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95800000003

第3章 打开古埃及之门

第一节 悠远的埃及

埃及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历史可追溯至一两万年前。

大约在2万年前,由于气候发生重大变化,北非大部分地区变成不毛之地,人们逐渐聚集到尼罗河流域,依靠河水泛滥所形成的平原和沼泽地,过着渔猎采集生活。约公元前18000年,埃及进入旧石器时代末期(或称中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年以后,埃及进入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比较典型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是巴达里文化、涅伽达文化Ⅰ(阿姆拉文化)和涅伽达文化Ⅱ(格尔塞文化)。涅伽达文化Ⅱ(约前3500~前3100年)通常被看成是史前文化或前王朝文化的最后阶段,但实际上已进入了文明时代,社会中已形成贵族与平民、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划分。希拉孔波利斯等地已发展成为具有城市公社性质的小城邦,希腊人称之为诺姆,又译为州。

古埃及编年史家曼内托(公元前3世纪)把埃及古代史分为31个王朝。第一、第二王朝习惯上被称为早王朝时代(约前3100~前2686年)。传说美尼斯统一了上、下埃及,成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古埃及真正的统一是在古王国时代(第3~6王朝,约前2686~前2181年)。这是古埃及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代。随着各州被兼并,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政权机构加强,确立了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奴隶主专制君主被视为神之子或神的化身,不仅在今世,而且在来世也要维持其统治地位,因此他们生前就为自己建造了地下世界的“永恒之宫”——金字塔。除专制君主外,奴隶主阶级还包括贵族官吏、神庙僧侣等。他们不仅占有奴隶,而且依靠国家政权压榨剥削农民、手工业者等自由民阶层,致使某些自由民变成国王、贵族和神庙的依附者。从第五王朝起,地方贵族和僧侣集团的势力逐渐加强。王室成员垄断国家要职(宰相)的特权已被日益发展起来的地方权贵所打破。中央与地方势力、专制政权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导致古王国的崩溃。

第一中间期包括第7~10王朝(约前2181~前2040年)。从第六王朝末的珀辟王死后至第九王朝末,在不超过60年(约前2190~前2130年)的时间里,至少历31王,可能多达40王。这个时期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已经瓦解,统一的王国分裂为彼此敌对的地方王国——州。有的地方贵族常常采用类似专制国王的头衔,甚至掌握军队。在第一中间期的开始,曾发生连续几十年的大饥荒,但国家仍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因而导致埃及史上的第一次人民大起义。

在底比斯兴起的第十一王朝重新统一了埃及,埃及历史进入中王国时代(约前2040~前1786)。第十二王朝时,由于青铜器的发明和使用,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国家在法雍绿洲进行了巨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开垦出大片土地,兴建了新的城市。奴隶制逐步发展,除战俘外,有些自由民也变成奴隶,而且他们的奴隶身份被其子孙所继承。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十分活跃,与叙利亚、克里特的交往扩大。中王国国王对外远征,向叙利亚和努比亚扩张,且在尼罗河第二瀑布以南的努比亚境内建立了堡垒和商业据点。

从第十三王朝开始,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约前1786~前1567年)。第二中间期由于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发展,王权有所削弱。第十三王朝的宰相安库能够左右王权,甚至比国王还重要。由于严重的社会分化和尖锐的阶级矛盾,第十三王朝末再次爆发人民起义。与此同时或稍后,三角洲西部出现以克索伊斯为中心的独立势力,称为第十四王朝。在三角洲的东北部,喜克索人斯以阿发里斯为中心建立第十五和第十六王朝。在底比斯,继第十三王朝之后兴起第十七王朝。第十七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约前1570~前1546年在位)最后驱逐喜克索斯人,重新统一埃及,开始了第十八王朝。

第18~20王朝是新王国时代,又称新帝国时代(约前1567~前1085年)。这一时代的埃及国王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图特摩斯三世时的埃及版图,北至叙利亚的卡开密什,南至尼罗河第四瀑布,形成强大的军事帝国。在频繁的对外远征过程中,埃及王公贵族大肆劫掠财富、牲畜、奴隶等战利品。在军事远征的基础上,新王国时期的奴隶制进一步发展。一般的自由民甚至牧人也占有奴隶,而且出现了租赁奴隶。此时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法老已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宰相一职由两人分担,协助法老分管上、下埃及。但是,地方贵族特别是以阿蒙神庙为代表的僧侣集团的发展威胁到法老的专制统治,从而导致埃赫那吞改革。第十八王朝的末代法老荷伦希布死后,拉美西斯一世继位,开始了第十九王朝。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为维护埃及在亚洲的霸权,与赫梯帝国发生冲突,经过长达16年的战争,最后以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王哈图西利斯签订和约告终。第十九王朝末至第二十王朝,埃及国内形势动荡不安。伊尔苏领导的奴隶起义和底比斯墓地工人罢工冲击了帝国的统治;日益强大的僧侣集团篡夺了部分王权,从而导致了新王国的崩溃。

第21~31王朝为后王朝时代(前1085~前332年)。第二十一王朝时,埃及分裂为两部分,法老统治北部,僧侣王统治南部。第二十一王朝被利比亚人雇佣兵推翻后,又相继建立了第二十二、二十三王朝。第二十四王朝是三角洲舍易斯地方统治者的政权。努比亚人趁埃及衰落之机入侵,建立了第二十五王朝。第21~24王朝是埃及国家分裂、权力分散的衰落时期,又被称为第三中间期。第21~22王朝时期,商品货币关系和高利贷业开始发展起来,债务奴隶制流行。第二十四王朝法老博科里斯制定法律,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废除债务奴隶制,但并没有真正实行。

舍易斯地方统治者萨姆提克一世重新统一埃及,建立第二十六王朝。这个王朝通常被称为埃及的复兴时代。铁器、金属货币普遍流行,商业和经济生活较为繁荣。尼科二世法老统治时期,开凿尼罗河通向红海的运河,并派遣腓尼基水手开辟航道,绕航非洲。尼科二世及其继承者为争夺埃及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霸权,曾与新巴比伦王国进行战争。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侵占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波斯人在埃及的残暴统治和无情劫掠下,激起了伊那路斯和阿米尔泰乌斯领导的埃及人起义(前460~前455年)。公元前404年,波斯王朝被推翻,埃及获得独立,相继建立了第28~30王朝。公元前343年,波斯帝国再次征服埃及,建立了第三十一王朝。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侵入埃及,灭波斯王朝,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代。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埃及进入希腊化时代,以亚历山大城为首都。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留驻埃及的总督托勒密·索特尔在公元前305年称王,为托勒密一世,创建托勒密王朝。托勒密王朝继承埃及和波斯帝国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垄断一切主要经济部门,规定粮油盐等产品的专卖权,全部土地收归国有并重新分配。埃及农民、士兵、奴隶等不堪希腊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与奴役,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前1世纪,屡次发动起义,动摇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公元前30年,罗马军队开进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七世自杀身死,托勒密王朝崩溃。罗马征服埃及后,罗马皇帝屋大维把埃及划为自己的私产,派遣行政长官代行统治。罗马帝国的专制统治激起了埃及人的强烈反抗。由农民、牧民和奴隶参加的布科里人在三角洲沼泽地的起义,从公元2世纪末起延续了三个世纪之久。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埃及成为东罗马帝国的行省之一。

公元前3、4世纪以后,埃及的奴隶制开始衰落,在私有领地扩张的同时,隶农制也随之发展起来,从而为向封建制过渡准备了条件。

公元640年,阿拉伯将领阿穆尔·伊本·阿斯领兵占据埃及,埃及成为阿拉伯哈里发统治下的一个行省。阿拉伯人最初聚居在福斯塔特,对科普特人较为宽容。公元7世纪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科普特人改信伊斯兰教。由于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增加人丁的税额,规定政府公文一律用阿拉伯文书写,大小官吏由穆斯林担任,因而科普特人在公元725~832年间多次起义,反对阿拉伯人。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则先后起用波斯人和突厥人,使阿拉伯人地位下降,散居农村,从而加速了阿拉伯人与科普特人的融合。

阿拉伯人直接统治埃及约两个半世纪。随着阿拔斯王朝的衰微,自公元9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的600余年间,在埃及先后出现了五个王朝:土伦王朝(公元868~905年)、伊赫什德王朝(公元935~969年)、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1171~1250年)和马姆留克王朝(1250~1517年)。前两个王朝的创始者是突厥人,版图包括叙利亚等地。法蒂玛王朝崛起于突尼斯,公元969年征服埃及后于公元972年迁都开罗,以埃及为统治中心,其国势强盛,疆域东起叙利亚、巴勒斯坦、也门,西至马格里布;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即在此时建成。阿尤布王朝的统治者以抗击十字军著称。王朝创始人萨拉丁率领阿拉伯联军攻打耶路撒冷王国,收复耶路撒冷,挫败英、德、法三国发起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成为阿拉伯人爱戴的民族英雄。阿尤布王朝实行军事分封制,把大批土地分给贵族和将领,作为他们平时任职、战时服役的报酬。王朝后期的苏丹从中亚等地购买大批马姆留克(意为被占有的人)充当卫队,致使马姆留克势力增大,并最终夺取政权。马姆留克王朝初期的苏丹以制止蒙古人西侵和消灭十字军残余势力而闻名。他们战胜伊儿汗王朝旭烈兀的军队,拔除了地中海东岸的最后几个十字军据点。该王朝进一步实行军事分封制,并逐步确立了封地的继承权。公元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初,埃及经济一度高涨,经由埃及的东西方贸易十分活跃。

1517年,奥斯曼帝国占领埃及。苏丹将当地政权交给帕夏(总督)、近卫军和马姆留克。最初帕夏的势力最大,17世纪末18世纪初马姆留克逐渐占上风。1768年,马姆留克首领阿里贝伊废黜帕夏,翌年宣布独立,并占据汉志和叙利亚,自称埃及苏丹及地中海和红海君主。埃及成为土耳其人的税收来源和对外扩张的基地。由于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和马姆留克之间的混战,18世纪末尼罗河三角洲附近三分之一的农田荒芜,产量不及罗马人统治时期的四分之一。农村盛行包税制,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被马姆留克包税人占有。手工业凋敝,受中世纪行会束缚的手工作坊占统治地位。

斗转星移,潮起潮落。众多文化都曾在法老统治的这片土地上扎根。但是,无论是崇尚人文精神的古希腊人,孔武奢华的古罗马人,还是朴素肃穆的阿拉伯人,他们当中谁也没有再现古埃及文明那气势磅礴、摄人心魄的神秘与辉煌。

第二节 旅行家的发现

有不少心仪古埃及文化的旅行者来到埃及,他们留下的记述成为埃及学最初的奠基石。

特弗诺是17世纪第一个纯粹因为好奇到近东旅行的欧洲人,他穿过叙利亚和波斯,一直走到印度。1652年,特弗诺路过埃及时,只看了尼罗河三角洲、开罗及其附近地区。他在吉萨测量了大金字塔,并描绘塔里的情形。他是第一个猜想法老的首都孟菲斯应该在萨卡拉附近的人。他在萨卡拉让人打开一座古埃及贵族石墓,买了一具硬木板制作的棺材,木板上全是偶像和象形文字。

路易十四时代,为了丰富欧洲各大博物馆的收藏,西方各国领事都争相掠夺埃及的古物,18世纪上半叶的马耶则是他们中的先驱。

除了把许许多多古代艺术品献给路易十四之外,马耶也把古物送给蓬夏特兰伯爵和在希腊发掘过文物的凯吕斯伯爵。凯吕斯收集的埃及文物,现在大部分都在法国国立图书馆里。

1735年法国出版了一本书,是根据马耶回忆录写成的著作,标题为《埃及行:关于这个国家过去和现在的地理,它的古代文物、风俗习惯、居民的宗教、政府和商业、运动、树木、花草等主题之新奇评述》。埃及的风貌头一次如此完整地呈现在欧洲人眼前,文物也得到应有的推崇。马耶在书中所绘的大金字塔剖面图,高度虽然略嫌夸张,大致仍算准确。马耶不仅写了书,还打算把一个亚历山大城的庞培圆柱运到巴黎。但由于运输困难,他被迫放弃了这个想法。

法国摄政王菲力普·奥尔良命西卡尔寻找埃及的古遗迹。他带了一个画家同行,他把遗址画成图册。西卡尔当时在里昂的耶稣会中学教授人文学科,是出色的拉丁文和希腊文学者,还能说、写流利的阿拉伯语。后来,他对埃及的古代地理产生了兴趣,根据希腊文、拉丁文、科普特文和阿拉伯文等文献,寻找城市和村镇的古代名称,然后依次探查。他和当时所有的耶稣会教士一样,懂得如何使用六分仪。他的第一张以科学方式绘制的从地中海到阿斯旺的埃及地图,于1722年呈现给国王(最近才又重见天日),标明了孟菲斯和底比斯的确切位置,也标出了所有大神庙所在地。1726年,西卡尔在开罗死于瘟疫,时年50岁,死前刚写完《埃及古代与现代地理之比较》。

马耶和西卡尔的研究精神,为日后的埃及探查之旅打开了方便之门。从此以后,埃及不再是个野人、魔鬼、妖蛇、矮人和怪兽居住的神秘地区。

在法国军队于1798年登陆亚历山大城之前,诸多旅行者中有两个人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萨瓦里和伏尔奈,他们的记述,对跟随拿破仑远征的学者们颇有影响。

萨瓦里生于法国莱恩省维特雷,酷爱旅行。他从1776年起,在开罗待了三年多。他的《埃及书信》,关于古代遗迹的内容,部分根据古籍,部分借用马耶和西卡尔的资料,但全书主要描绘当代埃及的特色。

萨瓦里对大金字塔的剖面图作了说明,不过这张图却是他厚着脸皮向马耶照抄的。他接着描述了墓室和已被揭掉盖子的棺木,棺木周围还有一些陶土器皿的碎片。萨瓦里的《书信》文笔优美,使1798年法国远征军中的许多人为之着迷。但是他们后来都抱怨受了骗,因为他笔下的埃及,优美如诗然而失真。

伏尔奈的《叙利亚暨埃及游记》,笔调就显得没有萨瓦里那样乐观了。书中对古代遗址的介绍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一向掌控埃及的是一个爱好艺术的民族,那将提供许多其他地方没有的材料,拓宽我们对古代的认识。但实际上,尼罗河三角洲已经没有值得注意的废墟。此地居民不知是出于生活需要或迷信,竟把一切都毁掉了。不过在人口较少的萨伊德(即上埃及)及人迹罕至的沙漠边缘地区,倒还留有少数保存完好的遗迹。这些遗迹埋在沙里,有待后世挖掘。”

伏尔奈的冀望,比他预期的提早很多就成真了。他的著作于1787年出版,是拿破仑远征埃及时所带的唯一一本书。

德农是个传奇人物,他用画笔把一个活生生的古埃及展示在现代世界的面前。

德农在军中隶属德赛将军的部队。德赛将军率部穷追逃走的马穆鲁克领袖毛拉德,部队穿过埃及北部的荒漠。这时德农51岁,已经是德赛的父辈了,他不仅受到将军的厚遇,在队伍中也深得人心。每天黎明他就走出帐篷作画,无论行军、宿营都坚持绘画不止,身边始终放着素描本。

后来他看到了象形文字。他虽然看不懂,却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象形文字的三种不同形式。他发现象形文字有的是阴文,有的是阳文。他在撒卡拉画下了阶梯形金字塔,在丹德拉画下古埃及后期金字塔巨大的残骸,接着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古底比斯的一百个城门的废墟之间。

德赛挥军深入,直抵阿斯旺和尼罗河上第一道瀑布。德农在埃勒芳坦因画下了阿门诺菲斯三世修建的华丽的圆柱教堂。这座建筑于1822年被拆毁,因此德农的这幅画是它曾存在过的唯一记录了。赛迪曼一战消灭了毛拉德,洗劫马穆鲁克军队的法军士兵们满载着战利品准备回国,但多米尼格·维万·德农子爵带回的无数画稿却是一批更为丰富的收获。德农的画稿为考古学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第一本关于埃及考古的名著《埃及记述》就是根据这些画稿写出的一部系统化的科学著作。

与此同时,开罗建立了埃及学院。在德农忙着作画的同时,随拿破仑出征的其他艺术家和科学家们也在纷纷测量、清点、调查和搜集他们在埃及地面上找到的东西。之所以只在地面上找,是因为这里到处都是丰富的资料,举目可见,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挖掘了。拿破仑的学者们带回去的除许多石膏模型、各类备忘录、抄件、素描和动物、植物、矿物标本外,还有几口石棺和27块石雕。其中多数是雕像的碎块,还有一块磨光的黑色玄武岩石碑,上面镌有三种不同形式的文字。这块沉重的石板——著名的罗赛塔碑就是后来解决许多埃及之谜的钥匙。

1801年9月,法军因被英军打败而被迫撤出了埃及北部的占领区,连同法军远征时运走的法老文物也一并移交给了英国人。贺钦森将军负责把这批东西运到英国。因为这些是当时极为珍贵的古物,英王乔治三世下令将它们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内。

德农是远征队伍中第一个使用这些资料的人。他在1802年发表了内容生动的《埃及北部和南部的行程》。

与此同时,弗朗索瓦·若玛开始修订他的杰作《埃及行记》,这本书是根据远征学者集体的收获,特别是德农的大量画稿写成的。这本著作空前地把埃及古文化摆在了现代读者的面前。

从1809年到1813年,若玛的《埃及行记》陆续出版。这部24册巨著轰动一时。

若玛的《埃及行记》题材新颖,内容丰富,附有大量插图,其中有许多图还是彩色的,再加上精美的装订,这一切,今天使用现代轮转印刷机的人们很难理解在当时是如何难能可贵。当时只有富人才买得起这部书,到手以后就当做知识的宝库珍藏起来。

第三节 拿破仑的科学之旅

1798年5月19日,拿破仑率领328艘战船,3.8万人组成的军队从土伦出海,进军埃及。这是他第一次海外战役,目的是对英国的这块维系欧洲力量均衡的主要属地给予致命的打击。

1798年的埃及,拿破仑的远征大军艰难地行进在被太阳炙烤的土地上,阻挡在他们前进路上的是马穆鲁克王的骑兵,他们挥舞着长长的穆斯林弯刀,但是拿破仑的士兵们无所畏惧。他们有24300名步兵、4000名骑兵、3000名炮兵以及4名法国科学院院士和上百名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画家、音乐家、诗人、作家和建筑师……一支远征军怎么会带着这么多科学家、学者呢?这全是统帅拿破仑的主意。

与其他任何战功卓著的征服者不同,拿破仑对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他决定把这次远征变成一次空前绝后的科学之旅。在积极地筹备军务的同时,他派人敲开了巴黎所有重要的教学和科研机构的大门,征借和调用科学仪器设备,动员学者们参加这一军事行动。

当3万余人的远征大军在法国土伦港整装待发的时候,学者们也信心十足地上了船,他们随身携带着多种天文观测用的时钟、望远镜、指南针、水准仪、抽气机、气压计、温度计、外科仪器,以及一个天文台、一个博物学研究室和一个空气动力学部门的全部设施。此外还有极为丰富的图书,从荷马的诗集,到卢梭的《新爱洛绮丝》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无所不包。在航程中,拿破仑常常花费几个小时与学者们讨论各种话题,从政治到天文学,再到梦的意义。

法军在埃及登陆之后,不久就歼灭了当地的马穆鲁克部队,并控制了埃及全境。科学家们立即展开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完全按照法国科学院的形式组建埃及科学院,地点就设在马穆鲁克王公的豪华宫殿里。科学院下设数学、物理、政治经济和文学艺术四部,并附设有图书馆、印刷所、机械实验室和物理学研究室。拿破仑参加了数学部。

法军到达埃及时,黄沙已经埋没了狮身人面像的脖颈,许多雄伟的历史遗迹因无人维护和年久失修正在崩塌,那些辉煌的古埃及文化正渐渐被人遗忘。不过这一切因为拿破仑的到来,很快就改变了。

法国人在埃及开展了大规模考古活动。他们不但在埃及发掘古迹,而且深入到欧洲人很少去过的上埃及进行了大量考察。拿破仑自己每到一处,都要抽空寻访名胜古迹。他亲自带领学者们测量和研究金字塔,察看古时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遗迹。大批埃及文物珍品被发现。

埃及被波斯征服后,古埃及象形文字逐渐失传,致使埃及众多古建筑上雕刻的图案文字成了无人能解释的谜。一名法国军官在罗塞塔的一座残破的城堡里,发现了一块很厚的玄武岩石碑。拿破仑命人把这块石碑运到开罗,并且做了复制品分送给欧洲的许多学者。罗塞塔石碑上的铭文用三种文字刻成: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古代埃及通俗文字和希腊文,人们对这三种文字做了研究以后,找到了一把辨认埃及铭文的钥匙,埃及学应运而生。

1802年,法国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被整理形成24卷本的科学巨著《埃及行记》。这本书第一次向欧洲和全世界展示了那个时代埃及的全貌,一经出版便震惊世界,被翻译成英语、德语、荷兰语和意大利语,在欧洲迅速流行。随之爆发的埃及热潮对欧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涉及绘画、建筑和音乐等诸多方面。

拿破仑的远征遭到了埃及人民的反抗,埃及爆发了反侵略的起义。1801年年底,开罗回到阿拉伯人手中,那些远从法国运来的科学仪器设备和机械也成为他们的战利品。拿破仑的军事征服失败了,但他的科学家却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第四节 敲开古埃及大门的石碑

古埃及人是最早步入文明社会的民族,世界文明社会的历史多从古埃及开始谈起。提起埃及,人们都会想起巍峨的金字塔和静静流淌的尼罗河。但是,金字塔和尼罗河不会讲述历史,还原古埃及的概貌,主要还得靠记录人类活动的文字史料。

可惜,由于历经劫难,古埃及文字的读法早已失传,尽管古埃及的文字史料遗留下来不少,但后人却无法读懂。古埃及文字的最后阶段是产生于公元3世纪的科普特文字。那时埃及早已被罗马帝国吞并,其居民也改信基督教,传统的象形文字、祭司体文字为科普特文字所取代,科普特文字采用征服者的希腊字母。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科普特文字又被阿拉伯字母所取代,后来仅限于在科普特教堂里使用。古埃及文字从此绝迹,完全被世人遗忘。

18世纪以前,埃及的历史犹如人类起源史一样,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学者们只能凭晚期希腊、罗马作家的个别记载,拼凑成残缺不全的轮廓。只有等到揭开象形文字的秘密,才能了解古代埃及生活的全貌。

1799年,拿破仑带领军队远征埃及,手下一名军官带领士兵在罗塞塔城附近修筑防御工事的时候,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岩断碑,这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为罗塞塔碑的著名石碑。

要真正了解古代埃及的文化和历史,就必须要读懂埃及的象形文字。1822年,1000多年来始终令人茫然不解的埃及象形文字之谜,终于被年轻的语言学家、古埃及学者商博良解开了。古埃及历史的大门终于在世人面前敞开。

罗塞塔碑就是打开这扇古代埃及文化大门的钥匙。

罗塞塔石碑上用两种语言三种字体刻着同一篇碑文。最上面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中间是古埃及的通俗体文字(平民使用的草书),下面是古希腊文字。

在当时的埃及,这三种文字都在使用。最上面的象形文字有14行,在宗教场合使用。中间的通俗体文字有32行,石碑最下面的希腊文部分有54行,当时埃及处在希腊的统治下。罗塞塔石碑使用这三种文字,是为了使祭司、政府官员和当时的外族统治者都能读懂。

罗塞塔碑上的碑文,是公元前196年埃及孟菲斯城的僧侣们给当时的国王写的一封歌功颂德的感激信。这位国王就是第十五王朝法老托勒密。他登上国王宝座后不久,便取消了僧侣们欠交的税款,并为神庙开辟了新的财源,对神庙采取了特殊的保护措施,给僧侣们带来了一系列好处,所以很快赢得了僧侣们的敬仰。于是僧侣们写了这封感激信,并将之镌刻在这块黑色玄武岩碑石上。

此碑旋即被送到设在开罗法国人主持的埃及文化研究所,那里有一批跟随拿破仑远征前来的学者。还没来得及将它运回法国,英军就打败了拿破仑,占领了开罗,缴获了这件文物。因此,这块著名的石碑就成了大英博物馆引以为傲的镇馆之宝,而不是巴黎卢浮宫的展品。

罗塞塔石碑立即引起各国学者注意。他们纷纷试图译解碑上的文字,碑上的希腊文很快就被读通了,碑中间的那段文字也很快就被确认是古埃及的通俗体文字。但是,上半截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却依然是未解之谜。只有破译罗塞塔碑上的古埃及文字,让石碑说话,才能告诉人们古埃及的历史。

第五节 破解古埃及文字

在埃及学中,象形文字是各国历史学者最难研究的,没有象形文字的破解,就没有今日埃及学的兴盛。那么,神秘难测的象形文字是怎样被破解的呢?

埃及的象形文字历史悠远,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才慢慢消亡,存在了3400多年。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些美丽的文字却无人知晓。当埃及的陵墓、珍宝和木乃伊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时,刻在纪念碑铭文上的神秘的图画文字又成了破解古埃及之谜的一把钥匙,西方的许多学者为此作出各种各样的解释,然而一直持续到19世纪,象形文字的破译才有了些眉目。

象形文字从出现到消亡,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后埃及时期,在托勒密王朝和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象形文字逐渐被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科普特语代替;公元3世纪,随着基督教影响的逐步扩大,象形文字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埃及又被纳入了伊斯兰教的文化中,与欧洲的隔阂越来越大。

历史上,西方人曾对象形文字作过一些研究,但做出的解释好像都显得有些荒谬。

公元1世纪,罗马的传记学家普鲁塔克曾认为,象形文字如同毕达哥拉斯的箴言般具有某种魔力;公元4世纪的亚历山学院哲学家赫拉波龙则认为,每一个象形文字就是一个词,解释有些牵强附会。

在希腊罗马时代,托勒密王朝统治者中只有一个埃及艳后了解埃及文字;后来的罗马时期,许多西方人到埃及游览观光,带回了大量的刻有象形文字的纪念物、艺术品,可几乎没有人对这种古老的文字和其古老的文明进行一番认真的探讨。公元4世纪,象形文字停止了使用,人们对它的研究也就此停止了1000年之久。

15世纪时,有关埃及方尖碑铭文的翻译文稿披露于世,又激发了人们对象形文字的象征意义的重新思考。虽然没有人知晓这些神秘的图画文字的含义,但人们利用文字符号的形式美感,将字母随意组合,用来作建筑、艺术作品的装饰和点缀,一时间成为时尚。到16世纪后期,象形文字的使用热潮已经开始消退,人们厌倦了对这种神秘符号的无端猜测和揣摩。

18世纪后,欧洲掀起探索东方文化的热潮,许多学者开始对象形文字的真正含义进行重新考察。甚至借助汉字来释读象形文字,但他们的种种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

1799年,罗塞塔石碑发现后,成为破译象形文字的钥匙。瑞典的阿克布拉德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他辨认出了世俗体象形文字中的人称代词“f”,但他认为世俗体是一种纯字母文字,使得工作无法取得新的进展。

19世纪,象形文字的破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其中最大的功劳来自于法国学者商博良博士。

商博良发现,象形文字虽然符号众多,但出现次序有一定的规律,象形文字既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也不是纯粹的表音文字,而是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合体,他还认为,刻在罗塞塔石碑上的帝王名字很可能就是后来演变为声音符号的文字。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他从人名入手进行研究。

有一次碰到一个不太熟悉的帝王的名字,他先是识别出最后的两个符号发音为“西斯”,再根据以前的研究结果,认定其前两个字符的发音为“美西”,最前面的符号是一个太阳。商博良知道,在科普特语中,太阳的发音为“拉”。拉·美西·西斯是否就是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呢?于是商博良决定用同样的方法来识别其他的名字。

运用类似的方法,他拼出了另一个伟大帝王的名字:图特摩斯。抓住专有名词这个线索,商博良很快破解了这套古老而神秘的文字系统,从此,人们得以解读古埃及的文明与历史,恢复他们的各种生活场景。商博良也因此成为现代第一位真正的古埃及学家,被誉为古埃及语言之父。

第六节 古埃及文字的起源

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有25个单音字、137个双音字和72个三音字,也有直接能够同时表示意义和声音的图形字符,像这类真正的表形文字不多,多数是借数个表形文字的读音来表示其它的概念。类似于汉语的借音用法。限定符则类似于汉语中的偏旁部首的作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表形、表意和表音相结合,其意符和声符都来源于象形的图形。与汉语所不同的则是它们依然保持单独的图形字符。

古埃及文的书写中元音被忽略,这一点类似于阿拉伯文。当时的单词是加了什么样的元音发音的已经不很清楚,现代的人们在辅音之间加上中性的“e”予以补上。

为了使书写美观,古埃及文字的书写顺序都不一定,可以向上写也可以向下写,可以向右边写也可以向左边写,在每行开端都有一个人头或者是动物头,面部面向的方向就是释读的方向。

碑铭体常出现于金字塔石碑和神庙墙壁上,有时为使文字具有对称之美,往往将字由两边写向中央,在发展过程中失去实用价值,成了装饰文字。

僧侣体文字很像我国的草书,书写快捷,起初为僧侣使用,后来专用于书写宗教经典,外形与碑铭体很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完全一致。

大众体又称书信体,到托勒密时期成为主要字体,是僧侣体的进一步简化,但内部结构没有改变,广泛用于书信、文学著作等日常文化活动。

古埃及文字被欧洲人称作“神的文字”。古埃及人认为他们的文字是月神、计算与学问之神图特造的,和中国人“仓颉造字”的传说很相似。实际上,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起源在于“税收”的产生,换句话说是“税收”分娩了文字。

开罗南面400千米的阿比多斯曾是古埃及的皇家陵园,古时制陶业十分发达,被称为世界的“制陶之母”。1985年,德国考古学会的一支探险队在这里挖出了约300件仅比邮票大一点的陶瓷碎片、罐子和花瓶等。上面画满了动物,植物和山川。这些看起来像是表示分属于不同国王的领地,因为古代的帝王们通常会给自己起一个动物的名字,例如蝎子或猎鹰之类。这次发现的碑铭,大部分发掘于“蝎子一世”大帝的陵墓,他是上埃及时期的统治者。

考古学家通过对陶罐和花瓶上象形文字的破译,得出结论:文字的发明,并非是出自人类表达感情的需要,而是因为“税收”。在这些碑铭里,记载了将亚麻布和油上缴给“蝎子一世”大帝作为税收的情况。当蝎子一世大帝的版图不断得到扩张时,他就需要保留税收的记录,于是就诞生了这些留在陶罐和花瓶上的象形文字。所以,不是古人的创作诞生了文字,而是税收的产生导致了世界上最早文字的诞生。

第七节 古埃及象形符号的奥秘

古埃及的象形符号以其神秘的特性和其中包含的诸多奥秘而举世闻名。这些符号被称为“圣书体”,主要由僧侣们使用。常见的古埃及象形符号包括安卡、荷鲁斯之眼、玛特的羽毛以及圣甲虫。这些符号在历史上曾被古埃及人用作护身符,或是用来祈求好运。在一些为生者或往生者举行的宗教及巫术仪式中也常常会用到这些符号。

安卡是象征“生命”的一种古埃及象形符号。只有法老、国王、王后和众神才有资格持有这个具有超凡力量的符号,因为拥有它就拥有了对凡人生杀予夺的大权。

象征生命的安卡可以提供空气和水,因此它通常被举到一个人的唇边,赋予他在死后的世界生活所需要的呼吸。。

安卡由十字和圆环这两个十分常见的符号组合而成,它的形状会让人联想到太阳从地平线的十字路上升起的景象,象征着日复一日的重生。

在古埃及文献中,安卡常常与另两个表示“力量”和“健康”的象形符号同时出现。在稍晚一些的年代里,它又被称作“古埃及十字架”和“生命之钥”,那酷似钥匙的形状让人们相信它具有开启“死亡之门”的神奇力量。

安卡下半部分T形十字架上的横、竖两道直线分别代表女性和男性的力量。集阴、阳两种性别符号(即十字和圆环)于一身的安卡象征着繁殖力和创造力。

荷鲁斯之眼是保护、智慧以及健康的象征。这个外形设计与鹰眼相似的符号又被称作“拉神之眼”。荷鲁斯鹰首人身,是古埃及的天空之神,他的另一重身份就是太阳神拉。他是与生命力、健康和重生相关的神祇。

荷鲁斯是奥西里斯与伊西斯的儿子。他的右眼是白色的,代表太阳,左眼是黑色的,代表月亮。在古埃及神话中,荷鲁斯的叔叔赛特杀死了奥西里斯。为报杀父之仇,荷鲁斯与赛特展开激战,在战斗中失去了左眼。魔法及月亮之神透特用他的神力治好了荷鲁斯的眼睛。荷鲁斯把自己的眼睛献给了奥西里斯,奥西里斯便获得了重生。因此,荷鲁斯之眼常象征献祭、治愈、复原和守护。

玛特的羽毛是真理、正义、道德和平衡的象征。

女神玛特的标志是鸵鸟的羽毛。据说,亡者的心脏会和玛特的羽毛分别放到天平两端称重。如果一个“诚实的人”的心脏和那根羽毛重量相等(心无负累),那么他将获准进入由奥西里斯统治的冥界。如果一个亡者的心脏因为充满罪恶而比玛特的羽毛重,那么此人将会被怪物阿穆特吃掉。

确立和守护玛特是法老的责任,法老通过玛特使宇宙间的各种力量保持平衡。法老死后,玛特就会暂时消失,致使世界陷入混乱,只有继任的法老被确立,才能让玛特重司其职。

圣甲虫是创造、力量和转化的象征。圣甲虫是与复活相关的太阳神凯布利的化身。人们认为巨翅圣甲虫和心脏形状的圣甲虫能够带来好运,并将它们放置在木乃伊上以保护木乃伊不受邪灵的侵害。

这些护身符上常常镌刻有摘自《亡灵书》的咒语,祈求(等待称重的)心脏“不要做出对我不利的证言”。

圣甲虫的成虫把卵产在粪便中,再把粪便团成一个粪球,将其滚到一个洞里。古埃及人将这种行为视为太阳的运行及其每天的重新升起。他们认为,每天早晨都有一只展翅飞翔的圣甲虫驮着太阳在天际运行,因此圣甲虫象征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圣甲虫能辟邪,同时也象征着转世、重生、创造和转化。在过去,人们常佩戴着它以期从中获得力量。

同类推荐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神之门:神秘的中东文明

    神之门:神秘的中东文明

    走进《圣经》中的神秘土地踏着先知曾经的足迹探索神秘的中东文明!中东是西方文字的起源——腓尼基文字发源地;一神论在此地萌芽与发展;《圣经·旧约》中所叙述的场景在这里;先知摩西带领以色列子民前往的蜜与奶之地在这里;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均在此地留下了灿烂辉煌的遗迹中东,这片神秘的土地,虽然她所创造的帝国文明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她却是我们永恒的记忆。
  • 生肖文化:苍龙腾空

    生肖文化:苍龙腾空

    本书研讨生肖龙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思想课堂-论爱笔记

    思想课堂-论爱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恋爱倒数100

    恋爱倒数100

    2009年5月11日7点31分,由于一公里外的火车出轨,冲上街道导致街上的大货车翻车,货车上的30头猪跑下货车满街疯跑,再致使路人甲为了躲避疯猪冲进路边的居民家,结果机缘巧合撞见正在这个人家里偷东西的小偷,小偷再沿电线杆逃跑,导致电线杆倒塌,路人乙为了躲避电线杆推了路人丙,路人丙推了路人丁······最后到路人x推了我一下。于是世界上最普通的少女卜卜被馒头噎死了!于是世界上最浪漫最搞笑的爱情故事,从此时开始倒数100天!
  • 几何奇迹

    几何奇迹

    一位名叫赫智的女孩,因为父母的魔法使赫智拥有天生就会数学的才能,因为一天期末考试为弟弟赫立作弊,被黑客发现,赫立也为了不让赫智受苦,从此与黑客作斗争,他们是否能成功?
  • TFBOYS宠易燃

    TFBOYS宠易燃

    易燃和三位少年的故事写的不好,请多见谅,有什么意见请提出来,谢谢各位家人
  • 诸天异世界

    诸天异世界

    平凡的人都是不平凡的存在,因为一次宇航行动,让平凡无奇的龙华承载了回家的路
  • 夏风不燥时光温柔

    夏风不燥时光温柔

    那些年的或喜或忧,旧枕头上一点一点的湿润,泪水毫不留情地浸湿时,就像水喝多了一样,怎样也停不下来。青春风雨飘摇的尽头,是我们的奋斗,是我们的悲欢离合,是现实与梦幻接色的困难与残忍。有幸记录梦中这段忧伤而且有着一点一点锐感痛的故事,我慢慢说给你听。我是莫念末年啊。
  • 重生之过卿居

    重生之过卿居

    “老公,我想吃肉??!!”女子曰。“不行!你要接受惩罚!”某男曰“哼!”女子咬着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逃兵有把剑

    逃兵有把剑

    对于父亲,易云可以用绝世仇人来表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恨他不爱孤苦伶仃二十多年的母亲,恨他掠夺自己二十多年正常的生活,猛烈抗拒他的一切。可人总会长大的,当经历风雨后的易云才知道,不光那个男人错了,他也错了,这件事一开始就没有谁对谁错,当责任落在肩头,是个站着撒尿的都会默默扛起。人一生终不能如意,我们挣扎,那怕是用一生都不会后悔,可总有那么几件事令我们挣扎后默默地去做,那怕流血至最后一刻。
  • 剑破青云

    剑破青云

    一觉醒来洛凡便发现自己似乎穿越了......不过没关系,天才无论在何处都会是天才,王者无论何时都会是王者!前世隐于黑暗,笑看风云。今生便决定向那世人展现自身的绝世锋芒!以我手中之剑,破那青云之路!(ps:希望大家支持,恋蜜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