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7500000006

第6章 苏轼的巴蜀情怀(6)

岁末农事毕,家家户户开始互赠礼物,而礼物不论大小轻重,“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只要能表达馈赠者的心意,达到“为欢”的目的即可。富人可以大鲤鱼、肥蒸兔整尾成双地送,这只是“富人事华靡”,而贫者“微挚出春磨”,用舂磨出的米面做一些普通的米面之食馈赠邻里,表示新年的祝贺。蜀中故乡除夕的这种馈赠礼物之风,让苏轼深感节日的浓厚气氛。而此时,苏轼却是身处异乡,思归不得,想要重温乡风,又没有人能够与他唱和,表达出一种遗憾与伤感。《别岁》中“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诗集》卷四)描绘蜀中民间除夕人们酒食相邀,辞旧迎新的情景。《守岁》中:“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诗集》卷四)描绘蜀地民间除夕夜,吃罢年夜饭,全家老少围炉而坐,边吃边聊直至通宵达旦的守岁习俗。

《和子由踏青》诗也是回忆新年时在四川家乡民间踏青的风俗。所谓“踏青”,苏辙在《踏青》诗序中记载:“眉之东门十数里,有山曰蟆颐,山上有亭榭松竹,山下临大江。每正月人日,士女相与游嬉饮酒于其上,谓之踏青也。”“人日”即正月初七。苏轼在这首诗歌中回忆了家乡踏青的景象:“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诗集》卷四)同时还描绘了蜀中人民在正月里为企盼来年吉祥,即使知道道士行骗而口出谎言,但仍“强为买符禳新春”的淳朴民风。“人日”蜀中人民除了踏青,还有蚕市的习俗,即聚集在村市中取乐,场面十分热闹。苏轼在《和子由蚕市》中描述:“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诗集》卷四)展现了故乡巴蜀人民喜好游乐的性情以及蚕市的热闹场景,充满了对故乡甜美的回忆以及不得回家的淡淡伤感。

(3)蜀地物产的回忆

苏轼除了对青少年时期的巴蜀生活、故乡的风俗有所回忆记录外,还在其诗歌中记录了巴蜀所特有的一些物产。《春菜》在诗中列举了很多蜀中蔬菜:“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鲙缕堆盘纤手抹。”这里有蔓菁、韭芽、香芥、青蒿等等,而北方“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在巴蜀与北方蔬菜的对比之下,苏轼直言“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诗集》卷十六)故乡有如此富有的菜蔬,为此也该趁着还未年老时及时弃官归家,表达出苏轼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在《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其一中,苏轼描绘了见到来自故乡的竹笋时的喜悦心情:“久客厌虏馔,枵然思南烹。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骈头玉婴儿,一一脱锦。庖人应未识,旅人眼先明。”面对来自故乡的物产,诗人不禁让朋友也一起分享故乡的美味“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诗集》卷十六)

苏轼写故乡物产最有名的诗歌是《元修菜》(《诗集》卷二十二):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

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

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钟。长使齐安民,指此说两翁。

在此诗的序言中,苏轼记载:“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从此序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元修菜”在巴蜀叫“巢菜”,名之“元修菜”乃是苏轼与乡人“巢元修”开的玩笑。“巢菜”又叫“苕菜”,从严格意义上讲,苕菜并不是蔬菜,而是一种绿肥植物,一般用作猪饲料或农家肥,但立春前后,苕菜的细嫩芽苞是很好的菜蔬。在川西就流传着“苕菜服米汤,娃娃靠妈诓”的民谣。苏轼离开故乡十五年之后,独独对故乡的巢菜念念不忘,可见在故乡食巢菜的经历在苏轼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苏轼在见到乡人巢元修时不仅回忆起了巢菜,还诗兴大发,作诗嘱托元修将巢菜种子带到东坡种植,可见苏轼极其喜欢故乡的巢菜。《元修菜》诗歌中前八句描绘田间巢菜似豆荚非豆荚,似槐芽又非槐芽的绿茸茸样子以及在田野间的欣欣向荣。中间八句写巢菜的烹饪方法与鲜美。再六句写春天巢菜化作农肥。最后十四句写诗人离家多年,乡音改变,但仍不忘故乡的巢菜,并决定要在东坡下种植巢菜,以纾解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歌通过对故乡巢菜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语浅情深。

苏轼回忆故乡物产中最多的是海棠。嘉州很早就有“海棠香国”的美名,唐朝诗人吴融赞到:“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唐代诗人薛能也有诗《海棠》:“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晴来使府低临槛,雨后人家散出墙。”又据《酉阳杂俎》称:“嘉州海棠色香并胜,犹如香海棠国。”苏轼生在离嘉州不远的眉山,对嘉州的海棠定有所耳闻。元丰三年苏轼贬居黄州时意外地在定惠院东面发现了一株海棠花,面对在异乡无人赏识的海棠,苏轼深有感慨,写下了诗歌《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树,有海棠一枝,士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这首诗歌先写海棠处在杂花满树的山间,嫣然美姿令满山桃李失色。然后尽情描写海棠的花容、枝叶、雨中月下的神态,将海棠花的幽独、高雅、娇艳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最后引出感慨,自己在贬谪之中与故乡的海棠花在异乡相遇,岂不是“同是天涯沦落人”,有一种心心相惜的情怀。至此后,苏轼对西蜀海棠尤其珍视,反复在其诗作中写到海棠,如《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海棠真一梦,梅子已尝新。”(《诗集》卷二十)《寒食雨二首》之一:“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诗集》卷二十一)而苏轼写海棠最有有名的是绝句《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集》卷二十二)表达出了诗人对海棠的一片深情。

3.他乡景触巴蜀情

巴蜀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这里峨眉葱翠,蜀江澄澈。在如此的青山秀水中长大的苏轼受着巴山蜀水的润泽陶冶,使其一生都对巴蜀心怀眷恋;同时苏轼又对自己有着青山秀水、美丽富饶的故乡充满了自豪感。苏轼一生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且每到一处必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对这些优美的风景都有所赞美,如对美丽的西湖苏轼咏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是,苏轼对故乡的深情、对故乡的怀念又使他每到一处美景时,都自然地触发他思念家乡的情绪,并且,他常常将异乡与家乡作比,认为异乡风物似家乡风物,甚至异乡风物不如家乡风物。

《东湖》一诗作于嘉祐六年(1061年)十二月,当时苏轼出任陕西凤翔府签判。在凤翔府的东湖之滨,苏轼见到东湖的美景,触发起对故乡的思念,便创作了《东湖》一诗: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流走涵涵。

……(《诗集》卷三)

诗歌首两句写东湖的美景触发诗人想起故乡的景色:家在蜀江之边,江水清澈如蓝。“江水绿如蓝”袭用了白居易《忆江南》的名句“春来江水绿如蓝”,但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是描绘江南的江水澄澈,而苏轼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蜀中的江水堪比江南的江水,这似乎有溢美之词,但“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美”,这种违反常理的描绘正可见出苏轼对故乡的浓郁爱恋。接下来六句描绘异乡凤翔的景色,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苏轼的眼里,凤翔是个十分不堪的地方,这里尘土风扬,山石秃露,江水浑浊,一切风物都让人难以忍受。苏轼对凤翔风物的描绘无疑是一种极度夸张,其用意显然在贬此而褒彼,以突出故乡的美丽。接下来的句子正面描绘东湖的景色,在风物如此不堪的凤翔,没有想到在郡城东面,竟然看到了一个湖潭,湖潭清澈景色让人一见清新,有种恍惚梦回西南的感觉。诗人写东湖之美,其用意仍在表达故乡之美,这种异乡与家乡的对比,将苏轼对故乡的浓浓思念之情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出来。

苏轼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是炽烈的,故乡的山水景物,每每在他的仕旅途中触景生情地形之于笔端,而这种回忆又往往是将故乡景物与异乡景物对比,在对比中显出故乡的美好。在南行去京城的途中经过汉水时,苏轼在《汉水》一诗中说:“襄阳逢汉水,偶似蜀江清。”(《诗集》卷二)在苏轼眼里,汉水虽清澈,但也只是“偶似”蜀江,而不会超过蜀江的清澈。嘉祐八年二月在陕西凤翔任时,苏轼与朋友同游终南山,他们泛舟南溪,留宿于溪堂,苏轼有《溪堂留题》诗,其中写道:“平湖种稻如西蜀。”(《诗集》卷四)此时本是二月,但诗人却将眼前景幻化成故乡巴蜀的千顷稻田。熙宁六年在杭州任上,苏轼在昌化双溪馆步行至治平寺时,见到沿途的景物,《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之一种不禁感叹:“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诗集》卷九)“醴泉山”在苏轼的故乡眉山西面八里处,苏轼在《送程表弟归蜀》中有“醴泉寺古垂橘柚”,可见苏轼在故乡时对醴泉山是非常熟悉的。在这首诗歌中,苏轼在野外步行,看到田野桑枝繁茂、麦苗青青的景象时,不禁回想起故乡醴泉山下的景象,由此而及彼,触景生情,苏轼对故乡的深情可以想见。又如熙宁八年在密州任时,苏轼在《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之二中写道:“东望峨眉小,庐山翠作堆。”(《诗集》卷十三)诗人在异乡见到苍翠的庐山,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故乡古木苍翠的峨眉山。

故乡的山水景物在苏轼的心中是那么的熟悉,故乡的名胜风景诸如峨眉、青城、锦江等如此之多,苏轼不管在何时何地,总是能信手拈来地将故乡的山水胜景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而其中,苏轼又尤喜将峨眉山写入诗中,描绘峨眉山的雄壮、古松的苍翠,以峨眉来代替故乡。熙宁二年苏轼为欧阳修收藏的石屏风赋诗,诗人从石屏风细微的纹理印迹中,竟然看到了故乡峨眉山上的古松:“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集》卷六)这首诗表面上赞颂石屏风的奇绝,而实际上却是在颂赞故乡峨眉山上坚韧挺拔、万岁不老的古松,传达出对故乡的深切爱恋。又如《法惠寺横翠阁》中,苏轼虽然身处湖光山色优美的杭州,但仍然时时想起故乡,“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诗集》卷九)春去秋来,归乡无期,诗人在面对转侧多态的吴山时,心里所想的却是泛舟波平如镜的锦江、仰看苍翠如黛的峨眉。元丰二年苏轼知徐州,离开杭州时回想起法惠院僧人作假山并洒白色粉末以像飞雪,苏轼将此景将之名为“雪斋”一事,作诗歌《雪斋》。诗歌里写道“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诗集》卷十八),以峨眉山高峻、积雪长久不化形容僧人所作的雪山,传达出对峨眉山气势的由衷赞美。苏轼以峨眉指代故乡的诗歌还有很多,如“若说峨嵋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次韵徐积》,《诗集》卷二十六)、“西望太白横峨岷”(《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诗集》卷三十七)、“岷峨家万里”(《望湖亭》,《诗集》卷三十八)。“峨眉”代表了眉山,代表了巴蜀,代表了苏轼心中的故乡。

4.由他人入蜀、归乡叹己难归

他乡景往往能触发苏轼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苏轼还常常在友人入蜀或亲人乡人归蜀时触发对故乡的想念,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和不能归乡的惆怅。这类感情的诗歌以送别诗为主。

(1)友人入蜀

在得知友人入蜀做官时,苏轼往往寄诗表达心意。如《寄黎眉州》(《诗集》卷十四):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黎眉州,名錞,字希声,苏轼的好友,熙宁八年知眉州。此首诗歌是苏轼熙宁九年寄给黎眉州的。诗歌前两句交代自己站在胶西地势较高处遥望黎錞任职所在的眉州,大概在西边落日照耀下的渺远地方。“孤云落照边”,显示出家乡的遥远和难归的惆怅。中间两句描绘家乡的景色:春后的瓦屋山堆积着白雪,雨后的峨眉山苍翠欲滴。这是一幅典型的故乡风景画,充满着诗人对故乡的浓浓自豪之感。第五六句感叹黎錞怀才不遇、世无欧阳修那样的伯乐。最后两句劝慰友人,表明归隐后与黎錞一起诗酒趁流年的志趣。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诗集》卷二十六)也是一首借送友人入蜀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的诗歌:

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

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

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

芋魁径尺谁能尽,桤木三年已足烧。

百岁风狂定何有,羡君今作峨眉叟。

纵未家生执戟郎,也应世出埋轮守。

莫欺老病未归身,玉局他年第几人。

会待子猷清兴发,还须雪夜去寻君。

戴蒙,浙江吴兴人,玉局观是北宋时成都有名的道观。苏轼在得知戴蒙将要归隐成都玉局观,不禁激发起思乡的情绪。在诗歌中,苏轼回忆起当年杜甫流寓成都时游览过的浣花溪、华阳县、万里桥等景观,回想起成都的大芋头、桤木等特产,不禁“羡君今作峨眉叟”,对戴蒙能归老四川深感羡慕。诗人最后暗想决心,将来他也将归老故乡,还将像魏晋时的名士王徽之一样清兴大发,雪夜访戴蒙。

同类推荐
  • 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

    《君子必修课目》内容简介: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科技教育。科技方面包括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纺织、冶铸等,教育方面包括官学、私塾以及科举制度等,都取得了伟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读故事学国学

    读故事学国学

    本书涉及国学知识:“哲学星空”、“史书巨著”、“医学经典”、“书画长廊”、“戏曲文化”、“文学殿堂”六个方面,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经典读本。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你我一起长大的约定

    王俊凯之你我一起长大的约定

    王俊凯与女主小时候的约定,长大后会不会再相见,再见时,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结局又会怎样?本文纯属幻想qq群557432265
  • 痞女世子妃搞定高冷世子

    痞女世子妃搞定高冷世子

    你说她苏云落咋就恁倒霉滴涅?踩个香蕉皮就那么给穿了!好吧,穿了就穿了,还穿到了一个花痴女的身上?身为江南首富钟离家千金,这钟离伊落咋就不知道矜持矜持呢?好吧,不矜持了,这下好了,她钟离伊落死了,可她苏云落呢?却要以钟离伊落的身份嫁给那个黑面帅锅恒王世子颜倾扬!“女人,别以为本世子娶了你就是看上你了,你最好给我乖一点,否则,哼,你会知道什么叫做弃妇!”新婚之夜,他留下这么一番话就离开了,钟离伊落撇撇嘴,不爽道:“切,什么嘛,老娘还不想嫁你呢,拽屁拽?不服?Let'sPK!goto黑拐角,giveyoucolorseesee!”
  • 机甲神将

    机甲神将

    当世界处在崩溃的边缘,战乱,病毒、凶兽肆虐的年代……当古武从新升起,当机甲已经末落的时候……基因战士、古武宗师、变异之王谁才是最强者?无处不在的冒险,生死之间的格斗,一个获得上古大将军传承的少年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么样的冲击?
  • 斗罗大陆之尘泽

    斗罗大陆之尘泽

    尘泽道家公子,遇鸿钧老祖,成为鸿钧老祖的第四个徒弟,穿越斗罗觉醒三生武魂轩辕剑,造化玉碟,盘古爷,每个武魂都无比强大,他成了天选之子,
  • 魁拔世界的机械革命

    魁拔世界的机械革命

    本人徐觅,性别:男,工作:穿越者,但是,无良作者,没给金手指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借用魁拔的背景设定和部分世界观,纯萌新作者,嘿嘿(??ω??))
  • 魂法武斗

    魂法武斗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 捕捉幸福之永恒的爱恋

    捕捉幸福之永恒的爱恋

    “夜哥哥!你不要走好不好?小叶儿不要你走!”“小叶儿,夜哥哥也不想走,可是我有事必须得走,我会回来找你的,你乖乖等我好不好?”夜安慰到,可不管夜怎么安慰,小叶儿的眼泪就是止不住的流,虽然他们才相处了短短一个月,但是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俩人已经在彼此的心里烙下深深的回忆。最后夜还是走了,走的时候还给了小叶儿一条项链。小叶儿边哭边看着带走夜哥哥的车边大喊到:“夜哥哥!你一定要回来啊!我会乖乖等你的!”而夜已经听不到了。十五年后……
  • 危情千金宠婚秘恋

    危情千金宠婚秘恋

    一个酒吧驻唱的音乐美少,为痴爱的富家千金失手杀了人。千金为救爱人,被迫远走巴黎,归来后逼嫁总裁大叔。男女主人公之间身份的悬殊,由此遭遇了情感的纠葛,暗黑的阴谋,一幕幕爱恨的风暴,掀起苦海浪波……水晶般的千金,孤鹰般的美少,靠倔强的翅膀,逆袭在自由的情空;用坚韧的初心,诠释着真爱的信仰!
  • 网游中的那些事儿

    网游中的那些事儿

    唉!其实她也没想怎么样,玩个游戏嘛,就随便玩玩得了,而那些所谓的大神啊、顶级装备啊、超强操作技巧什么的都与她无关,她只是拿游戏来打发时间,所以玩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但是……但是这不代表她就好欺负!人说世上极品多,这话还真没说错,一连就让她遇上两个,仗着等级和装备高就想抢她手中快没气的大BOSS,而幸亏她等级低是低但手脚快,没让某人得逞,一向不想惹事的她本打算此事就这么了结,谁知道极品女竟厚颜无耻地跑到世界哭诉,恶人先告状地喊叫是她抢了BOSS,然后引来了极品男,接着更是扯出一大堆是是非非……
  • 仙魔战异界

    仙魔战异界

    他本是平凡的打工仔,在世界末日来临时被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地域。所有的一切都与原来不同。然而命运却让他遇到了两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人,他知道了一些震惊的秘闻,并且得到传承修炼仙法。在这个陌生的异界大陆,看我们的主人公如何以东方玄法大战各路豪强。最终问鼎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