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3500000039

第39章 书生用兵

自1855年8月底塔齐布病逝于军中之后,曾国藩所能依靠的湘军陆师主要是罗泽南等部。水师因被太平军截为内湖与外江两支,能与曾国藩息息相通的只有彭玉麟等部。因此,曾国藩在江西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

身为幕僚的李元度,早在1855年2月间就主动请求“招平江勇自行统率”,一方面用以护卫曾国藩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分散、牵制一部分太平军。起初,曾国藩极力加以劝阻,后见李元度态度坚决,便让其招练千人,“在国藩身边护卫耳”。随后,李元度将其部扩充至3000人,先后转战南康、湖口等地。这支部队虽然只打过几次胜仗,败绩较多,但的确减轻了南昌的压力。

李元度为一纯粹书生,在粮饷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他率领3000士卒转战赣东北,出生入死于艰难困苦之中,体现出誓与太平军为敌、效忠朝廷、为曾国藩分担忧愁的精神。

尤其让曾国藩不能忘记的是,李元度部所需饷项并未给他带来多少麻烦。因为在“出师东征”后困居南昌之时,朝廷没有固定的军饷供给,曾国藩只得向各地长官强装笑脸化缘。他起初只让李元度招练1000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于军饷困难的考虑。后来,李元度扩招至3000人,曾国藩在无可奈何之际只得明确告诉李元度,军饷问题要自行解决。

李元度深知曾国藩的苦衷,在欠饷20万两的情况下,他想出了增加学额让捐生捐钱以弥补军饷奇缺的办法。曾国藩在1858年7月再次出山后的9月间在写给曾国荃的书信中对李元度的这一绝招作出了充分肯定:“次青一军欠饷二十万,断难弥补。次青乃设一绝妙之法,捐十万两请增广平江县文武学额各十名,又捐五万两请增广岳州府文武学额各五名。”原因是,1853年朝廷有新的规定,捐银一万两者,除“各该捐生家给予应得议叙外,其本县准加文武学额各一名”。1857年春天,湖南办理损输加额一案,长沙、善化、湘阴、浏阳、湘潭、醴陵等地各加学额十名,但湘乡加三名,平江加一名。原因是湘乡仅捐三万两,平江仅捐一万两,为数太少。“次青以此项应得之口粮银出捐,加县学十名、府学五名”,真可以在学宫前享受香火,流芳百世了。

兵勇们在得知可以立碑于学宫的消息后,也都很愿意做这件事。因此,我认为这件事如能办成,“诚为美举”。弟弟你的兵营中现在欠饷多少?如果积欠至七八万以上,则可以“与各哨弁勇熟商,令其捐出”。你如能办成此事,亦可在学宫前享受香火,流芳百世。你的军营中如果“不能捐出许多,则或倡损二三万”,我再劝李续宾、李续宜兄弟等人各捐若干万两,“凑成七万之数,亦可办成此事,不让次青专美于平江也”。

其实,曾国藩在信中不仅仅只对李元度的才能进行了肯定,更有一层深意:李元度出于对曾国藩的深厚情谊,在曾处境危难之际,不仅带兵作战,甘受风险磨炼,忠心实意护卫其生命安全,而且想方设法自筹军饷以维系军心,减轻曾的负担,为其渡过困境作出了贡献。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元度自入曾幕起就是帮助曾国藩处理公牍信函的一个好帮手。他中间虽曾自领一军转战各地,但在大政方针的策划方面均少不了他的参谋。

曾国藩自1858年7月复出后,李元度又回到曾幕干他的老行当,为体弱多病的曾国藩省去了不少力气。对此,曾国藩在《致沅弟》一信中说:我因多年用心过度,又兼肝气郁抑,目光昏花,幸亏近来得到“次青(即李元度)、意城(即许振棉)、仙屏(即郭嵩焘)三人相助为理,凡公牍信缄,我心中所欲达,三人者之笔下皆能达之,稍觉舒畅”。然而,李元度自被我劝入从军多年未及回家看望老母一次,很有“假归之意”,但因军情紧迫,我不得不“强留之”。实际上,李元度的要求并不过分,“五年未归,思母极切,亦至情耳”。所以,希望弟弟你“速归速出”,“以便放次青归去过年”。如果你“目下不克速归,到家后不克速出”,那么就请你来营小住20天,以便“次青得于九月归省亦好”。

从这段文字可见,自幼失去父亲的李元度,并无兄弟姊妹,可以说母子之情是特别深厚的。然而他在“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念驱使之下,不仅应曾国藩之约“出师东征”,而且为鼎力帮助其渡过难关,在五年时间里未及回家探亲一次,真是难能可贵。因此,曾国藩不只一次在家书中对李元度的人品及其与自己的私交表示念念不忘:“其在兄处,尤为肝胆照人,始终可感。”应当说,曾国藩对李元度的这一评价,既符合客观实际,又是出于内心的肺腑之言。

当然,李元度毕竟是一个书生,出谋划策可以,总结别人的经验过失也头头是道,但带兵打仗却并不擅长。

1855年8月中旬,李元度拟率平江勇东渡作战,曾国藩感到极不放心,特意以“数事谆嘱”其千万牢记:一是“扎营宜深沟高垒”;二是“哨探严明”;三是“禀报详实”;四是“痛除客气”。尤其最后两点,曾国藩诚恳地指出了李元度的缺点。关于禀报军情要做到切实无误的问题,曾国藩是针对李元度“专好说吉祥话,遇有小事不如意,辄讳言之”的毛病而言的,指出事先不切实弄清楚,事后声言也就已经晚了,“以后禀报军情,务须至实至详”。关于“痛除客气”的问题,曾国藩针对李元度对“未经战阵之勇,每好言战”的情况未加体察而言的,希望他以后切实加以“痛戒”。

李元度对于曾国藩的谆谆教诲并未产生反感,在内心也想将其落实到行动上,但由于他在治军方面的才能实在欠缺,所以很难尽速改掉自己的缺点,从而导致部队缺乏纪律、彼此不和等问题愈加突出。

曾国藩为帮助李元度尽快提高治军才能花费了巨大心血,可惜的是,由于李元度实在不是带兵之材,曾国藩对他的许多教诲之言所起作用也就不大,最终因兵败徽州而受到曾国藩的参劾。

1860年5月初,清军江南大营被李秀成一举击溃,至是月底先后有张国梁、和春、徐有壬等地方督抚大员在太平军的强大攻势下兵败自杀。太平军于是乘胜攻占苏州、常州,获得江苏战场上的主动权,同时向浙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浙江巡抚王有龄、杭州将军瑞昌于5月31日上奏苏南“军情万分危急”,请求清廷颁旨催曾国藩率师东下“援苏保浙”。自6月7日至18日,清廷连下八道谕旨促曾国藩迅速出兵援助苏、浙,并给予他两江总督的实职,以便节制各路清军。

但曾国藩另有打算,并没有立即执行清廷的命令。他的理由是:“苏、常既失,则须通等各路全局,择下手之要着,求立脚之根本。”要想最终收复金陵,“北岸则须先克安庆、和州,南岸则须先克池州、芜湖,庶得以上制下之势”。此时的清廷已无其他可以依赖之兵,只得默认曾国藩的抗旨不救。

当然,江、浙为两江总督辖地,曾国藩自然要将其局势安危纳入通筹事宜的范围之内。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之后,为“求立脚之根本”,“以固吴会之人心,而壮徽、宁之声援”,曾国藩决定在皖南摆开新的战场,兵分三路而进:第一路由池州进规芜湖,与杨载福、彭玉麟部水师就近联络;第二路由“祁门至旌、太,进图溧阳”,与张芾、周天受等军就近联络;第三路分防广信、玉山,以至衢州,与张玉良、王有龄等军就近联络。这个三路进兵方略,形成了全面救浙的阵势。

由于湘军兵力不足,曾国藩奏请已回到自己幕府的李元度再募平江勇3000人,以巩固江西东部。是年8月28日,曾国藩会同安徽巡抚翁同龢奏请李元度调补皖南道。可见,尽管曾国藩对李元度在用兵治军方面提出过许多批评和建议,但对其勇于任事的精神依然钦佩不已,且对此次全面进军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9月21日,李元度奉命来到祁门大营会晤曾国藩,两人连日促膝交心,无话不谈。

28日,李元度动身往徽州赴任。行前,曾国藩又谆谆告诫,与他约法五章:“曰戒浮,谓不用文人之好言者;曰戒过谦,谓次青好为逾恒之谦,启宠纳侮也;曰戒滥,谓银钱、保举宜有限制也;曰戒反复,调次青好朝令夕改也;日戒私,谓用人当为官择人,不为人择官也。”

然而,李元度并没有牢牢记住曾国藩的告诫之言,由于治军无方、用兵失误,加之太平军李世贤等部势不可当,所以在10月3日两军交战于丛山关之后,李元度贸然分兵防御,结果遭到太平军的痛击,一个星期后,其所率湘军几乎全军覆灭。

让曾国藩感到气愤的是,李元度不仅事中不听“切勿轻易分兵”的嘱咐,而且在兵败之后不及时回祁门大营禀报实情。直至是月19日接到李元度的书信,他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同类推荐
  • 群星闪耀

    群星闪耀

    《群星闪耀》是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经典名作。作者并未纵向展开对拿破仑、歌德、列宁、斯科特等历史伟人生平的描述,而是选取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决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
  • 环球艺术朝圣

    环球艺术朝圣

    《环球艺术朝圣:世界著名艺术家和艺术的故事》主要内容简介: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闪耀着无数著名艺术家的名字他们留给人类一笔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而广大青少年读者应予以继承,而且将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 秦汉的那些将军

    秦汉的那些将军

    其实战争从未远去,将军们也并没有被遗忘。以饮他者之血始,饮已之血终。何为道义?何为胜利?沙场之上,人生途中,命运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当它选择赋予一些人一些礼物的时候,也早就为这份礼物标好了价格。今天,让我们轻轻拭去岁月的风尘,拨开时光的云烟,悄悄地,尝一尝英雄的味道。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2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2

    18岁登基,少年天子崇祯,谈笑间铲除祸患多年的太监魏忠贤,一时间朝野为之振奋;随即起用大将袁崇焕,一举扭转辽东战局;他大权在握,励精图治,财色酒气不沾,阿谀奉承不信,每日上朝,勤奋工作,在位17年,堪称劳模皇帝的典范;衰败多年的大明帝国似乎出现了中兴的转机。但皇太极的一招反间计,诱他错杀忠臣袁崇焕;重新起用阉党为官,导致内官和外廷相互勾结;性格多疑,频频调换前线将领,导致军心涣散;出尔反尔,对起义军反复安抚又反复剿杀……机智与愚蠢,胆略和刚愎,高招与昏招,在崇祯皇帝身上融合得浑然天成;他以帝王之尊,在与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等旷世枭雄的斗争中,将时局的必然与人性的弱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年年有舶川

    年年有舶川

    “你不用觉得委屈,你有什么条件我都尽能力满足你.”“我挺满意的,那这两年程先生我们合作愉快”与一个见面三次的人结了婚,婚前就写了离婚协议书,两年后离婚就可以得到一千万,于是她每天都在期待离婚,可是程舶川是怎么了,怎么一天比一天黏人。程舶川:“你为什么勾引我又不负责任?!”邢年年:“?我想你误会了..”故事的最后“我们生个孩子吧,把我们栓在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沐剑星尘

    沐剑星尘

    林府默默无闻的废柴少爷,殊不知他还有另一重身份......
  • 方羽在异世界修仙

    方羽在异世界修仙

    方羽一个996的程序员莫名的就穿越了,而且穿越的身体里面不只自己一个灵魂,他该如何修炼成仙?
  • 激情的一半是折腾

    激情的一半是折腾

    本书不是一本爱情小说,却写出了人生关于男女之爱的真谛,就如同是一把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打开自己的心门,去看看、去听听、去思考,但愿你们能从本书里感悟到——什么才是属于自己真正的幸福。
  • 灭心1

    灭心1

    自古修真之人都想参透那天地造化,更有甚者竟利用上古神器打算逆天而行。一个孩子因为一场巨大的阴谋而出生,看似真切的事情到头来却是被人设计好的,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他的亲生母亲……当他看清世间的一幕幕,太多的心酸,太多的痛苦,眼睁睁看着亲近之人一个个死去,少年终于被仇恨所控制,误入歧途,越走越远……谁能把他拉出仇恨的深渊?谁能看清这世间的一切一切?原来,那最可怕的东西就是人心!!!
  • 网游之究极牧师

    网游之究极牧师

    谁说牧师不可以称霸天下,傲世九天。看张跃飞练就神级牧师,暴极品神器,签神级战宠,捧美女,拉兄弟。呵呵群殴我,你们的伤害还没有我的回血多,回家洗洗睡吧。
  • 名门毒宠

    名门毒宠

    他是商业巨子,曾对一人倾心,却不是她她是名门小姐,只为寻一人偕老,却意外被卷入他的阴谋如果说一切随缘,那他们的相遇是否也是冥冥注定?“我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南家大门吧!”男人潋滟嘴角勾起,笑得肆意,“黎家大小姐,这个身份足够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落孤

    落孤

    不过百年而已,若百年之后你还未回来,我愿陪你一起。
  • 修行在仙侠

    修行在仙侠

    三世修行,寻求仙道,何为仙,何为魔。这是一场寻求真我的冒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