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0400000013

第13章 刚柔并济,批评学生要会用两手

在教育里,历来有“红脸”和“白脸”之说。有些老师喜欢扮演“红脸”教育学生,还有些老师喜欢扮演“白脸”教育学生。但有一点我们要搞清楚:单纯地以这两种面孔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难总是起到教育效果的。

我们老师如果总是坚持扮“白脸”,严厉地批评学生,就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认为“反正我做什么都不对,随你们去吧,我做我的”。还有的学生会悲哀地认为,也许我天生就做不了让老师夸奖的事情,否则老师怎么会总是批评我一个人呢?既然这样,我就凑合着混吧!就这样,经常被老师严厉批评的学生,就开始破罐子破摔了。而老师如果一味地扮“红脸”,用“吴侬软语”批评学生的话,则会纵容他们,让学生变得更为“娇气”,更听不进对自己不利的话。

学生时期是建立是非观念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学生真的应该受到惩罚,那就让他接受这次痛苦的经历吧。因为如果在每次的惩罚中,都会有更大的温暖等待他,那他就会得到一个错误信息:“也许我的做法是对的,只是作为老师的一方不太喜欢而已。”既然过于严厉与过于温柔的批评,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那么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就应该刚柔并济,该硬时就刚,该软时就柔,这样,学生既能领会到老师的爱,又能接受老师的教育。

案例一刘大陆是安徽铜陵市狮子山中学的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刘老师是学校最好的老师。

朱够在学校是个公认的勤学上进的好女孩,这样的学生自然会受到所有老师的器重、同学的艳羡。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有学生向刘老师反映,说班上常常有人丢课本、丢参考书。经过调查,偷书人竟然是朱够。这太出乎大家的预料了。

尽管事实摆在眼前,刘老师仍然不相信这是真的。为了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刘老师把朱够叫到了办公室。

面对刘老师,朱够很紧张。

“朱够,你觉得你这样做,对吗?”刘老师盯着朱够,严肃地说。

“我……我……”朱够结结巴巴地说不上话来。

“从事实上看,你的行为确实值得我严厉地批评你一顿。但是,老师相信你是个好学生。你那样做,肯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跟老师说说可以吗?老师一定会为你保密的。”

刘老师的话,让朱够升出了一种信任感,终于不再紧张了,开始了她的心灵倾诉。

原来,进入中学以后,朱够的成绩一直在下降,她自我感觉很糟糕,觉得别人都在超过她,这使得朱够特别烦躁。为了让成绩赶上去,朱够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学习。

这天早自习,她又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拿出课本想看书,可是眼睛盯着课本就是读不进去。一气之下,朱够把书摔得远远的,随手又把同桌的课本也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以往,朱够不小心碰掉同桌的书时,都会赶紧捡起来,拍干净,可是这次她的心中竟然产生了一种发泄的快感。也正是这种莫名的快感,让朱够鬼使神差地拿起同桌的课本,趁着没人,干脆扔到了更远的地方。

自从发生了第一次之后,朱够就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好多次把同学们的书、笔记本、课外辅导书等偷偷拿走,找个没人的地方,先使劲地踩,然后再扔掉……

说着说着,朱够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好了!别哭!老师知道你不是‘偷’。因为偷窃的动机是把别人的东西窃为己有,可是你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动机却不是窃为己有,只是想把别人的东西损坏,使别人不能拥有而已。”说到这里,刘老师顿了顿,“不想把别人的东西窃为己有,又不想让别人拥有,你想想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朱够沉默了,陷入了沉思。

“如果老师没猜错的话,你在小学时,一定是成绩特别好的尖子生,甚至总是第一名。”

“您是怎么知道的啊?”

“是你前面的谈话告诉了我。一个考了第三名,就以为自己完了的人,以前当然比这更棒啦。”刘老师笑着说,“但是,你应该知道,初中不同于小学,你面对的竞争对手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此,你却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上,初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你就感到很不适应了。于是,你就很困惑:我这是怎么了?我这么努力,第一怎么可以不属于我?我不能让别人超过,这是不可以的。于是,你的心就陷入了困扰、混乱之中。为此,你就把别人的书和学习用具毁掉,让别人不能正常地学习……”

“是,是这样……”朱够一听老师说的正好是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急忙点头说,“可是,当时我并没有这样清楚的目的……”

“呵呵!其实你不知道,我们许多行为的动机都是潜在的,是潜意识里的活动,是不知不觉就这么做了。可是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你就会看清自己了。”停了一下,刘老师又问,“你知道你这是什么心态吗?”

“是嫉妒。”朱够立马接了上去,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了。

“真高兴你认清了自己。”刘老师继续说道,“嫉妒心和竞争意识的不同就在于:竞争意识是‘你好,我比你更好’;而嫉妒则是‘我不行,也不让你行’。所以竞争可以促进大家的发展,而嫉妒于己于人都不利。现在,关键是你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健康的竞争意识来面对自己的学习。不过……”刘老师话锋一转,“如果你以后不能把嫉妒心转化为竞争意识的话,这种情况就还会发生。所以,我希望你回去还是要好好反省一下。”

第二天,朱够主动找到刘老师,和刘老师一起探讨怎样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刘老师的点拨下,朱够豁然开朗了,肯定地说:“老师,你就放心吧!以后,我绝对不会再因为这种事情麻烦你了!”

为了让大家不再把她当成小偷,朱够还主动在班会上向曾经被偷过书的同学道歉,并表示一定会尽快赔偿大家的损失。

就这样,经过刘老师的一番“批评”,朱够已经能够以良好的竞争意识对待学习了,班上再也没有发生过丢书事件。

一天,白老师对班里的学生发了火。原因是男生小康的练习册作业做得一塌糊涂,而这些题目是她刚刚一一讲解过的,可小康居然张冠李戴,乱写一气。

这下,白老师不得不追究一下其中的原因了。

看到老师生气了,小康很老实地说出了原因:他上课根本没听讲。

这下,白老师更生气了,索性新账旧账和他一起算开了:开学两个多月了,他居然还是“麻木不仁”,对自己和风细雨的教育置若罔闻;他居然还是屡教不改,作业态度一如既往地“任务观点”:只求完成,不求质量。

更可恨的是班内类似他那种情况的男生还有几个。

白老师耐心地等待他们自我反省,自觉地改正。可是等了两个多月,他们还是没有改正,没有得到她预期的结果。

想到这里,白老师狠了狠心——不能再听之任之了,我要借机来个杀鸡儆猴。于是,她把手里批改作业的红笔重重地放下,然后把小康的作业本狠狠地甩在了讲桌上。

学生们从来都没见过白老师生这么大的气,顿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此时,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白老师想起了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过的一段话:“一个人,只有懂得珍惜别人给予的爱,在乎别人给予的爱,才会让爱生出不绝的力量,从而引领自己创造出人生一个又一个奇迹。”

看来那几个学生是不懂家长和老师的爱啊!

想到这里,白老师一字一句地说:“人最可怕的是不懂得感恩。如果你们懂得感谢父母不辞辛劳的养育之恩,如果你们懂得感谢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之恩,如果你们懂得……你们就不会还是‘混世魔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吧!”

说完,白老师又拿起了课本,像没发生什么事儿似的,开始讲课了。

当天下午,小康就把作业写得整整齐齐地交给了白老师,同时发誓说,这是他利用中午的时间,请教同学的结果,没有一个字是抄的。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他听讲、做作业的态度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那天,这个混日子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听了老师那富有哲理的话,我又一次受到了心灵上的触动。通过这一次的教育之后,我觉得我比以前长大了很多!”

偷窃按说是比较严重的错误了。一旦老师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给学生造成一种“偷也不是什么大事”的错觉。所以在偷窃这个问题上,老师绝对不能有半点妥协——需要当一回“白脸”。所以,刘老师首先就强硬地批评朱够,让她明白偷窃是不对的,是绝对不应该做的。

然而,刘老师知道,像朱够这种好学生,突然有偷窃行为,应该有自己的苦衷。如果仅仅批评她,也达不到教育她的目的,最好先听听她的解释。可是,这其中的原因,又不是强硬的批评所能“套”出来的。此时,就需要温柔的手段。

当听完朱够偷书的理由时,刘老师不再用强硬的态度教育她,反而变为“红脸”,想尽办法为她开脱,减轻她的思想压力。这样的温柔,让朱够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想着尽快改正过来。

然而,为了巩固教育效果,刘老师还是“强硬”地“警告”了朱够一下:尽管可以原谅你的行为,但是仍然要注意,否则你可能还会“旧病复发”。

就这样,在刚柔并济的批评中,朱够主动承认了错误,并根除了让她犯错误的根源。

刚讲过的题目,小康都做得张冠李戴,一塌糊涂,原因居然是没听课。这种事情,放在哪个老师身上,都会很生气,都会想批那个学生一顿。除此之外,开学两个多月了,他已经连续多次没有好好完成作业了。这样的学生,就应该给他来点硬的,采用“刚”的手段批评教育他,否则他依然会“麻木不仁”地做作业。

重重地摔红笔、作业本,实际上白老师已经通过行动批评了小康,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犯错的严重性,意识到必须要改了,否则老师该动真格的了。同时,白老师这一系列“刚硬”的“白脸”行为也让其他学生,尤其是那些混日子的学生,也不由得去反省自己,看看有没有需要改正的错误。

在重申了自己批评小康的良苦用心之后,白老师又换了一种“温柔”的“红脸”面孔,不再理会小康没完成作业的事情,而是开始授课了。尽管白老师没理会小康,但是谁都明白她沉默行为中的批评和指责之意。

这先刚后柔的教育手法,无不包含着白老师对小康的关心与教育,如此一来,他能不被“点化”吗?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老师一味的“和颜悦色”还真不行,还是需要来点儿“狂风暴雨”震震学生的。

批评的作用就好比“整容术”,可以使一张带有某些瑕疵的面孔焕然一新。然而,批评更像是在别人身上动手术,出了偏差就会伤人。因此,我们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就需要注意策略了。不是学生犯下的所有错误,都需要老师批评,学生才能反省的,也不是所有的错误,都需要老师严厉地批评的。那么,我们老师需要怎样把握其中的尺度呢?

1.讲究方圆之道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基层的实施者,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既要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让学生乐于接受管理,因此,应该讲究一点“方”与“圆”的艺术。

“方”是指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准则,“圆”是指班主任工作的情感策略。如果我们一味地按“方”行事,可能导致学生敬而远之;如果过于求“圆”,迎合学生的愿望,尽管师生皆大欢喜了,却不能真正落实教育任务,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所以,我们应灵活处理好“方”与“圆”的关系。

例如,在“争夺小红旗”的活动中,因为某学生没戴红领巾,学校扣了班级一分,同时还扣了他一朵小红花。同学们知道了,都纷纷指责他,而他此时也后悔得不得了,再加上胆子小,就哇哇地哭了起来。如果此时,老师再拘泥于原则,严厉地批评他的话,无疑会给他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此时,我们老师应该“圆”一点,多关注一下学生的感情,安抚一下他。我们相信他一定会非常感激老师,并且会记住天天戴红领巾的。

2.注意冷热变换

班级中,随时随地都会有学生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对某些事情、某些学生,我们要趁热打铁,及时批评他们,以便让他们尽快反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对另一些事情、另一些人,我们则应该延缓时间,故意不加理睬,然后再不失时机地批评、教育他们,这样效果也许会更理想。其中的尺度,需要我们老师对事对人灵活把握。

小风聪明调皮,任性自负。上课时,他可是个大忙人,不是碰碰前面同学的后背,就是拉拉同桌的小辫子。老师大声训斥他,他虽然会收敛些,可是却把腮帮子鼓得足足的,斜着眼看老师,满脸的不服和不屑。

对于这种情况,用“白脸”的方法硬碰硬对他显然不管事,甚至还会激起他的抵抗情绪,他的老师调整了策略。通过了解,老师得知小风的妈妈是继母,而且最近又给他添了个弟弟,这一切让小风感觉受了冷落。也许他的“无理取闹”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吧!老师没有严厉批评他,而是在课后采用“柔”的方法慢慢引导他。渐渐地,小风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调皮、任性了。

事实已经证明,对小风这个处处惹是生非的学生使用“刚”的批评手段是无效的。因为小风要的就是通过惹是生非吸引老师的注意力,换句话说,他就是希望老师批评他。这样的学生,要想教育好,就得换种“软”方法。在了解了小风闹事的原因后,那位老师采用“柔”的批评法,让他很快认识到了错误,并及时改正了不良习惯。

3.把握好严宽的度

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宽严适度。一句话,“严”要严得有理,“宽”要宽得有据。

通常,在以下几方面,我们可以从严治理:思想上要严格要求;对学生行为要有严明的纪律。

比如,某学生爱玩不爱学习,早上很早就出门了,可是他不到校,而是在路上玩。像这样的情况,老师就应该严格一点,立刻找学生谈话,严厉批评教育他,要他必须遵守纪律。

比如,某学生随手丢了一张纸,老师让他捡起来,他当面乖乖地捡了。可是,趁老师不注意,他却在背后说老师的坏话。对待这样的事情,老师就需要宽一点了。虽然尊师是学生必须遵循的,但是我们却没有必要因此对学生“出重手”。

4.视学生个性决定刚柔

刚柔相济体现了教育转化艺术的多样性,批评的刚柔与学生的个性心理有密切关系。我们批评学生,不仅要看学生所犯错误的严重程度,还应该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或者以刚制柔,或者以柔克刚,或者外柔内刚,或者刚中寓柔,这样区别对待才可以收到批评教育的预期效应。

通常,对那些消极颓废、行动散漫,或者自我意识淡薄、被动性强,或者不正视自己的过失,且爱察言观色、侥幸心理较强的学生,我们应当“下猛药”,通过语言、语调的强刺激,以“刚”促使其醒悟;对于反应快、脾气暴躁、否定心理明显、行为情绪化的学生,我们最好采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方式,以柔克刚,用商讨的口吻,稳定他们的情绪,然后再平心静气地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改变他们可能存在的对抗动机;对性情机敏、疑心较重、自我防卫意识较强的学生,则应该刚柔并济,灵活多变地运用教育方法,以迅速冲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使他们较快地意识到老师的意图。

我们老师的批评教育,可以说充满了玄机和奥妙,但我们只要用心、用爱去运筹,就能化解矛盾,帮助学生反省自己的过失和不足,进而顺利转化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使他们成长为优秀学生。

同类推荐
  • 你是第1位的

    你是第1位的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说好的一面,它能让你自己受益,也许同时能让某个人或更多人受益;说不好的一面,它只能让你自己受益,但不会干扰其他人。即使不好,它其实也对别人有益,因为它让地球上减少了一个潜在的负担,而多了一个幸福的人。〈br〉在本书中,作者以非正统的思想和令人惊异的方式,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法。作者不迷信传统,也不简单说教,而是告诉读者自身的经历和实在有效的方法,从而让大家过上快乐多、烦恼少的幸福生活。
  • 尊老爱幼(上)

    尊老爱幼(上)

    本书为中华传统道德修养故事集,收录包括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头悬梁、锥刺骨等等经典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 御心集

    御心集

    病者认为它是战胜烦恼和疾病的灵丹妙药;修行家认为它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养生家认为它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体育学者认为它是全新的运动学说,可作为全民健身运动以提高国民体质;经济学家认为它可作为绿色产业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社会学家则认为,国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这种治心治身的方法有利创建和谐社会。我认为,此学说一定会为千家万户带来快乐和欢笑,为人间春色增添一片绿叶。
  • 执著就是成功

    执著就是成功

    执著是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英雄本色。执著是一种面对艰辛困苦而不放弃的人生态度。执著的人是敢于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奋斗者、拓荒者、献身者。成功最终属于在失败中坚持、在困境中思考、在挑战中执著的勇士。让我们为执著喝彩吧!为执著喝彩,就是为奋斗着的生命喝彩!
  • 书立方4-弟子规

    书立方4-弟子规

    《书立方·第4辑:弟子规》内容简介:“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传统国学一直强调对子女的教育培养问题。为人处世,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固然好,但若时运不济,那就退而独善其身,耕读传家吧!
热门推荐
  • 此间梦好

    此间梦好

    如果没有外挂,没有外力加持,没有高人相助,一个普通人,怎么成为强者,怎么登上世界巅峰?而当你看尽世间一切繁华,历遍世间一切沧桑,尝透世间一切苦辣,你的心,将归往何处?是梦吗?是奢求吗?是轮回辗转吗?寻求的人依旧在路上,负重着踏血走向远方。
  • 众里寻他

    众里寻他

    毕业后,程飞回到家乡,本想过他与世无争的小日子,生活却像跟他开了天大的玩笑。女友叶倩楠红颜早逝,令他痛不欲生;遇上李晓华,白雪,李明义,开始了和他们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纠缠。
  • 重生的大神传奇

    重生的大神传奇

    这是一个被穿越者改造的世界。华夏文明,遍布全球,世人以崇华媚中为荣。近代世界史,主要为三部分,诸华开拓殖民史,诸华内战史,殖民地觉醒解放史。重生在这个世界上,李清发觉,很多名著不存在,没有《红楼梦》,没有《射雕英雄传》,没有《寻秦记》。这是一个网络文学盛行的时代,也是大神辈出的时代。
  • 网游之惊鸿剑君

    网游之惊鸿剑君

    《万界》刚刚开服,玩家们就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游戏怎么跟之前玩的完全不一样?选职业的面板里为啥没有战士法师?为什么刚开服第一天村子就被怪物攻破了?为啥这里的NPC怎么这么聪明?这只BOSS上次我来才50级,怎么这次来就超凡了?为啥你的技能我没见过?啥?自创的?这城池不是系统的吗?啥?你给打下来了?为什么我动不了?啥?精神力?这怪物怎么这么强?啥?隔壁位面穿越过来的?作为首批进入游戏的玩家,林洛珑无意间继承了一把剑,一本功法,一个只有他一个人的门派,本以为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了,蓦然回首,林洛珑不禁仰天长啸:“为什么像我这么强的还有四个啊!”这不是一个烂俗的网游故事。系好安全带,这本书不按套路出牌!
  • 虚空盗帝

    虚空盗帝

    道本是盗,盗亦有道,盗亦为道,以盗为道。仙者,盗取天地灵气强大自身,实为大盗。盗帝者,乃仙盗之极。盗帝之镜,乃天地大道之极。一个曾经威震武林的大盗,有缘得到十万年前引发仙界大战的天罚神镜进入上古‘吃货’仙帝遗留的养殖场。在这里无数仙珍成妖,不幸到此的人族因难吃才能苟延残喘。且看莫凡凭借无所不能的神镜,如何找回人类的尊严,虐妖成仙……
  • 人妇

    人妇

    要想嫁给有钱人,漂亮女人用色;聪明女人用计;而我这个既不聪明,又不漂亮的,就只能用求。总算是被我求成正果,可是面对如此冷漠又花心的他,是继续这段婚姻,还是重新追寻自己的真爱,可真爱又在哪里呢?
  • 铭言记

    铭言记

    不懂事的铭言:“铭言”我喜欢大家这样叫我。
  • 木剑亦剑

    木剑亦剑

    师傅让他下山历练了。他历练了。师傅说修道可以长生。他修道。能长生么?
  • 还没有想好吼

    还没有想好吼

    反正就是穿越,女强,男强,开挂,扮猪吃虎的故事都有。
  • 山南水北有我陪你

    山南水北有我陪你

    有沈斯河的地方就有何念。“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骗我,这样我就甘心吗?”“我爱你,哪怕一厘米。”……本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与青梅竹马,一见钟情之间的爱情火花,情节跌宕起伏,愈发有亮点,一见钟情是否比得过从小的青梅竹马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女主这样的百分百女孩是怎样让柠檬变甜了,山楂不酸了呢?皓月清凉,你是人间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