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2400000019

第19章 总体设计,逐次推进

领导决策就是想办法,作决断,做规划,订计划。邓小平进行决策,制定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宏观决策总体设计,逐次推进。

这是邓小平作为一位伟人既胸怀全局,长远决策,又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实现决策蓝图的领导方法。

作为一位军事家,邓小平高屋建瓴,是杰出的宏观决策的大师。1949 年邓小平负责制订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就是他总体设计、逐次推进的杰作。

渡江战役前夕,中央军委决定,对渡江作战,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一个月后,毛泽东在召集邓小平、陈毅等商讨渡江作战问题时又向邓说:交给你指挥了。

关于渡江作战计划,军委、毛泽东和总前委在1948年12月淮海战役战犹酣时就运筹了。194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商丘主持召开的中原局扩大会议,讨论了渡江作战准备的一些问题。2月8日,邓小平在商丘主持由中原局负责同志参加的总前委会议,具体讨论了渡江作战的时间、部署、战勤准备等问题,最后形成《关于渡江作战方案和准备工作意见》上报中央军委。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又召集邓小平等商谈渡江作战问题。3 月 22 日,邓小平在蚌埠以南之孙家圩子,连续主持召开总前委和华东局会议,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进一步讨论渡江南进问题。26 日,邓小平、陈毅等又听取了三野各兵团首长关于渡江作战准备情况的汇报,着重研究京沪杭地区战役实施方案。3月底,邓小平在充分听取了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渡江作战的部署,他请陈毅同志草拟作战计划,陈毅遂告张震起草一份包括两大野战军行动的作战命令。善于从宏观全局上观察和思考问题的邓小平,在审阅了张震起草的作战命令初稿后说:对大兵团指挥不能太具体,主要是说明战役企图,可能预案等项即可。随后,邓小平亲自动笔,拟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这一历史性的军事文献。4月1日,他又召集有关同志,逐段讨论,随即上报中央军委并下发野战军各兵团以上单位。3日,军委批准了这一纲要,实战表明,邓小平拟定的这一作战纲要,是科学性和可行性,坚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这既是总前委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体现了邓小平高屋建瓴,举重若轻,化繁为简,抓住关键,宏观决策的鲜明特点和指挥艺术。

《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准确地计算了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情况。敌军总兵力为24个军,4 4万人,平均每个军不到2万人,建制单位兵员不充实,机动兵力约有4个到5个军,上述兵力既在上海至安庆段江面布防,又担负控制浙赣线。兵力不敷使用。

我军兵力为第二、第三野战军共计 7 个兵团、21 个军,加上数个独立旅、特种兵,虽然也是将近24个军,但建制单位兵员充实,平均每个军超出4万全部兵力达100万,与敌之比是1:0.44,尤其是我军几乎全部是机动兵力,虽然随着战事南移,将有部分兵力转为守备,但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我军发起渡江作战的目标十分明确,决心非常坚定,目的是求歼上述全部或大部敌军,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夺取京、沪、杭,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

针对敌战线长、兵力少,配置重点是东重西轻,纵深薄弱等弱点,根据长江地理、水情,吸取历史上渡江作战经验教训,“纲要”确定,第一阶段作战部署:以三野的八、十兵力8个军组成东突击集团;七、九兵团7个军组成中突击集团;以二野四、五兵团9个军组成西突击集团,采取宽大正面渡江战法,在几十个渡江点同时渡江,使敌顾此失彼。第二阶段达成割裂和包围敌人,并确实控制浙赣线一段,断敌退路,便于第三阶段分别围歼。部署要求主要之点,一是注意断敌退路,以便歼敌;二是注意与友邻部队联络,互通情报,互引渡江。

由邓小平拟定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在渡江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实战证明,“纲要”是我军作战指导时宏观决策的范例。当时的第二野战军十五军四十四师师长兼政委向守志说:这个“纲要通观全局,高瞻远瞩。在纷乱的形势中化繁为简,把握事态,是坚定性、科学性、周密性、灵活性和可行性的有机结合”,它“是宏观决策的典范”(转引自《中外名人看邓小平》,第 431页)。

对于战争的指挥,邓小平擅长于总体设计,逐次推进,在和平年代,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决策,他也是这样。

在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工程,具有罕见的复杂性和高度的综合性。与此相适应,领导方法和主观指导上也必须具有高超的全局统筹艺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工程开始后不久,邓小平就向全党明确提出:要大大加强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总观新时期以来邓小平运筹和驾驭全局的实践,处处透发着他那种抓整体,分层次——总体设计,逐次推进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在我国要充分发挥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终归须靠经济、政治、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条战线、多种领域、多方层次的合力作用。为此,邓小平在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从事物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在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军队的改革任务。

为此,邓小平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又必须有各种综合配套改革的措施,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同时,邓小平又认为,改革既要整体规划,实行全方位的改革,使各种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又要谨慎稳妥,先试点,后推开,逐次推进,不能一哄而上,齐头并进。否则,就会欲速不达,事倍功半。正是在邓小平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的改革才形成了由点到面、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由体制到配套措施等由浅入深的大好局面。

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财税制度、金融制度、价格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工资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公务员制度等重大配套改革措施的出台,充分表明了邓小平抓整体,分层次——总体设计,逐次推进这一领导方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领导决策中,邓小平的原则是整体规则改革蓝图,逐次推进改革的深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上,他也是总体设计发展战略目标,然后循序渐进地推动其向前发展,一步一步地把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总观中外历史,制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至关重要。日本明治天皇搞维新之举,造就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20 世纪60年代李光耀提出的工业计划,使新加坡的经济迅速起飞;6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重视经济,一改坚持10余年的内向型战略,提出“出口第一”的战略口号,并实行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实现了经济腾飞。邓小平站在人所难及的世界格局的高度,洞悉时代潮流,缜思密虑,把握历史发展的契机,既立足现实,又富于想象力和创见性地构想,设想未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设计了近、中、长期的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并将其具体化、量化。人民明确了奋斗目标,充满了一定实现的激情和希望。

邓小平于1987年4月30日,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明确了今后70年内三个阶段所应分步达到的战略目标。他为中国发展制定的蓝图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6页)

邓小平在提出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后,又根据这一目标系统的要求和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差异,提出了一部分地区先腾飞、先致富,以沿海(沿边)带内地、东部带西部、先富带后富的全国发展战略部署。这样,就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形成一个环环相扣、节节推进的历史链条。这样不仅把发展目标与发展部署统一起来,而且把发展目标整体性与有序性统一起来,并且把长远发展目标与中、近期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即把总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统一起来了。今天,中国大地处处一派生机勃勃,你追我赶的发展格局,无不证明邓小平领导方法和指导艺术的高明。

我们学习邓小平抓整体,分层次——总体设计,逐次推进的领导方法,就要在实际工作中,要重视总体构想,不顾此失彼,人为失衡;做工作要有序进行,不能不分先后,不分主次地打乱仗;要善于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现实与长远的关系,不能搞本位主义,不能急功近利。

同类推荐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 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传奇大将陈赓

    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传奇大将陈赓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历经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指挥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领导创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的个性鲜明,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这位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以其传奇的人生和情感经历,始终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他声名显赫.却向往平静恬淡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他追求永恒真挚的情感,却屡屡受到命运的打击……纳兰词哀感顽艳、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它传达了纳兰容若至真至哀的心声,“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他最真实悲恸的情愫,又有几人深知?本书以传奇笔法,描述了纳兰容若短暂而灿烂的一生。以纳兰词中最动人的词句,串连起他真挚哀婉的爱情篇章,揭示了他凄美悲情的内心世界。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热门推荐
  • 媒婆上身的当家大小姐

    媒婆上身的当家大小姐

    她是司徒府的当家大小姐,唯一的爱好就是说媒,她撮合别人,却从未想过把自己嫁出去...她看着一对对情侣的欢乐和悲伤,终于领悟了爱情的真谛,可是,那个人还会在原地等她吗?
  • 穿越之鬼面少校

    穿越之鬼面少校

    冷,孤傲,是她代名词,看透亲情,扎根于黑道,母亲的去世,让她明白强大的重要;她,是全区最年轻的少将,拥有携带枪的特权,肩上的徽章带来的不是荣誉,到头来换来一身伤,可她心甘情愿陷在那,只因她有她的兄弟和她爱的人;她,生活黑暗,多次与死神打交道,到头来父亲因身世的误会设计逼迫她爱的人谋害她;她的出生引起机密,不得不以男子身份召告天下,她的出生成为丞相谋害幕府的契机,她女扮男出现在众人眼前,她亦是她,为报仇的她成为丞相儿子身边的好友,却发现他和她居然同病相怜,她和他又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她又将在幕府三十二口亡魂和他作出一个怎样的选择。片段一“她究竟还是心软了,是不是自己不够狠……”
  • 炎黄天威

    炎黄天威

    旷氏天佑身世寒,神秘天行见尤怜;横遭变故许宏愿,炎黄从此天地变。炎黄世界的弱小男孩,因路见不平,助好友退敌,因而惹下大祸,导致家庭横遭变故,而宗族之主却落井下石,从此心灰意冷,脱离家族,并许下宏愿要建造一个和谐博爱的世界,成为了炎黄世界人们心中的英雄,在毁灭、守护、建造的过程中,历经了生死,看淡了名利,达成了愿望
  • 总裁,轻一点

    总裁,轻一点

    母亲去世第二天,她就被迫嫁给联华总裁。听说他面目狰狞、脾气暴躁、不喜女人!可她慢慢发现,自己竟在他冷漠的爱中逐渐沦陷。婚前,她是不受待见的小媳妇,婚后,她誓要成为幸福居家小女人!
  • 全世界都遮住了你的光

    全世界都遮住了你的光

    【离经叛道摇滚歌手vs温润如玉呼吸科医生】盛极全世界的摇滚歌手宋嘉笙一夜之间,风评恶劣,割腕自杀,原因竟是……
  • 罗生门(掌悦经典)

    罗生门(掌悦经典)

    《罗生门》讲述了一位被辞退的仆役和身为强盗的老妪在面对生死抉择之时,“以恶凌恶”才“理所当然”地生存下来的故事。小说以令人窒息的紧凑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传递出作者对人性的透视与思考。《罗生门》收录了芥川龙之介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鼻子》《山药粥》《河童》《侏儒的话》。每一篇都是作者的经典之作,小说情节诡秘,深刻展现了人性欲望、良知、利益的取舍与纠缠。
  • 我的恐怖妻子

    我的恐怖妻子

    快要三十而立还没有成家,家里给相亲了一个对象,没想到在同房的时候……
  • 妃倾天下:邪帝的专属恋人

    妃倾天下:邪帝的专属恋人

    她,一世轻狂,最后命丧黄泉。异世重生,穿越为废材三小姐,鞭打恶毒庶姐,斗小三,制度神兽闯天下,竟找到自己的身世之谜。他,身份尊贵,却甘愿为她放弃所有。当千年时的真相重现时,他和她又该何去何从。“娘子,你还歉我一个孩子呢!”某人委屈的说。某女咬牙切齿地说:“君邪寂,你还要脸不要脸的?”
  •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防治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防治

    本书以青少年网路犯罪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青少年网洛犯罪的特征、手段及危害,深入分析了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以及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心理结构分析,找出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 狐妖小红红

    狐妖小红红

    搞笑逆天,催泪逆天的神作。两部曲……第一部:青春日常……第二部:神魔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