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4900000008

第8章 惩罚孩子的基本原则 (1)

每一位父亲、母亲或是老师,要想通过惩罚这种途径来取得积极的结果,就非常有必要对惩罚这种行为进行清醒的认识和了解。了解的内容包括:什么是惩罚?如何才算正确的惩罚?惩罚的方式有几种?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避免给孩子留下“惩罚后遗症”。

◎惩罚的性质与做法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应该把握一定的原则。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实行惩罚之前,要清楚地了解惩罚的性质及执行方法。对此,人们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惩罚被一些人看做是对以往所犯过错的报复。在这些人看来,惩罚是为了对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进行一个了结,有因必有果,犯了错就要受罚,这是天经地义的。基于这种看法,惩罚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可。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们并不看重惩罚是否会对犯错者以后的行为形成积极的警示作用。另外一些人则将惩罚看成一种补救性的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惩罚这种手段对别人形成威慑,使其不再犯错。

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将惩罚视为向以往犯过错的人追讨正义的一种手段;而持有第二种观点的人则认为惩罚应该对一个犯错者的未来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服务未来的善意手段。

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应采取哪种观点,人们对这个问题几乎完全不存在分歧。那就是排除报复性惩治手段的成分,只选择其补救性作用所产生的良好影响这种成分。正如《圣经》中所说的:“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有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几乎都是一样的,所以,一旦人们承认了上述观点,那么与惩罚相关的争论将会大幅度减少。只要人们能够静静地沉思片刻,便能够获得一个重要甚至是震撼人心的启示。

这个启示完全可以让父母有效地消除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恼怒及兴奋之情,改变以往那种使孩子感到恐惧的严厉语调、苦恼的神情、带有威胁意味的姿态。事实上,父母如果在惩罚孩子的时候表现出愤怒,完全背离了他们想让孩子在以后表现得更好的初衷,反而与那种认为惩罚是对以往所犯过错的惩戒和报复的观点相吻合。

但是,因为惩戒和报复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母亲由于孩子犯错而变得愤怒,这就很容易导致她凭着一时的意气去惩罚孩子。这属于一种教育方法,比起放纵娇惯孩子的做法要强多了。但是,作为母亲,在教育子女时,有理由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父母就会坚定自己对于惩罚功用的看法。他们在对孩子施加惩罚时,会极为注重惩罚所带来的补救功效——也就是说,惩罚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对孩子日后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父母的这种观念无疑会指引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并最终取得成功。所以当看到自己的孩子犯错以后,父母应该抛弃以往那种动辄就大声叱责或是滥用惩罚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的思考,这对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一些父母会产生这样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在惩罚孩子时表现出来的诸如愤怒、不满等情绪,会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这些不好的情绪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孩子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认识,并不会因为父母的恼怒、不满而加强,这只是这些父母的一相情愿而已。为了阐明这个道理,我在下面会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关键处会作出详细的解释。我们所举的这个例子,与上一章所提到的乔治和埃格伯特的例子很相似。

【家教实例】——玛丽散步

“玛丽。”玛丽的阿姨简妮在叫她。简妮要到村庄去探望玛丽的母亲。“我下午要到村庄去,如果你想去,我们可以一同前往。”

“好啊。”玛丽很高兴能够跟简妮阿姨同行。

简妮阿姨说:“在去的路上要穿过一片田野。因为今天早上下了一点小雨,我怕草地还没有完全干。所以当我们经过那里时,你必须要走在大路上,不要四处乱跑。一定要记住,知道吗?”

“好的,简妮阿姨,我会一直走在大路上的。”玛丽爽快回答。

于是,她们出发了。从她们一走出家门口开始,玛丽就一直走在通向田野的大路上。

简妮阿姨说:“记住,玛丽,你一定要时刻走在大路上。”

玛丽没有吱声。出发以后,她就一溜烟地向前奔出去。很快,她就走到了草地的边缘。

天气十分晴朗。这时,她忽然发现有一个地方的草长得不是很高。她毫不犹豫地就朝着那个方向走了过去。到了以后,她抬起脚,看了看自己的鞋底,干巴巴的。但是阿姨却与她走得越来越远,玛丽喊道:“阿姨,这里的草地是干的。”

“我也这样认为,虽然我不敢肯定,我想草地确实是干的。不过你还是到这边来吧。”阿姨说。等玛丽过来以后,她抓起了玛丽的小手,“我决定不去村庄了,咱们回家吧。”

“不要啊,简妮阿姨。”玛丽一边说着,一边跟随着阿姨的脚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是不会改变主意的。”阿姨说。

“你为什么要作出这个决定呢?”玛丽疑惑地问道。

阿姨握着玛丽的手,她们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

“因为你没有乖乖地听话。”

“什么,阿姨?”玛丽说。“但是我走到的地方,草地都是干的啊。”

“是的,那里的草地确实是干的。”阿姨回答说。

“我走到那里,并没有给我造成什么伤害啊。”

“是的,一点伤害都没有。”

“那你为什么还要回家呢?”玛丽越想越不解。

“因为你没有听我的话。”简妮阿姨回答说。

阿姨接着说:“你知道吗,有一件事你现在还不懂,因为你还是一个很小的孩子。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了。你不懂事,我是不会责怪你的,因为你还小。”

“那有什么是我不懂的呢?”

“如果我现在向你解释,你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理解。”

“试试看吧。阿姨。”

“好吧。因为与不听话的孩子在一起时,我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这次你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只是因为那里的草地恰好是干的。但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有一条小溪。我担心你会掉下去。如果我们继续向前走,你就会像刚才那样不听话,并且认为小溪也没有什么危险——就像你没有进入草地前就自以为草地是干的一样。到了那时,就算我要求你走在大路上,你也不会听话的。我与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尤其是在可能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会觉得很危险。现在你知道了吧?”

玛丽听完简妮阿姨的解释以后,马上信誓旦旦地保证,无论日后发生什么情况,都会听从阿姨的话。同时,她还在一旁不断地恳求简妮阿姨继续带她到村庄去。

“不行。我不能相信你作出的承诺。你还记得吗?在出发之前,你就向我保证一定会走在大路上的。但当你面临诱惑时,你就不能坚守自己的诺言。你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教训。以后当我再走一些很安全的路时,我会再带着你去的。如果你以后表现得更好,无论是否存在危险,我都可以带你去。”

简妮阿姨通过这样柔和而又坚决的态度,拒绝了玛丽重新去散步的要求。但她能够很有技巧地在对话中立刻转移话题,使玛丽不再纠结于自己所犯的错误。一路上,简妮阿姨不时地讲故事来逗她开心,并帮助玛丽采集花朵。到家以后,简妮阿姨再也没有提起任何关于玛丽不听话的事情。在这个例子中,简妮阿姨给玛丽施加的惩罚,并没有任何的责骂与意气用事,甚至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悦,但却能在玛丽的脑海中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玛丽完全服从她的意愿之前,如果简妮阿姨能够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那么她就是最成功的教育者。

与上述教育方法的成效相比,运用斥责和威吓手段来教育孩子会有什么结果呢?我们可以试着对比一下。

假如简妮阿姨气愤地吼道:“玛丽,玛丽!你马上给我回到大路上。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不要远离大路吗?你就是不听话,你真是个不乖的孩子。如果下次还这样的话,我就直接把你送回家!”

玛丽心中可能也窝了一肚子的不满与怨气,口中不由地小声嘀咕:“简妮阿姨今天的火气可真够大的!”但是,真正到了“下一次”的时候,玛丽依然会像这次一样不听话。

如果在此时,阿姨没有采取责骂或是威吓的手段,而是直接将“下一次”才采取的行动立即付诸实践,那么马上就能取得积极的效果。从此,她们也会摒弃这种充斥着火药味的交谈,而且双方都会从这种改变中得到很多启示。

更重要的是,惩罚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不在于报复,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日后的补救作用方面。玛丽认为,并不是因为自己不乖才不能继续散步,她也不会认为这是自作自受,而会认为自己那样做的确存在着危险。

看到这里,一些母亲可能会这样说,像玛丽与简妮阿姨这样的例子,只能在理论上行得通,一旦到了现实生活,母亲并没有足够的闲心与耐心用这么温和的处理方式来教育孩子。她们会说:“我们总不能在每次要去某个地方或做件重要事情的时候,因为孩子的任性与不听话就中止活动,白白浪费整个下午。”

对此,我的回答是,母亲每次都这样做当然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在使用之前应该谨慎考虑。偶尔运用一两次这个原则,就足以让孩子认识到,当发生类似的情况时,父母就会表现出一种“必定性”。只要孩子有了这样的认识,很快就可以使他们改正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就上面的例子而言,如果玛丽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那么大人不允许她做的事,她就决不会做。幸运的是,虽然玛丽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犯下了错误,但简妮阿姨却知道如何去纠正这个错误,这些情况在现实中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

但是,人们必须应该承认,父母可以通过自身具备的理智与常识,自觉地运用一种柔和的方法,牢牢地控制孩子心灵发展及性格形成的走向。在我们探讨的每个具体例子中,每种能够取得成效的教育方法都是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长时间的关爱才能使用的,而不是只凭着他们在气头上给孩子一巴掌就能一蹴而就的——就像一只母猫对付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时那样。这种教育方法做起来最简单,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其实,父母要想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他们就不能使用带有暴力性质的方法,比如叱责、责骂等等。

父母或老师在运用这里所介绍的方法时,必须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施行。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发现这种方法比他们所想象的更加有效、更加直接。他们能够更早地在孩子心中树立起父母或老师应有的权威。但是,还应该特别指出一点,就是在我们上面所阐述的例子中,惩罚的真正本质及其精神实质并不在于报复,而是那种单纯的补救性与悔改性。父母在对孩子施加惩罚时,决不能抱着对孩子以前所犯错误进行报复的心理,去寻求所谓的正义;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才能让孩子在日后过上更加快乐、幸福、安全的生活。

◎惩罚的目的是告诉孩子:有错必惩

这种惩罚很可能表现出态度温和、效果微弱的特点,但一定要让孩子觉得他每次犯错之后都会受到惩罚。正是这种犯了错就会受到惩罚的“必定性”,而不是惩罚所具有的“严重性”,才使这一方法奏效。很少有孩子会被蜡烛的火焰严重灼伤,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只要试图触碰火焰就会产生一种轻微的烫热感,所以他们决不会继续这样坚持下去。究其原因,正是其中存在着一种不变的“必定性”。

但是,许多母亲对此却不甚了解。她们仍然采用叱责或威吓等传统的手段,口口声声说在“下次”会如何如何;有时在孩子犯下严重错误时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但是,如果能够在孩子犯小错时,采取一种温和而又冷静的方式来处理,效果显然会更好。

如果一个孩子出门时扬长而去、从不关门,并形成习惯的话,你可能因此对其偶尔进行责骂,尤其是在隆冬时节,你会生气地把他关在柜子里。但是这些惩罚措施是不足以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的。假如门口有一台机器人,在孩子每次进出门时,都会自动提醒他要关门,并且让他站在门口数10个数字才能通过。如果这一柔和的惩罚方法能够坚定地执行下去,那么孩子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地改掉这个坏习惯。但实际情况是,母亲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尚未发明出来的自动机器人身上,而自己又不能每次都在那里站着。但她确实希望能够使用这种方法,并且尽量地将其付诸实践。所以只要她本人在场的时候,便总是坚定地执行这一措施。尽管她不能像一台自动机器人那样,使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改掉这个毛病。但是,她仍然应该尽早地去实践这一方法。

在惩罚的时候,应该使自己尽量去避免“怒发冲冠”,因为这样会直接刺激到孩子的心灵,让他形成一种暴躁的脾气。当然,我们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做到这一点。但是对想要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母亲,那就到了发挥她们聪明才智的时候了。如果能够娴熟地运用这些方法,就能很有效地避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同类推荐
  • 千万别走进家教误区

    千万别走进家教误区

    《千万别走进家教误区》主要内容:今天孩子的确幸福,可是阳光下的花儿少年,也有着众多的烦恼。今天的父母的确辛苦,可是现代家庭的教育,仍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明智的父母,成就孩子的未来;错误的家教,耽误孩子的前途。为了使家长付出的心血得到积极的回报,更为了让千千万万个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约请了在北京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和学者,结合中国家庭的实际,编写了这本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家教读物。书中列举了生活与家庭中常见的十个误区,对它们逐一进行剖析,通过列举事实,透视原因,论证危害,说明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向广大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
  • 胎教详解280天

    胎教详解280天

    本书是一部专门为孕妈妈精心编写的胎教书籍,它将对孕期胎教提供全程指导,让您轻松度过孕育生活的每一天。快乐胎教280天,每一天中都有精彩的胎教内容:为胎儿读一首古诗,讲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哼唱一首美妙的歌曲,做几个有趣的手指游戏,欣赏几篇名家之作,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让胎宝宝的智力和全身器官健康而又迅速地发育。
  • 小升初,这样的爱最给力

    小升初,这样的爱最给力

    作者用小学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身份剖析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将教育的"度"明明白白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何时跟紧不放,何时做个"懒妈妈";哪些错误要严厉批评及时纠正,哪些弯路可以让孩子走一走,吃一堑长一智——教育的时机、方式远比教育实施的长度和力度更管用。100分孩子的身后必然站着120分的父母,父母同样需要知识和能量的储备。
  • 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本书融专业性、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全面介绍了儿童心理学知识,书中援引了大量典型的故事和案例,贴近现实生活,将晦涩的专业知识寓于轻松的故事中,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快速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
  • 社科精品书——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

    社科精品书——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

    学生平时在学习当中要少考、多学、知识面要宽,学校要特别注意学生自由发展兴趣,甚至鼓励“偏才”。循规蹈矩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全才”不见得都会发展,有些书呆子,没有什么戏唱。
热门推荐
  • 异界之玩命法则

    异界之玩命法则

    对于敌人,咱从来都不和他客气,打不过?呵呵!打不过咱直接跟你玩命,以血还血,以伤换伤,谁让咱有NB的技能治疗术呢,咱玩死你!对于强大的敌人,咱可以打不过,但是咱死也要扒你一层皮,恶心恶心你,谁让咱有BT的重生呢!咱恶心死你!面对敌人,咱从来都不会和他多说什么,就一个字,干!干死他丫的!
  • 帝国从零开始

    帝国从零开始

    (粉丝群号648714545)(本书又名《玄幻版东周列国志》)农耕时代的种田方式本该很单一,可这个世界的妖精却能给植物加持灵气,让植物更加营养美味、产量大增。可惜有了贵族和平民、奴隶之间天然的身份鸿沟后,这样美妙的事物只会使得双方差距越来越大。万安从穿越重生为一个小奴隶后,就很清晰的意识到他要抗争,打破这无穷的束缚……
  • 迷境密语

    迷境密语

    古墓揭示消失文明的众多秘密,那些依旧留存下来迷失在时间长河里的秘境总有人去寻找,去探寻,去聆听那解开哪些的密语
  • 诸天正道是沧桑

    诸天正道是沧桑

    望着天空中呼啸而过的基洛夫飞艇。毕夏深深的叹息道:自从答应某个无良老板来到主神空间做卧底,我都已经忘记了我到底是谁……嗯?乐于助人君子剑?谁在叫我夏·不群?——什么?拿着法杖锤人的白胡子老法师?那不是我毕·甘道夫·夏吗?——啥?满血拉二胡残血开无双?我夏无名什么时候有过残血?无名的事儿能叫残血吗?那叫示敌以弱!不,你认错人了,我不是带孝子阿尔萨斯……不是我!说多少次了?我夏菩提不是和尚!我特么是道士!
  • 十界念生咒

    十界念生咒

    十界念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成神,意念之力无穷无尽。儒学历史教授,迷茫穿越,位面战争大爆发,终止位面战争,意念之力,征战位面,一统天下,谁与争锋……
  • 我是个公子

    我是个公子

    一次意外,被车撞后,阴差阳错的进入了,天玄大陆。他穿越到了一个上古的Y隐世古家,还是门派内唯一的继承人。
  • 梦京录

    梦京录

    这是他们的故事。帝王将相、王子皇孙、妃嫔孆嫱,亦或市井平民、农民挑夫,他们总在自己的人生中绚烂做自己。身份不由己定,但命运和明天一直在我们手中。
  • 熬死诸天

    熬死诸天

    没有系统没有任务,燕飞就这么被扔到了诸天万界当中,从一个世界活到另一个世界。…………………………………………………………新书《宅在诸天世界》简介:着的意义是什么?叶仙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总之,他就想活着。吃饭、望天、睡觉,修炼,看似重复无聊的日子,他就是过不够。诸天万界,一个又一个地擦身而过,漫步时间长河,叶仙就这么快乐的活着。注:国风路线,影视剧漫都有,不会涉及美漫之类的新书,大家可以看看合不合口味哈QAQ
  • 传闻中的三公主番外

    传闻中的三公主番外

    粉丝为《传闻中的陈芊芊》编写番外
  • 苍生阴阳诀

    苍生阴阳诀

    混沌初开,阴阳争斗,体内阴阳平衡无法修炼,光暗之灵助他一步步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