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有福缘
佛门养生的第四重境界为“好德”。“好德”是五福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福。如果一个人充满慈悲之心,舍己为人,精进求道,则他的一生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好德”能带来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的果报。“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人生一世,譬若处一暗室之中,充满黑暗、痛苦,要想摆脱诸般苦处,只有修仁好德一路可走。修仁好德,这就是破除暗室的那盏明灯,故曰:千年暗室,一灯能破。
佛教养生之道认为,慈悲心是一个修仁好德的基础。具备慈悲心,才有可能作种种好德之举,因而能成正果,延年益寿。佛家认为生而为人,而对众生没有慈爱之心,是鄙贱的人。这类人貌似明哲保身,然并不能保身,往往还会早早断了性命。在佛典《法句譬喻经》里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商人,名字叫弗迦沙。他进入罗阅城,被一头母牛用角刺死。牛的主人怕惹来麻烦,就把那头母牛廉价出售了。可是当买主牵着那头牛去喝水的时候,也被那头母牛从背后把他刺死了。他的家人很气忿,立即把那母牛杀了,又把肉卖给了别人。有一个农夫买了母牛的头。当他走累了,想在树下休息的时候,就把母牛的头挂在树上;可是没想到牛头却从树上掉落下来,牛头上的角正巧刺中他的要害,那农夫也一命呜呼了。
瓶沙王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很是奇怪,就去问佛陀。佛陀对他说:
从前有三位商人向一开旅馆的老妇人借宿。借宿本来是应该给钱的,可是这三个商人以为老妇人孤独无能,就等老妇人出外时,偷偷地溜掉了。后来被老妇人追到,这三个商人却说:“我们已经给了你住宿的钱的,你怎么可台再来向我们要呢?”老妇人无可奈何,但心中却十分痛恨这几个商人,她在心中暗暗想到:等我将来再遇到这三个人,一定要将他们杀死。当时的老妇人就是这头母牛,而那三个商人就是弗迦沙他们三个被牛刺死的人。
瓶沙王听后,感叹颇深。
由此看来,“佛法无边,回头是岸”,人一定不能无德。否则到头来一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好德分层次
德的分类法非常多。《论语》里认为德可以分为温、良、恭、俭、让五德。温和柔性可以让心灵平静;品质优良可以长寿善终;诚恳恭敬可以导致平安;节俭勤劳可以得到富贵安康;谦虚礼让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保证前面四德不致浪费。《中庸》里提到仁、智、勇三大德。只有仁慈而没有智慧,会产生愚昧无知的弊害;有智慧而没有仁慈也会危害社会;有智有仁而没有勇气去实行,则一切德行成为空谈。
同时,佛教认为,品德的层次可分为下列四种:
“算盘”式的道德——以功利主义做出发点,做任何善行,都会仔细地考虑到成本、效用等各种因素。确实认为划得来,才会开始去。这种人不会平白无故送你东西,他一定有所企图。他的行善时常希求回报。
“四海之内皆兄弟”式的道德——这种人行善是出于一片同胞般的爱,比较没有自私的心机和功利的色彩。他把所有的人都当成兄弟一样,因此,行善较为自然,而且也出于真情。但是因为有我执在作崇,所以仍有人我的分别,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
“爱人如已”式的道德——因为这种人已经破除了我执和烦恼,所以能忘我,而达到爱人如已的境界,能这样做已经是圣人了。但因为他还没有破除法执,所以行善时,心中仍然存有抽象的观念(例如“贫苦”和“功德”等)。因为他有名相的负担,所以还不能做到绝对的自在。
最完美的道德——行善不但求回报,而且没有人我的分别,甚至也没有任何名相的负担。这种人的慈悲心是没条件和无限的。因为他行善时,连一点负担也没有,所以最真诚、最自然,也最快乐。
广积阴德
佛教认为德还可以分为“阴德”和“阳德”两种,而且阴德的力量比阳德大得多。世人得到了福报,一般会认为是祖上积的阴德所致,这也是阴德力量强大的观念反映。下面这个故事就是因积阴德而得福报的例子:
明代人张元忭,浙江绍兴人,年青时在会稽山门外的香炉峰舍里读书,十余年足不邮户。有一天,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邮一位老者向他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然后说:“我是这座山里的龙,暗中修炼已有一千多年了。去年的某一天就该出来,可您的座位就在我的头上。您是大贵人,我若不顾一切奋然而出,就会伤害了您,这样我自己也要受到上天的处罚,因此等您挪动等了一年。但是至今你没有挪动的意思。后天正午时分,又是我的出头之期。若再放弃这次机会,往下就得等三百年了。你能不能成全我,日后定当厚报。”张元忭答应说:“报答之事我不希求,只是居于此地,常常苦于无处打水,您能送我一眼泉水吗?”那老者说:“您的文章已经光芒渐露,并非久居此地之人,有了泉水您也享受不长。不过既然您有这个愿望,我定当从命。”张元忭问老者千余年来的蛰居之处,老者指着他的座位说:“就在这底下。”张又说:“听说龙要出头,就会水涌山崩,电轰雷鸣,每每毁坏人间的房舍、庄稼,请您后天造成别这样。这一带的老百姓就等于受了您莫大的恩惠了。”老者说:“您动了这个念头就已经增加了无限的阴德,我岂敢不照办。不过,到时候还要请您助我一臂之力。”说完,拜辞而去。
张元忭醒后甚觉惊异。第二天,果然事先把座位移动了。到了约定的时刻,正值中午,忽然阴云四合,雷电交加。再看看自己平日的座处,果然有一丝清泉从地下往上涌。一条小蛇细若蚯蚓,随水而出。到了门边,被高高的门坎挡住了去路。张元忭用东西把门坎底下掏了个小洞,蛇就顺着水流出屋外去了。刚到台阶以下,又是一声霹雳,霎时大雨如注。那条蛇转眼间变成了一丈多长的龙。头上的角,身上的鳞甲,光耀夺目。它转过身来,将尾巴掉到寺院的东头角里,直钻入地下数尺深。施即又拔出来,向张元忭频频点头致意,然后腾空而去。雷雨随之也就停止了。这些情形,山下的许多人也都看见了。龙走之后,周围房屋、庄稼、树林丝毫无损。龙尾钻的那个洞变成了一眼泉,里面的水清又甜。这眼泉直到清代中期依旧清澈见底,约有三四尺深。和元忭当年写的碑记还立在泉边。张元忭本人在1571年赴京赶考,夺得了第一名。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阴德的力量是巨大的,鬼神也知之。因而是现世作恶的人,无疑是非常愚蠢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为自己及其后代积点阴德。积阴德,哪怕是一念之善,也会起巨大作用,诸位切不可忽视它的力量。
培养真德
佛教养生认为,不近五欲才为真德。
《大智度论》上也说:一切凡夫常被五欲所苦恼,陷入五欲中而无法自拔。人们贪求五欲,像野狗啃骨头,再啃还是那个味道。贪着五欲,好比无知的小孩子用舌头舐利刃上的蜜,所得到的快乐只有那么少,万一被割着舌头,损失可就大了。五欲会使人造恶业而堕入三恶道,使人失去定功、神通和智慧。
《诸经要集》第12卷记载了许多贪着五欲的害处和故事。例如:频婆娑罗王为女色身入敌国;优塞王为色欲而割截五百仙人的手;五百仙人闻首陀罗女的歌声而失神足通;沙弥贪着龙女身上的香味,死后变为恶龙;小沙弥爱吃酪,死后变为酪虫;鹿角仙人贪受触感而失去神通等。
五欲是指贪爱五种欲望,这五种欲望指可人的美色、悦耳的声音、诱人的香气、迷人的美味以及柔软舒适的触觉感受。因为这五种欲望都是向外攀缘的,向物质境界追求的,内心永远想有满足的一天。何况追逐外境就会起分别和烦恼,使心中不得安静。所以佛陀警告我们: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感官的享受是短暂而肤浅的。因此,人们应该向培养真德方法发展。
除了以上几点,佛教中的德还有诚实、宽容、守信等内容,这些都与我们做人的基本品德相一致。明白了“好德”是五福中的根本,坚持不懈地精修各种美德,就会明白作恶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好德”的无穷福报相似,“恶德”的果报也是非常可怕,上面的那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另外,佛教从养生的角度出发,认为大家“好德”时千万不要怀着私利去行善,因为那是一种“伪善”算不是“好德”。达摩说过:“不管累积多少,只要存在要求回报的自我本位心理,不仅无功德可言,还会唤醒潜在的邪念。要追求功德,必须没有丝毫的自私之心,要为善本身而行善,这才是真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