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0100000029

第29章 上高会战(2)

第19集团军《上高会战战斗详报》中写道:

2月间,敌利用伪组织,两次放出将进攻鹰潭、临川之消息,3月初间,又在赣江东岸方面,施行诸种欺骗手段……并征用民夫四千多人修补道路,空军与战车亦极活跃,似有向临川、鹰潭进犯模样,实则吸引我注意力于赣江东岸,施行其声东击西之惯技也。

老兵曹立刚是19集团军司令部谍报队的一名队员。谍报队员现在的说法叫侦察兵。1940年冬季和1941年春季,日军一直在叫嚣要进攻南昌东面的鹰潭,当时鹰潭在中国军队手中。谍报队就派出曹立刚和一名谍报队员,埋伏在南昌附近,他们看到,开出南昌的火车上,窗口都有日军人头在晃动,而开进南昌的火车窗口,看不到日军人影。

这一现象让曹立刚感到蹊跷,日军要向哪里增兵,要在哪里作战,这是军事机密,怎么会轻易就让人识破呢?到了夜晚,曹立刚和那名队员藏身在铁路边的草丛中,看到火车开来了,就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这一听,就听出了日军的诡计。开往南昌的火车,声音沉闷;而开出南昌的火车,声音飘忽。这充分说明,日军是在向南昌增兵,车厢里拉的是士兵和大炮坦克这样的重型武器。

除了谍报队员识破了日军的阴谋外,日军也意外暴露了自己的阴谋。

罗卓英在《上高会战概述》中写道,司令部从缴获日军的文件中,看到了不断出现“鄱阳作战”的字样,而且频繁出现“丰城、清江、新余、上高”等地名,而更为直接的是,中国军队缴获了日军第3飞行团司令远藤三郎写给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的信件,这封溜须拍马的信件是这样写的:“上高占领,就在目前,希望速收赫赫之战功。”

当时,司令部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判断出来,日军想要进攻上高了。上高是19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

这个远藤三郎脑子不但进水了,而且进豆浆了。

当时的赣北形势是,敌强我弱,19集团军与33师团和34师团长期鏖战,而现在又突然来了一个第20混成旅团,而第20混成旅团的前身第5师团曾经横扫华北战场,击败了阎锡山几十万晋绥军,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师团。所以,日军上下都想当然地认为,19集团军被歼灭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按照常规想法,在这种没有胜算的情势下,19集团军应该退避,不要与日军接战。但是,19集团军司令部决定,采用磁铁战术,将第19集团军司令部所在的上高变成一块磁铁,将日军吸引在上高附近,然后中国军队从外围包抄,将日军一举歼灭。

上高会战最激烈的时候,蒋介石给罗卓英发来电报:“上高失守,师长以上,提头来见。”而在上高会战开始前夕,罗卓英也在司令部大喊:“我意已决,在上高与敌决一死战,谁若反对,提头来见。”

罗卓英是知识分子出身,考取保定军校前,在粤北的一所中学任校长。在保定军校和陈诚是同学,关系密切。

上高会战前,双方都在释放烟幕弹。

日本在对中国军队用计,号称进攻鹰潭;中国军队也对日军用计,号称进攻南昌。中国军队识破了日军的计策,而日军没有识破中国军队的计策。日军向鹰潭方向运动了四天后,就折返而回;中国军队只派出小部队大张旗鼓进攻南昌,而大部队秘密部署在日军进攻上高的必经之路上。

1941年3月,正逢江南梅雨天气,连阴天,连绵雨,将赣北泡成了一块充盈的海绵。阡陌小道和泥巴路面不适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行走,不适合穿着皮鞋的日军行走,却适合扛着步枪的中国军人行走,适合穿着草鞋的双脚行走。所以,当笨重的日军坦克、大炮在上高外围集结完毕时,中国军队已经严阵以待。

日军兵分三路:北路33师团,中路34师团,南路20混成旅团。

战争一开始,日军骄横轻敌、缺乏统一指挥的毛病就暴露了出来。

3月15日,当33师团和20混成旅团向中国军队的防线发起进攻时,34师团在南昌按兵不动,谁也不知道战争打响的这一天,34师团在南昌干什么。一直到3月16日,中路的34师团才开始了进攻。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上高会战时,日军没有一个统一指挥这次战役的指挥部,这才是最要命的。日军两个半师团与中国九个半师交战,却没有统一指挥,两个半师团兵分三路,各自为战,这是让人实在难以理解的一件事情。

木下勇的《鄱阳作战》中记述:

军司令部事前有关这一问题的指导和调整的记录,始终没有找到。而且,这是三个兵团并力作战,第11军也没有为此作战特别设置司令部战斗指挥所,而是由平时态势的汉口军司令部指导进行的。这样做究竟是守旧思想支配呢,还是轻敌思想的表现?从会战开始,各司令部的意见就不统一,这里包藏了极危险的问题。

对于上高会战部署的记录找不到,对于上高会战没有设立专门的指挥部,这实在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咄咄怪事。

然而,木下勇有一点没有写到,上高会战的时期,正是11军司令官权力交接的时期。前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往华北方面军任司令官,此后开始了对敌后根据地的野蛮的“三光政策”,后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刚刚从第七师团师团长任上调来。就在这个空白期,上高会战爆发了。

园部和一郎和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安藤利吉等是日本军校的同班同学,但是他没有他们那么好的运气,他一上任就遭遇上高会战,一战就损失惨重,马上就被贬为军部参议,此后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总结一下上高会战中日军指挥官的结局也是很有意思的。上高会战后,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被贬;34师团长大贺茂带着数百残兵败将侥幸逃脱,被就地免职;20混成旅团旅团长池田直三也遭处罚。在上高会战后,唯独11军参谋长木下勇和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没有遭受处罚。可是,木下勇死于1945年7月7日,樱井省三死于1985年7月7日。两个人都死于卢沟桥事变的7月7日,这到底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上天的惩罚?

惨烈的外围阻击战

1941年3月14日夜半,安义前线,大量日军斥候部队在中国军队警戒线内出没,并向守军阵地发炮。3月15日凌晨3时,日军大部队鼓噪而行,大举进攻。上高会战爆发了。安义,驻扎着日军33师团。这支即将离开江西正面战场调往华北敌后战场的日军,成为上高会战的急先锋。

阻挡33师团的,是中国军队70军。

邹继衍是70军107师320团一营少校营长,他亲历了上高会战的全过程。

早在上高会战爆发前的1个月,邹继衍就接到了上级下发的秘密文件,得悉日军即将向上高发起进攻。邹继衍所在的107师驻扎在奉新县,为33师团进攻上高的必由之路。打开江西省地图就能够看到,奉新县和33师团驻扎的安义县接壤,两座县城相距仅有20公里。

邹继衍接到的命令是,“敌如进犯,立予坚决迎击”。那时候,为了保密,作为下级军官的营长邹继衍,是不可能知道19集团军制订的磁铁战术和诱敌深入的计策的。他们能够做的,只有浴血疆场,以死报国。

邹继衍的防区里,有一座山峰叫作米山,地势险要,邹继衍派一连携带一挺重机枪登上米山,据险坚守;派第2连坚守米山下的开阔地带,挖掘壕沟;派第3连作为全营的预备队,坚守第二道防线。那时候,中国军队里还没有大量使用地雷,为了对付日军坦克的攻击,战士们把集束手榴弹埋在土坑里,然后用绳子牵引着,躲藏在路边的草丛中,等到日军的坦克经过,就拉响手榴弹。这样,即使集束手榴弹侥幸炸毁了坦克,但拉响手榴弹的战士因为行踪暴露,也难以生还。

中国战场大量出现地雷,是在冈村宁次来到华北战场大举进行扫荡的时候,才开始大批量生产的。后来,这种中国军队眼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敌后战场被引进到正面战场,在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就曾经用地雷阻击日军的进攻。

1营的前面还有3营,3营营长叫王学钦。米山的前面还有虬岭,邹继衍的1营坚守米山,王学钦的3营坚守虬岭。日军33师团要向上高方向攻击,先要迈过奉新这道坎,而中国军队要在奉新阵地阻击日军,第一道防线为虬岭,第二道防线为米山。第2营又部署在第1营和第3营的后面。因为山形水势,中国军队只能采取梯形防守。这样的地势对中国军队极为不利,日军依靠飞机、坦克和大炮,集中优势兵力大举进攻,而中国军队只能节节反抗,第一道防线守不住了,退往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守不住了,只能继续向后退却。

当日军向3营阵地发起进攻的时候,邹继衍只能在后观看,因为3营的狭窄阵地,无法再装上邹继衍的1营人马。想想看,上高会战发生地的赣北,方圆只有几百里,而中日双方的十余万人就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胶着厮杀,确实连回旋的余地也没有。

即使1营没有进入虬岭一线阵地防守,虬岭上的人数也显得过分稠密,日军的飞机和大炮对着虬岭狂轰滥炸,而没有飞机和高射炮的中国军队只能被动挨打,所以第3营伤亡很大,邹继衍看到担架不断地从虬岭上抬下,战士们的鲜血流了一路。

飞机和山炮轰过后,日军发起了冲锋,3营依托有利地形,奋起还击。邹继衍站在米山阵地上看到,虬岭附近浓烟密布,火光冲天,枪炮轰鸣,声震山岳,当时的激烈战况完全能够想得到。

从凌晨3时到午后2时,王学钦指挥的3营战士与日军激战了11小时,日军无法攻克虬岭。后来,日军十余辆坦克强行通过虬岭防线,迂回到了虬岭后方,对3营进行前后夹击。

107师师长宋英仲得知3营处境危急,就命令3营向后撤退。3营坚守11小时,宋英仲没有命令3营继续坚守,没有命令3营与阵地共存亡,而是看到情况危急,下令撤退,可以看出,师长宋英仲应该知道罗卓英诱敌深入的计策的。

这是上高会战的第一战,3营以500人坚守阵地,抗击日军33师团33步兵联队荒木正二的前锋部队立体进攻,长达11小时。这个战绩无论如何都是很不错的。

3营撤出虬岭,日军随后尾追,邹继衍的1营放过了3营后,突然杀出,迎头痛击日军。

1营驻扎的米山,和虬岭一样,也是一道天堑。

日军的战术异常僵化,每逢进攻,先轰炸,再炮击,后冲锋,总是一成不变的三板斧。邹继衍事先在阵地各个制高点设置了高射机枪火力点,专门用来对付日军的飞机轰炸,日军的飞机一出现在低空,各个机枪火力点就对准飞机猛烈扫射,让日军飞机不敢低空飞行,只能躲在高空中盲目投弹,有时候,日军的飞机还把炸弹投在进攻的日军队伍中。这样误炸的事例,在日军中很多。比如,此次与国军70军交战的日军33步兵联队联队长荒木正二,以后就是死在缅甸战场上,他的死亡也很有意思,是被日军的飞机误炸而死的。

轰炸过后,日军开始了炮击。由于19集团军事先知道了日军会来攻打上高,所以命令70军加强防务,70军在所有的阻击点都挖掘了战壕,而且这种战壕下还挖有横向的洞穴,便于躲避日军的炮弹,所以,日军虽然炮声隆隆,但是收效甚微。

炮击过后,日军开始了冲锋。然而,米山周边是一片开阔地,中国军人躲在事先挖好的战壕里,只要日军冲到了射程之内,只需用轻重火力照着视线内的人影招呼就行了。所以,日军一直攻打到了黄昏,依然无法突破邹继衍指挥的1营阵地,遗尸上百。

米山下战果可喜,可是米山上却险象环生。

坚守米山下的2连,在挖掘工事的时候,将工事边的石头全部捡起来,挖掘深坑进行掩埋。这样,如果日军的炸弹落在阵地上,就会减少威力。炸弹如果落在石头上,石屑纷飞,每一块石片都是刀片,造成的杀伤力是非常惊人的。

然而,米山上怪石嵯峨,漫山遍野都是石头,坚守的1连毫无办法。而且,在这样的石头阵地上,也无法挖掘战壕,所以,当日军的炮弹落在米山上的时候,战士们只能借助峭壁,蜷起身体,保护自己。这一天,日军的炮弹过后,1连就被飞溅而起的石块和石片砸伤了30多个人,还有一挺轻机枪被炸坏了。

炮弹过后,日军开始了冲锋。在武士道精神的蛊惑下,日军冲锋的时候都挺着刺刀,高喊着“呀,呀”。一名北方的战士对连长易孝生说:“这些个日本人咋还把咱叫爷爷呢?”在北方很多乡村,对爷爷的口头称呼不是ye,而是ya。易孝生笑着说:“叫爷爷也不顶用,爷爷照样揍他个龟孙子。”

日军冲到了距离阵地仅有几十米的距离,易孝生站起来喊:“揍龟孙子!”躲在石头后的战士一齐站起身来,所有的枪支一齐喷出火舌,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倒下了一片。然而,后面的日军依仗人多,照样鼓噪而上,1连仅有的一架重机枪欢叫着,日军像叠罗汉一样一层层倒了下去。

就这样,1连依仗着绝对有利的山势,坚持到了黄昏。

入夜,米山的前哨阵地上突然出现了十几名老百姓,他们满脸惊恐,对着前哨阵地坚守的一个班打着手势,让别开枪,还用含混不清的话语喊着。战士们感到很蹊跷,阵地上怎么会出现老百姓?战前,老百姓已经被疏散到了遥远的山区,怎么又会出现在这里?

同类推荐
  • 太康长歌

    太康长歌

    阴谋,阳谋,朝堂之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天地浩大,一曲太康长歌,江山嘶鸣战马,看一夜流星划过,原来时光不过一刹
  • 名人死亡档案

    名人死亡档案

    本书分为“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爱国志士”、“民国传奇人物”、“谍报人员”、“探险家”、“作恶多端之人”等11个部分,详细地记述了22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临终时的一言一行。
  • 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

    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

    本书是作者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三十多年的总结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作者参与编辑《张闻天选集》、撰写《张闻天传》,为解决遇到的两大难题(《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一文作者“歌特”是不是张闻天?张闻天(洛甫)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在何时何地怎样进行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详细的考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概括出“四重证据法”。
  • 大秦黑科技

    大秦黑科技

    来到大秦,欲助秦军横扫世界当我们的连弩做到十秒十发,十万连弩手可当百万大军!当我们重骑兵和重步兵形成钢铁洪流碾压过去时一切都将是大秦的荣光!由于我是新手写得不好请原谅!
  • 残月书

    残月书

    精耕细作,有助丰收,慢嚼细咽,才能消化。看书学习,也是为此,只有细读深研,才能品出其味无穷来。郭沫若先生讲得好:年青人求知欲很旺,忍耐性不足。以读书论,尚未开卷,每有吞食全牛之概,一遇困难,不禁颓然而气馁,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这种“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习惯切不可有。要知道,始读,未知多疑,再读,则渐有疑,反复深读,疑释融通,当品有味,方始为学。读书应做有心人。有人说:“饱人不知饿汉饥”、“身暖不知冬日寒”。如您能在一、两天不进食的情况下,读到文章中的“饥饿”,自然会感觉出饥饿的滋味。三伏天您辗转反侧难眠、酷暑难耐时,阅到书中的赤日炎炎,您自然深知炎热烦躁之苦。您穿着单薄的衣裤在寒风刺骨的山岩上品读“寒冬腊月”,更能体会到寒冬难熬、透骨穿心。假设您刚刚春游尽兴回来,读到“春暖花开“之句,您会立即回想刚才您身临其境那种轻烟芳草地、暖风杏花树的感受,和花香蝶飞舞、春美景色幽的场景来。细读深思始不倦,慢嚼细品乐无穷。好书不厌看还读,知音来自旧书中。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亡车

    亡车

    孙龙被公司开除了,发小在5号结婚,他又想借此机会回老家散散心,却发现所有的车票都被抢购一空,被同公司老乡程明显告知,有一辆私家客车可以回老家,可是坐上这客车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李享和魏莱

    李享和魏莱

    现代普通年轻人对生活的麻木和反抗,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不理解,找寻沟通的方法
  • 泽仁央金短篇小说集

    泽仁央金短篇小说集

    空旷的草原,青草的芳香吸引一些活物,不知名的太多,它们催促自己活得轻一点,只管睁着眼睛满足口腹之欲,度过一年就够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慕晨思君君可知

    慕晨思君君可知

    我拥有这样一个人。我笑他也笑,我哭他也哭。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是否愿意和他一起走向那条道路。有情人终成眷属,若我早些发现自己真正爱的人。一切,是不是都能像我所想的那样,平淡无奇。原来岁月太长,我和他还有很多时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灵玉传说

    灵玉传说

    一块幽蓝的美玉,从天而降,卷起一段腥风血雨。时代变迁,美玉流落凡间,成就了谁,毁灭了谁。本人是在校学生,每天更新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这是第一次写,玩各位读者不要介意。。。
  • 玄青仙帝

    玄青仙帝

    看小镇少爷林青玄怎么逆袭成统领万古仙界的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