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7900000040

第40章 绽放的电力“格桑花”——记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送电一分公司项目一部主任康银漫

康银漫简介

康银漫,男,生于1969年9月,中共党员,大专。1985年12月参加工作,现在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送电一分公司工作,担任项目一部主任。2011年,荣获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劳动模范”称号;2012年,荣获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先进生产者”称号。

他凭着钢铁般的意志,用铁塔和银线勾勒出海拔最高的电力乐谱;他用智慧,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排出了一个个经济节约的建设计划表,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作为一名平凡的送电工,他始终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学习促工作,并学以致用,不断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解决实践问题。他就是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职工康银漫,用责任、奉献浇灌着雪域高原的格桑花,用诚信、创新书写着宁电铁军的赞歌。

这个43岁的西北汉子,自参加工作起,他始终坚持“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历经风霜雨雪、千锤百炼后,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送电工人成长为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的中坚力量,他先后参加过110千伏至750千伏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建设,担任过施工队长、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等职务。

作为一名常年野外施工的送电工人,他知道,随着企业改革和发展,仅仅“会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繁忙的工地工作之余,他不忘自学送电专业的理论知识,从书本中寻找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的途径。在工地简陋的宿舍中,总有一角,搭设着简易书架,那上面都是他倍加珍惜的专业书籍。每年公司组织的培训和电力系统组织的技能培训,他从来不缺席,始终认真对待,把每一个细节和过程当做提升自己知识素养和技能的阶梯。

在取得技师资格后,他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继续报名学习国家高级项目管理师的课程,一方面拓宽视野,一方面也为今后做好项目工程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8年,康银漫担任太黄330千伏送电线路工程项目经理。该工程是该年度自治区重点工程、“两型三新”示范工程、“创优”工程。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他从技术、质量、安全、环保各方面入手,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制度,确保圆满完成工程既定目标。每天工程现场,不论早晚,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常常工作忙到过了饭点才想起吃饭,等吃时饭菜全冷了,只能热了再吃。在工程建设期间,他积极响应公司“三节约”号召,在施工过程中注重节俭,努力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在放线施工时,他经过多次认真调查线路,结合导线闲盘长度,合理布置放线段,节约导线近12吨。

2010年,在担任宁安~迎水桥330千伏送电线路项目经理期间,面对国网公司提出的“创优”工程要求,康银漫在开工前夕,就和项目部管理人员一起研究、讨论施工方案,从人员的配备,项目部机构的设置,到各项管理职责,他都能提出细化到人的措施和要求。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数九寒天,康银漫总是带着他的队员们,出现在施工的各个现场。用他的话说,管理一个工程项目不仅仅考验某项技术是否过关,还是考验整个项目的管理是否合理,资源是否能够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施工经验的积累和刻苦勤奋的学习使他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得心应手。当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投运后,连业主也不由向他竖起大拇指:这个项目经理真给力!

长期以来,西藏缺电问题非常严重,特别是冬季,藏区百姓家里时常需要点起油灯,这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黑夜却显得特别漫长。

为解决西藏缺电问题,2011年开始,国家加快了“电力天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建设进度。由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西藏的乃琼至多林220千伏送电线路工程I标段,起于西藏乃琼变电站,止于曲水县达嘎乡其奴村,全长69.1千米,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的配套送出工程,对确保西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

这是公司第一次在西藏地区承建电网项目工程,这也是宁夏电力建设者遇到困难最大的工程。这里是人类生命禁区,工程沿线海拔在3600米~4900米之间,地形、地质、气象条件复杂。冬天严寒的低温呵气成冰,8级以上寒风把雪刮成一条线,触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

高原缺氧,是对初入高原的宁夏电力员工最严峻的考验。“在藏区,平地上走路都有高原反应,何况还要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组塔施工。”工程项目副经理康银漫说。头痛欲裂、呼吸困难、嘴唇发紫、面色发暗、整夜无法入睡,快天亮时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被憋醒,说是睡着了一会,都不知道那是睡着了还是昏过去了,这就是他在藏区经受的高原反应。

因为高寒缺氧,空手行走,宛如腿灌铅块、背负磐石;因为高寒缺氧,就连立塔用的施工机械也需要吸氧;因为高寒缺氧,平常只用十分钟的上塔时间,在这里却需要将近1个小时;因为高寒缺氧,冻僵的双手每紧一颗螺丝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为了使工程按期完工,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康银漫为每个施工队都购买了大量的氧气瓶、抗高原反应药物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至工程始终。

困难,对于弱者是屏障、是阻碍,但对于强者,是挑战、是号角。“这里环境恶劣,但对于曾经参与多项重点电网工程建设和抢险救灾的我们宁电铁军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定要迎难而上,在雪域高原留下勇者的足迹,为藏区百姓点亮爱的明灯!”康银漫斩钉截铁地说。

乃琼变电站至曲水县茶巴拉乡白林村的线路塔位大部分都在陡峭的山脊之上,山地占全线90%以上。复杂的山地对铁塔基础建设是巨大的挑战。铁塔基础建设一般有掏挖、人工挖孔桩、斜柱、大板、灌注桩基础等。在其他地方施工,一般就采用一两种技术就可以完成施工任务。但是在西藏施工,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所有的基础建设技术都用上了。特别是材料运输,面临着最大困难,陡峭的山脊,空手的人攀爬都困难,更何况运输动辄数十吨的大型材料。为了解决高原材料运输难的问题,康银漫把现有的马队和索道做了一个分配方案,利用索道和马队运输材料的时间差作为基础,排出了一个非常经济节约的运输计划表,不仅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期还节约了成本。每天在现场协调指挥工作,强烈的紫外线,像钢针一样扎在他脸上,没几天下来,他就成了大家口中的“黑包公”。在现场检查塔材时,他手上的皮被冻成“寒铁”的材料粘掉好几层,可他吭也不吭一声,贴上“创可贴”继续坚持。

为了不影响工期,康银漫坚持一两个月不下山,顾不上洗澡、顾不上洗衣服。在恶劣的施工环境和艰巨的施工任务下,他熬不住得了重感冒。因为怕耽误工期,他连开会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在工地紧急输液。常年回不了家,对此,康银漫的妻子没有牢骚满腹,更多的是理解。说没有半点委屈和抱怨那也是假,但她全往自己肚里咽,在丈夫远赴西藏的那天,她对丈夫说:“在那里好好干,那边等着送电,时间不知有多急,家里有我呢,你尽管放心吧。”简单的一席话,却要付出双倍的包容和理解。家庭的支持为他战胜困难的信心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拼命地工作,他淡然答道:“我是国网人,这原本就是我应该做的。战胜困难,使西藏工程早日送电,才是我们最大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验收组抵达验收第一线的时刻,他就坚守在那里,他以坚定信念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鼓舞着自己。饿了就啃口馒头,渴了就喝口几乎结冰的矿泉水,他鼓励自己,也鼓励身边的同事,快了,就快了,等验收工作结束,咱们建的工程就能送电了。

多少个风雪天,留下了康银漫孤灯下奋笔疾书的身影,工地上风尘仆仆的忙碌,雪山里深深浅浅的脚印;多少个不眠夜,你会听到,电话那头,老父的询问、孩子的挂念、妻子的爱恋,常常是话未出口,声已哽咽……远离家乡的康银漫,将所有的愧疚都化为一个决心,所有的辛苦都只为一个信念,所有的付出都成为一句誓言: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

就这样,康银漫带着宁夏电力铁军坚持战斗在“生命的禁区”,不断挑战生存极限和施工极限,为了那一条条银线飞越雪山,为了那一座座铁塔耸立高原,为了藏族同胞点亮灯火。

真情的付出感动了当地藏族百姓,项目施工沿线广大藏族村民委托乡政府给项目部送来“同心同德,为民造福”“民族团结高原写春秋,共建和谐雪域创辉煌”的锦旗,凝聚了藏区同胞对宁夏电力支援藏区电网建设、奉献雪域高原的感激之情。

实践成果

同类推荐
  •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位美术教师,他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图说世界名人: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叙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图说世界名人: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展现了他波澜牡阔、精彩辉煌的一生。
  •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本书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选取了一组反映周恩来在“文革”时期重要思想和活动的文章,包括他倾尽心力、辗转周旋地保护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他费劲心思地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特殊时期的生产建设正常进行;他不遗余力地协助毛泽东粉碎林彪、江青等人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他全力辅助毛泽东积极落实和促成邓小平接管中央工作,促使中央日常工作一如既往地运行;他用高超巧妙的外交政策开启中美两国的友好之路,促使中日走向正常的外交交往。
  • 戴笠传

    戴笠传

    本书以专题研究论述的形式,从横剖面入手来写戴笠,通过对戴氏的家庭、成长、求学、创业、交友、特务经历、性格爱好及其与蒋介石及各方面的关系、对美合作乃至于暴死原因等的具体研究分析,来描述展现这位“一代枭雄”。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热门推荐
  • 恋爱微故事

    恋爱微故事

    依南篇: 杨依依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哑巴。莫玄南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学霸。
  • 别来无恙我的前夫

    别来无恙我的前夫

    一场车祸,一场别离,闺蜜谋计,是亲情,还是友情,是无情还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逆都狂

    暗逆都狂

    没有陌上风云做后盾又如何,我可以再立!你让我放弃机车?我告诉你绝不可能!你,今日冷眼相待,来日必定以热脸相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 网球王子之赤色江月

    网球王子之赤色江月

    切原赤也×松原江月松原江月是立海大附中第一个在月考前一天转来的学生,也是第一个第一次月考就考的全年级第一的人。所以,她自然而然地担当起同桌切原赤也的英辅导。原本不太服气的切原赤也慢慢的也发现这个灵活性超好的网球少女竟然讨厌体育课。平时明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女生,但只要一提到网球就会瞬间活力满满。到后来,才从社长幸村精市口中听说,这个女孩竟然是称霸亚洲青少年网球女子组的天才女球手。果然人不可貌相。渣作者暗搓搓的码了个渣文案。文案虽不好,但小说一级棒!时间在切原赤也到立海大附中的第四个学期。
  •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人生三昧”、“苦乐之间”、“说忙说闲”、“人生加油站”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八月散落的蒲公英

    八月散落的蒲公英

    医学生李昂在毕业之后,与朋友徐晓北和魏馨在一起经历工作、生活和情感方面的各种压力,在经历失业、失恋和背叛,最后三人又将何去何从?
  • 我的绝色冥王老婆

    我的绝色冥王老婆

    叶凡,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上半年,闲来无事,看了一部恐怖片后,对茅山道法产生了好奇,于是就从古书市场淘来一本《茅山道术》的古书。夜晚独自一人待在宿舍实在无聊,他就开始研究,并且按照上面记载的请神术,随便的请了一次神,请完之后,除了打了一个冷颤之外,没什么其他感觉,他也就没有在意。可是第二天醒来,他惊奇的发现一个大美女就躺在他的旁边,天啊,他居然成功了!
  • 银河之外的往事

    银河之外的往事

    此书世界观和超神学院之银河之巅是一样的,人物也是一样的,只是设定会有些不同,可以说是银河之巅的番外。不过这次主要是写狐妖的,超神世界观和狐妖世界观相结合,写的不好请不要喷,都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欢迎加入小说群:13337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