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4400000068

第68章 国际货币体系(三)

232 郭继强、陆利丽:《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载《经济学(季刊)》2009年7月。

233 范剑勇、张雁:《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234 袁堂军:《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235 刘小玄、吴延兵:《企业生产率增长及来源:创新还是需求拉动》,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236 刘志彪、张杰:《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237 杨忠、张骁:《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研究》,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238 张兵、范致镇、潘军昌:《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研究》,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

239 刘笑萍、黄晓筱、郭红玉:《产业周期、并购类型与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3期。

240 李远鹏:《经济周期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背离之谜》,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241 罗党论、唐清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制度环境与绩效问题研究》,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242 姜付秀等:《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载《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243 戴国强、张建华:《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基于ARDL的技术分析》,载《国际金融》2009第11期。

244 戴国强、张建华:《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研究》,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12期。

245 高波、王先柱:《中国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致性分析:2000一2007》,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3期。

246 崔光灿:《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247 李稻葵、汪进、冯俊新:《货币政策须对冲市场情绪:理论模型和政策模拟》,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248 殷波:《投资时机、资产价格与最优利率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再解释》,载《世界经济》2009第3期。

249 李强:《资产价格波动的政策涵义:经验检验与指数构建》,载《世界经济》2009第6期。

250 赵进文、高辉:《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基于1994—2006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51 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252 王永利:《国际货币全球持有与其投放属地管控矛盾激化——全球金融大危机的根源的思考》,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253 张明、付立春:《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8期。

254 彭兴韵、吴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55 卫兴华、孙咏梅:《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5期。

256 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257 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1期。

258 简新华、于海淼:《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新特征、影响与应对》,载《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6期。

259 吴念鲁、杨海平:《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微观机理、制度根源、应对策略》,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60 张明、付立春:《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8期。

261 王晓雷:《金融危机对美国对外贸易、贸易收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期。

262 朱民、边卫红:《危机挑战政府——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措施批判》,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

263 何帆:《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评述》,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4期。

264 吴念鲁、杨海平:《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微观机理、制度根源、应对策略》,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65 彭兴韵、吴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66 王松奇、高广春:《美国反危机政策评析》,载《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第2期。

267 吴念鲁、杨海平:《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微观机理、制度根源、应对策略》,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268 简新华、于海淼:《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新特征、影响与应对》,载《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6期。

269 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270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271 项卫星、刘晓鑫:《美元本位制的问题及其可持续性》,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272 巴曙松、杨现领:《从金融危机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载《当代财经》2009年第11期。

273 李建军:《当代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理论框架、模式和面临的风险》,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7期。

274 王元龙:《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与实施》,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9期。

275 程实:《次贷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本位选择、方向和路径》,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7期。

276 巴曙松、杨现领:《从金融危机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载《当代财经》2009年第11期。

277 王元龙:《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与实施》,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9期。

278 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279 马荣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载《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280 王元龙:《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7期。

281 刘曙光:《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载《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4期。

282 柴青山:《人民币国际化慎行》,载《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14期。

283 巴曙松、杨现领:《从金融危机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载《当代财经》2009年第11期。

284 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285 王元龙:《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7期。

286 赵燕、赵增耀:《FDI与经济增长:基于金融市场作用机制的研究——中美两国数据的实证检验》,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287 杨扬、余壮雄、王美今:《FDI对中国就业效应的检验》,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5期。

288 杨长志:《FDI是否降低了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基于显示比较优势的研究》,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5期。

289 陈继勇、盛杨怿:《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视角》,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期。

290 王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1983-2006》,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6期。

291 张广胜、周娟:《FDI对城乡收入不均等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GMM分析》,载《财经科学》2009年第2期。

292 赵燕、赵增耀:《FDI与经济增长:基于金融市场作用机制的研究——中美两国数据的实证检验》,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293293陈继勇、盛杨怿:《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视角》,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期。

294 王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1983-2006》,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6期。

295 冯鹏程、仲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及趋势展望》,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10期。

296 马光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结构不均衡成因解读》,载《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4期。

297 黄静波、张安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因类型的实证研究——基于1982~2007年的外向投资流向分析》,载于《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7期。

298 贺书锋、郭羽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析:政治因素重要吗?》,载《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299 陈霖、龚雄军、李勇:《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和应对》,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6期。

300 梅新育:《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及其应对》,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3期。

301 薛荣久:《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3期。

302 刘伟,蔡志洲、苏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后果及我国应对措施》,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303 李兵、杨秀清、林桂军:《当前欧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根源的经济与政治分析》,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2期。

304 梁碧波:《美国的贸易保护“国家利益”决定抑或“利益集团”导向——基于美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载《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9期。

305 刘伟,蔡志洲、苏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后果及我国应对措施》,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306 梅新育:《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及其应对》,载《国际贸易》2009年第3期。

307 谢平、陈超:《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理论逻辑》,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308 宋玉华、李锋:《主权财富基金的新型“国家资本主义”性质探析》,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09 谢平、陈超:《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理论逻辑》,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310 宋玉华、李锋:《主权财富基金的新型“国家资本主义”性质探析》,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11 谢平、陈超、柳子君:《主权财富基金、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金融稳定》,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

312 罗勇:《关注主权财富基金的影响》,载《中国金融》2009第11期。

313 汪洋:《主权财富基金、外汇储备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载《当代财经》2009年第8期。

314 罗勇:《关注主权财富基金的影响》,载《中国金融》2009第11期。

315 赵小平:《主权财富基金开展对外投资所面临的外部投资环境和中国的对策》,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6期。

316 高德步:《西方世界的衰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7 陈立兵:《新经济史学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体系:一个分析框架》,载《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7期。

318 隋福民:《经济史:一门经济分析的方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

319 易棉阳:《从<白银资本>硬伤看经济史学》,载《学术界》2009年第1期。

320 周琳:《书写什么样的中国历史——“加州学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评述》,《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

321 董志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合作经济》,载《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

322 游海华:《近百年来中国农村建设考察》,载《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期。

323 张东刚:《1930年前后中国农家收支状况的实证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24 方行:《清代前期的土地产权交易》,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

325 赵入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述论》,载《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

326 赵学军、吴俊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农村的实物借贷》,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27 黄少安、孙圣民:《1950-1962年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328 沈志忠:《农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建设》,载《安徽史学》2009年第5期。

329 王加华:《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问题》,载《中国农史》2009年2期。

330 贺江枫:《师夷长技以为师——以天津机器局的朝鲜》,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31 徐晓望:《论清明时期中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载《东南学术》2009年第4期。

332 张茂元、邱泽奇:《技术应用为什么失败——以近代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为例》,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33 庞卓恒:《怎样寻求世界历史上先进变落后和落后变先进的根本原因》,载《世界历史》2009年第4期。

334 冯涛、李英东:《国家、市场、产权关系重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新解释》,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35 舒小昀:《工业革命:从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的转变》,载《史学月刊》2009年第11期。

336 刘逖:《1600—184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337 刘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GDP下降之影响因素研究》,载《民国研究》2009年第15辑。

338 岳珑:《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北地区重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与反思》,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339 武力:《中国当代私营经济发展六十年》,载《河北学刊》2009年第1期。

340 章百家、朱丹:《中国经济体制两次转型的历史比较》,载《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7期。

341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载《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3期。

342 王万盈:《东南孔道:明清浙江海洋贸易与商品经济研究》,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

343 叶世昌:《信义银行的设立和倒闭》,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44 姚会元:《银行业推动近代上海市场经济发展》,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

345 燕红忠:《近代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研究》,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346 葛金芳:《“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47 宁欣:《中国古代市民争取话语权的努力——对唐朝“罢市”的考察》,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348 张雁南:《唐代消费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版。

349 原祖杰:《奢侈性消费与晚明士商的身份认同》,载《史林》2009年第5期。

350 张丽、骆邵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看明清商帮兴衰》,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51 贾志扬:《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载《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52 仲伟民:《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观察19世纪中国危机的一个视角》,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353 吴晓亮:《20世纪前期云南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以云南省博物馆藏商号“洪盛祥”的两部账册为个案》,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54 罗晓翔:《清末城市管理变迁的本土化叙事——以19世纪南京为中心》,载《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55 张霞、邹进文:《乡镇财政的早期近代化:立足于清末的考察》,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56 江玉勤:《元代课程(杂税)制度研究》,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357 马金华:《民国财政研究——中国财政现代化的雏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8 晏爱红:《清代漕粮加赋初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59 黄国信:《王阳明巡抚南赣经费研究——以盐法为中心》,载《盐业史研究》009年第3期。

360 倪玉平:《鸦片战争与道光朝关税征收》,载《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61 卢华语:《唐代西南地区州(郡)县增置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2 钞晓鸿:《清末废止捐纳实官考实》,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3 简笙簧:《卢作孚对重庆大轰炸粮价高涨的因应措施(1940—1941年)》,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4 郑会欣:《战后“官办商行”的兴起:以中国孚中实业公司的创立为例》,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5 易棉阳:《论抗战时期的金融监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66 颜烨:《新中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变迁》,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

367 孙文学:《《管子》财政调控思想研究》,载《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

368 钟祥财:《试析20世纪30年代有关中国古代经济方法论的歧见》,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69 钟祥财:《“大同”思想的历史维度》,载《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4期。

370 邓加荣:《墨子经济思想分析》,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71 沈端民:《都城的繁荣依赖政府的货币开支——论汉代都城赋的货币思想》,载《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72 马涛、宋丹:《论中国古代货币价值论的特点》,载《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73 叶世昌、丁孝智:《伍启元的经济思想》,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74 张海英:《建国60年来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回顾》,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75 见声:《建国60年来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与研究》,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76 赵学军:《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77 董志凯:《立学术规范 奠学科业基——学习严中平、李文治等老一辈经济史大师的严谨治学精神》,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378 李连发、辛晓岱:《外部融资依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非上市企业的证据》,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2期。

379 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380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381 王泽填、姚洋:《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4期。

382 郭文杰、李泽红:《劳动力流动、服务业增长与经济结构转换》,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383 郑国、叶裕民:《中国城乡关系的阶段性与统筹发展模式研究》,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84 冯子标、王建功:《半转型的农民工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0期。

385 严成樑、龚六堂:《财政支出、税收与长期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386 严成樑、龚六堂:《资本积累与创新相互作用框架下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1期。

387 丁从明、陈仲常:《财政分权与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基于AS-AD的视角》,载《财经研究》2009年第11期。

388 李真男:《财政支出结构与税收分配比例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财政分权体制下政府最大化社会福利机制推演》,载《财经研究》2009年第9期。

389 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1期。

390 沈利生:《“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91 李义平:《论注重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392 赵吉林:《消费的协调增长是保增长的关键》,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8期。

393 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94 娄峰、李雪松:《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实证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95 李伟群:《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和拉动内需的制度选择》,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396 何孝星、邱杨茜:《关于当前我国内需刺激政策的可持续性及其改进问题》,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11期。

397 杨继瑞:《扩大消费与内需的理论选择—兼论发放购物券刺激消费的局限性》,载《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5期。

398 赵芳:《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状态的实证研究》,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12期。

399 林伯强、杨芳:《电力产业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7期。

400 许士春:《经济开放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载《财贸经济》2009年第3期。

401 应瑞瑶、周力:《资源禀赋与绿色创新—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看“荷兰病”之破解》,载《财经研究》2009年第11期。

402 曹静:《走低碳发展之路:中国碳税政策的设计及CGE模型分析》,载《金融研究》2009年第12期。

403 黄赜琳、朱保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事实的经验研究》,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7期。

404 刘金全、刘汉:《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检验—基于“三元组”检验方法的新证据》,载《经济科学》2009年第3期。

405 王静、刘瑞:《中国转型期经济波动的制度变迁解说》,载《经济学家》2009年第2期。

406 王少平、胡进:《中国GDP的趋势周期分解与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407 彭斯达、陈继勇:《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研究:基于多宏观经济指标的综合考察》,载《世界经济》2009年第2期。

408 陈昭、刘巍:《经济一体化亚种:近代中国经济周期的从属性》,载《财经研究》2009年第5期。

409 陈师、赵磊:《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技术变迁—中性、偏向性抑或投资专有技术变迁》,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我国企业社会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企业社会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企业社会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对企业社会资本和企业智力资本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从总体上把握二者的内涵、特点、分类、测量等,总结以往研究的不足。其次,在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细化NahapietGhoshal理论模型,形成相应的假设。之后,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修订并发放问卷,获得第一手数据。然后,使用统计和结构方程等方法建立理论模型的数学模型,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进行假设检验,验证前面提出的理论模型的正确与否。
  •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本书是厉以宁先生的学术代表作,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南。本书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困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本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列入“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并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 货币政策研究

    货币政策研究

    开放经济意味着一国资源能够借给其他国家使用。如果一国能从外部借到资源,这个国家的支出就可高于其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在随后的某个时间,这个国家需要偿还先前从其他国家所借的资源,导致其偿还时的支出低于其所拥有的资源和生产能力。资源跨期跨境的使用和配置涉及利率、汇率、贸易条件等相对价格,与各国金融机构、货币当局、政府、住户部门、企业部门和国外部门的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密切相关。本书考察利率、汇率、贸易条件等相对价格以及货币供应、信贷等数量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货币政策传导的规律,将理论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提供参考。
  • 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本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2006-2007年度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课题优秀成果编辑而成。
  •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

    本书全面系统研究国际企业联盟的社会背景、经济诱因、功能绩效、形态安排、治理结构等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选择。
热门推荐
  • 光下影子

    光下影子

    你有没有注意过你的影子呢?黑黑的一团,形影不离地追随着你,可是如果我爱你,你会接受我吗?
  • 娲皇传

    娲皇传

    神话和历史细分来说,神话就是神话。越传奇越显得美妙无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7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7

    梁晓声先生以直面现实的态度进行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精致的文学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他真诚而又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他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史性与诗性的综合体”,承载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王霸宠毒妃太嚣张

    神王霸宠毒妃太嚣张

    暗夜冥火傍身,神来烧神,佛来烧佛,谁能阻挡我前进的步伐?修医炼药,八阵五图?那是我小时候玩的了好嘛……咦!那个美男是谁?看我前来调戏一番……“啊!!!你丫的到底是谁啊!你干嘛咬我啊!!!你属狗的吗!?”某女大叫“狗!?你好大的胆子!”某男恐吓势做扑倒。。“呜呜……美男我错了,求放过……”前世,她的父母惨遭杀害。自己被号称为魔女。今世,一届邪王却宠她入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 他的棋

    他的棋

    与现实中任何棋类运动无关。写的不是围棋象棋五子棋,别误会。别误会了,写的棋与现实中的任何棋类运动无关。
  • 网王之希翼之翔

    网王之希翼之翔

    这本是简单的异世寻爱之旅,但因和他们有了交集而显得不平凡。一个本不想穿越的女孩,却穿越到了好友梦寐以求的世界。面对棘手的身份,她将何去何从。尽看一个非全能之才,无倾城之貌,却善于伪装的她,如何在网王世界风生水起。
  • 快穿:时空操纵者

    快穿:时空操纵者

    作为一个逗比校花,她只想拐个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当个米虫不料,目标还未实现,这一切就成了浮云!她!被拐去维护时空秩序了!这也就罢了,这个死死缠着自己的男人是谁!男人邪魅狂娟一笑“默默,你是我的”作者新坑,男女一对一。
  • 我的无敌属性天眼

    我的无敌属性天眼

    “新书《诸天万界最强老爸》很好看,欢迎试毒!”意外融合属性天眼,这可把我牛逼坏了!右眼看穿无尽属性,左眼提取万物属性。路边看到游走的真气;“提取真气属性+1!”修为变强了!发现真龙的脚指甲;“提取龙力属性+1!”力量变大了!对嘲笑你的对手发功;“提取根骨属性+10!”对手的根骨变弱了,我的根骨变强了!摸到药鼎,我融合了几代炼药师的经验属性!成了炼药宗师!融合炼器属性,我成了炼器大师!凭借无敌属性天眼,秦秀在装逼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秦秀;“强者为尊的世界,你说我该怎么秀?抱歉,只要我能撸的够;”“手撕系统踩魔帝!““拳打仙神不敢还!”“无敌真寂寞!”书友群,胆大包天,无所不能,52106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