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8200000003

第3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3)

1.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产物。人类就是在生态系统中诞生的,近代科学证明,人体中的各种化学元素都是与地球的各种化学元素相适应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生命是蛋白体的生存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元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的新陈代谢。”

2.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阳光、空气、淡水及动植物等是人类出现后赖以生存、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人类既是生态系统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生态系统的塑造者。人类通过自己的发展活动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在人类的作用影响下,又不断改变其供应能力,提供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资源。

3.生态系统也为人类提供了活动场所和劳动对象,如耕地、牧地、林地等土地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物以及可供通航与发展水产的江河湖海等。

人类和生态系统是一个对立统一体。自有人类以来,人类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在不断进行着。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人类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也要重视生态系统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改造

人类与一般动物有本质的不同,一般动物只能以自身的存在及其生命活动适应生态环境,而人类在生态环境面前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能够认识并正确适应生态规律,有目的地利用、改造生态环境,使之向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就必须把原始的自在生态改造成为人工生态。原始社会时,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在旧石器时代,世界人口有几百万人。如果仅靠采集、狩猎为生,只能养活1000万人。后来人们通过发展种植、饲养牲畜,生活相对就好得多,这就有必要破坏一些森林和草原,把它改造成耕地。就是说,要打破原来的森林生态系统,将其改造成农田生态系统。因此,我们不能一律反对打破生态平衡。如果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带来的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收到了良好的效益,那么,这种打破不仅不能反对,而且是必要的。我们提倡维护生态平衡,但不是消极地追求“平衡”,更不能理解为恢复到原始自然状态。我们追求的是能动地改造生态系统,使其向更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从生态学的观点看,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不断打破旧的生态平衡,建立新的生态平衡的历史。

在生态系统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又是生态系统的主人。在生态系统面前,人既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也不能因为是“主人”而可以为所欲为。既要反对那种认为生态环境出现以后就一成不变的观点,又要反对那种认为可以漠视生态规律、任意破坏生态平衡、不计后果地违背科学的做法。人们在活动中,必须遵守生态规律,才能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持久地为人类造福,从而不断创立一个更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美好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必将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生态系统的面貌。人类在不断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中前进。

人类离不开自然

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称。它不仅包括阳光、空气、水、山川、土地、植物、动物、微生物、人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事物,也包括城市、村落、道路、工厂、农田、水库、车、船、飞机、火箭等人造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环境出了问题,人类还能“独善其身”吗?

自然环境与社会性环境

人们习惯将人类环境分为天然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的社会性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物资源等。

社会性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农村、工矿区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化,受自然规律、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的影响,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社会性环境既包括物质的形式,如城市、村落、道路、桥梁、工厂、农田、水库、车、船、飞机等,也包括精神文化的形式,如人际关系、政治制度、经济、法律、宗教、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家庭结构等。

环境还可以按照环境要素来分类,可以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土壤环境及生物环境等。环境从性质来分类,可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等。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根据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与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这说明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从生活的自然环境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氧气、水分和食物,以提供我们身体活动的能量、生长发育和代谢更新的原料。正是大自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环境,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营养和条件,才使人类发展、壮大成为地球的主宰。如果环境出现恶化,人类的健康将受到损害,甚至生存也将受到威胁。

文明的发展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资源,但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影响。在人类的早期,由于人口稀少和能力的限制,人类的生存主要利用现成的食物,如以狩猎获得的动物,植物的果实、树叶等为食物,此时对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和破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然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

到了农耕时代,人类学会了耕种粮食,开始了“刀耕火种”、毁林开荒,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但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科学、医疗水平不高,人均寿命较短,人口数量不多。因此,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大。

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革命的到来,使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特别是使用机器以后,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大大增强,加之医学科学的发展,使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也就日益增大了。

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已在环境中由被动逐渐转变为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与此同时,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随之出现在人们面前。大气严重污染、水资源空前短缺、植被破坏、森林毁灭、大批动物和植物物种濒临灭绝、土壤沙漠化、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当中。日益恶化的环境向人类提出: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当今最紧迫的问题。

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上,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盛行过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把人捧到自然系统中至高无上的位置,说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支配一切,自然界只不过是一个消极的客体。甚至认为人类在自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而自然在人类面前只有逆来顺受。这种以老大自居的观点,导致人类向大自然任意索取,任意排放污染物。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取消了。”现实正是如此。人类在不断地遭到环境的报复,今天我们正在吞食着人类盲目开发、破坏环境的恶果。

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需要几倍的时间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恢复,甚至永远不能恢复。人类为恢复和改善已经恶化的环境,必须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其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环境已经向人类亮出了“黄牌”,人类如再不清醒,就将会被罚出“场”外。到那时,尽管人类为子孙后代留下数以亿计的财富,但由于前人“愚蠢”的行为,毁掉了后人生存的环境条件,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呢?

比如,过去到处可以喝到清洁、甘甜的泉水,可现在我们却必须要花1元钱才能买到1小瓶可喝的清洁矿泉水。以后,清洁的水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贵。

保护共同的地球家园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人类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共处,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条件。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提醒人们保护自己的环境。大会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宣告:

“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与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环境与人的重要性,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改变了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的错误做法。我们期望环境保护能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重视和遵守的理念。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人类必须要与自然和睖相处,要保护好自然,维护好环境的生态平衡,不能竭泽而渔,否则带给人类灾难的,将会是人类自己。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生物和环境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转化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土壤和阳光,人类离不开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淡水和充足的食物。脱离了环境的生物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如果没有生物,环境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土壤的概念总是包括生活在土壤里的大量生物的活动。据统计,一小勺土壤里就含有亿万个细菌;50克森林腐殖土中所包含的霉菌,如果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长度可达11千米。如果排除这些生物的积极活动,土壤也就不复存在了。

可以说,土壤的形成就是和生物的活动密不可分的。当火山喷射出炽热的熔岩流时,当奔腾的流水在光秃秃的地球表面侵蚀甚至是最坚硬的花岗岩时,当年复一年的酷暑严寒使岩石渐渐破碎和瓦解时,原始的成土物质就开始聚集起来。

此后,生物也就开始了它奇迹般的创造,一点一点地使这些无生物的物质微粒变成有结构的土壤。生物创造了土壤,而丰富多彩的生物又生活在土壤之中,这就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奇异的相互作用。

不仅土壤是如此,包围在地球外面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气候状况,也都是在和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并正处于与生物的密切作用之中。为什么大量砍伐森林会使土壤贫瘠、沙土飞扬、气候干旱?这不正说明环境对生物有同样的依赖关系吗?

地球上的生物是如此适应它们的生存环境,从各自生活在两极冰雪世界中的北极熊、企鹅,到翱翔在喜马拉雅山群峰之巅的神鹰;从赤道丛林中的莽莽众生,到数千米以下大洋底层的深海细菌;从森林草原中无数喧闹的鸟兽昆虫,到漂浮在万米高空的生物微尘,生物几乎充溢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地球最初出现生物到现在的30多亿年间,生生灭灭,大约有3亿种不同的生物形式曾在地球上生存过,其中有870多万种至今还生活在地球上。

这些生物不仅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而且也和人类、和整个地球的非生物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与其他生物其生存环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把人类自身看成是整个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使大自然的平衡受到破坏的行为也必然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损害。

研究生物、人类和环境之间这种错综复杂关系的科学就叫生态学。生态学虽然已有10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它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现代人类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可以对全球的气候和整个生物圈的生存环境施加重大影响的程度。今天的自然界再也不是一个像几百万年前那样不受人类干扰、自发进行演变的生态系统了。在今天的地球上,恐怕再也找不到一块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乐土了!今天不仅已在各大洲的人体组织中发现了DDT,而且在远离人类的南极洲企鹅体内也发现了这种有毒杀虫剂。人类已经把多种有毒物质送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它们已经渗透到了所有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之中。

人类的行动对环境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除狩猎以外,人类的活动还包括采集植物、砍伐森林、扩大耕地、建立城市、开采矿藏、拦河筑坝,所有这一切活动都会使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区域日益缩小。据统计,目前地球上的热带雨林正在以每分钟10公顷以上的速度消失着,许多地区的生态系统已荡然无存,大量珍奇生物正面临着绝种的危机。

今天,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人口爆炸”三大生态危机,这是关系到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生态学恰恰就是与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门科学。可以说,人人都来学一点生态学知识已经成了时代的迫切要求。

生物多样性

大自然气象万千,生机勃勃。自然界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制约,保持着生态平衡。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及其他种种原因,使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场所大大缩小,条件越来越差,加上滥捕滥杀、污染等公害的影响,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些动物绝种了,也有些处在灭绝的边缘。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OCN)公布的数字,全世界大约有1000多种野生哺乳动物,1000多种鸟类和2000多种野生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其中受威胁种数最多的是灵长类,鸟类中受威胁种数最多的是鸣禽类,爬行类动物中则是鳄鱼类。专家说这些物种受破坏的程度与人类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在过去的2000年间,已经灭绝的动物有记载的,包括种和亚种,鸟类有139种,哺乳动物106种。而灭绝的原因有1/4是由于自然演化,而其余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16世纪以来,动物灭绝的速度更快了。光是鸟类,平均4年少1种。20世纪以来,鸟兽平均每年就有一种在地球上消失了。

科学家们论证:20世纪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一个世纪。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大约有1000~1500万种野生动物,然而,专家们警示:如果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费程度和破坏活动仍保持目前的态势而不加以改变的话,地球上现有的物种将进一步锐减。

这种说法并非危言耸听。

同类推荐
  • 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

    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

    《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是关于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题的传奇。书中既有振奋人心的故事讲述方式,也有引人入胜的科学发现的历史。西蒙·辛格讲述了一个英国人,经过数年秘密辛苦的工作,终于解决了最具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的艰辛旅程。
  • 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主要介绍了各种昆虫群落、陆地动物、水生动物、飞禽动物等,让人们更加了解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概况。
  • 有趣的科学实验

    有趣的科学实验

    本套系列丛书推出10辑,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发现之旅:太空百态

    发现之旅:太空百态

    本书记录太空中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并详细介绍各大行星的故事。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列出依然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探索的兴趣。
  •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信息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信息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本丛阐述了气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影响。
热门推荐
  • 月下韵

    月下韵

    “哥哥,原来你这么无情。”“如果我一开始告诉她一切,如果我陪着她长大,而不是看着她长大,我们之间会不会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事?我亲爱的妹妹。”月灵山的重铸,是残璃韵重生的起点,在那里璃月樱宁愿化成樱花树守护月灵山。神秘少年醉心痕,来自隐世家族的聿戾朔,重生之后的姐姐冰歆韵。。。。。。月灵山的毁灭,命运之轮的开启。未来,还会发生什么
  • 无限末日逃亡

    无限末日逃亡

    一个从小在岛屿长大的孩子,安静祥和的生活在这个小岛,直到有一天一场飓风改变了这一切。所有的事物就此消失,然而当他重新醒来时,这一切又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了那里。“这是梦?不是……”所有的黑暗从即刻起被挖掘了出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虚假的,就连时间都可能是虚假的。“我到底是谁?梦里那个和我长的一样的人他又是谁?”通过一步步的探索他越来越接近真相……“我要逃出这里,这个不属于我的地方!”从此一场,腥风血雨就此拉开序幕。建立自己的组织,提升自己的实力,与普通人做对抗,与改造人博弈,与整个王国对抗。经历了诸多人间冷暖,越接近真相他越感到害怕……跟随主人公打开全新的世界框架设定,全新的修炼体系,一个穿梭于古今的隐藏秘密。结局,相信会是意想不到的……
  • 迫降于玄幻世界

    迫降于玄幻世界

    一个女孩子为了找到另一个女孩子而成神的故事。确定不进来康康吗?本文又名《关于我传送去找人却来到了不熟悉的玄幻世界且成为了神这档事》,《因为太想找人就直接修炼成神了》简介无力,直接走正文吧(捂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男主总是想不开

    快穿之男主总是想不开

    自从绑定了招财系统招财猫,凌依内心就只有一个字,累!不仅要帮系统完成招财任务,还要完成攻略任务,这也就算了,但为什么攻略目标为什么个个都想不开?温柔男神一脸悲伤:“依依,别离开我,没有你,我活不下去。”凌依:“我只是和朋友一起逛了个街......”清冷男神一脸绝望:“依依,你要是走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凌依:“我明明只是回家呆了一会儿.....”......攻略目标永远有各种各样的理由闹自杀,凌依表示:心好累!!
  • 我被魔王绑定了怎么办

    我被魔王绑定了怎么办

    高中生柳亚民被迫让“魔王”给绑定了,从此经历了一段非常奇葩的人生…………。
  • 绝色宝贝,老公好好爱

    绝色宝贝,老公好好爱

    在苏诺殇18岁生日的当天,姐姐和未婚夫搞在了一起。在酒吧里,买醉又被某只狼吃干抹净了。3年后的回归,又会发生什么呢..........
  • 防线之公元三子

    防线之公元三子

    这是一个庞大的科幻系列。一个充满人性纠葛和思想矛盾的世界。
  • 众志成城携手抗疫

    众志成城携手抗疫

    这是一篇演讲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一读,也可以朗诵一下。祝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世界加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