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90300000001

第1章 在那高高的山岗上

杨晋林

中原岗,趺坐在高岗上的村庄。

四面被或高或矮的土山石山围起来,如同岛屿。村后缠绵一条小河,断流已多时了,只剩下河名——同川河。

同川是著名的梨乡,中原岗是同川里的一个土岗,也产梨,油梨、酥梨、鸭梨、黄梨、夏梨,杂七杂八乱得很。东边种梨,南边种梨,北边也种梨,只有西边是一道暖融融黄澄澄的大深沟。沟梁上长满了碎碎的小白花,花名叫不出来。另外还有一种草,山民们采撷其花蕊,阴干,做烹饪佐料用,土名叫插芒花,学名叫什么,不知道。

中原岗不大,也就三五十户人家,从不见增也从不见减。书香是它最欠缺的东西,只是家家户户砖砌的门楣上喜欢雕刻四个字:书香门第。村里的老者说中原岗原来是个秀才村,人人识文断字的,后来又学会了种梨果,索性就把书本给丢了,那玩意儿既不暖身,又不果腹,撂就撂了吧。老者说话时显出一脸轻松,好像在拉呱昨天的事情。中原岗上没听说哪朝哪代出过什么举人老爷秀才先生的,也不见谁家门口立着一根擎天柱一样的旗杆,倒是有几个常年在外做水果生意的,听说是富了,在北京城的四环里边买下了别墅。村人也不眼红,照样过着自己的日子。

中原岗地方小,选址又偏僻,从原平市一直往东走,跨过滹沱河,翻过奎光岭,弯弯曲曲涉过同川河,然后才能望见中原岗的背阴坡。背阴坡上也是梨果树,一条逶迤的曲径伸向坡顶,坡顶的那一头就是中原岗。

我们是从中原岗南面的山豁口翻进来的,有点慌不择路的意思。正是春四月间梨花盛开的好时候,白腾腾的雪梨花间杂了黝黑黝黑的树干树杈,我们看见许多男人女人踩了高脚的木凳给梨树授粉。山风掀动万千摇曳的梨花,极像是阿房宫里婀娜美艳的六宫粉黛,颤巍巍地抖呀抖,弹性极好。梨花的味道嘛,只能用嗅觉来细品,讲是讲不出的。如果到了秋天,花没了,黄澄澄的梨子会挂满枝头,到那时不知又该生出怎样的情绪呢?

好客的村民告诉我们,村口那棵老梨树是棵棠梨,距今也有一千多年历史了。那是多么遥远的年代啊,是哪位中原岗的先民亲手植下的呢?在他给幼梨培土的时候,一定想不到羸弱的树苗日后会成为当地的一块活化石。看上去,那树也太老了,枝干虬曲,树冠臃肿,龟裂的树干上居然开满淡紫色的小梨花,根须有一半裸出地表,占去好大一块空闲地。当然,大半的风华已零落成泥。

中原岗依山而筑,新窑旧窑参差不齐。持久而橘黄的阳光疏朗地擦过南山脊梁,洗涤着山庄的故衣,霉味和腐味破坏着春天很好的情绪。一只羊拴在谁家的窑顶上,我们看它的时候,它正怜爱地看着我们。在它够不着的地方,摊晾着一片红枣,酽红酽红,分明是隔夜的茶色。

突兀起的门楼都很陈旧,精雕细琢,美轮美奂,无论哪一家的门楼都够得上是文物了。门楼旁边的院墙却少有工整的,大概土夯的墙体因年代久远,坍了,散了,让风吹走了。勤快的山民只好用板石码成一人高,墙犄角压只石雕的乌龟头。横看竖看,哪是院墙啊,马蜂窝似的,院里能瞧见院外,院外能看见院里,看来隐私在中原岗是不存在的,想有,也只能憋在肚子里。

院落的造型倒还算规范,正南正北的,巴掌大的院子也算平坦,虽是土垫的院子,却白净耀眼,见不到一星鸡屎,也见不到一根树枝。但院里养着鸡,种着树,鸡是母鸡和小鸡,树却不再是梨果树了,而是椿树,是四月天可以掰椿芽吃的香椿树。

山姑背后不再垂一条乌黑而经典的大发辫了,也时兴烫头,卷卷的,洋味儿十足,而且描了眉眼,衣服也时髦,上面是修身绲边的外套,下边是双拼连衣裙。这样的姑娘在城里也不逊色,不大协调的是工作环境,她正往猪圈里拌猪食呢。猪哼呀哼呀地叫,如一盘石磨不停地旋转,将大好的春光也研成了粉末,随了香甜的梨花风四散开来。

驴在窑后的空地上拖长声音嚎,干巴巴的,没有乐感,倒是肺活量还算足。山村的杂乱也许是从驴叫开始的,又到驴这儿打住。

似乎只有阳光是慵懒的。

中原岗的日月悠长且静谧。

那些门楼下的院门从不上锁,也不见有谁高声朗气地在巷子里说话,人闲人忙不在声音的高与低。

我母亲说,她小时候经常跟着大人跑反,记得有一回曾随大人在中原岗一户人家的土窑洞里待了十多天,临走,还跟一个小姑娘拜了“把姐妹”。母亲说,那以后她就再没去过中原岗,当然也就见不到那个“把姐姐”了。

我试着在村人中问了一下,上年纪的老人们都摇头说没听说这事,即使有,那“把姐姐”也怕早嫁出山外去了。好在这不是我来的目的,在我没踏进中原岗时,就已经固执地认定自己是中原岗的老亲了,目光所触,尽是似曾相识的乡情乡景。仿佛多少年前,自己就生活在这里了,东家进,西家出,跑遍了村中的每个角落。后来我走了,像是一缕青烟飘出了中原岗……

我们去的那天恰好有一家办喜事的,原以为是聘闺女,不想是娶媳妇的。这一天又是中原岗全村人的大喜之日。娶媳妇的是村里仅有的一个大学生,那天好像是全村人都在办喜事,举村欢庆,我们听见谁家的母猪也在猪圈里哼哼得有模有样。新郎新娘是大学同学,苦恋了好几年,终于有了结果,但是三天后一对新人就要卷铺盖走人,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他们已经把家安在城里了。

喜筵在村里最平坦最阔绰的村委会院子一字排开。二十几张桌面,桌桌爆满,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街坊,三块钱的份子钱,一家人齐上阵。主厨的大师傅就是现任村主任,也是新郎官他叔。山里人没见过世面,不知道娶媳妇要新郎掮着新娘转圈,还要公公背了儿媳妇走独木桥。我们提议了一下,也少有人应承,于是只好作罢。媳妇娶进门,呐一声喊,男女老少洪水般卷向宴席,吃喝是最要紧的。席面是山里人最讲究的盒子席——类似东洋人的料理。方方正正一个大木匣,分开小小的格子,一格子花生米,一格子放莲藕,一格子菜丸子,一格子码蒸肉,七荤八素两杂烩,馒头、米糕可劲儿吃,酒不是汾酒,但也不是散白酒。喝酒的人喷溅出雾状的饭渣子,龇了黄黄的牙垢,张狂地猜拳行令;不喝酒的,风卷残云般专心对付盒子里的美味。

这是山村里最温馨的一幕。很快,幕要谢了,一切将复归宁静,波浪不兴。

回头再提西沟里簇生着的那片插芒花。

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漫沟里都是这花在闹腾,山丹丹,蒲公英之类反被挤得没了脾气。西沟里敛阳,收光,阴雨天也比别处亮堂。花开烂了,满眼都是白蓝相间的颜色,再被阳光裹出一层靓丽,那景色是相当迷人的。喜欢游荡山水的李白杜甫们,肯定没来过中原岗,否则他们笔端流淌的该是另一番心情和意境了。

正值花开季节,采撷花蕊的却不尽是本村的女人,更多的是城里慕名而来的女人。山里人和城里人区别在头上,头裹一块大红大紫的涤纶头巾的一定是土生土长的中原岗人,戴一顶遮阳帽或什么都不戴,散了瀑布似的清水一样的头发或是束成一股团在脑后的,一定就是城里人了。山里人厚道,一边自己摘,一边还给外来人介绍哪道沟里花最繁最茂最有味道。城里人将信将疑道一声谢,嘴角撩起弯弯一朵嘲,打一个呼哨,蜂拥向沟谷里去了,捎带着把山里女人身前的一些花骨朵也一并收拾得干干净净。

插芒花草有半人高,细碎的小花如菊蕊般喷吐开,一条极细的枝,可以绽出一片绚烂。草身被繁花覆压在下面,花野野地开,灼灼的、耿耿的,只待有人来采。但花总有采完的时候,那时节,所有的锦绣都变成了野草,光秃秃的枝芽裸露在残照里,直到秋殇。

中原岗的梨树年年要开花,中原岗的插芒花年年也要被人采摘,中原岗背后的同川河却断流了。据说有水的年份,人们在梨树下就可以听见河水的喧哗。好像是从同河水断流开始,村里人说话的腔调也变得干巴巴的了,没有水分,没有弯调,直来直去。坐在自家窑里说话,动不动就想骂娘,恰好窑外面的地沟里有人经过,那人听出是在骂他,断不了引来些摩擦。讲人闲话的还纳闷呢,屋里说话墙外真还有人听吗?也是因了山里人嗓门儿高吧,村委会从来不用高音喇叭广播,有事村主任站在高圪梁上扯嗓子吆喝,满村的鸡呀狗呀驴呀一齐凑热闹,人们说村主任又闹地震咧。闹地震的村主任在家里却低眉耷拉眼,从不敢拿腔作调,怕老婆呛他。村主任老婆是出了名的大嗓门,村主任跟老婆没法比,算是一物降一物吧。

我们在村里看到好些废弃的窑洞,还有一堵破旧的土墙戳在一个高岗上,长城一样。不知经历多少年了,墙体都磨光了,一道一道抠出深深的槽,中间凿了个大窟窿,窟窿外是瓦蓝瓦蓝的天。墙脚摆着一盘石磨,直径足有两米,磨眼淤满了泥土,磨槽也已模糊不清。

檐下的女人看不出年龄来,头上包块通红的涤纶毛巾,手里端个陶釉面盆,卡在腰眼上,说你们是哪旮沓人?晌午就甭走了,吃麻叶。

麻叶是中原岗特有的一种招待贵客的油炸食品。精制面粉拌以糖稀和各种佐料,发酵后揉成稀松的面团,裁出方形的小块,拽出扯面一样的韧性,拧一拧,丢进滚沸的油锅里炸。油是正宗的神池胡麻油,油色黄亮,烟雾少,味道清香。出锅的麻叶端上来,城里人吸溜着涎水抓起一把往嘴里塞。女人一边笑,一边说:慢吃,别噎着,锅里多着哪。

村里人吃晌午饭都聚集在唐梨树下,这些人都没去喝喜酒,每人捧了笨瓷海碗呼噜呼噜扒饭吃。我们举着麻叶出现在圈子里。有人问:谁家的亲戚?我们说谁家也不是,郊游的。那些人就一个劲儿地笑:闲得没事干,不如洗炭去,咱这破地方有啥看头?我们说可有看头了,你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村民们狡黠地一笑,说:有看头的话,咱们换换吧,你们上山来,俺们进城去。我们一起摇头说,不换!

十里香风吹不断,万株晴雪绽梨花。

这就是中原岗的四月天。农历四月初六是中原岗传统的“梨花会”,梨花会上同川沟里的姑娘媳妇穿戴好新衣服,齐崭崭地出现在唐梨下面,那一天村里要唱大戏,要祭梨神……而到了秋季,草原上的驼队会川流不息地赶来驮梨,有歌谣为证:“骆驼骆驼大扁脚,你娘不给你裹小脚,因为你驮梨驮红枣。”当然,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了。

而今,我们是奔着中原岗的梨花来的,梨花喧闹在枝头,轻薄地从眼前刮过去,又飘回来,横竖入不到心里。中原岗的梨树多,苹果树也不少,还有桃,有杏,有李子树。“桃饱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都是些要人命的酸酸甜甜的诱惑,浪浪地腐蚀人的意志。杏桃比较早熟,但梨果下树要等到夏末或秋后,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

山里人等的是经营日子的资本,我们等的是入口的享受。

同类推荐
  • 海的寻觅

    海的寻觅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陈世旭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陈世旭的散文如同一幅幅中国画,寥寥数笔之外是广袤的留白,言外之言、意外之意,令人浮现联翩。他的文字简洁洗练,刚健沉雄,大气磅礴,既浸淫着寥廓的古意,又充满了蓬勃的现代感。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从美学和世界观的高度阅读大地文章、寻觅大海,延续了中国文字自古以来洋溢着的无限张力和灿烂传统。
  • 快乐不快乐全在你自己

    快乐不快乐全在你自己

    本书是一部以和谐社会建设为题材的系列朗诵诗集,这是一部以平民为视角,唱给市民百姓的系列朗诵诗集。全书有诗二十五首,都是关乎人生的理想追求、价值理念、精神的和谐……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青少年的阅读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的发展就越有效。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师陀散文选集

    师陀散文选集

    本书收入作者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43篇,表现了小说手法的散文风采。
热门推荐
  • 洞玄子

    洞玄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勋鹿灿白还是爱你

    EXO勋鹿灿白还是爱你

    简介:爱上一个人没有错,只是爱上的时机错了,“灿烈,我还能爱你吗?”即便我们之间有很多的阻碍,但我还是会默默的守护你,因为我爱你,“鹿鹿,你还记得我吗,”即便你说过海誓山盟的誓言还是不及现实的打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的宠爱

    心的宠爱

    这是一本美丽的爱情故事,女主米洛从小被收养,但是却无法融入新家中面对养父养母的“照顾”,哥哥的冷漠只能促使她逃离。从小到大唯一关心自己的哥哥穆子云也出国了这使米洛更加无法待在这个家里。知道毕业后回来再次遇到佐慕宸那个霸道,腹黑懂她的男人一切似乎就发生了不同。。。。。女主要的很简单只是平凡的生活,但是周围那么多出色的男人会同意吗?佐慕宸又会怎么做?期待吧。
  • 让我如何爱你

    让我如何爱你

    韓俊哲,這個身體因為你被玷污!你要我怎麼再愛你?我恨你,我要你付出代價!
  • 无晨太阳

    无晨太阳

    讲述婚姻失败的33岁秦晨与20岁的大学生sun之间的爱情,不被世俗所接受,不被亲人所祝福,是否能走到最后,这世上是否真有那么一个人会让你无法忘怀又心甘情愿。
  • 历代官制(上)

    历代官制(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地球零组

    地球零组

    2300年的一场世纪危机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少数人类拥有了各种超自然的能力。
  • 一笙南桥

    一笙南桥

    哥哥,小柒再也见不到你了……可是为什么现在为何又能听见旁人说话,我……不是死了吗?重生到了现代,林叶笙如何开始自己的新生?虐渣,转角遇到爱……新的东西还是很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