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0700000015

第15章

《青海湖·永生》

生一的我是美最

在极短的今生之中,

获得了如此多的爱恋。

如若有来生,

希望相逢的时候,

我依旧是当年的翩翩少年。

“明日或者来生,哪一个先降临,我们从不知晓。”

史书上记载,我作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的地方是在青海湖。青海湖,古语称“西海”,藏语里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青海湖的由来,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一千多年前,吐蕃王朝时代,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朝皇帝赐予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在漫长颠沛的路途中,公主不禁思念起故乡,于是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动情而伤情。然而,她又一次记起了自己远嫁异邦的使命,于是忍心将宝镜扔出去,断了对家乡的念想……却未料到,那面被扔出的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化作一片蔚蓝的湖水,便是“青海湖”。

对于湖水、海洋、高山、天空、云朵与星月,我皆怀有一种近乎执著的迷恋。我若是生于清湖的莲花,寂灭之时,回归清湖,沉于湖底,又是一株静默的莲。那么,我其实一直没有离开尘世,不过是暂时地安歇,待我醒来,还能看到青蓝的天空,白昼光亮,洁白花海一片芬芳馥郁。大昭寺,我再一次回到虔诚皈依的地方。我皈依的不是佛门,不是释迦牟尼佛,而是真爱永存的世间。我还记得,与挚爱女子牵手、转经,双双跪倒在佛祖面前,虔诚地许愿。释迦牟尼佛祖,端坐于大昭寺的金色圣殿,左手捧钵,右手扶膝,双目低垂,默然含笑。他是大昭寺的主神,藏传佛教的精髓,千百万信徒一生追随的信仰。拉萨城原先称作“吉雪沃塘”,正是因了这尊佛像的入驻,才改名为“拉萨”,即“佛的圣地”。

从古至今,每逢神圣的节日,信徒们都要前往大昭寺朝佛。他们跪拜在大昭寺门前,五体投地,粗糙的石板被朝拜者的身体摩擦得如大理石般圆润光滑。他们点燃千盏长明灯,虔诚地匍匐在佛的脚下,将额头轻轻贴在他的左膝,低声诉说自己的祈求与愿望。佛祖释迦牟尼住在舍卫城时,向当地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讲经传法。有一天,圣者曼殊室利忧心忡忡地对佛祖说:“世尊您住世的时候,我们眼看佛容,耳听佛语,心有皈依……可如若世尊涅槃离世,一切又将皈依何处呢?”佛祖听完,含笑不语,接着从他身上发出四道金光,分别射入大梵天、罗延天、帝释天与工巧之神毗首羯摩身上。

于是,大梵天奉献出五种珍宝,请毗首羯摩塑造了佛祖的法身像。罗延天奉献五种珍宝,请毗首羯摩塑造了佛祖的报身像。帝释天奉献了因陀罗宝、绿色宝、妙庄严宝等天上五宝以及金、银、珍珠、珊瑚、蓝宝石等人间五宝,请毗首摩羯塑造了佛祖十二岁身量的化身像。佛母波阇波提说,释迦八岁时,身量如蓝毗尼园的台座那么高,十二岁时,脚踏舍卫城的门槛,头触门楣,这是他那时候的身量。毗首羯摩熔化了各种宝物,铸造出佛祖十二岁身量的化身像,一只手做结定印的姿势,另一只手做压地印的姿势。相好庄严,慈和美妙。据说凡是见到这尊像的人,能够解脱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实的信仰,具足一切见、闻、念、触的功德。当时佛祖住世,亲自为自己的佛像开光,散花加持,最后供奉于印度金刚座寺。

这是萨迦·索朗坚赞撰写的《西藏王统记》里的一段典故,《西藏王统记》还记载了印度法王达摩波罗在位时,东方君主秦王符坚送给法王三件无价之宝,其中包括一件无缝的锦衣。苻坚向达摩波罗求取一尊殊胜的释迦牟尼佛像,以弘扬华夏的佛法,达摩波罗为两国的长远友谊深虑,毅然决定将国宝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佛像送往中原。当他和大臣一起走进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时,发现这尊本来朝南而坐的圣像,居然转身面向东方。

千年春秋弹指湮灭。唐朝贞观之治,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李世民求娶大唐公主,欲修百年太平盛世。太宗将聪慧美丽的文成公主许配给他,成就了一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千古爱情佳话。临行之际,唐太宗决定将供奉在洛阳白马寺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赐予文成公主,携同进藏。《西藏王统记》里记载,唐太宗对文成公主说:“爱女积福所凭依,有我所供本师像,施主帝释天所造,其质乃由十宝成,毗首羯摩为工匠,亲承如来赐开光。如此无比如来像,见、闻、念、触诚叩请,佛说急速证等觉,利乐源泉觉卧像,舍此如舍寡人心,仍以赏赐我娇女。”

当时太宗特意命工匠专门打造了一辆手推车用以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由身强力壮的大力士鲁噶、拉噶二人手推,长途跋涉,从东土长安一直推到拉萨城。公主一行翻过无数崇山峻岭,渡过无数湍急江河,狂风暴雪、地震山崩……路途艰辛难以用言语描述。当他们抵达拉萨城北面的绕木齐平野时,装载释迦牟尼佛像的木轮车陷进泥沼中,两位大力士奋力推拉,却没有办法将车子拖出来。文成公主卜算得知,泥沼下面是神龙宫殿,释迦牟尼佛有意留于此地镇压地煞,于是,在佛像四周支上木柱,张挂绫罗帐幔,进行种种供养。接着公主锦衣玉佩,由二十五位侍女簇拥,弹奏琵琶器乐,沿着吉曲流域漫步游赏。吐蕃臣民纷纷出动,热烈欢迎文成公主驾临,争相观看天朝女子的仪容。

文成公主入藏之前,藏王松赞干布迎娶了另一位来自尼泊尔的公主,尺尊公主。她携带一尊释迦牟尼佛八岁等身像来到拉萨城,欲在内邬塘一带修建神庙,却一直未能成功。尺尊公主听闻文成公主精通地理勘察,便先请禄东赞疏通,又派侍女送去金粉,请文成公主代为卜测一处建庙佳地。文成公主测算出西藏地域呈魔女仰卧之姿,而沃塘湖即为魔女的心血,红山、铁山、磨盘山是魔女心窍上的脉络,应当填平沃塘湖,建一座释迦牟尼神庙以镇之。

于是,在松赞干布的主持之下,尺尊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供奉释迦牟尼佛八岁等身像。文成公主则修建了小昭寺,供奉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两座寺庙不分大小,同一天开工,同一天落成。藏王松赞干布去世之后,其孙芒松芒赞继承王位。当时盛传武则天将要派兵攻打拉萨城,夺回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吐蕃朝臣惊恐之余,匆忙将这尊佛像转移至大昭寺南镜门内,并用泥土封好,上绘一幅文殊菩萨像。同时又将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八岁等身像移至小昭寺主殿供奉。

公元八世纪初,唐中宗将金城公主许配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金城公主一行抵达拉萨城的鹿园,她突然提出要看一看文成公主带入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她先抵达小昭寺,向每尊佛像敬献供奉,然而却没有找到释迦牟尼佛像。之后又来到大昭寺,同样没有找到释迦牟尼佛像。金城公主揣测:“根据大昭寺的记载,寺庙中共有五间佛堂,如今只看到四间,定然还有一间隐蔽的内佛堂。”于是便敲击佛殿的墙壁,当敲击到殿中一处凹陷的地方时,墙壁出现了一道裂缝,里面赫然便是释迦牟尼佛像。

《西藏王统记》里记载,金城公主将佛像安置在殿后净香室中心,建立了供祀之制,从此这尊佛像成了大昭寺的主佛。然而,身为佛教至尊的释迦牟尼佛,在西天佛地的雪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饱经了磨难、冷落与沧桑。藏文史书记载,藏王赤德祖赞在羊卓雍湖边坠马而死,王子赤松德赞尚未成年,政事由玛尚·春巴杰执掌。

他宣称:“国王之所以短命,乃是奉行佛法的报应。为了消除今生的灾难,应该奉行苯教。”他还说:“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是汉地的佛像,应该送回汉地去。”

于是,他发动了吐蕃时代的第一次反佛运动。大昭寺遭到封禁,神殿变成了屠场,血淋淋的皮子和牛羊的内脏挂在诸佛的身上。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被用皮绳编织的网套住,拉到大昭寺门外。玛尚派了三百个大力士,命令他们将佛像送回中原。奇怪的是,当他们将佛像拉到城郊的卡扎洞一带时,佛像如同生了根,无论怎样拉都拉不动,他们只好将佛像就地埋入沙坑。

后来,又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反佛大臣纳朗·陶杰唐拉巴背脊开裂而死,觉诺·桑杰和玛·结让也手脚蜷缩而亡。百姓们纷纷揣测,这是释迦牟尼佛对不敬之人的惩罚。于是,人们将埋入沙坑的佛像重新挖出来,用两头骡子驮着,欲送往佛像的出处印度国。当他们抵达芒域吉隆的时候,听说去往印度的道路不通,佛像不得不滞留在芒域。如此,佛像滞留了整整十四年。后来,藏王赤松德赞亲政,剪除了玛尚·春巴杰的党羽,朝臣们重新聚集到一起商议迎回佛像的事宜。

大臣尚·聂桑提议,祖辈松赞干布倡兴佛法而国泰民安,他的圣裔、赞普的父王赤德祖赞也奉行妙善佛法。后来佛法遭到玛尚等人的破坏,释迦牟尼佛像被送走,至今仍滞留在芒域一带……应当将佛像迎回,重新供奉。

于是,赤松德赞“始以宝车自芒域迎回觉卧释迦牟尼佛像,用诸多伎乐,安奉于绕萨神变殿(即大昭寺),仪极隆重。”又过去了几十年,赤松德赞的子孙达玛乌冬赞掌政,这尊殊胜的佛像遭遇了第二次反佛运动。达玛乌冬赞不止一次宣称:“拉萨城连年发生人疫灾害,都是文成公主带来的这尊释迦牟尼佛作祟的结果。”他命令道:“汉地和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像都要送回到它们的家乡去。”

这次臣民们没有听从他的指示,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像是雪域藏地幸福的根源,要像保护眼珠子一样加以保护与重视。他们运来许多沙子,将佛像埋入沙堆,又搬来一块大石头,推进沃塘湖,石头发出巨大声响。达玛乌冬赞询问发出的是什么响声,臣民们谎称:“佛像抬不动,绳断人伤,我们很气愤,把它推进沃塘湖里了。”

达玛乌冬赞表示满意,并且下令封闭大昭寺,在大门上绘上僧人饮酒图。在整个毁佛时期,大昭寺里荒凉破败,杂树丛生……其寥落之境可叹、可感。毁佛藏王达玛乌冬赞被刺而死,他的继承人维松和丹长大成人,不如父亲那般敌视佛教了。人们偷偷将释迦牟尼佛像从沙堆里挖出来。公元十一世纪中叶,阿底峡大师在聂塘传授佛法,多次前往大昭寺转经,并且从释迦牟尼佛殿的柱子下面取出《松赞干布遗教》。

公元1076年,阿里桑噶尔译师帕巴西绕来到拉萨城,这是反佛运动后第一次对大昭寺进行修缮。公元1160年,拉萨、澎波等地四大派别矛盾升级,发生重大纠纷,大昭寺佛殿被烈火焚烧。后由达布噶举派高僧调解,再一次对大昭寺进行修缮,并将它交由蔡巴噶举派创始人公堂喇嘛尚·尊珠扎巴管理。

公元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大昭寺创立了“默朗钦波”传昭大法会。在此之前,拉萨河南岸的柳乌地方长官司朗噶桑波奉当时西藏的统治者之命,对大昭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宗喀巴大师向佛像奉献了纯金制作的五部如来佛冠,并以珍珠、宝石、碧玉、松石嵌饰,极为美妙庄严,胸前嵌右旋白海螺。佛身所挂大念珠,据说是明朝皇帝赐予色拉寺创建人、宗喀巴的大弟子绛青曲杰的,绛青曲杰则将其献给了释迦牟尼佛祖。从此,这尊释迦牟尼佛像被称为“乔瓦仁波齐”,意为“至尊怙主”。它是大昭寺的主佛,雪域藏地第一神。岁月悠悠,时光更替轮回,然而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的长明酥油灯,一直燃烧不灭。

我观大殿中央的释迦牟尼佛像,它与我相对,似在沉思,又似在凝望。一年一度的传昭法会即将到来,这年是藏历水羊年(公元1703年),我成为六世达赖喇嘛的第六年。

传昭法会又称“默朗钦波节”,是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它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城发起的一次祈祷大会延续而来,对整个格鲁教派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传昭法会期间,拉萨三大寺的僧人全部集中于大昭寺,面向释迦牟尼佛像诵经祈祷。

“默朗”,即“祈愿”之意,表达藏民对平安与幸福的愿望。而更深刻的意义在于,赞颂释迦牟尼佛祖广施佛法的恩德。传昭法会最重要的内容是诵经与辩经。除此,还有格西学位考试、发放布施、酥油灯节、迎请弥勒佛等活动。

诵经祈愿能够感召佛祖,保佑凡世太平兴盛。藏历正月初四至二十五日,整整二十一天,每日均有六次经会。法会期间,通过辩经获取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学位。“闻思修,讲辩著。”每一个参加格西学位考试的学僧,根据寺院的惯例,在授予他格西学位之前,需要在自己所在的寺院里举行一次广泛的布施活动,藏语称为“东阔”。

据《哲蚌宗教源流》记载,哲蚌寺果莽扎仓放一次布施,需大米55克(每克约28斤)、牛肉54腿、酥油75克、砖茶16条、盐巴1克、果品14包,以及人参果和牛奶若干。

格西学位共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拉然巴”格西,意为传昭法会上辩经的博学高明之士;第二等级是“措然巴”格西,即寺院的卓越高明之士;第三等级是“林塞”格西,意为从寺院里挑选出来的有才华的人;第四等级是“多然巴”格西,即在佛殿门前的石阶上经过辩论问难考取的格西。传昭大法会期间,四方僧人云集拉萨城,在大昭寺内诵经祈祷,讲经辩经,相法立宗,录取新的“拉然巴”格西。虔诚的信徒们纷纷前来添灯供佛,向众僧发放布施。

藏历正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佛祖以“神变”最终战胜富兰那迦叶为首的外道六师的日子,这一日被称作“酥油灯节”。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三大寺的僧众举行盛大仪式祈愿求佛,将传昭法会推向高潮。

夜晚,八廓街沿街搭起各式各样的花架,有高有低,花架上摆满五颜六色的酥油制成的神仙、人物、花木与鸟兽塑像。或宏伟高大、气宇不凡,或小巧玲珑、纤柔妩媚,或凌空而立、翩然飞天……千百盏花灯绵延长街,如同璀璨银河,照彻天宇。百姓于夜幕降临之际,纷纷涌向街头观赏花灯,人们载歌载舞,通宵欢庆。

同类推荐
  •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在此时此地;生活处处有禅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含禅机。我们若能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便能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为自己营造出一种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生活。本书是作者多年读禅和悟禅的结晶,全书注重对生活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思考,专注于内心力量的激发和人生价值的改变。禅是一种智慧。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愉快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谈佛说道悟人生

    谈佛说道悟人生

    这不是一本说佛论道的书,这是一本让你用佛的境界和道的胸怀来点释人生的书,情感·利益·事业·修身·修为·修性。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一路生活,一路坎坷。难以设计定局,一个偶然的选择,便被归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我们要明白人生的短暂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所以只要安于生活,我们就能够活得精彩。
  •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佛教经典。而大愿法师著作此书,除了是对金刚经的剖析和简易化,更是让读者们能证空性智慧,让我们一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速速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同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苦才是人生

    苦才是人生

    人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这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星云日记43:随喜功德

    星云日记43:随喜功德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三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好因好缘”、“勇于承担”、“心的味道”、“随喜功德”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慕少的千亿狂妻

    慕少的千亿狂妻

    高冷男人不上钩,怎么办?一哄,二勾引,三扑倒……前世,星辰被小三在高速公路上害死,一朝重生后,她手撕白莲花,脚踩绿茶婊,亲手摧毁渣男。二十岁建立商业帝国,成就亿万财富,走向人生巅峰。只可惜前世瞎了眼,选择渣男,害慕霆萧最终为她而死。这辈子,她最大的目标,重新追回他做老公。何耐男人太高冷,撒娇,抱抱,求举高高……均被残忍拒绝。星辰生气不追了,追老公哪有虐渣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忍破乾坤

    忍破乾坤

    带着火影中十尾和六道的能力穿越到异界,忍术与华丽魔法的对碰,与热血斗气的争霸,谁强谁弱?清纯的亡国公主,妖艳的魔族堕落天使,精灵,魔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皇上追妻不简单

    皇上追妻不简单

    大婚当日,东方煜把苏澜劫走了,威胁她嫁给自己,后来在相处中陷入了种种回忆……苏澜:煜哥哥,今后我非你不嫁东方煜:痴心妄想,我死都不会娶你后来……东方煜:澜儿,嫁给我吧,我会对你好的苏澜:放开,我死都不会嫁给你emm……东方煜你脸痛吗
  • 不是穿越

    不是穿越

    “你来了”“我来了”“你还是来了”“我还是来了”“其实我不希望你来的”“但我TM还是来了,你以为我想来啊”世界毁灭,男主踏上最后一趟避难船,但悲剧的是还未逃离就被黑洞吸了进去,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既然老天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那么,今生的目标就是不枉此生!
  • 神阴之体

    神阴之体

    欠钱还不起了咋办?什么工作赚钱快?被人欺负了咋办?死人的灵魂可以怎么用?主角穆梵到底遭遇了什么?他是如何认识和利用他的机遇进行人生逆转?且看《神阴之体》三部曲
  • 星空古道

    星空古道

    猎户座亘古长存,在古时被称为三宿。这一夜,三宿七格外明亮,按照古老的传说,将有异象天降。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光辉灿烂,与三宿交相辉映。它有太多的谜团不曾揭开,法老大帝尸身至今不知何在。两名法国科学家通过地面穿透雷达发现了一则惊天大密。王后墓室下竟然隐藏着另一个密室!2020年,三名青年闯入,于密室中见到了只记载于甲骨上的紫黑香罗木棺,传闻其中蕴藏着不朽。而棺壁上竟然刻写着古代老子等人的警言!当棺盖开启的刹那...。
  • 小说之王

    小说之王

    这是一个青春言情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作者,讲述的是她如何从一个平凡作者变成大神的主要历程。
  • 我为世尊

    我为世尊

    我为世尊,一觉万古,梦醒时分,行走在诸天。西游中我用一颗糖豆交换了齐天大圣的摸头杀,很软很舒服……龙珠中我用一颗糖豆交换了悟空一声师傅……遮天中我用一颗糖豆交换,捏了三岁叶凡胖乎乎的小脸并且弹了他……
  • 凡界之皇

    凡界之皇

    自古以来空间被分为上界、凡界、下界,上界灵气浓郁为神魔所住之地,凡界灵气稀薄为人、妖所住之地,下界几乎没有灵气为鬼物积聚之地,这三界各行其道,不能随意跨界,所有生灵都向往上界,只有到达上界才能与日月同辉,拥有无限的生命,而生灵想到达上界必须要不断修炼,只有修炼成神魔之身,才可真正羽化成仙魔进入上界,然而在无数生灵悠悠岁月的修炼当中真正能去上界的人可谓凤毛菱角,少之又少。一个一心向往修仙的店小二,被魔宗大小姐绑入了魔宗,又机缘巧合之下拜了一个蒙面的女魔头为师,从此卷入了一场正道、魔道、妖族之争。命运从来都是非常残酷的,在经过师徒别离,好朋友反目,感情迷惑后,云恒终于站在了凡界之巅成为了凡界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