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0600000085

第85章 罗文干案

1923年1月13日,陈独秀和瞿秋白抵达北京。这时,中央局根据陈独秀出国前的意见,已迁到北京。

因为已经决定和孙中山继续合作,1月18日,陈独秀写了《革命与反革命》,反驳了胡适关于陈炯明是革命的话。陈独秀认为,陈炯明在辛亥革命时代,在漳州时代,在讨伐陆荣廷、莫荣新时代,都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党,后来阻挠北伐军,驱逐孙中山,便是反革命的行为了。胡适说陈炯明对孙中山是“革命行动”,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胡适是朋友,陈独秀的口气很婉转。

几天后,陈独秀于1月24日在《向导》第十七期上发表《评蔡校长宣言》,引起了与胡适的另一场笔墨官司。

原来,在陈独秀到莫斯科期间,发生了罗文干案。北京政府财政吃紧后,各大学发不下工资。“好人政府”王宠惠内阁财政总长罗文干与华义银行代理人签订了与奥国借款的展期合同,得到债权方补款八万英镑。这项贷款扣除支付中央政费的十万元,尚余五十万元。他和总理王宠惠满了曹锟的保定派阁员、农商总长高凌霨,私自将这五十万元全部拨给了洛阳吴佩孚。为了保密,罗文干签订此项合同,未提交国务会议,只由总理王宠惠批准。不料华义银行副经理徐世一向吴景濂等告密,事情败露了。去年11月18日,罗文干以受贿八万英镑(华币六十万元)罪名,遭到逮捕。

吴佩孚出面发话,黎元洪于11月22日将罗文干释放。次日,曹锟见半年来交通部拨给吴佩孚的军费为509.9万元,而拨给自己的仅有242.4万元,于是打电报给北洋政府,提出“既经拿交法庭,应请大总统毅然独断,组织特别法庭,或移转审讯,彻底根究,期无遁饰,毋令徇纵,以彰国法”。新任教育总长彭允彝为讨好吴景濂等人,在国务会议上提出罗文干案应交由法庭再议,于是罗被重新收监。

教育总长彭允彝此举,引起了“好人政府”支持者蔡元培的愤怒,作为北大教授罗文干的直接上司,认为有对此行为表明态度之必要,遂愤而辞职。在和汤尔和、邵飘萍、蒋梦麟商量后,1月18日,蔡元培早晨出京,并给总统写了辞呈。次日,蔡元培在报上刊登启事说:“元培为保持人格起见,不能与主张干涉司法独立蹂躏人权之教育当局再生关系,业已呈请总统辞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之职,自本日起,不再到校办事。特此声明。”

十一年后,蔡元培写《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说:“十一年冬,财政总长罗钧任君忽以金佛郎问题被逮,释放后,又因教育总长彭允彝君提议,重复收禁。我对于彭君此举,在公议上,认为是蹂躏人权献媚军阀的勾当;在私情上,罗君是我在北大的同事,而且于考察教育时为最密切的同伴,他的操守,为我所深信,我不免大抱不平,与汤尔和、邵飘萍、蒋梦麟诸君会商,均认有表示的必要。我于是一面递辞呈,一面离京。”

蔡元培辞职,没有和胡适商量。胡适后来听说是汤尔和的主意,十分不满。他觉得矛头应对准政治大题目,而蔡元培的矛头只着对着彭允彝,叫人失望。但他仍然配合了蔡校长的抵制行动,一个月后,以生病为由向学校请长假一年,他的教务长由顾孟余接替。几天后,他以查糖尿病为由,住进了协和医院。事实上,他没有患糖尿病,是医生查错了。

陈独秀认为,罗案正说明“好人政府”破产了,而应该采取革命的手段来对付腐败的政府。因此,他反对蔡元培以消极的辞职作为抗议的手段。在《评蔡校长宣言》中,陈独秀要大家“如防御鼠疫霍乱一样,日夜防御蔡校长之消极的不合作主义侵入思想界”!

从苏联回来后,陈独秀大张旗鼓地大谈政治了。他在1月31日《向导》周报第十八期发表杂感说:亚里斯多德说得好:“人是政治的动物”,除非不是人,那能够不问政治!“不问政治”这句话,是亡国的哀音,是中国人安心不做人的表示!

胡适虽然反对蔡元培的辞职,但和陈独秀角度不同。2月4日,他在《努力》上发表《蔡元培是消极吗?》,反驳陈独秀。蔡校长这个人,平日大家知道他,并不是完全消极的人。他的行为,很符合中庸之道,有时类似消极,然而总含有积极的意味。这次,蔡元培在宣言里也明白地说,“退的举动,间接的还有积极的势力”;又说,“若求有点效果,至少要有不再替政府帮忙的决心”。说明,蔡元培还是“有所不为,然后可以有为”的。后者,正是蔡先生平日一贯的精神。蔡先生这次抗议,是他个人性情的表现,态度并不错,在中国社会上将发生积极的影响。陈独秀怕蔡元培“为恶浊政治延长寿命”,未免太过虑了。胡适写道:“蔡先生的抗议在积极方面能使一个病废的胡适出来努力,而在消极方面决不会使一个奋斗的陈独秀退向怯懦的路上去!”

2月7日,发生了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的惨案,并下令通缉陈独秀等共产党领袖,中共中央机关被迫迁往广州。这次争论,不了了之。

值得一提的是,和北洋政府闹矛盾后,加上受陈独秀的影响,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胡适站在一个自由人的立场,在二七惨案前夕还帮助工人运动说话。他说:

工会的力量是我们现时希望之所在。我国的工人运动正在迅速成长,而国民生产的增长则相对缓慢。在西方,资本家在工人觉醒并开始组织起来以前就有了百年的经验,但在中国,现在就已成立强大的工会,超越了民族资产阶级。

《日本新闻》的特派记者2月1日写文章引用了胡适的话,并说,“上述这种看法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占了上风”。

同类推荐
  • 刘胡兰传(马烽经典作品集)

    刘胡兰传(马烽经典作品集)

    《刘胡兰传》描写了刘胡兰从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妇女干事,15岁便牺牲在国民党的铡刀下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刘胡兰烈士的光辉事迹,鼓舞了千千万万男女青年的革命热情。千千万万的男女青年们,正在继承着烈士的遗志奋勇向前……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五代花间录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五代花间录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每想你一次,天空飘落一粒沙

    每想你一次,天空飘落一粒沙

    一曲《橄榄树》红遍海峡两岸,让人们记住了三毛,这个有着流浪意味的名字。三毛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流浪情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等以“流浪”为主题的书被奉为“永恒的经典”。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热门推荐
  • 明黛

    明黛

    这是一篇……简介无能的小说。好吧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吧,主角叫明黛。
  • 倒插门

    倒插门

    老婆岳母太强势!身家亿万的他,只想做一只顾家的小奶狗……
  • 翎羽典

    翎羽典

    一个毫不起眼的又咸鱼的小萌新如何在这个奇幻大陆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
  • 不如许你清风十里

    不如许你清风十里

    干净整洁的白衬衫上还残余着一股清淡的芳香,他知道,那是属于她的味道,独一无二。“清风十里,谁又能许我……”花季青春,时光流淌。在最好的时光遇到最好的他,在最美的年华错过最美的她。静水流深,沧笙踏歌。爱情是彼此相伴笙箫情长,可惜总要伴着相聚离别,凄凉而唯美。那年,谁许了谁清风十里……
  • 二战史·乞尾赖犬

    二战史·乞尾赖犬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可爱到想把你吃了

    可爱到想把你吃了

    在热闹繁华的长安,初栀误打误撞认识徐嘉衔,可两人相见如仇人,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而初栀也卷入了一场情感危机之中
  • 奈风,吹乱我心弦

    奈风,吹乱我心弦

    五年前,他离她而去,不辞而别....五年后,他回来了,找回了她,但他们之间早以出现了致命的裂痕。在这五年里,出现了一个真正爱她的人。他,等了她十年十年不娶,只为等她哪怕等到天荒地老他也不曾放弃......
  • 情帝转轮

    情帝转轮

    一代情帝,执爱百世,为心中所爱,付出百世,诠释情到深处无怨尤!终登临巅峰,与爱长存!沧海难洗心中意,桑田不改百世情!一剑向天万物服,为卿踏破万重山。
  • 腹黑校草与冷校花

    腹黑校草与冷校花

    苏家二小姐苏轻冉从英国回来,到贵族学院读书与腹黑校草夜景辰杠上,开始了一场腹黑校草与高冷校花的对决
  • 阴阳穿梭

    阴阳穿梭

    山中猎人王浩因拒绝村长儿子和妹妹的婚事,被村长派人追杀,却因此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茅山疯道士的隔代弟子。从此。少年王浩带着妹妹走出了山村,除恶鬼僵尸,降精怪,穿梭于阴阳两界,开启了一个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