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3000000026

第26章 暴尸江岸,死有余辜的皇子萧纶

皇子们之间的性格每每反差强烈。例如,昭明太子萧统宽厚仁爱,但他的弟弟萧衍却凶残暴虐,与乃兄毫无相似之处。

(1)轻险躁虐,屡以罪黜

萧纶,字世调,小字六真。系梁武帝萧衍之第六子。大约生于天监三年至七年(504—508年)之间。本来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天监十三年(514年)七月,萧纶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邵陵郡王,享食邑二千户。和他同时受封的还有其七弟湘东郡王萧绎(即后来的梁元帝)和八弟武陵郡王萧纪。在其后的十余年间,萧纶又加上种种“将军”的名号,历琅邪彭城二郡太守、会稽太守、领石头戍军事、江州刺史等官职。区区小儿有何德能,居然堪当如此重任!萧衍可谓爱子心切,殊不知其子弟却因此人人习于骄奢佚乐,为始料所不及了。

普通五年(524年),萧纶以西中郎将权摄南徐州(治京口,今江苏镇江)事。他在任一年多,从未做过一件正正经经的事情,成天在街市中游荡厮混,尽干些无法五天的勾当。

一次,萧纶在市中问一卖黄鳝者“刺史如何?”那人怎知他即刺史,便随口答道“躁虐”。他闻之勃然大怒,硬逼令那人将活生生的黄鳝吞下肚去,结果那人竟因此被折磨而死。

又一次,萧纶外出游荡,于道上遇到出殡的灵车,也不管人家如何悲伤,上前剥下孝子的丧服套在自己的身上,学着悲痛欲绝的哭丧模样,匍匐在地上号啕大叫,以此作乐。

不久,萧衍得知了此事,十分气恼,便斥责了他几句。可是骄纵成性的萧纶怎么会买他老子的这个账呢?于是,找来一个长相颇似其父的老头,穿着皇帝的衣冠坐在堂上,自己跪在堂下,陈述了一通无故受责的冤屈;接着便剥光那老头的衣衫,拖到庭院中捶打鞭笞,发泄心头的怨气。但这样做仍感不足以解恨,又突发奇想,做了一副棺材,令其司马崔会意躺在里面,配以灵车、挽歌等丧仪,并让老妪乘车悲号,玩起了送葬的游戏,诅咒其父早入阴府。

崔会意不堪无端遭此戏辱,轻骑逃至建康,把萧纶的所作所为全都抖搂出来。萧衍气得七窍生烟,当即遣禁兵将萧纶捉拿下狱,并拟于狱中赐其自尽;但后来还是舍不得结果亲生儿子的性命,仅给了这个逆子以“免官、削爵士,还第”的象征性的处罚。

他随后任丹阳尹和扬州刺史。丹阳尹和扬州刺史的治所都设在京师健康。这里既是南方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南方的经济中心和最繁华的商业大埠。素来骄纵的萧纶,既然捞到这个少有的肥缺,自然不肯放弃“侵渔细民”的良机。他曾派人到市上赊买锦采、丝布,一次就达数百匹之多。虽说是“赊买”,但以后却从未付过分文。商贩们被他搅得都躲藏在邸店内,谁也不敢贸然上市作买卖,以致连少府(专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等职事的官署)购置锦采等物都无法如期完成。为此,朝廷还斥责少府办事不力;于是,少府丞何智通便将刺史萧纶骚扰市面诸事作了如实的禀报;萧衍对儿子的这般“政绩”,只是装模作样地训斥了一通,便不再追究了。

谁知萧纶却不肯就此罢休,当他终于探明举报人是何智通时,马上指使心腹戴子高等数人成天在京城追杀何智通,最后用槊将其活活刺死在白马巷中。何智通临死前,曾用手指蘸着自己的血,在墙壁上写了“邵陵”二字,明眼人一看便知凶犯是谁。可是,当何智通的儿子来到宫门前上诉时,萧衍却以悬赏百万钱捉拿凶手的办法来遮人耳目,包庇自己的儿子。于是,萧纶更是有恃无恐,先是将戴子高等藏匿在自己府中不肯交出,后又设法让他突围逃走,一点也不把王法放在眼里。由于闹得太不像话,萧衍为了搪塞舆论,只得将萧纶免为庶人,关押在他自己府中。

当然,这不过是摆摆样子而已。一个月后,萧纶便恢复了行动自由;不久,又恢复了邵陵郡王的封爵。一场人命关天的案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2)外示安分,内藏祸心

大同元年(535年),萧纶又再次拜官侍中,加号云麾将军,并授予中书令的要职。三年,自建康出赴寻阳(今江西九江市),为掌管一州军政的江州刺史。六年,以使持节、都督郢、定、霍、司四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转任郢州(治今湖北武汉)刺史。不久,迁安前将军,返回建康为丹阳尹。中大同元年(546年),进号镇东将军,出镇京口,为南徐州刺史。太清二年(548年),进位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也许是因为两次被免官削爵的缘故吧,从大同元年(535年)重新当官起,十余年间,一向骄纵不羁的萧纶忽然变得“安分”起来,不仅绝少像先前那样尽干些公然违法的恶作剧,而且还注重起声誉,做了些沽名钓誉的事情。

梁朝建立后,南方初安,统治阶级则倡行文学、经术来点缀升平。萧衍常命群臣赋诗,其文善者,赐以金帛;有到阙庭献赋颂的,则予引见。萧衍长子、故太子萧统曾召集众多门客,选录了自先秦至当时的许多诗、文,编成一部著名的文学选集——《文选》。萧衍三子、太子萧纲,于大同二年(536年),在东宫置文德馆学士,以名重一时的庾信、徐陵等人入其选。于是,萧纶也紧步其父兄后尘,到处结交、招纳名士硕儒,以附庸风雅。建康郊外的娄湖有一处园林,湖光山色与楼台亭榭交映成辉,景致宜人。萧纶经常在园内大摆宴席,邀集一班名士骚客来此举觞赋诗,酬酢唱和,好不风雅。当然,这班名士都明白主人的用心,所以,谁也不会吝啬那几句帮闲的奉承话。久而久之,萧纶在都下居然也有了“聪警有才学”的声誉了。此外,萧纶外出当官时,也没忘了带上一二个名流来点缀自己的“好学”。国子助教太史叔明是萧纶座上的常客之一,萧纶出镇江州时,把他带到了寻阳;其后迁任郢州,又将他同府中掾属一起带往夏口。萧纶让他在寻阳、夏口等地讲学授徒,自己则坐收传学“江外”的美名。员外散骑侍郎兼国子助教皇侃是当时负有盛名的儒学大师。他撰写的《礼记讲疏》五十卷被萧衍“诏付秘阁”,作为国家珍藏的书籍;他在皇宫寿光殿上所讲述的《礼记义》受到过萧衍的褒奖。萧纶为郢州刺史时,正逢皇侃因丧母解职还乡。于是,萧纶便用厚礼将他召迎至任所。虽然皇侃到郢州不久就病死了,但萧纶的“好学”和“礼士”的名声却由此而传开了。

早年,萧纶摄南徐州事时,整天胡作非为,从不顾忌他人的议论。但后来,他以镇东将军、南徐州刺史再赴京口期间,居然谨小慎微,非常重视起舆论来了。中大同元年,萧纶来到京口后,曾用府中储积大量制作器仗兵械,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本备非常”,就是万一发生什么事变马上能派上用处的。但其他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对萧纶在京口大造器甲之事议论纷纷,其中自然少不了说他有谋反意图的说法。萧纶知道其父萧衍用武力夺取帝位后,最忌讳的就是别人也像他一样窃取权柄。为了乎息这些于己不利的舆论,萧纶干脆将所造的器甲全部投入长江中,以表明自己决无谋反之意。结果搞得南徐州的兵器库中空空如也,以致后来将士出征,连像样一点的盔甲兵器都没有。

不过,如果仅仅看到萧纶的“安分”便以为他从此改恶从善、成了回头浪子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他那些“安分”的举动下,包含着不可告人的意图。原来,这十多年来,随着其父日渐老迈、兄长一个个去世,使萧纶越来越感到自己极有可能能成为日后的帝位继承人了。

萧衍有八个儿子,萧统居长,自幼立为太子,次为豫章王萧综、晋安王萧纲、南康王萧绩、庐陵王萧续、邵陵王萧纶、湘东王萧绎、武陵王萧纪。其中,萧综因自疑为齐东昏侯之子,于普通六年奔魏;萧绩于大通三年(529年)病死。中大通三年(531年),萧统死,萧纲继立为太子。这是因为“兄终弟及”的缘故。由于他与萧纲之间还有一个萧续,一时还轮不到他,所以便在收买人心、提高声誉上大费心机,为日后的“兄终弟及”作好准备。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中大同三年(即太清元年,547年),萧纶的五兄、庐陵王萧续一命呜呼后,他那攫夺帝位的欲望便一天比一天强烈起来。因为在他看来,按照“父亡子继”、“兄终弟及”的传统,只要父皇与太子一死,那么皇帝的宝座也就非己莫属了。为了尽早登上帝位,“安分”了十余年的萧纶,终于露出了杀机。就在萧续死后不久,萧纶曾在其父萧衍经常出入的道旁草莽中埋下了伏兵,企图乱刀剁死其父。可惜因事先走漏了风声,这一阴谋才未能得逞。但萧纶并没有就此罢休。时隔不久,他又借进贡的名义,献上了百坛毒酒,妄想将其父兄一举鸠杀。结果又因为萧衍先将其酒让寺人喝,喝酒人因此而死,吓得萧衍不敢沾半滴酒。萧纶的阴谋又没成功。萧纶的举动,萧衍虽有觉察,但不知为何却未给这个逆子以任何惩处。

(3)悖情背义,死有余辜

太清二年(548年),东魏降将侯景起兵反梁。

侯景起兵的消息传到建康时,朝廷即以萧纶为征讨大都督,率众进讨侯景。可是,当萧纶率军刚刚到达钟离(今安徽凤阳),侯景早已渡过长江,向建康进发了。他急忙自广陵(今江苏扬州)渡江至京口西进,占据钟山。此时,萧纶有步骑三万人。侯景见状大惧,赶紧派人将抢来的财物运到石头城外的船上,准备一旦战败,马上乘船溜走。两军在石头城外相持了两天,萧纶连连获胜,后因部将南安侯萧骏偶然失利,便丢下大军逃回京口。直到第二年正月,才与东扬州刺史临城公萧大连等率军重返建康。这一回萧纶学“乖”了,为了保存实力,居然坐观侯景叛军攻城,自己却按兵不动,等着萧衍死后争夺帝位。结果建康城下出现了千古奇观。尽管号称百万的援军云集台城四周,却听任军心不稳且有断粮之虞的侯景叛军攻打台城;太清三年三月,四千台城守军苦苦支撑了半年之后,终于在“勤王”之师的坐视下陷落了。

一见侯景攻下台城,各路诸侯便如鸟兽散,纷纷率军躲开这个是非之地。至于他们援救的对象——皇帝萧衍和太子萧纲,则全由侯景去处置了。

萧纶起先逃至钱塘(今浙江杭州)一带,但这里是东扬州的地盘,刺史萧大连惟恐萧纶到此会像对待他父兄一样来加害自己,想密谋除掉这个后患。萧纶觉察到萧大连的意图后,落荒而去,好歹捡回了一条性命。经过一段旅途颠沛,萧纶又来到了寻阳。寻阳公萧大心准备将江州刺史一职让给萧纶,可萧纶经历了在萧大连处的惊吓之后,哪里还有胆子接受这份突如其来的馈赠!萧纶在江州混了将近一年之后,于大宝元年(550年)前往夏口。

其间,侯景自为相国,加号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集内外大权于一身,成了建康城里的真正主人;而梁武帝萧衍,早已在囚禁中活活饿死了,继立的梁简文帝萧纲,仅仅是一具被侯景玩弄于掌股之间的傀儡而已。即使家国变故如此,萧纶却仍然做着他那“兄终弟及”的皇帝梦。

萧纶一到夏口,南平王萧恪即以州事相让,但区区郢州刺史怎能满足他的欲望?故而没有接受。萧恪一见,马上明白了萧纶的心迹,于是又出面推举他为假黄铖,都督中外诸军事,使之成为四方诸侯名义上的盟主。萧纶见目的已达到,便就势在夏口建置百官,改州厅事为“正阳殿”,俨然是一派帝王气派。然而,当时正在作皇帝梦的还大有人在,萧衍的嫡系子孙几乎人人都想过过皇帝瘾。尤其是湘东王萧绎,他以荆州刺史都督荆、雍、湘等九州诸军事,是建康以外最大的一支力量。候景在建康窃弄国权、杀其父而迫其兄时,萧绎尽管据上游形胜之地且握有重兵在手,却“不急(王)莽、(董)卓之诛,惟行昆弟之戮“对兄弟子侄大开杀戒。其时,萧纶以盟主的身份,在讨伐侯景的名义下,招兵买马,大治器甲,积极扩充自己的势力,使得萧绎整天为之坐立不安。不久,萧绎攻杀了他的侄子湘州刺史萧誉(萧统子,封河东郡王)之后,便立即将矛头指向了他的哥哥萧纶。正当萧纶在夏口为自己的人马日盛一日而欣喜万分之际,萧绎部将王僧辩已率舟师一万人从江陵逼杀而来。萧纶部属一见王军卒至,纷纷倒戈投降。慌乱中,萧纶丢下大军不管,自己带了一个儿子和十余名随从,轻舟逃至武昌(今鄂城)藏了起来。

萧绎把萧纶看作是与自己争夺帝位的主要对手,哪肯轻易地放过他。萧纶自夏口出逃后,萧绎马上又派部众紧随其后追杀不已。从此,萧纶成了丧家之犬,四下逃窜,惶惶不可终日。最后总算在汝南(今河南息县)落下脚来。谁知,萧纶像个一输再输的赌徒,居然还想与萧绎再拼个死活。他在汝南,又是收集残众,又是修缮城池;然而,这时的汝南,早已是西魏政权控制下的势力范围,又怎会容忍他在此任意发展力量呢?

大宝二年(551年)二月,西魏大军攻破了汝南城,萧纶被捕杀后,抛尸于江岸。

这个企图谋杀亲父(事实上他见父危不救也就等于谋杀)的无情无义的狠毒禽兽终于得到应得的下场。

同类推荐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张曼新传

    张曼新传

    这是一部生动的传奇。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文夜谭般的奇特人生之族。本书将给您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最艺术,最民国

    最艺术,最民国

    要认识一个时代,首先要认识这个时代里艺术家们如何生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艺术是时代的灵魂与气质,艺术家则是时代中云淡风轻的精灵。如果连艺术家都变得功利与世俗,这个时代是何种面貌,就不难想象了。在日下的“民国热”中,民国艺术家群体,几乎是一个被人忽视的领域。而如果说还有一个群体,能像民国时期文化学者们一样好玩可爱、趣味无穷,艺术家群体可谓当仁不让。本书选取了张大千、齐白石、李叔同、赵元任、徐悲鸿、丰子恺等艺术大师,以通俗幽默的笔法,讲述了他们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 读懂闻一多

    读懂闻一多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闻一多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闻一多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闻一多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闻一多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闻一多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闻一多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闻一多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知遇不成恩

    知遇不成恩

    一介平民董知遇在爱情里输的倾家荡产,口服心不服。结果三年后,相遇时,背景大图上滚着他们将喜结连理的新闻。她笑如桃花,谁还没有个青梅竹马?他有未婚妻,她有青梅竹马。要是两人破镜重圆,两对变一对,董知遇思来想去觉得不划算。没曾想,那人死皮赖脸,双手赞成。
  • 三十六行奇谈

    三十六行奇谈

    三十六行解释:宋代《情波杂录》:唐代有“三十六行”分别是:肉肆行、鲜鱼行、海味行、米行、酱料行、花果行、宫粉行、酒行、茶行、汤店行、药肆行、柴行、棺木行、丝绸行、成衣行、顾绣行、针线行、皮革行、扎作行、故旧行、仵作行、网罟行、鼓乐行、杂耍行、彩舆行、珠宝行、玉石行、文房行、纸行、用具行、竹木行、铁器行、陶土行、花纱行、驿传行、巫行。这是一个城市职业奇谈系列故事,没有鬼妖魔怪,没有政治战争,没有惨案女色,只是单纯的第三人称奇谈故事,事件取材于以上三十六行中的不同职业。
  • 司缘回来了

    司缘回来了

    凤凰族的“叛徒”,爱上了一个凡人,原本这个王爷是个闷骚,谁知,死过一次,闷骚变明骚。凰夕悔不当初。总之这是一个轻松自然的爱情故事,不虐。所有的故事,始于一见钟情(见色起意)。
  • 木兰奇遇记

    木兰奇遇记

    花木兰替父从军,打怪升级,吊打小怪兽。太武帝时期,南宋,北魏,柔然三大强势征战不休,因太武帝之妹武威公主被北凉王沮渠牧犍扣押,攻打北凉的魏国大军又处处受限,太武帝拓跋焘命太子拓跋晃为帅,紧急召集新兵支援北凉一战。柔然深知北凉若破,魏国士气大震,再不压制,后患无穷,可汗大檀亲自请出隐居百年的大祭司出手帮忙。大祭司是黑暗的主宰,有通能之本,召唤万古神兽践踏战场。
  • 等轻酒水方

    等轻酒水方

    她困于这里,反省倒不如说是囚禁,她记不清犯了何错,直到她重回九重天,看见那个儿时的姐姐,才记得,她抢走了本是她的东西……,怒了,她的大火烧遍天宫,脑海里全是爱她之人被剥皮抽筋的样子,却还在傻笑,对她说:“只要你好好的就可以了,这世上只有你以真心待我。”………
  • 机械英雄

    机械英雄

    莫名奇妙就成了她的男友,这段不被人看好的恋情却奇葩的维持了下来,假戏能否真做,陆小海一直在努力着。不过在机械的世界里,我才是那真正的英雄。
  • 上官斓短篇小说集

    上官斓短篇小说集

    暂不从事商业用途,仅用于交流之用。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 娶个先知做老婆

    娶个先知做老婆

    她有先知的异能……先知也好,高人也罢,不需语言只剩默契的幸福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种奢侈,但她却得到了。她的不快乐,他曾经清楚地看见过。心底的琴弦一旦被拨动,便是至死方休……爱得越深越浓,越变得小心翼翼,越不敢轻易放手。
  • 神的打工仔

    神的打工仔

    人在家中坐,神从天上来,一纸契约糊脸上,你是签!还是签?被扔到中土生活了一辈子后,真的能再回去吗?凯兰崔尔盯着自己身着远古符印甲的同族说道:.....索伦惊恐的注视着北方.....魔戒(指环王)、霍比特人(涉及元素骑砍)PS:练笔之作,文笔未修!只看剧情就好,求勿喷!!!
  • 重生之新民国

    重生之新民国

    这是一个热血的时代,这是一个浴火重生的时代当老一代们逐渐的退出舞台,谁还能接手这汉家留下的家产李经述,一个世家子谁又能知道,他有着另一个时代不甘的灵魂不愿意在战火中灭亡那么,就在烈火中重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收藏、推荐、点击、评论、意见等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