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1300000004

第4章 “三思一行”教学论的理论基础——追求灵动课堂的前提(3)

品德学科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其目的就在于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施加思想影响,引导他们的道德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规范他们的行为。如何把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统一起来,让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最终达成“言行一致”的目标,应是改进品德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品德学科教学理论研究及其具体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轨迹。“三思一行”教学论遵循的就是这样一种轨道。

(二)品德学科教学不能违背德育教育的普遍性原则

教育学理论认为,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对组织与进行德育,提高德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学的普遍性原则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徐学莹、张荣盛:《普通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综观以上的德育教育原则,无疑给我们的品德学科教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的品德学科教学必须参照这些普遍性的原则,并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真正提高品德学科教学的育人质量。“三思一行”教学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理论基础之三:教学论理论基础

有关的教学论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必须包括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等七个要素。并且这七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情况错综复杂。对此,一些学者还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七要素示意图:

施良方、崔允淳:《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品德学科教学同样离不开这七个要素。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这七个教学要素的关系,不断优化其教学结构,实现育人的目的。“三思一行”教学论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有效优化组合这七个教学要素。

理论基础之四:经济学理论基础

经济学家中的结构主义者认为,多种经济因素(生产、消费、投资、储蓄、价格、工资、利润、利息、资本、劳动等等)之间相互形成某种机制,必然可以找到其间的某种合理比例,使投资和储蓄协调一致,国民收入与支付相平衡,在宏观上加速经济(产出)的增长。为加速经济增长,我们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引导消费,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等因素来达到目的。王朗玲、孟庆琳:《西方经济思想库(增长.发展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74页。

仔细分析,这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控制各种经济因素,优化经济结构,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经济效益的问题。我们的品德学科教学同样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同样有一个“服务”与“管理”的问题。

在过去的品德教学中,为什么我们搞了那么多年,形式上也轰轰烈烈,课本年年订,但其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呢?为什么总停留在“高耗低效”层面上呢?这或许是我们还没有在教学中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还没有抓好“服务”与“管理”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能借助结构经济学的一些理念来帮助我们解决品德学科教学的一些疑难问题,那将是一件很有益的事。因而,结构主义经济观成了“三思一行”教学论的又一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之五:行为学理论基础

思想行为学认为,为了达到对人的行为的预见与控制,我们要运用“关于人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意志、目的、行为的理论,观察人、了解人,”张一弼:《思想行为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版。以一个人的外部表现,追溯到他的内部动机,进而探求他的需要,寻找他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也可以把这个顺序倒过来,首先了解一个人的需要,进而了解他的动机,探求他的目的,预测他的行为,从而及时抓住思想苗子,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增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然后达到对人的行为的控制,使人的行为能按预期的方向、目标发展。人的行为是有一定的模式可循的,如能运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方法指挥我们的行为,那我们在实践中成功的机率就会大一些,挫折就会少一些。

品德学科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规范学生的行为。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强调的:“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在品德学科教学研究中,引入思想行为学的先进理念,将成为深化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因而,思想行为学原理成了“三思一行”教学论的又一重要理论依据。

理论基础之六:系统论理论基础

系统论作为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它强调宇宙中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着、发展着,系统无处不在,系统无处不有;强调系统的整体性、有机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其组成部分(因素或子系统)构成的,这就是系统的整体性。正如贝塔朗菲说过的“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小学社会课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版,9页。可见,系统的整体性为我们研究建构某一体系提供了整体性的原则。

系统的整体性作为一般系统论的核心,是由系统的有机性,即由系统内部诸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来保证的。它表示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指任何具有整体性的系统,它内部的诸因素之间的联系都是有机的。各个因素,在系统中不仅是各自独立的子系统,而且是组成母系统的有机成员。同时,系统与环境也处于有机之中,使得系统具有开放的性质。可见,系统的有机关联性要求我们在研究构建某一体系时,各个要素之间应该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全程开放的体系。

系统的动态性与有机关联性密切联系,有机关联性强调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分布,而动态性原则则强调时间上的变化。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每时每刻都处于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流动之中。开放系统是系统处于动态的条件,动态又是开放系统的必然表现。可见,系统的动态性为我们研究构建某一活动体系提供了动态开放的原则。

系统的有机关联性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层次以及系统的动态性所表现出来的渐进分异的方向性,都使系统具有有序性的特点,由此而提出有序性的原则。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标志着系统的组织性或组织度的增长,而系统的组织性与系统内部因素的有机关联性有关,又与其动态过程有关。可见,系统的有序性要求我们在研究某一活动体系时应坚持有序性的原则。

同时,在一般系统论中不仅要指出系统的有序性,而且要强调这种有序性是具有预决性的。系统的有序性不是为有序而有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向而有序的,并且这种方向由一定的预决性或目的性所支配的,这就是说,一个系统的发展方向,不但取决于实际的状态(必然性),而且还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测(偶然),这两者的统一便是预决性。可见,系统的预决性要求我们在研究构建某一活动体系时应该坚持目的性的原则。

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对教学活动这一个系统的总体构建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这些原则告诉我们,任何教学论的构建,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体系上,都必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且要从全局出发来把握局部,内容之间进行有序组合,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要顺应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学生的成长、教学的需要、教育技术的进步等变化,呈现动态、开放性的特点。“三思一行”教学论的构建遵循了系统论强调的这些基本原则。

研究与开发教学模式是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于将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初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和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广大教师有着直接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教学模式对他们来说,具有“行为指南”的作用;就像练习武术,首先得熟悉武术的套路,从一招一式开始,当对这些招式掌握得十分娴熟以后,才会有个性化的东西,渐渐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同类推荐
  •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思维(下)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思维(下)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365夜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365夜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本书集纳了若干中学生英语作文的日常习作,按文章体裁分为日记、书信、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几个部分,并在每篇习作后附点评,在每部分后另附相应体裁文章的写作指导,以期对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鼓励和帮助。
  • 给小学生讲艺术常识

    给小学生讲艺术常识

    本书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史,其中中国艺术史占一半的比重,主要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和建筑这四个大的方面,除了介绍最有名的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的历史之外,还通注意讲中西方做对比,让孩子能够领略到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 安全教育三年级(上)

    安全教育三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热门推荐
  • 魔菇

    魔菇

    他伴着旷世星雨降生,曾被村人奉为神灵转世,却又身患绝症,受尽歧视。他生而得神器认主,却有个神格分裂的器灵,竟要威胁他替其复仇。他的目标是浩瀚宇宙,却先得直面这黑暗的世界,挣扎求存。然而这些都不在话下,试看明星如何凭借一朵破烂银菇,带着小伙伴们赴身漫漫修途,一路排难解患,寰宇征战!
  • 十方剑主

    十方剑主

    星魂大陆,强者为尊,弱者蝼蚁。独孤求败转世重生,已登峰,再造极!千秋万世,谁属风云!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剑魔异界纵横,从此整个世界暴走。
  •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是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领衔一线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汇集教育的所思所感,并通过典型事例,探讨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和教育理想的书。本书从让人刻骨铭心、感动良久的故事入手,阐明: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每一个教育者、每一个教育主体、参与者等都具有无限的可能,具有无穷的潜能。发现这些可能和潜能,并用爱与责任去激发它们,就能成就精彩的教育。
  • 子衿泪

    子衿泪

    自万年前神魔大战后,世间天地被分为六界:人界,鬼界,妖界,魔界,仙界以及神界。据说,万年前,魔王成神之后,野心越来越大,一心想统治六界,神界作为最强大的种族,受其余四界的委托,保护天下苍生,与魔神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
  • 长极

    长极

    一头猪能做什么?不仅能修炼,能打怪,还能破案,还能魅惑上仙!“我发誓,一定要做争气的猪,努力的猪,要做长极山的猪!迟重上仙的猪!”新书开更!坑品保证!冲榜活动又来喽!截止本书申请完结成功,粉丝榜前三有价值一千元的奖品!4-10名返现金红包!其余粉丝抽奖送礼物!
  • 武道魂修

    武道魂修

    在一个魂师,魔法师,丹药师,炼金术师纵横的大陆,每个人在度过淬体后就会觉醒属于自己的魂心,一个少年,偶然获得高阶炼金术师的遗物,从此走上了一条双生职业的道路。学院的争斗,伙伴的配合,兄弟的出生入死,爱人的生离死别,这是一条通向极道的艰难历程,一座岁月流逝的不朽年轮。魂师等级介绍:魂者,魂士,魂师,大地魂师,天空魂师,苍穹魂师,魂圣,魂尊魔法师等级介绍:魔法学徒,魔法士,魔法师,大魔法师,魔导士,魔导师,魔圣,魔尊
  • 快穿之女魔君的动图集

    快穿之女魔君的动图集

    女魔王灸洛看着手里的动图一脸懵逼!“你干嘛打我?!”“长的帅。”“长的帅就要挨打?”“废话,本王要拍动图,这拍打拍打,不打怎么拍动图?”变身小兔叽的魔王潇洒的捋了捋她的兔毛~PS:无CP爽文,女主励志帅过所有男人……
  • 总裁特宠:国民女神太高冷

    总裁特宠:国民女神太高冷

    他,永远都是一副冷酷无情的样子,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直到遇见她。她,人们说她从未动过真心是因为她根本没有心,‘没有心’的她却一次次为他而动心。她想要的,他都能给,她却不领情,她想要靠自己的实力,让自己和他的名字出现在同一直线上,这,就是她爱他的方式。都说长得帅又多金的男人都是高冷的大BOSS,可谁能告诉她现在抱着她的大腿死活不放的男人是谁啊!都说上的漂亮又有背景的女人都是高冷的大美女,可谁能告诉他,现在像个泼妇一样让他跪榴莲的女人是谁啊!两人相爱,却被人多次阻碍,直到得知真相,才知两人是天生一对,就连身份,也只允许他们两个人在一起。
  • 你是在劫我难逃

    你是在劫我难逃

    “宋诗?你怎么不叫宋词?”“…”这已经不知道第几千人问了“因为特别!”宋诗带笑不笑。“是挺特别”苏言笑了笑。只是苏言没想到这一特别,真的成了他人生的“特别”。
  • 感息者

    感息者

    感息世界,难分善恶对错,终是一场撕碎空间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