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3000000006

第6章 博学多才、著书立说的皇太子李贤

唐高宗与武则天共生四子,李贤系次子。而在唐高宗的全部八子中,则排行第六。

(1)艰难人生,短命太子

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十七日,唐高宗与武昭仪离长安去拜谒太宗的昭陵,路途颠簸,不足月的李贤提前来到了人世,似乎预示了他艰难的人生。

在这个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社会里,出生不过三十二天的李贤,永徽六年正月十九日,就与胞兄李弘一起封王,弘为代王,贤为潞王。十月,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这为李弘、李贤兄弟展示了充满希望的政治前景。次年,五岁的李弘被立为皇太子。三岁的李贤,迁授岐州(今陕西凤翔县东南义乌堡)刺史,随即加雍州(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牧、幽州(今北京市)都督。李贤以藩王出阁,容貌端正,举止不俗,深受高宗赏识。

龙朔元年(661年),李贤八岁,改封沛王,加扬州(今江苏扬州市)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如故。次年,加扬州大都督。麟德二年(665年),十二岁,又加右卫大将军。咸亨三年(672年),十九岁,改名德,徙封雍王,授凉州(今甘肃武威)大都督,而雍州牧、右卫大将军等如故。食实封一千户。

上元元年(674年),复名贤,时年二十一岁。次年四月,胞兄、太子李弘死,六月,李贤被立为皇太子。母荣子贵,李贤政治上一帆风顺。

权力这个怪物,终使母子反目。风云突变,调露二年(680年)八月,二十七岁的李贤被废为庶人。光宅元年(684年)三月,被逼自杀于巴州(今四川巴中),结束了短促的一生,年仅三十一岁。

(2)一心向学,学识超群

幼年的李贤,和他的哥哥李弘一样,是唐高宗、武则天的掌上明珠,从小受到严格而良好的宫廷教育。高宗、武后为他们挑选的师傅,都是德才兼备、学识超群的大儒。据史书所载,李贤的老师,大多为一代之宗匠,如李善、公孙罗、除齐聃、刘讷言等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学问家。

这些名儒学者的教授、熏陶,十分有利于李贤学业的长进,而勤奋好学则是他成为唐代博学多识的皇太子的主要原因。

与多数王子、太子不同,李贤并不把皇家优越无比的条件、难以计数的财富作为追求骄奢淫逸生活的资本,而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宫中丰富的书籍进行学习。李贤从小好学,十岁前,就已读了一些儒家的经典,如《尚书》、《礼记》、《论语》等,并能背诵十余篇古诗赋。据唐高宗说,李贤读书,过目不忘。可见李贤记忆力之强,这自然是他聪明好学所至。不仅如此,他对儒家学说亦有相当水平的领悟。有一次,唐高宗让李贤读《论语》,当读到“贤贤易色”时,李贤重复再三。高宗问何以如此,李贤回答说,生性喜爱这句话。只有明白其意,领悟其精神,才可能生出喜爱。由此可知,李贤对这句话是理解和领悟的。也就是说,君子在“贤”与“色”两者中间,应重视“贤”,重视修养而成为贤人;对于“色”,亦即容貌,应看轻些。对这句话的喜爱,实际上表明了李贤的志趣。其名为贤,而追求成为贤人,真不负其名了。为此,唐高宗十分高兴,曾同亲信大臣、名将李责力谈起此事,认为李贤生性聪敏而志趣高尚,庆幸后继有人了。

李贤同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也曾有过一段交往。李贤八岁时,即闻王勃之名。喜爱文学的沛王,对王勃很是爱慕,为同王勃切磋文章、并得到其启发、帮助,于是召王勃进沛王府为修撰。这时的王勃,虽说才十四岁,却文名颇大,而且有九年写诗作文的历史了。由于都是少年,又志趣相近,王勃诗文优美,甚受李贤敬重。其时,李贤与其弟周王李显等在宫中常玩斗鸡,互有胜负。王勃一时兴起,写了《檄周王鸡文》。这本是孩童戏耍之事,却让唐高宗知道了,认为王勃之文会启诸王媾衅之举,当即大怒,斥王勃出沛王府。高宗此举,似是小题大做,但是,从中可以知道他对李贤的教育十分严格,即要求他慎重交友,深寓防微杜渐之意。

父皇的严格要求,有助于李贤学习上进,一批当代名儒宗匠、文章家的教授和交游,特别是李贤本人的聪颖好学,使他终于在文学、史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唐代有名的太子著述家。

(3)著书立说,述作留名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贤之兄、当时的太子李弘突然暴死。人们普遍认为是其母武则天鸩杀:李弘与武则天争夺权力,又政见不同,故遭此横祸。李弘一死,皇太子位空缺,李贤于六月被立为皇太子。

从藩王到太子,是政治上的荣升,也是李贤人生道路上的一大变化。这种变化,是祸是福还难以确定。一直与权力中心有相当距离的李贤,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到最高权位唾手可得的位置,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被卷入激烈而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去。

显庆(656-661年)以后,唐高宗身体不适,而委政事于武则天,尤其是在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以后,谋废武则天的上官仪被杀,武则天参与决策天下大政,同唐高宗一起被中外称为“二圣”。这样,在储君之上,除了皇帝还有“二圣”之一的皇后。这个皇后迷恋权势,必然会与皇位法定继承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本来,母子之情完全可以冲淡、缓和以至销蚀这种矛盾。但是,武则天绝不甘心失去权力,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肯相让。李弘被武则天鸩杀的传谣,又在李贤的心灵投下了难以消除的阴影。母后、太子之间,为了最高权位,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夺战。

刚刚当上太子的李贤,还不可能立即与母后对阵,他首先要做的是保全自己、提高自己的声望。

初唐,谋取最高权位的人,不管是藩王,还是储君,或者皇后,大多采取召集文入学士、开馆著述的办法,来扩大影响、抬高自己,同时,又为日后治国物色人才。武则天为巩固权位和分割宰相权势,亦召文人学士从玄武门入宫,时称“北门学士”,他们成为武则天的亲信、心腹,为之造舆论、出主意。这些,对对李贤颇有启发。

前辈的先例,他乐得效法。于是也召集文人学士从事著述。李贤这样做,极有意义:一可以逐渐组织和形成一支与其母“北门学士”相抗衡的力量;二能结交大批文人学士,既可扩大影响、提高名望,又可增长学识;三是著书述作,留名当代,远及后世,又能取宠于父皇,巩固自己权位;四是潜心学术,表示自己并不政治野心和权欲,可起到麻痹母后的作用,是相当高明的韬晦术;还有五,可以储存和发现人才,他日即位为帝,就能从中拔用治国辅佐之臣。总之,李贤这样做,在当时,确实有保全自己、提高声望的作用,在父皇母后面前,为自己树立好学、尊贤的形象,不失为孝子。

在为藩王时,李贤就注意搜罗硕儒宗匠,前面所提李善、徐齐聃等即可说明。被立为太子后,召集文人学士更便利了。于是,他就与召集到太子宫的文人学士一起注释范哗的《后汉书》。对于从小受到文史名家教授、指点的李贤来说,功底不浅,注释工作,颇为合宜。参加注释的,亦系一代之名流,主要有:张大安、刘讷言、格希元、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人。这些人在李贤领导下共注《后汉书》。经一年半,仪凤元年(676年)十二月,李贤表上之,当即受到唐高宗赐物三万段的奖赏,并以其所注书付秘阁。

南朝萧梁的刘昭曾注《后汉书》,其注偏重于补充史实,集材料于一处以辩异同。刘昭注大部分已失散,这就有重新作注之必要。李贤注此书,同唐初注书风尚有关,如:颜师古注《汉书》、李善注《文选》。还与唐代科举制度有联系,唐代有史科,而且亲贵宰相子弟就读的弘文馆、崇文馆,亦要试经、试史,其时主要史书是列为正史的《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李贤注书时,除《后汉书》外,另三史均有较像样的注了。李贤注《后汉书》,不仅是注书风尚的继续,也是科举的需要。并且,这很有学术价值,是史学、训诂学的宝贵财富。

李贤注《后汉书》,主要是对字句的音义训话,地理名物制度的注释,也有以他书校雠来说明异同的。清代著名学者王先谦很欣赏李贤的注书,曾说李贤注《后汉书》不比颜师古注《汉书》差,不是没有道理的。李贤注也存在简略不详和时有舛谬杂乱的毛病,这大约同稿出众手、时间局促有关。但是,李贤他们毕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给后人研读《后汉书》以启发、帮助,其功不可没。

李贤除注《后汉书》外,还撰有《列藩正论》三十卷、《春宫要录》十卷、《君臣相发起事》(有作《君臣相起发事》)三卷、《修身要录》十卷等,可见其勤于著述。他还雅爱音乐,作为乐曲《宝庆乐》。李贤的诗、文均佳。可以说李贤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

(4)被废屈死,才子命殒

注《后汉书》,增加了李贤的政治砝码,他召集的文人学士实际上组成了太子派,这不可避免地要招至武则天更大的不满。

为争夺最高权位,母子之间不断发生冲突。武则天利用母仪天下的权势,命“北门学士”撰《少阳正范》、《孝子传》,赐太子读,这是公然指责李贤违反太子的规范、为人子而不孝。武则天以这种方式,明白告诉李贤不合适当太子。武则天还多次写书信讥诮、责备李贤。这一切使李贤愈来愈不安,他在所作的《宝庆乐》曲中,透露出哀思不和的心情。

武则天和李贤的矛盾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仪风四年五月,明崇俨被人暗杀,催促了这场政治风暴的到来。唐高宗下令缉捕刺客,久而不获。武则天怀疑是太子李贤所为,下决心废黜李贤。

作为太子的李贤,也有一般王孙公子的通病,好声色逸乐。武则天抓住了李贤的这些毛病,唆使亲信告发。他们指责太子李贤好声色,多赐金帛给予户奴赵道生,并与之狎昵。唐高宗命宰相裴炎、薛元超和御史大夫高智周等进行鞫查。结果,只在太子东官的马坊搜出皂甲数百领,作为太子谋反的证据,户奴赵道生则供认明崇俨是太子让他刺杀的。这些问题,对一个储君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而唐高宗又素爱李贤,准备宽宥他。但是,武则天当即抓住机会,振振有词地说:“为人子而心怀反逆之谋,是天地所不容的,应大义灭亲,怎可赦免?”这样,调露二年八月,李贤被废为庶人,从洛阳押送长安,幽禁于别所。数百领皂甲在洛阳天津桥南焚烧,以通告百姓,太子谋反有实而被废。

李贤的东宫僚属也分别受到惩罚。

开耀元年(681年),李贤被徙于巴州。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死,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文明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立幼子睿宗李旦,一切听命于武则天,睿宗居于别殿。三月,武则天所命左金吾将军、著名酷吏丘神勋到巴州,名为检校李贤住宅、防生意外,幽禁李贤于别宅,逼令自杀。

睿宗景云元年(710年),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史称章怀太子。

博学多才的章怀太子遭此厄运,死于亲母之手,再次昭示出封建王朝的罪恶本质,它使人异化成兽。

在激烈的权力争夺战中,是没有什么亲子之情可言的。有道是“虎毒不吃子”,可是武则天“吃”(杀)掉的亲生子女何止章怀太子一人!雌虎在武则天面前,也得甘拜下风。

同类推荐
  •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继《忏悔录》之后另一本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了卢梭的一些思想片段。由于这本书是在卢梭遭受长期迫害,身体虚弱不堪,又居无定所时完成的。书中的卢梭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别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无论它多么没有意义,都可能对卢梭造成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因为过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变得不得不被动接受时,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面对这样的情况,卢梭不会像加缪一样以“抗争”与以回击,天主教背景和懦弱的个性使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麦克谦传

    麦克谦传

    本书是麦克谦(R.M.M’Cheyne,1813~1843)的好友安德烈·波纳根据麦克谦的日记以及通信编纂而成,详细记录了麦克谦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麦克谦是19世纪前期苏格兰国教牧师。虽然他任职时间并不长,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但对苏格兰国教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去世后不久,国教就分裂,但分裂的各派都高度评价年纪轻轻的麦克谦。麦克谦一生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似火。他高尚的品格影响了许许多多人,包括后来在中国作出有益贡献的宾惠廉、戴德生等人。尤其是他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工作态度更成为激励年轻人奋发图强的表率。本书自19世纪40年代出版后,在欧美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多次重印、再版。
  •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抗日英雄名将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喋血天涯

    喋血天涯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二战时,日本强盗侵占我华夏热土,步步逼近,势如破竹,国家危亡,有多少国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亡命天涯。我的老太陈圣围和陈圣站兄弟俩,就是直截的受害者之一,他俩本来家乡在浙江,但在战火的逼迫下,不得不和亲人合家西逃,一路艰难险阻,亲眼看见亲人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只有他俩逃了出来,在当地乡亲们的帮助下,安居乐业。然而,为了守卫一方安宁,且和土匪干了起来,拼了一个鱼死网破,树立了大男
  • 天之界壹

    天之界壹

    黑叶彼岸花的苦苦等待,最后换来的是他的眼泪和后悔;红叶柳树的日夜期盼,最后换来的是自生自灭…………就在每一个这样让人心酸又让人害怕的危险背后,都让人感到的惋惜和不值……为什么蝶妃和天后是同一天怀孕?又为什么蝶妃和她的孩子去世了,又说天后的孩子是蝶妃的?……在一个个骗局的面前,她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回避?还是选择接受?一切答案尽在小说里,看《天之界壹》,和童同一起揭开谜底……
  • 乱君心之妾本惊华

    乱君心之妾本惊华

    她,玥七穿越到了架空战国,成了四王爷的侧妃。而她穿越过来的那天,正值原主产子之日。他,萧战,战国的四王。战功赫赫的他,因身世原因,不得皇帝喜欢,她为了能带着儿子离开,不得不与他结为同盟。她以为他对她有情。却想不到,他,为了大业,让她坠崖……
  • 镜灵

    镜灵

    由一面古镜带来的天地翻覆,到底是他无意发现了这世上不为常人所知的存在,还是一切冥冥之间自有注定。一双镜眼,一面古镜,他由原本普通的少年成长为这世上最强的镜灵持有者。此生,若尽。此生,无憾。以镜为身,以灵为心,他,在这镜灵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寞路

    寞路

    平凡人走平凡路,注定要被命运弄。心冷血寒孤独客,手擎脚踏寂寞路。命运总是那么的难以捉摸,上帝给你打开一扇窗的同时定会关闭走出屋子的大门,想要走出这个门看看外面的风景,就得从窗户冒着可能摔死地危险跳出去。张子龙,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心,注定要被命运捉弄的人,最终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一条不归路。
  • 八部天龙之龙王三太子

    八部天龙之龙王三太子

    龙王三太子护送唐三藏到西天取经后功德圆满,被封为八部天龙之一,在如来佛祖和观世音的指点下不断下人间斩妖除魔。其中有很多亲情、爱情、友情的故事在里面发生。
  • 穿越时间的女王大人

    穿越时间的女王大人

    此作品本来想写一个玄幻小说的但是想了又想不想写玄幻了,改为科幻文,如书名所见穿越了时间。此小说为变身小说男穿女不喜勿喷作者是个苦逼的上班族,不定时跟新。抱歉。
  • 星辰大海为爱而生

    星辰大海为爱而生

    “我认输!”这句我认输,亦或者是为了说服自己,给自己一个慰藉。“对不起!”不知是想让别人原谅,还是让自己原谅自己。
  • 妖月天狼

    妖月天狼

    我是一只狼,一只孤独的狼,来自遥远的妖神大陆。我悲伤!因为我亲眼目睹我的亲人、朋友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之中,我无力!只能负伤逃走,来到这人类的世界[荒古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