区成立了相声队,集中了几十位相声演员,几乎个个都是名家,如于佑福、班德贵、赵心敏、李鸣岐、张嘉利、史文翰、常宝霖、耿宝林、高英培、范振钰、刘文亨、刘文贞、刘玉凤等。开场演员一般是尹笑声、黄铁良、尹秋雯、王鸣录等。攒底的演员有两对,一对是于宝林、冯宝华,另一对就是阎笑儒、尹寿山。由此也可以看出阎尹这对搭档的艺术水平和受欢迎程度。

1956年的一天,阎笑儒、尹寿山和高英培、范振钰在天津著名的红旗剧院演出,高范倒二,阎尹攒底。演出结束后,两对搭档接受了《新晚报》(今《今晚报》)记者的采访。访问的主题是相声演出中的甲乙两位表演者应该怎样合作。

那天的采访很有意思,就像是一场小型艺术研讨会,阎尹高范四个人在各抒己见的同时一致认为,无论是子母哏还是一头沉的段子,逗哏和捧哏在表演中都是你有来言、我有去语。默契与否关键是看这“来言”和“去语”衔接得是不是严丝合缝。有的演员结成了对子,搭档了许久,却总是不合拍。为什么?原因有两个,一是相互对对方的艺术特点不够了解。正是因为缺乏这种了解,才无法去衔接对方的话语。但只是了解了对方的艺术特点还远远不够,在此基础上如何去适应、去配合,帮助对方把自身的艺术特点发挥出来,这一点更为重要。至于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如果演员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就无法具备配合对方的能力。

一天下午,天津市和平区相声队的演出由阎笑儒、尹寿山攒底。演出结束后,二人鞠躬下台。可观众们就像商量好了似的,一个都没走。为什么?因为阎尹这对搭档很久没演双簧了,观众中有很多人是阎尹二人的铁杆粉丝,几个人提前商量好,打算“逼着”二人演段双簧。即使是表演一丁点,观众也觉着过瘾。既然如此,就不能让忠实的观众失望,二人在后台商量,看是应付应付,还是正儿八经地表演。二人看法很一致,很快就上了台,迅速进入正活,阎笑儒这就扮上了。这让全场观众都吃了一惊,啊?上大段啊!没错,上的是大段,而且是之前很少演出的根据相声改编的《杂学唱》。阎笑儒表演双簧的前脸,观众爱看他的发托卖相;尹寿山表演后脸,观众爱听他的说、学、逗、唱。那天,二人表演的双簧形同一人,而且根本不是所谓的返场,而是足足表演了二十分钟,明明就是一个完整的大段。

二人回到后台卸完装,正打算从后门离开,不想许多观众已在后门等候,非要请二人吃饭。去还是不去?阎笑儒看了看尹寿山,尹寿山说:“有人请客,干吗不去?”尹寿山答应得很痛快,他不是为了一顿吃喝,而是为了表达对观众的尊重,为了满足观众的心愿。

同类推荐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南方音乐

    南方音乐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花儿与少年花儿美美走世界

    花儿与少年花儿美美走世界

    《花儿与少年》是国内第一档明星真人秀旅游节目,在节目中,五位美丽的中国女性:郑佩佩、张凯丽、许晴、刘涛、李菲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这五位女性,代表着中国女性美丽的五个侧面,节目的播出,让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燃起了“美美走出去”的渴望。“穷游世界”是年轻人的梦想,而作为女人,还要懂得在旅行中善待自己、宠爱自己,这样才能通过旅行让自己变得更美丽。这本书中,介绍了五位“花儿”的独门旅行秘籍,也从她们每个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女人在旅行中最美的那一面。同时,书中还独家收录了对五位明星和导演的贴身访谈,除了详解很多幕后“八卦”,更道出了一档优质真人秀节目的良苦用心。
热门推荐
  • 绿毛虫的神兽之旅

    绿毛虫的神兽之旅

    女主因看神奇宝贝时喝水被呛死后灵魂被吸入宝可梦世界成了一只闪光/异色(因为神奇宝贝要钱了,我也忘了绿毛虫的闪光颜色所以我用的是我的世界神奇宝贝里面的闪光裂空座颜色)绿毛虫,遇到了小智又被小智用球抓住后的旅行(在挑战第一个道馆时成功将系统逼出来后在成为裂空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能有男主不过是精灵(我不知道使用黑色的闪光还是金色的闪光我就把她弄成两个颜色都有了可以调换黑色的力量强点金色的除了格斗什么都强)(金色皮肤是后期出现的)
  • 妈咪要宠:傲娇爹地请靠边

    妈咪要宠:傲娇爹地请靠边

    她背信弃义,狠心抛弃他销声匿迹。四年后再次相遇,他却得知她早已嫁为人妻,还孕有一子。他恨她,步步逼近。得知真相后,他怒斥着眼睛质问她,“为什么带着我的孩子嫁给了别人?”
  • 瀚宇之生死结界

    瀚宇之生死结界

    我们本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矮人啊~我们选择隐世躲避杀戮......现在我们只是想要回家。杀戮却从未停止......
  • 流魂

    流魂

    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一只弱鸡男主作死之后又不死的他却被各种奇怪的灵魂围绕,徘徊在路口的loli?收殓亡灵的信使?抑或惨死的修女的魂魄?本来空荡荡的房子里愈发的热闹起来,面临着一群软妹的他殊不知他已经被列为了抹杀的目标……
  • 都市超级大医圣

    都市超级大医圣

    做医生,我就要做那医术最好,受万人敬仰的大医圣!
  • 小王子

    小王子

    《小王子》是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 铠武者番外之夜魂

    铠武者番外之夜魂

    铠武者系列老配角夜魂的小故事。每一章都是小小的一幕。每一个配角,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娱乐文学」
  • 逾世殇

    逾世殇

    缠绵悱恻的旷世奇恋,尘封之下的家国爱恨,霸王的一世,你不会懂垓下之围,乌江河畔,男子被迫绝境,奈时不我待,阴谋阳算之世他至情至性,纵格格不入亦傲骨如初,随心所欲到时代妥协,在意不惜一切的爱憎之分,以他率性护的天真,总容的所有之过愿一世安然,不惜极端求仁得仁的那样决绝,鲜活……这世间残酷的成王败寇,所谓难容的与世为敌亦争,若时光倒退,女子不惜一切的逆天改命,护他一世周全,如镜般折射,爱入骨,
  • 潋滟水色晴湖光

    潋滟水色晴湖光

    一场爱恋拉开帷幕,多年再见时,你我不再是当初差距那般大的人,我们都在改变,感谢这样的生活带给我们机会。你好,我叫潋滟。你好,我叫晴方好。
  • 快穿之系统求放过

    快穿之系统求放过

    林惜之是一个宅女,最喜欢看小说,但她却非常讨厌小说中的恶毒女配,毫不留情的攻击她们,最终触怒了广大女配们,于是便有了系统君,然后去各种世界为女配逆袭,在此过程中和系统君培育出了忠厚革命友谊,最后被某系统吃的连渣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