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75600000003

第3章 历代帝王之谜(2)

唐太宗李世民弑兄篡位之谜

玄武门是宫城的北门,地位重要,是中央禁卫部队屯守之所。武德九年六月三日,李世民秘密向父亲上奏说自己的哥哥即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淫乱”后宫。李渊一听,不禁愕然,决定第二天问个清楚。李渊当然知道三个儿子之间早就不和,所以六月四日这天他先是召集了大臣裴寂等商量此事,想然后再召三个儿子劝和。但他有所不知的是这个时候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伏兵于玄武门了。

后宫张婕妤探知李世民有所动作,立刻向李建成报告。李建成找来李元吉商量,想想自己也早已作好在京城的军事准备,自己的旧属常何守在玄武门,所以还是决定入宫上朝。当二人行至临湖殿时,发觉有点反常,刚想拨马东归,李世民随后呼喊,一箭射死李建成。尉迟敬德带领70骑兵奔驰而来,射杀了元吉。东宫和元吉齐府的精兵二千人发觉事情有变,结阵猛攻玄武门。玄武门的将领常何、敬君弘等早已为太宗收买,这时奋不顾身,率兵坚决抵抗。不明就里的部分驻守玄武门的士兵则采取观望的态度,一时之间战斗不分胜负。

由于李世民方人数较少,越战越不利,众将士惊恐万分。尉迟敬德灵机一动,提着元吉和建成的头展现在齐府和东宫将士前,众人一看自己的主人已经人头落地,便无斗志,纷纷溃散。当尉迟敬德杀气腾腾地向李渊报告为何在玄武门发生战斗时,李渊马上明白了整个局面,只能写下手敕,命令所有军队一律听秦王的处置。同时又派黄门侍郎裴矩到东宫晓谕诸将卒,事变很快平息了下来。

三天后,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而且表示大小政事今后全听太子处理。过了几天,他又提出自己应加尊号为太上皇,表示自己想早点退位。两个月后,他下制传位于太子,李世民正式即位。

“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终,所以以后各种史书在记录这一事变时都站在唐太宗的角度阐述事情的经过,而把失败者他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的父亲李渊描写成昏庸无能的样子,使得后人大多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正义的,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然而,随着对这一历史事件研究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一些疑问,如事变到底是谁发起的?李渊在立李世民为太子之后,为什么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让位了呢?

有人根据现有史料的记载,认为唐高祖爱好酒色,昏庸无能,他用佞人,忌功臣。太子李建成爱好酒色畋猎,亲近赌徒恶霸,同李渊一样是个纨绔无赖子。第四子李元吉,也是凶险的一个人。他们勾结宫中宠妃们,极力想谋害李世民。可以这样说,这种时候唐朝的前途十分危险,唐太宗其实是无奈之下的自卫,对国家来说是有利于大局的行动。一些学者发现,李建成、李元吉看到在实战中不断建立功名的李世民,心中十分不安,引树党友,想置李世民于死地。早在武德七年夏天,李建成就私自召募健儿,打算用武力除掉李世民。甚至还让宫中妃嫔向李渊报告,李世民曾经说自己有天命,应该为天下主。玄武门之变的前几天,李建成乘征北突厥的机会,还想夺秦王府的兵权,只是没有成功而已。

不同意这种观点者认为玄武门之变的实质其实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夺皇位,是同室操戈,自相残杀。要搞清楚历史的真相,首先要从史书的真实性谈起。从史源上说,现在的史书主要是来自于朝廷编修的实录。然而自清代以来,就不断有学者指出唐初的实录不实,不能尽信其记载。自唐初起,史官由国家任命,负责编修本朝国史,宰相负责监修。当时负责修改实录的是许敬宗。《旧唐书·许敬宗传》中记载他喜欢凭个人的爱憎随意删改实录,而且也有史料记载太宗自己也曾强行审读过实录,并命令史官按其意进行修改。由此可见,太宗和高祖两朝实录的真实程度确实值得怀疑。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一方面对实录的诸多记载表示怀疑,但同时有关唐初政治内容还是大量参照了实录。如此一来,实录之后的史书,包括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在内,均没有摆脱实录记载的影响。因此所有史书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载是不能全部相信的。

实录不实,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就要多加个心眼了。史书记载李渊是庸愚昏暗,李建成是冥顽不灵,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这些是真的吗?

学者指出,其实李渊出身于北周军事贵族,富有政治、军事经验。虽然他举兵反隋时已年过五十,但仍不失为一个雄心勃勃、英勇干练的领导人物。温大雅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称他“身怀经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且待人接物不论贵贱都表现得谦逊有礼,在当时颇得人心。他策划了太原起兵,并成功地引导唐军进入隋都。在大唐建立之初,李渊又利用自己与旧贵族和官僚的关系,网罗了一批周、陈、隋朝的宗室贵戚在新朝中央供职。在经挤上实行租庸调法与均田制,前者在开皇旧制的基础上扩大了纳绢代役的范围,后者对抑制土地兼并和保证农民获得少量土地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都可说明李渊不仅在整个反隋建唐的战争过程中功不可没,而且在他统治的武德时期也颇有作为,为后来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至于太子李建成,他为人宽简仁厚,有政治军事才干。在辅佐李渊处理政务、稳定后方、支援前线方面起过巨大的作用,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有显著军功,决非实录描绘的是荒唐无能之人。李建成的威望之所以没有李世民那样高,是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北方边疆防御突厥人,比起李世民接连战胜窦建德和王世充,他的战功表现得不太明显。

既然李渊不是昏君,李建成也并非是无能之辈,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史书在刻意掩盖事实,那么玄武门之变也决不会是一场正义全在唐太宗这一边的战争。早在40年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就已经说过:“唐自开国时建成即号为皇太子,太宗以功业声望卓越之故,实有争嫡之图谋,卒酿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事变。”陈先生的话可谓一针见血。问题的实质其实是李世民想抢皇位,而李建成想保持皇位,所以双方明争暗斗。

更有一些人直接指出,玄武门之变是一场宫廷政变。立长不立贤是古代社会的传统,建成身为嫡长子,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不见其有失德之事,由他继承皇位,本无可争议。建成无除掉李世民的本意,而李世民却是蓄谋已久地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因为如果通过正当途径他是无法登上皇位的,只能用杀兄戮弟逼父的办法达到个人的目的。按例杀掉建成自己当上太子,事变应该结束,但唐太宗并不满足,杀建成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他先把李渊架空,二个月后干脆连皇帝也抢了过来。至于当时为什么不马上抢皇位,主要是李世民为了避免得到逼父篡位的恶名而已。

与上述问题相关的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李渊的态度也成了讨论的焦点。

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明争暗斗的过程之中,李渊的态度是有倾向性的。如果光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他似乎更加青睐李世民。太原刚刚起兵之时,他就对李世民说过,事成之后,要立他为太子。杨文干造反时,他也许诺李世民,等讨平杨文干后,“立汝为太子”。李世民自己也说:“武德六年之后,太上皇有废立之心而不之定也。”有大臣觉得唐朝建立后,秦王李世民权力过重,威胁到太子建成的地位,建议乘早将他外放为官,李渊不但没有听取,反而擢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开馆延四方学士,从而导致了李世民周围聚集了一大帮心腹。玄武门之变时,李渊似故意在太极高泛舟海池,并不急着去阻止儿子间的争斗。当大臣劝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时,他立刻表示“此吾之夙心也”。因此许多人认为李渊从一开始就是偏袒李世民的,到最后他其实是放手让李世民与其兄弟一争高低。

然而,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初唐的实录并不可信,李世民在当上皇帝后,对自己的这段历史尽力加以粉饰,从而使自己的即位显得合情合理。因此,又有人认为,高祖其实是倾向于李建成的,因为他默许李建成增募长林兵以加强长安的力量,又眼睁睁看着李世民的两个最重要的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被革职而不闻不问。李元吉被派往抵御突厥人之时,随身带走了李世民手下最优秀的将军和精锐的士兵,对于这件事,李渊也并无反对意见。作为一位封建帝王,嫡长子继位的观念在他身上从没有动摇过。除非建成身上出现什么问题,否则废立太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建成也很有军事才能,唐初在安排职务时,建成统率左三军,李世民统率右三军,建成在军事上的能力并不亚于李世民。相反,李渊对李世民的哆哆逼人是有所看法的,曾经不满地说:“这个儿子带兵的时间太长了,在外面专制独断惯了,周围的一帮读书人教了他许多坏点子,已经不是我原来的儿子了。”

除了以上两种相反的看法之外,还有人认为李渊并没有什么倾向性。眼看着两个儿子争权夺利,他只想把一碗水端平。因此,他一方面空许诺李世民,要立他为太子,一方面又对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的诸多阴谋视而不见。

玄武门之变的结束是以唐高祖李渊退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而告终的,但史书对这一过程记载十分简略,因此李渊禅位十分让人产生联想。

有人认为当时的唐高祖已年迈花甲,精力不足,当上皇帝之后,安逸的宫廷生活消磨了他当年带兵打仗时的锐气。宫中妃嫔众多,生活日益腐化。他在关中各地巡幸、打猎,好不快活。然而由于唐王朝建立才不久,隋朝灭亡的过程还记忆犹新,他虽不愿再为朝政而日理万机,但也不想断送辛苦建立的唐朝政权。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把大权交给才华横溢的李世民,自己当太上皇,坐享奉养之福。其次李世民的地位已经确立,做皇帝只是早晚的问题,对高祖来说,让位比不让位要保险得多。持这种观点者还称赞高祖主动禅位是明智之举。

也有人认为高祖的让位是被迫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夺取皇位,六月四日喋血禁门只是达到目标的第一步,即对高祖釜底抽薪,逼他让出帝位才是真正的目的。为了缓和舆论,李世民先让高祖当傀儡皇帝二个月,之后演了一出内禅剧。所谓内禅,无非是将高祖软禁后逼其退位的代名词。而李渊的确害怕李世民像隋炀帝那样为了夺取皇位最终杀害自己的父亲,所以只能选择禅位的形式。

但不管怎么说,玄武门之变的结果是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推上了历史舞台,而与此同时,由于他对修史的诸多干涉及有些人的故意隐晦,使得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以破解的谜题。

“无字碑”之谜

神龙元年(705)十一月,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凄凉地死去。第二年,她的灵柩被运到长安西80公里的梁山,和唐高宗合葬在一起。

梁山是一座海拔一千多米的圆锥形石山,山势峭拔挺立。乾陵以山为陵,将整座山建成了一个巨大的陵园。梁山有三个山头,北峰最高,南面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形成天然门户。三峰耸立,就好像武则天仰卧于大地,北峰为其头,南面双峰峰顶因为有15米高的土阙,远远望去恰似乳房。有人认为,只要一看到梁山三峰,就会使人感受到武则天的威严和非凡无处不在。置身于三峰之间,你仿佛就面对着这位刚烈女性,受到了她张扬的性格和媚丽的恣色的包围,你对她既萌生出肃然起敬的感觉,又产生出无限的联想。传说武则天希望死后自己能头枕梁山,脚蹬渭河,卧望长安,看来她的选择是很有眼光的。

梁山三峰,由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岭相连。高岭之巅便是长达700多米的墓道。墓道两旁,124件石刻对称排列,以其独特精美的造型风格,点缀着陵园的自然风光,与山陵默契相合,创造出了一种神圣、庄严、肃穆的气氛,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在朱雀门的地势宽阔处,西侧矗立着武则天追记高宗文治武功的纪念碑——《述圣记碑》。全碑七节,高6米多,全文8000多字,武后撰文,中宗书写,字面填以金屑,光泽艳丽。东侧的《无字碑》,是武则天的纪念碑。碑高与《述圣记碑》相同,整石雕成,重量达100吨。碑头九条蟠龙盘绕,两侧线刻云龙纹。碑座的正面是一幅狮马图,马屈蹄俯首,雄狮威严挺立。雕刻之精细,为历代墓碑罕见。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武则天立《无字碑》时只字未刻,这在中国历代是十分少见的。今天我们在乾陵参观时看到碑上隐约可见的文字,是宋、金以后游人在上面的题识,使《无字碑》成了有字碑。那么武则天在立碑时为什么一反传统不刻一字,其用意是什么?

有人认为武则天在碑上不刻一字,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政绩,表示自己在统治时期功德高大,并不能用文字来表达。武则天从655年被册立为皇后,660年高宗将政事让给她裁决,直至705年中宗复位,前后掌握国家大权几十年。她突破太后临朝称制的惯例,称孤道寡,主宰天下。由于她的非凡才能,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得以延续。她坚持中央集权,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制度,加强和改善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发展农业生产,维护了唐王朝的统一和强盛。武则天维持了贞观以来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态势,这种发展对唐玄宗的开元之治起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这样说来,武则天的确是功高德大,不是很容易能用文字表达清楚的。

反对这种观点者认为,武则天既然给自己的丈夫唐高宗立碑作传,歌颂他的政绩,轮到自己却不是这样做,显然很不符她的风格。她是个敢做敢讲、好大喜功的人,她不可能不用文字这种最方便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政绩。她在暮年就为自己立过“大周万国颂德天枢”碑歌颂自己,为何在临终前认为自己功高莫名,非文字可述?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之所以立无字碑,主要是她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无颜为自己立传,感到还是不写文字为好,以免死后落个话柄在后人手里。持这种观点者对武则天执政时期的政策基本上全部予以否定。他们认为武则天以非常手段骗得高宗信任,从才人的地位爬上皇后高位,最后窃取皇位,无论是唐朝人还是后代人,这都是无法接受的。掌握政权后,武则天培养自己的党羽,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杀政策,大量铲除异己。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并不见得有什么发展,实际上当时是处在一个马鞍形曲线的底部。就在武则天期间,安西四镇一度不保被夺,威胁到了国家的统一。因此武则天是无法为自己立传的,她只能以无字碑为后世定基调。不过这种说法有很多人并不赞同,他们认为如果武则天无颜为自己立传,那么她干脆不立碑岂不是更好。

另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个聪明过人的女人,她既不想自吹白擂,但又不甘心无声无息,她立了无字碑,想让自己的功过由后人去评述,据说这也是武则天临死前的遗言。武则天执政时期,有骄人的成绩,不但经济上承继了唐太宗时的发展趋势,而且在用人上不拘一格,为后人赞叹不已。另一方面,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统治集团。武则天后期,随着年龄的增大,她被迫还政于唐中宗,自知死后人们对她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件很难的事情,干脆就立一块无字的碑,留给后人去评说自己。

此外还有少数人认为碑是唐中宗李显所立,但撰写碑语时犯了难,称武则天是“皇帝”、“母后”好,还是称“大圣则天皇后”好,群臣意见也不统一,所以最后只好不了了之。不过不同意这种说法者认为这种观点仅是猜测而已。武则天死后中宗就谥号“大圣则天皇后”,唐中宗如果用此号写碑文可谓名正言顺,有什么不好称呼的?

也有少数人认为武则天权智过人,很喜欢标新立异,她造怪字,信佛教,宠幸男人,她做的往往都是历史少见的事情。死后,她也要标新立异,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摸不着头脑,以显示出她过人一等的智慧。

以上这些观点,究竟哪一个更能符合当时的实际?这真是一个难题。一个女皇立下的一块无字的墓碑,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想象。

杨贵妃之谜

安史之乱后,叛军向唐朝的政治首都长安步步进逼。哥舒翰在潼关失守,附近的河东、华阴、冯翊、上洛等郡的守将都弃郡而逃,长安危在旦夕。

潼关最为吃紧的当天夜里,玄宗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集禁卫六军和马匹。次日黎明,玄宗和杨玉环姐妹及众皇子、嫔妃、皇孙,还有大臣杨国忠等从禁苑西边的延秋门出宫。中午到达咸阳,县令早已逃走,杨国忠从集市上买来胡饼给玄宗充饥。饭后又赶路,半夜才到达距京城八十五里的金城。当夜,从前线赶来报信的人说,哥舒翰被擒。次日,来到马嵬驿。随行将士个个又饥又渴,于是怒火中烧。杨国忠正好走过,士兵愤怒之下将他斩杀肢解。玄宗出驿让哗变的士兵返回部队,士兵拒不散开。陈玄礼说:“杨国忠谋反,杨贵妃不宜再在御前供奉,希望陛下为国法而舍割恩情。”高力士劝玄宗说:“贵妃确实无罪,但是将士们已经杀死了杨国忠,而贵妃还在陛下身边,他们们能安心吗?望陛下好好考虑。将士安心,陛下也就平安了。”无奈之下,玄宗只得命高力士带杨贵妃到后面佛堂,用白绫缢死,陈尸在驿庭中,让陈玄礼等来验看。传说在运尸时,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被一位老婆婆拾得,此后又借机发了一笔横财。

根据《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杨贵妃死在马嵬驿,这也是为大陕西临潼华清宫多数人接受的史实。中唐自居易《李夫人》和郑隅《津阳门诗注》等均明确提到了杨贵妃死后葬在马嵬,郑隅还详细记载了玄宗命高力士移葬杨妃的情况。宋朝乐史的《杨太真外传》甚至说高力士将杨贵妃缢死于佛堂前的梨树下。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认为乐史可能是受了白居易《长恨歌》中“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影响。

一部分学者认为杨贵妃是死于马嵬驿,但不是被高力士缢死的,而是死于乱军的枪下,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一些唐诗的描述。如杜甫有《哀江头》一首,内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句。此诗作于安禄山占据的长安城中,所以他有可能在暗示贵妃并不是被缢死的,因为缢死是不会有血污的。唐代另一诗人李益有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内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句,究其实也是讲贵妃死于乱军丛中,而不是缢死的。杜牧《华清宫三十韵》也说:“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意指贵妃是死于禁军士兵的乱枪下。

其实杨贵妃的死因在唐代还有多种猜测,除上述死于乱枪之外,还有人认为是吞金而死。刘禹锡《马嵬行》说:“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方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攸忽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这种讲法在其他书中并不多见,陈寅恪先生也是十分怀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可能与“里中儿”的传说有关。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并不认为贵妃死在马嵬驿,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认为杨贵妃逃往日本了。在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当时被缢身亡的,乃是一个侍女,杨贵妃并没有死。她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行至现在上海附近扬帆出海,漂泊到日本久谷町久津。唐玄宗曾命方士出海搜寻,至久津向杨贵妃面呈佛像两尊,贵妃亦以玉簪答复,但始终未能回归故国,最后在日本终其天年。据说,日本国至今仍有杨妃之墓,而日本著名演员山口百惠也称她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当时提出要缢死杨贵妃的陈玄礼本人其实与杨妃并没有深仇大恨,而且据史料记载,马嵬坡事件之后,他仍深得唐玄宗的信任和器重,如果他真的让杨妃死了,玄宗应对他恨之入骨才对,怎会依旧信任他呢?惟一的可能就是陈玄礼通过斡旋,使杨妃保住了性命。

与上述大同小异的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确东渡日本了,但不是高力士和陈玄礼用的调包计,而是死而复生。日本学者渡边龙策在《杨贵妃复活秘史》中认为高力士仅是将杨贵妃窒息昏迷,杨贵妃醒后在舞女谢阿蛮和乐师马仙期的帮助下,往东南潜入襄阳,再漂泊到武昌,沿长江到达扬州。日本遣唐使团团长藤原刷雄将贵妃带上了海船,逃到了日本山口县的久津。杨贵妃出走日本后,谢阿蛮和马仙期设法把杨贵妃东渡的消息呈达玄宗,玄宗闻讯,感叹不已,就派方士去日本找杨贵妃,并面呈两尊佛像,劝她回国。双方虽互通了消息,但杨贵妃最后未能随方士回国。

与杨贵妃逃亡日本的说法相似,另有一种新颖的观点认为杨贵妃逃到美洲去了。台湾学者魏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中称,杨贵妃并没有死在马嵬驿,而是被人带到了美洲。这种说法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料支撑,相信的人很少。

中国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杨贵妃最终流落于民间。俞平伯首先于上世纪20年代提出这一看法,他主要是对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进行了考释。他指出,白氏诗中说“似马嵬之事不足为恨”,看来只有生离才称得上“长恨”。白氏又说:“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玄宗正是由于马嵬驿坟中没有杨妃的尸体,才遣方士四处寻觅。白氏诗中又说:“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其实是说杨妃仍居于人间。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俞平伯认为马嵬事起仓促,杨贵妃虽被赐死,但未必真死,可另觅替死鬼。杨妃流落民间后,大约当了女道士。唐代的女道士院就是娼家妓院,故杨贵妃最终沦落为娼女。所以对深爱杨贵妃的玄宗来说,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有不少学者赞成俞平伯的说法,并进一步作了论证。

杨贵妃是个有着倾国倾城美貌的特殊人物,她的死被蒙上了一层特殊的面纱。对美的追忆,使我们对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仍用不同的观点在阐释着。

梅妃之谜

梅妃是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人物,尤其是她的《楼东赋》和《一斛珠》广为后人所传诵。有关梅妃的事迹,莆田自宋修志开始,地方史志均有记载,主要有宋代赵彦励《莆阳志》,宋代李俊甫《莆阳比事》、明代何乔远《闽书》,明代黄仲昭著福建第一部省志《八闽通志》,以及明、清《兴化府志》与《莆田县志》、《福建通志》等著述。鲁迅、胡适、郭沫若、林恭祖等许多文学泰斗,都对梅妃作过研究。然而,自鲁迅先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在《中国小说史略》和《唐宋传奇集》中对《梅妃传》的作者和著作年代提出质疑后,关于梅妃有无其人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并被列为中国文化之谜。之后,胡适曾想从正面考证梅妃其人的历史真实,因资料欠缺,无果而终。

1962年初,一代文豪郭沫若在他那首脍炙人口的《途次莆田》,一声“梅妃生里传犹在”的深沉吟唱,再度引起人们对这位唐代名妃的关注和怀念。

作为一代皇妃,梅妃无疑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然而,却因了鲁迅先生的质疑,一度变成了“传说”人物,成了扑朔迷离的文化之谜。此前,学术界多从正面考证梅妃的存在。但遗憾的是,关于梅妃的出生、史料记载、梅妃住过的上阳宫考证、莆田地理位置、高力士是否使闽等,这些方面保存的完整资料少,考证难度大,才逐渐形成了困扰史学界半个多世纪的谜。由施宣圆、林耀琛、许立言主编,中国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之谜》第四辑《梅妃有无其人》一文中,认为“梅妃无其人”。向思鑫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49大谜》“宫闱七大谜”之《梅妃有无之谜》,均偏向于“无其人”的观点。

近年,仅在莆田学术界,就有《梅妃有无其人》《也谈梅妃之谜》《历史上有否梅妃其人其事》等文章,均提出相似的疑问,更让这位唐代名妃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梅妃故里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土生土长的江国兴,早在年轻时就萌生了研究梅妃、揭开梅妃真面目的强烈念头。许多个日子,留连抬头石、浦口宫及后来建造的梅亭等梅妃故里标志性建筑,他对这位江氏先祖倍增敬昂之情,考证梅妃的心情愈加迫切。1995年6月11日,他在多方深入民间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江梅妃的传说》,在莆田市的《湄洲日报》上发表。梅妃艺色双绝,“眉不染自清,唇不点自绛,眸如两汪秋水,腮如丹桂含苞,满面天真稚气”。她得宠时,从不迷恋奢华和权势。入宫后,绝不为自己的家族多求恩泽。所传唐明皇曾问她家有何人,欲封为宫。梅妃答“家中虽有兄长,愿陛下以苍生为重,施恩百姓。”她的传说还与许多莆田民俗相符,如莆田女子去世后,“木主牌”上所书“某儒人神位”,与江氏族谱所载“莆田诸女尽封孺人”相符。梅妃的故事,借助媒体的传播,在当地再次产生了较大反响。

之后,他又跑遍了省市有关图书馆、博物馆及各级地方志办公室,并找来江氏族谱进行反复研究,仅读书笔记就记了满满三大本。此后两年,他又相继在《湄洲日报》上刊发了《史载梅妃》等文章,侧重从“史”的角度宣传梅妃的精神和品质,试图用史料进一步巩固这位唐代名妃在中国正史上的地位。

然而,江国兴深知,要“扳”倒名人的权威论断,谈何容易啊!自幼生长于黄石镇江东村的他,凭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科学严肃的考证态度,向学术界权威继续发出勇敢的挑战。

不久,世界兴安恳亲会在莆田隆重召开。时台湾著名诗人学者林恭祖正好也回来了,就住在台湾大酒店。江国兴对这位梅妃研究学者仰慕已久,获悉情况后,立即利用午休时间,兴冲冲赶到台湾大酒店,冒昧敲开了林老的房间。一听来意,林老对眼前这位富有钻研精神的后学十分钦佩,当即和他一一探讨起来。与其他学术界同仁一样,林老对从正面考证梅妃也感到力不从心,毕竟现有的材料太有限了。当江国兴把自己打算用反证法来论证梅妃确有其人的想法和盘托出时,林老听罢眼睛一亮,“好,有新意,这个考证思路很好!”在鼓励他朝这条路子大胆走下去的同时,老人当场兴致勃勃地挥毫题写了“梅香万里”四个字,送给江国兴存念。临走时,林恭祖向江国兴建议,要多从唐代笔记小说和唐诗中考证梅妃,并特地把自己对唐诗的最新考证结果告诉他。林老认为,杜甫《丽人行》中的“杨花雪落覆白蘋”,是用“杨花”与“白蘋”暗喻杨玉环和江采蘋,意为杨玉环迫害夺宠江采蘋。这一研究成果给了他重要的点拨和启示。

为了研究梅妃,江国兴不仅跑遍了莆田市和省城大小小的新华书店和图书馆,从大量馆藏书籍中寻找有关梅妃的蛛丝马迹,还省吃俭用,从有限的工资中挤出几千块钱,用来购买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文献资料。倒是妻子开明,有时他买书的钱不够,妻子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部分资助他。每当此时,他的心里暖暖乎乎的,更增了解开梅妃之谜的决心。

陈桥兵变之谜

周世宗柴荣临死前,因猜忌而罢免禁军主帅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军职,命赵匡胤接任,使他掌握了后周最重要的军权。世宗死后,幼子柴宗训即位,因年仅七岁,主少国疑,政局不稳。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镇、定二州传报北汉与契丹联兵南侵,宰相范质、王溥决定派赵匡胤率军前往抵御。军队方始调动,京城开封即盛传“策点检为天子”的舆论,惟独内廷晏然不知。正月初三,大军出发,天黑前到达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晚,赵匡胤酒醉就寝,其弟赵匡义和赵普等组织策动兵变。忠于赵匡胤的禁军将领纷纷议论,说当今皇帝年幼,将士即使出死力破敌,又有谁知道。不如立点检为天子,再北征也不迟。这些话,使将士中的兵变情绪渐渐高涨起来。赵普见事已成熟,要求诸将严禁士兵剽掠百姓,以安定都城人心,保证“兴王易姓”顺利进行。次日凌晨,众将士手执兵器,来到赵匡胤的寝所,齐声喊道:“诸将无主,愿立太尉为皇帝。”并把象征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罗拜高呼万岁。这就是众多史书号称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一待黄袍加身,立即率大军回师开封。他当众宣布:回京师后,不得惊犯后周幼帝、太后,不得侵凌后周公卿大臣。兵变队伍进城后,秋毫无犯,市井平静。后周宰相、大臣闻变失色,个个手足无措。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韩通欲召集兵士抵抗,为兵变士兵杀死。宰相范质、王溥被抓到赵匡胤面前后,见势不妙,只能相继跪拜,口呼万岁。

就这样,赵匡胤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正式登上皇位,改封后周幼帝为郑王,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

长期以来,对陈桥兵变中的许多环节,后人提出了众多疑问。司马光《涑水记闻》说赵匡胤北征前,“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当时城中富户一看时局要乱,慌忙带了全家往外州跑,只是宫中不知道要发生兵变。如此,未兵变前早有人看出要发生兵变换朝代了。有学者指出,宋人笔记记载说,赵匡胤早年曾到高辛庙占卜,“自小校以上至节度使,一一掷之,皆不应”。于是自言自语说:“过此则为天子乎?”一掷即中。不论这事的真假,这则在宋朝广泛流行的轶闻,正反映了赵匡胤一直有着当皇帝的野心。《宋史·杜太后传》谈到杜太后得知其子黄袍加身后,说:“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还说:“吾儿生平奇异,人皆言当极贵,又何忧也。”哪有儿子发动兵变当上了皇帝,母亲仍与人谈笑自若的?北方战事,为什么黄袍加身后,不费一刀一枪,立即就太平了?镇、定二州的军情难道不是配合赵匡胤兵变而谎称的?

民国初年,蔡东藩撰写《宋史演义》时,也产生了许多怀疑。他认为陈桥兵变是赵匡胤一手策划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史家但言非宋祖意。吾谓是皆为宋祖所欺耳。”他也提出契丹和北汉的扰边为何不见踪影了?点检作天子的谣言,是从哪里来的?兵变的部队中,哪里来的黄袍?赵匡胤称帝后,为什么首先奖赏策划兵变的功臣?他一针见血地说:“足见宋祖之处心积虑,固已有年”,“第借北征事瞒人耳目而已。”这样的怀疑,在现在通行的一些著作中都能见到,一般都认为兵变是赵匡胤自己一手策划的,契丹入侵是谎报。

近年来,又有一些历史学家对这件疑案进一步探索,发现了更多的疑点。李裕民认为赵匡胤夺取政权是动足了一番脑筋的。当周世宗去世时,赵匡胤刚为殿前都点检,虽有政变的实力,但反对势力甚强,侍承亲军司都指挥使李重进是周太宗的外甥,副都指挥使韩通有勇寡谋,誓死效忠周室。潞州节度使李筠养兵三万,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是与赵匡胤为敌的一员虎将。恭帝即位一个月后,赵匡胤开始作政变准备。不久,他设法将袁彦调任为陕西节度使,李重进调任为淮南节度使,任命自己的密友高怀德、张令铎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控制了首都军队的主要位置。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镇、定二州来报契丹人寇,朝廷命赵匡胤率兵出征,此时大权在握,可以发动兵变了,但没有发动,原因是他对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吃不准,万一不同意兵变,事情就会变复杂。正月二日,赵匡胤命慕容延钊率前军出发,自己为了不让人怀疑,宣布将于次日出发。四日发生陈桥兵变,然后回城登殿做了皇帝,这时慕容延钊仍不知情,继续一心一意向北进发。赵匡胤发动政变,其实是早就有预谋的。

美国学者刘子健认为陈桥兵变时赵匡胤在睡觉,醒来已是黄袍加身,那是宋代史料对他的美化,在黄袍上再加上了一件道德化合法化的外衣。关于兵变的主谋,清代学者认为是宋太宗和赵普,也有人认为是宋太祖,但从史料来看,太祖是主角,可是他不便自己活动。太宗是皇亲国戚,到处联络,也不怕受人怀疑,他是主要的执行者。至于赵普,与军队的关系较浅,居于次要地位。

顾吉辰认为赵匡胤典掌禁兵后,在他幕下组成了以他弟弟光义、赵普、李处耘等人为核心的智囊团,同时又聚集了一批知兵善战、老于兵事的领兵武将。在推翻后周政权的过程中,赵匡胤制造了许多政治谣言。如赵匡胤出发征契丹的那一天,号称知天文的军校苗训,“见日下复有一日”,就说“此天命也”,意谓赵匡胤当皇帝是上天授命的。周世宗之前攻打契丹时,无意中发现木牌一块,上面写着“检点做”三个大字,这无疑也是赵匡胤故意弄出来的。大军临出发北征时,赵匡胤制造京城内策立新天子的谣言,还通过道学家之口,散布“赵点检作官家”的言论。契丹入侵,也是当时伪造出来的。后周末年的这场政治谣言,直接导致了赵宋王朝的顺利建立。至于许多宋人笔记上谈到的赵匡胤是真龙天子,是命中注定的言论,是后周这场谣言的继续和延伸,为赵氏篡权制造合法合理的理论。

当然,也有一部人认为陈桥兵变是无疑可谈的,应以史书记载为准。他们认为镇、定二州的军情不是谎报,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书中全部可以找到。二州的节度使郭崇和孙行友不是赵氏集团的人,在宋初被解甲归田,他们怎么会编造假情报?契丹趁后周主少国乱之际起兵入寇,完全是有可能的。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认为五代时期的皇帝,常由军士拥立,相沿以为故事,下凌上替,祸乱相寻,这样的例子可以找出很多。

陈桥兵变导致的黄袍加身,是赵压胤等人预谋的,还是偶然发生的,看来依然是个历史之谜。许多人对这个问题仍十分感兴趣,将会不断地争论下去。

宋太宗登基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上台后,大刀阔斧,整顿军队,调整了行政机构,集中了财权,从而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同时,他先后平定了南方的一些割据政权。正当他雄心勃勃,大展宏图之际,做了17年皇帝的赵匡胤却于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晚上突然离世,年仅50岁。对于他的死,《宋史》等官方的记载十分简单,不讲是什么原因。数十年后,民间的笔记小说开始谈及宋太祖之死。由于谈起这件事的笔记小说极为庞杂,不久就越描述越玄乎了。

北宋僧人文莹的《湘山野录》是最早谈起的一本书。书中说:十月二十日这天晚上,天刚暗,星斗明灿,宋太祖满心喜欢。不一会天气突然起了变化,阴霾四起,雪雹骤降。宋太祖命人打开端门,将自己的弟弟开封府晋王赵光义召来。赵光义来后,太祖让他进了寝宫,两人酌酒对饮,太监、侍婢全部退下。只见烛影下的赵光义不时地在桌子旁站起来,好像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二人喝完酒,已是半夜三更,殿前的积雪已积到数寸。赵匡胤拿了斧头刺雪,回过头来还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之后太祖脱了衣服睡觉了,不一会鼻息如雷霆。当晚赵光义留宿在宫殿内。将近五更时,在宫殿周围的人一点也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太祖已经驾崩了。当天赵光义在灵柩前即位。宣读遗诏结束,近臣瞻仰宋太祖遗容,只见“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很多人认为这条资料不是空穴来风,虽不能说字字准确,但也大致可信,所以习惯上将太祖死的过程称之为“烛影斧声”。

另外,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也记录了宋太祖死时的一些情景,没有说宋太宗是杀宋太祖的凶手,却讲到了太宗是怎样篡位的:太祖刚死时,孝章宋皇后让内侍都知王继隆召太祖子秦王德芳。王继隆知道宋太祖一直有想法要传位给晋王,所以不到德芳的家里,而亲自一人直接来到晋王家里。刚近晋王府,见医官贾德玄坐在门口,问他为什么来,德玄说:“昨夜二更时,有人到门口来叫我,说是晋王召。到门口一看,却不见人影。我恐晋王有病,所以就赶来了。”王继隆觉得很怪,就告诉他太祖已死。叫开门,两人一块见到了晋王。听到宋太祖死的消息,晋王大吃一惊,犹豫再三,不敢前去,说:“让我和家人商量一下。”跑进内屋后久久不出来。继隆催促他说:“时间太久了皇位要为他人抢走的。”于是与晋王雪地里步行至宫门。三人来到寝殿,宋皇后听说继隆回来了,问,德芳来了没有,王继隆回答说:“晋王至矣。”宋后见到晋王,愕然不知所措,连忙改口称“官家”,还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全部托给官家了。”

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是研究宋代历史的一本重要著作,综合了上述这些书而录人,使得“烛影斧声”这个千古之谜更广泛地流传开来。

历代很多人认为宋太祖死得太突然了,而且与这些故事的主角宋太宗赵光义有关。宋太祖之死,是宋太宗下毒手的结果。不过宋太宗是怎样下毒手的,却有各种不同讲法。

有人认为是赵光义在酒中下了毒。《默记》卷上记载,宋太宗曾以牵机药赐死李煜。《烬余录》说,孟昶和钱也是被宋太宗毒死的。酒中下毒是太宗的惯用手法,宋太宗与医官程德玄的关系十分特别,可能是德玄用医术帮助了宋太宗登上皇位。

有人根据《烬余录》甲编的记载,认为宋太宗调戏花蕊夫人而被宋太祖发现,一时性起杀了太祖。该书说:宋太宗平日里在太祖面前多次称赞花蕊夫人费氏很有才能。几个月后,蜀主孟昶死。太祖很想看看费氏长得怎样,就马上召费氏入宫。由于费氏十分敏慧,宋太祖十分欢喜她,把她留在身边长达十年之久。这天晚上,太祖因病卧床。到了半夜,太宗就叫他,见太祖不应,就乘机调戏费氏。太祖醒过来看到后,用玉斧砍赵光义,于是两人扭打起来。等到皇后和太子来时,太祖已经奄奄一息了。赵光义砍伤太祖,感到十分羞愧,慌慌张张地回到自己的府第。第二天早上,宋太祖崩。有关专家认为,太宗戏妃直接导致了“烛影斧声”的发生。宋太宗好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曾经强抢过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霸占了李煜的后妃小周后,还掠夺北汉嫔妃。

有学者认为调戏花蕊是偶然事件,太宗要杀死太祖的真实原因是二人之间权力分配不均。赵匡胤只知道防范大臣,却放松了对弟弟的防范,致使他权力坐大,超过了皇族集团内部任何人,因此自然地引起赵光义早日登上龙位的欲望。二人在军事、迁都方面主张都不一样,矛盾激化的结果使赵光义最后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一般人认为是宋太宗杀了宋太祖,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宋太祖并非死于暗杀,他的死与太宗无关。明清时期已经有许多人提出了“斧声烛影”的事不可信,在抗日战争时期逝世的宋史专家张荫麟撰文,也说太祖不是死于暗杀。另有人认为宋太宗杀宋太祖事实上不太可能,《湘山野录》是一部笔记,出现已是数十年之后,最多只能说宋初有这样的传闻。

日本有个学者叫荒木敏一,他认为赵匡胤很爱喝酒,可能是得了高血压脑溢血之类的急病,抢救不及,才一命呜呼的。这个观点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认为宋太祖的确是喜欢饮酒,但事实上他早在建隆二年(961)就对近臣说:“沈湎于酒,何以为人?朕或因宴会至醉,经宿未尝不悔也。”他对饮酒早已有所节制,所以不可能死于饮酒过度。

另有学者发现赵宋宗室有家族病,主要是由躁狂忧郁症引起的暴亡、早亡、精神病,这些病都会遗传。赵氏家族第一代赵匡胤五人,善终者只有太宗一人,其余不是早亡就是暴卒。第二代太祖四子中,忧死和早亡各占一半,宋太宗九子,得尽天年的只有一人。赵氏一、二代共28人,其中夭死4人,一个年龄不详,余23人平均年龄只有41岁,比宋代上流社会平均62岁小得多。在《湘山野录》等书中,作者毫无暗示太祖死得不明不白,到是后人在疑神疑鬼。而且当时夜宴在皇宫内进行,太祖召太宗进宫,太宗根本无法预作准备。宴会间左右不曾离人,太祖入睡时也无异状,又有侍寝守护,说是太宗谋害简直不可思议。赵匡胤的死因是遗传性家族病,是由于躁狂忧郁症愈后,又患了脑动脉破裂症,即通常说的脑溢血。史书中记载赵匡胤死前的许多情形,都是脑溢血的典型症状。

赵太祖死于非命,这是许多人都能够接受的,但到底是病死还是被杀死,目前仍然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可以使大家都加以信服。但就太宗在此后心安理得地登上帝位不是让给太祖长子德昭,及此后将具有资格可能承袭皇位的皇族全部借故翦除来看,太祖之死应该与太宗有关。《湘山野录》上的记载多少有点吞吞吐吐,说明了早在宋代就有人开始疑神疑鬼了。自明代程敏政的《宋纪受终考》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研究此事的文章层出不穷,认为这一事件纯属篡弑性质,似已作为定论。至于案情的某些细节,却因年代久远,证人证物早已灰飞烟灭,根本不可能再作出确切的判断,仍可称之为千古之谜。

明成祖朱棣之谜

朱元璋建立明朝,制定了一套嫡长子继承皇位、余子分封王爵的制度:“国家建储,礼以长嫡,天下之本在焉。”又说:“居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以封王爵。”而且还规定:“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在《明史》中记载了明朝的制度:皇子封亲王,受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就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为巩固朱姓天下,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模仿汉高祖,大封诸子为王。此后又屡有封建,将自己的儿子全部分封到各地为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等王是其中实力最强者,诸王成了皇权的重要支柱。

明太祖对自己死后的嗣位十分重视。洪武三十年(1397),他生了大病,认为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就命足智多谋的李淑妃自尽,以防像唐朝一样出现“武后之祸”。太祖的长子朱标,为马皇后所生,洪武二十五年(1392)因病医治无效死了,再选一个继位者成了朱元璋十分紧迫的事情。朱标子朱允生下来时额颅稍偏,人虽聪颖,但仁柔少断,朱元璋觉得不是最适合。燕王朱棣智虑过人,性格像朱元璋的父亲,朱元璋十分钟爱他,一度时间想把皇位给他。朱标死时已有五个儿子,嫡子早殇,次子朱允也已长大,朱元璋要舍孙立子,不合自己制定的礼仪。于是他召开群臣大会,以欲立燕王棣之意询问诸臣,学士刘三吾当场反对:“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是古今的通礼。若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该怎么办?”这样朱允就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各地分封的藩王,都以叔父的尊严,看不起侄儿朱允,只是因父皇还活着,大家隐忍不发罢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死,在遗嘱中他称赞皇孙朱允人很聪明,讲究孝道,希望各位大臣尽心辅助,各地诸王驻守原地,不用赴京奔丧。几天后朱允即位,称明惠帝,改元建文,所以又叫建文帝。建文帝明白各地藩王实力强大,战功卓著,就以太祖遗诏为由,禁止各位王叔入京。燕王朱棣人已到淮安,只能调头回到北京,内心充满着怨恨。

建文帝上台后,对王叔们不把他放在眼里十分记恨。特别是力量最强大的朱棣,入朝见他的竟然立而不拜,令他十分恼火,遂着手作削藩的准备。他先是将周王贬为平民,后接连治代王、岷王、湘王、齐王等罪。接着在自己当年的伴读老师黄子澄等人的谋划下派人到北京去,控制燕地兵权,监督燕王行动。建文元年(1399)七月,建文帝走出了最为冒险的一着,他命北平左布政使张等发兵逮捕燕王,但早作准备的燕王把张等全部擒杀,以清君侧为名,打着靖难的旗帜,废除建文帝的年号,续称洪武三十二年,正式开始了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共历时四年,至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守卫京城的大将李景隆开门投降,朱棣带兵入城,在任官员四处逃窜。气急败坏的建文帝下令放火烧宫,当燕王来到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不知去向,所使用的宝玺也随他一起消失。建文帝哪里去了?

正史记载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当燕王到来时,建文帝自知大势无可挽回,遂纵火自杀。《太宗实录》说,朱棣兵攻至南京城下,文武百官诸王无计可施只能前来见皇帝,建文帝想出去迎接朱棣,想不到左右的人已全部散尽,仅有内侍太监数人而已。建文叹曰:“我何面目见耶!”就关了门自焚而死。朱棣上台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就谈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阉宫自焚。”但建文是否真死于自焚,很多人表示出怀疑。因为事后朱棣命太监在火烧后的余烬中反复搜检,发现了马皇后和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却就是不见建文帝。《太宗实录》说朱棣是找到了建文帝,并令以皇帝规格举行葬礼,但明清两代从未有人提到在南京附近有建文的陵园。《春明梦余录》谈到明末有人请崇祯帝将建文列入祀典,崇祯叹道:“建文无陵,从何处祭?”上世纪30年代,明清史专家孟森就认为虽然《明实录》载建文帝在宫中起大火时烧死,但明代就无人相信。清朝修《明史》说“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这是因为康熙时朱三太子案搅得人心惶惶,因而“故有此曲笔耳”。

没有被火烧死,建文帝哪里去了?孟森认为在宫中火起之前,建文帝逃出去了。《明史·姚广孝传》谈到永乐十六年(1418),84岁的姚广孝不能入朝,成祖到庆寿寺去看望,问姚有什么要他办。姚什么也没说,唯独说起僧人溥洽被关了很长时间,希望皇帝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有人说他知道建文帝的去向,明成祖以其他事情的借口将他关了起来。如果成祖找到了建文帝的尸体,何必还要将溥洽关起来而追寻建文帝的踪迹?《明史》中还说成祖怀疑建文帝出走,所以派了胡到天下各地去寻找,还派郑和下西洋,如果成祖有建文帝的下落,何必还要遍访十余年?

此后有人指出,嘉靖年间郑晓的《建文逊国记》,是明确说建文帝逃出金陵城的第一部书。

照上面的说法,建文帝可能是逃出去了。逃出后的建文帝在于什么?

有人认为他是做和尚去了。《明史·程济传》说:“金川门启,济亡去。或曰帝也为僧出亡,济从之,莫之所终。”南京城攻破而程济失踪了,所以人们怀疑他与建文帝一起做和尚了。《明朝小史》对建文帝的去向说得活龙活现:太祖病重时,给了建文帝一个密封的小匣子,让他只有到了危难时才可开启。到靖难兵入城时,建文帝想起了小匣子,把它打开,原来是和尚的一份度牒。于是削发披缁,从地道中逃出。有人认为建文帝城破前与杨应能、叶希贤一起削发为僧,法名“应文”。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了《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重新造册登记,对僧人进行过总调查,目的是为了寻找出建文帝。从永乐五年(1407)起,他还派胡以寻仙人张邋遢为名四处出巡,一找就近二十年。有人指出,朱棣死后,建文帝才回到北京,迎入西内,死后葬在西山。更有人声称在西山找到了建文帝的墓地。

当了和尚的建文帝到过些什么地方?许多人认为建文帝以僧人的身份浪迹天涯,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四川、贵州、云南以及缅甸等地。有人指出建文帝曾到重庆三次,住在大竹山善庆里。有人主张,建文帝出亡在近不在远,不是在云、贵、川、粤,而是在吴县的穹隆山皇驾庵,永乐二十一年殁亡,葬于皇驾庵后的山坡上。有人认为徐霞客在贵州广顺东南的白云山间,看到建文手植的巨杉二株,树西半里的古寺,是建文所立。也有人认为建文帝是以滇为家,在最初三十多年中,为躲避朝廷追缉,他行踪不定。《神宗万历实录》记载万历二年,首辅张居正曾说:“先朝故老相传言:建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剃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至正统间,忽云游至云南,邮壁上题诗一首。”明代人就认为他主要在云南活动。《明史》也说:“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明清以来流传的许多地方文献,都可说明建文帝曾在滇中、滇西留下了足迹。有人认为建文帝到南洋去了。成祖找不到建文帝,始终有一块心病,他害怕建文帝没有死,会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来讨伐他,于是派出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宣扬国威,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在郑和下西洋的人中,有的竟然是锦衣卫的人员,他们主要是针对建文帝的。

建文帝出逃做和尚的说法为许多人津津乐道,但也有学者发表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为僧之说不足信,因为当时京师内宫并无秘密地道或御沟通往城外,所谓剃发为僧、云游四方,都是民间传说而已,是无稽之谈。这大概是明成祖明白自己是抢夺帝位的,“欲曲讳其自弑恶名,故反隐播此说”,这样做想说明他还没有致建文于死地,而后来的文人不明其理,“缘饰其间,遂成千古疑案”。也有人认为建文帝既非自焚,也非出亡,而是被成祖所杀而灭迹。

建文帝究竟哪里去了?如果说建文帝是自焚死了,的确是无法解释史书中的种种矛盾;如果说建文帝是出逃为僧了,但大多是笔记小说所记和民间传说,确凿有力的证据还十分缺乏。看来在短期内这个谜案是很难解决的。

皇太极继位之谜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毒疽发作而,死,皇太极继承汗位。关于皇太极是如何继位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

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努尔哈赤)临死曰:洪佗始(皇太极)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之命的。

长期以来,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清人蒋良骐的《东华录》顺治八年(1651)二月己亥诏内载,多尔衮声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据说,努尔哈赤生前已立多尔衮为嗣子,而皇太极用阴谋狡诈的手段从其幼弟手中夺取了汗位,为去除篡位障碍,还逼迫多尔衮生母大妃纳喇氏死殉。此说受到一些人怀疑,因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生母不忠,去世前特命她死殉。当时多尔衮才十五岁,既无功业,亦无威望,故不可能立多尔衮为嗣。皇太极即位后,对多尔衮“特加爱重”,大力培养提拔,多尔衮对皇太极的恩育万分感念,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勋劳卓著,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总之,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感情较好,无法想像皇太极对多尔衮干下篡位、杀母的勾当。

现在许多学者包括个别百家讲坛的学者认为或者说倾向于,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与诸贝勒争夺汗位的斗争白热化,最后皇太极击败对手自立为汗。其间,皇太极与代善的争斗尤为激烈,代善有勋绩,有声望,也有势力,长期以来一直是汗位的有力竞争者,皇太极抓住一切机会打击代善,如利用代善与大妃纳喇氏的暧昧关系,推波助澜,借助舆论,促使努尔哈赤罢黜大妃,代善威望遭受损害。努尔哈赤死后,又逼大妃死殉,削弱代善的势力,最后压服代善,夺取汗位。

然而我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确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为汗者须请贝勒推举产生。当时诸贝勒中,数皇太极实力最强,努尔哈赤死去当天,代善长子劝代善说:“四大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代善表示同意。次日,在诸贝勒大臣聚于朝时,代善提议举皇太极为汗,请贝勒“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即位”。《鲁庵文集》所记更富戏剧性:代善表示,按努尔哈赤遗愿,当立皇太极为汗。皇太极推辞,主张代善当立,并“相让走避”。国不可一日无一君,大臣们一会儿去请代善,一会儿去拉皇太极,“号呼奔走于两间者再三,凡三日”,最后还是代善使人“群拥”皇太极即位。这里不见刀光剑影、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谦让。这与贯串清朝特别是其前期血腥的最高权力之争,形成强烈反差,令人难以置信。其中虽有言过其实之处,但按当时情况,民主推举皇太极为汗,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时人们相当崇尚武功,而皇太极的武功远远超过才十几岁的多尔表,与代善比也不相上下;此外,在政治识见、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上,皇太极都高出请贝勒一筹,由于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发展完善,遇大事须协商办理,因而推举才能卓著的皇太极即位,是不足为怪的。

顺治宠妃之谜

董鄂妃,又作栋鄂妃。她的来历有三说:

一说是《清史稿·后妃传》的记载:“孝献皇后栋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

二说是董鄂妃为秦淮名妓董小宛。董小宛原为江南名士冒辟疆之妾。江南名妓知书多艺,倾慕东林,如李香君与侯方域、柳如是与钱谦益、卞玉京与吴伟业、顾眉生与龚鼎孳,都是佳人配才子。持此说者认为,清军南下,董小宛被掳到北京,先留在王府,后被太后要了去。顺治看了喜欢,就从孝庄太后那里要到自己身边,用满洲姓董鄂氏。其实,只要用一些史料排比看一看,就知道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根据冒辟疆《影梅庵忆语》记载,冒辟疆初识董小宛在崇德四年(1639年),那一年董小宛16岁,顺治帝才2岁。而顺治娶董鄂妃时是19岁,董鄂妃18岁。如果董鄂妃就是董小宛,那么此时她应当是33岁了,显然年岁不合。同时,《影梅庵忆语》对董、冒二人从相识、完婚、蒙难到董小宛病死,都有比较详尽的记录。大致的情形是:

崇德四年(1639年),董小宛16岁。冒辟疆初遇董小宛。

崇德六年(1641年),冒辟疆又邂逅陈圆圆,称其“令人欲仙欲死”,于是疏远了董小宛。

崇德七年(1642年),陈圆圆被周奎购京师,冒辟疆重逢董小宛。

崇德八年(1643年),董小宛20岁,入冒辟疆家,为其妾。董小宛“却管弦,洗尽铅华,精学女红”,一心一意做良家妇女。

顺治二年(1645年),董小宛22岁。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渡江,破南京。冒辟疆在逃难中患病,“此百五十日,姬仅卷一破席,横陈榻旁。寒则拥抱,热则披拂,痛则抚摸,或枕其身,或卫其足,或欠身起伏,为之左右翼”。董小宛辛苦侍疾,无微不至。

顺治四年(1647年),董小宛24岁。冒辟疆再病,“勺水不入口者二十余日”。“姬当大火烁金时,不挥汗,不驱蚊,昼夜坐药炉旁,密伺余于枕边足畔六十昼夜”。董小宛二度侍疾。

顺治六年(1649年),董小宛26岁。冒辟疆患病,董小宛三度侍疾。

顺治八年(1651年),董小宛28岁,病死。这不仅有冒辟疆的笔记,还有当时不少文人学士的悼念诗词,均可证明当时董小宛确实死在冒府。——出自百度

董小宛比顺治大14岁,同冒辟疆结婚9年未生育,并于顺治八年已病死,所以董小宛即董鄂氏之说实属望风捕影,不能成立。

三说是董鄂妃原为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这种说法主要来自于《汤若望传》的记述:“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刮。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底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根据陈垣先生的考索,她似乎就是顺治夺十一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之爱,但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

董鄂妃,这位神秘的女子,让那么多文人墨客梦绕魂牵,赋诗寄情;又让那么多历史学家费尽心思,苦心考索。但直到今天,她的身世依然是个待解之谜。

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世祖出家被列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是说顺治帝因爱妃董鄂妃之死,悲恸万分,痛苦异常,最后竟看破红尘,跑到五台山清凉寺当了和尚。这一说法流传得十分广泛,后代还据此派生出康熙皇帝五台山认父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的清世祖真的出家当和尚了?要讲清这个问题,还得从他的几个皇后谈起。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登基,只活了24岁,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福临共有三个皇后,14个具有名位的嫔妃。当他11岁时,摄政王多尔衮派亲王阿济格到蒙古为他选聘皇后。满蒙联姻是清初政坛上的一件大事,只有联姻北方才会安定,皇太极有封号的后妃,几乎全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多尔衮为顺治选的新娘是孝庄太后哥哥吴克善的女儿,孝庄太后自然是十分赞成。顺治八年(1651),册立为皇后,举行大婚姻礼。然而顺治并不满意皇后,婚后两人关系不和,长期分居,并未生下一子半女。顺治十年,皇帝下令废后。当时多尔衮已死,皇帝也已长大,孝庄见两人难以和好,遂默许皇帝另择皇后。1654年,蒙古科尔沁贝勒绰尔济的两个女儿被接进宫中,一个月后,姐姐被册封为后,即孝惠章皇后,妹妹封淑惠妃。这个皇后十分淳朴,没有什么特长,所以顺治对她横竖不顺眼,态度冷淡,皇后和淑惠妃都终身无子。这时,顺治看上了另一个女子,她就是董鄂氏。

董鄂氏是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15岁那年应选秀女,因她聪明漂亮,知书达礼,被顺治同父异母弟襄亲王看中,成为他的妃子。当时的贵族命妇要轮流到宫中侍候皇帝的后妃,这样董鄂妃就有机会接触到顺治,二人彼此萌生出感情。襄亲王知道后,大骂了董鄂妃一顿。此事被顺治听说,竟然打了襄亲王一记耳光。老婆跟别人私通,还要遭打,襄亲王受不下这口气,怨愤致死。顺治乘机将董鄂妃收到宫中,册立为贤妃。

孝庄太后在选择皇后问题上与顺治早有矛盾,她希望顺治在蒙古部落中挑选后妃,但现在董鄂妃的出现,使得蒙古的后妃均受冷落,孝庄的忌恨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孝庄发现了顺治与董鄂妃之间的感情后下令停止命妇入宫,但为时已晚。1656年12月,顺治正式册封董鄂妃为贵妃,并照册立皇后的仪式颁诏天下。次年10月7日,董鄂妃生下皇四子,第二天顺治宣称皇子是“朕第一子”,弄得宫内宫外都猜测这位新生儿一定是将来的皇太子。孝庄太后忍无可忍,要设计构害董鄂妃。冬天来临,孝庄太后忽称身体不适,住到京郊南苑,谕旨后妃及百官视疾问安。谕令传到董鄂妃所在的承乾宫,她不得不冒着寒冬从京城赶到20里外的南苑,向太后问安,并朝夕侍奉,很快形销骨立。更为想不到的是,三个多月后,皇四子夭折,董鄂妃一下子受不了打击,此后在忧伤中苦度三年,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悲痛万分,大办丧事,追封她为孝献皇后。半年后,顺治帝也从清宫中无声无息地消失了。那么,顺治帝到哪里去了?

研究这段历史的人对顺治帝的失踪有许多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为出家说,二为生天花而死说,三为出家不成生天花而死说。

出家说认为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精神受到极大刺激,看破红尘,于1661年正月抛弃帝位,躲到山西五台山,削发为僧去了。这种说法在一些野史、文学作品中特别流行。他们认为清初著名文人吴梅村的《清凉山赞佛诗》是为顺治帝五台山进香所作。康熙帝曾四次巡幸五台山,前三次是为了看望顺治,第四次去时顺治帝已逝世,康熙吟诗哀悼,诗中悲痛之情十分动人。顺治帝一向喜佛,宫中有木陈、玉林两位禅师天天与他谈佛。他曾对木陈说:“愿老和尚不要将我看成天子,而把我当作走到你庵中的一个弟子。”他还表示:“人的一辈子最放不下的是财宝和妻、子。我对财宝无所谓,妻、子也是像风云聚散,没什么大的关系。如果不是还挂念着皇太后,就随老和尚出家去了。”顺治帝从宫中失踪的前几天,还叫最信任的太监吴良辅到悯忠寺削发做和尚。如此,在爱子宠妃先后去世的情况下皈依空门,是相当有可能的。

另一种说法是顺治帝生天花而病死在宫中。清朝入关时,天花流行,疫病泛滥,人们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对付这种传染病。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日,京城沉浸在春节的欢庆气氛中,这天顺治帝前往悯忠寺观看他的亲信太监吴良辅削发出家仪式。下午回宫后,顺治帝觉得十分烦躁,伴有高烧,遂卧病在床,实际上已感染了天花病毒。宫女、太监们奉命撤去刚刚挂上的门神、对联、彩灯、彩带。正月初四日,朝廷正式向文武大臣宣布皇帝患了天花病,并“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外界官民始知顺治帝得了天花。初六日,顺治帝感到自己活不长了,“患痘势将不起”,急命太监传谕大学士麻勒吉、学士王熙速到养心殿记录遗嘱。王熙等垂泪从命,在床前草就遗诏第一段,见顺治已累得疲惫不堪,奏请皇帝暂歇,待他们拟就之后,再请皇帝御览。二人赶紧到乾清官西朝房连夜起草遗诏,然后又赶到养心殿呈皇帝过目。顺治帝勉强挣扎着将遗诏修改了三遍,直到次日才定稿。初七日,病情更重。傍晚,下诏释刑狱。半夜里,“圣驾宾天”,24岁的顺治帝崩逝于养心殿。天花夺去了一位正值春秋鼎盛年的皇帝的性命。这种观点认为由于顺治帝年纪很轻,且得天花后发病极快,仅病五天就不治身亡,所以在民间出现了种种谣言和猜疑,甚至故意渲染他平时的好佛,把他说成到五台山“出家”了。

第三种看法实际上是对上述两种观点的折衷。即既承认顺治帝好佛,也承认顺治帝得了天花去世,但认为他没有出家。1657年,年仅20岁的顺治结识了当时的一个高僧憨璞聪,原本就十分笃信佛教的他更加热衷佛事。此后,他又先后结识了木陈、玉林、茚溪森等高僧,与他们过从甚密,对佛教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频频召他们进宫讲经说法,而且亲执弟子之礼,还让玉林给他起了个法号“行痴”。董鄂妃死,他的感情受到了极大创伤,于是整天沉迷于佛法之中,除召见茚溪森等和尚外,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38次造访他们,时常作彻夜长谈,昏昏欲睡。后来他决意隐遁佛门,摆脱尘世中的烦恼,终于在1660年10月初,坚请茚溪森为自己举行净发仪式,准备到五台山当和尚。但这激起了整个朝廷的恐慌,孝庄皇太后为首的诸王贝勒们慌乱不堪,急忙设法阻止。

这时吴兴报恩寺的主持玉林接到朝廷诏书,说皇帝出外骑马受到惊吓,让他前来证道。他到了北京,听说自己的弟子茚溪森为皇帝进行了剃度,勃然大怒,在宫外某寺架起柴堆,下令捆缚茚溪森,打算当场用火烧死。顺治见状无奈,只得向玉林表示自己愿意重新留发,不再出家了。

痛失爱妃,想出家又不成,顺治整日郁郁寡欢,本来身体已十分虚弱的他再也支撑不住了。不久他又染上天花,在短短的几天中离开了人间。

勾践“卧薪尝胆”之谜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死于公元701年,年仅17岁。初葬河南洛阳,公元706年迁回长安,陪葬乾陵。

关于公主死的经过,《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均有明确的记载。当时武则天年事已高,许多政事都委托张易之兄弟办理。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以及郡主的丈夫魏王武延基在背后偷偷议论张易之,被张发现后,告到武则天处。武则天大怒之下逼令他们三人自杀。由于三部正史都把整件事情写得清清楚楚,所以,永泰公主死于李重润一案,一直以来,史学家们都没有什么异议。

然而,自从1960年发掘永泰公主墓,出土了公主的墓志铭之后,就逐渐有学者对公主的死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史书与志文的记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史书对于李重润一案在记载上有许多违异之处。例如关于李重润、李仙蕙、武延基三人的死亡时间,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的记载各不相同,有的记年,有的记年记月,有的则是年、月、日都记,与志文上刻的永泰公主的死亡时间有所出入。因此他们推断永泰公主并非与武延基等同时遇害。又如关于李重润一案遭杀害人数,三本史书也分别有三人、二人、一人三种说法。关于三人之死的方式的问题,三本史书有“杖杀”、“皆逼令自杀”、“令自杀”、“得罪缢死”、“缢杀之”、“杀”等不同的记载。综合以上三大疑点,加上永泰公主墓志铭上有“珠胎毁月,怨十里之五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和“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等字样,学者们推断李重润一案并未波及到永泰公主,丈夫武延基死后,她还孤单地生活,而最终导致她死亡的原因是难产。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佛,修凿于武则天时代。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以上的观点,也有学者坚持正史的说法,认为永泰公主的确为武则天所杀。在他们看来,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在三人死亡时间的记载上,只有详略的差别,没有年、月、日的混乱和矛盾,而且通过计算,史书所记的三人死亡时间(九月壬申,即九月初三)与墓志所记永泰公主之死亡时间(九月初四),相距仅一天,由此并不能推断出公主并非与李重润等同时遇害。关于死亡的人数,三本史书之所以记载会有不同,是由于同一事件在一本书中多次出现,作者为了行文的需要,有主次和详略的安排。所以,这也不能说是史书之间互相违异。至于三人之死的方式虽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是遭杀害这一点是一致的,而且除了“杖杀”之外,其余记载均属赐自尽的方式。他们还认为唐代就有对罪犯在律外先行决杖的惯例。至于死刑,唐代也有先决杖后行刑的惯例。所以,李重润以大逆之罪在被武则天赐令自杀之前先行决杖,是符合当时的国情。而从小娇生惯养的李重润很有可能经不起杖打的痛苦,在行杖刑时就一命呜呼。因此,“令自杀”和“杖杀”也就不矛盾了。

排除了以上的疑点,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史书的记载为什么会和墓志铭的记载有所不同?学者们认为这与墓志铭的作者在当时的处境有关。给一个遭杀害的死者写墓志,如果直书死因,往往会给死者及其家属、后代带来难堪,尤其被害的人与自己是差不多时代的人,又贵为公主,若写不好,不仅牵涉到整个皇族的颜面问题,很可能自己的项上人头就不保,所以作者只能采取避重就轻的办法,巧妙地避开死亡的真正原因,或者说是关键原因。永泰公主难产可能确有其事,因为她当时毕竟只有17岁,身心发育也许都还未健全,而且据出土的永泰公主的尸骨看,她的身材也很娇小。但是并不能就因此断定她的死与武则天毫无关系,说不定她就是被武则天明的或暗的手段使得流产而丧身的。相反,难产只是永泰公主死亡的次要原因,其主要原因还是祖母武则天的迫害。

没有想到,一块墓志铭的出土竟会使原本明明白白的一段历史变得扑朔迷离,究竟永泰公主是因何而香消玉殒,可能还要等待学者们更加有力的论证,才能揭开谜底。

雍正皇帝“继位阴谋”之谜

顺治元年(1644),吴三桂迎清兵入关。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受到清军和吴三桂的攻击,力战后败回北京。随后,李自成率军弃京西撤,经定州、真定、固关、平阳撤至西安。次年一月,大顺农民军与清军在潼关展开激战,双方对垒月余,大顺军经顽强抵抗,不敌,遂放弃西安,自陕西商洛山区退往湖北,进驻武昌。清军水陆两路追击而至,李自成只得率军从蒲圻、咸宁南下,到达通山县。

李自成最后的行踪,一些史书的记载不尽相同,三百多年来引起了人们的许多争论。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历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文章连篇累牍。然而总的来看,关于李自成最后死在什么地方主要有二种说法,一是湖北通县九宫山,另一为湖南石门夹山。而关于李自成是怎样死的,就有削发禅隐圆寂而终,有兵败被杀,有自缢身亡等说法。

李自成死在湖南石门夹山的说法出现于清代。乾隆年间,澧州知州何所作的《书李自成传后》一文中,对李自成死于九宫山说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驳斥。然后又谈到了他曾实地调查当地的老人,并且考订史迹,认为李自成在通县九宫山制造了自己已死的假象,以迷惑追击的清兵,从而脱身而去。李自成在自公安到澧州的路上,部下大部分叛去,至清化驿时仅十余骑,最后他单独行动,来到石门夹山寺为僧,取法号奉天玉。李自成曾自称为“奉天倡义大元帅”,这儿称“奉天玉”含有“奉天王”的意思。这个奉天玉死于康熙十三年(1674)。何在夹山寺旁看到了石塔,塔面写有很大的字“奉天玉和尚”。塔前还有一碑,是他的徒弟野拂所撰。何曾碰到一个服侍过奉天玉的带有陕西口音的和尚,和尚出示过一张奉天玉的画像,与史书中记载的李自成的模样很相像。而且何还怀疑,像野拂之类的人,说不定就是当时逃散的农民起义军。此后在一些笔记,如《小腆纪年》、《广虞初新志》等书中都曾引用过何氏提供的这一史料。今天在《澧州志林》上,还载有何赋《题奉天玉和尚塔院》七律一首。

民国初年,这种说法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就力主夹山说,他在《李自成遗诗存录》和《再书李自成事》两文中,对《明史》和《永历实录》关于李自成死于九宫山之说作了系统的驳斥,提出了不可相信的六点理由。为此他还亲自到夹山实地察看,找到了李自成写过的五首《梅花诗》。此后陆续有人支持此说。作家阿英曾将李自成在夹山出家为僧一事写进剧本《李闯王》,并在附录中作了详细的考证。

解放以后,许多湖南学者力主夹山说。1952年,何乾隆年间在夹山寺看到的奉天玉和尚塔和野拂和尚所立的碑被人发现。野拂断碑上,有“况值戎马星落”一词,看出奉天玉不是一个一般的和尚,与李自成的身世和身份相当。碑中还有句为“子门徒已数千指中兴”,这些人可能是李自成的残部,隐藏在夹山的寺庙中。1951年,奉天玉徒众所居的洛浦寺第十代僧松定,曾向县文化馆上交奉天玉和尚木像一尊和牌位一块。据松定说,这是闯王的像,是依照夹山寺奉天玉画像雕刻的,具有闯王的面貌特征。1980年。在修整夹山寺大雄宝殿时,在西墙搁梁处发现了《梅花诗》木刻残版一块,证明当年章太炎在《李自成遗诗存录》中的记载是有根据的。石门县有一位种过夹山寺庙田的老人还具体指证了在夹山寺的西坡有一大土堆,相传就是李闯王的葬地,经发掘,果然发现了奉天玉的葬地。在夹山的地下发掘到的文物还包括“永昌通宝”铜币,刻有“永昌元年”字样,而永昌是李自成大顺政权的年号。在夹山寺周围地区,群众中流传着大量的有关李自成行踪和禅隐的传说。

一些学者分析了李自成为什么要禅隐于夹山的理由。这是因为夹山地区处于澧阳平原进入武陵山区的门户,既有江湖交通之便,又有退避隐匿之地,两峰夹峙,形势险要。李自成曾到过澧州,对这一带十分了解。其次在清雍正八年改土归流以前,夹山一带均属土司管辖范围,是清朝统治的薄弱环节,有较大的回旋余地。1643年3月,李自成部陷常德时,曾得到澧州土司的帮助。李自成起义后,主要在长江以北活动,北方几省认识他的人太多,自然不宜他逃禅隐匿,而湘西一带,认识他的人很少,只要深居简出,是可以隐藏得住的。

李自成隐居的目的,在最初禅隐时,他的旧部尚在,转战于湘、鄂、川、桂一带,似有东山再起的意图。但后来主要部将相继败亡,南明也已覆灭,清朝统治已经巩固,他仍兴寺聚徒,壮心未已,但终难重振金鼓,再举义旗,也就只好隐逸禅林,就此终老了。

夹山说受到了主张九宫山说学者的批评。有人认为奉天玉不是李自成,何所述不可靠。学者张国光甚至提出了何的说法有八点不可信的理由,最后他认为“何之说一无可信”,“何文纯系编造”。也有人指出,《明史》说李自成“状貌狰狞”,崇祯十四年(1641)在战争中左眼中箭,被人称为“瞎贼”,而今天见到的奉天玉画像的左眼睛没有任何问题。夹山寺中的《梅花诗》也很难断定就是奉天玉的作品,当时僧人中才思横溢的人也不少。在经过研究后,他们发现奉天玉是顺治年间从四川云游到石门夹山寺的云游和尚,也有人说他是明朝遗臣;野拂和尚不是起义军中的一员武将,而是明朝原来的官员。1996年7月,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专门成立了课题组研究李自成最后的下落,对涉及李自成的实录、档案、方志、笔记野史等所有材料进行了分析,并实地调查,最后研究成果由1998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为《李自成结局研究》。书中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奉天玉和李自成是不同的两个人,出土的文物确凿证明了奉天玉这个人的存在,但并不能证明李自成同时期也活着。

李自成下落的另一说法认为李自成死于九宫山。当李自成残部到达通山县时,他令部下率军先行,自率二十余骑断后。五月,行至湖北、江西交界处的九宫山时,李自成率兵登山观察地形,不意遭到袭击,寡不敌众,遇难牺牲。这种说法影响较广,目前出版的一些工具书大都采用这种观点。

李自成死于九宫山的记录最早见于清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阿齐格向清廷的奏报和南明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奏报。阿齐格穷凶极恶地将李自成追至九宫山下,在激烈战斗后,他听说李自成已经死了。他的奏报是这样写的:“贼兵穷窜九宫山,随于山中遍索自成不得”,“有降将及被擒贼兵,俱言自成窜走时,携随身士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自缢死。因遣素认自成者,往认其尸,尸朽莫辨。或存或亡,俟就彼再行察访。”照阿齐格的讲法,李自成是自缢而亡,死的地点是九宫山。何腾蛟给唐王的奏报中也说:“清兵)斩自成于九宫山,以周二南死,失首级。”

此后的一些史书,都很具体地说明李自成到九宫山后,队伍散亡,李自成被乡民所杀,不过被杀的具体过程是有所差别的,地点也略有不同。如有认为是锄击而死的。《圣武龙兴记》云:“闰六月,贼晨起离走大队,以十余骑入祷九宫山,为乡民所锄。”《续九宫山志》也说:“自成毙于九宫山乡人之锄击。”《武昌志》也赞同此说。有认为是弩铳击毙的。《弋闯志》说闯王“须臾夺路,猝遭弩铳击毙。九百剽其首,尽得剑骑、缨盔、龙袍、佩玉,献于督宪军门佟。”有认为是为神所殛。《续九宫山志》在另一处说李自成在罗公山见到上面有玄帝庙,“贼见帝像,伏不能起”。《小腆纪传》也有类似记载。有认为是乱刃砍死的。《江夏县志》说李自成至通城,“以二十八骑登九宫,为窥伺计,乡兵四起,乱刃诛之”。有认为用铲杀死的。《荒书》中说自成在九宫山遭到山民伏击,随行十八骑被打散。程九伯与自成手搏,被自成压在屁股下,抽刀欲杀。九伯大叫,他的外甥听到后用铲杀自成,但当时不知他就是闯王。《明史》根据阿济格的奏报,认为是自缢而死。从被杀地点而言,有通城、通山县九宫山、通城罗公山等。

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认为李自成死于通城县,1955年他又到湖北通城县为李自成墓题词,当时的学术界也比较认同,并在通城县郊修建了闯王陵。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曾掀起了一场李自成葬身地的讨论,后郭沫若注销了通城说,李文治等撰文考订李自成最后死于通山县九宫山。郭沫若表示赞同,有关部门在通山县九宫山牛迹岭下修了闯王陵。80年代,人们在通山县新发现了《朱氏宗谱》、《程氏宗谱》,为李自成死于九宫山提供了新的佐证。有学者研究后认为,李自成被杀地点是九宫山牛迹岭小月山西坡,经实地考察,发现当地的地名、地理环境和居民点分布等,与文献史料记载基本吻合。

当然也有人认为李自成可能牺牲于通城县九宫山,该山在县城南5里左右的桃花源洞北,上有九宫庙。但李自成的确没有到过通城,当地县志仅有大顺军诸将领进入县境的记录。

反对九宫山说者认为《程氏宗谱》矛盾殊多,不足为据。《程氏宗谱》有二种版本,均修于民国年间,而且年谱中记述的时间有误,被害人是“李延”而不是李自成。他们指出九宫山说有许多可疑之处。阿济格和何腾蛟,一个在武昌,一个在长沙,关于李自成的死讯都是从降卒嘴里听来的。阿济格没有交上首级以验明正身,因为已“尸朽莫辨”,所以受到其上司的斥责。当时有许多官员表示出了自己的怀疑,如郑命寿出使朝鲜,朝鲜国王问起李自成的下落,郑命寿说李自成变服而逃了。很可能是阿济格等人为了邀功,听信谣传后作的断定。何腾蛟的报告在南明王朝中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宰辅、御史等纷起而揭破何的奏报是不可靠的传闻。有御史说:“且自成或死或生,或死于吴三桂之追兵,或死于乡团之棒击,俱不可知。万一杀自成者他日且以首献,臣不知腾蛟之何以自解?且万一自成未死,而他日更出没于他所,臣又不知皇上之何以收反汗也。”学者认为,程九伯所杀者,从未自认是李自成,可能他是杀了李军的一个部将,与李自成无关。

那么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李自成死亡的流言?有人认为那是军事战略和政治战略下的产物,只有这样,清军才会认为李自成全军溃败了,而大顺军就可赢得在洞庭湖东西两岸集结休整同南明将领谈判联合抗清的时间,同时可与南明军顺利达成妥协和联合,争取合法地位。不过持九宫山者认为李自成隐居幕后,指使所部投降南明之说根本不可信,仅是有关学者在凭己意猜测。

有的学者对大顺军的撤退路线作了详细的考察,认定当时大顺军的主力部队没有经过九宫山,占领通山县的仅是大顺军的一支小部队。

李自成的最后下落,各书记述上不同的地方有很多,湖南的学者比较主张是石门夹山,湖北的学者大多认为是通山县九宫山,双方各根据了许多资料。这个谜案一点一点的揭开,的确花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并且仍有继续探索的余地。

孝庄皇后与多尔衮之谜

1613年,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贝勒寨桑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她13岁时,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练兵路过寨桑部落,发现她特别漂亮,马上派人送上聘礼,要求寨桑将女儿许配给他。当时的后金联合了蒙古各部落反对明王朝,所以鼓励后金贵族与蒙古贵族通婚。皇太极原已与寨桑的妹妹为婚,但婚后多年不育,渐渐对她开始冷淡。小博尔济吉特氏在他的兄长吴克善台吉伴送下到达后金后,皇太极十分宠爱她,先后生育了三个公主。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封博尔济特氏为永福宫庄妃。1638年,庄妃生皇九子福临,即日后的顺治帝。福临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孙玄烨嗣位,尊为太皇太后。死,谥号孝庄,史称孝庄文皇后。

这位孝庄太后,人极其漂亮,又聪明能干,颇有谋略。传说1641年清军围攻锦州城,崇祯帝派了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大军13万驰援,后被围困在松山城。第二年3月,城破被俘。皇太极派出多位满汉大臣劝降洪承畴,洪只是大骂,至后来干脆不吃不喝,只求速死,以身殉国尽忠。但洪承畴有一个弱点,特别好色,皇太极知道后,马上派庄妃穿上汉族服装前去软化洪承畴。在风姿绰韵的庄妃一番劝说下,洪承畴再也守不住自己的坚强意志,第二天就投降了清朝。

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庄妃痛不欲生,愿以身殉,但诸王贝勒大臣皆认为子女年幼,不能没有人抚养教育,合辞力劝。皇太极死前没有立继承人,这时诸王兄弟都有窥视皇位的念头,其中皇太极弟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最有力量。然奇怪的是多尔衮没有自立,而是立庄妃年方六岁的儿子福临为帝,自为摄政王。

福临即位后,多尔衮的权势不断扩大,想做皇帝的念头也日益增强。1644年,他率军攻占北京,明朝百官对他山呼万岁,关内外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皇帝。四个月后,孝庄与顺治也来到北京,发现这时的多尔衮大权独揽,广树亲信,排斥异己,北京城成了多尔衮的天下。这种形势之下,福临的皇位岌岌可危,于是孝庄皇后按照满族父死则妻其后母、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纡尊降贵,下嫁给多尔衮。通过下嫁来笼络和控制多尔衮,巩固福临的地位。这个政治婚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延缓与阻止多尔衮夺位称帝的作用,使多尔衮至死也没有登基。

在正史中,孝庄下嫁是没有明确记载的,因此许多人对下嫁之说十分怀疑。上世纪30年代,孟森发表了《太后下嫁史实考》,认为根本不存在下嫁的事实。他考证了许多资料,从而推断道:“既未下嫁,也并无暧昧。”也有人认为,多尔衮之所以皇太极死后没有自立,主要是自立的条件不太成熟,八旗中的两黄旗只效忠皇太极,并不肯让皇权旁落。多尔衮立福临,既可以堵住别人的嘴,又可以随时将他废掉。多尔衮占领了北京后,先后为自己加封了“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等尊号,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他将竞争对手豪格下狱迫害致死后,将豪格的妃子收为己妃,还派人到朝鲜挑选王族的女子为妃。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些明朝遗民对清朝统治者怀有深刻仇恨,部分清朝大臣对他也十分不满,多尔衮迎娶豪格妻子的事,很快就被轻而易举地改成娶皇太后,成为太后下嫁摄政王。后来的许多历史文学小说如《清稗类钞》、《清史演义》等都据此演绎,以讹传讹,孝庄皇后下嫁小叔子多尔衮的事俨然成了历史事实。

更多的人认为,孝庄下嫁是可能的。按满族习俗,下嫁小叔子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后人因受了汉人的影响,觉得这样做不太体面,所以就把史书中相关的内容全部毁掉,使得人们无法从正史上得到历史真相。清人蒋良骐《东华录》说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既称皇父,又深入内院,显然是把皇后当作了妻子,把福临当作了儿子。如果太后没有下嫁,太后和皇室亲王贝勒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一书后有刘文兴的跋,谈到他父亲刘启瑞奉朝命在库房里翻档案,找到了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的诏书,这可以说是最有力的证据。孝庄皇后死时,对康熙说:“太宗皇帝安葬已久,他的梓宫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动过了,不可为我而去打开。我心里想着你们父子两人,不想远离你们,一定要在孝陵的附近为我找一块地方安葬,这样我也心满意足了。”这样的做法明显违反清朝的丧葬制度,实际上是她有难言苦衷,因为有了下嫁多尔衮,再同皇太极合葬就不合情理了,所以康熙只得把她的灵柩停放在东陵,雍正时才葬入东陵地宫。

南明鲁王大臣张煌言听说这件事后,曾讥笑清廷的悖德乱伦,有《建州宫词》说:“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又说:“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暗示顺治帝不是龙种。因为多尔衮母亲死后,哥哥皇太极收养他在宫中。孝庄进宫时,仅比多尔衮小一岁,难保两人以前没有暖昧关系。多尔衮决定立福临为帝,可能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其实,孝庄是否风流、是否下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位伟大的皇后在多尔衮死后,是怎样精心辅助13岁的顺治开始亲政;顺治死后,她又是怎样全力辅助康熙主政。她的一生经历了清初三朝政局的变化,她对清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大业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乾隆皇帝是汉人之谜

1592年,清太宗皇太极出生,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史书上说他仪表奇伟,聪明过人,脸色红润。1615年,努尔哈赤将最初设立的黄、红、蓝、白四旗扩建为八旗,22岁的皇太极为正白旗主旗贝勒。第二年,后金建立,努尔哈赤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皇太极是四大贝勒之一。四大贝勒每月一人轮流值事,共同处理国家大事,权势显赫。他常随太祖征讨,运筹帷幄。1626年,努尔哈赤死,大贝勒代善以皇太极才德冠世,与其他贝勒一起请皇太极嗣位。皇太极推辞再三,但众人继续坚请,他只得遵从众人的意思,在沈阳即位。1636年,他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自称宽温仁圣皇帝。可以这样说,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创者,而皇太极是清朝的奠基人,他是清朝开国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人物。

问题是后代的人们对皇太极的继位有许多疑点,大贝勒代善为什么自己不即位而非要拉了其他人一起请求最小的皇太极登基?皇太极自己说是不能违反众人的意愿而勉强嗣位,这样的一套做法是否有过分做作的嫌疑?对此,许多人见仁见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女真族选择继承人与汉人不同,汉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并不为他们认同,谁有才能,谁就有可能得到汗位。努尔哈赤最初挑选的继承人是长子褚英。褚英18岁时因作战勇敢被封为洪巴图鲁,即大勇士的意思,深受努尔哈赤的器重。27岁时封为阿尔哈图·土门,意为有谋略之人,实际上是努尔哈赤赞赏他善于动脑子。不过,褚英性格急躁,年轻气盛,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得罪了不少人。不久,众贝勒及大臣有意发难,一再在努尔哈赤前说他的坏话,努尔哈赤渐渐对褚英有了看法。有口难辩的的褚英焚表告天,诉说自己的冤情,又被人告发是在咒诅努尔哈赤,不明就里的努尔哈赤于1613年愤然下令处死褚英。这样一来,皇太极就有了继位的问题。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说:“老汗临死前说:皇太极能完成我的意愿。”如此说来,皇太极的即位是努尔哈赤的意思,是顺理成章的。

不过有一种观点认为皇太极的继承汗位并不是努尔哈赤的意思,而是由诸贝勒共同推举的。努尔哈赤在褚英死后,未立嗣子,但确立了八旗制度和四大贝勒共理朝政的制度,即汗位的人必须由诸贝勒共同推荐。努尔哈赤死的当天,代善长子劝代善说:“四贝勒(指皇太极,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年龄最小)才德冠世,特别得到先帝的看重,而且众人对他也诚心悦服,他应该继大位。”代善认为确是如此。第二天,诸贝勒议事时,代善提出动议,请皇太极即位,各位贝勒也表赞同。中间确有相互推让的局面,皇太极前后有三天不同意即位,而代善等人硬是拉着他登上了汗位。与各个时期刀光剑影的争抢形成鲜明对比的这种推举,并不是不可置信的,而是极有可能的。因为后金民族崇尚武功,而皇太极从小就出征打仗,努尔哈赤曾经说过:“皇太极将来是父兄的依赖,就像身体上一定要有眼睛一样。”这样看来。皇太极的军事才能确是超过其他人,谋略、威望也是在其他人之上。代善在诸贝勒中的资格最老,他一推举,其他人跟着呼应,才能卓著的皇太极就被推举了出来,这并不足为怪。

也有观点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从多尔衮手中抢来的,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就持这种看法。朝鲜著作《春坡堂日月录》说:“努尔哈赤临终前,对代善说:九王(指多尔衮)应该继位,但他年纪很轻,你可以当摄政王,以后传位给九王。代善认为这可能会使他人认为自己有夺位的嫌疑,遂立皇太极为汗。”蒋良骐的《东华录》记载了多尔衮自己的话也说“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夺立”,意指皇太极是篡夺汗位的。一些人由此推断皇太极为了从幼弟多尔衮手中夺汗位,不惜让多尔衮的母亲大妃纳喇氏殉葬。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的母亲,多尔衮年纪又这样小,他无论如何是不会被立为继承者的,这恰恰是多尔衮在为自己后来的“擅作威福”寻找理由。皇太极继位后,对多尔衮这个小弟弟关心有加,尽力提拔,两人之间感情深厚,夺位之说是无从谈起的。

也有观点认为无论是多尔衮还是皇太极,都不是努尔哈赤生前立的嗣位者,皇太极之所以能登上皇帝,是他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四大贝勒之间,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曾参预其父舒尔哈齐的叛乱;三贝勒莽古尔泰,生母因为偷藏金帛被处死,自己生性暴躁,不得人心;大贝勒代善最有竞争力,但由于与纳喇氏的关系,被皇太极使了计谋,让他在努尔哈赤前失去了信任,所以实际上皇太极是夺了代善的汗位。

这最后一种观点,实际上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皇太极用贬低他人的办法取得了汗位,而即位后,不敢大意,又用尽心计对付三大贝勒。努尔哈赤规定的四大贝勒轮流执政,至皇太极时,因三大贝勒都是兄长,朝贺时,他们和皇太极都南面并坐,实际上仍是共同执政。1629年,皇太极以三大贝勒轮月执政,实在不好意思太辛苦三位兄长,让三大贝勒以下诸贝勒每人都按月理事,实际在削弱三大贝勒的权力。稍后,又设八大臣、十六大臣与诸贝勒共同议政。二贝勒阿敏因征朝鲜后不想回来,被皇太极历数十六大罪状幽禁起来,1640年死于幽所。三贝勒莽古尔泰在朝廷里与皇太极发生争吵,又拿出刀在手里摆弄,被削贝勒名号。不久又改各大贝勒朝贺时与皇太极并坐的体制,仅皇太极一人南面中坐,莽古尔泰忧愤而死。代善因为宴请了莽古尔泰的妹妹,使皇太极大为震怒,代善几乎被削去贝勒名号。其他各旗贝勒人人震恐,只得服从皇太极的威势。代善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皇权的危胁,1635年,皇太极宜布了代善的四大罪状,革去贝勒名号,削夺职位。至此三大贝勒全部清除。

1636年,皇太极被拥立为皇帝,定国号为清。

同治皇帝死因之谜

1643年,皇太极突然“无疾”而崩。由于生前并未指定谁是嗣位者,新皇帝的人选一下子变得十分敏感。

如果按汉族人的通常习惯,当然继位者应该是豪格。皇太极有11个皇子,豪格年龄最大,时年34岁。他早年随皇太极四处征战,立有战功。皇太极称帝时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与他的叔叔阿济格、多尔衮、济尔哈朗等并列于朝。豪格得到皇太极所领的两黄旗部下亲信大臣索尼、图赖等人的支持,实力较强。皇太极其他的儿子如叶布舒、硕塞等年仅十五六岁,既无战功,又无地位,高塞、福临等仅是小孩子一个。从表面上看,豪格继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皇太极的兄弟们中,也有多人垂青皇位,如睿亲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等。这些人中,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皇太极的异母弟多尔衮权势最强,战功居多,他的正白旗是八旗中最精锐的部队。他的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及其他一些诸王贝勒,看看自己没什么大希望,都愿意他继位。

两个最有实力的人都看中了帝位,并且各不相让,一场宫廷动乱随时会发生。皇太极死后第五日,多尔衮到三官庙,召索尼讨论册立的事情,实际上想摸个底。索尼说:“先帝有皇子在,一定要立其中的一个,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把多尔衮顶了回去。这天晚上,图赖也到索尼处商量,认为一定要立一个皇子,并定下了用武力决斗的计划。第二天天刚亮,两个黄旗的大臣一起集中到大清门,命令两旗士兵张弓搭箭,将宫殿包围起来,然而带兵来到崇政殿。诸王大臣列坐东西两庑,索尼等抢先说一定要立皇子,因皇子中豪格希望最大,实际上想立豪格。多尔衮让大家先退一步,自己和阿济格、多铎商量该怎么办。多铎等劝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犹豫不决。多铎说:“如果你不想当,就应该立我,因为先帝的遗诏中有我的名字。”多尔衮说:“豪格在遗诏中也有名字,不单独是你。”多铎又说:“如果不立我,按年龄当立礼亲王代善。”代善说:“如果睿亲王自己当皇帝,那是大清国的福音。如果不即位,就应该立一个皇子。我老了,不能胜任皇位了。”

面对一触即发的险境,多尔衮尽管自己很想登上皇位,但从大局出发,果断决定自己不立为王。但是在不能自立为王的情况下,又玩弄起权术,在诸皇子中想选一个小娃娃。经过一番权衡,结果九皇子福临意想不到地选中,被捧上了皇帝的宝座。福临称帝,一方面把豪格势力压了下去,另一方面多尔衮可以利用叔父摄政王的地位独揽朝廷大权,达到个人的目的。

至于为什么在诸皇子中选择福临,一般认为是与皇太极庄妃有关。庄妃人长得很漂亮,与多尔衮一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且代善也支持福临即位。传说后来庄妃下嫁给了多尔衮,所以多尔衮在这时挑选福临也不是漫无目标的。

其时还发生过奇怪的一件事情。多罗郡王阿达礼曾对多尔衮说:“睿亲王应该即大位,我们都会跟着你的。”固山贝子硕托也派人对多尔衮说:“内大臣图乐格及御前侍卫等人都和我计谋过,睿亲王应该自立。”这两人后来又到代善家,对代善说:“众人都已议定睿亲王应该登位,你为什么沉默不语?”事后,多尔衮和代善当众将这件事进行了揭发,多尔衮还以扰乱国政罪将两人杀死。多尔衮为什么要将这两个拥护自己的人当众处死,大概主要想讨好庄妃,同时笼络人心,让大家觉得自己对皇位是没有非分之想的。

就这样,福临在根本没有想到过的情况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时还未满六岁,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小孩皇帝。第二年,改元顺治。顺治七年(1650),多尔衮去世,福临开始亲政。

光绪驾崩之谜

努尔哈赤共有后妃14位,最宠爱的有二位。一位是皇后,她是叶赫部酋长杨吉努的女儿,皇太极的母亲。1603年,她年仅29岁就病死了。另一位是大妃纳喇氏,名阿巴亥,乌喇贝勒满泰女,出生于1590年,12岁时就嫁给努尔哈赤。孝慈皇后死后,她被立为大妃。大妃人长得很漂亮,在众妃子中最为努尔哈赤宠幸。尽管二人年龄相差有30岁,但大妃还是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即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和十五子多铎,另外又收养了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赤的第四子多罗恪喜贝勒之女。1626年努尔哈赤死,大妃在本人并不愿意的情况下,被迫殉葬。如此漂亮年轻的妃子,按理说努尔哈赤是不会残忍到让她活殉的,那么大妃到底为什么要殉葬呢?

许多人认为大妃殉葬的原因是出于努尔哈赤的遗嘱,因为此前大妃的一些作为,引起了努尔哈赤的强烈反感。努尔哈赤在立大妃以后的年月里,南征北战,一方面和明朝作战,一方面统一东北各部,无暇顾及宫内事务。这时的大妃乌喇纳喇氏正当青春年华,不甘宫中寂寞,与比她大六岁的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产生了爱情,私下来往甚密,有时甚至深夜二人仍眷恋不归。这件事后来被努尔哈赤的一个叫代因扎的妃子告发。据《满文老档》记载,代因扎的告发内容有:“大妃曾两次备饭送给大贝勒(代善),大贝勒接受后吃了。另外,大妃有时一天会二、三次派人到大贝勒家,自己在黑夜里也有数次外出。”如此这般一说,也引起了各贝勒和大臣们的共鸣,纷纷说道:“每次我们在大汗家里商量国事时,大妃总是盛装打扮,披金挂银,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大贝勒,两人互送秋波。”努尔哈赤听后,十分恼怒,对大妃的不安分十分反感,但若听了这些人的话而追究这件事,那么家丑必定外扬,对自己来说绝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定会有损声威,而且自己又不想加罪代善,只能隐忍不发。

不久,大妃又被人告发私匿财物,努尔哈赤派人一查,还确有其事,查出的绸缎、银子还真不少。努尔哈赤骂大妃说:“你这个人心存奸诈、险恶,是个心狠虚伪的贼徒,人间所有的凶恶心肠,你都具备了。你不爱自己的丈夫,却背着我去爱别人,这样的人不杀掉还有什么用?”努尔哈赤杀大妃的心思在这时已经产生了,但当时顾虑到三男一女四个孩子还小,不忍心让他们从小失去母亲,所以才免其一死,将她废黜。但又令周围的人让他们看护孩子,不准孩子接受大妃的东西,听她的话。

1626年,努尔哈赤临死时,下遗嘱说:“大妃这个人心怀嫉妒,常常使我过得很不开心,人虽机智聪明,但如果留着必定会作乱。我已给各位贝勒遗书,待我死时让她殉葬。”大妃不想死,求各位贝勒,贝勒们不答应。在各位贝勒的逼迫下,大妃无计可施,穿戴好衣服,只能自尽以身殉葬。临殉葬前她对诸贝勒哭诉道:“我从12岁以来就事奉先帝,锦衣玉食了26年,我实在不想离开他,所以与上同殓。我的二个小儿子多尔衮和多铎希望各位多多照顾。”大妃死的时候,多尔衮只有15岁。

努尔哈赤死时到底有没有这个遗嘱?除了日本传钞的《三朝实录》记载外,其他史书并没有具体记载。从今天来看,即使有这样一个遗嘱,这个遗嘱是不是努尔哈赤本人的真实想法,仍是值得怀疑的。所以,很多人推测大妃殉葬恐怕另有隐情。

许多人认为,大妃实际上是皇权争夺的牺牲品,大妃殉葬是被皇太极逼迫的。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立八固山王分掌兵权,八固山王中就有代善、皇太极。当时诸王各拥重兵,互不相下。对汗位的继承,更是虎视眈眈。之后,代善、皇太极等四大贝勒因佐理国政,权势更大。四大贝勒中,代善和皇太极是汗位的最有力竞争者。这二个人战功都很卓著,但代善为人宽厚,而且居长(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早丧),其地位比皇太极更为优越。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就千方百计想陷害代善。当代善和大妃两情相悦时,皇太极怎能放过这个大好时机?至于背后指使、布散流言蜚语等等更是可想而知。那个告密的小妃子,如果背后无人指使,怎么有胆量与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妃叫板?

皇太极为争夺汗位,只有将大妃及代善均打击下去,自己才能爬上汗位,所以他的一箭射去,不仅大妃被废,而代善也名誉扫地,更为重要的是离间了代善与努尔哈赤的感情,让他这个孝慈高皇后所生的儿子在父亲眼中地位更重。

然而大妃被废一年多后,又复立为大妃,这主要是大妃的确有可爱之处,努尔哈赤舍不得割爱,而且时间一长,发现她也没有什么大过。在代善势力的下降过程中,皇太极的权势在日益增大,忽然大妃又被立,皇太极是十分不愿意看到的。恰巧这个时候努尔哈赤驾崩,大妃就成了皇太极继位的惟一障碍。满族确有用活人殉葬的习惯,却没有汗死后必定要让皇后和妃子殉葬的成例。至于努尔哈赤遗嘱中讲大妃的一番坏话,更没有必要,纯属是皇太极矫诏而逼迫大妃致死。这时的代善,已是爱莫能助,剩下大妃孤儿寡母,也就只能任人宰割。37岁的大妃殉葬的确不是自愿,纯系皇太极逼迫所致。

与大妃同时殉葬的还有二个庶妃,一为阿吉根,另一为代因扎。代因扎就是当年告发大妃与代替有暖昧关系的那个人,告大妃与皇太极指使有关,现在也被令殉弊,应该是皇太极怕日后事情败露,借机杀人灭口,她成了皇太极皇权斗争中的真正殉葬品。

慈禧太厉私生活之谜

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城,崇祯帝杀妻砍女,并且召来了自己的儿子让他们各自逃命。随着崇祯帝在煤山老槐树上吊死去,统治了中国277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

崇祯帝自杀的消息传到陪都南京,城中官员一片慌乱。一些臣僚为再树明帜,商议拥立新君。当时思宗的从兄福王朱由崧与从父潞王朱常正避难于淮安。按世系序次,福王当立,但福王为人昏庸。凤阳总督马士英认为福王易于控制,遂联合刘孔昭等,力主拥戴福王。翰林院詹事姜日广等人认为福王品行不端,不宜拥立,主张立较贤明的潞王。双方相持不下,各请兵部尚书史可法定夺。

史可法到南京后,提出福王有七不可立: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干预有司,他也主张立潞王。马士英闻讯,立即密约江北各总兵,致书南京诸大臣,说已传令将士奉福王到南京即位。马士英等握有兵权,声势较大,在既成事实面前,史可法无奈地同意了。

五月初一,福王至南京,百官入贺。史可法提出,祟祯太子存亡未卜,如果现在称帝,太子一旦南来,打算怎么办?他不主张福王马上称帝。五月四日,福王上监国之位,建南明政权。十天后,福王改即帝位,以是年为弘光元年,史称南明弘光政权,福王为弘光帝。

弘光政权建立后,极为腐败。他们天真地幻想清兵在消灭李自成后能停止南侵,并且派使携带大量金银去酬谢清军。弘光皇帝不理朝政,天天在宫里纵情声色,只知道在民间选择淑女供自己享受。

根据《明季遗闻》等书记载,1645年二月,有一少年从北方南来,经南京至杭州,住进了南明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侄子高成的家中,自称是崇祯太子朱慈。高梦箕不敢隐瞒,密奏弘光帝和大学士马士英。弘光帝得知消息后,慌张不安,他虽然昏庸,但知道自己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如果真的太子来了,必定会危及自己的皇帝宝座。于是命太监李继周将少年迎到南京。

李继周在金华见到了太子,太子说:“朱由崧想把皇位让给我吗?”李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太监前来迎太子,顿时在金华传开,许多官员纷纷前去参见太子,一路上招待太子的官员接踵而至。太子到南京后,先被安置在兴善寺。弘光帝十分忧虑,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件事。他先派两个原在北京皇宫里当差的太监前去观察动静,想不到两人一见太子就大哭起来。见太子衣衫单薄,就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披在太子身上。太监一回来,就遭到弘光帝一顿臭骂:“太子是真是假都难搞清,就把他当成皇帝看待。就是真太子,我也不会让位的。”两个太监和李继周都被秘密处死。

太子到来的消息传到民间,引起轰动。南京百姓争相要一睹太子的风采,官员们也想先见上太子一面,将来能有个升迁的好机会。弘光帝一看此事已无法禁止,就传旨说太子的身份必须确认,不便见百官,把太子关进了大狱。

兵部有个官员上奏说,他知道太子的底细。太子名叫王子明,高阳人,是驸马都尉王的侄孙,外貌酷似太子。北京陷落后南奔,遇见高梦箕家人穆虎,是穆虎让他假冒太子来到南明的。弘光帝一听,激动万分,因为太子很有可能是假的,这样他的皇位就不会出现任何动摇的机会。他马上传旨要亲自审讯太子,这时他也有胆量让见过太子的官员前来辨认。曾教太子读书的刘正宗和李景濂被召到武英殿密谈,在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后,刘正宗马上表态:“听说太子已经死了,这个冒出来的太子我一定能够看出点问题的。”

大明门辨认正式开始。刘正宗拿出地图问图上的承华殿和坤宁宫是什么场所,想不到太子一一回答,说是自己的东宫和皇后的住所。接着刘正宗问自己以前教的课目,太子对答如流。问题问了一个又一个,都没有问倒太子。太子笑着说:“如果你以为我是假的,我就算是假的。我本来就不想来争皇位,是皇伯让人接我到京的。”刘正宗知道问不出名堂,最后对弘光帝说:“样子很像太子,但回答的问题都不对。”

有个姓苏的太监忽然记起太子的胫骨上有个特别的记认,一看就知是真假,连忙向弘光帝报告。这下弘光帝就不敢让人看了,万一是真的,就很难收场了,与马士英一商量觉得还是让人辨认比较好。他们想到了被关在监狱里的方拱乾,方当年曾为太子讲过一段时间的课,如果他说不是,就很有权威了。

三月初八,刑部会审太子,方拱乾前去辨认。审问官让太子跪下,太子不答应。一个官员指着方拱乾问太子这个人是谁?太子说是方先生。方拱乾一见太子,既不敢说是假的,也不敢说是真的,因为这个人太像太子了,真假实在难辨。一个官员见到辨认失败,干脆直截了当地说:“你不是太子,你真名叫王子明。”太子说:“我又没有自吹自己是太子,你们不想认也就算了,你们一年前不就是站在我父皇的朝廷上吗?如今为什么这样健忘,连一个人也不相认了。”大臣们被他讲得哑口无言。最后内阁官员王铎说:“太子肯定是假的,不要再审了。”

这时,百姓间流传开来了马士英和王铎要杀太子的消息,一些大臣纷纷上疏责问。将军黄得功说:“假冒太子的结论是官员奉承皇帝的结果。是谁下结论认为太子是假的?依据是什么?应该向天下百姓交待清楚。先帝的儿子,也是陛下的儿子,怎能关进大狱?”

弘光帝看了奏本,气得要死,下旨烧掉黄得功的奏本,但迫于舆论只能再审太子。

这次审问官员是左都御史李沾。李沾事先让人告诉太子,要他自认是王子明。开审时,李沾直呼王子明,太子不应。李沾命人上刑罚,太子痛得大呼小叫。当年东宫伴读的丘致中实在看不下去了,抱着受刑的太子大哭,当即被关中大狱。

外面舆论越传越厉害,南明一些大臣对这件事也十分关注。弘光帝无奈之下只能作出对北来之人“好生护养”、“勿骤加刑”,待正告天下后再行申法的决定。太子案真假还来不及搞清楚,南明小朝廷出问题了。先是驻守在江北前线的四镇总兵为争夺地盘互相开战,接着驻武昌的左良玉部以奉太子密诏“清君侧”为名起兵,直指南京。弘光帝、马士英急调各部入卫南京,无暇再理此案,使太子案不了了之。

五月十日,清军渡江,弘光帝、马士英连夜逃出南京。混乱中,有人拥太子登武英殿,群呼万岁。清军入南京,太子不知去向,有人说被清军俘虏,有人说在乱军中被杀。太子是真是假?当代有很多人进行了考证,有人说是伪太子,也有人说是真太子,双方各说各的理由。其实,太子的真假不要说今天我们是难以知道,就连当时的人们也无法搞清,这早已是一个千古历史之谜。

同类推荐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末世·2012

    末世·2012

    这是一个“谜”一般的世界,或许你会将信将疑,但实际上是,人类的知识远没有达到无所不知、洞悉天地的地步。2011年日本大地震,全球灾难频繁爆发,古玛雅人预言“2012·世界末日”是否真会到来?本书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视角全面解读“2012”末日预言,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末日”一些不可忽视的真相,也许数千年来成长的观念世界,即将面临崩溃……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

    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

    本书是纪连海先生在CCTV《百家讲坛》中“正说清代名臣”之刘墉篇、纪晓岚篇、和珅篇的集结。聪明诡谲的刘罗锅、铁齿铜牙的纪晓岚、狡猾贪婪的和珅,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是乾隆皇帝的臣子,亲厚疏近,演绎出复杂多变的政治风貌:刘墉根本就不敢得罪和珅?和珅是纪晓岚着力帮衬的顶头上司?刘墉和纪晓岚是师兄弟?乾隆为何格外宠爱和珅,甚至不辨是非?忠臣、勋臣、佞臣、奸臣、这一顶顶帽子合不合体?恃才傲物、委曲求全、趋炎附势、颐指气使,这样的政治江湖谁才是赢家?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气质、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结局,三个人的命运扣人心弦;随着纪连海的讲述,数百年前的大戏再次开锣……
热门推荐
  • 金箓放生仪

    金箓放生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三国风云帝王觉醒

    穿越之三国风云帝王觉醒

    一个全能少年在现代身份显赫,14就拿到物理学的博士位获得诺贝尔奖,18岁拿到了军事、政治、历史、化学………………等显著成就,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人的天才少年。成为全球少女的偶像全家以他为荣。但在一场雨中的一本奇异的中国小说经典之下开始了他纵横三国的传奇旅途。
  • 宋女策

    宋女策

    那一日,他说:只要你愿意嫁于我,我的府邸是你的,金银田产是你的,我的人也是你的。宋冬乐看着眼前的男人:你可是比我父亲差不了几岁。他又说:只要你有胆子嫁,我便有胆子此生只娶你一人。她说:我嫁。
  • 咱们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咱们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本书的qq书友群为东厂公公俱乐部,群号1097635262!这是一条来自于一名自暴自弃的扑街作者写下的作品介绍:主角木有小丁丁,还没有男子气概,行事作风还有些娘……貌似大萌的皇帝和他有一腿,半岛的大王和他有一腿,东瀛的将军也和他有一腿!他手眼通天,他权倾朝野,天下群雄视其为魔王,却偏偏干看不动手。他和七海之王更是莫逆之交,也是他一口气将东北的女真人全部忽悠上了贼船。在他的带领下,东厂人才济济,风头一时无两!什么?你也想加入东厂?好啊,咱们东厂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当你看到这个介绍的时候,不妨点进来看看,反正前30万字免费,不要钱……以上
  • 道士阿乙

    道士阿乙

    讲述道士阿乙的成长,以及他遇到的困难窘境,展示出一个玄幻的世界
  • 龙脉之金鳞传说

    龙脉之金鳞传说

    现代宅男跟随研究院好友穿越到遍地是龙的古代,寻找传说中的隐龙脉。在这遍地是龙、武林高手满大街的古代,他该如何生存,从而找寻到真正的隐龙脉。
  • 千军万马中的第一人

    千军万马中的第一人

    他是现代的弱者,确是另一个时代的霸主,看殷离如何成就自己的千秋伟业。
  • 穿越规划者

    穿越规划者

    天才少年郑沐风继承哥哥的愿望,来到了管理穿越者的穿越规划局,没想到却误入了一个阴谋与抉择的漩涡之中!魔法、统治、游戏、寻仙......身负谜之石碑,穿越万千世界,究竟何处才是真正的终点。穿越ornot穿越,thisisa问题......
  • 太初衍世

    太初衍世

    太初世界,强者无数,美女如云!楚天英穿越至此,携美女游历世间,偶然间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天大秘密。神是什么?魔又由何而生?这一切都隐隐只向一百万年前!据传百万年前,太初世界的封神之路就已断绝。此间真相也已经被埋在了历史之中!一百万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君稍等,且看太初衍世如何为君还原一个完整的真相!
  • 重生之奈何为狐

    重生之奈何为狐

    无上帝妃生了,生了个蛋。无上帝君是龙身,无上帝妃是凤体,原本都是卵生动物,这时候生出一个蛋来,虽在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蛋里面爬出来的是一只小狐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