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6600000010

第10章 玄武谋变,李世民染手足血登基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英明杰出的皇帝之一。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使得以后的皇帝难以望其项背。他省刑爱民,堪称楷模。然而,在他登上九五之尊的过程中,也有着鲜血与污秽。

(1)兄弟争储,火拼在即

隋末农民大起义轰轰烈烈之际,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渊全家起兵,利用并夺取了农民起义的果实,开创了唐朝三百年的天下。

李渊的宗族与隋朝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家跟北周的宇文氏、隋朝的杨氏均出自北魏的军人,李渊的祖父李虎还帮助宇文泰在关中建立过政权,死后追封为唐国公,唐朝名称的由来即系沿用了唐国的旧称号。李渊承袭了祖爵,曾奉隋炀帝之命镇压过起义军,但因看到人心背隋,隋不可救,才转而起义,后来终于打败了农民起义军,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唐朝。

唐高祖李渊的皇后生有四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早亡,未及争位),四子李元吉。在这四个儿子中,长子李建成因居长被封为太子,为人也精明能干,次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四子李元吉被封为齐王,齐王李元吉也算勇武超人。不过,战功最多也最有谋略的,当数次子李世民。

早在李渊还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看出隋朝的灭亡已不可挽回,他对父亲李渊说:“您受隋朝的命令讨伐贼寇,难道贼寇真的能彻底消灭吗?”在促成父亲起兵时,李世民又说:“今日破家亡国在于你,化家为国也在于你”,可见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公元618年至620年,李世民打败了薛仁果和刘武周两个强敌,关中和太原基本稳定下来。在公元620年的七月,李世民又开始进攻王世充,此时他才不过二十二岁,但富有政治家的雄才伟略,他知人善任,能采纳正确的意见和正确的策略,从而一举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后来又打败了刘黑闼等人的起义,终于统一了全国。

太子李建成常随父亲驻守长安,帮助父亲处理军国政务,应当算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比起较为平庸的父亲李渊来,李建成在处理政务上已显示出了才干,但与弟弟李世民相比,却又有很大的不足。李世民南征北战,为争得唐朝的天下,统一中国,立下了赫赫的战功,麾下云集了一批文臣武将,在军政各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不仅如此,李世民野心很大,他不甘心做一个区区秦王,希望有朝一日能当皇帝。但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继承皇位的只能是太子李建成,况且李建成也算功绩卓著,且聚集了很强的武力。这样,一场兄弟之间的争位火拼就是势不可免的了。

(2)太子警觉,先发制人

首先是双方各自积聚自己的势力。李世民官居唐朝特设的“神策上将”,府中可谓人才济济,其中的十八学士,有的就名垂千古。房玄龄、杜如晦多谋善断,成为一代名相;陆德明、孔颖达精通经学,为后人所敬仰,姚思廉擅长文史,虞世南以书法闻名,其余十二人也都是一时的才俊人杰。至于武将,秦王府的兵精将猛是极其著名的,如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且王府中养有许多兵士。太子李建成也不甘示弱,文臣如魏徵,武将如薛万彻等也很著名,又招集了天下勇士两千人作为王府卫士,其势力总的看来要比秦王府为强。齐王李元吉在三兄弟中势力较为单薄,不足以与两人争衡,但他素以骁勇善战著称,与李建成联合,共同对付李世民,大大地增强了李建成的势力。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那就是唐高祖李渊支持太子李建成,这在社会舆论上对李世民很不利,但李世民在争取人心方面又一直比李渊和李建成做得好。如唐太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吉利可汗从原州(宁夏固原)南侵,直逼关中,当时,吉利可汗的兵势很盛,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等人怕无法阻挡,主张焚毁长安,迁都襄邓,并且准备付诸实施,派人出外查看地形。李世民则力排众议,坚决主张阻击外族入侵,反对迁都,制止了李渊、李建成的妥协活动,保住了都城长安,也为唐朝国土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在具体的赏罚奖惩方面,太子集团和秦王集团也有明显的区别。例如,李世民在中原打败王世充以后,因为淮安王李神通卓有战功,李世民赏罚分明,便以陕东道台的身份奖赏李神通几十顷良田。但李渊却不顾影响,竟答应自己的宠妃张婕妤,让她拿去了一道命令,交给她的父亲,逼着李神通退田给他。这件事虽然不大,但影响却不小。大大地提高了李世民的威信。

从当时表面的形势看,太子李建成集团处于优势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李建成是太子,又是长子,名正而言顺,继承皇位是理所当然的事,社会舆论也多在他这一边;二,李建成有李渊的支持,在权力和名义上有可靠的保障;三,李建成有文臣武将,有较秦王府为强的私人武装。李世民也有有利的条件,这就是李世民本人威望高,群众基础好,富有斗争经验,才略出众,更主要的是他手下人既精明强干又齐心合力,因而,李世民的力量也是不能忽视。

两兄弟势同水火,李建成认为先下手为强,于是,他布置了第一次害死李世民的阴谋。

一天下午,窗外雨声淅沥,李世民正临窗聚精会神地阅读兵书,忽有卫士进来报告,说太子派人送信来了。李世民拆开信一看,原是请他前去赴宴,要兄弟欢聚。当时,双方的斗争已半公开化,秦王府的人素知太子诡计多端,就劝李世民不要赴宴,以免不测。但李世民认为双方虽在争夺皇位,还不至于兄弟相残,就坦然前往。

等到了太子府中,见太子和李元吉已恭候多时,宴席也准备得极为丰盛,气氛也无异常,不像要发生什么事的样子,就放心地谈笑吃喝起来。席间,李建成和李元吉交口称赞秦王的功绩和才能,并频频举杯劝酒,李世民一会便酒足饭饱。但忽然间,李世民觉得两腿发软,头晕目眩,立刻警觉起来,他想挣扎着起来回到自己府中,没想到竟一下子瘫到地上。

此时,窗外雨势转大,电闪雷鸣,狂风又吹灭了席上的蜡烛,席间更显得阴森昏暗。齐王李元吉不知内情,十分害怕,惊慌地问李建成该怎么办。李建成倒很镇静,把眼一瞪,呵斥道:“秦王身发暴疾,赶快送回府中。”

不知是李建成的毒药不中用,还是李世民的抵抗力强,回到秦王府,灌了许多的解毒药,吐净了腹内的酒饭,竟然保全了性命。

李世民忽发暴疾,虽无确证是李建成下的毒药,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实在是再明白不过的事。李渊知道了这件事,狠狠地训斥了李建成一顿,但毕竟支持李建成,也未对他作什么处置。

李建成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只是方式比上一次巧妙的一些,但把握也减少了一些。

李建成想方设法地说服太祖李渊去郊外打猎,并要几个儿子一起陪同,李渊同意。父皇有命,李世民只得听从。李建成特意派人挑选了一匹性情暴烈的马,该马稍遇刺激,便狂性大发,他希望李世民骑上此马,遇惊摔死。在围猎场上,李世民纵马操弓,追赶麋鹿,没想到烈马狂性大发,控制不住,那马仰颈狂跳,乱甩乱摇,终于把李世民摔下马背。李世民虽摔出了一丈多远,幸好只受了皮肉之伤,并未摔死或受伤致残。

李建成还采用了其他釜底抽薪的办法,这就是分散和瓦解李世民的将领和兵力。凡有调兵遣将派防出征的机会,李建成都要派给秦王府上的将领,还屡设计谋,让秦王府的将军调出外任。程咬金在打败宋刚和平定王世充的战役中,勇猛善战,身先士卒,多次斩将夺旗,建立奇功,被封为宿国公,是秦王府的得力干将。李建成很怕程咬金,就利用经常同皇帝接近的机会,多次造程咬金的谣,促使李渊下诏把程咬金调出秦王府,任康州刺史。但程咬金是一位刚贞倔强的将领,为了维护李世民的安全,他软缠硬磨,花样百出,不断拖延时间,就是不肯离开秦王府。

对于无法调动的将领,李建成实行收买的政策,尉迟恭是一员骁将,也是李世民一手提拔培养出来的将领,臂力过人,勇敢善战,李建成曾送给他一车金银珠宝,但尉迟恭拒收,并向李世民做了报告。李建成后来的一些收买瓦解活动也没有成功。

李世民也决非持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态度去任人宰割,也积极准备力量。在武德九年(626年),他曾派将领带兵一千余人,拉着许多金银财宝到东都一带,私下来结交豪俊之士,引为外援。他也采取收买的手段去拉拢李建成的人。把原来属于李建成的得力人士常何与敬弘争取过来,使防守宫城门户的要职在暗中转到了李世民这边来了。

(3)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获胜

兄弟火拼已迫在眉睫,李世民再也不敢迟缓,他召集王府的人,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如何对付目前的局势。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晚秦王府戒备森严,卫士环列王府内外,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通行。殿内灯火通明,诸文臣武将排列两边,秦王李世民偕同长孙无忌走进殿内,身后不远跟着两个穿道袍的陌生人。卫士刚来阻拦他们,秦王挥挥手,卫士就放他们进去了。

原来,这两个穿道袍的人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化装的,他们为了不惹太子府上的人注意,才故意掩盖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在会议上,房玄龄先发言说:“太子和齐王已有两次谋害秦王,秦王也差点被他们害死。目前,他们正在加紧策划,准备再次加害大王。一旦事变,不仅大王性命危险,社稷也会遭到灾难。俗语说得好,‘当断不断,自取其乱’,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大王应该以果断的措施来消除祸乱。”

房玄龄的话激起了与会者的共鸣,杜如晦附议。

李世民说:“这样劝我的人已经有很多了,可我总觉得过于残酷,难道没有其他的办法吗?最好是能避免流血!”

尉迟恭脾气暴躁,他怒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大王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就剩我们几个人了,太子还是不肯罢休,最近太子又在皇上面前耍阴谋,说我会打仗,要我率领精锐部队跟他出征。如果我真的离开了大王,他就会马上杀我的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请大王快下决心。”

正在这时,卫士报告说东宫的官员王匪求见。等秦王会见过王匪,原来犹豫不决的心情变得坚决了,他对大家说:“看来太子是决意要杀我了。刚才王匪来报告,说太子已和齐王计议好,最近齐王要奉命出征,他们要借替齐王饯行的机会在席间杀掉我。”

长孙无忌说:“王匪素来既办事谨慎又深明大义,他报告的情况一定不会错!”

房玄龄又说:“现在大祸迫在眉睫,秦王不能再抱任何幻想,否则,必致覆灭。”

李世民还是下不了最后的决心,总希望太子不会如此狠毒,因此一时下不了命令去杀掉太子。

尉迟恭耐不住了,说:“如果大王不下决心,那就让我离开秦王府吧,我宁愿上山落草为寇,也不愿被太子抓去杀头!”

有几个人也随声附和地说:“如果大王不当机立断,我们情愿跟尉迟恭一起去当土匪。”

情势如此,李世民被迫做出决定,他叹了一口气,对大家说:“既然事已至此,只有按大家的意思去办了!”

接下来就是部署具体的行动方案,这一次会议直开到下半夜才结束。

当夜,繁星满天,万籁俱寂,士兵运动的声音打破了沉沉的夜空。秦王骑着马,率领部下进入玄武门,在玄武门内外,共埋伏了一千多秦府卫士。

玄武门是宫城的北门,由于唐朝的宫城在都城的北面,北门也就是保卫皇宫的主要所在,占据了北门,就等于抓住了皇帝,可以假借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使自己处于合法之地位。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四日)上午,日上三竿之时,太子和齐王并马而来,身后跟了许多卫士。李建成根本不知道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常何已投向李世民,还是像往常一样,毫无戒备地经过玄武门,进入皇宫去见唐太祖。常何等太子和齐王走远了,立即紧紧关闭玄武门,堵断了可能出现的外援。

太子和齐王来到临湖殿前,下马登殿,太子忽然发现殿角有埋伏的士兵,心知有异,立即警觉起来,他扯了一下齐王的衣袖,飞奔下殿,上马往玄武门奔逃。这时,伏兵尽起,李世民亲手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射杀了齐王李元吉。其余太子和齐王的卫士也被赶杀净尽。

这时,太子的东宫和齐王府也得到消息,太子的将领冯翊和冯立率两千余骑赶到玄武门。由于玄武门守将常何拒不开门,太子的卫士仗着人多势众,就奋力攻打。但由于门既高大,守得又顽强,所以久攻不下。副护军薛万彻见攻门无效,就调转马头,想挥兵攻打秦王府。在这危急关头,尉迟恭用长矛挑着太子的头跑出玄武门,向太子的将士喊话道:“奉皇上的命令,在此诛杀太子和齐王,现太子和齐王均已伏法,余者无罪。只要放下武器,不仅保证生命安全,愿意归附者一律保持原职不动。”

太子的将士见到太子的头颅,无不呆若木鸡,大多数人弃戈投降。只有薛万彻不肯归附,带着少数人冲杀,李世民命放开一条生路,让他奔终南山去了。

谢方叔极其忠于太子,他见太子头颅高悬,兵众散尽,便伏地大哭起来。李世民不仅赦他无罪,还嘉其忠诚,好言劝慰。

就这样,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多次蓄谋化为泡影,在秦王李世民的有力的一击之下,身首异处,烟飞灰灭了。

这场宫廷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李世民的政敌已完全消除,从此再也无人能与他争锋,但他能否治理好天下,朝野拭目以待。

李世民决意实行“仁政”。在对待太子和齐王部属方面,他表现得十分宽厚,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他们愿意归附,都能得到任用,并能人尽其才。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魏徵,他本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自投靠了李世民以后,备受重用,竟成为一代名臣。还有那个不愿归降的薛万彻,后来也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就这样,李世民团结了大多数人,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在“玄武门之变”后三日,平庸的唐高祖李渊发布命令,立李世民为太子,并诏命朝野,“自今军国庶事,悉委太子处决,然后奏闻。”李世民实际上已具有了皇帝的权力。到了七月,李世民重新改组了中央政府,任房玄龄为中书令,高士廉为侍中,封德彝为尚书右仆射。第二年正月改元,年号贞观,李世民称帝,是为唐太宗。

唐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中期,按照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时也该趋于鼎盛时期,因此,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以及整个盛唐的出现,决非李世民一人的功劳,主要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但这也不能否认李世民作为万世英主、帝王楷模的功绩,唐朝贞观时期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以及人民生活的富足,均与李世民个人分不开。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无疑是正义之举;但从伦理道德的观点来看,还是未免残酷,尽管他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历史发展与道德意识,有时也正是处于一种悖论的状态。

同类推荐
  • 两袖清风——于谦

    两袖清风——于谦

    本书讲述了于谦的勤政爱民、政绩卓著。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他是国家的柱石,人民的英雄,却是小人的仇敌;他只善谋国,不善谋身,最终遭到卑劣的政治陷害。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西蒙娜·德·波伏娃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西蒙娜·德·波伏娃

    蒙巴那斯是法国巴黎第十四行政区地处塞纳河左岸的西南角。对巴黎这座古老的城市来说在塞纳河左岸则以拉丁区和蒙巴那斯区最为著名。拉丁区又被称为大学区。法国一些主要的著名大学都建于此如索尔邦大学、法国综合工科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医学院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
热门推荐
  • 邪魅冷王:神医俏妃不好惹

    邪魅冷王:神医俏妃不好惹

    作为一名优秀的神医,外兼杀手。她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枯骨生肉。还可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痕。可是一夕之间,却一下成为穆丞相府最不受宠的大小姐。又丑又没用!怎么办?凉拌呗。那些欺负看不起我的人,看我怎么一步一步的打肿你们的脸!奇珍异兽遍地乱跑!美女帅锅不要太多!当然,家里还有一只万人迷的妖孽“笙笙,我‘二弟’又不行了,你快来看看吧”“……今天已经是第七次了,用你的五指姑娘去自行解决!!!”
  • 蛊经

    蛊经

    我自于苗家、蛊婆仙娘裔;一本蛊经传、是非皆生起。
  • 印之临世绝傲

    印之临世绝傲

    异族入侵,世界各国为了生存,选择了建立联盟,终是勉强苟活。顶级黑客离开故乡,带上昔日的伙伴,追随父亲的脚步,他能否解开父亲留给他的迷题?他的伙伴们又能否完成自己的心愿?一印结苍宙,麒子临血魔!
  • 玫瑰花神

    玫瑰花神

    准备好了吗?与我一起开修炼之旋。一起体验女主艰苦,虐心的魔修人牛。感受地寸一,地狱的烈火。
  • 心有灵犀之我愿做你永远的MT

    心有灵犀之我愿做你永远的MT

    初遇时他九岁,她十五岁。再遇时他十五岁,她二十一岁。多年后重逢,他二十岁,她二十六岁。那一夜,她有了他的孩子,可她却嫁为他人妇。“杭玄霜,成为最耀眼的星星吧!”“好。”“不要再和我纠缠了,去成为最好的自己。”“阿筱,我答应你,五年,五年后,我会成为最耀眼的星星。”
  • 农民小伙打工记

    农民小伙打工记

    一个来自农村的,冷酷无情的黑道特工的人生。他的格言是,不管是谁,做错事就得付出代价。
  • 厨房(徐坤文集)

    厨房(徐坤文集)

    本书重新收录了作者创作二十多年来发表过的影响较大的中短篇小说,如,获过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的《厨房》,连续五届获过《小说月报》大众评选“百花奖”的《狗日的足球》《遭遇爱情》《早安,北京》《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通天河》,获得《小说选刊》及《中国作家》奖的《鸟粪》《一条名叫人剩的狗》等。
  • 另一个生存地

    另一个生存地

    地球一千多年后,科技突飞猛进,人类的生命已经延续到300多岁。同时地球已经临近灭亡,将在一千多年后陨落,在这一千多年里,人类也将逐渐走向灭亡……国际总部针对这次地球陨灭组织了训练基地,在五十万人中找到人类基因突变的人,集齐这些人来进行陪训,让这些人去五个类似地球的地方探索寻找——《另一个生存地》
  • 重生之怎么变猪

    重生之怎么变猪

    重生?我一个20岁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仙女重什么生?重生挺好的天天不用工作有饭吃混吃等死又是一天可是为什么被未婚夫甩了?他说什么?不信命!啊呸,姐还不稀罕他呢!
  • 清官贪官各行其道

    清官贪官各行其道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论古人;论古贵有新见地,岂可人云己亦云。时移世易千百载,古人早已化灰尘;书生论古君莫笑,不为古人为今人。不为古人空着急,愿劝今人学聪明;古今万事同一理,从来鉴古可知今。欲得古人为师友,欲从史实学教训;今人今人听我语,听我饶舌论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