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96700000005

第5章 母亲,姥姥家

唐有诗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世上最宽广、最包容的爱是母爱。父爱如山,雄伟厚重,母爱则如海洋般浩瀚无际。母亲的包容,尤其是对子女的包容,该是举世无匹的。

王强父亲是深沉稳重的性格,而母亲则不同,她像姥姥,善于表达,大小事情总是要弄个是非曲直出来。人们都说,她是讲道理的人。

母亲是单位有名的大美人,与父亲的结合是外向型与内向型的互补。她一生最美好的阶段,大约在青年时期,生活富裕,家庭和睦。那也是母亲的摩登时期,爱美的她还收藏了一大箱子各种式样的高跟鞋。

除了这短暂的无虑时光外,母亲在王强的印象中便总有担心不完的事与吃不尽的苦。

母亲因家境原因,十四岁便辍学了。她在兄弟姊妹当中排行老二,有五个弟弟,一个妹妹,都是年幼懵懂又长身体的年纪。

母亲尚未念完小学,就下到工厂当童工织渔网,当时叫渔网厂,后来改称大连绳网厂。十四岁的她为补贴家里,在工厂拼命地干活。那时的渔网厂就是一大批人在很大的露天场地上织渔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什么人都有。

由于母亲勤劳,能拼命干活,一个月下来就挣了不少钱。她自作主张为姥姥家买了一口大缸,那大缸有一个很大的肚子,解决了全家秋天渍酸菜的问题。那时姥姥家人口多,十几号人一顿能吃很多菜,有了大缸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每顿饭,姥姥都会从大缸里捞出一大盆菜,这一大盆菜会被母亲的弟妹们一扫而光,却依旧吃不饱。

当时还没解放,市民没了食物来源。姥姥家原本生活就困难,又赶上了饥饿的年代。

第二个月,母亲把挣的钱又分给四个弟弟,给他们每人买了一双胶鞋。四个弟弟在家吃不饱饭,只好光着脚丫子到母亲干活的场地找她讨吃的。他们都光着脚跑来跑去,母亲在工友面前也脸上无光,于是就买了四双胶鞋。

这大缸和胶鞋的事,姥姥直到后来还经常提及:“俺环儿(母亲的小名)真顾家,挣的钱都贴家里了。”姥姥说母亲是个有主见的人,挣的钱从不自己攒着,都自作主张地给家里置办东西了。

姥爷会做鞋,用自行车的轮胎胶皮做鞋底,用帆布或皮子做鞋帮,因此家里很少给舅舅买鞋穿。姥爷也给王强做过一双,虽然结实,但穿起来很不舒服。轮胎做的鞋底会扭曲变形,况且也不是按脚的形状做,只能是脚适应鞋的形状,王强穿了一阵连走路的姿势都被鞋改变了。鞋的外观也很难看,像个胖头鱼,王强穿起来只得一扭一歪地走,令人哭笑不得。

十六岁的母亲考进了电车工厂,当了几天售票员后又被选拔去开电车。母亲年龄虽小,在工厂里却肯埋头苦干,因为她想尽一个女儿的责任,为家里减轻负担。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领导赏识,因此被提拔到司机的岗位。

那时电车都是站着开,司机头上挂了个叮当响的铃铛,开车或停车时摇晃一下,提示坐车的人注意。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电车里通常是很拥挤的,每个站台都有两个人专门负责往车上“塞人”。

“上车的人往里走。”乘务员高声喊着。人们因为要抢时间上班,都拼命往车上涌,最后一个人要么是勉强挤上去的,要么就是被车站人员给硬塞进去的。

前面往上扒,后面有人推,临到关车门时,往往最后一个人是一寸一寸地将屁股硬挪进车里。勉强关上门后,乘务员喊一声:“走了,司机。”司机便会摇一下铃铛,挤满了人的车这才慢腾腾地驶离车站。在电车上人与人之间距离很近,无论男女老少都挤在一起,随着车的起步和停靠,在车厢内整齐划一地晃动着。

王强母亲刚开始开车时年龄尚小,胆子也小,由于总全神贯注、战战兢兢地开着车,不久就获得了“大队长”的称号。

那称号可不是什么官职,而是因为她不敢把车开快,总是慢腾腾、小心翼翼的。车开得慢,后面的车便跟了上来,有时还是连续不断地跟上来。母亲的车压在前面,像一个领头羊,因此获得了“电车大队长”的称号。

有一次,王强母亲开电车碰了一个卖牛奶的。卖牛奶的那位骑着自行车,车后架上挂着两个装牛奶的铁桶,桶盖是一个倒立的漏斗,还有一个提子,一提子是半斤奶。卖牛奶的被母亲碰倒了,牛奶撒了一地,好在人没有受伤。母亲却吓得满脸煞白,向领导提出再也不干电车司机了。领导见她是一个朴实谨慎又厚道诚实的孩子,就把她调到机关里打零杂。后来,因母亲勤劳肯干,又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就被调去当了办事员。

王强有六个舅舅和一个姨。

大舅是个读书人,在王强的眼里他是个学识渊博、脾气很好的人。王强记得大舅的手指可以“嘎巴、嘎巴”地按出很大的声响,他经常把手按在王强的头上发出声响,以此逗弄这个小外甥。大舅小时候念的是日本人的学堂,他很好学,和王强父亲一样会讲日语,也是一个很正统的人。那时家家户户都好养鱼,多是金鱼、孔雀鱼一类,后来不让养了就都一股脑倒进了下水道里。几个年纪尚小的舅舅将鱼捞出来,偷偷养在自家的后院里,尤其是三舅和六舅,最喜欢鱼、鸟、狗之类的宠物。大舅对此却十分严格,坚决不许弟弟们养。

后来,大舅从事起教育工作,当过教师,也做过小学、中学的校长,终因身体不济退休在家。他抽烟,但不喝酒,直到现在近九十岁了,也无啥大病。

大舅有个闺女,和王强是同年出生的,两人从小一处嬉闹玩耍。虽是同年出生,但月份不同,她比王强小好几个月。王强在姥姥家的孙辈及外孙辈中是年龄最大的,姥姥念起他时总称俺这大外孙如何如何的,语气里满是喜爱。

总之,大舅是个有学识的正统人,也是个和善的长者。与有些严肃的大舅不同,二舅是王强心中的“大英雄”,他很厉害,又很特别。

姥姥家的房子很狭窄,只有三间中式的老屋和一个很大的前后院,前院是大家公用的,后院才算是姥姥家的。后院紧挨着军营,那里曾经是苏联红军的营地。他们见姥姥家困难,经常说着俄语送来“列巴”——一种又黑又硬的苏联大面包。

二舅好养鸽子、狗,也会吹笛子,他吹得最好的一首曲子是《石油工人》。他有一个铜笛子,那笛子吹起来声高且醇厚。每到夏天晚上,伴着树上不间断的蝉鸣,二舅的笛声悠扬而婉转地响起。

王强觉得和二舅在一起不会受欺负,有受到保护的安全感,因为二舅看上去就是个很强势的人,也是王强最敬佩的那种人。王强记得有一回被二舅带着到海港俱乐部去看现代革命样板戏《沙家浜》,门卫不让小孩进,二舅便把门岗训斥了一顿,有理有据,满目神气,硬拽着王强进去了。这给年幼的王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舅高大的身影与坚毅的目光都与书中的英雄人物重叠在了一处。

二舅妈家境不好,过去好像是开药房的。当时婚嫁是极讲究出身的,母亲一开始本不同意二舅娶二舅妈的。母亲在单位的组织科工作,大概是工作环境的原因,她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但二舅的脾气很是刚毅,一口咬定非二舅妈不娶,这门亲事最后还是成了。

二舅妈有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说话办事很有见地,也很有个性,做的饭很是可口。二舅妈经常到王强家里来,也是母亲在走不开时求她来帮助照顾家、看护孩子的。

有一次,王强从二舅妈口袋里拿了一毛钱,跑去街边的书摊上看小人书,看了小一天。二舅妈在吃晚饭时将这事告诉了母亲,王强因此挨了一顿责骂,生了好一阵气。

二舅妈当时没有工作,两人结婚没有房子,更谈不上买家具,所以二舅、二舅妈那段时间经常到王强家帮忙做饭。

二舅喜欢洗海澡,到海里游泳,他一直注意锻炼和保养,所以直到现在体质也很好。二舅在海港的大连外轮理货公司做理货工作,算是个小头头,这是王强父亲帮忙介绍的工作。二舅一直在那单位干调度类的工作,直到退休。

二舅在青少年时期,是很有闯劲的,有些敢闯、敢干的劲头,这令王强很是崇拜。二舅好喝点酒,二舅妈总会弄些可口的小菜,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姥姥家孩子多,照顾不过来,也数不过来,动不动就少了一个,睡在外面。少时,大海和荒郊野岭都是二舅的天堂,有时甚至能在坟地里睡一宿。有一回,五舅也因玩得太晚怕回家挨骂,在大道边的平板车上睡了一晚。

还有一件事是和大舅有关的,青年王强从乡下回家探亲,一回来便自告奋勇帮大舅家买蜂窝煤。办妥帖后,大舅妈和表妹做了一桌好菜招待王强,还端上了竹叶青。王强还没喝过酒,瞧着那青绿的颜色误以为是果酒,只觉得味道好闻,却口感怪异,不知深浅地喝了半瓶,晃晃荡荡奔向十五路汽车站准备回家。

大舅家住在火车站背后,十五路汽车从火车站出发到终点站解放广场。醉眼蒙眬、晃里晃荡的王强到了汽车站却没有上车,只在车站搀扶上车的人,这一干就是小半宿。被搀扶的人虽都感激王强,却也不禁露出奇怪的表情。王强那时穿个蓝灰色的呢料海军大衣,是当时青年人都喜欢的时髦服装,母亲花了五十元钱在商场里买的。这件大衣跟了王强十余年,只在回城或节日时才舍得穿,如今已不知所踪。

就这样,他站在车站学了半宿雷锋,搀扶了无数人上车。最后,还是母亲见儿子半夜没回家,寻到大舅家,才在车站见到了个子挺高的王强……

姥姥在家里是个能顶事的女强人,做事干净利落,能说会道,还十分护犊子。二舅曾与伙伴打架,不小心把人家的腿给踢断了。那家人找上门来,姥姥便大声地说:

“他摸我家二小子的蛋蛋,这才踢他的,踢得不小心,腿才断了。那是碰巧踢断的,能怨孩子吗?如果摸你家孩子的小蛋蛋,你能让呛吗?”

姥姥就是这样,甚至有些强词夺理。但十个孩子,除了两个“丢了”的之外,都被教育成本本分分的样子,没有一个犯法惹事的,都被她看管着,这让左邻右舍都称赞不已。

“这老太太,如果念几年书,准能当校长。”不少人都是这样说的,后来大舅倒是当上了校长。

三舅是个憨厚的人,是所有舅舅中最好的人,他经常领着外甥去钓鱼、洗海澡,也常到王强家里帮着干活。

三舅死于癌症。在医院检查时,医生说:“去把家属找来吧,你的病情只能向亲属说。”三舅知道不好,身体出大问题了。三舅妈刚走,也是癌症,他有经验。

“我没家属,我明白,你直接向我说得了。”三舅对医生说。

得到消息,他没敢告诉姥姥,直接奔到大姐——王强的母亲家,把这事讲了。

“妈,你怎么了?”王强回家见到母亲红肿的眼睛,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你三舅……真是祸不单行,他还年轻啊……”

三舅蹲在王强家门口的道牙子上,双手抱着头,承受着难以消解的痛苦。

在之后一段时间里,父母经常叫三舅来家里吃饭。有一次晚饭后,王强送三舅回家,塞给了他二十元钱。那时王强正在念书,每月有十五元的助学金可领。

父亲也为三舅治病的事忙乎着,找熟人、找大夫,又破天荒地从单位买了一些好酒办事用。那时候,好酒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就连普通瓶装的白酒都很难买到。

三舅是个很能吃苦的人。在王强全家下乡前,三舅给家里焊了一个推车,是可以用驴拉的大车,适合在农村用。那时父母要到农村去,需要准备许多农具才行。才学会焊接还不熟练的三舅,眼睛被电火花打得又红又肿。王强给三舅打下手,眼睛也被打伤了,红肿的眼里掺进了沙子,眼泪哗哗直流。

三舅把带来的午饭让给王强吃,自己却一口没动。饭是当时很少见的大米干饭,生铝铸成的大饭盒被装得满满的。王强也正是能吃的年龄,加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很少能吃到,狼吞虎咽地迅速吃下一半,虽然还不饱但也舍不得再吃了,他想给三舅留一半。

“大强,把饭都吃了,不能剩饭!”三舅不知到哪儿躲了一顿饭的工夫,回来看见“剩饭”时说道。

小车焊得很结实,用的都是最粗的料,但也因为过于沉重不够灵活,到农村后不适用,就一直被放在院子里。

三舅到底是扔下了两个闺女走了,他走时,王强也在场。

他的两个女儿后来结婚时,王强把手头本就不多的钱和家里仅有的好香烟都给了两个表妹——大君、二君。当然,表妹的婚事大都还是舅舅操持的,尤其是六舅,六舅还埋怨王强在大君结婚那天去晚了。

四舅是个极滑稽又会搞笑幽默的人,也是个非常帅气的小伙,他接姥爷班在建筑公司开吊车。

后来,国家支援内地建设,四舅被调到陕西省宝鸡市工作。他每次回家探亲,都会背两个大筐,王强称那竹编的大筐为“陕西大筐”。筐里总装着很多的陕西土特产,主要是核桃、大枣、柿饼。四舅还把一个大筐送给了王强家。那筐十分结实又能装东西,家里用了十几年,如今也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

四舅年轻爱闹,回家探亲时总会欢喜地抱着王强狠狠咬上一口,咬得小外甥哭了起来,脸上也留下了两排深深的牙印。王强担心地照着镜子,仔细观察被咬破了没有。

有一阵,听说宝鸡那边火车不能正常行驶了,姥姥经常让王强领着她去四舅单位,小脚走路一扭一歪的,十分困难,但她盼儿心切,总想到四舅单位去打听些消息。

四舅总算和家里联系上了,他一路风餐露宿,不断转换车,甚至步行,花了二十多天才回到家里,全家人也终于放下心来。

后来,四舅出了车祸,身体也消瘦下来,但幽默仿佛是他天生的本事。他虽然经过大手术,却依旧乐观不改,如今过得也很好。

五舅的性格和其他舅舅们不一样,他有些沉闷,默默无闻地只知道干活。他做事很仔细,把自行车当成宝贝一样保养,擦得锃亮,骑起来也没有噪音。他每件事都做得认真,每一分钱都花得仔细。他不像哥哥们那样喜、怒、哀、乐显形于表,沉默寡言、只做不说是他的一大特点。

他总会到王强家里干那些别人都不稀罕、不愿干的活儿,比如清理院子里的柴火,甚至还把柴火垛码得整整齐齐。

他在单位里是有名的劳动模范,光知道干活,从不计较得与失,但他仔细节省得近乎苛刻。他上班早,每天姥姥都会给他买早饭的钱,他却舍不得花,宁愿饿着肚子把钱攒下来,仔细地存放着。那辆自行车就是他自己攒钱买的,不像三舅的自行车,是靠不向家里交生活费才买下的。

姥姥说:“老三困难啊,大家别和他计较。”家里也从来没有人为这种事计较。

“我是顾家的,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等我有钱了……”三舅如此甜言蜜语地哄骗着姥姥,姥姥也顺水推舟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六个舅舅中,去世最早的是三舅,最能干活的是五舅,而姥姥最惯的是大舅和六舅,其次就是三舅了。

六舅比王强大不了几岁,是和王强关系最好的舅舅。每次到王强家里来,母亲总会指派六舅干家务活。因为他小,好指派,母亲不停地要他干这干那,甚至包括洗衣服。那时没有洗衣机,很大的床单也只得放在洗衣板上搓洗,很费力气。每到此时,六舅就唉声叹气。

那时,学校到寒假和暑假时都会给学生发电影票,学生票有优惠才七分钱一张。王强在姥姥家附近的中心小学念书,电影票自然也是附近红星电影院的,而王强放假时要到母亲家住,没时间看,因此电影票最终都被六舅索要去了。

王强家刚下乡时,六舅也在附近的公社,他是下乡知识青年。有一年父亲在县里工作,母亲为了治病也回到了城里,六舅冒着大雪来探望王强和王龙兄弟俩,并帮忙上山耧草、修理破损门窗,那时家里招待六舅的最好的饭还是不掺菜的苞米面大饼子。

六舅下乡后,被抽到海港当装卸工,与样板戏里的海港装卸工形象相近,真正工作起来却苦得多。大轮船装卸货物主要靠人拉肩扛,六舅干得优秀出色,被任命为装卸队的大队长,后来又调到行政部门工作,再后来下海搞起了建筑装修。很长一段时间,姥姥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六舅出头,他尽心尽力地张罗着家里的事,是姥姥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人们都说:“老六倒像个老大样儿。”

六个舅舅各有特点,性格不一。如果详细说来,对于每个舅舅,王强都能回忆起一段故事。

姥爷是个闲不住的人,年轻时在大汉奸张本正的火轮船上当司炉工,他讲的那些奇闻逸事都是别人闻所未闻的。王强从农村回来念书时,经常到姥姥家帮忙买煤,姥姥总会塞给王强三五块钱改善生活。姥爷还特意去到西安路锅贴铺买上二斤水煎包,再看着王强一个人吃。

姥爷从火轮船下到建筑公司工作,后来退休在家。家里孩子多了起来,张口吃饭的人多,干活挣钱的人少。姥爷就闷不出声地提起锤子到河边打石子,就是将河里的鹅卵石打成规定大小的石块,然后由国家收购用于建筑行业,不少人家生活拮据时都到河边砸石头。打石子需要戴防护镜,防止眼睛被迸溅的石渣打伤,可即便再小心,脸上、身上却总也免不了被划伤。

姥爷和劳动模范五舅有时也会带着王强去,当然王强主要是去玩。从家里到河边要坐三站无轨电车,车票六分钱一张,王强为了省钱总是逃票。有一次,他着急想快速通过售票员所在的车门口,竟一脚踏空从台阶上摔了下来,跌落在车门下。按年龄,王强本不用买票,但无奈个子长得高,早早就超过了车上划出的那道一米一的界限。

王强在姥姥家有时是不太讨人喜欢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倔强。当别人讲起王强时,姥姥却总是说:“这孩子开化晚,是闷肚子的人,有内秀呢,像他爸。”

姥爷患有类似肺气肿之类的疾病,原本是抽烟的,后来也因为这病戒了,只偶尔喝点酒。也不只是因为身体原因才少喝酒不抽烟的,据他讲,在铁壳火轮船上当司炉工时,酒量是很大的,几乎顿顿不离。而现在姥姥不挣钱,更没有什么劳动保险之类的,姥爷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也尽量不喝酒了。

姥爷有个皮质钱夹子,那是他跑火轮船时在外国买的,钱夹子里面装有印章、退休证什么的。王强对这钱夹子印象颇深,有时学校里搞活动,像是看电影、春游之类的事,王强就向姥爷讨要几个小钱。姥爷每每会将眼睛眯起来,对着王强看上一会儿,然后慢吞吞地把钱夹子拿出来,掏出叠得很整齐的一毛钱,不太情愿地扔在地上,嘴上说着:“哼,外孙狗,吃饱饭就走。”

姥爷偶尔会打上半斤酒喝,王强总积极讨下这买酒的活儿,乐此不疲。那时候的混合酒四角一分钱一斤,每次打半斤,姥爷就给王强二角一分钱。半斤酒算下来是二角五厘钱,剩下的五厘钱找不开便用三块糖豆代替。那花花绿绿的糖豆就装在一个大玻璃瓶子里,一分钱六粒,自然找来的三块糖豆就都归了王强。

姥爷去世,正赶上放寒假,王强放下了别的事情,包括和对象“压马路”,就待在铁路医院里。王强愿意和姥爷待在一起,也有义务有责任伺候住院的姥爷。一个月,王强都陪护在病房里,尽心地伺候姥爷。

“姥爷,你喝水不?”“姥爷,饿了吗?”同病房的还以为王强是在叫“老爷”,连带着医生和护士,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在医院,王强和医生、护士、清洁人员都很熟络,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寒假生活,也推掉了诸多同学之间你来我往的凡俗礼节,利用闲暇时间还看了不少书。

病房在寒冷的冬天里也是非常温暖的,来探病的人也总会拎些价格不菲的吃食。姥姥还常塞给王强酬金,每周大约有十元钱,王强很满足。

姥爷是在中心医院去世的,约是晚上十点。舅舅们大都在场,母亲也在,王强跑前跑后地忙活着。哭得最厉害的是性格开朗的四舅和六舅。从办理后事到下葬挖墓穴,王强始终参与着,也算是为长辈尽了一点孝。

姥姥操持一个大家庭,可谓耗尽了心血,光是忙十几口人的吃饭问题就累得晕头转向,更何况舅舅们又都正是年轻力壮、能吃能喝的年龄,再加上有病号,也有上班干活的劳动力,所有问题都搅在一起。因此,一大锅饭做出来,也是要分等级的。

一等饭是大舅的,因为他是病号,又是出过力的长子,他吃得最好。二等饭是姥爷及上班拿饭盒的人吃的,他们是能为家里赚钱的人,要重点保护。三等饭便是其他人的,包括王强和姥姥。

说起王强的倔强,姥姥也会感到无奈、生气:“这大强和他弟弟淘,我就装出要打他俩的样子,那小的早跑没影了,大强硬是瞪着眼不跑,我能不打他?”姥姥时常向王强母亲诉说着。

姥姥打王强也就罢了。但王强母亲若是听说舅舅打了王强,则会大声呵斥她的弟弟们:“拿俺大强当手垫啊,手痒痒了吗?”

舅舅们着实没真心打过王强,顶多吼一声,照着屁股拍一下做做样子,可即便这样,母亲也不允许。

母亲说话,舅舅们都不敢顶嘴。母亲在姥姥家的分量是很重的,因为她对姥姥、对这个家,从上到下都尽了最大责任,她对姥姥家的事看得比儿子都重。六舅下乡时,母亲每月总要给他五元钱。她在父亲面前唠叨最多的也是姥姥家的事,要办什么事、要花什么钱,条条件件都细心梳理,父亲也从来都是积极响应。

姥姥去世后,兄弟姐妹们想给姥姥、姥爷买个公墓,大家合计了一下,每人需要出三千元钱。当时父亲去世了,三舅和三舅妈也走了。

王强回家听母亲讲起此事,便道:“妈,你那份我给你拿,我自己也算一份。”

对于姥姥一家,王强是怀着浓厚情感的。母亲在世时,每逢过年都要请母亲这辈人来家里一聚,一切都由王强操办。王强也不是土豪,但他觉得为这事值得。

同类推荐
  • 论道三国

    论道三国

    《论道三国》共有《谁是三国英雄》、《涿州结义考》、《刘关孰为兄》、《何进为何召董卓》等85篇,有的文章是着重从人物的特点反思其得失,有的是从小说故事的合理性出发,分析纰漏和考虑不完善的地方,还有的是着重研究探讨三国时期本地的一些历史状况以及三国由盛转衰的原因,并提出以史为鉴的反思意见,每一篇都是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而且是历史和文学并重。
  • 在尘寰·悬崖边上

    在尘寰·悬崖边上

    本书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尽管大部分人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然而总有一部分人热衷铤而走险,他们把家建在悬崖边上,摇摇欲坠。
  • 红烛·死水

    红烛·死水

    《红烛》中的诗多创作于闻一多留美期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死水》中,诗人更加注重以精巧的构思来凸显诗的神韵,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新诗的格律化,这一点对后起诗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 风衣里藏着的爱

    风衣里藏着的爱

    本书是一部启迪读者心灵的故事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曲折生动的情节,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友情、亲情等故事,或赞美,或鞭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编著本书的初衷。
  • 说人与说诗

    说人与说诗

    这是一本抒情散文,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说人和说诗的角度,写出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作用等,让读者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
热门推荐
  • 冥嫁娘

    冥嫁娘

    别人穿越丈夫是皇上,情人是王爷,外遇是教主,江湖上男宠更是千千万全都是活生生的我穿越丈夫是将军,情人是将军,外遇是将军,荒野里男人都是这一个还都是死翘翘的所以说,我真的很讨厌别人家的孩子
  • 网游之乱斗余晖

    网游之乱斗余晖

    本书纯娱乐而写,为广大读者增添乐趣======你熟知的人物,不一样的人物性格============你熟知的技能,不一样的战斗体验============你熟知的历史,不一样的激情跨越======那些经典的人物,那些缅怀的岁月,让大乱斗让你重新体验一把逝去的欢乐。——咳!蛋疼的简介........
  • 新黎爷的轨迹

    新黎爷的轨迹

    “丢人啊,真是丢人啊。”“是,八叶一刀流有克妻克基的诅咒。克基友就算了,克自己的老婆也行,你克别人的老婆算是怎么一回事?”“亏你还是帝国桃花剑,亏你还练成了剑圣,真是太蔡了,你不这么认为吗?黎恩·舒华泽?”“啊啊,真是看不下去了,给你两份礼物,再给你一次机会,给我滚回过去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某人这么说着,一脚把黎恩·舒华泽踹回七曜历1206年,4月1日,《闪之轨迹3》的开头,最为重要的时间节点。
  • 沧海月泠

    沧海月泠

    大陆风云变换,前途未可知。神族消逝,羽族避世,海皇未现世。在无数的诱惑下,人族自诩为最高尚的存在,对海族极尽掠夺。且看海族鲛人×人族郡主,共同掀起大陆风云!
  • 福妻临门

    福妻临门

    她脾气暴躁,胡搅蛮缠,好吃懒做,人见人嫌!他体弱多病,连考十年,却没一次成功的。当这两人被人算计着走到一起成了亲……村里人搬好了小板凳坐等看笑话,却发现她怎么变了,会医术,厨艺还好,而他病好了,秀才举人考上了,小日子越过越红火怎么破?
  • 系统让我倒大霉

    系统让我倒大霉

    救人意外获得倒霉系统,从此倒霉相伴,看我如何从小小倒霉蛋成为终极衰神降世。倒霉系统绑定上午把校草整成残疾,下午把第一巨星移交医院,晚上踢个啤酒瓶都将老大脑袋开了瓢,系统求解绑!——————————————“可以,积攒到一万点倒霉值解绑或者破财消灾一亿人民币!”“好,我认栽,给点实质好处呗。”“开始你的表演,放屁砸脚后跟,阴沟里翻个船看看,打哈欠扭到腰,实在不行喝凉水塞个牙也可以,只要表演的好,好处少不了你的。”“系统,你不要拉我,我死给你看。”——————————————某校草:“喂,我这腿难道你不应该负责一下?不要你太久,这辈子就可以。”某大咖明星:“我的美貌被你亵渎了,我要告你潜规则我!”某霸气老大:“方圆一米之外,你都不许踏足,在一米之内活动。”某医生:“我们幸运真是太好看了,不做成标本真的好可惜。”……天啊!都遇到什么人,系统不要让我再倒霉了!————————————系统,我被倒霉了,明明是不在倒霉时间,我却倒了大霉,你可得给我找场子。“除了本系统能让主人倒霉,居然还有人让主人倒霉,这绝对不能忍,我的主人由我倒霉,让那些人都去倒霉去吧!”喷子手机电脑莫名其妙爆炸;女明星当街被狗狂撕衣服;炫富女素颜照莫名其妙曝光;……来呀,造作呀,举办个倒霉party吧!————————————系统呀,我什么时候才能不倒霉啊?“主人你的觉悟太低,我们的宗旨是,让倒霉如水、如空气伴一生,俗话说得好倒得霉中霉方成幸运人,为了以后幸福生活,继续倒霉吧主人!”对着苍天大哭中……——————————轻松、搞笑、金手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毒女轻狂

    毒女轻狂

    一时的脑抽千古恨啊!一摔摔去穿越!霉事傻事一箩筐!给你老天点差评!咦~?还有好事耶。送身无敌的本领,附带一个萌呆神器,还有N多只酷帅兽宠!哈哈~额……这三四岁的身体是闹哪出啊!!!
  • 腹黑丈夫彪悍妻

    腹黑丈夫彪悍妻

    为了挽救颓危家族,她像拜金女一样给自己标价、挤入豪门钓金龟婿。钓夫顺利,谁知老公腹黑、反给她下绊。我们用最轻浮的姿态对待爱情,却贪心的渴求得到最昂贵的一世长安。
  • 霸气长公主VS腹黑魔帝

    霸气长公主VS腹黑魔帝

    我,楚雪!帝国长公主,天下第一杀手阁阁主!圣樱学院学生会会长!从未露面的隐世校长是我老爹!你刚刚说神兽?本公主的倾风院里晒太阳呢!比数量?本公主的兽兽大军都够组4个师了!黄道十二宫十二位宫主皆臣服于本公主!想送我去见冥王?不好意思,自从认了这个冥王妹妹之后,人家天天来我家喝茶!你家男神魔殿殿主?不好意思这厮正在我家喝茶呢!自从被他缠上,他就天天来我家喝茶,一待一整天!我父皇居然装看不见!老爸!你又是怎么被收买的啊!威武不能屈啊!你的君威呢!本坑纯净无毒,请读者放心!欢迎加入雪柠读者群:545755923
  • 我家夫人说什么都对

    我家夫人说什么都对

    洛国京城皆知,秦家长房嫡女本是张扬之人,却为皇六子益王张琰棋敛尽锋芒,尽心尽力做一贤良王妃。益王对她冷淡,她温柔贤淑更加尽心,益王宠爱妾室,她视而不见百般纵容,直至益王妾室有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