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3900000009

第9章 近代居士佛教的复兴与社会组织化运动(7)

所谓“佛教东方文化论思潮”,是佛教界对东西方文化大讨论的回应,它一定程度上与“佛化新青年”思潮关系密切。20世纪20年代初期前后,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论者,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公开向传统儒家文化挑战,由此掀起了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东西文化观的论战。20世纪30年代,陶希圣等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向“全盘西化”论发起挑战,由此引发了又一次东西文化观的论战。面对东西方文化大讨论,佛教界有识之士纷纷撰文阐述自己的看法,其中较为普遍的佛教思潮认为:佛学作为东方文化的权威代表,不同于儒学与西学,最适合当时中国的需要。与东西方文化的两次论战相呼应,佛教东方文化论的思潮与东西方文化的两次论战相应也分两阶段。在第一阶段,佛教东方文化论者认为,西洋文化中的残酷竞争、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德等内容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只有作为东方文化的佛法才能拯救西方文化的没落。在第二阶段中,佛教东方文化论者对儒家文化采取了更多的包容态度,将佛儒思想与佛教思想一起视为东方文化的优秀代表。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太虚、唐大圆、释东初以及佛化新青年中的一些人物,此外,由太虚、欧阳渐、章士钊、章太炎、梅光义、黄侃、蒋维乔、王恩洋、景昌极等参加的“东方文化集思社”也极力主张弘扬“佛儒之学”以“启西洋文化之沉疴”,从而对这一思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谓“佛学与科学互证思潮”,是佛教界面对当时的科学主义思潮所作出的回应,它通过论证佛学与科学之间并不矛盾,从而强调佛学的“真理性”,此一思潮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尤为热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科学、民主的思想在中国已渐渐深入人心,它在不断破除封建迷信的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当时的宗教文化。面对扑面而来的科学主义思潮,佛教界的革新派一方面极力提出“佛教非迷信”、“佛教非宗教”的主张,一方面极力论证佛学与科学的一致性,从而产生了一股“佛学与科学互证”的思潮。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佛教界的革新派人士、居士知识分子、有佛教信仰背景的科学家及科学工作者,此外,“科玄之争”中的“玄学派”也在某种程度上介入其中。作为佛教界代表的太虚法师,在其《佛法与科学》、《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人生观的科学》等一系列文章中分析了佛学与科学的同异之处,并指出:佛学与科学的相同之处互相证明了对方的正确性与真理性,而佛学与科学的相异之处则有助于对方特别是科学开拓研究思路,取得更大成就。此一思潮的另外一支重要力量,是一批信仰佛教的科学家、科学工作者和具备科学知识的佛教徒,其中主要有王季同、尤智表、王守益、沈家祯、罗无虚、牛实为、冯冯、吕碧城等人。他们主要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论证佛学与科学并不矛盾,甚至论证佛学就是科学,这部分人由于其自身身份的原因,其著述的社会影响力很大。

佛教面对当时各种社会新思潮的挑战而作出的回应,这说明近代以来的佛教思想已经走出了自身的封闭性,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极力寻求与社会现实的融合。此后,为适应社会变革及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近代佛教逐渐走向了“人间化”与“现实主义品格”的发展取向,并开启了佛教的“自我革新努力”。事实上,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佛教革新思潮主要包括南京内学院欧阳竟无、吕澂为代表的旨在对中国传统佛教进行批判的“复兴唯识学思潮”以及以太虚等为代表的旨在引导佛教与现实社会相融合的“人生佛教思潮”,其佛学取向虽各自不同,但都意在对中国传统佛教进行“革新”与“重建”,以图谋中国佛教的近代化转型。其中,欧阳竟无与吕澂主导的佛教革新运动主要表现为立足于印度的瑜伽唯识学立场,对中国传统佛教进行批判、辨别,以寻求所谓的“真佛教”。在他们看来,中国佛教自《起信论》以来的天台、华严、禅宗、净土皆不是真正的佛教,因为这些中国化的佛教不辨别体用,而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简别体用”欧阳说:“淆用于体成一合相,便无差别,安有法界?淆体于用失寂灭相,既异不动,亦非如如,以是说体、用义。”(欧阳竟无:《瑜伽真实品叙》)。南京内学院归宗唯识学的佛学取向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不仅影响了佛学界,也促成了近代中国知识思想界的“复兴唯识学思潮”,不少知识分子与思想家纷纷显示了对唯识学研究的兴趣。由于唯识学的名相、析辨与内在诠释系统西学颇为接近,当时知识分子对唯识学的兴趣也意在借佛教唯识学的诠释以沟通、嫁接中学与西学,并进而参与现代社会文化问题的思考。相对于内学院的复兴唯识学取向,太虚的佛教革新思路主要体现为“人生佛教”的佛学取向。太虚“人生佛教”的目的,就是要使佛学与现实人生结合起来,最终使佛学与社会各个领域融通起来,进而使佛教在现代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为此,太虚大师对传统中国佛教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即教理改革、教制改革与僧伽改革。其重点是民间观念的启导和传统思想的转化、佛教僧团制度的整顿、僧伽教育的普及等朝向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在观念层面,太虚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理性的祛魅”——改变传统神鬼的信仰,使佛教成为人生的、生活的佛教,这是佛教走向现代化的时代课题。为此,太虚在改革传教方式和途径外,还计划根据西方的学术分类将佛学与西方各类学科作相互的会通研究,例如,佛学与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等各种科学关系之研究,以及佛学与世界各宗教之比较等。此外,为了“人生佛教”的实践,太虚一方面加强人间善行、五戒十善等佛教“人天乘”基础理论的阐扬;一方面厘清学术知识界的质疑及误解,说明佛法与近代思潮、各种主义的关系,以引起学术界的同情。以上关于近代佛教思潮的内容,笔者已专门撰文发表,详见拙文《20世纪中国佛教思潮研究及其反思》,《中国思潮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11—147页。

近代佛教思潮及其与当时各种社会思潮的往复互动,已经将佛教思想带到社会思想文化之中,使佛学彻底走出了传统的封闭空间,并通过佛学思想的诠释与社会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进而与真正的近代社会现实息息相关。近代佛学当然也有其内部思潮,但内部思潮往往会演变成社会思潮,总体看来其特征还在于与社会思潮息息相关,所以笔者在此所言的近代佛学思潮主要是指走向社会思潮的部分。佛教思潮在近代之所以能有此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佛学在近代被广大的知识精英共同关注,并从寺庙走入学堂、走向学术,从而成为一种不约而同的“继续的群众运动”;(二)佛学在近代被“扮演”之所以说是“扮演”,是指佛学究竟是否能成为这个角色,或者是否就是充当了这个角色则另当别论。成拯救中国民族文化与国家存亡的“知识资源”和“思想资源”,承担了一种表征中国传统与现代之转换的一个文化角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文化“想象”;(三)佛学从其自身发展而言,要谋求其自身与种种现代观念、社会思潮相适应。正是这些原因,使得近代佛学思潮大大区别于传统的佛学思潮而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同时,这一思潮的复兴也直接导致了近代居士佛教的社会组织化运动。

二、近代居士佛教的社会化与组织化运动

同类推荐
  • 百年佛缘:僧信篇

    百年佛缘:僧信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禅师的米粒

    禅师的米粒

    痛苦和幸福常常只是你内心个体的体会,让你的心变得开朗豁达是承受这些体验的心须,本书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痛苦和欢乐的关系。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本书从佛教史,佛教教义,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出发切入课题研究,得出“佛法在世间的结论”。
热门推荐
  • 三国之武步天下

    三国之武步天下

    一个孤儿刘芳,穿越到了三国,还成了刘繇的儿子。而且意外得到召唤系统,招来了无数华夏英豪,谁是雄中之雄,王中之王。在这里只有强者才可以存活!醉卧美人膝!看刘芳如果在之个世界上恢复他的大汉江山!
  • 天天万岁

    天天万岁

    如果堕落,就永远都不要醒来,,
  • 快穿之历劫不成反被扑

    快穿之历劫不成反被扑

    “我欠他的,我得还回去。”无论多久,无论花费多长的时间去弥补。因对人间尚且存有一丝仁慈,无法更进一步,须受尽万般折磨方可斩破红尘得道成为真真正正无情无欲的尊者。然而他的步步算计,处心积虑在这场追逐中使她沦陷丢了心,搭上了自己的一切为她谋化了这场局,最后他成功了。
  • 荒城审判所

    荒城审判所

    前世疯魔的医学怪人,魂穿异界,继续追求血脉与灵魂真理的故事。
  • 农家女的逆袭之路

    农家女的逆袭之路

    别人穿越不是这国公主就是那国郡主的,再不济也是某个大臣的女人吧。怎么到了她这里就是一个可怜兮兮的农家女呢?更何况还是一个有着三个妹妹,两个弟弟的农家女。贼老天你是不是在玩我啊。不过你是打不垮我的,你就看我怎么逆袭成为人生赢家吧。
  • 吸血鬼的静默颂

    吸血鬼的静默颂

    阶级森严的血族世界!贵族与平民,矛盾重重,尖锐而深不可测。渺小平凡的平民孤女顾雪优,被贵族的佼佼者夜赫兰溯收养,十年平静幸福时光,转瞬走到尽头。只因一所学校,第一个能接受平入校的蔷薇学院。她如兰溯哥哥的期望进入蔷薇学院,学会成长,学会独立。从一开始的抗拒,到接受,再到认同,她慢慢收获了友情,也渐渐明白了她要的爱情,虽然中间有痛苦,却也有甜蜜的幸福。她在笑与泪中感受到了即使是血族也能感受到的存在的意义,但却一点一点的被卷入现实的巨大漩涡之中,随之浮沉……亲情、友情、爱情,她无一想放手,咬紧牙关坚持,只因,她一直都相信更美好的明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此生护你情深

    此生护你情深

    上辈子,她的闺蜜在她和他孩子的满月宴上亲手杀了他们,重活一世,他,势必要护妻儿周全……可是,事实好像不是那么简单一切好像没有按照他当年记忆的发生,是他重生带来的蝴蝶效应,还是有人在暗暗篡改。(PS本文是男主重生,女主闺蜜身份神秘,亦正亦邪。除了女主各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别问女主为啥没秘密,问就是被保护着的)
  • 繁星晓梦

    繁星晓梦

    这世间的情,我用诗歌来表明!愿你我同游,解悟诗,成为诗。
  • 反派今天作死了没

    反派今天作死了没

    自从死过一次,文惜熙的完美老公就开始缺心眼了,变成了天下第一大病娇。文惜熙只能穿梭于各个世界,将自家老公破碎的节操一一找补回来。时常暴怒?没关系,她用爱心感化他。懒惰至极?没关系,她用勤勉鞭策他。妒忌成性?没关系,她永远只会爱他一人。……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每一次,她的病娇老公都能把自己作成人人喊打的大反派?!老公!求求你清醒一点,不要再作死了啊!每次都要靠老婆拯救的大反派真的很没用好不好!“老公,你真的不能再这么缺心眼了。”文惜熙拦住又要暴走的某人。“给你个机会再说一次。”陡然低沉的声音意味不明。嗅到危险的文惜熙瞬间认怂,“唔、我的意思是……我就是你的心眼,你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