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30900000017

第17章 文治武功

张燕此后安下心来学习,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张燕在卢师这里一学就是两年余。

熹平四年正月之末,这一天卢师讲学之后,将公孙瓒和张燕叫到后堂的一个侧厅之中暂候,卢师回转后堂之后良久不见再次出来。

两人不敢私语,安坐在两侧的案几后面,各自琢磨着自己的心事。

张燕不禁回想自己这两年的学习过往:

张燕初时很是低调,为了不太引人注目,每日他都是最早到达讲学的大厅的,先把昨日读过的竹简重新换过,再到后院园中,跟随卢师学习君子六艺中的御和射,朝食之后再回到大厅,一本竹简基本半天就能读完记下,但是大家都在座位上,他也不好频繁站起到书架上去更换竹简。

下午一般是卢师讲学,他讲学比较天马行空,没有什么教学计划,通常是逮到哪本书就开讲,而且只讲他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至于学生是否看过这本书,又能理解记住多少,他不是很在意,而且一本书通常多则月余,少则月半就会讲完,这种讲法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记住书中的内容并且加以更深刻的理解体会的;但是大多的人都能记住他对这本书的主要看法和观点,或者政治方面或者军事方面;所以作为他的弟子,幸运的是一定能够学到一些东西,而且接受到他的想法,不至于一无所获,但若想归纳总结出自己的东西,学有所成,那可就有难度了。

但这种讲法对张燕来说,没有丝毫难度,他记忆力好,读书又快,开始固然不太习惯。但掌握了其中规律,就变得很容易了,比如今天卢师开讲尚书的某部章句,张燕还没有读过,但是张燕明早就会把相关部分的竹简,换到自己的案头,如此一来,对卢师的个人理解和他的观点不但能够了然,对其得出这种观点的思考过程、洞察力也更加有所体会。

通过不断的学习,张燕开始由衷的佩服这老头,其对《尚书》和《三礼》,尤其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尚书》当中记载着看似从古至今发生的一些大事,内容几乎包括了政治、军事、经济、人文各个方面;尤其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老头总能透过表相,看出其实质;张燕虽多出两千年的阅历,但是本身对历史了解的不多,所以历史带给他的感悟也就寥寥无几,更不论要从中领悟出一些治理国家的方略、军事常识来。但是这老头就能,他讲学的核心就是他通过见微知著,从而引发出来的当时的政治制度、军事方略等等。而受卢师的思考方式和洞察力的启发,张燕对这些古文当中的经济和人文,甚至也有了很多自己的看法。

张燕学的很投入,每日的成长也都让他很开心。

而且每天早晨御、射方面的学习,他也进步不小。以他的身体素质和武学基础,这两件事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已经不是精通那么简单,而变成了近乎两项绝技了:

原来骑马的学问也这么大,不但要双脚勾住,双腿夹紧,还要配合马匹奔行时的起伏节奏,不求增幅,但不能逆着那股节奏来,否则马匹会跑的很累,但对张燕来说这都不成问题,他运转如陷泥沼这一式的心法调动体外灵气,减轻自己和马匹的体重,再配合节奏,马匹跑起来之后,几近里弦之箭,他都不敢想象,如果自己骑上传说中的宝马良驹会是什么样!

射箭方面在他自己看来,目前的水平也只算得平平:他不会什么连珠箭什么的绝活(这个卢师也不会),但是百步射透靶心,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他还正在想办法通过灵气来辅助箭矢飞行的速度和准确度,但是目前还没办法做到。

以他目前臂力开三石强弓,或许是没问题的,应为他老师这里最强的弓仅有两石,他开得很容易。

他在御和射方面的特别之处,最先察觉的人是公孙伯圭,因为这两项伯圭大师兄是相当自得的。但当他发现张燕这两个方面的能力之后,也只是自己不再吹嘘罢了,不曾跟人说起他这小师弟如何了得。

所以张燕在心里觉得,自己这个大师兄的心胸啊也就那样了。

卢植是在张燕来求学之后的半年左右,才发现这个弟子不凡的。

不知道张牧是怎么考虑的,在给卢植的信中,张牧很是谦虚,就差没说这孩子顽劣不堪了,一般弟子来此求学之后,三月左右,卢植都要拷问一番,看看学到什么没有,在哪些方面有些专长什么的。考虑张燕年龄还小,他老爹又说的比较保守,卢植在张燕来了六个月的时候才对他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当然给他吓了一跳,他所教授的东西居然没有能难住张燕的!

此后卢植非常重视这个弟子,不但让他正式成为入室弟子,对他的学习进度更是盯得很紧,要求也越发严格。

虽然张燕记忆力强大,但是在卢师这里,学习内容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东西,治政上的理念、军事上的筹谋,这些东西即使在后世也不是张燕能够轻易理解和短期接受得了的。

张燕自己就经常感觉到:自己治理一村还算容易,如果治理一县就难多了,治理州、郡虽然从宏观上有些方法可用,但实际上若是想达到一定的治理目标,自己原本是不可能的;

但是通过在这里的学习,他更加了解了这个时代的一些特点,如果现在再去治理州郡,他就有信心得多了,嗯,暂时也只是有信心而已。

当然这段时间,他与家中也算书信频繁,对家中状况也很了解:他离家半年左右的时候,审姬的师兄终于到来,是个叫做张晟的,张燕觉得这个名字一点印象都没有,但是他的字叫做曼成,而张曼成这个名字,他又好像曾经听过,但是记忆里找不到任何痕迹。

这个人训练村卫还是很有一套的,来信说陆大和林平都被他收做弟子,村中青壮和买来的童仆,在第一年末的时候已经拉起了五十余人的队伍;而且那年也就是熹平二年,冬天的时候,鲜卑果然大举来犯,幽州和并州都遭到的不同程度的损失,但是仍旧未能攻破雁门关。

村卫队伍虽然未得与鲜卑见上一仗,却仍然在护卫村庄安全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从并州涌来很多流民,他们衣食无着,被迫做了盗匪。正是因为村卫的存在,使靠山村得以免受盗匪的侵扰。

同时,有很多世家大族遭受损失,地价大跌近半,张诚按照吩咐,大量购入土地,也不管是不是在靠山村的周边了,只要足够大的,能够建立独立村庄的,都被他买下来,招收流民成立村卫,也都按照靠山村的模式来进行发展。如此一来,虽然摊子越铺越大、安置了很多流民,使得治安环境好转了不少,但是钱粮却越来越不够用,第一年卖掉自家养的三十多头猪、村人养的二十多头猪、二百余只兔、禽类各种分别五百余只,得钱三百五十余万,第二年春,却都变成了土地,得地合有中田一万亩,另分成两个独立村庄。

村卫人数,三村合计一百五十余人;至第二年即熹平三年之末,村卫增至二百四十人。

到今年春,也就是熹平四年春,张燕离家到涿县求学已经两年整,张燕最后给张诚的信中,已经要求他发展规模放缓一些,以免有管理不到的地方。

但前些天收到张诚的回信:去岁末,三村总收入近五百万钱,又新增二村,新增土地近万亩中田,尚余钱百万,有村卫三百余人;

另外鲜卑冬日寇北地为夏育所败;同时寇并州,并有小股近千鲜卑寇入常山,县兵联合各大族家丁、村卫,逼退强敌,各村无损,那张曼成也算有功了。

张燕心道:“还算好了,嗯,幸亏村卫发展的不错,但这样的速度暂时就够了,发展步子迈得太大,会扯到蛋的,也不能总是把钱都花光啊。”

这时卢师终于走了进来,主位上坐好之后,开口说道:

“朝廷已召为师行九江太守,恐将不日起行,从吾学者,多为族中后人,唯汝二人,学已有时,乃不知何志;伯圭虽有官身书佐,吾已留书于乃翁,汝亦不必担心,却不知云鹏,可有打算?”

张燕已经听同学间有议论,说卢师将要到九江任太守,这两天也在琢磨,知道这是卢师对自己不错,想问自己一番,上个月来这里求学的学子,就有刘备和刘德然两人,显然卢师并不关心他们的去向,今天独留我二人在此,看来一则师生情谊问问将来打算;二来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

此时心中暗想:“如果就此回乡,恐怕还得继续求学于他人,才能得到举荐的机会;卢师虽然对真传弟子要求挺高,但对自己也还算满意,听说九江有蛮人作乱,不如跟老师到九江,一来能跟着学些从政经验,二来如果有战事还能亲临战场,学习一些实战经验,如能有机会立些功勋那就更加完美了。”

计议停当,张燕说道:“听闻九江有作乱者,弟子担心恩师单身独往,恐有危险,况弟子颇有些勇力,故弟子愿随恩师同往;或为前驱,或为恩师起居,而恩师就任之后,弟子尤可就近观摩、印证所学。”

卢植点点头,没言语,思考了一番,说道:“甚善!”,转头又看向公孙瓒道:“伯圭?有何计较?”

公孙瓒刚刚得知卢植给自己老丈人留了书信,心中已很是感激,说道:“谢恩师眷顾,瓒欲先回乡拜见家翁,任其安排。”

随后,俩人告辞卢师,各自回房。

审姬正在房中练习书写,她这两年也跟着学到了不少,张燕每到闲下来,都跟她说些当日学到的东西,有不明白的,张燕也乐意给她解释。尤其让张燕感到欣慰的是她终于修得了内息,当然得益于那三式拳法。

“姐姐,在做何书?”张燕坐下来,打个招呼道。

“哦,随意而为。”审姬停下笔,接着问道:“据闻卢师将要远赴九江上任,可是真的?”

“嗯,卢师今日已然明言,吾意随其前往,倘若遇有作乱者,能立些功勋,必能得恩师举荐,姐姐以为如何?”

“妾身跟随少君,少君自行决定即可。少君可有所安排?”随着年龄增长,审姬也越发的明白了很多事理,她也尽量不去干预张燕的决定。

“吾当给真定回封信,其它随恩师安排罢了。”张燕随即动笔写信。

两日之后,张燕随着卢植的队伍出发,据说刘德然和刘备也要同往,被卢师拒绝了,之后听说刘备去寻公孙瓒了,他颇善交往,虽然来的时间短,但是跟各同学相处都很不错。

张燕猜想,可能是卢师所带钱粮也不多,虽然朝廷给发俸禄,但以前为博士时,必然也不多,还有这么多弟子吃住都在这里;卢家虽为大族,但土地也不甚多,还有那么多家人也要养,所以卢师此行仅带了四个家人,随身照顾。

而刘备二人,家境也不宽裕,此行在外,难免花费不菲。

张燕此行是带了十个金饼的,是上次张诚来信时着人捎来的;以前家中没钱,张燕都没用过这东西,此时方知:一金万钱。

队伍人不多,两车三骑:审姬驾驶一辆在前;卢师居后,由两个家人驾车,另两个家人骑马随行;张燕当先骑马开路。

此行途中,但有花费,张燕也都抢着花钱;以卢师的性格,你给他送钱他也不能收,但是旅途之中,张燕花钱定下客栈、买餐、买酒什么的,卢植却也不好拒绝,而且他尤其喜欢喝酒,一路上但若遇到好酒,张燕都毫不吝啬的买来孝敬,所以卢植这一路走来,很是惬意!

但是,队伍出发十天左右,在路过渤海郡、将至南皮城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件事。

当日天色将晚,队伍向东还有七里左右才能进入南皮城,正行之间,就见到前方有两伙人,各持锄头棍棒之类在路旁对峙。

张燕神念中,早有察觉,连忙打马,疾行上前,希望尽早解决,莫误了卢师行程。

同类推荐
  • 太平天梦

    太平天梦

    失败的实验,让我回到了历史上的太平天国,混乱的年代,残破的江山,染血的屠刀,飘舞的洋旗,东南半壁无主,公岂无意乎?虽然我没有地位,但依然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为梦想奋斗,我的梦,一个太平天梦,始于那个炮声不绝的1857!
  • 水浒之最强寨主

    水浒之最强寨主

    穿越水浒世界,成为寨主王伦,有钱有兵有地盘儿,身边还有个貌美如花的贴身丫鬟,很想就这样安心地做个土匪头子,混吃等死,没事就上山打猎下湖捞鱼,闲得无聊带人抢个压寨夫人。可乱世将至,梁山日益壮大,引来了不少人的窥伺,关键是扈三娘既上了梁山,自然是我王伦的女人,怎么也不能让给那个矮子色鬼吧?还有打得一手好暗器的琼英,知府千金程婉儿,娇俏可人花小妹……“别的什么我都能忍,但是跟我抢女人,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于是,一代寨主的帝王之路,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程。
  • 洛华飘零的年代

    洛华飘零的年代

    伫立在大陆二百多年的古老帝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地,守护这个帝国一生的洛华家族从此在人世间消失,一个新兴的国家正在建立,一段关于人性的审判,已经来临,毁灭人类的从来都不是弱小和无知,而是傲慢。战争,权利,欲望从来都是人性的弱点,当所有一切都被洗礼,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洛华年代。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当时主要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影响极为深远。本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选取了部分精华,对原著中的书目做了适当删减,对标题做了重新提炼,撷取了一些在为人处世、才智谋略、道德修养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帮助读者开启通往中国古典文化的殿堂之门。
  • 历史快餐.前四世纪:扩张步伐

    历史快餐.前四世纪:扩张步伐

    到公元前4世纪时,延续中国历史多年的封国开始告别历史舞台——齐国、晋国、郑国……相继灭亡;相互碰撞的火花则愈撞愈亮了——合纵抗秦、齐宋侵略、秦灭巴蜀……兵戎相见。公元前4世纪的西方世界很不安宁,城邦经济基础被破坏,希腊城邦危机发生;亚历山大国王率领马其顿大军东征波斯,剽悍的民族、地跨三洲的波斯帝国消亡,波斯文明也凋零于此。如同东方世界的战国一样,动乱的西方世界里,也诞生了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类的文明巨匠。
热门推荐
  • 赤子剑心

    赤子剑心

    一念一生一生念,一人一剑一剑仙。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新时间,每天下午6点和9点。
  • 东元大帝

    东元大帝

    星辰大陆,强者为尊。少年东元从底层杀到最高层。灭星辰,杀大帝,唯我独尊。(不喜勿喷)
  • 此生不负你情深

    此生不负你情深

    传闻名门之家华氏有个貌丑口吃的五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这还不算,偏偏家族为她指婚的对象还是个渣男,大婚当日,新郎逃婚和三线女明星滚床单弄的满城皆知。本该遭人嘲笑的她,婚宴上玉手一指,给自己抓了个临时替补,完美逆袭。世人这才惊讶,原来五小姐不仅相貌倾城,而且妙语连珠,天资聪慧。隐匿多年,锋芒毕露,天才降世亮瞎世人眼。只是万万没想到,临时替补的新郎竟是个大麻烦。从此华笙夜夜被欺负,某人终于忍无可忍大骂:江流,你个王八蛋,说好了是形婚的?江总一脸无辜回道,“没错啊,我一直在身体力行的维持这段婚姻,简称……行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空中你最亮眼

    星空中你最亮眼

    白伊雪,一个平凡的名字,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过往。出身于不平凡的世界,遇见了三位各有特长的花样少年。在人生的路上,在坎坷难行的成长之路上,她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没事,有我们陪你走下去!”这是多少少女在绝望前想听到的话?突然的生活变化使她一夜成名,在这种情况下,她要做一个抉择:成为明星还是留在三颗守护星身边?你会怎么选择呢?
  • 醉楼兰

    醉楼兰

    看了就知道了,我是雪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谢谢
  • 雨夜行人

    雨夜行人

    新手警官竟成为凶手的下一个目标,自称侦探的男人又与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究竟是该相信人性还是直觉?在她挣扎迷惘的时候,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异世流云

    异世流云

    我在刚成年之际就能成功炼制出魔法武器。不好意思,那是我三岁初学炼器时捣鼓出来的失败货色,本小姐用来切烤肉。紫夕云,修炼天才,全能奇才,天也为之嫉妒,恐怖的天资,异样的身体,神秘诡异的紫色血液,血脉传承的功法,一次又一次的穿越……是巧合?意外?命运?抑或责任?
  • 长胥渡

    长胥渡

    十六岁成年礼,那在胥平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1.那天,满园桃花随风而落,旭日之下,他和她相拥而卧。他轻吻着她的额头,庆祝青梅竹马妹妹的成年礼,他送了她一片青青桃花林。桃花轻舞飞扬,淡淡的芳香十里飘远,青青草地上铺满了粉桃,连着他和她的衣服上,都是一片片,她在此睡着了。2.那天,阳宫庆声连连,红彩布满阳宫上下,本是每朝嫡系公主新婚大典。所有人却不知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霎时间,阳宫惨叫连连,鲜红的血凝成了紫红色,一眼间,大天朝阳宫荒凉凄惨一片。她跪在地上,怀里是她敬爱的父亲,大天朝的国君,终于眼里温热的泪水流下,喉咙向刺一般疼痛,她再也说不出口。3.那天,在血雨腥风之中,她得到了此生最为悲痛的“礼物”。她是大天朝最为尊贵的公主,却在他的眼里微不足道。她手中拿着剑,亲手捏碎了他送给她的红鸾星石,那是他和她的定情信物。她提剑自刎,就在他的面前,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句,你是否后悔?
  • 我有一座愿望屋

    我有一座愿望屋

    世上总有这样多殊途同归的凄惨,那样多弥补不了的缺憾与悔恨。这漏洞百出的人生,你想重来吗?
  • 风寒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