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5500000011

第11章 唐戈病逝 (4)

坐落于黄淮平原的边上,西面是山区,南北是丘陵,自古为天下粮仓,本来应该是很富裕的地方,却因为人口的增多,频繁的战争,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走向了衰落。解放后的合作化运动虽然减少了这一地区的外逃人口,但却增加了饿死者的数量。

八十年代土地制度改革,使这里的山村焕发了生机,许多家庭盖起了砖瓦房,购置了手扶拖拉机。但是好景不长,七、八年后,农民的收入就再也涨不上去了。于是,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有的搞建筑,有的去挖煤,十五六岁以上的孩子,都不再上学了。

据县教育局长讲,他和唐戈小的时候,每个生产小队都有小学,每个生产大队都有中学,课本不用自己花钱买,小队、大队出钱包了,因此很少有辍学的。但现在不行了,有限的土地不断被占用,剩下的耕地已经无法养活这么多人了,自然减员、计划生育和人口外流,使农村的常住人口不断萎缩,每个自然村里的孩子数量都在减少,因此只能是几个村子合起来,才能办起一所小学。在小一点的村子,那些不到十岁的孩子,每天上下学要跑十几里的路,遇到刮风下雨,非常遭罪,家长也很担心。上了中学之后,离家就更远了,因为不是每个乡都有中学,因此他们只得住校,半个月回家一次,交通不便的,一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学校的伙食很差,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样饭菜,所以害得多数孩子患有胃病。好不容易熬到高中毕业了,考上大学还好,若考不上大学,回家种地,读书和不读书就显不出什么差别两样,所以家长让孩子读中学的积极性并不高。就是考上大学的孩子,家里也不一定能供得起,孩子到了城里,更是得在物质上、精神上继续承受痛苦,所以家长让孩子上大学的兴致也不是很高。如此总结下来,辍学外出打工赚钱,几乎是他们唯一可选的路。

局长说他只说大实话。他对在村子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短时间内没有什么信心。但他决心保证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入学,能至少读完小学。正因为如此,他对唐戈捐建10所小学的善举,格外地欢迎。

唐戈家所在的靠山屯是附近最大的村落,有将近100户人家。八十年代盖起的砖瓦房已经显得破旧了,但还不算过时。有一所小学校设在这个村子的正中央,校舍是以前的大队部,曾翻修过,倒也宽敞明亮,就是里面过于破烂。校舍原是土木结构,房梁和立柱已被岁月熏染打磨得油黑发亮,上面刻痕累累;檩子和椽子大多被压弯了腰,从落到地上的白点点看,上面的木结构已被虫蛀得比较厉害了。至于窗框,更是七扭八歪,一看就知是座危房。学校的院子比较大,当年开大会、放露天电影都用它。院子没有铺砖或打水泥,夯过的泥土表面已经坑坑洼洼,不再平整,孩子打闹时经常有人崴脚脖子。就是这么个地方,硬被隔出三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供周围三个自然村的200多个孩子在这里读书。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教室两个年级,一边上课,另一边就得自习。

唐戈最小的一个侄子也在这所学校里上学。他妈妈为了让小儿子也能像他叔叔一样,远远地飞出这个小山村,飞到大城市去,给他起名叫唐学戈。小学戈没有辜负妈妈的一片苦心,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他当然不知道他的叔叔正在外边受罪。

扒掉大队部,在原址上重建希望小学的方案没有获得通过。村民们想保住这座修了几次的“老建筑”。那是当年所拥有的集体凝聚力的唯一象征和遗迹了。大伙儿在村东头给新学校选了一块更“眼量”的地儿。

再说唐戈的哥哥。到底是一个妈生的,他从李思恩、冯雪那里得知消息后,第二天就抛下农活,起身去了昆明。唐戈给他汇的钱他一分未动,也没有和他的家人提起过。去云南省医院之前,他把钱取出了一部分带上,以备应急。后期唐戈染上毒瘾之后,他寄给哥哥的钱都被他哥陆陆续续取出来,用于给他买毒品止疼了。

哥哥到医院找见唐戈后,兄弟二人相拥而泣。

唐戈此时身体已经非常瘦弱。无休止的病痛和毒瘾的间歇发作,轮番折磨着他,使他苦不堪言,吗啡的剂量也在因此而加大。

哥哥到后的第三天,景开公司以有亲人服侍为由,召回了派去护理唐戈的员工。又过了几天,医院要求续交住院费,但景开公司却拒绝为唐戈继续支付治疗费用。唐戈直接打电话向公司财务讨要,现任财务部经理只好坦诚相告:“公司连信息发布费都支付不起了,实在没钱再给您支付医药费,只能请您自己先行垫付,以后再找机会报销。”

唉!这又能怪谁呢?

躺在床上,睡不着而又感觉不太疼的时候,唐戈会把这些年所经历的事,像放电影似的在眼前一幕幕地过:上学读书时的得意和一帆风顺;出国不成时的无奈和忧伤;刚参加工作时的雄心与理想;企业运作中的风险与疯狂;公司上市后的挥霍与挫折;……

自己想爱的爱过了,想享受的享受到了,所能做的都已经尽力了,想来应该是知足了。至于天命难违,大限早到,一些该做而来不及做的事,特别是一些补偿别人报答社会的事没来得及做,只能归于遗憾了。天地尚有残缺,人哪能没有遗憾呢。

唐戈本科学的是哲学,所以有一大堆中外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装在他脑子里,诸如老子,孔子,康德,边沁,黑格尔,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萨特,等等。他们经常在一起辩论和打架,有时让他无所适从。

现在,小个子康德在他半醒半睡的时候走出来,开始对他说话了:

“你虽然顶着头上的星空,须接受自然法则的宣判,不得不走向死亡;但你是个有理性的人,依心中的道德律说话,按理性的法则行动,一切皆出自自身内在的必然性,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因而你又是自由的。”听了康德的话,唐戈感觉舒服多了。

这时,孔子驼着背走了过来。唐戈看他一眼,不由得皱了皱眉。他不太喜欢这老头。不是反感,是不喜欢,就像有时不喜欢自己一样。他一会儿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有三畏,不知命不以为君子;一会儿又说不怨天不尤人,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甚至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总之,他始终是在容忍和调和矛盾,和稀泥,有点虚伪。唐戈睁了睁眼,把老头赶跑了。

叔本华来了,还是他痛快淋漓:既然欲望是天命强加于人的,而人奔波劳碌既没有快乐,也没有意义,生活如同梦境,那么,敌视和挑战自然,甚至以自杀相对抗,就是一种勇敢的选择。唐戈记得,王国维就曾用实际行动,在昆明湖旁,如此痛快地选择了一次。

不过他唐戈的意志要比羸弱多病的王国维坚强,所以目前还没有选择自杀的打算。

正当唐戈在思想的王国里漫步的时候,医院财务人员走过来,又找他催要住院费了。真是扫兴。

无奈,他只好重新回到活人的世界中来。

这时,一旁的小护士发现,唐戈脸上的笑容(其实是皱纹)马上堆起,身子赶忙侧过来,毕恭毕敬地向要账者赔着小心,跟人家轻声细语地应付着,说的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

等把财务部的人对付走之后,小护士开始揶揄他。唐戈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瞪着突出得像蛤蟆一样的眼睛,不理睬小护士,而是自顾自地在那儿念经:“大智若愚、大雅若俗,大洋若土,大富若贫,大贵若卑。都是境界啊!”说完,眼泪已然流下。

说大雅大洋,唐戈那是在恭维自己;但说到大富,他却本来是可以做到的。只是,他生性好赌,又出手大方,进的多流出的更多,所以才没有真的大富起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唐戈不断地打电话,似乎是在化缘。

果然,在随后的一个多星期里,每天都有人来给他送钱,而且来者无一例外,全是美女。她们不但带来了钱,鲜花和水果,同时还带来了泪水。

唐戈后期的治疗,有一多半费用是靠以前女友的资助支撑的。

一天查完房,回到科里,小护士问男医生:“唐戈都这样了,怎么还有心谈情说爱啊?”

医生回答:“男人都这样。宁做花下鬼,到死也风流。”

“你说那些女孩还喜欢他什么呢?”

“人间自有真情在!”

“嘁!”小护士对这种回答嗤之以鼻。但转过身,又皱着眉头问:“你说这时间安排的,

怎么那么巧?那些女孩怎么就没相互撞上过呢?”

1996年9月,周末,李思恩和冯雪相约来看唐戈。

见了面,李、冯二人都被唐戈的状态吓了一跳。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已经变得没有人形了。

唐戈已经从单人病房搬了出来,被安排在一个六人大病房的角落里。他躺在床上,浑身上下只穿了件内裤,横着一条浴巾遮着下身,四肢细瘦,肚子突出,脸色蜡黄。他哥哥把他扶起来,半躺半靠在床上。他眼睛看着李思恩和冯雪,尽量装出一付笑脸,使本来就扭曲的脸变得更加难看:“你们看我还像个总经理吧?”李、冯二人咧了咧嘴,笑不出来,倒是想哭。他们怎么都无法将眼前的这个人同那个走路带风、朝气蓬勃的唐戈联系起来。

哥哥把唯一的一把椅子让给了冯雪,自己则站在一旁,李思恩坐在床边,面对着唐戈。他们俩把筹建希望小学的进展情况,简单地向唐戈做了介绍,并征求他的意见。唐戈很满意,在捐建的首所希望小学――他家乡靠山屯的“唐戈希望小学”出资协议上签了字,并希望能尽快动工。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

唐戈睡下之后,三个人一起来到楼下附近的一个小饭馆吃晚饭。

席间,唐戈的哥哥不住地唉声叹气:“检察院、公安局的人三天两头来找他,调查核实情况,他总是呲牙咧嘴地坚持着,没有拒绝过一次,每次审问完,他都得好几天才能缓过来。我看这样下去,可是死得快。”

冯雪想了想,说:“要不这样,把他转院转到北京去!反正咱是自费,也不用征得单位同意。到了北京,我离得近,可以多照顾他一些。”

李思恩表示赞同:“他这样的病人,量医院也不会卡着不放。但以他现在的身份,转院前恐怕还是得向有关部门请示一下,免得以后麻烦。”

唐戈的哥哥也赞成转院。李思恩还提议,冯雪主要负责照顾唐戈,希望小学的事则主要由他自己来跑。转院到北京后,唐戈的哥哥可以先回家,一是把田里的活先干一干,二是就近可以帮他督促希望小学的工程进展。既然唐戈参加不了捐赠仪式,那么仪式也就免了。为了能让他尽早看到有关录像或照片,校舍的建设恐怕得走超常规路线。

“还有,”李思恩接着说,“唐戈以后需要钱的地方还很多,因此希望小学最好还是一个一个地建,不要一下子都铺开,把钱都投进去,免得唐戈自己真需要钱的时候,反悔都来不及。”唐戈的哥哥和冯雪都点头赞同。“那就第一所小学建完之后先等一等,看看情况再说别的。”李思恩看着唐戈的哥哥:“你看这样安排好不好?”

“好!”他当然赞成。

1996年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李思恩又来到了靠山屯“唐戈希望小学”的建筑工地。他要再拍些照片,录些影,拿给唐戈看。工地坐落在村东的半山腰上,三通一平已经完工。工人们还在抓紧施工,校舍的地基已经出了地面,上面砌砖的活儿就快了。

校园宽阔的操场上,用椽子临时架起来的“校门”和“校门”上的彩色条幅迎风摇曳着。在“校门”的前面,山脚下,是养育过唐戈15年的村落;“校门”的后面,是未来的新校园。操场显得非常地平整、空旷,站在这里,能望出很远很远。奠基石依然孤零零地立在校舍的地基旁,夕阳下,就像是一座墓碑。

两个月后,1997年的元旦刚过,唐戈在北京去世。

咽气前后,火化过程,李思恩和冯雪都一直守在身边,接呼吸机的氧气面罩就是冯雪帮护士摘下来的。管子拔掉之后,唐戈只无力地扭动了几下就安息了。穿衣前,冯雪为唐戈彻底擦洗了身体,李思恩在一旁帮她。他见唐戈的阳具又长又大,水灵灵的,与干瘪的大腿很不协调。

几乎同届同专业、同届不同专业在京的所有研究生同学,唐戈的导师,都参加了唐戈的遗体告别仪式。望着学生、同学如核桃纹般苍老、消瘦的遗容,在场的师生没有一个不流泪的。李思恩拥抱着唐戈的哥哥,放声痛哭。告别厅外,狂风大作,漫天昏黄,厅外排队吊唁的人被刮得站不住脚,那情景,真如《叹万事空歌》所言:“生也空来死也空,生死如同一梦中;生如百花逢春好,死如黄叶落秋风”。

依照唐戈太太信上所提的愿望,火化前,李思恩把她寄自美国的一张原版美国地图,和一页写着“我和你在一起”并署了她名字的白纸,放在了唐戈胸前,一并推进了炼人炉。

唐戈是当年上市公司中最年轻的总裁,学历最高的总裁,股民中影响最大的总裁,也是争议最多的总裁。但是今天,10年之后,还能够记起他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在资本市场中,像唐戈这样的匆匆过客还有很多,他们或被大家宠过,或被大家恨过。然而喧嚣之后,都终归于沉寂。不过庆幸的是,人们越来越短的记忆周期,并没有阻碍后来者的前赴后继。

股市涨落依旧。唐戈的同学亲友及所有他认识的人、认识他的人,依旧为工作为生活而忙碌着。社会在追求和奋斗中进步着,没人能让它因伤感而慢下来。

一周后,冯雪到营业部来找李思恩,说是要在这里把唐戈账户上留下的股票都抛了,好替他还债。李思恩交待部下给她开了绿灯。

自那之后,李思恩再也没有见到过冯雪。她单位的人说她早就辞职离开了。

同类推荐
  • 小娱记大明星:午后薰衣茶

    小娱记大明星:午后薰衣茶

    冷酷帅气的偶像巨星夏夜薰和新近崛起的天才娱记“火焰小魔女”小园,他们本属于两个势同水火的群体,却因为一次“偶然”,成为亲密的好友。小园的可爱融化了少年冰冷的外壳,薰的温柔逐渐动摇了她的心。是无情无义地曝光超级巨星的独家资料,还是维持那份令人心动莫名的友谊,残酷的现实只能让小园选择其一。当红偶像夏夜薰的绝密私人档案首次曝光,曝光资料的居然是他的好朋友——天才娱记“火焰小魔女”小园!生气的薰毅然决定和小园断绝朋友关系,小园为如何挽回二人的友谊苦恼不已。这时,妄图东山再起的黑帮组织海兴帮竟将魔爪伸向了薰!小园在保护薰的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 老乌哲学

    老乌哲学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
  •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美人倾国倾城之沧海遗珠

    她是生于冷宫,受尽欺凌的落魄公主;她是才智卓绝,知人善任的君侧第一谋士;她是点石成金,化敌为友,最受奴仆敬重的主人;她是官印经典,赈灾治疫,受百姓生祠拜祭的河神……深宫如棋局,一步一惊心。宫闱倾轧使她蒙冤入狱,夺储之争又令她错嫁他人。复仇之火一旦点燃,所到之处皆成灰土。然皇帝父亲深邃却无法言说的爱怜,倔犟少年炽烈而一往情深的热恋,能否将她冻结的心融成秋日里的缓缓溪流,让山茶花沐寒而开,在海阔天空里绽放出一片云淡风轻?
  • 家族复仇

    家族复仇

    本书收录了巴尔扎克的七篇中短篇小说:《刽子手》《家族复仇》《长寿药水》《柯内留斯老板》《不为人知的杰作》《费拉居斯》《大布勒泰什》。这七篇中短篇小说都是巴尔扎克的优秀之作,集中反映了这位现实主义大师的主要艺术特征。
热门推荐
  • 我从来没有说过喜欢你

    我从来没有说过喜欢你

    “所谓的喜欢,都是你自己以为,我从来没有说过吧。”他从来没有说过喜欢她,却一声不吭用一辈子来爱她。少年时代的感情在经年以后刻骨铭心。男神高冷沉默,青梅竹马,虐恋情深。
  • EXO之没有明天

    EXO之没有明天

    我们都如同那平行线,即使跟上对方的脚步,却又不可能互相交集。都说旋转木马是世上最残忍的游戏,我们彼此追逐,却又隔着可悲的距离。我们历经着刻骨铭心,到头来才发觉是笑话。但,紧紧拥抱也是恐怖的结局。我们心心相惜,却又看不见彼此.除非做好熨帖周全的包扎,否则别去触碰别人的伤疤。遇见他们,是幸,抑或不幸。纵使前方荆棘遍布,我也愿为你披荆斩棘。对你,一步步,迷失深陷。若不想被利用,那就做掌握命运的强者。前方等待我的,是解脱,还是更暗的深渊。我叫金明月,你们都在我笔下。
  • 花千骨之转世再遇

    花千骨之转世再遇

    “白子画,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一句神喻,便改变了他的一生,而花千骨转世后会发什么呢?遇到白子画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它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社会风貌的同时,更显现出来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所具备的很高价值。《世说新语》在中国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早在公元9世纪末既已传入日本。1974年,《世说新语》被全译为法文。1976年,又被翻译成了英文。鲁迅把《世说新语》称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 到海的另一端到银河彼端

    到海的另一端到银河彼端

    好奇心是什么?那就是在航海时,我们所看到的指南针。
  • 武逆成仙

    武逆成仙

    故事是从主角得到一个可以自动炼丹的仙炉开始的,一炉在手,天下我有!炼丹练功,修行一日千里……天才是用来踩的!妖孽是用来踹的!变态?大胆!你们怎么能用这样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本少爷?管你是世家的子弟,还是大阀的儿子,统统都是浮云!少爷照踩不误!什么?武者以力证道,三花聚顶后成就的金丹大道,是五行中的三系金丹?很牛吗?这个……少爷我的这个五气朝元境界是怎么回事,好像……好像是传说中的境界哎?顺者为凡,逆者成仙,少爷我以武者的意志,逆天成仙!武逆成仙(超级群18387625,进群暗语:落叶不知秋。群的宗旨:高筑墙,多积粮,缓称王。群的状态:招兵买马中。群的口号:只要小鱼,不要小虾。)
  • 异界剑君

    异界剑君

    惟有领悟到情的极致,方能达到剑的巅峰。腹有良谋,胸有大愿。手握长剑,笑傲两间。剑之一道本该如此。
  • 外星合伙人

    外星合伙人

    大学毕业,杨叶找了份看管仓库的工作。却没想到上班的第一天竟遇到外星人,而且对方和他一样,也是个穷吊丝……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创办了同一个公司——无限梦(英文简称:ID)(新书《调频未来》已上传,简介:08年,一台可以接受未来的收音机,改变了张凡。下方传送门。)
  • 西汉蚩尤传

    西汉蚩尤传

    上古传说中的蚩尤和轩辕帝的女儿数千年的睡眠,穿过时光来到西汉末年,他们带来了上古的凶兵利刃,也带来神话中的洪水猛兽,在这样一个玄幻的世界,他们会有怎样的经历呢?
  • 借你一点自信

    借你一点自信

    本书精选青年女作家夏妙录的小小说作品80余篇,所选作品均已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多篇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新智慧》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