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5700000024

第24章 《格林童话全集》汉译研究 (4)

因此,每个时代拥有适合时代气息、符合时代节拍的优秀译本是必要的,而每个时代出现了合适的优秀的译者就让这个必要性成为了可能!

第三节 (1)

魏以新译本与杨武能译本的各自特色

综观格林童话汉译史,一个多世纪以来,因为中国的幅员辽阔,无论是节译本,还是选译本、编译本、插图注音本等,在图书货架上还真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但要我们列出格林童话全集的中译本,那就实在是太容易了。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算上《时谐》版本、魏以新版本、杨武能版本,接下来的还有上世纪50年代翻译出版的丰华瞻版本以及1997年出版的徐珞/余晓燕/刘冬瑜版本,如果再进一步要求列出依托德文原版本翻译的全集中译本,那就只有三个版本符合条件了,即魏以新版本、杨武能版本以及徐珞/余晓燕/刘冬瑜版本。

在这些版本当中,魏以新译本与杨武能译本可以说是格林童话汉译史上两个举足轻重的杰出译本,他们分别演绎着格林童话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翻译水准及“特殊读者们”的接受状况。魏以新翻译格林童话的年代是20世纪30年代,杨武能翻译的时代是90年代,两者差了近半个世纪。而在这期间,无论是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的期待和理解,还是它们的中文本译者的具体情况,都有着天壤之别,无法比肩而论。作为格林童话“特殊读者”的两位译者魏以新与杨武能,两者因为迥然相异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继而是个人因素,两个译本的文本也就呈现出各自迥然相异的特征,同时也体现着两位优秀译者不同的翻译原则与思想,对格林童话不同的“特殊”接受状况。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把这两个最为重要的格林童话全集中译本放置在一起,让我们得到重温两个杰出译本的不同快乐。

一、“直译”与“意译”

格林童话中存在的异质文化差异、不同的民风习俗、宗教信仰、社会背景等翻译难点,魏以新是坚守“信”,采用“直译”的手法,并借助加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杨武能的译本通篇很难找到一两处注释,很多情况下,他都采用完全的直译。歌德曾讲:“即使最认真仔细的翻译,也总会带点异味,由于语言使用习惯不同的缘故。”杨武能在讲文学翻译时不仅引用过这句话,而且认为是歌德在讲翻译这一营生的局限和难处,不知这是否是正确理解杨武能上述翻译技巧的真凭实据。

比如第五个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老山羊用剪刀剪开狼的肚子,先前被狼吞进肚子的六只小羊,一个接一个地跳了出来,都没有受伤。这时候,“它们抱着亲爱的母亲接吻,喜得手舞脚跳,好像正结婚的裁缝一样。”为什么要比喻成结婚的裁缝,魏以新在此处加了注释——“ 裁缝:德国俗语说,裁缝身体很轻,容易跳跃” (见19页)A。 杨武能译本中,则直接照原文译出,“小家伙们拥抱了自己的妈妈,欢蹦乱跳得像个当新郎的裁缝。”(见21页)B,没有加任何解释。

再比如第70个故事《三个幸运儿》中,父亲死后,老大带着父亲给的公鸡,出门游历,寻找一个还不知道有公鸡的地方,去找到幸福,可是无论走到哪儿,公鸡到处都有:“大儿子在城市里老远就看见公鸡落在塔上,随风旋转”(见219页),魏以新就“塔上的公鸡”做了注释,说“这里指的是风信器,样子很像鸡”。而杨武能在译文里照直翻译,没有只言片语的说明:“在城里,他老远就看见公鸡站在高塔上,随风转动”(见249页)。同样的例子如第99个故事《玻璃瓶中的妖怪》,妖精被放出来后,对放他的小伙子大吼,说他自己“是强有力的墨丘利乌斯啊”(见332页),这个墨丘利乌斯是谁,杨武能没有做解释,而魏以新则对他翻的“默尔库利乌斯”做了注解,说他是“众神的使者,贸易神”(见291页)。

1813 年,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他的论文《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到翻译的途径:“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即韦努蒂的“异化”原则,奈达的“归化”原则;钱钟书相应地称这两种情形叫“欧化”与“汉化”。凡是遇着这些“异质文化”,杨武能要么像上面例子当中的做法,“去到外国作家那里,适应他的生活状态、言语方式和其他特殊习惯”,把它直译出来,译文多少带着点“异味”;要么更多时候还是“要求把外国的作家接到咱们这儿来,使我们能够视他为自己人”C,把它们“意译”出来。

例如第七个故事《好买卖》的原文开头是这样的:

Ein Bauer, der hatte seine Kuh auf den Markt getrieben und fur sieben Ta-ler verkauft. Auf dem Heimweg mubte er an einem Teich vorbei, und da horte 【A此节当中有关的摘录均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49年出版,2003年重印的魏以新译《格林童话全集》。在摘录处注明了页码。B此节当中有关的摘录均来自:(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格林童话全集》,前引书。在摘录处注明了页码。C杨武能《三叶集——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前引书,第325页。

】 er schon von weitem, wie die Frosche riefen ak, ak, ak, ak. Ja, sprach er fur sich, die schreien auch ins Haberfeld hinein: sieben sind′s, die ich gelost habe, keine acht. Als er zu dem Wasser herankam, rief er ihnen zu:Dummes Vieh, das ihr seid! Wibt ihr′s nicht besser? Sieben Taler sind′s und keine acht. Die Frosche blieben aber bei ihrem ak, ak, ak, ak

【魏以新译】一个农夫把他的母牛赶到集市上,卖了七个塔勒。他回家的时候从一个池塘旁边走过,老远就听见青蛙叫:“阿克,阿克,阿克,阿克。”他自言自语地说:“是的,它们叫的一点道理都没有,我卖的钱是七,不是八。”他去到池塘旁边,向它们叫道:“蠢畜生,原来是你们!难得你们不晓得吗?那是七个塔勒,不是八个。”青蛙还是叫道:“阿克,阿克,阿克,阿克。” (见24页)

【杨武能译】一个农民把他的一头母牛赶上集市,卖了七个银元。回家的路上,他得经过一片池塘。大老远就听见青蛙们叫:“呱——呱——呱——呱——”“嗨,真是胡扯蛋。”他自言自语,“我卖的是七个银元,不是八八八八!”走到了池塘边上,他便冲青蛙喊:“你们这些蠢货!未必我还没你们清楚?是七个银元,不是八个。”青蛙却仍旧叫:“呱,呱,呱,呱。” (见28页)

魏以新在译文中,把青蛙的鸣叫声“ak”直接译作“阿克”,这与原文的内容完全对等,还按照中文的音译进行的,并且魏以新还对他译的这个“阿克”做了注释,说“近似德文‘八’字音”,也就是“ak”这个音与德文“acht”(八)这个单词的发音接近。而杨武能直接将原文中的“ak”做了“意译”,采取了归化原则,按照我们中国人习惯的青蛙叫声来翻译,而按照中国字“呱”的发音,这一来他译的青蛙的叫声真还与我们的数字“八”押了韵。整个故事开头读起来,显得节奏感很强。

还是在这个故事里,农民第二次遭遇的动物是一群狗。这些动物的叫声,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人们有着自己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而且格林童话故事中原作者运用了类似于文字游戏的“发音游戏”,将狗叫声与德语单词“was”(单词本身的含义是“什么”的意思)发生了联系,这样上下文衔接一起,德国民族看了肯定是会心一笑,但要把它转成中文,并能保持这种关系真是不太容易。那么,魏以新在狗叫声以及农民的反应上,仍然采用的是“直译”方法,将单词“was”同样按照中文音译成“瓦斯”,并在页脚加了注释(瓦斯:近似德 文“什么”Was音)。杨武能则用“意译”的方法,将狗叫声译成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呼哧呼哧”,把农民理解的狗叫声译成“我吃我吃”,这样,不仅将原文中的那层“关系”译了出来,而且趣味横生,见下面的译文:

uber eine Zeit erhandelte er sich wieder eine Kuh, die schlachtete er und machte die Rechnung, wenn er das Fleisch gut verkaufte, konnte er so viel lo-sen, als die beiden Kuhe wert waren, und das Fell hatte er obendrein. Als er nun mit dem Fleisch zu der Stadt kam, war vor dem Tore ein ganzes Rudel Hunde zusammengelaufen, voran ein grober Windhund: der sprang um das Fleisch, schnupperte und bellte was, was, was, was. Als er gar nicht aufhoren woll-te, sprach der Bauer zu ihm: Ja, ich merke wohl, du sagst was was, weil du etwas von dem Fleisch verlangst, da sollt ich aber schon ankommen, wenn ich dir′s geben wollte. Der Hund antwortete nichts als was, was.(64页)

【魏以新译】过了一些时,他又买了一头母牛杀了:他计算,如果牛肉卖得好,可以得到两头牛的价钱,还能赚一张皮。他带着肉进城,城门前有一大群狗跑来,顶前头的是一条大猎狗,围着肉蹦跳,闻了闻,叫道:“瓦斯,瓦斯,瓦斯,瓦斯。”它叫个不止,农夫向它说:“是的,我知道你问:‘什么,什么,’因为你要一点肉;如果我给了你,那我就倒霉了。”那狼还是回答说:“瓦斯,瓦斯。”(见25页)

【杨武能译】过一些时候,他新买了一头母牛。他宰了牛准备去卖肉,一算除了赚回两头牛钱,还白得一张牛皮。眼下他正运肉到城里,不想在城门口碰见一大群狗,跑在头里的是只大狼犬。这畜牲围着牛肉蹦来跳去,又是嗅又是“呼哧呼哧”地发出声音。见它一直不肯罢休,农民就说:“是啊,我听懂了,你想要一点肉,所以说‘我吃我吃’。可要是我给了你,我就倒霉喽。”狼犬呢,除了“呼哧呼哧”没别的反应。(见28页)

第三节 (2)

同类推荐
  • 美在自然

    美在自然

    《美在自然》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考察自然论从哲学到美学、从萌生到发展的历史轨迹,厘清了文艺自然论的几个阶段。下编主要是对“自然”的美学内涵展开逻辑分析。全书力求对“自然”作出准确的现代阐释,不作悬想和推断。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 最后的罗布人

    最后的罗布人

    本书记述了新疆的人文地理发现。中国西部,有一支世代依罗布泊水域而居的罗布人。100多年前,在环境恶化的重压下,罗布人举族撤离了“水草丰美”的伊甸国——渔村阿不旦。罗布人的历史命运、罗布泊是“游移”与古国楼兰的兴衰,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身兼作家、学者、探险家三重身份的本书作者在十几年间,沿罗布人推却的足迹一次次深入到如今已是大漠腹地的处处荒村,一步步走进了历史的死角,并以牵系古今的视野和走进丰富的经历,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发生在罗布荒原的真实故事。
  • 掌镜十年

    掌镜十年

    他在广袤无垠的汉中平原欢快地奔跑,他在苍凉壮丽的戈壁荒滩绝望地呐喊,他坐在斜阳笼罩下的天安门广场抱头痛哭,年轻的高波就这样走了一条艰难曲折的为梦想跋涉之路……
  • 在他乡·远去的老调

    在他乡·远去的老调

    本书中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随着时间流逝的,不仅仅是年华,还有那些在历史的灰烬中渐渐封存的记忆。
热门推荐
  • 鱼书雁信

    鱼书雁信

    我对你的喜欢如同鱼与雁,隔着深海,隔着天空,青春的悸动化作一封封信件,把年少的爱意放在心底,这本书带你回忆最美好最值得珍藏的青春爱情,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当赴一场浪漫邂逅青春爱恋不负时光不负理想。
  • 炼金术师手册

    炼金术师手册

    何为炼金?炼金至上的世界,伴随战争的结束,少年终将踏上旅途……
  • 鬼刃之间

    鬼刃之间

    他全家覆灭被洗胸后太君收为杀手忍者,从小只知第一绝对听从,第二杀人。却在错的时间遇见
  • 七月琉璃血

    七月琉璃血

    在因果里参破不到答案的,我们将他归因于宿轮。宿轮,萌籽尘生,菩根子落,耶识花开,一生为骨,画骨刻心。相传,世间有一种石头,名曰忘生石,此石勘破人世生死,宿因缘孽。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它更像一把标尺,尘生宿根的标尺。何为宿根,说白了,也就是人心。而人心,是一种难以衡断的念,正因取舍难判,却也造就了这样一个森罗繁象的世界。有一个人,说过这样一段话:“菩提初诞,情籽花开。妄念入境,当忘其心。债因情起,莫因缘定。得增一分,舍减一分。于生于死,皆非情至。”而那个人,也就是这个故事的原罪----画骨嶷。
  • 恶魔校草动心于她

    恶魔校草动心于她

    “安若馨”这个安静甜美的名字,是个人都会认为这个女生肯定是个知书达理的窈窕淑女吧!那么你就错了!她的性格正好相反!这样的她会与出了名腹黑的恶魔校草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终究世界

    终究世界

    世界终究有一个结果,最终世界,战乱纷飞,大千世界,却只探索了三千,三十三天,神域……
  • 重生缘来是你

    重生缘来是你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回到了过去,你会怎么做?如果有一天,你的初恋情人再次狭路相逢,你会怎么做?如果有一天,有个人告诉你,回来吧,这个世界的纷扰都不属于你,你又会怎么做?两个时空的交错,到底是年少时狭路相逢的好戏,还是后知后觉的残缺美丽?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陪你!
  • 绝缘风云

    绝缘风云

    未知的结局未知的猜测,你的人生是否有你自己掌握,是否有你自己看待,难道就任由他们(她们)欺负么,还是反击于他们(她们),我们的命运因由我们自己掌控不介于上天为我们安排,我们不因于自私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三分情,七分骗,路太长别嚣张,以后指不定谁辉煌。
  • 大婚晚成:律师大人惹不得

    大婚晚成:律师大人惹不得

    “好久不见”当他轻声说出这就简单的问候语时。她却哑口无言。十一年前,他是她最信任的人。十一年后,她却对他百般拒绝。“如果不爱他,就放开他!”那个小小的助理与她当面谈判,“洛倾眉,我求求你,能不能活的自私一点,多为自己考虑一下!”闺蜜骂她。“洛倾眉,今日,你让我失去所有,他日定当让你身败名裂!”竞争对手也威胁她。无论别人如何看她,在他的心理,永远只有一个洛倾眉:“倾眉,今后,一切有我。”“穆青云,我求求你,离我远一点吧!”为了不给他添加麻烦,她吼他。他却拥她入怀,一纸法律文书啪的拍在桌上:“我偏不。这一辈子,就要这么护着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本书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颜氏家训》共二十篇,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这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从总体上看,《颜氏家训》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不失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它不仅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研究古文献学,研究南北朝历史、文化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