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77300000137

第137章 叙事——刘知几

题解

本文选自《史通·叙事》篇第四部分“尚简”。提出撰修国史应以叙事为主,叙事应以简为主的重要理论。其对后世影响甚大。

原文

……

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简之时义大矣哉!历观自古,作者权舆,《尚书》发踪,所载务于寡事;《春秋》变体,其言贵于省文。斯盖浇淳殊致,前后异迹。然则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始自两汉,迄乎三国,国史之文,日伤烦富。逮晋已降,流宕逾远。寻其冗句,摘其烦词,一行之间,必谬增数字;尺纸之内,恒虚费数行。夫聚蚊成雷,群轻折轴,况于章句不节,言词莫限,载之兼两,曷足道哉?

盖叙事之体,其别有四:有直纪其才行者,有唯书其事迹者,有因语言而可知者,有假赞论而自见者。至如《古文尚书》称帝尧之德,标以“允恭克让”;《春秋左传》言子太叔之状,目以“美秀而文”。所称如此,更无他说,所谓直纪其才行者。又如《左氏》载申生为骊姬所谮,自缢而亡;班史称纪信为项籍所围,代君而死。此则不言其节操,而忠孝自彰,所谓唯书其事迹者。又如《尚书》称武王之罪纣也,其誓曰:“焚炙忠良,刳剔孕妇。”《左传》纪随会之论楚也,其词曰:“荜辂蓝缕,以启山林。”此则才行事迹,莫不阙如,而言有关涉,事便显露,所谓因言语而可知者。又如《史记·卫青传》后,太史公曰:苏建尝责大将军不荐贤待士。《汉书·孝文纪》末,其赞曰:“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此则传之与纪,并所不书,而史臣发言,别出其事,所谓假赞论而自见者。然则才行、事迹、言语、赞论,凡此四者,皆不相须。若兼而毕书,则其费尤广。但自古经史,通多此类。能获免者,盖十无一二。

又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曰省句,二曰省字。《左传》宋华耦来盟,称其先人得罪于宋,鲁人以为敏。夫以钝者称敏,则明贤达所嗤,此为省句也。《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夫闻之陨,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详,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简要合理,此为省字也。其有反于是者,若《公关》称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必事加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汉书·张苍传》:“年老,口中无齿。”盖于此一句之内去“年”及“口中”可矣。夫此六文成句,而三字妄加,此为烦字也。然则省句为易,省字为难,洞识此心,始可言史矣。苟句尽余剩,字皆重复,史之烦芜,职由于此。

……

夫饰言者为文,编文者为句,句积而章立,章积而篇成。篇目既分,而一家之言备矣。古者行人出境,以词令为宗;大夫应对以言文为主。况乎列以章句,刊之竹帛,安可不励精雕饰,传诸讽诵者哉?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句皆韶、夏,言尽琳琅,秩秩德音,洋洋盈耳。譬夫游沧海者,徒惊其浩旷;登太山者,但嗟其峻极。必摘以尤最,不知何者为先。然章句之言,有显有晦。显也者,繁词缛说,理尽于篇中;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然则晦之将显,优劣不同,较可知矣。夫能略小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此皆用晦之道也。

……

自兹已降,史道陵夷,作者芜音累句,云蒸泉涌。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嘡,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故应以一言蔽之者,辄足为二言;应以三句成文者,必分为四句。弥漫重沓,不知所裁。是以处道受责于少期,子昇取讥于君懋,非不幸也。

盖作者言虽简略,理皆要害,故能疏而不遗,俭而不阙。譬如用奇兵者,持一当百,能全克敌之功也。若才乏颖,思多昏滞,费词既甚,叙事才周,亦犹售铁钱者,以两当一,方成贸迁之价也。然则《史》、《汉》已前,省要如彼;《国》、《晋》已降,烦碎如此。必定其妍媸,甄其善恶。夫读古史者,明其章句,皆可咏歌;观近史者,悦其绪言,直求事意而已。是则一贵一贱,不言可知,无假榷扬,而其理自见矣。

昔文章既作,比兴由生,鸟兽以媲贤愚,草木以方男女,诗人骚客,言之备矣。洎乎中代,其体稍殊,或拟人必以其伦,或述事多比于古。当汉氏之临天下也,君实称帝,理异殷、周;子乃封王,名非鲁、卫。而作者犹谓帝家为王室,公辅为王臣。盘石加建侯之言,带河申俾侯之誓。而史臣撰录,亦同彼文章,假托古词,翻易今语。润色之滥,萌于此矣。

降及近古,弥见其甚。至如诸子短书,杂家小说,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邦国初基,皆云草昧;帝王兆迹,必号龙飞。斯并理兼讽谕,言非指斥,异乎游、夏措词,南、董显书之义也。如魏收《代史》,吴均《齐录》,或牢宠一世,或苞举一家。自可申不刊之格言,弘至公之正说。而收称刘氏纳贡,则曰:“来献百牢”;均叙元日临轩,必云“朝会万国”。夫以吴征鲁赋,禹计涂山,持彼往事,用为今说,置于文章则可,施于简册则否矣……

昔夫子有云:“文胜质则史。”故知史之为务,必藉于文。自《五经》已降,《三史》而往,以文叙事,可得言焉。而今之所作,有异于是。其立言也,或虚加练饰,轻事雕彩;或体兼赋颂,词类俳优。文非文,史非史,譬夫乌孙造室,杂以汉仪,而刻鹄不成,反类于鹜者也。

译文

好的国史,要善于叙事,而善于叙事的,又以简要为主。这简要的意义是很大的呀!普遍察看自古以来最早的著作,《尚书》开始记事,所记务必精减事实;《春秋》变了体裁,记言又重视省略文字。这大概是风气厚薄不同所造成的,前后风格不一样。尽管这样,但是文辞简约而事迹丰富,才是特别好的著作。从两汉开始,直到三国,国史的文辞,逐渐受到多而杂的影响。到晋朝以下,又有更大的发展。假如寻找它的多余句子,摘取它的琐碎词语,一行之中,一定有几个字是误加上的;一篇之内,常常有几行是空费笔墨。聚集(千万只)蚊子的声音就会形成振耳的雷声,堆积过多的轻物就可以压断车轴。何况章句不加节省,言词不加限制,就是能装它几大车,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叙事的体裁,可分别为四种:有直接记载才能品行的,有只记录事迹的,有凭言语就可以了解的,有借赞论而自然明白的。至于像《古文尚书》介绍帝尧的德行,就用“允恭克让”来表示;《春秋左传》说子太叔的状貌,就用“美秀而文”来示意。像这样的叙述,再没有加上其它说法,这就是所谓直记言行的例子。又如左丘明记载申生被骊姬所诬陷,上吊而死;班固《汉书》述说纪信被项籍围困,代替高祖而死。这些就不谈他们的节操,而忠孝自然明显,这也就是只书写事迹的例子。又如《尚书》叙述武王历数纣王的罪恶,在誓词中说:“焚炙忠良,刳剔孕妇。”《左传》记载隋会论说楚国,他说:“荜辂蓝缕,以启山林。”这些是一概不写他们的才行事迹,只录相关的言辞,事情便显露出来了,这也就是凭言语就可以了解的例子如《史书·卫青传》后面,太史公说:“苏建曾经责备大将军不推荐贤才不以礼待士。”《汉书·孝文纪》结尾,班固的赞语说:“吴王濞装病不来朝见天子,文帝反而给他几杖。”这些是列传和本纪都并没有记载的,而由史臣发表议论引出那些事情,这也就是借赞语就自然明白的例子。既是这样,那么才行、事迹、言语、赞论,所有这四个方面,都不互相配合。如果都要完全写出来,那就有更多的烦琐的言辞。但是自古经史,一般多有这种缺点,能够避免的,大概不过十分之一二。

还有叙事的省略,可分为两类:一叫省句,二叫省字。《左传》记宋国华耦来鲁国盟会,说他的先人得罪宋国,迟钝的人认为他很聪敏,用迟钝的人称赞聪敏来衬托,那么也就明白被贤达所讥笑,这就是省句。《春秋经》说:“陨石于宋五。”那就是先听到陨石落下的声音,然后才看见是陨石,数一下才知道五个。增加一个字就太详,减少一个字就太略。要求适中,简要合理,这是省字。与此相反的,如《公羊传》说郄克独眼,季孙行父秃头,孙良夫跛足,齐国用跛足的迎接跛足的,秃头的迎接秃头的,独眼的迎接独眼的。恐怕应该删除“跛的”以下句子,只说“分别用同类的人去迎接。”如果定要把事情说两遍,那就很费文辞,这就是烦句了。《汉书·张苍传》说:“年老,口中无齿。”在这一句之内省去“年”及“口中”就可以了。这六字成句,而有三字妄加,这是烦字。那么省句容易,省字困难,透彻认识这种思想,才可以开始谈史。假如句意已完还有多余的字,文字都重复,史书的烦琐杂乱,常常是由于这个原因。

……

修饰字成为文辞,组织文辞成为句子,句子积累就构成章节,章节积累而成篇。篇目已经区分,一家之言就完备了。古时外交官员出境,以辞令为根本;大夫对答,以文辞为主旨。何况把章句组织起来,编订在史册,怎么可以不努力修饰,传给后代的读者呢?自来圣贤著述,叫做经典,句句都同韶、夏乐曲,字字都像琳琅美玉,听到的全是聪明多智的善言,又好又多啊。譬如在大海中游玩的人,空自惊异它的浩大辽阔;登上太山的人,只是叹息它的高峻无极。一定要摘取它特别好的文辞,也不知道从何摘起。但是章句的言辞,有的明显有的隐晦。明显的,是富丽的言词,道理全在一篇之中;隐晦的,是简要的文字,事迹超出文句之外,那么隐晦之与明显,优劣不同,明显地看得出来。能够省略小的保存大的,举出重要的明白次要的,一两句话就把大事小事重要的次要的完全都概括进去,没有遗漏,这些都是使用隐晦的道理。

……

从此以后,编史的正道日趋衰微,字句烦杂累赘的作者,不断出现。他们作文的时候,大都组织文词不用单数,锤炼句子都要成双,长短要均匀,单双相配合。本来应该用一个字概括的,常常要凑成两个字;应该用三句成文的,一定要分为四句。到处都是重迭拖沓,不知有所删裁。因此王沈撰《魏书》受到裴松之的责难,温子昇撰《永安记》被王劭所讥笑,便是当然的。

作者的言辞虽然简略,事理都很重要,所以能够疏略而不遗漏,节约而不亏省。譬如用奇兵的人,用一当百,能够起到全部战胜敌人的作用。如果缺少突出的才能,思想又很不敏锐,费词已经很多,叙事方才周详,犹如卖铁钱的,用两个当一个,才能成为买卖的价钱。这样看来《史记》、《汉书》以前,是那样的简要;《三国志》、《晋书》以下,又是这样的烦琐。必须认定它们的美丑,分清它们的好坏。读古代史书,明了它的章句,都可讽诵;看近代史书,语句虽有可喜欢的,但不含蓄,只能直接得到叙事的意义罢了。这就是一贵一贱一高一低,不说可以知道,用不着什么讨论,它的道理就自然明白了。

有了文章著述以后,比喻寄托就由此而生。用鸟兽比贤愚,用草木比男女,诗人骚客,使用得很普遍了。到了中古时代,它的体裁稍有不同,有的拟人必用同类古人,有的叙事多采古事相比。当汉朝治理天下的时候,君主实际上称皇帝,情理已不同于殷周;儿子就是封王,名份也与鲁、卫不一样。但是作者仍然称帝家为王室,称公卿为王臣。分封诸侯王国要加上盘石之固的话语,命令诸王为国君仍用山河如带的誓言。而史臣撰入史书,也同样用那些文辞,假借古代言词,翻成当今用语。修饰之滥,就从此开始了。

到了近古,更加表现突出。至于象诸子短书,杂家小说那样,说叛臣就呼为“问鼎”,称大盗就叫做“长鲸”。邦国开始建立,都说成“草昧”;帝王的征兆迹象,一定号称龙飞。这些都含有讽谕的味道,不是指斥的言辞,与子游、子夏的讲话修辞,南史、董狐的直书文意都不同了。如像魏收《魏史》,吴均《齐录》,或包罗一世,或概括一家,自可申述不容改动的格言,发扬最公道的正直言辞。但是魏收称刘氏向国君进贡,却叫做“来献百牢”。吴均叙述元旦临期,一定要说成“朝会万国”。用吴国征收鲁国的赋税,夏禹在涂山会合诸侯的典故,拿那些以往的事情,来充今天的言语,放在一般文章中还可以,用在史书里就不行了。

……

从前孔子有这样的话:“文饰胜过朴质就像史官。”所以知道从事史书著述,必定借助于文辞。自《五经》以后,三史以前,用文辞叙事,是可以谈论的。可是现在的著述,与这些不同。他们的著述,有的虚加修饰,随意彩画;有的文体如同赋颂,言词类似优伶。文章不像文章,史书不像史书。譬如龟兹王建造宫室,杂用汉家礼仪,这就是雕刻天鹅不成,倒像是野鸭子了。

赏读

本文层次分明,论说精辟独到。起首提出论点,点明主题;接着举例说明叙事简要的重要,然后列举《尚书》、《左传》、《史记》、《汉书》四种通常修史写法的实例,提出对叙事文章可以用一省三,不必兼而书之,以及为叙事省文应力求省句、省字等主要观点。

对于作者这篇重要的史学理论,明人陆深、清人浦起龙等多给以肯定。从修史的角度来看问题,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这些史学理论,确是很有科学见地和前瞻意义的。有志于编史修志的读者诸君不妨一读。

同类推荐
  • 好好告别

    好好告别

    一个女孩会永远记得她刮过的第一张死人脸。在她的人生中,比初吻或失贞更尴尬的,大概只有这个了……身高近1米80、毕业于中世纪历史专业的凯特琳·道蒂,是别人眼中又酷又怪的女孩,当同龄人都在为恋爱、护肤,变美和追星而疯狂时,她却一股脑扎进殡葬业,当起了一名殡葬工,每天和死者打交道。从第一次尴尬地为死者剃须、小心翼翼地和同伴一起上门敛尸、日渐熟练地操作起庞大的火化炉、把人体碎骨研磨成粉末、入殓、给尸体防腐,到想尽办法完成遗属心愿、给水肿的老人穿上精心准备的华服……凯特琳坦率真实又妙趣横生地记录了自己在火葬场工作6年的生活,讲述了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生命故事,还有所有人都要面对却不愿说起的一切细节,更有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体悟。难得的是,凯瑟琳不猎奇、不逃避、不畏惧,像是个现代小女巫一般,带领我们直视死亡,也直视生命。
  • 点亮心灵的灯

    点亮心灵的灯

    本书是李天岑的小说评论,著名作家李佩甫说:“李天岑是一个扎扎实实写作的业余作家,多年来他始终保持创作的激情,用心描绘着他在生活中捕捉到的新故事新人物。”写人心折射世道变化,写世道彰显人心,两者互相折射,互相彰显,互相深化,形成天岑创作的基本内涵,也是他社会角色的基本内涵……举重若轻的叙述能力,老到的文字,骨子里冷峻的幽默感,是天岑小说的特点。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 昨日书香

    昨日书香

    龚明德先生是位长于史料考辨和版本鉴别的中国新文学考据家。从汉儒解经到乾嘉时代,考据一直是中国的一门显学,多少知识分子为之献出了毕生精力,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五四以来,随着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和西方新的研究方法的输入,考据便被放在了学术研究的末位;特别是在中国新文学研究领域,一些人不恰当地认为似乎没有进行考据的必要。尽管中国新文学版本、史料需要考据的问题那么多,尽管学界出现过唐搜、李何林这样的中国新文学考据家,但在一些研究者眼中,中国新文学史料的考据,是无足轻重的事情,是一份壮夫不为的工作。
  • 平原纪

    平原纪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乡愁都会如影相随,不离不弃。平原,作为地理名词,已遍布世界七大洲;而作为地名,则是作者生长于斯的故乡。本书就是一部故乡之书。作者撷取多年创作精华,既有对平原“向水而居”的念念不忘,也有对乡村物事细致入微的描画;既有对乡邻们诸多传奇式经历的追忆,也有对自我体验的备忘录式的“打捞”;而对故土和亲人们“弥漫过来的那些忧伤”,字里行间则更多地呈现出浸入骨髓的“既绝望无助又温馨恬淡”的“记忆的芬芳”。
热门推荐
  • 黎明行者

    黎明行者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战争史。解决纷争,迎来真正的和平,是无数人曾有过的想法。有人找到了这个方法,并将之实现。自此之后,命运就敲响了人类的大门,直到那一日,灾难降临。
  • 不见尘埃

    不见尘埃

    一家小小的烘焙店在某天突然消失了,当回顾这一生才发现,从小学到社会,在生与死之间,经历了一段又一段成长,逐渐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最后才发现,那些为自己而活的人都活得很好,而总想着为被人而活的人,既苦了自己,又被所有人遗忘了。
  • 天皇诀

    天皇诀

    出身寒微的菜鸟修行者萧雨,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逼着自己在魔幻森林里不断的挑战着一个比一个强大的妖兽,没想到却机缘巧合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升级机会。然而这种强大到逆天的修行也有着旁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萧雨要怎样刻苦修行?他能否成为逆天战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异界做王储

    穿越异界做王储

    他是修真界的一代奇才,却又是一代废柴,通晓各种杂学,却又无法修炼,在偶得上古传承,穿越异界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大陆,没有魔法与斗气,有的只是灵道师与灵武者,剑道、御兽术、丹道、阵法、军团、战阵……将在这里被一一呈现。
  • 其实我是一条龙

    其实我是一条龙

    内啥,跟你们说个事,其实我是一条龙,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拳碎万界

    拳碎万界

    从末法之地崛起,踏进诸天万界,当我归来时幻想与现实的世界——看我一拳打破:上帝与佛祖——看我一拳打死当我出拳之时,我就想问,还有谁还有谁没跪.
  • 海贼王之华月的猫咖

    海贼王之华月的猫咖

    华月家原本养着一只各方面(尤其指智商和三米八的气场)都不像猫的缅因猫然后她那远在俄罗斯的朋友送了一只隐隐有些二的西伯利亚猫之后在朋友花言巧语的蛊惑下领养了一只不怎么亲近人的英短某一天,一通电话让华月赶去宠物医院救了一只阿比西尼亚猫后来朋友死乞白赖的把这只猫硬塞到了华月家于是家里又多了一只阿比西尼亚猫虽然阿比西尼亚猫整天缠着英短,但是华月想撸的时候他还是很愿意让华月撸某一天,华月在机缘巧合下知道了海贼王这种东西于是很神奇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既然凑够了四只猫,那就开一家猫咖吧##家里的猫越来越多了甚至还混了鸟、狼、狗##不过大家似乎能友好相处#华月表示:无所谓啦~反正我有钱,猫猫和狗狗我还是养得起哒~她立下这个flag后,橘猫出现了。#你为什么狂吃不胖#朋友:听说你很有钱?华月:(哭唧唧)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 倾城红颜:冰山王妃很变态

    倾城红颜:冰山王妃很变态

    她,是21实际叱咤风云的琉璃公主——魅,杀人如麻,冰冷无情的她,原以为得到了爱情,却在自己的婚礼上被自己的爱人捅了一刀,她心不甘,老天眷顾她,给她了重生的机会,成为了一个丹田破碎,无法修炼灵力,胆小懦弱的叶家废材三小姐。当她睁开双眼,冰冷,犀利,嗜血,的眼神令人心惊胆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加倍还之!宁我负天下,也不可天下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