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2300000375

第375章 笔虎

这次来的不仅是大学士朱宣和两位六部侍郎,还有陆寄和狄栩。再连同商成、郭表、张绍以及“误看漏壶早至半步”的真芗,朝廷派来的大员和燕山卫署的文武要员就全部到齐了。九个人依着职务高低分宾主相对落座,上房正屋里登时显得泾渭分明。

亲兵端上新煮的茶汤,给大家上茶和重新换茶。商成站起来,亲手捧了一盏茶汤递给朱宣,抱歉地说:“您看,本来该我去驿馆拜谒您,谁知道一回来各种事情就忙得丢不开手,倒让您先跑一趟。”

老学士满是皱纹的干瘦脸膛上带出些浅浅的笑容,双手接过茶,说:“无妨。我等只是受朝廷委派赴燕地公干,并非钦差,而商督又是一镇之首,正须精细经营地方,因此论不及拜与不拜。”说完,顺手就把碗盏轻轻地放在桌上。

这个不起眼的小小举动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把目光在那碗茶盏上一掠而过。又都没事人一样各自低头浅啜。

堂房里的气氛一下就变得凝重压抑起来。

商成也留意到朱宣的举动。他有点尴尬。依礼,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主人亲手奉茶,那客人就是不渴也要喝一口表示对主人的感谢;除非客人是来登门问罪的。同时他也觉得很奇怪。去年进京述职时,他和这位朱大学士并没有朝过面,今天才见了第一面,怎么老先生会如此做派?按说,老先生是当世的大儒,一辈子说的做的就是循理守礼,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礼节,更谈不上临时走神而遗忘。要知道,这是一个人因循遵守了一辈子的道理,就和吃饭喝水一样成了身体的自然反应,怎么可能因为心有旁杂而忽视忘却呢?

他明白了,几位钦差不是来给他道乏的。而真芗提前一步赶来,也就是想给自己隐晦地作个提醒。看来,在某些问题上,真芗,包括他背后的兵部,和那几位卫镇提督都是一样的心思,尽管他们心里对自己都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看法和想法,也可能还很有点瞧不上自己的意思,但是大家都是军人,都在卫军禁军的大锅里搅汤勺,所以他们既能冷眼旁观等他的好看,也可以不理不睬不闻不问,将来甚至会关起门来互相吵个天翻地覆打个头破血流一一他觉得这很有可能一一但这些都不是问题。他们再是闹腾,再是互相使绊子互相掣肘,有一个前提必须遵守,那就只能军旅间出的问题,只能在军旅里解决;要是有谁敢借外力,那下场必定是苦不堪言。而一旦有文官想插手进来,那不管三七二十一,搁置争议先一致对外。所以朝廷要调查处置霍士其,其他的提督根本不用他写书信打招呼,立刻上书朝廷表明态度;朱宣想找他的岔子,屁股坐在兵部侍郎座上的真芗马上就来通风报信……

他怔忪了一下,自嘲地一笑,说道:“大学士说的是。”回过身在大桌的主位上坐了,自己端起水来呷一口,放下茶碗,却不再说话,一手把着盏一手抚着膝,微微扬起下巴,垂下眼睑,绕有兴致地审视着脚前地下铺的青石板。他拿定主意,让朱宣他们先开口。既然不是拉家常而是谈公务,那他这个主人就不怕被人说是怠慢贵客;既然钦差们气势汹汹找上门,那他就看看钦差们到底揪出了什么毛病。

他既是主人,又是一卫提督,他不开腔谈话,陆寄郭表等人就绝不不可占先。客人中朱宣的官秩最高,又是三省点名的正使,当世大儒德高望重,三个侍郎都以他马首是瞻。眼下大学士双目微阖不言不语,三个侍郎也就默坐无辞。

眼下,堂屋里的气氛不仅凝重压抑,而且还透出几分诡异。

屋子里安静得很。九个人中,除了商成、郭表和张绍,其他都是进士出身。就是郭表和张绍,也都是由举子半道从戎。这些都是读书人,自垂髫启蒙,就被谆谆告诫“君子宁静”,学业未成便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座右铭。学问上有没有成就说不好,但这份守静安座的涵养功夫却个个都是修炼到家。眼下两边的主事人都沉默不言,于是人人眼观鼻鼻观心,两耳不闻窗外事,眼前只见石板地。

商成既猜不出朱宣会从何处入手诘难,也懒得去想这个复杂问题,手握茶盏纹丝不动,面带微笑目光在庭院里逡巡。

堂房里悄声鸦静,外面的护卫们虽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军中有军中的规矩,不用商成开口,苏扎已经布置了关防,提督府邸的前院已经戒严,后院也加派了人手,所有来见的客人,在府门前就一律被挡驾请回。现在,庭院门大敞着,但里里外外都看不到半个人影,也听不到脚步来回挪动的声音,惟有徐徐清风轻轻拂动院门外的一棵细柳,几只夏蝉在枝条间唧唧长鸣绕树不绝。

他的目光从左到右在庭院中扫视了一匝,收回来落到右手握住的茶盏上,假做打量瓷杯,借机观察大学士朱宣。他以前没见过朱宣,但是听人说起过,在陆寄家还见过朱宣的几本读书札记和随笔,而且还不是抄本,是雕版印刷品。据陆寄说,这是朱宣自己出钱印了一两百套,分送给亲朋友人。他当时随意翻了翻,内容主要是对孟子的“仁政”和“天道”思想的思考,接连几篇都没有什么新意,左右都是些对“亲亲”、“长长”和“以诚为本”等道理的认知,又夹杂着一些如“神,气壮也;鬼,气羸也”的泛神论说法,还有“先人为善,则积德得神……则子孙以赤诚待之,则如何如何”的泛宿命论观点,他就没了兴致。但听陆寄的语气,他对自己能得到朱宣赠书是非常骄傲与自得的,而且他对朱宣也非常尊重……

他在观察朱宣,朱宣也在静静地观察他,两个人的目光一碰,又若无其事各自移开。

商成心里叹了口气。不管朱宣到底想拿什么地方作为突破口,总而言之,这种老夫子很难对付一一引经据典自己必然不是对手。而且朱宣是做学问的,自己是做实事的,做学问错了很容易找借口解释,做实事错了就得先认错再拿出实际行动来改正错误。特别是这几个朝官明显是有备而来,想来不大可能放过自己……

然而,他们能揪住什么问题来为难自己呢?

扪心自问,他觉得自己一年多以来的种种举措,剿匪除寇、农田水利、修缮道路、征伕劳军、调赋课税、赈灾救济……虽然不可能说是全对,但绝对没有什么大错。唯一能被朱宣他们责难的,就只能是某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出了些问题。可那么多官员在下面办事,想让方方面面都满意绝对不可能,出点纰漏犯点过错也是在所难免。人无完人!不翻错的人他听都没听说过,就是上帝也接二连三地犯错,何况是人呢?

不过,尽管怀疑问题并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他也不想把责任推给下面州县和具体办事的人一一他们已经够辛苦了……

朱宣还是不说话。

商成也就继续保持沉默。眼角余光瞥着朱宣老僧入定般的神态,他甚至都有点好笑。这老先生怎么会想起和自己比耐心的呢?要知道,他为了设圈套引东庐谷王入彀,前后花了半年多时间,不能沉住气没有耐性,东庐谷王那头老狐狸能上钩?

他们俩谁都不言声,其他的官员也就不发言。他们谁也不看谁,除了偶尔端茶碗喝口水,或者轻轻挪动一下发沉发僵的腿脚,其他时候就宛如泥塑木像般倨座不动。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耐住这份寂静。

工部右侍郎常秀是个胖子,最耐不住久坐,屋子里又闷热,虽然堂屋的四扇窗户全部大敞,屋角阴凉处还摆着四盆冰降温增湿,可他还是热得汗流浃背,纱衫的领口已经浸透了一大片,大颗大颗的汗水依旧从玄纱幞头下浸出来,顺着鼻梁鬓角流淌。他手里攥着把尺把长的折扇,一双大手不停地在脸上抹汗,抹完汗又在扇骨上抚来摩去,十根圆滚滚的手指头不停地屈伸痉挛。他很想站起来走一走散散热,要不就抖开折扇呼啦呼啦卷点风,可这是正堂议事,又是事前约好的寻燕山假督的不是,所以他只能强自按捺着内心无比的烦躁,摇唇皱眉地坐在座椅里,转着满是油汗的大脑袋在屋子里东瞧西看。

这上房正屋是燕督的大会客室,除了主人首宾之间有张漆黑乌亮的大方桌,其余止有几张矮几和十来把椅子,如此的陈设布置,自然是极尽简单,他就是想分心旁顾也无处可用心。几上放着茶壶茶盏,都是南方的瓷器,但绝不是什么精品,大户人家里也经常能见。唯一可看的就是主宾座位之后的壁上所挂的中堂。

常秀刚才已经打量过这幅中堂,觉得很平常。就是个草书的一笔“虎”,上京武将功勋家中通常都有悬挂。可他眼下实在找不出事物观赏揣摩,干脆就咬了牙来品鉴这笔字。恍眼看去,“虎”字端庄凝重草而不乱,倒是很有些魏晋草书俊逸秀美的“倜傥自然”。他在心里暗暗赞叹一声:好字!特别是这幅单字中堂高有五尺,宽过四尺,在如此大的宽窄尺幅上书写,很见落笔人精纯的技法和布局功底。循着笔画在心头一默,已经认出来,这“虎”字是学的王羲之草书《长风贴》。

他不禁一笑。怪不得他觉得这字有几分眼熟。又一想,这地方以前是燕山前任提督李悭的故宅,这多半就是他被抄家发配之后留下来的;大书家陶启也曾在燕山做官二十多年,这城里到处都能看见他的墨宝,虽然陶公最善行书,可谁又说善行书者就不擅草书了?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这幅中堂似乎缺少了什么。他想起来了,刚才进屋时头一眼见到这幅单字,他就有这个感觉,只是当时没留心而已。

他马上就发现缺少了什么。

这幅单字中堂竟然没有落款……

有意思。他想到。看来这不是陶启的字。送字而不落款的事,陶启大概做不出来。这也应该不是李悭留下来的。上房正厅的中堂竟然没有落款,平原李氏还丢不起这个脸面。

他忍不住瞄了商成一眼,心里嘿嘿地乐起来。不用想了,这种事也只有这个不谙世故的半脚僧才能干出来。看来那个留字的人也知道商成的深浅,又不喜见这个人,因此才特意不下落款,就是想通过这种举动来落燕山假督的颜面。更令人好笑的是,商成竟然还堂而皇之把他张挂起来。

看商成眼下还学着朱宣的模样垂目静坐,他几乎快要笑出声了。好在他反应得快,临时用一声轻咳遮掩过去,看旁人没有留心自己,就继续去琢磨那个“虎”字和留字的人。

这一看就看出来门道和问题。

这字绝对是从王羲之《十七贴》里的“虎”字变化而来,可笔势转折又与王字决然不同,原字本有的婉约圆润韵味还在,可顿挫转折间却更见有力,气势雄浑法度恢弘。特别是最后的收笔,中锋重按直下,笔力似乎贯透纸背,一条“虎尾”几乎破纸而出……

他吸了口凉气。看这字的法度技艺,留字的人是大家啊……

可惜没有落款,不知道这人到底是谁。

不过这人也不是全无痕迹可寻。他去年曾经得到南阳公主的一幅字,其中的手法结体起止转折,就和这字有几分相似。又听人言说,南阳公主近年潜心揣摩大内珍藏的《六三贴》,技艺见地与前二年相比较,又颇有不同……

他的眉头倏然紧紧地皱到一起。

未必这留字的人,也是攸缺先生一脉?

很有可能!据他所知,《六三贴》最早就是现于燕山卫,虽然此后再不见有攸缺先生的真迹,但高人隐士怀器潜具不逐富贵繁华也属平常,偶尔见猎心喜收个弟子传递衣钵也说不定。很可能留下这“一笔虎”的就是攸缺先生的传人。此人偶被情势所逼,不得已为个粗莽军汉留字,却又笔藏锋芒不题落款,显然是对商成狠极……

他越琢磨,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是对路,抠着折扇骨咬着嘴角,盯着那幅中堂呆呆出神:到底想个什么法子,才能问出这留字的人呢?

他想得入神,浑然没注意到他现在已经是堂屋里所有人目光的焦点和中心。

他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站到了大方桌前……

同类推荐
  • 世家下兄弟

    世家下兄弟

    对于这个世界,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对于自己的兄弟,我愿化身为石,为你承受所有伤害。对于自己爱而不爱自己的女人,若无事,相安无事,我不打扰;若有事,便是我事,千里驰援。对于相爱的人,跨越千山万水,可以一无所有,也不会错过。有时候,这个世界,武力并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
  • 八府巡按

    八府巡按

    东林“奸计天下”,阉党“独骟其身”,鞑虏咄咄逼人,大明风雨飘摇。华夏山河破碎陆沉在即,九州乾坤颠倒民不聊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解苍生于倒悬,放眼天下,谁能?八府巡按方翔惬意的坐在摇椅上,晃着巴掌大的折扇,淡然一笑:“我能!”崇祯为难的道:“方爱卿,本朝并无八府巡按之职,爱卿还是屈就内阁首辅吧?”方翔恨铁不成钢的道:“你是皇帝,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到?”崇祯无奈的道:“就依爱卿!只是这八府巡按应该是几品官?”方翔斩钉截铁的道:“当然是一品!”
  • 结社

    结社

    在这个蒸汽与电力交替发展的世界上,生存着普通人与具备异能力的“异能士”。当过去与现实连接,使命和预言重合,当普通人与异能士相遇时,世界的混沌开始加速。
  • 三国之大乱炖系统

    三国之大乱炖系统

    东汉末年,《大乱炖系统》凭空降临神州大地,无数不同时代,不同阵营的名臣猛将被强行拽入黄巾叛军与东汉王朝的纷争当中,关羽战秦琼、李元霸单挑吕布,张良智斗诸葛亮……一场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战役都要来得猛烈与持久的大混战一触即发,而朱武作为一名来自现代的野鸡大学生,常年安逸于享受和平生活,乍然登上这群雄争霸的历史舞台,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 吕布天下

    吕布天下

    “高顺,你率领八百陷阵营战士围了王允府,我要和王允共商国家大事。”“蔡小姐,我有点累,不如到我房间里探讨这《诗经》吧!”“乔老爷子,我听说你有两个女儿啊,不知道有没有成亲啊?”诸葛亮:“这好像是我老婆吧!”“诸葛兄弟,来来来,你说我的老丈人曹操那小子会不会死?”……诸葛亮:“老大,我媳妇被你拐走了,你又要拐我两姐了。”……艾琅穿越到三国,没有系统,没有原主的记忆,有得只是天下无敌的身体,与三千狼骑。这是高武世界还是低武?如果是高武世界,为何无法一招破万军,可如果是低武世界,为何和氏璧有如此威力?
热门推荐
  • 二战史·喋血尘埃

    二战史·喋血尘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魔王成了宠物猫

    魔王成了宠物猫

    统一魔界的史上最强魔王降临人间……变成了高中生龙小辰的宠物猫!魔王猫:“喵喵,大胆人类,还不快给本王跪下!!”龙小辰:“……今晚的猫粮不想吃了??”欢迎开启千年一遇的魔王养成计划,惊喜等着你。这是一个少年通过养猫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plus青春+成长)
  • 兽与人齐

    兽与人齐

    异世大陆,奇珍异兽,不断寻找,不断强大,不断承担的故事。明知是不归路,偏偏向不归行。自己的选择,自己要承担!
  • 透视之小民工

    透视之小民工

    【免费新书,万人追读!】搬砖工人张小凡某天陪美女领导视察中触电,醒来忽然发现美女领导没穿衣服,挨了一顿骂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拥有了透视之眼;美女领导、火爆警花、职场御姐、一线女星、家有萝莉通通在透视之眼下无所遁形;总之张小凡要幸福了!
  • 遇见韩沥凡

    遇见韩沥凡

    韩先生遇见方女士。从初中到大学,最后进入社会,两个人在不同的城市里生活,它们为了共同想拥有的幸福而努力着。现实,总是残酷无情的,家人,地位,背景,将它们越拉越远。
  • 他总来找我麻烦

    他总来找我麻烦

    【甜文】【名不符实赖皮女vs表里不一傲娇男】易绵很喜欢对面那幢小洋房里的男孩子,像金丝雀似的。只是有些表里不一。高考前:“易绵,你能不能不要看我,看试卷!”苏亦北扶额,“我脸上有答案啊还是有人民币啊?”易绵摇头,想着,嗯,就挺好看啊。她乖乖的盯着苏亦北给她的试卷看,看着看着,便下笔。顺便,一头栽下去,睡着了。苏亦北:……“欸——嘶——”被人粗暴的掐着脖子拎起,“放手放手!”“睡着了?你居然睡着了?睡个球球!快点写!”苏亦北戳戳试卷纸,“不写完你就吃空气,喝西北风!”高考后:“绵绵,今天有空出来玩么?”易绵头大,看着一便利贴的作业犯愁。“我还要写三篇论文,两篇小节,外加一个调研报告——”苏亦北:“没事,吃完饭了再写。”“可是我好困啊。”苏亦北:“那你睡一觉,睡饱了才有精力做作业啊。”
  • 霜刃

    霜刃

    江湖失鹿,群雄竞逐。欲振颓纲,云谁克补?林远义死后,武林各派分崩离析,貌合神离,纷纷觊觎武林盟主之位。赵枭乘机向皇帝进言,易武从文,欲逐一击破天下武林门派,以保皇权。实则以保皇权为幌子,想一窥天下精妙武学,尽诛天下英豪,以报杀父之仇,流落遭阉之痛……
  • 天玄帝皇

    天玄帝皇

    文治天下,武达四海!当他还只是一个小卒的时候,被人说是“赛秀才”。当他成了一个百夫长的时候,又被人说成是“武举人”。当他晋升成了千夫长,被赐予“大贡士”贤号。当他已是王国最年轻的大将军时,又被帝主亲授“武人大学士”。他让武人羡慕,文人嫉妒!当有人问他明明这么有才华,却从军而不从文,是为了什么?陆九淡定的道“我的做人理念是,能动手就别bb!才华?那只是业余爱好!”
  • 降天地劫

    降天地劫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地不稳,主角楚浩天应劫而生,他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最原始的天地有什么?或者什么是没有的?本人新手,请包含,谢谢
  • 夏风微酸

    夏风微酸

    这是一个几乎人人都有或经历过的故事,关于暗恋。高三女生赵曦暗恋校草李江喻,初见本是惊鸿一瞥,却霎时心动。这应该就是见色起意吧。自此赵曦开始了关注李江喻的日常。可一个突然出现的高二小学妹却将这种平静打破了,赵曦慌了,她该如何应对,她会如何去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