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9800000035

第35章 1949年

“1月22日”

此次失败最大原因,乃在于新制度未能成熟与确定,而旧制度已放弃崩溃,在此新旧交接紧要危急之刻。而所恃以建国救民之基本条件,完全失去,焉得不为之失败!

这是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引退”的次日所写的日记,只好在这里自圆其说啦!

“2月1日”

为政二十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着手太少,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更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主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已晚也。

这一段日记也可以视作蒋介石日后在台湾执行土地改革之决心的准备。此日记是他引退后在故乡奉化溪口所写。

“2月3日”

近日军民心理动摇已极,无人无地不表现其悲观主义之情绪,可说对剿匪戡乱信心及对革命与国家之责任心完全丧失,尤对领袖之信仰心亦不存在,此种精神之影响,比之于共匪之暴动阴谋更为危急。上海同济大学生击伤市长,舞女结队捣毁社会局,以及申新纱厂之暴动,皆为共匪在我经济中心捣乱,扰害社会,颠覆政府做有计划之暴动。虽情势愈急,险象万状,唯余之信心绝未为共匪虚声暴动所动摇,自信尽我人事,不忧不惧,必能打破此一最大最后之难关而获得最后胜利与成功也。

当中共提名蒋介石为战犯时,他曾有强烈之反应。以后美代理国务卿及总统杜鲁门亦提出此举之不公平,蒋介石即记入1948年12月31日之本月反省中。

及至接近局势最黯淡之阶段时,他写了这则日记。

至此他仍将与中共军队作战视为他“主持”之对日抗战之延长,上下信心之关系亦应一切如前。及至险象毕露,他之不服输的态度,亦与在南京武汉撤退时无异。

可是,亦即在写此一段时,文中也承认城市中军民普遍地厌战,国民党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2月5日”

共匪于今日广播,明白表示:“不承认李宗仁所代表之南京政府”。未知李宗仁与邵力子、张治中等人当作何感想也。彼等哄颜还至此,当计其革命历史与人格乎?

李上台后,蒋介石诸事不与合作,并处处给他制造麻烦,蒋李之间的斗争更加激化了。李宗仁于此困境中开始了对中共的和谈。

1949年1月22日,李电邀李济深、章伯钧、张东荪等共同策划和平运动。与此同时,又命行政院派邵力子、张治中、黄绍?、彭昭贤为和谈代表,等候和中共商定地点后,进行和谈。又派邵力子到上海访见宋庆龄、章士钊、颜惠卿、黄炎培、罗隆基、张澜等人,请求为和谈有所促进。

看到李宗仁的活动后,中共于23日发表声明:(一)与南京政府谈判,并非承认南京政府,乃因其尚控制若干军队;(二)谈判地点,俟北平解放后在北平举行;(三)反对彭昭贤为南京政府代表;(四)战犯必须惩治,李宗仁亦不能免。李宗仁见此情况,又赶紧表明“和谈诚意”特命行政院实行七项措施:

(一)将各地“剿匪总司令部”改为“军政长官公署”;(二)取消全国戒严令,接近前线地区,待停火后取消;(三)裁撤“戡乱建国总队”;(四)释放政治犯;(五)启封一切在戡乱期被封之报馆、杂志;(六)撤销特种刑事法庭,废止特刑条例;(七)通令停止特务活动,对人民不能非法逮捕。

但行政院并未完全照办。27日,李宗仁又致电毛泽东,声明他同意在八项条件基础上谈判,请中共迅速指派和谈代表。这个电报李未与孙科商量,也未经中常会和中政会讨论,蒋得知后立即打电话和孙科联系,要孙抵制李宗仁,迁院广州。孙科唯蒋命是从,便于28日、29日和内阁要员离南京到上海;并议决于2月4日将行政院迁往广州。蒋也决定将中央常务会议移往广州举行,以便进一步控制行政院。这种迁院决议,孙科连李宗仁代总统也不告诉,实在是根本不把李代总统放在眼里。蒋不仅策动孙科行政院,还策动立法委员前往广州。凡赴广州者,每人送船票一张,美金百元,并且给港币三百元的特别津贴。但留沪多数立委,仍愿到南京支持李宗仁。蒋“引退”后,把李宗仁的南京政府搞得四分五裂,难以工作。

中共又要求李宗仁与美国断交和帮助消灭蒋军势力,但李不答应。

中共则于2月5日发表广播声明,不承认李宗仁南京政府。对此,正中蒋介石下怀,他非常高兴,于当天写下了如上日记。

“3月28日”

可决定其为十足的投降之代表。但共匪是否接受其投降,是一问题耳。李宗仁和谈方案,其中心条件,无异于协同共匪消灭国军之基础耳。

关于和谈限度问题,蒋介石给定了个“基调”:一、“确保长江以南若干省份的完整,由国民党领导”。二、“使双方在未来政府中保持同等的发言地位”。三,关于军队改编问题,确定双方比例,“自行整编”。这个和谈限度实质上是一个“划江而治”的所谓“平等的和平”方案。与中共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相距十万八千里。

孙科与代总统李宗仁闹分裂,遂于3月7日辞去行政院长职务。四分五裂的国民党,行将崩溃,行政院院长一职,也乏人问津,大概都不愿出来做国民政府的送葬人。李宗仁求何应钦出来帮忙,何说:他没有蒋先生的赞许,不敢做任何事情。李宗仁派吴忠信同张治中到溪口,请求蒋介石允许何应钦出任行政院长。蒋介石给何打电话,相当冷淡地说:“既然德邻想让你担任那个职务,接受下来吧。”国民政府这才有人组阁。

张治中、吴忠信这次来溪口,还有一件事,就是想劝蒋介石出国。因为李宗仁说:“现在这种政出多门,一国三公的情形,谁也不能做事,我如何能领导?”李还威胁说:“我们管不了,就交还给蒋吧!总统不过是代理,一走就可以了事的。”李宗仁还将劝蒋介石出洋的消息透露出去。于是中外报纸都登出:国民党几个重要人物正在劝蒋出洋云云。

蒋介石在溪口气愤地对张治中、吴忠信说:“他们逼我下野是可以的,要逼我‘亡命’就不行!下野后我就是个普通国民,哪里都可以自由居住,何况是在我的家乡!”他这几句话,把别人的嘴巴封住了。

国民党和谈代表团于1949年3月24日正式组成,并制定了一个和谈腹案和国防部对和谈的意见。代表团并决定于4月1日赴北京与中共举行谈判。张治中对屈武说:“我们在北上以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就是我们商定的和谈腹案和国防部的意见,必须向蒋委员长汇报。这样的大事情,必须委员长点头才行。请你和我一道再到奉化去一趟。”于是在3月29日,张治中与屈武二次飞往溪口,在飞机里张治中对屈武说:“你同蒋经国的关系很好,你们是什么话都可以谈的。到奉化后,我同蒋委员长谈,你就同蒋经国去谈,他对他的老子还是有影响有作用的。”

到溪口以后,我就感觉到这空气和上次颇有不同。到那里的人不少,有些露了面,有些没露面。当我把和谈研究的大概情形告了蒋,并把上述“腹案”给他看。他只说“我没有什么意见”,“你这次负担的是一件最艰苦的任务,一切要当心!”此外,就广泛地谈,没有具体的意见。(张治中回忆)

蒋经国在3月29日的日记中也记述了这件事:当蒋收到张要来溪口的电报时,蒋说,“他来不来无所谓”。张来溪口后,蒋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只邀他游览溪口附近的风景。

蒋氏父子为何“冷淡”?因为他们认为张等到北平,实质上是投降。

这到底是不是向中共投降?毛泽东是这样写道: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不许讨价还价。其交换条件是不打桂系和其他国民党主和派;一年左右也不去改编他们的军队;南京政府中的一部分人员允许其加入政治协商会议和联合政府;对上海和南方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允许给以保护。

“4月17日”

共匪对政府代表所提修正条件二十四条款,真是无条件的投降处分之条件。其前文叙述战争责任问题数条,更不堪言状矣。黄绍?、邵力子等居然接受转达,是诚无耻之极者之所为,可痛。

国共和谈在北京进行近半月,双方军事力量相差明显,这种谈判不可能是“马拉松”式的。4月15日,周恩来宣布了中共拟定的八条二十四款的《国内和平协定》,要求南京政府必须在4月20日以前表明态度。

国民党代表团对这个《协定》作了研究之后,认为中共已接受了他们所提半数以上的意见,特别是关于战犯问题,作了很大让步“所以代表团一致的意见,认为尽管条件过高些,如果能了然于‘败战求和’、‘天下为公’的道理,不囿于一派一系的私利,以国家元气,人民生命财产为重,那么,就只有毅然接受,以诚心承认错误,以勇气接受失败,则对国家、对人民、对国民党保全者实多,总比顽固到底,失败到底好”。

4月16日,黄绍?和屈武携《协定》回南京,李宗仁不敢做主签字,他立即派人送溪口“转呈”蒋总裁过目。同时,张治中也给蒋写了封信,交屈武带回南京,再托吴忠信转交,希望蒋“断然暂时出国,摆脱一切牵挂”。

然而,历史上的失败英雄,在关键时刻是很难听得进去忠言的。

“4月30日”

4月份最重要之事,莫过于共匪对政府所提“国内和平协定”条款,使李代总统等主和求降甚至谓“投降即光荣”之投降派亦无法接受,而不得不宣告和谈决裂,重新作战。此固最近时局中遭遇重大艰难;然中华民国生机与国民革命之复兴,亦即在于此也。……

其(共产党)所用之方法虽有不同,而其非得余而不能甘心。以及其非彻底毁灭我国家之基本不可之目的,则完全不同。

中共的《国内和平协定》,于4月16日由国民党和谈代表黄绍?和顾问屈武携回南京。何应钦立即将这个协定呈送给蒋介石。蒋介石看后,气急败坏,竟骂出一句不伦不类的话:“文白无能,丧权辱国!”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也把中共所提之协定视为“征服者对被征服者之处置”,“竟甚于敌国受降之形式”,“形同最后通牒”。

4月30日,蒋介石乘“泰康号”军舰抵达上海,在龙华机场召开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上海警备司令陈大庆,上海防守司令石觉,上海战区空军司令毛瀛初等。蒋介石对淞沪防务又作了周密的部署。会上,蒋介石训话时说,坚守住上海,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届时即将得到美国全力保护,我们就会重新光复全国,这是至关党国存亡之战役。

5月1日上午,蒋介石在汤恩伯的司令部,召集在淞沪的各中央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主要是黄埔系)开谈话会,会上成立了由中央各军事学校同学会组成的“非常委员会”。蒋介石成立这样一个委员会,是想以他黄埔老校长的名义,将已呈四分五裂状态的中央军校系统出身的将领重新集合起来,达到收拢嫡系部队的目的。但是,好多人接到蒋介石的通知,并不到会。如黄埔正宗嫡系将领、南京卫戍副总司令覃异之,就在蒋介石召开会议的当天上午,从上海出走,回广西老家去了。

“8月10日”

马歇尔、艾奇逊因欲掩饰其对华政策之错误与失败,不惜彻底毁灭中、美两国传统友谊,以遂其心,而亦不知其国家之信义与外交上应守之规范;其领世界之美国总统杜鲁门竟准其发表此失信于世之“中美关系白皮书”,为美国历史上留下莫大之污点,此不仅为美国悲,而更为世界前途悲矣!

8月5日,蒋又遭到一个出乎意外的更加严重的打击。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其中有一部分内容严厉地指控了国民党的堕落、腐败和无能。它说蒋介石是自招失败。美国的任何新的对华政策或额外援助都无法挽回由蒋介石的行动所造成的损失。

在白皮书里,也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共和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

美国这份白皮书,使蒋介石和中共都表示深恶痛绝。

蒋介石说:“马歇尔、艾奇逊因欲掩饰其对华政策之错误与失败,不惜彻底毁灭中、美两国传统友谊。”蒋介石还以中华民国外交部(广州这时还存有国民政府)名义,发表声明,大意是:美国在如此重大时期,竟然有此落井下石之举,致使中国在国际间的威信蒙受损伤,在国内则使政府及军队士气都受到严重打击。

毛泽东针对美国白皮书,接连写了五篇文章,以《新华社》社论发表,揭露美国一贯执行着侵略中国的政策。

杜鲁门为了自己避免这场灾难:平息保守派的不满和防止政府再被指责对华政策的失败。给蒋介石以“毁灭性打击”,也在所不惜了。

“11月21日”

德邻(李宗仁)出国,既不辞职,亦不表示退意,仍以代总统而向美求援,如求援不遂,即留居国外不返,而置党国存亡于不顾。此纯为其个人利益打算,其所作所为,实卑劣无耻极矣!

11月28日,解放军先头部队已抵重庆市郊的南温泉,重庆已被包围。蒋介石带领蒋经国巡视重庆市区,见“情况开始大乱”,“交通阻梗;宪警皆表现无法维持现状之神态,一般人民更焦急?徨,愁容满面。部队亦怪相百出,无奇不有,言之痛心!”

11月29日,重庆市内已闻解放军炮声,从广州迁来重庆的“国民政府”即日迁成都,却不见“国府”最高负责人李“代总统”随行。原来李宗仁早在11月13日,即蒋介石来重庆的头一天,为逃避蒋介石逼他“让位”,而逃离重庆,遂即“赴美国治疗胃疾”。蒋介石说:“德邻(李宗仁)出国,既不辞职,亦不表示退意,仍以代总统而向美求援。……实卑劣无耻极矣!”中午,蒋介石在山洞陵园召集军政头目开会,布置撤退及对重庆进行大破坏。到晚10时,蒋介石住所陵园后面,“已枪声大作”,蒋经国催促蒋介石“早离此危险地区”。当父子两人乘车开出山洞陵园时,汽车拥挤,路不通行,混乱嘈杂,前所未有”。蒋介石的轿车,在通往白市驿机场的途中,被阻塞三次,无法前进,蒋介石不得已乃下车步行,“午夜始达机场”。蒋介石当夜就睡在“美龄号”专机里。

11月30日天明,“美龄号”起飞之际,解放军距重庆白市驿机场仅10公里了。

“11月25日”

此实为近年来,最为欢欣之事。

8月6日,蒋氏父子经舟山,由定海飞汉城。李承晚结识了曾是世界四巨头之一的蒋,招待十分周到,且向他进苦口良言。于是蒋李发表联合声明,但这是做给美国人看的。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宣布“一边倒”;8月至9月,毛为《新华社》一连写了好几篇评论美国《白皮书》的社论,语调强硬,对美国态度冰炭不相容。同时,美国又支持蒋封锁中国大陆沿海港口,企图迫使中国屈服。往日和今日的恩恩怨怨,一起涌向心头,中美建交的迹象不见了。

9月下旬,美国对华态度又明朗了,声明“承认台湾为中国之领土”。同时参众两院通过援助蒋政权750万美元法案,并决议“对远东反共联盟”之赞助。蒋心头燃起了希望之火。

11月25日,美共和党参议员诺兰夫妇,经台北飞重庆拜访蒋介石,这正是蒋在大陆深感山穷水尽的时刻;蒋设宴款待,铭诸肺腑,他写了本天的日记。

“12月25日”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犹如今日生。过去一年间,党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已彻底失败而绝望矣。如余仍能持态养气,贯彻制度,则应彻悟新事业,新历史,皆从今日做起。近日独思党政军改革方针与着手之点甚切,此时若不能将现在的党彻底改造,决无法担负革命工作之效能也。其次为整军队,以求内部转纯,团结一致。

蒋介石自大陆最后逃出来后,屡获失败消息。21日接胡宗南请示,批准放弃成都,突围退保西昌。23日,胡宗南飞逃海口,被蒋逼令回西昌,并要顾祝同严办,经顾缓解,让胡到西昌戴罪立功。1949年12月24日,蒋知西南的顽抗,已无希望,心绪自是极为低沉,这又是他的一个噩梦。在受着巨大的震动后,蒋为了清醒一下头脑,便带着全家,自台北往游日月潭,住涵碧楼。在游船上,蒋竟钓到了一条数尺长的大鱼。以后日月潭将此大鱼的照片陈列展览,这时蒋不断地说:“好!好!”,冰冷的面孔也露出了些笑意。这件小事竟使蒋氏父子非常高兴起来,认为新的一年必然顺利。

蒋遂率领全家在涵碧楼度过圣诞节。圣诞节这一天,蒋又写下日记表示自己对未来的打算。但四天之后,蒋又收到了杜鲁门决定抛弃他的噩耗。

美国总统杜鲁门于29日召开国家安全会议。会议分为两派:一派是鹰派,以参谋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为代表,他坚决主张派军事顾问团赴台,帮助蒋介石防守台湾。他认为台湾是不沉的航空母舰,是美国西太平洋的屏障,如失去台湾,日本、菲律宾均会受到威胁。

国务院艾奇逊则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即使美国介入也无济于事,何况台湾对美国西太平洋防线实在是无足轻重的。

杜鲁门总统,一反罗斯福的态度,对蒋政府的腐败早已深恶痛绝,不愿再为他枉花资财,加之他对蒋支持杜威竞选,也一直耿耿于怀,便支持艾奇逊意见,决定抛弃台湾。

同类推荐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一生所经历的86年,正是中国由日渐瓦解的传统政体向新的体制过渡的时代。在那天翻地覆的时代,黄金荣先是依仗殖民者的势力,由一个地位卑下的瘪三流氓而成为租界警探,并由此起家,脚跨黑白两道,跃为法租界巡捕房的督察长。蒋介石、杜月笙曾拜他为师,他的一生主要经营黄、赌、毒、盗,大发不义之财。他以接纳过困境中的蒋介石为契机,以参与四一二事变为媒介,与国民党联姻从而飞黄腾达。他靠巧破宋教仁被刺案,除掉袁世凯的爪牙,拒绝日伪征招,成为民国社会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一个近代帮会的首领,他从现实利益出发,写下了长篇忏悔书,最终与新政权合作,平安地走完了人生历程。
  •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她叫丽莎·布伦南·乔布斯。她是乔布斯四个孩子里一度不被承认的那一个“大女儿”。她曾是乔布斯始终回避的生命里的“污点”。乔布斯被自己的亲生父母遗弃,而她被乔布斯遗弃。苹果公司历史上所有产品里,只有一款产品用人名命名,用的就是她的名字。她长时间活在乔布斯的阴影之下,但她揭示了乔布斯的“暗面”的真相,并最终活出了自我。透过她的眼睛,我们能看到这对父女生活里的爱恨悲喜,看到一个小女孩孤独而倔强的成长,也能看到一个商业之外的乔布斯,一个作为父亲的乔布斯,在生活里是如何的偏执、天才、神经质、敏感又残忍。乔布斯大女儿丽莎亲笔自传,30年爱恨交织的父女人生,都在这本书里。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品中国文人(1)

    品中国文人(1)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牛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存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热门推荐
  • 火影之宇智波的传奇

    火影之宇智波的传奇

    如同大部分人一般,我死后穿越了,来到火影成了平平无奇的宇智波族人,我该如何躲避灭族之夜呢?(本文只是我一时兴起,关于火影我也是一知半解纯属观众,什么公式书,忍术大全我都没看过对于打斗我也描写的不好,不喜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遇见强势年下

    遇见强势年下

    过气影后元菱被人当众告白,对方是刚爆红的小鲜肉君赫。这天是元菱二十八岁生日,而君赫,貌似刚满二十二。一时间元菱定格在颁奖典礼大屏上蒙圈的表情成了各大板块标题图。粉丝数一夜暴涨几百万,几年前动态下面齐刷刷几万条留言。“请过气女星远离哥哥,不甚感谢。”片段一饱受叨扰和死亡威胁的元菱这天包得跟个粽子一样守在了君赫那辆破车前,眼瞧着他大摇大罢的靠近,一把拧过来壁咚在墙上,扯下口罩就一顿骂。君赫闪着无辜的双眼,冷不丁冒出句。“不是,我们认识吗?”“不认识。”“那你这样,不合适吧。”元菱被他佯装无辜得模样气得猛吸几口气,好一会才甩了句,“小朋友,你也知道不合适,那你说什么喜欢我?”君赫表情凝重回忆着,“我,有说过吗?”片段二跟随君赫三年的自行车被人拖走了,他不得不找到元菱。“你又折腾我的车了?这回拆了哪个轮胎?”元菱冷笑着,拿着小本本狠狠写下几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君赫第二十一次失忆后来找我告白,借口,依旧是破自行车。”
  • 火影之我和世界是朋友

    火影之我和世界是朋友

    “我宇智波斑愿意称你为最强“对不起鼬这是最后一次了”“佐助你干嘛”“止水我把你当哥们,你却想睡我!看看焰如何在有趣的世界上生存
  • 青迷,寻

    青迷,寻

    这是一个95后又宅又丧的故事,是一个在不该迷失的时间段里迷失自己,又不断寻找自己的一个过程,是我吗?是吧!是你吗?或许吧!至于有没有找到,或许还需要不断探索吧!
  • 星际争霸的星灵们

    星际争霸的星灵们

    喜欢星际喜欢这个陪伴我一直长大的游戏,我喜欢那些高贵而虔诚的星灵,喜欢那些残暴凶猛的异虫,喜欢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类。我希望,它永不完结。为此,一卷一个故事。
  • 气质何来(全集)

    气质何来(全集)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女性认识自我,完美人格,提升魅力所具备的诸多要素,并以睿智的笔触,这女性缔造成熟之美、塑造气质之美,点燃魅力之灯,撷取幸福之花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人生指导和精神启迪。
  • 拒嫁暴君,纨绔帝妃太难宠

    拒嫁暴君,纨绔帝妃太难宠

    一个上古神器使得上仙后人拼命夺取。一根仙骨使得魔界之主争夺不休,只为唤醒魔界公主。一场未知有的和亲使得上仙后人来到魏国。她,是冰肌玉骨的上仙后人。他,是唯我独尊美如冠玉的魔界之王,被冰封千年而解脱。当她遇见他。她只当他是个陌生人,只是气场比较大,只是有点碍眼外加有点装,她更觉得她和他不是一路人,会终无交集,后来才惊觉传言都是假的。当他遇见她。他觉得这个女人有点狂有点冷有点假有点强,对他味口,决定收了,养着,疼着,宠着。
  • 当沙雕对沙雕

    当沙雕对沙雕

    (不定时更新,这是一部沙雕文。如有什么与现实不符合,请不要深究。)
  • 天外大梦自蛊书

    天外大梦自蛊书

    又名《蛊真人之天外大梦》梦境绕绕,异世界,通过不懈努力成功爬上人生巅峰的顶级演员——金煌,看《蛊书》,有幸成为蛊界执掌。活得悠闲自在,有空写写剧本什么的就已经很好了。未曾料到,自己的魂魄会被蛊界给盗了去。降临《蛊真人》,回归母世界?觉醒前世记忆?煌?金煌?还是凤金煌——九转宿命蛊规定的大梦仙尊?我到底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与古月方源同处一个天地动荡的时代。一念仙尊,一念魔尊。“天下大势,宿命将毁,翻天覆地只在一息之间。”看过《蛊书》,是优势,亦是劣势。不若坦然面之,亦或会不同。群号:90572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