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9800000015

第15章 王者归来

1976年复刊的《人民文学》重新赢得了显赫的文学话语权。这一话语权的获得,是《人民文学》依据自身在拨乱反正中的贡献、内部机制的建设以及确立文学标准等举措中建立起来的。

1976年《人民文学》的复刊,本身就是政治较量的产物。《人民文学》1966年停刊以后,1972年周恩来曾作《关于出版工作座谈会报告》。受此次座谈会鼓舞,李季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一个期刊小组,试图恢复《人民文学》,但未获中央领导批准。1975年7月25日,毛泽东在对电影《创业》的批示中,明确表达出对缺少“百花齐放”的文艺现状的不满,提出“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文化部部长于会泳签发了落款为“文化部核心小组”的《关于筹办刊物的请示》,呈交国务院。经张春桥、邓小平、江青、姚文元等中央领导人批示后,《人民文学》以“创刊”而不是“复刊”的形式出现。主编由文化部副部长袁水拍兼任,施燕平受命由上海来北京,做《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同时为副主编的还有李希凡,编委有马联玉、李季、贺敬之、浩然、张永枚、袁鹰、蒋子龙等。张光年也参与了筹备工作。《人民文学》重新出刊,包含着高层之间的权力较量。邓小平的批示写道:“我赞成。看来现在这个文化部要领导好这么一个刊物也不容易。”1976年,《人民文学》的头4期为双月刊,到10月“四人帮”垮台,变为月刊。1977年1月,张光年代袁水拍成为《人民文学》主编。以上资料参见崔道怡:《早春的记忆》,见靳大成主编:《生机:新时期著名文艺期刊素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吴俊:《关于〈人民文学〉的复刊》,《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2期。1976年第1期《人民文学》发表的《机电局长的一天》(蒋子龙),被认为是对邓小平的歌颂。

1976年1月,停刊近十年的《人民文学》复刊。毛泽东主席再一次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词两首》。

《机电局长的一天》发表未久,就被批判为“给邓小平树碑立传的翻案风黑样板,蒋子龙被强制违心‘检讨’,编辑部曾被指令专题‘检查’”。批判者和被批判者虽处于不公开的对立状态,但思维具有某种同一性。被批判者认为如果将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大道认定为“推行邓小平路线”,那么,“我不仅尊重、崇拜霍大道,还拥护邓小平”。政治指向,在批判者、被批判者、读者那里,具有一致性。参见崔道怡:《早春的记忆》。随着四五运动爆发、“四人帮”被逮捕,对“文革”持强烈批判的力量终于公开而稳固地取得了《人民文学》的编政权。张光年成为《人民文学》的主编。1980年,编委会得以彻底改组,编委均由“归来者”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将一批诗人称为“归来者”。所谓“归来者”指1957年被划为“右派”或“文革”中被“打倒”的文学界人士。改组后的编委成员有:王蒙、刘剑青、孙犁、沙汀、严文井、李季、李清泉、张光年、张天翼、草明、贺敬之、唐弢、袁鹰、曹靖华、谢冰心、葛洛、魏巍。担任。

由“归来者”领导的《人民文学》成了对全国文学实行“拨乱反正”、重组文学秩序的重要机构。1977年由《人民文学》主持召开的两次会议,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该年11月召开的短篇小说座谈会,包括茅盾在内二十多位作家露面。座谈会的议题一是为所谓的“文艺黑线”平反,二是讨论《班主任》等短篇小说在揭露“文革”极“左”势力的功能性作用。12月28日,《人民文学》以一家刊物之力召开了一次只有中国作协才能召开的高规格会议。这次会议属全国性,参加人员二百多人。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为《人民文学》题词,中宣部部长张平化、文化部部长黄镇等到会讲话。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文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如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和文学编辑。

在这一历史转折期,《人民文学》其实是在代行中国作协的职能。两次会议的组织方式、参加人员所属的文学领域,意味着拉开了重组中国文学秩序的序幕。1976年的《人民文学》,不仅回到了创刊时的1949年,比创刊时期还发表了蒋子龙的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1976年《人民文学》第1期。

具有更高的权力和地位。

《人民文学》在80年代初期掌握着确立“新时期”文学标准的话语权。其确立文学标准的方式,除会议之外,是高频率地发表同一类型的作品和主持评定“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如果说上述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为“文艺黑线”拨乱反正和重建文学秩序,《人民文学》通过发表作品和设立奖项,则直接针对着文学“写什么”的问题。以人道主义和政治激情来控诉“文革”所造成的灾难,以及对“文革”原因的文化、心理探源,成为文学的主题。发表在1977年11期《人民文学》上的《班主任》结合了对孩子被扭曲的心灵的真情描写和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的直接呼唤崔道怡是《班主任》的责任编辑。原小说中所写的是“救救孩子”,作者在编辑的“提示”下,加了修饰语,变为“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这种倾向性在作品的改动中更为明显,与易卜生小说和戏剧中的做法相类。见崔道怡:《早春的记忆》,第11页。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反响。这篇小说也成为随之而来的“伤痕”、“反思”文学的发轫之作。之后,书写历史创伤的作品风靡一时。在1977~1981年间,“伤痕”、“反思”小说达到高潮。“伤痕”文学的命名,当在1978年8月《文汇报》发表《伤痕》(卢新华)之后。“伤痕”文学在1979年前后曾受到批评,后来贬义色彩消退。“伤痕”文学被称为“反思”文学的源头,其特征是从“控诉”到对“文革”原因的纵深思索,深入到当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封建主义”积习。

有论者将“伤痕”、“反思”小说作为“文革”后知识分子写作的历史起源。

在“伤痕”、“反思”文学成为80年代初期文学主潮的过程中,《人民文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据考察,1978年和1979年,《人民文学》共发表这类小说92篇,占发表小说总数152篇中的60.53%,如果除去特殊题材的小说及老作家的旧作34篇,则占到78%。

从1978年到1981年,由《人民文学》接连主持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伤痕”、“反思”类小说占有极高的比例。1978年比例为72%,1979年比例为72%,1980年的比例为63%。在这些获奖作品中,发表于《人民文学》上的比全国其他任何刊物都要多。如1978年《人民文学》有12篇小说获奖,占全部获奖总数25篇的48%;1979年有10篇获奖,占获奖总数的40%;1980年为11篇,占获奖总数的36%。

《人民文学》在新时期伊始,在文学界再次起到不可替代的权威作用。这一地位给《人民文学》带来了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在急剧变化的新时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成为社会潮流的情况下,这种先天优势又可能转化为对市场适应上的先天不足。

同类推荐
  • 真的假的谁玩谁

    真的假的谁玩谁

    本丛书集合了国内顶尖故事创作高手的精彩作品,多为当代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题材(如传奇故事、市井逸闻、乡土风情、致富理财、婚恋嫁娶等)为主,内容积极健康,语言通俗生动、机智风趣,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阅读亲和感,特别适合农民朋友阅读和讲述传播。本书为丛书之《真的假的谁玩谁》分册。
  • 诗经里的植物

    诗经里的植物

    认识《诗经》里的植物,能够让人不经意间想象出中华文明曾经生成的场所:心里的一爱一恨、容颜里的一擦一笑、山风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飘一落,虽然已经相隔两千多年,伴随这样的心路历程,让我对生活于其中的家乡土地、山、河流,比所看的,要更为厚重,更为缥缈,更为神秘。因此,在这种亲切感里,爱的心也更真实一些。
  • 柳宗元集3

    柳宗元集3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踏梦犹唱蝶恋花

    踏梦犹唱蝶恋花

    本书为修订版,是作者为了极大的满足最新的读者需求,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了一些改进、增添了一些内容,使得本书更趋完美。本书精选七十余首宋词,分类成章,精研细读,静观默会,试图通过深情演绎词人内心世界的深微玄妙,展示词人情感生命的悲欢离合;勾勒词人人生的起落跌宕,发掘丰富生活的异样情趣;接近已逝千古的生命魂灵,感悟古典之中的现代情怀;寄寓人文关怀,穿越时空,对接古今,探寻生命永恒真谛。该书文采飞扬,诗情洋溢,对接生活,融进小资情调,渗透生命体悟,以智慧碰撞智慧,以心灵共鸣心灵,以激情感染激情,相信会使当代读者亲近宋词,喜欢宋词。
  •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作为一本城市生存手记,从火车站写到了博物馆。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我们的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就是坐着火车进城的。在他们的印象中,火车站含有颠沛流离的意味。对很多新生代援建者来说,父辈们也是坐着火车从一个城市到了另一个城市。所以,我们觉得火车站是一个恰当的开始。而博物馆,收藏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也昭示着一个城市的未来。博物馆是一个适合在困窘或无聊时在里面思考或者发呆的地方。也许很多人没去过本市的博物馆,我们强烈建议你能去看看,相信不会没有收获。根据上述理由,我们把火车站和博物馆这两种建筑作为地标,镶嵌在本书的两边。
热门推荐
  • 夺舍成异界最强魔主

    夺舍成异界最强魔主

    雾霾中毒而死,死后却意外穿越成魔宗门三少主。父亲虽好,奈何看不上自己,怎么办?林枫只好靠着夺舍系统一步步往上爬,夺舍天资,夺舍修为,夺舍武技。什么!夺舍失败?没关系,再来一次!夺舍在手,天下我有!
  • 爆笑萌妃腹黑帝

    爆笑萌妃腹黑帝

    片段一:“王,王妃说今晚要去青楼找一百八十个男妓伺候。”“哦?那今晚就摆驾青楼,本王要去陪王妃!”片段二:“去告诉王妃本王被吊在树上了,让她来救本王。”“王妃,王被吊在树上了。”“嗯,我知道了,就让他继续吊着吧!”“王,王妃说让你继续吊着。”“你再去告诉王妃说,本王吊在树上时被一个美女掳走了。”“王妃,王被美女掳走了。”突然,“砰”的一声,是物体掉落的声音,某女勾唇一笑:“不是被掳走了吗?”“是啊,可是不巧的是她把本王丢下后自己走掉了。”“那你再去找她呗!”“不就在本王面前吗?爱妃……”
  • 奇葩脑洞说

    奇葩脑洞说

    不一样的脑洞,不一样的精彩。为什么是奇葩,我就是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烟火。
  • 军干子弟

    军干子弟

    杨元朝是军干子弟,政治前途看好,正在提拔的关键,处处以衙内自居的哥哥却犯下命案,被绳之以法。杨元朝为此放弃升迁机会,为照顾家乡军区的父母,同时抱着自省的心理去往家乡。从市刑处到公安厅,杨元朝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与努力?还原一群真正的军干子弟……
  • 妃是尘中不染尘,奈何情深遇良人

    妃是尘中不染尘,奈何情深遇良人

    紫魁降世则帝王归,得此人者得天下。她本是一医科女,不想一朝穿越成了世人争夺的紫魁星。时运不济,她是被人抛弃的唐家小姐,改名换姓,她成了流落在外的叶家嫡女。渣爹无情,白莲花陷害,娘亲惨死,这些她要血债血偿。破庙长大,干爹离去,她只身在外闯荡,阅尽世间爱恨情仇。赏花时节与那北郡王爷一见倾心,迷渊瘴受伤她幸得瑞兽赠丹,药圣阁试炼成为五位长老的关门弟子,闲逛黑市她赚得钵满盆满……然而好景不长,紫魁星身份暴露她成了众矢之的,偶遇叶家人她不知所措,众多复杂感情牵扯其中,最终还是在万家争夺后身死。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十里红妆凤冠霞帔,我许你一世繁华。原来,那个人从来没有变,自始至终都在等她……
  • 萧小梦之神的幻想

    萧小梦之神的幻想

    讲诉萧小梦的传奇幻想人生,萧小梦的幻想——神的幻想
  • 怪谈杂记

    怪谈杂记

    一眼北弥山上的灵泉,养育了无数北弥山下的生灵,山水有灵而生精怪,传闻北弥山上有一蛇仙,山下一个名叫河洋坳的村庄里,住的都是蛇仙与人类繁育的后代,在古代,河洋坳里的人,和北弥山上的精怪生活在一起,于是便有无数的事迹流传到了现在,而我要说的,便是这无数传承下来的故事中的一部分,我叫武侯爵……
  • 嗜魔人

    嗜魔人

    神魔不分,天道沦丧,且看叶枫谱写一曲可歌可泣的嗜魔离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农家人

    重生农家人

    她重生而来,只是为了过与前世不同的生活,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只为在不同的时代里,求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