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8400000004

第4章 体操运动(4)

双杠比赛全套动作由摆动、摆越、屈伸、弧形摆动、回环、空翻和力量动作组成,并要求将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20世纪初期,双杠的静力性动作较多,成套编排变化不大,较其他体操项目发展缓慢。30年代,由于摆动技术的改进,在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上,德国选手K·弗赖在他的成套自选动作中完成了后空翻分腿摆越成支撑,夺得冠军。50年代至60年代,摆动技术又有新的发展,摆幅加大,动作不断创新。1956年第十六届至1968年第十九届的四届奥运会双杠冠军前苏联运动员V·丘卡林、B·沙赫林和日本远藤幸雄、中山彰规,分别首先完成了前摆转体180°成倒立、后空翻成手倒立、前摆转体360°成手倒立等高难动作,同时发展了杠下回环的复合动作及下法加难,双杠技术有了明显的发展。70年代,杠下屈伸类动作的复合技术发展较快,以长振屈伸上直接向后分腿摆越、弧形上转体180°成支撑、后上转体90°成一杠悬垂等为代表,空翻2周加转体类型的下法也在这一时期进一步提高。

日本选手加藤泽男在1972年第二十届、1976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中连续夺得两届双杠冠军,成为这一时期双杠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1980年中国选手李月久在第五届世界杯赛中,首创“前空翻分腿向后摆越成挂臂撑”,夺得桂冠。日本选手监物永三在1979年第四届世界杯体操赛中,完成了“向后大回环”,并夺得冠军。不久又出现了向后大回环转体360°成倒立的动作。前苏联选手I·科罗廖夫在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上完成了“向后大回环分腿切杠成支撑”,夺得冠军,并推动了双杠运动的发展。

单杠

单杠与双杠同样也起源于德国。18世纪末西欧国家的杂技表演中出现抓住钢丝做大回环的动作,受此启发,1811年德国体操家扬在柏林郊外的哈森海德体操场用一根木杠代替杂技演出的钢丝,首次安装了世界上的第一副单杠。1812年将木杠改为铁制,后又改为钢制,杠的弹性和承受力增大。19世纪20年代成为独立的比赛项目。杠长240米,直径2.8厘米,高2.55-2.75米。横杠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柱上。单杠决赛时每队最多两名运动员参赛,只有在团体赛中单杠成绩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参赛资格。只比自选动作。将运动员在团体赛中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总得分的二分之一,加上单杠决赛中自选动作的得分,作为最后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满分为20分。从1992年奥运会起,团体分不带入单项赛,仅以自选动作的比赛成绩确定名次。满分为10分。18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单杠运动

单杠运动的全套动作由摆动、回环以及围绕身体纵轴转体和脱手或空翻再握的飞行动作及单臂动作组成,中间不许有停顿。它是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有效地提高时间、空间感觉与控制能力的器械运动项目。20世纪30年代,单杠前后大回环和杠上转体180°等动作已比较普及,还出现了扭臂握大回环以及后空翻下和振浪分腿下等动作。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单杠技术以摆浪完成的分腿立撑回环接大回环、后悬垂的前后回环以及大回环互换等难度动作为主。这一时期的下法主要有直体后空翻、团身后空翻2周和燕式腾越等基本难度动作。瑞士的J·斯塔尔德和J·京塔德,日本的小野乔,分别以此类下法获得高分。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单杠出现了“鞭打振浪”技术,对整个体操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先道作用。罗宁首创的高屈体腾越动作取代了直角摆越,直体后空翻转体360°、720°为更多选手所掌握。

前苏联的B·沙赫林和日本的中山彰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日本体操选手庶原光男在第二十届奥运会上表演了首创的旋空翻技术,从而夺得单杠冠军。尔后旋空翻技术被迅速移植到除鞍马以外的男、女各个体操项目中,将男、女体操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70年代末期创造的单臂类技术、“特卡切夫”腾越以及由此出现的“肖瑞智空翻”,很快普及并被各国体操选手所掌握,首创或高质量完成这些动作的有V·柳金、V·阿尔捷莫夫,日本队的森末慎二、中国队的童非。

高低杠

高低杠运动源于欧洲。19世纪下半叶欧洲兴起女子体操运动,最初使用与男子相同的体操器械。20世纪20年代后,医学界人士认为单杠、双杠、鞍马等器械练习对身体负荷太大,女子从事这些项目会影响身体健康。因而,取消了单杠、鞍马项目,将双杠中的一杠降低,形成倾斜状,练习时手脚和身体均可触及器械,以分散负荷。横杠由玻璃钢制作,椭圆形,长2.40米,高杠高2.30米,低杠高1.50米,两杠间距可在1.10-1.40米间调整。高低杠决赛时每队最多两名运动员参赛,只有在团体赛中高低杠成绩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参赛资格。只比自选动作。将运动员在团体赛中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总得分的1/2,加上高低杠决赛中自选动作的得分,作为最后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满分为20分。从1992年奥运会起,团体分不带入单项赛,仅以自选动作的比赛成绩确定名次。满分为10分。195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高低杠运动

高低杠动作由各种类型的屈伸、回环、绷杠、弹杠、腾越和空翻等组成。整套动作要求以动力性为主,不断地换握、换杠、换向,避免停顿和附加支撑。对发展运动员的肩带、上肢和腹背肌肉力量,提高运动员的时间、空间判断能力,培养运动员的勇敢、果断精神有很好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期,高低杠动作多以混合支撑、混合悬垂和静止姿势组成。从70年代开始,高低杠技术出现了移植男子动作的发展趋势。在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前苏联女运动员O·科尔布特首先做出了“高杠后摆成蹲接挺身后空翻抓高杠”和“高杠后摆分腿立撑向前回环至3/4向后挺身后空翻下”的新动作,对后来的技术革新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1975年第十届欧洲女子体操锦标赛上,罗马尼亚女运动员N·科马内奇创造了“高杠后摆分腿前空翻再握”的新动作。在1976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上,她又以不同形式的倒立支撑回环、两杠间的前后空翻组成新的成套动作,使高低杠运动显示出力量与技巧相结合的特点,出现很多具有两个飞行动作的成套动作。前苏联女运动员N·尤琴科成功地将“特卡切夫分腿腾越”和“德切夫空翻”直接连接,还创造出大回环接后空翻2周下等动作。高低杠技术朝着成套动作加长(18-20个动作)、难度动作直接连接、动作幅度大、腾空高、变化多、连接巧妙的方向发展。

平衡木

早于罗马时代,平衡木运动的雏形就已出现。18世纪末,德国体操家将其用于体操训练的辅助器材,后传入欧美一些国家。最初平衡木为圆形,两端及中部用支架支撑。19世纪初,德国体操家古茨穆特斯将平衡木设计成平面,置于地上。1845年成为女子体操项目。平衡木为方形木条,长5米,宽10厘米,距地面高1.20米。平衡木决赛时每队最多两名运动员参赛,只有在团体赛中平衡木成绩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参赛资格。只比自选动作。将运动员在团体赛中规定动作与自选运动总得分的1/2,加上平衡木决赛中自选动作的得分,作为最后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满分为20分。从1992年奥运会起,团体分不带入单项赛,仅以自选动作的比赛成绩确定名次。满分为10分。195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平衡木是反映女性特点的典型项目。动作内容包括各种跳步、转体、波浪、平衡、造型及技巧翻腾(各种滚翻、手翻、空翻等),并组成成套动作。整套动作必须符合规则规定的难度、数量和编排要求,时间为110秒-130秒。要求动静结合,往返起伏,不断变换动作方向,充分利用器械的长度。由于平衡木面狭窄,对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员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要求很高。每套动作最高得分为10分,跌下器械按规则规定每次扣05分,稍有失误就失去夺魁的机会,因此对运动员的心理要求也很高。50年代,平衡木动作多为走、跑、跳、简单的造型、倒立、平衡和滚翻组成的以静力性为主的成套动作。20世纪60年代,以侧手翻、转翻、快速滚翻、单臂倒立及走、跑、跳、转体、平衡等动作为主要内容。

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女运动员O·科尔布特在第二十届奥运会上首先在平衡木上完成了后空翻,推动了平衡木技术早期平衡木运动向难、新方向发展。此后,高空翻动作不断出现,并开始出现挂串空翻,横木的跳步、向后腹回环、向侧滚动360°等动作,大大丰富了成套动作的编排。80年代,平衡木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民主德国选手M·格瑙克在1981年第二十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用子上板做平衡上法;罗马尼亚选手E·萨博完成后手翻拉和后空翻转体360°站木;前苏联选手O·奥梅利扬丘克完成后手翻转体270°成横木正撑腹回环和屈体后空翻2周下等等。自由体操中的大量动作被移植到平衡木上完成,平衡木已由动静结合发展为以动、力为主,难中求稳的竞技项目。

蹦床

蹦床运动起源于美国。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一对叫拉里·格里斯沃德和乔治·尼森美国师徒在艾奥瓦的一个汽车库里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张蹦床。尼森当时是艾奥瓦大学的学生,在格里斯沃德的门下学习翻跟斗。两人在制作了蹦床之后,发现这是一项可以赚钱的买卖,于是就开始了批量生产,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宣传和推广蹦床运动。

随着蹦床运动的普及,蹦床比赛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气候。1964年,首届世界蹦床锦标赛在伦敦举行,美国选手唐·米尔曼和朱迪·威尔斯分别成为男、女第一位蹦床世界冠军。

标准的蹦床尺寸约为213米×426米,比赛要求从预跳开始,运动员须在一分钟之内开始比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所有比赛动作都应尽可能地在蹦床中间的红色方块之内完成。每个运动员需完成两套动作,其中规定动作需要包含五种技术要素,另一套则为自选动作。全场有5名技术裁判和两名难度加分裁判,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三名技术裁判给出的总分加上难度加分就是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将蹦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个人蹦床共两枚金牌,并规定每个国家(地区)只能派1名运动员参赛。

田径运动是以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田径运动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在古代、近代奥运会以及其他重大运动会中,都一直在主运动场上举行,是设奖最多的、最主要的竞赛项目。

同类推荐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植物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植物知识篇》(上)

    本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宇宙、太空、地理、数、理、化、交通、能源、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
  • 科学奥秘丛书-科学人物

    科学奥秘丛书-科学人物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辛勤的工作和卓越的思考,本书向你介绍了古往今来部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
  • 探索未知-化学人生

    探索未知-化学人生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星系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星系

    本书首先为你解读星系的定义,然后逐步地阐述了星系的演化、类别,以及它与星云和星团之间的区别。
  • 将来进行时

    将来进行时

    本书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历史故事、历史典籍进行分析点评,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哲思,引领读者在品读历史和思考现实的过程中,感受未来的影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怪奉行

    妖怪奉行

    各种不行,重新大纲,望见谅。。。。。。。。。。。。。。。。。。。。。。
  • 神犬嘀嗒

    神犬嘀嗒

    每个女生都幻想着有一条宠物犬可以作为一个忠实的伙伴,请看嘀嗒的传奇成长变身的奇幻旅程……
  • 蛇蝎嫡女

    蛇蝎嫡女

    她是容郡王府的嫡长女,身份尊荣无比,却因痴心错付,被人当做踏上高位的垫脚石,曾经深爱的男子在功成名就后,将她如敝屣弃之,一把烈火尸骨无存,极地重生,携毒十年前,江山不改,她却翻云覆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宴大厨说川菜——四川饭店食闻轶事

    国宴大厨说川菜——四川饭店食闻轶事

    本书是一位国宴大厨退休前40多年司厨生涯的总结之作,集名店、名师、名菜、名宴于一书,融地道川菜秘诀与饮食文化于每道菜中,更有名流政要的赴宴趣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我居然当上了快递员

    重生之我居然当上了快递员

    毛绒控江帆好心泛滥,误将躲石树上偷懒的”黑猫”小黑当做被困树上的小可怜,不辞辛苦上树解救却不幸坠树而亡。再次醒来却被自称值日神的男子告知,并邀请重生后的江帆到神秘的时间快递站工作,江帆从此当上了业务遍及三界的快递小哥~不过,我到底挪用了啥,为啥我身体里好像多了另外一个灵魂??
  • 重生女王:半世逍遥

    重生女王:半世逍遥

    风中的呓语在轻轻的诉说着曾经的过往,若能重来一次,或许并非是重生。或许,这是推入深渊的另一个陷阱,而我们,早已没了选择的余地。
  • 无你不爱情

    无你不爱情

    她为了自己神圣的爱情,放弃了上大学的美好时光。原以为两情相悦,深深相爱的人,却转身娶了别的女人。当他从暗角出来,站在阳光下说“从小,我就爱你!”。原来,一直守护自己的另有其人。爱错了人,付错了情。还能有勇气和力量去爱另一个人吗?(亲情,爱情,友情……)
  • 九世厄体

    九世厄体

    场景一:阿尘,十万年了,你终于回来了。场景二:你来晚了,大家都死了,二慧死了,福寿死了,所有人都死了!场景三:今日,我沐尘以血焚海,以骨炼山,以魂葬天,再演轮回,再造众生再化万物,只求我的伙伴从轮回中归来……斜阳下,沐尘的肉身在崩裂,神魂在寂灭,只留下一缕执念堕入黑渊,他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