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3800000019

第19章 禁忌分类(16)

哈萨克族对独棵树也特别恐惧,认为其中藏有鬼神,不敢在树下休息,更忌讳砍取这种树的树枝。若有人闹病灾,便以为是树中神鬼作祟,必在这树上挂些彩色布条,以祈求神鬼的宽恕。

过去南方农村的村寨口,多有一棵高大的古树,俗以树上住着本村的守护神。路经树底,需肃静,不能说污秽之语,不可撒尿,不能有任何猥亵性的举动,以免有冒犯神灵之嫌。村寨周围的其他古树也严禁砍伐。汉族以为任何事物,一旦年代久远就会“成精”的。所以常以为老槐树、老樟树、老榆树、老柳树中有精灵鬼魅,所以绝对不能砍伐。传说山东长岛在伐一棵古槐时,锯得树木流血,而且还祸及周围人丧命。古籍也有类似记载。干宝《搜神记》卷六:“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武在洛阳起建始殿,伐灌龙树而血出。又掘徙梨,根伤而血出。魏武恶之,遂寝疾,是月崩。”这又给植物附加了人的机能,认为树木与人一样,为血肉之躯,是有知觉有意识的,绝不能待之以不仁。

不仅高大古老的树木禁忌砍伐,矮小的丛草也不能随意取用。旧时中原一带,民间俗以为草丛中是鬼的藏身之所,因此忌讳割坟上草,河南、湖北一带忌讳烧用铺床草。因为死人身下铺的草才烧掉,故以为不吉。葱有象征男阳的意义,故民间忌讳结婚办喜事时用葱。否则,俗以为会衰耗元气。台湾一带,忌烧香蕉叶,据说香蕉结实很多,如果滥加烧化会绝嗣的,至少是子嗣不会繁荣。

由于相信草木与鬼神有着某种密切关系,所以汉代以来便流传着一种习俗,即在坟地植树以安慰死者的魂魄。至于种植何种树,则有所禁忌。汉族一些地区不许在坟前栽棕树,因“棕”与“终”同音,以为违禁,就会使墓主家族断子绝孙。墓地要栽种生命力强、四季长青的松、柏之类。人们相信,坟地树木的荣枯,反映着亡灵魂魄的安否,同时也象征着死者家族子孙繁盛,后继有人。

中原一带流行一种说法,说是如果将一种俗称打碗花的野花草带进家中,会使家里的碗真的被打碎。

湖南过年,家中要放一盆水仙,花开茂盛,兆示家运兴隆。否则,即是家境将要衰败的不祥之兆,民间甚忌之。

江南某些地区,旧时有“竹子开花兆灾”的俗信。俗语说“竹子开花,人要搬家”,“竹子开花,家破人亡”。相信竹子开花是饥馑或变乱的前兆。这种把竹子的生长情况与人的命运相提并论的说法当然是一种迷信。但是,竹子是靠地下茎无性繁殖,惟临枯死或水旱虫害肆虐时才开花。所以,如果是对气候、年景的预测,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四、节日、节气的禁忌

(一)春节禁忌

春节禁忌,是源于这种对年的特殊认识,是由于人们对“开始”的重视。他们认为春节这一天预兆着全年的吉凶祸福,因而禁忌极多,集中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祈求丰收的心理要求。《清嘉录》说:“元旦,俗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瀽粪。”忌扫地、倒垃圾,是防止走了财气,忌动刀剪针线,是怕遭凶祸。民间风俗,这一天妇女不能出门拜年和回娘家,小孩不准哭,所有的人都不许说不吉利的话,据《帝京景物略》载,初一五更时不能躺在床上打喷嚏,如实在憋不住,必须赶快爬起来穿上衣服,倘若来不及就已经在床上打了喷嚏,将会一年多病:不能躺在床上聊天;门外有人叫唤不可答应,因为此日清晨在门外呼喊俗谓“呼鬼”;起床后要向长辈,亲友、邻居恭贺新年,说话要讨吉利,忌讳说“丧”、“终”、“病”、“穷”、“触霉头”等必须说时,就要用吉祥的字眼更换。例如南京一带购得死鱼死鸭,则说“文鱼”、“文鸭”,文是不动的意思。在天津一带,过年时连给炉子添煤也要避“霉”字音,改说“添火”。过去,正月初二,有童子来送柴(财神)时,忌回答“不要”,若不想买,可回答“已有”。过年期间,小孩如果说了犯忌的话,大人即说“童言无忌”,以解不祥。

大年初一忌见血迹。见到血迹,主人必定会遭到不祥的。《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这一几乎是流行全国各地的习俗:“除夕,院内竖桅杆,上悬灯笼,谓之天灯。相传昔有九头恶鸟,为二郎神杨戳斩去一头,常年滴血。每至除夕,即出而飞鸣,其血滴滴于谁家院内,其家必遭祸事。”杀生必见血,这一禁忌仍是警戒人们,在春节期间应禁止杀生。

大年三十、初一忌打破碗盏,忌灯油洒地,忌板凳倒地,否则在新的一年里将有凶事。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禁忌。拜年时也有禁忌。在湖南,忌拜年于床前,说这意味着主人常年卧病不起。初一到初三,在汉族、仡佬族、土家族一些地区忌挑水,泼水,意思是怕在种田、出门时常下雨。还忌扫地、倒垃圾,怕财源外流。许多民族年节都忌下田干活。仡佬族年节忌骑马、犁田、动用锄耙,女忌用针线。汉族及某些兄弟民族地区,初一到初三,最忌向人家乞火,以为对主客双方都不利。初一到初三或初五,京、津、河北及仡佬族等地忌妇女出外串门。河南泌阳一带,在“破五节”忌做事,否则一年内遇事破败。

新年伊始,还忌遇见某些东西、某些人和事。例如,长阳人在新年早晨忌讳看见秤杆,否则一年常常见蛇。许多地区初一到初三,忌乞者临门,此时乞者也常以“送财神”方式行乞。初一出门忌遇见和尚、尼姑。新年头一次出门忌见出殡。南京一带,年节如果遇上亲友丧事,往吊归来时,要先进寺庙一行,怕有鬼祟相随。

此外,还有些地方,在正月一个月里都要忌讳某些行为,如已嫁之女正月忌宿娘家,俗说“正月不空床”,否则对娘家和夫家都不利。一些地方忌讳正月剃头。长阳土家人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天津人还有正月不买鞋,正月不买盐的禁忌,说怕“邪气”沾身,怕新的一年中“闲”着,失业。

正月初一这天,许多地方要忌荤和忌煮新食。天津人说正月初一吃素饺子,一年中就会素素净净。壮族人正月初一忌荤是为了尊敬祖宗。在华东、华南、华中一带忌汤泡饭,否则出门常下雨。浙江海宁一带,正月十五前忌吃豆腐,因豆腐色白,家有丧事才吃豆腐饭。在汉族、锡伯族、仡佬族等居住的广大地区,盛行初一到初三忌煮新食,要吃年前准备的熟食,表示连年有余,否则一年不顺。春节这种忌荤和忌煮新食的习俗是符合人们生活需要的。除夕吃荤,初一吃素,荤素调节,不无益处。人们为了过年时的饮食丰盛和节日快乐,已经忙了多日,所以春节及其后几日,不煮新食,而吃年前成品,则可以节省时间,用于休息、娱乐、待客、访友。

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所以又叫除岁。在年节中,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古代人很迷信,尤其惧怕疫疠与恶鬼,在年终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驱疫疠、除恶鬼。故而把这一夜称为除夕。

古人认为物老则成精,而时间到了一个单位的终极,也会同样有祸祟的,所以禁忌繁多。“夏历十二月三十日为除夕,乡民以为是日上界诸神下降,故隆重祭祀,敬鬼神,且禁忌繁多,如忌言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及泼污水、灯油于地等”(郑传寅,张健主编:《中国民俗辞典》)。“除夕打破碗盏,次年必遭凶事”;“除夕将灯油泼地,家中必多疾病,或有不利之事”;“是夜忌犬吠,谚云:年夜狗弗叫,来年疾病少”;“人牛喑聋者,是腊月暮之子。腊暮,百鬼聚会,终夜不患,君子斋戒,小人私合阴阳,其子必喑聋”。

除夕宴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餐饮。俗谓“年夜饭”。瓜果毕至,鱼肉咸集,举家团坐,饮酒辞岁。此时,人们即使没有食欲,但是非吃不可,一般都吃一块“鱼头”或“鱼尾”,寓意是“头尾都有余”。大多数地区吃鱼不能翻过身来,不然新年出门会遭翻车、翻船之灾。吃饭时不能用汤淘饭,否则年内出门必逢风雨。一般都有讨口彩的规矩,除了说一些祝福的话外,吃枣要叫“春来早”,柿饼要叫“亭亭顺”,杏仁叫做“幸福来”,豆腐叫做“全家福”,三鲜菜叫做“三阳开泰”,花生果叫“长生果”,年糕叫“年年高”,甘蔗叫“节节高”。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不能不说的,否则新年不顺。就餐前须要先祭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了以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否则就是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否则就是混淆了浇奠与拨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进餐时是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这与苗族“踩年饭”的忌讳类似。吃年饭也是苗家最神圣的时刻,全家必须团聚在一起,并排除一切干扰,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不得安宁。

除夕守岁风习由来已久。这天晚上,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时要遵守一些禁忌守岁时,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

(二)二月二禁忌

二月二为“中和节”,民间称为“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农谚,意指每年农历二月二,是龙王霹头的日子,这一天要下雨,而且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龙出则百虫伏藏,人们希望借助龙的声威制伏百虫百害,使其不能危害庄稼。因此,这一天要倍加小心,不能动刀动剪动针线,否则,以为会伤着“龙目”,戳着“龙眼”;早晨挑水时,禁忌水桶碰着井帮,否则,以为会碰伤龙头。这一天忌推磨,怕压了龙头:还忌讳喝糊涂饭和疙瘩汤,否则,以为会糊住龙眼,或者令天降冰雹。还有忌妇女回娘家的,据说是怕踩了娘家的粮仓,主娘家减产;更为吓人的是以为妇女“二月二踩了娘家的仓,不主死公爹,必主死婆娘。”与此相反,山东邹城等大多数地方,人们却倒要把女儿接回娘家来住几天,说说知心话,就像俗语所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接女诉冤愁。”

(三)三月三禁忌

三月三,俗谓“上巳节”。上古时代,上巳节为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在这一天,人们要到水边举行招魂攘灾的仪式。河南一带,三月三日民间有大集会。其俗,忌讳是日新出嫁的媳妇回娘家,虞城县一带谚云:“在娘家过了三月三,死了丈夫塌了天。”湖南一带,是日避忌蚂蚁。民间将蚂蚁草放置在桌上及锅灶等处。说是可以驱避蚂蚁。江苏一带,俗谓是日为“荠菜花生日”。乡间妇女都摘荠菜花插于鬓旁,希望荠菜的生殖力量能渗透到自己身上。不插者以为不吉。谚云:“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说明这种野生植物不但对人,而且对于庄稼也有生殖感染力。

布依族“三月三”是扫寨、祭山节。祭祀时,庙里和寨中都忌任何响声,不能说话。祭祀完后分吃祭品时,不能使汤、屑滴掉在衣裤上,否则以后上山砍柴做活,将受豺狼袭击,牲口将受到虎豹伤害。祭山这天(有的是三天),严禁外寨外乡人进寨。如果外人来“踩山”,祭山就不灵,预示遭灾,要由“踩山人”负全部责任,或出钱重新祭山。七月十五是“鬼节”,白族人在这天接祖宗,因此忌外出,否则路遇鬼魂,不吉利。

(四)端午节禁忌

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五月正是炎热酷暑将临之时,也是流行病、瘟瘴疫疠将发之际,用现代医学观念来看,乙型脑炎与脑脊髓炎此时发病率也最高,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恶月。

既是恶月,自然会有诸多禁忌,不宜盖屋,“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不宜赴官,“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不宜套被子,俗信“五月套被无人睡”,“添个里儿,死今女儿,添个面儿。死个汉儿;添一床,必死娘。”忌给小儿剃头,否则,主小儿生癞,多病。忌多雨,否则,主歉收。俗语云:“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五月连阴下大雨,玉皇大帝卖儿女。

古代有关五月死人的故事流传颇多,甚至连五月尤其是这月五日生下的孩子都是不吉利的。民间认为五月生子,各种毒气,疫疾。鬼怪都会侵袭到婴儿体内,对父母不利。《风俗通义》云:“俗说五月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王充《论衡·四讳》也说:“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已举之,父母祸死。”《史记·孟尝君列传》和刘歆《西京杂记》都有类似的记载。东汉有今以处世圆滑而永远也不倒的大官僚胡广,历事六帝,三登太傅。据《世说新语》记载,他也是生于五月五日的。其父母拘于禁忌的约束,将他放进葫芦里扔进河中,幸而未被淹死。后被人收养,终成大器。因托葫芦而生,故取名胡广。《癸辛杂识》记载,宋徽宗赵佶也是这一天生的,但为避俗忌把天宁节(皇帝的生日)改为十月十日。东晋名将王镇恶也生自此日,家人为避俗忌,想把他过继给远房本家,但他祖父王猛很有见地,说:“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于是为孙儿取名“镇恶”,借以避邪。

同类推荐
  • 中国的修养

    中国的修养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本书主要向广大读者讲授国学的修身精神,对国学中关于“人的修养”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教读者学会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锤炼,提高个人修养和德行。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思想课堂-典籍笔记

    思想课堂-典籍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维尔纽斯传:琥珀之城

    维尔纽斯传:琥珀之城

    从14世纪传奇的发端直到二十一世纪,本书通过作者作为维尔纽斯本地人和其他富有洞察力的外国访客多视角介绍立陶宛首都的历史。除了运用传统的历史调查手段,参考大量的资料外,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大量引用了多层面旅行者的记忆——从文学巨匠(如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巴赫金和布罗斯基)到政治人物(如德国将军鲁登道夫、拿破仑皇帝和亚历山大大帝),再到同样引人注目却被遗忘的历史小人物。
热门推荐
  • 两世缘苍山赋盈月

    两世缘苍山赋盈月

    那一年,春光正好,只一眼,你便住进心里,一世不忘。再相遇前尘往事如梦,记忆深处,你一直在,不曾离去。走过山川江河,情留在心底,杀敌四方,威震万里,默默守着唯一挚爱。都在等一个归期。
  • 殿下危险勿靠近

    殿下危险勿靠近

    “哦?你想重新使用手段勾起本殿下的兴趣?”她是幻界最高贵,最优雅的皇室公主,因为种种原因摇身一变,成为贵族学院内最不受欢迎的千金小姐。当午夜八点,她就如同灰姑娘一样华丽变身,再次恢复公主的高贵。他,俊美邪恶,花心邪肆,然而美女却像飞蛾扑火一样飞向他……当少爷们的猎艳目标锁定她时,当学院魔鬼校花一个个找上门来,冷嘲热讽,刁难示威时,她已经忍无可忍……
  • 夜幕下的倒影

    夜幕下的倒影

    偶入梦境,遇佳人,交益友,攻坚克难,解一时困境,求梦境真意。
  • 离柳

    离柳

    最近江湖上流言四起,说是千年前被堕神掳走的含清仙君带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回来了。柳含清看着小离情笑得诡异:“离情,他们说你是我儿子,”离情满头黑线。粉雕玉琢的小娃娃一夕长大,柳含清看着身边的男人有些百感交集。他是为她颠覆世界的人,也是让她毁了仙根的人。千年后的她,不再是潇洒肆意、任性妄为的含清仙君,只因她拿一身骨血换了个断情绝爱的他。凡尘九转,世事千年,她容颜变换,忘却往事,却没能割舍一段情。天上人间,流年奔赴,他相貌未变,往事仍存,却没能留住一个人。假正经半靠谱女主X腹黑飚演技男主半虐半甜,小心糖里有玻璃渣。
  • 树人文库-激励一生的成败故事

    树人文库-激励一生的成败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我的穿越不合格

    我的穿越不合格

    狗血的剧情,杨轩穿越了,嗯,还好,我有穿越者必备的金手指。久而久之,杨轩发现自己好像与其他穿越者前辈完全不同,自己的穿越完全不合格啊!
  • 创世尊师

    创世尊师

    刘小喜本是地球玄天宗的一名大长老,修行65年,终于突破到炼气期第二层,可喜可贺!正值高兴之时,噩耗传来:寿限到了!在自己得知寿元将尽,续命无望的时候,垂垂老矣的刘小喜,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史上最危险的上古修真遗迹——大虚无秘境!……天元大陆,天阳王国,天山郡刘家,唯一的男丁--刘小喜,开始了他的一段创世之旅。
  • 实用家庭收纳手册

    实用家庭收纳手册

    《实用家庭收纳手册》全面系统地为你介绍了包括厨房、客厅、书房、卧室、卫浴室等重点区域的清洁和收纳方法,另外,还对衣物清洁和衣物收纳做了重点介绍,并补充了一些常用清洁、收纳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闲置物品的收纳妙用和自创的一些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清洁、收纳方法,教你如何四两拨千斤,将家收拾得井井有条。
  • 喻世明言·陆

    喻世明言·陆

    《喻世明言》主要收集了以宋、元、明三代的民间现实生活为蓝本的故事或话本故事,主题涵盖爱情、婚姻、朋友情义等,展现了当其时的社会百态。其中多数为宋元旧作话本,例如“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少数为明朝拟话本,例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其题材也都和城市生活联系密切,如其中“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谴责了负心男子对爱情的不忠;“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描写了对失身妻子旧情难忘而破镜重圆;“羊角哀舍命全交”、“吴保安弃家赎友”、“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等则歌颂了不计生死利害而忠于友情的精神;而“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杨八老越国奇逢”则触及了异族入侵、权臣误国等现实政治题材。另外还收录和改编了一些历史传奇故事,例如“晏平仲二桃杀三士”等。
  • 快穿:纨绔女主本猖狂

    快穿:纨绔女主本猖狂

    华夏有名的纨绔大小姐逸清意外身亡!!举国悲痛。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一个“快穿女主系统”绑定了她。既然天不亡我,那怎么说也要活得精彩!嘿,美男美女们,你们准备好了吗?(PS:本文双性恋,不喜勿喷,至于感情最后倾向,这个以后再说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