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5800000029

第29章 太空站较量已经开始

实际上,早在10年前,美国就已经公开表示它已经具有直接进行太空攻击的能力:1997年10月,美国陆军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靶场就进行了一次陆基激光反卫星武器试验,当时击毁了一枚俄罗斯制造的火箭弹;而美国正在发展的机载激光器(ABL)则已经是一种可以发射数百万瓦功率杀伤光束的强大武器,可以轻而易举地击毁敌轨道卫星,对此,五角大楼毫不掩饰地说,“能摧毁导弹,同样也能摧毁卫星,特别是摧毁敌轨道卫星。”

而如果你对此保持关注的话,你会突然联想到在2005年7月4日这一天,美国宇航局进行了一次高调宣传的太空表演,那就是美国在当年1月12日发射的一颗名为“深度撞击”的彗星探测器,在这一天准确地对坦普尔1号卫星实施了撞击。

令人感到意味深长的是,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而稍有太空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如果美国能用一颗运行数月的彗星探测器成功撞击一颗高速运行的小彗星的话,又是选择在独立日这天进行表演,那意味着什么!

在2005年7月4日,即美国国庆日这一天,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北京时间4日13时52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深度撞击”号太空飞行器释放的撞击器成功地撞击了“坦普尔1号”彗星,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的行动获得了成功!

“深度撞击”计划是一场策划良久的表演,它能提供一些科学研究的资料,如“深度撞击”号会将撞击的资料传给地球,其所发回的照片和数据将为人类研究彗星、太阳系的形成等提供帮助。

在撞击成功后,美国宇航局里一片掌声,因为这表示宇航局的计算和控制分毫不差,美国人发射了一颗重量为372公斤的子弹,这颗子弹与“坦普尔1号”彗星以每秒10.3公里的速度相撞。探测器在撞击器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前后24小时内将一直进行图片拍摄和数据接收工作。其中撞击前22小时内探测器将完成检验太空船和拍摄“坦普尔1号”彗星成像的任务。撞击成功14分钟内,在远处监视的探测器都一直处于数据收集中。直到凌晨2点零5分,由于在快速飞向彗星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多的尘埃挡住了探测器的视线,它才不得不放下了保护面罩仓停止记录数据,也自然中断了和地面的联系。27分钟后,NASA地面监控中心才开始进行进一步检测,并与探测器重新建立了联系。探测器与“坦普尔1号”擦肩而过,如果计算稍有差池,那么探测器本身也有可能被毁——探测器距离这颗小彗星只有500公里,它在这个距离上拍摄撞击的细节,它用高分辨率的相机和红外分光计等认真记录着撞击前后的每一秒钟。在太空中,500公里是一个非常近的距离,由于没有空气阻隔,因此爆炸产生的的碎片会以直线飞行相当远的距离,因而很可能击中探测器本身。宇航局事先测算,如果有碎片击中探测器,那么它只有不到15分钟时间拍摄爆炸的全过程,记录撞击坑的大小、深度、形状和内部结构,分析从彗核内部喷射物质的成分,并将观测到的宝贵图像和数据传回地球。“探测器在如此接近彗星的区域还能‘存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阳系研究室主任安德鲁·丹之勒说道,“在接下来的飞行过程中探测器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一系列麻烦,我们要在遇到困难时就学会解决它,我们不能也没有宽余的时间去思考。当然不管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它发回NASA地面监控中心。”

撞击器本身携带有照相机,在它冲向“坦普尔1号”彗星的同时,它一边飞行一边拍摄,最终猛烈撞击在这颗彗星上。这次撞击的猛烈程度使得本来在太空中毫不起眼的“坦普尔1号”彗星在那一瞬间爆发出耀眼的光辉,就如同美国人在太空中点燃了一颗圣诞节火焰。据美国宇航局测算,实际上这远比圣诞节火焰的威力要大得多——这次撞击相当于4.5吨TNT烈性炸药的爆炸,结果是在“坦普尔1号”彗星表面炸出深30米、大小如足球场般的巨坑。这因此也是人类探测器在彗星上留下的第一个印记。

1867年被发现的这棵马铃薯形状的彗星在被撞击的瞬间其表面清晰的图像也被传回地球,美国人得以仔细观察这个可怜的小彗星。

安德鲁·丹之勒称:“这次撞击非常成功,在明天和未来的几天内我们将对探测器母船发回来的数据和拍摄的照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相信届时会有更大和更丰富的发现。”

在撞击的时刻,美国事先向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因而约有1万多人聚集在美国夏威夷的怀基基海滩,因为这里是观测这一撞击现象的第一观察点,能够在第一时间里观赏到这一次太空焰火表演。其中一名叫艾米·拉斯坦形容,在撞击的瞬间,她看到一道红线出现在天空西南方,持续了大约5秒钟时间。这个19岁的孩子一时兴起,说:“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观看了这一奇观后,我决定立志成为一名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在夏威夷威美亚小镇凯克天文台(WM Keck Observatory)上,同样也聚集了上千名观众,因为这里有3个巨大屏幕,天文台将观察的结果显示在大屏幕上,那情景颇似等待外星人的光临,人们在撞击的时刻不由自主地大叫起来。

在全球各地,许多国家的人也都观看到了这一次盛大的表演。全球共有20个国家60多座天文观测机构,也都对此进行了观测工作,而且诸如智利、新西兰,以及英国无线电望远镜都以不同波长拍下撞击彗星的画面。

美国宇航局在解释为什么进行此次花费不菲的撞击时说,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彗星的慧核结构了解十分有限,而“坦普尔1号”彗星的周期在200年以下,来自于1992年被证实存在的“柯伊伯”带,而这一区域内的天体都有可能保留着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原始物质的结构和状态,因为这一区域距离太阳较远,其他距离太阳较近的太空物质其内部结构大多已经无法保留原始形态,因而选择“坦普尔1号”彗星能够很好地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另外,“坦普尔1号”彗星的运行轨道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转,它相对地球的回归周期为5.51年,迄今已发现其至少回归了25次,以现有的人类所能做到的能够精确撞击、速度又适合的飞行器,“坦普尔1号”彗星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目标。在撞击后,产生的碎片也不会重新落回这个小彗星上,它自身的引力不足以把碎屑吸引回来,因此,裸露出来的慧核有利于继续观察。“撞击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设想。原先设想的最理想状态是——撞击后发生剧烈爆炸,彗星亮度明显增加。但就算经过了6年的准备,那么多人付出了很多心血,还是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撞击前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而现在我们看到的爆炸比预期的更明亮、更猛烈,太让人激动了。”“深度撞击”项目负责人之一,马里兰州大学天文学家露西·麦克费登教授说。

——但是,这项耗资3.3亿美元的表演并非仅仅是一次科学实验,而是负有双重意义,即科学和军事两层含义,如前文所叙,如果美国能够在深空准确撞击一颗小彗星,那么也就说明美国已经具备了在太空摧毁任何一颗人造航天器的能力,那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航天器,只要美国需要,美国就可以摧毁它。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人葛莱梅曾说,撞击彗星如同“发射一颗子弹在精确的时间和准确的地点击中另一颗子弹”。因为这就如同美国在战斗机方面的领先水平一样,美国在太空精确打击能力上也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如此次“深度撞击”计划起航程为1亿3千万公里,而中国目前所能达到的外太空探索水平只有6万公里,而且很难做到如此精确的“撞击”——“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以大约每秒10.3公里的速度向“坦普尔1号”彗星飞行,而“坦普尔1号”彗星的速度同样相当于子弹的飞行速度,因此说这是一用子弹撞击子弹毫不夸张。而实际上,“所谓深度撞击”计划从一开始其主要目的就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或者是出于保卫地球这样的设想,而是一场标准的太空军事威慑,只不过美国为它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和保卫地球这样无限正义的色彩,然而,世界各国的专家都明白,这项计划中所展示的主要是太空精确打击技术,而不是对彗星的研究。

就在2005年美国大肆宣扬其“深度撞击”项目时,有消息披露,中国也有类似的计划,只是当时这条消息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它被淹没在美国的太空火焰的光芒之中了。2005年7月5日,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一位负责观测美国此次“深度撞击”的负责人在发布完关于观测结果后,以不经意的语调多说了一会,“其实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深度撞击’计划,只是以前一直没有对外公布而已。”他继续说,这一计划已经列入“十一·五”规划中,而他本人也正是这一项目的规划成员之一。

不仅如此,其实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的项目,只不过依据自身太空发展程度和经费承受能力,各国的项目有规模上的差别,但目的却都是一致的:即在距离地球某一高度上进行一次精确“撞击”。

为什么一时之间突然有这么多国家都进行如出一辙的项目呢?我们知道,的确存在太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6000万年前那场巨大的撞击就曾导致恐龙的灭绝,难道真的又有一颗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吗?在天文学上,的确存在一个专有名词,即PHA,这个专有名词的含义就是,如果一颗小行星在今后两个世纪内,以一种越来越接近地球轨道或者与地球存在交叉点的太空星体,而同时其又是一颗有足够亮的绝对星等(这表示其具有相当质量),这就意味着这颗行星有可能有朝一日与地球相撞,而其自身质量庞大,因而不能在地球大气层中销毁,也就是说最终可能会撞击到地球表面,从而引起巨大的爆炸,这样的星体就被称为PHA。而且,就在几年前,曾经发现有一颗小行星极有可能在2008年撞击地球,但后来经过大量计算又排除了这种可能,而人类目前所了解的并计算出其轨道的小行星只是极少一部分,运行在太阳系中的大部分小行星并没有被人类所了解。而且,这种撞击很可能再次产生毁灭效应,因为只要这颗小行星的直径超过1千米,其造成的爆炸效果就相当于地球上所有核武器同时爆炸。目前,就是已经了解的这一小部分小行星中,就有高达700多颗属于PHA。因而,这也就是说,的确存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

但也存在这样一个现实,即与人类之间爆发战争的概率相比,来自太阳系的威胁显然要小的多,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而数百万年以来,人类在短短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所在战争中度过的日子远远要大于和平的日子,实际上,如果以整体来看,人类99%的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即,如果以一千年来计算,那么其中只有大约10年人类的任何地方都是和平的,其余的时间里,各地的人们总是处在大大小小的战争和冲突中。

而如果说到真理,那么应该这样铭记,人类任何时候、在任何事上都夹杂着私欲、利益和自我防护,以及野心。因此,我们应该揭开这场争相为人类正义所进行的竞争上面那层面纱,你会发现下面竟然是赤裸裸的丑陋,其实,这场“深度撞击”的背后就是太空大国之间的实力竞争和较量——所谓的“深度撞击”其实与2007年中国和俄罗斯反卫星事件具有同一个意义,即太空的精确打击。这场持续至今、在未来注定愈演愈烈的竞争其实是和二战后大国之间那场追求地面精确打击的研究如出一辙,都是为了在太空中树立自己的攻击之矛。

实际上,早在10年前,美国就已经公开表示它已经具有直接进行太空攻击的能力:1997年10月,美国陆军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了陆基激光反卫星试验,当时的陆基激光器曾在试验中击毁俄罗斯制造的火箭弹。目前美国正在发展的机载激光器(ABL)就是一种具备硬杀伤能力的高能激光武器。它由一架改装后的波音747-400F搭载,可发射功率达数百万瓦的激光束,低轨道卫星完全处在其杀伤范围内。五角大楼对此从不掩饰,称其拥有的激光武器“能摧毁导弹,同样也能摧毁卫星,特别是摧毁低轨道卫星。”

就在2007年初中国试验反卫星武器引起国际轩然大波后,美国开始与中国进行反卫星武器方面的商谈。美国人很清楚,中国此举所针对的目标是谁不言而喻——中国所攻击的那颗报废气象卫星位于距离地球表面500英里处,而美国大多数间谍卫星都位于这一高度,还有定位卫星也是在这一高度。因此,中国的反卫星武器试验成功就意味着美国间谍卫星和定位卫星已经被纳入中国反卫星武器的打击范围。而众所周知,美国几乎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都严重依赖间谍卫星所获得的情报,而美国巡航导弹和飞机也都需要定位卫星的引导,没有了间谍卫星和定位卫星,美国战斗人员和指挥人员就等于失去了眼睛,导弹也将失去目标,这对美军来说无疑就是灾难,甚至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因此,《巴勒斯坦编年史》杂志在2007年7月以《中国的新式武器》为题,节选加拿大作家约翰·恰克曼的著作《美帝国的衰落》,认为中国武器的进步速度让美国深感不安,这次反卫星武器的试验更是令美国感到脊背发冷。文章说,中国尽管在国家政策上并未把挑战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作为奋斗目标,然而中国的迅速崛起,和中国各种武器的频频亮相让美国感到震惊和不安。

美国的不安其实早已有之,今天也许并不为人所共知,作为美国“战争之眼”的卫星系统实际上早在中国进行反卫星武器试验之间就曾被中国的激光反卫星武器攻击过,只不过那次攻击显然中国手下留情了,经过中国上空的美国间谍卫星只是被低能量激光照射,间谍卫星因此也只是短暂“失明”。但这已经足以令美国惊恐。

美国人清楚,美国的战争体系尽管无与伦比,但并不是完美的,其最大的优势是来自空中和太空,但最大的软肋也在太空。卫星无法向坦克一样身披重甲,因而也就成为最容易打击的目标。因此,美国对中国的试验大家斥责。然而,美国却是太空军事化的最大施行者。美国拥有当今太空卫星中的半数以上,而且其各种间谍卫星遍布天空,其中大多数的性能都不为外人所知,最重要的是,这些卫星不是摆设,在二战后历次局部战争中,几乎都有美国卫星的参与,不论这场局部战争是否是美国直接参与,这在本书其后章节中会祥加叙述。

另外,美国还有一个引起中国、俄罗斯,甚至欧洲和日本这样的盟友都深感不安的太空军事化项目,那就是新反导导弹计划——实际上这就是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的调整和延续,在美国正式推出与俄罗斯的反导条约后,美国也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发展反导系统。而对中国和俄罗斯,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日本、印度、欧洲等,都等于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一旦美国的反导系统完全建立,那意味着美国既拥有占有优势的导弹攻击系统,也拥有良好的导弹防御系统,可谓一手持矛、一手持盾,而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欧洲却只拥有本身就不太锐利的矛,却没有用来防御的盾,因此战略平衡将被美国一举打破,届时,美国就会更加有恃无恐,不必担心其他大国的导弹攻击,而美国却可以随心所欲。

尽管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在近期的试验中屡遭挫折,但其他大国都确认,美国实际上已经掌握导弹防御的核心技术,只不过目前还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试验。这也正是为什么美国尽管反导弹试验屡次失败反而继续投入上百亿美元用于反导系统的建设的原因。

因而,实际上,中国、俄罗斯以及欧洲、日本,甚至包括印度,都相继进行反卫星武器研究正是出于对美国太空军事化的恐惧,他们不希望过分落后于美国——高声鸣叫的公鸡其实才是欺负窝里众多母鸡的罪魁祸首,母鸡偶尔的叫声只不过是表达一下忍无可忍的愤怒而已。

2006年9月28日,美国《每日防务》报道美国众议院武装部队战术空中和地面部队小组在讨论伊朗核问题的时候,也提到了中国的反卫星试验——在这一年年初,中国的反卫星试验曾引起轩然大波,该小组的主席说,伊朗距离能够试验核武器只有2年时间了,而美国国家情报机构2005年对伊朗进行评估的时候,还认为伊朗至少还需要10年。但来自宾西法尼亚州的共和党议员科特·威尔登则对伊朗核问题嗤之以鼻,他转而说:“如果你想知道什么东西将把美国的裤子吓掉,你可以去看看中国的反卫星(ASAT)项目。”他一针见血地说:“他们玩的可是真的!”

2007年1月11日,中国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与以往的弹道导弹试验不同,这次这枚导弹发射后目标不是地面或者海面某处,而是直奔苍穹,最后击毁了距离地面800公里处的一颗老化报废的气象卫星。这看起来只是又一次弹道导弹试验,然而,这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中美国反应最为强烈。

2006年9月下旬,就在中国和美国两国海军举行联合演习、美国宇航局长首次访问中国的时候,美国媒体又想起了中国的太空威胁——显然,美国宇航局长之所以访问中国也是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太空威胁已经越来越明显。在宇航局长访华前一周,《华盛顿时报》记者比尔·盖特茨发布了其新书《敌人》,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预测美国的太空威胁,渲染中国间谍的入侵;无独有偶,美国《国防新闻》周刊也揭示出中国曾经数次利用激光武器照射通过中国上空的间谍卫星,该周刊更加详细地解释了中国对美国太空的威胁能力和太空战能力。

2006年9月21日,《国防周刊》编辑瓦戈·穆拉迪安在《国防新闻》上撰写题为《中国试图用激光致盲美国卫星》的文章,该文章披露,美国已经通过情报证实,其实早在2007年1月11日中国实验击毁废弃卫星前,中国就曾多次用高强激光照射飞越中国领土上空的美国间谍卫星,美国军事专家说,这是中国正在进行致盲外国间谍卫星的试验。美国虽然早已对此了若指掌,但由于涉及敏感话题,不希望引起政治风波而一直对此保持沉默,只是进行严密的观察,而中国方面一向对军事试验保持低调,因此双方都对此心知肚明,但也鉴于不愿激起新闻猜测而彼此心照不宣。《国防周刊》继续披露,中国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一直在从事激光武器的研究,而且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类似的试验也多次进行,有时候中国是用本国的废弃卫星进行试验,有时候则直接用他国卫星或者其他天体进行试验,当对美国卫星进行照射的时候,虽然激光能量不足以摧毁卫星,但却能干扰卫星,这显然含有警告的成分。五角大楼的一名官员说:“中国在该领域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思想,极其活跃。他们坚信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得用超常办法削弱美国在太空中的绝对优势。”华盛顿“战略与预算评论中心”的安德鲁·克莱比温奇也说:“为了阻止驻东亚地区的美军冒险,中国已经列出一系列被其视为‘撒手锏’的军事能力,其中包括了激光能力。”

《国防周刊》是国际上久负盛名的军事期刊,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以“准确、权威和及时”而被世界所信任,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许多主要国家的军事项目、国防政策、武器贸易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等,往往披露较为内幕的信息,因而其读者群甚至包括北美、中东、欧洲和亚洲的军事高层研究人员以及一些国家的决策层领导人。因此,《国防周刊》的文章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当然,也有许多新闻记者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不过是美国军方的另一次炒作而已,其目的是为了渲染中国的太空威胁,从而让国会的老爷们抬抬手,获得发展新一代间谍卫星的经费。原因是一直以来,美国军方——主要是美国空军希望发展新一代间谍卫星,但这需要庞大的预算,而国会则认为没有必要再花费这么一大笔钱去研究已经很先进的间谍卫星,因此对这笔预算迟迟不予通过。美国军方于是使用惯有的手段,即制造一个新的威胁,从而让国会老爷们感到担忧,美国列克星敦的防务分析家罗兰·汤姆逊就直言不讳地说,美国空军这几年在太空上所得经费太少,因此“为了能够实现雄心勃勃的间谍卫星新计划,它不得不树立新的太空竞争对手,或者潜在敌人,而中国是眼下最理想的目标。”一名前五角大楼官员说得更直截了当:“空军之所以如此乐此不疲,因为他们就是想搞到巨额的预算,动机就这么简单。”

然而,真正的军事战略研究人员和国际政治军事研究专家却认为,事情并非仅仅是为了弄钱而进行的炒作,就如同冷战期间一样,政治宣传、军方炒作和大国间政治军事的暗中角逐实际上是往往混在一起的,而且,美国对中国的担忧是切实的,对此,就是罗兰·汤姆本人也表示承认:“如果你换位思考一下,假设中国军队驻扎在长岛附近,你会怎么想?你会不担心吗?所以我觉得中国进行的国防自卫是不难理解的”2004年4月,华盛顿智囊“传统基金会”专家、鹰派人物沃茨发表文章称:“中国瞄准太空战场”。他建议五角大楼利用空基系统部署1000枚拦截器和12套激光系统,以拦截中国的战略导弹,矛头直接指向中国——这是一点也不含糊的。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在一份题为《中国在和我们抢地盘》的研究报告中认定:“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太空竞赛似乎不可避免。”

同类推荐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是杰出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之作,截取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西塞罗、列宁、威尔逊等14位伟大人物的历史性时刻,向人们展示了让人觉得不起眼可实际上又影响了世界的瞬间。在书中,作者将很多历史上决定性时刻的细节放大去描绘,这无疑是带领着我们去思考这些事情的对与错。偶然的选择,必然的结果。强烈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历史宿命相碰撞,擦出炽热的火花,照亮整个人类文明的天空。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人物传记,作者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回顾历史关键性的时刻,选取独特的历史视角,开创了人物传记写作的新思路。书中除主体故事部分,还包括名师导学、名家导读、五维一体、金句、模拟考点、注释等部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全书译文顺畅,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莫扎特里姆斯基

    莫扎特里姆斯基

    王建勋、郑毅编著的《莫扎特里姆斯基》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莫扎特里姆斯基》对莫扎特、里姆斯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热门推荐
  • 鸣镝无声五十年

    鸣镝无声五十年

    鸣镝无声五十年,星垂四野守长夜。
  • 神话级进化

    神话级进化

    新书《大梦机缘系统》已上传,欢迎大家来读!以下是本书简介-----------穿越到平行世界的沈安在带着弟弟来到城市看病时,恰好遇到了全球混合现实游戏《魔界入侵在线》正式公测!机缘巧合下加入游戏的他,突然发现父母10年前留给自己的遗物竟然是这款游戏的超级外挂,可以帮他进化游戏里的技能、宠物、药方......沈安的巅峰玩家故事就此开始!——书友群:594039322(青鸟亭)已有126万字完本作品《诸天最强部落》,欢迎到那个世界游览!
  • 仙冰纪

    仙冰纪

    谁说出身平凡就一定要甘居人后?谁说草根一定就要碌碌无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少年始终坚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定能走出一条浩澜大道,璀璨寰宇!
  • 回廊一寸相思

    回廊一寸相思

    错嫁,一生纠缠。嫁错,几世孽缘。你可知错一字便是一世,命运纵横交错,缘分可遇不可求。是命中注定:还是前世纠葛: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是错?是错!嫁给你,是一场阴谋,还是无边的算计?曾经说:永远在一起,曾经说:护我风雨,到最后却只剩下寸寸相思地,权欲的诱惑,名利的追逐,刻骨铭心的记忆,当最后只剩下伤害时,他们是否会继续走下去?当他身处迷局,当她面对背叛。是错!是错?当他幡然醒悟,她是否会如往昔般………往事蓦然回首。既然两人开始便是错,那结局又怎会尽人意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特种兵皇后:皇上请小心

    特种兵皇后:皇上请小心

    她是一个穿越过来的人,在还是一缕寄居在她人体内的幽魂时,她让一个个的绝色男子将心遗失在了她的身上……是谁说自古帝王多薄情的,这个帝王将他一生的爱都给了她……初见时,这个有着英俊面孔,飞扬的剑眉,深邃眼睛的在她看来还是个男孩的男人狠狠的甩了自己一巴掌,这是她的第一个敌人!
  • 万能的源老师

    万能的源老师

    “源东恒,中日混血,博士毕业,今年刚满二十,受父母推荐,前来贵校应聘!”他是这样说的,跟他说的一样,中日混血,年仅20岁就博士毕业,有车,有房,还有妹,不仅如此,还父母双忙,但是,他只想做一名体育老师,就是那种什么都行的体育老师!
  • 密谧

    密谧

    我,安谧,一名19岁的少女,有超凡的观察能力,破案也是一等一的。但是,谁能告诉我,那一场一场的事件,到底是为了什么?“报告队长,我现在正在案现场,不好!有人要跳楼!”
  • 冷总裁的前台小姐

    冷总裁的前台小姐

    她是他公司的前台小姐,是他的一夜情人,更是他的克星。他是她的仇人,为了给姐姐报仇,她不惜放弃原本可以拥有的好职位去做前台,更放弃深爱的男人去勾引他,大仇一天不报,她就一天不会离开。他是她的护花使者,大学开始,他们已经相爱三年,可是毕业前夕她却说要分手,原因就是她要给姐姐报仇。
  • 强悍人生之万千角色系统

    强悍人生之万千角色系统

    这个世界总要由各种角色组成。他们有渴望中头奖的彩民、有在风里雨里奔波的外卖送餐员、有寻找走失骨肉的冷艳总裁、有身手敏捷的跑酷者、有经验丰富的野外探险者……末世逃生者?陨落仙帝?或者被暗算含恨而终的兵王?张睿不停更换一个角色又一个角色,做着一个跟着一个和他原本“无关”的事情,原因是他拥有一个“万千角色系统”……“恭喜宿主,完成跑酷者角色任务,获得超级跑酷技能和主角光环徽章。”“恭喜宿主,完成仙帝诛杀仇家角色任务,获得渡劫金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