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9800000028

第28章 【书信卷】(3)

昙防疏正月廿一日

一九二二年正月二十九日,温州,致组云居士

组云居士禅座:省书,欢慰无已。去春幻游温岭,掩室城寮,谢绝人事,久疏笔墨。雅意诚笃,未可固辞,愿试为之,以结善缘。旧友韩亮侯居士仍家居不?晤时幸为致念。此不委悉。

演音疏答正月二十九日

一九二二年二月初二日,致杨白民

白民居士慧览:两奉手片,具悉一一。扶桑之游,致可欢赞。贤英女士画册,为题字数行,附写面字,一并邮奉。前托请经典,便中为之,稍迟未妨也。不具。

演音二月初二日寓温州大南门外城下寮

一九二二年四月初六日,温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慧览:二十年来,音问疏绝。昨获长简,环诵数四,欢慰何如。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足以承绍家业者,指不胜屈,私心大慰。弘扬文艺之事,致此已可作一结束。戊午二月,发愿入山剃染,修习佛法,普利含识。以四阅月力料理公私诸事:凡油画、美术、图籍,寄赠北京美术学校(尔欲阅者可往探询之),音乐书赠刘质平,一切杂书零物赠丰子恺(二子皆在上海专科师范,是校为吾门人辈创立)。布置既毕,乃于五月下旬入大慈山(学校夏季考试,提前为之),七月十三日剃发出家,九月在灵隐受戒,始终安顺,未值障缘,诚佛菩萨之慈力加披也。出家既竟,学行未充,不能利物;因发愿掩关办道,暂谢俗缘。(由戊午十二月致庚申六月,住玉泉清涟寺时较多。)庚申七月,致新城贝山(距富阳六十里)居月余,值障缘,乃决意他适。于是流浪于衢、严二州者半载。辛酉正月,返杭居清涟。三月如温州,忽忽年余,诸事安适;倘无意外之阻障,将此札历叙出家前后情况,致为详尽,为研究弘一法师重要史料之一。不它往。当来道业有成,或来北地与家人相聚也。音拙于辩才,说法之事,非其所长,行将以著述之业终其身耳。比年以来,此土佛法昌盛,有一日千里之势。各省相较,当以浙江为第一。附写初学阅览之佛书数种,可向卧佛寺佛经流通处请来,以备阅览。拉杂写复,不尽欲言。

释演音疏答四月初六日

尔父处亦有复函,归家时可索阅之。

一九二二年四月十二日,温州,致周敬庵

敬庵居士:墓志铭写就奉览。比岁以来,不轻为人作书,志铭未开其例。

今不署出家名字,职是故也。尊书底稿,字体甚佳(其微妙处予不能及,用朱圈记,希审览),但唯宜雅,俗士见之必大笑也。予亦喜学是体,今即以是书志铭。组云邃于金石之学,当必首肯。余纸一方,不复寄还。率陈,不悉。

演音四月十二日

一九二二年五月廿七日,温州

恩师大人慈座:

前命写之字帖,今已写就,奉上。乞收入。前数日得天津俗家兄函,谓在家之妻室已于正月初旬谢世,属弟子返津一次。但现在变乱未宁,弟子拟缓数月再定行期,一时未能动身也。再者吴璧华居士不久即返温,弟子拟请彼授与神咒一种,或往生咒或他种的咒,便中乞恩师与彼言之。弟子现在虽禁语之时,不能多言;但为传授佛法之事,亦拟变通与吴居士晤谈一次,俾便面授也。顺叩慈安!

弟子演音顶礼五月廿七日

一九二二年旧六月十四,温州,致刘质平

质平居士:顷获尊函,并承惠施二十金,感谢无尽。朽人居瓯饭食之资,悉周群铮居士布施,其他杂用等,每月约一、二元,多致三元。出家人费用无多。其善能俭约者,每年所用不过二元。若朽人者,比较尤为奢侈者也。今后惠书,仍寄大南门外庆福寺,因拟在此掩关,预定五年,暂不他往也。此复。

弘一疏答旧六月十四

一九二三年,温州,致申甫居士

申甫居士惠鉴:尊邑救国会,前寄捐册一本,已存在伏龙寺书架中。今彼会来函谓急欲结束。此捐册一时不能取回。乞仁者担保,即作为遗失。俟将来往伏龙寺时,即将此空捐册焚化可也。又于彼会,拟以捐大洋一元,聊表微意。此款亦乞仁者代出惠施,即交彼会为感!谨恳,不宣。

弘一启

一九二三年正月初九,温州,致繇居士

繇居士:辱书省悉。近诵佛典,颇有入处,甚为欢慰。初学善本,略记数种如下,暇时可浏览焉。上海静安寺三九医学书局,《佛学撮要》一册《南无阿弥陀佛解》一册,上海有正书局(苏州玛瑙经房或有之)金陵版《竹窗三笔》三册《龙舒净土文》一册北京版《经中经又经征义》一册《弥陀疏钞撷要》一册各埠商务书馆

《印光法师文钞》(先阅书札类较易了解)新年偶写佛号数幅,以结善缘。今检一幅寄仁者,笔墨久荒,书不求工,聊可为纪念耳,不次。

演音正月初九

一九二三年三月三十日,上海,致杨白民

白民老居士:

比来沪,寓新闸陈家浜太平寺(玉佛寺北间壁)。有暇希过谈,他人乞勿道及,以未能一一接见也。

演音三月三十日

一九二三年四月初八,杭州,致杨白民

杨白民居士:在沪诸承推爱护念,感谢无尽。比拟养疴招贤寺,暂缓他适。

率达,不具。

演音四月初八

一九二三年四月十八日,杭州,致杨白民

白民居士:昨奉尊片,敬悉一是,居此甚安,已于昨日始,方便掩关,养疴习静。凡来访者,暂不接见。婺源之行,或俟诸他年耳。旧友如有询余近状者,希以此意答之。弘伞师住持招贤,整理规画,极为完善。西湖诸寺,当以是间首屈一指矣。率以奉达,不具一一。

演音四月十八日

一九二三年,杭州,致杨白民

杨白民先生:藕初之函,前已答复矣。

弟近多忙,尚须迟二月返沪,临时再奉达。

演音

一九二三年九月初三,杭州,致杨白民

白民居士:前日德渊师往沪,曾托彼走访尊右;嗣以事冗,未及访问,致歉!朽人于夏季移居虎跑,恩师及弘祥师皆安隐如常。又本寺住持一席。于六月底请弘伞师兼任(每月来数次),并请恩师为都监,德渊师为知众兼知客。其余当家等诸执事,一律更换,较从前整肃多矣。仁者及尊眷如来杭时,希便中过谈。如到寺中,乞询问德渊师或弘祥师,即可由彼等陪致朽人处。请勿专询朽人之名也。率达不具。

演音九月初三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衢州,致刘质平

质平居士慧览:

比获尊书。并承施三十金,感谢无已。此数已可足用。他日万一有所需时,再当致函奉闻。我辈致好,决不客气也。明春或赴温州,临时再奉达。前月来衙,曾写佛号,广结善缘。兹检奉四幅,一付仁者,一赠海粟居士。其二即赠前来太平寺二同学(与仁者同来者)。率复不具。

弘一疏答十一月十九日

一九二四年正月廿日,衢州,致伯衡居士

伯衡居士丈室:曩承过谈,欢忭靡已。莲华寺主渊法师奉谒左右,乞仁书联,庄严梵室。句为朽人旧撰者,未审可用不?别纸委写,以奉慧览。略致诚款,无复见缕。

昙防疏正月二十日

一九二四年二月二日,衢州,致丐因居士

丐因居士:前奉手书,具悉一一。孙居士精进修习,欢赞无量。承寄《十要》等五册,今日已受收,晤时乞为致意。别邮《崔母传赞录》一册,敬赠仁者。仅存此—册,未能遍赠道俗为憾。常垦法师之文甚精,乞详览。

昙防疏二月二日朽人于夏秋之际,或往他方。《华严疏钞》乞暂存尊斋,勿即寄还。俟将来住所安定后,再以奉闻。

一九二四年二月,温州,致徐蔚如居士

徐蔚如居士:敬介绍俗家仲兄子李圣章参谒法座;希垂慈愍时赐教诲,致为感谢。

弘一沙门演音谨具

一九二四年三月十一日,衢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丈室:惠书诵悉,感慰无已!今犹有余资,他日须者,当以奉闻。比移居三藏寺暂住,今后来信,希邮致衢州东乡全旺镇懋泰南货号,转交三藏寺内朽人手收。率复,不尽。

县防疏三月十一日

一九二四年三月十二日,衢州,致真如居士

真如居士丈室:损书,并惠道影,欣若良觌。《释名》率写以奉慧览。某君之说,似少牵强。近以衰疾,将易地疗养,希暂勿复答。此未委宣。

昙防疏三月十二日

附:《释名》名依相立,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则名相双遣。此大乘胜义,唯一真心,无有差别。言真如者,依义立名,是言说之极,因言遣言。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理之致名之极也。故佛法虽广,总摄其义,要在断除尔炎而契真如。解行俱兼,吾愧未能,以名遣名,所以自证,因自名真如,字日心三者,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

真如居士,昔以是文,就正于法雨光法师。师颇赞许,谓其文义允惬。又谓文字性空,循名行义,旨甚正确。比者居士请写是文,以志记念,并录光法师语,附其后焉。岁阳阏逢。

昙防书于信安

三月

一九二四年四月十七日,衢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慧览:居衙已来,忽忽半载。温州诸人士屡来函,敦促朽人返彼继续掩室,情谊殷挚,未可固辞。不久即拟肩程,行旅之费,已向莲花寺住持借用三十元。尊处如便,希为代偿,由邮局汇兑此数,以汇券装入函内,双挂号寄交衢州莲花村莲花寺德渊大和尚手收为祷。温州通讯之处为大南门外庆福寺,是旧游之地也。此次赴温,由衢经松阳、青田,较绕道杭沪稍近,约七日可达。率达,不具。

昙防疏四月十七日

一九二四年四月三十日,杭州,致刘质平

质平居士:惠书,诵悉。前带各物,悉收到。桂圆饼干,皆存贮甚多,数月内无须再购。丁居士所交来各物,乞暂存宁波,俟秋凉往温州时,携以转赠寺中也(笋干宜贮于洋铁箱内,不然则潮而失昧。丁居士前函所言也)。佛经宜熟读,自能渐渐了解。昔周佚生居士学经论时,即依此法也。

演音疏四月三十日

一九二四年五月廿日,杭州,致申甫居士

申甫居士慧鉴:前奉一片,计达记室。朽人拟于秋间返温州,惟舟车之资犹未筹措,未审仁者能有资助否?惠函乞寄杭州城内延定巷六号马一浮居士转交朽人,致妥。此颂檀福!

胜髻疏五月廿日

一九二四年六月一日,杭州,致申父居士

申父居士丈室:马居士来,赉授尊简,并惠施三十金,敬受,感谢无尽!拟以是中十金供琐细之需,其余二十金存贮,以为行旅舟车等用。佛号当络续寄上,本月中旬约可先寄奉二十叶内外。谨复,顺颂檀德!

胜臂疏六月一日

一九二四年六月廿一日,温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丈室:昨承来旨,委悉一一。荷施资致返莲华,感谢尤尽。四月初,衢州建普利道场,朽人入城随喜。以居室不洁,感受潮秽之气,因发寒热(非是疟疾),缠绵末已;延致五月初七八日乃愈。又其时并患咳嗽痰滞,迄今已将三月,虽颇轻减,仍未止息,想已转成慢性疴疾。然决无大碍,希为释怀。朽人于四月十九日自衢州起行,廿五日达温。比拟继续掩室,一以从事修养,一以假此谢客养疴。朽人近年已来,神经衰弱致剧,肺胃心脏,并有微恙,故须节其劳瘁,息心静养也。居此费用,周居士仍继续布施(前居温二年亦受其施),情不可却。前承仁者允施者,今可不须;俟他日有别种须用时,再以奉闻。谨致谢意,不尽欲言。

昙畴疏答六月廿一日掩室已后,仁者及其他致友数处,仍可通信,惟希仁者勿向他人道及。以此次返温,知之者希,欲免其酬应之劳也。

一九二四年七月十五日,温州,致杨白民

白民老居士丈室:顷由衢州转到尊函,诵悉一一。苏民居士谢世,致可悲叹。朽人于初夏返温州,诸凡安适。孟由常常晤谈。率复,不尽一一。

昙防疏答七月十五日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七日,温州,致杨雪玖

雪玖贤女哀览:顷奉手书,且谓为尊翁手笔;乃披阅首端,历述家父病状。昔知白民无父久矣,何缘说此?颇致惊诧。后续阅第二纸,突见署名者为贤女,乃悉尊翁病殁矣。绕屋长吁,悲痛不已。二十年来老友,当以尊翁最为亲厚。今晨览雁荡山图,喜其雄奇崒拔,颇拟写其形势,邮奉尊翁,约往同游。不意是日,竟获哀耗,痛哉!

余于七日病湿热并胃疾,几濒于危。中秋后乃渐愈。自明日始,当力疾为尊翁诵经念佛;惟冀老友宿障消灭,往生人道天中,发菩提心,修持净行。当来往生极乐,早证菩提。尊翁故后,校事如何?甚以为念。

演音疏答八月十七日

尊翁既逝,贤女宜日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及《阿弥陀经》,并持阿粥陀佛名号,以报深恩。早晚诵发愿文三遍。其文拟定如下:以此诵经持名功德,回向亡父杨白民居士。惟愿亡父业障消除,生人天上。觉心普发,净业勤修,往生西方,早成佛道。

此文与前文义同,而文稍异,希参观之。

演音

一九二四年八月廿五日,温州,致丐因居士

丐因居士丈室:顷诵惠书,欣悉一一。拙述《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今已石印流布。是书都百余大页,费五年之力编辑,并自书写细楷。是属出家比丘之戒律,在家人不宜阅览。但亦拟赠仁者及李居士各一册,以志纪念。开卷之时,不须研味其文义,唯赏玩其书法,则无过矣。又拙书《地藏菩萨本愿经见闻利益品》,书法较《回向品》为逊,今亦付石印以结善缘。尊宗禹泽居士,未审今居杭何处?希示知。拟以《四分律表记》二册及《华严疏钞》四册,送存彼处,俾便他日面奉仁者。(《表记》册太大,不便邮寄。若《地藏经》早日印就,亦并交去,否则他日另寄。)尊印《回向品》共若干册,并乞示知。《四分律表记》共印千册。(由穆居士以七百金左右独力印成。)以五百册存上海功德林佛经流通处,以三百二十册存天津佛经流通处,皆系赠送。如有僧众愿研求比丘律者,若居士等愿将此以为纪念者,皆可托人向上海功德林就近领取。《地藏经》共印多少,如何分法,今尚未悉。朽人不久将往他方,今移居杭州城内银洞巷六号虎跑下院暂住,料理未了诸事。惠复乞寄上海江湾镇立达学园丰子恺居士转交,恐朽人不久或去杭也。承询所需,俟后有需,当以奉闻。敬谢厚意。此未宣具。

胜臂疏答八月廿五日

一九二四年九月廿六日,温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岁在颛顼之虚,九月廿六日,制印以付。

未审仁者仍在京寓不?故先奉询,希复,即以邮奉。

昙防疏

一九二四年十月廿一日,杭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

省书,承悉一一。浙地信佛法者众,此次变乱,故能转危为安,致可庆忭。宿疾当不为患。尔来编校,颇劳心力,为困惫耳。撰述律学四种,明岁刊印讫,当以奉览。印石并呈,此不宣具。

昙防答白十月廿一日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二日,温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慧览:顷诵三日所发手书,具悉一一。小印前已挂号付邮寄上,如未收到者,希以示知,再为镌刻寄奉也。挂号证已遗失,不能稽查。时事未宁,邮物往往不达。前月汇金致南京请经,金与函悉遗落,未可追究,无如之何也。率复。

昙防答十一月十二日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廿日,温州,致申父居士

申父居士:

惠书,欣悉一一。马居士久无消息。令书佛号二页,小横幅十八页,并佛书二册,别挂号邮奉,乞受收。天寒手僵,草草不工,聊为纪念可耳。不久将云游远方,乞暂勿惠复。明岁或致杭州,再当晤谈。承询所需,致用感谢。现在旅资已具,可以无虑。谨答,不悉宣。

演音疏十一月廿日数年前将出家时,曾以《阴骘文图》二册(其书名已忘记,系费小楼画,刻板甚精),奉赠仁者。倘此书现在仍存尊处,乞暂假一册,寄上海狄思威路永兴里底第一号李圆净居士收,能挂号尤妥。因上海诸居士愿石印此书,广为流布也。附白。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廿一日,温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丈室:

爱逮五日来启,用慰驰结,去十七日(阿弥陀佛诞)写佛号四十八页,分付是间道侣,今检一叶,别奉仁者。附赍《印光法师文钞》一部(是为第四次新版,卷首有余题词,附载《印造经像文》亦余所撰述),《了凡四训》四册,希于清暇,披寻其趣,愿珍德还白。不次。

论月疏十一月廿一日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本书为读者精心搜集了最经典的禅宗小故事,每一则佛禅意蕴的故事都充盈着佛教智慧,蕴含着人生真谛。书中从禅宗故事和生活感悟出发,运用禅理,回答了人们在工作及生活中的各种困惑,通俗易懂,发人深思,有助于人们身心的成长和升华。
  •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在此时此地;生活处处有禅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含禅机。我们若能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便能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为自己营造出一种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生活。本书是作者多年读禅和悟禅的结晶,全书注重对生活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思考,专注于内心力量的激发和人生价值的改变。禅是一种智慧。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愉快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热门推荐
  • 蓝色生死恋之晴空恋

    蓝色生死恋之晴空恋

    一个蝴蝶步摇和一串蓝色水晶,将他们牢牢地牵在了一起。爱恨纠缠,如果能走到一起,请不要抛弃来之不易的爱情;当蝴蝶步摇和蓝色水晶毁灭了,当我对你的爱不见了,再分手好吗?
  • 万界穿越从狐妖开始

    万界穿越从狐妖开始

    一个人才穿越诸天万界的故事,而且穿越到一个世界都会获得那个世界最强的力量。
  • 请将军勿扰

    请将军勿扰

    她因车祸穿越,一朝变为一名女扮男装的妖孽皇帝,而他却是丐帮帮主,因对他有情,参军升为将军……林语暖:“将军请回吧!”某男:“没事,暖宝儿,我爱你就行了。”林语暖:“……”
  • 萧少的萌宝甜妻

    萧少的萌宝甜妻

    面对重伤的男友,破败的家业,她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她用自己换来了医药费,重振家业的资本……然而,当她发现自己怀孕后,男友却弃他而去,家族也嫌她带来了不好的名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之莫少的掌上妻

    豪门之莫少的掌上妻

    她,私生女,父辈一手遮天,她却“软弱无能”,人前她忍让讨好、伪装顺从,人后她肆意不羁、爱恨分明!他,身份神秘,商界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前他谪仙优雅,令人折服,人后他霸道凶残,仿若魔鬼,令人臣服!他们会有怎样的爱恨情仇?
  • 无敌苍神

    无敌苍神

    19岁少年杨欢一次奇遇中获得修仙者的传承开启了传奇的一生......修仙,古武者,丧尸与科技对战,和女主们的缠绵。无限开挂的技能与法宝。
  • 重启诸天

    重启诸天

    合道期强者向勇重生到5000年前,地球刚刚灵机复苏的时候。他想带领地球修真文明崛起于诸天强族之林。“如果诸天不能容我……那就重启这诸天!”
  • 瘟疫之力

    瘟疫之力

    第一作者不差钱,第二老作者。第三更新有保障,一天1k那种低保。读者群434976959。
  • 尘世狐狸

    尘世狐狸

    一世为妖却与神仙相爱导致魂飞烟灭。因得神仙护佑留住元魂,经千年之吸取天地精华终得转世。二世为人是一家权贵人家的小姐,因天生眉间长着一颗酷似眼睛的朱砂胎记被人认为是妖眼,因妖眼的存在无人作伴,本该一生孤独的她却识得了一位朋友,可天不逐人愿最终被朋友所害和背叛,就这样权贵人家一夜之间惨遭灭门。
  • 太虚古帝

    太虚古帝

    太虚古神宫现任掌教乾坤大帝卜算出二十五年后神界将有血光之灾,上任掌教,乾坤大帝之师,太虚古神宫创始人,太虚大帝用毕生神力才镇压的吞天魔帝即将突破封印重现,为了拯救苍生,他们不得不采取造帝计划,被魔族灭了全家的十大神王之一的古王接下了此大任,集众人之力,轮回转世来到了下界——天泽大陆,开始了他开挂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