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27200000002

第2章 从小说写起

不谈小说在文学上的定义,单在我的理解里,小说就是能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故事。

我看小说的年纪可能稍微晚一些,到初中时期才在老师同学的推荐下接触到小说。

小学时期大多接触一些零零散散的故事和图画书,在那时期看的最多的是三国演义的故事,那时候一本小图画书二十来页就讲一个小故事,诸如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以及千里走单骑之类的,自己好像也只收藏了十几本,而这系列的书似乎总共有四十四本。

等到初中,我平生看的第一本小说是一本网络小说《网游之练级专家》,接触到的过程也挺奇特的。

那段时间,我班上的同学一直在疯传一本名叫《网游之风流懒蛋》的书,这本书被他们撕成好几个部分,在不同人手上流转。

我也不例外地拿到十几页观看,恰好就有他们感兴趣的不可描述桥段。

当然我也挺感兴趣的,拥有这方面想法是正常的,但不能掌控自己行为大肆宣扬且口无遮拦就大有问题了,虽然我们在物种上仍属于动物,但在精神层面上我们是人。

当然也正是在这本书的契机下,我从书主人那里了解到租书的地方,并跟随他一同前去租书,因为不知道看什么,就随意拿了一本,而这本书就叫做《网游之练级专家》。

也就是在这次之后,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书中所描写的各种离奇幻想故事,以及天马行空的设定深深吸引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机缘巧合,这本网络小说是我后来看过的很多网络小说中难得同时具备趣味性和人情味的佳品。

所以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并把我带入网络小说的领域。后来书店租书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因为租书还挺贵的,我就每次偷用我妈的手机看小说,再到后面有了自己的手机,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我所接触到的类型很广,不止网游,还有修仙、武侠、都市、同人以及女频的书我也都看过,那年夏天流行的穿越题材现在还记忆犹新,时不时还会想到快穿之王爷爱上我。

从开始接触时的新鲜、感兴趣,到后面我逐渐有些厌倦了,就连我一向喜欢看的三国题材小说,我也不想看下去了。

以前我是从来不会思考这些问题的,不想看就不看呗,但自从受到马克思主义启蒙之后,我就有了新的想法。

并不是小说变了,也不是作者写的不好,而是小说太脱离实际了。

有些描写光是离奇,完全没有映射现实,也没有思想内涵,读完只有爽快感,这些对于刚接触的人还有股新鲜感,但我阅读网络小说已经有十多年了,早已麻木。

如果让我回忆自己看过哪些小说并说说它们具体内容,我是完全没有头绪的,只依稀记得耳根的三部曲,发飙的蜗牛的作品,其它的我倒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看过一本那样的书,但书名叫什么,作者是谁就完全记不清了。

正巧最近在火热谈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我便有了些许看法。

说完网络小说,再说传统文学的小说作品,我的第一本应该是《福尔摩斯探案集》,也是在之前说到的那家租书店买的。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当侦探的梦,因为书里的演绎推理法,我常常观察周边人的行为和特征推理他们做过什么,但往往都是瞎推理。

不过这也让我学到很多常识,而这些推理就是通过常识的逻辑判断得到的,譬如有个人黑眼圈突然变重,那他肯定最近没睡好,再联想他的职业和最近遇到的事大概就能推理出他晚上做了什么,因为什么没睡好。

当然这些推理有些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现实中某些现象的产生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也存在很多偶然性。不过自那以后我察言观色的能力变得超强,基本可以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及眼神分析他的大概想法和心里感受。

而这本《福尔摩斯探案集》也在我的反复观看下分成几个部分,我常常只取其中一些来反复阅读,以至于后来有些篇章都不知道弄哪去了,实为可惜。

除去这本,后面接触到的最印象深刻的书当属中学生必读十本系列丛书,里面包括《爱的教育》、《鲁冰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著名作品。

这四本是我印象最深的书,其中《爱的教育》讲述的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日常所经历的事,故事中充满阳光和真挚的情感。

每次阅读都能感受到自己浑浊的内心得到沉淀,心里也充满爱与希望,然而每次都在现实中受挫,因为现今的中国社会,特别是网络社会,不礼貌不文明不包容的事常有发生,甚至骂人都被当作习以为常的事,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会挨上骂名。

而《鲁冰逊漂流记》,我印象最深的是岛上丰富的食物和名为星期五的奴隶。

读这本书时我常常会代入角色,如果我是鲁冰逊我会怎么教星期五和处理那些土著,并幻想整整一个晚上直到入睡。

而至于其他的书就再没之前读的那么仔细、反复观看了,不过也有两本,一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书我还会反复看,因为比较难懂,另外还有一本《一个人的朝圣》。

它讲述的是一个退休老人接到老友的告别信,信上说老友身患癌症即将离去,由此引起他徒步跨越整个英格兰去看望老友的故事,书中描写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他历尽87天徒步只因他有一个信念:只要他走下去,老友就还活着。

这本小说同样非常洗涤心灵,我已经很少有仪式感的去做一件事了,因为我很讨厌这些刻板规矩,现在我发现生活需要这些仪式感给我带来的信念,它能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并不那么乏味。

我很喜欢这类小说,因为我本身是个急性子的人,很不愿意等待,做决定也匆匆忙忙嫌麻烦,但我现在发现慢一点也挺好的,并尝试改变自己的习惯。

也是因为急性子,被大家公认为文学巨作的《红楼梦》,我看了五六次都因为觉得进展慢,中途放弃了。

后来还是听蒋勋老师细说红楼梦才了解到许多,也学会很多文学创作技巧,譬如人物性格要鲜明独立,创作时不要带感情色彩地描写某个人物,故事发展一定要符合人物性格等等。

类似的作品太多了,文学上的翘楚太多,创作的瑰宝也太多,一时之间也难以细说。

之所以讲述这么多,其实不难发现传统文学拥有更多的是它能和现实联系起来,而网络文学太过虚无缥缈且有些不合逻辑。

这里就要谈到两者的根本差别,那就是载体,网络太方便了,方便到只要是个会打字的人都能发表小说,我读书时胡乱写的小说也都有人看,更不用说其它。

另外网络小说也算后起之秀,开始之初自然会缺乏一些标准管理,擦边球都是常有的事,抄袭、搬运、模仿更是司空见惯。

我更喜欢将网络小说理解为商业化小说,就像商业化电影一样,流水线似的作品生产,讲述内容大致也差不多,其根本目的在于吸引眼球,赚更多的钱。

我也乐于看到网络小说监管提升,要知道网络小说也是小说,只是媒介不同,并不意味着就要低传统小说一节。

之所以会有说网络小说不如传统小说的言论,就是因为质量把控不到位,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因为门槛低,受众广,很难确定一个标准来制约所有人。

但未来发展还是很明朗的,网络小说最终也会朝着传统小说一样的技巧、水平看齐,虽然描写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其中的写作手法和精神内涵仍是必不可少的。

而传统文学自然也会借助网络传播,两者只是描写的故事内容不同,相信之后会达到一种统一。

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是网络文学的质量水平层次不齐跟传统文学差别太大,这才是一个亟待提升的点。至于故事内容,我私认为无论什么故事都只不过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媒介,重点是它能吸引读者阅读,传播这种思想。

我自己也在学习提升,相信其它人也一样,我们终究会在未来某一天看见一本描写仙侠故事表达现实思想的新型网络文学作品,它同时具备趣味性和文学性。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异世凌天录

    异世凌天录

    蜀山之巅,轩辕剑镇压上古邪龙,时过境迁,华夏少年古邪,误解封印,邪龙破封而出,不料遭天劫困杀,即将魂飞魄散之际,邪龙不甘,凝魂魄之力,附身于古邪。天劫之威,破碎了虚空。。。从此,一片无名大陆,多了一名黑发少年。。。
  • 生活有你可甜可爱

    生活有你可甜可爱

    有你,是生活的甜蜜!写下无数篇章诗词,却独爱你这首…
  • 风与木之诗

    风与木之诗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那些年追过我的男人

    那些年追过我的男人

    记录精分戏精少女那些年被追过的经历(全文只代表个人立场)
  • 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大师约瑟夫·查思特罗多年以来对于大众日常心理健康的研究所得、理论分析,和指导意见之精华,对人们理解种种日常心理现象、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比如:如何胜过惧怕,如何战胜社交中的恐惧,如何解决与家人相处的问题等,教读者如何在纷繁的生活下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培养关于美和快乐的智慧等。
  • 粉袖末同

    粉袖末同

    男同偶遇奇缘,断袖纯爱之恋,悟到参禅以寻解脱,终落得遗世独立而羽化登仙
  • 股神归来

    股神归来

    在经历过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后,吴大成获得了一双能识别个股走势的慧眼,从此,驰骋股市、玩转金融、美女入怀,本少爷彪悍、任性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征战天下

    征战天下

    穿越到大秦时代的段业,凭借对历史的了如指掌,发明高级军用器械,建立无敌铁军收取良才名将挥兵天下,大败各路诸侯于沙场之上,全盘战局操于手掌之中,成就宏图霸业!
  • 烽霄纪

    烽霄纪

    微末之际,奋发图强,这是一名小小的庶子,成为一方强者的通天之路。人生在世,当有傲气,有傲骨,方能无愧来这世间走一遭。
  • 神器流星

    神器流星

    辱我者辱,欺我者打,杀我者杀。变成了废物?不怕,有神器助我。任你千般算计万般针对,我陆风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