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19300000006

第6章 喀什土陶:简陋工作间里的执着“非遗”手艺人

这是新疆旅行路上最令我感慨的一站。

在之前的游记中我曾写到,新疆有一座2100多年的古城喀什噶尔,是最具喀什本地特色的地方。都说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这座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小城,无论人文还是艺术,都像谜一样地诱惑着前赴后继前来的游人。

在喀什噶尔古城逛街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一家店。

一家卖陶器的店。

【陶器】

“喀什”这个名字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很多彩色石头的城”,眼前的这些器皿,就像这座城市的名字一样斑斓而和煦。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不是普通的商品。

虽然这些容器的形状相近,花纹也成体统、有规律,但是它们有温度,“器宇”不同。

我粗浅地判断,它们应该是出于纯净的手工制作,而不是批产自冰冷的机器。

我就走进店里问了问价格,一只盛米饭的那种小碗要50块钱,不便宜。

“这些陶器是不是你们自己家生产的?”

“不是的,我们只管卖,这些都是师傅们做的。”

店员是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他告诉我,店里的商品的确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土陶。

原来这就是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喀什土陶。

小伙子告诉我说,现在做土陶的匠师越来越少了,有一些家族性的土陶作坊,传承到(小伙子这个岁数的)这一代,就已经没有继承人了。

物以稀为贵,所以这个器皿,越做越少、越卖越贵,很多人买来不是使用,而是收藏。

也是,如今人们都使用瓷碗玻璃瓶了,谁还会用土做的容器呢。

【喀什土陶】

当时站在小伙子旁边的还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见我背着相机,大概看出我对土陶感兴趣,她放下手里正在翻看的一叠单据,说,她的爸爸就是做土陶的,但不是每天都做,一个礼拜只做两次,下一次进作坊是本周末,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他们家观摩。

我当然非常开心,随即加了她的联系方式,定下了时间。

新疆喀什维吾尔族制作土陶的技艺,源自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从汉代起,它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曾经远售到哈萨克斯坦、阿拉伯、土耳其,甚至印度等国家。

这种陶器的基础材料,是附近山上的一种胶土,就像我们小时候在河边挖到的那种“泥”,可以捏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当然,喀什土陶的泥胶要比我们小时候玩的泥巴“高级”多了,这种胶土比普通的泥胶更细腻、颜色更红润,遇水就会变得很有黏性,捏制成器皿,晾干后存放时间长,烧制后颜色历久弥新。

在近千年的时光里,喀什人民都是用这种胶土制作的容器来装水、吃饭、存放物品,洗衣服,以及洗澡净身……

话说回来。

掰着指头数着日子,终于到了星期六,我约了两个同样对各种“非遗”感兴趣的、广东来的姐姐,三个人组成“观摩团”,下午两点钟,顶着南疆的大太阳,直奔喀什的城东方向。

到了才知道,原来这位维吾尔族女子的父亲,就是位列新疆土陶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之一的吐尔逊?肉斯坦。

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惊喜。

【制陶人家】

想不到,这位曾经在喀什民俗图册上见过的大叔,本人是如此质朴。

大叔那天非常开心,大概在他的心里,哪怕只有三个人对这种日渐式微的手工艺感兴趣,也是极大的安慰和鼓舞。

吐尔逊大叔的家,是一间典型的家庭式土窑作坊,桶形的二层小楼,下面住人,上面是他的工作间。

房子内部是新修的,有着崭新的砖墙和维吾尔人家标志性的彩色木门,但是条件非常简陋,也很窄小。

屋子里的家具摆设带着浓浓的年代感。

四面几间小屋围出一个天井,吐尔逊大叔的工作室,就在我们头顶上。

木梯摇摇晃晃,就这样简单的搭在“井”口,没有任何固定措施,抬头就可以看到土色残墙上的天。

天空是那么蓝,仿佛爬出去,就有新的希望。

吐尔逊大叔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沿着梯子上下,健步若飞、如履平地。

上到二层,豁然开朗。

眼前一侧是一个平台,晾晒着一些制作好的陶器,不远处,就是城中最高的建筑物“喀什铁塔”,还有这日新月异的彩色石头的城。

另一侧,是泥砖和木架搭成的吐尔逊大叔的工作间。

工作间非常低矮,一个成年人站在里面是直不起腰的。显然,这样的层高是有“讲究”的。

在日复一复的烧窑过程中,这座小屋早已四壁漆黑,当一个人坐在那个工作台上,头顶的天窗会射下一束光,它照耀着这位手艺人一整天的工作时光。如果层高过高,是不能得到恰如其分的采光的。

想不到从古流传至今的民间技艺,是在如此简陋的环境里制作出来的。

【手艺】

而对于吐尔逊大叔来说,能够有自己的土窑,就已经很幸福了。他拿出一个塑料袋,袋子里装满了他的获奖证书,他一件一件地向我们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的称号,是一生中最大的荣誉。

在拜访过吐尔逊大叔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父辈告诉我的一句话:人活着,一定要有一门属于自己的手艺。

手艺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让人过得充实。

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手艺世界里,可以治愈一切不如意,让人生变得平和、沉静。

浮躁会折损福气,幸运往往关照的,都是心态平和的人。

就像吐尔逊大叔,在这间简陋的工作间里,没有音乐,没有视频,甚至没有人跟他聊天,偶尔自己的小外孙会沿着木梯爬上来玩耍,共享一小会儿的天伦之乐。

如果没有一颗执着的心,怎能于浮华人世稳坐一束光中。

而这一坐,就是半生。

而这一次对“非遗”人家的深度拜访,我记录下了喀什土陶的整个捏制过程,在这篇文章中分享给大家,就算是我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对这门宝贵工艺的微小贡献吧。

【预备】

吐尔逊大叔老两口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把我们领进二层的工作间。

工作间的条件简陋,但每一个角落都被利用得十分到位。

大叔的老伴不会讲普通话,只是对我们笑笑,然后,提了一桶水,沿着小木梯子送到了二层。

制作喀什土陶必不可少的几样东西就是土、水、人、火。

稍后我会一样一样拆开了讲。

大叔坐在作坊的下层,开始像和面一样“和土”。

【土】

这是一种叫做“色格子”的红色泥土,遇水就会变成“胶土”,产自喀什周围的高山。

喀什这个城市三面环山,山上最不缺的就是土。

吐尔逊大叔先是把胶土掺上水揉成三个大团,然后放在那里“醒”着,整个过程就像是面点师在揉面一样。但是泥土要“吃”的劲儿可是比面粉大多了,可以看出,大叔在土陶制作工序的第一步,就已经是在“发力”了。

三团土都醒好之后,大叔把大土团分成均匀的几小块,开始初步塑形,渐渐地,土团在他的手中有了接近陶罐的形状。

大叔把小土团一个一个地搬到上层,然后坐到工作台上。

透过头顶的那一束光,面前的土块闪闪发亮。

【人】

工作台上有一个小小的转盘,转盘是手动型的,它的速度靠下面的脚踩控制。

吐尔逊大叔把泥土固定在转盘上,靠着转盘转动的惯性,把泥块“抚”成均匀而圆滚。

在做大块形状的时候,转盘唰唰地转得飞快;在塑造细节的时候,转盘就会慢下来。

看到这里,我忽然有点儿明白为什么看起来如此枯燥的工作,而这位老人可以坚持几十年了。

它很有趣,熟能生巧之后,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掌控”它。

很多事情不都是这样么,你会发现,学做一门手艺,往往在最初学徒和起步的阶段半途而废的人最多。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能力掌控它呀,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太痛苦了,很多人承受不了这样的痛苦,于是放弃了学习,或者转行去做了别的。

这世上能够成为艺术家、能够将工匠精神传承到极致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坐在这个椅子上,要把一块泥巴变成一件艺术品,这是怎样一个蜕变的过程。

吐尔逊大叔不太会讲普通话,但是通过肢体语言,我们依然相处得很愉快,兴之所至,大叔还闭上眼,调皮地为我们表演起了“盲”捏土陶。

【水】

还记得大叔的老伴提上来的一桶水么,它可是有着非常大作用的。

制作喀什土陶的这种胶土离不开水,水可以瞬间让干涩的泥块变得湿润,它不仅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还可以“协助”双手塑造出不同的形状,使成品更加结实牢固。

【纹路】

利用工作台上的转盘做出陶器最基础的形状之后,趁着器皿的湿润,大叔开始雕琢这些陶器最初的花纹。

我惊奇地发现,大叔的“雕花”的工具是一把我们吃外卖的时候用的那种塑料小叉子。

这算是将“简单”发扬到极致了。

几千年的过程中,喀什人的审美趣味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对于忠爱土陶的人来说,最喜欢的依然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几何形状纹路。

吐尔逊大叔说,这样的纹路在市场上销售是最好的,代表了人类心目中那份“最初的美好”。

【形状】

在这个炎热而宁静的下午,吐尔逊大叔期初制作的几件陶器是没有开口的纯装饰品。

喀什人对于装饰物,有着无比执着的坚持。

在喀什,即便是生活拮据的普通人家里,也是尽量多地保持着讲究的花纹和绚丽的装扮。

这里的人们对于生活、对于明天的那一份热爱,带着极致的渴求。

在我走神的这一会儿工夫里,大叔已经在雕琢一件可以握在手里把玩的小瓶子。

这个瓶子是开口的,里面可以装酒水。

紧接着,大叔将转盘上剩下的一小块泥土随便捏了几下,就给刚才的小瓶子做了一只小盖子。

没有任何的测量工具和模具,全靠心中的一把“尺”,扣上盖,居然大小刚刚合适。

【标记】

所有的瓶瓶罐罐都做完之后,吐尔逊大叔掏出自己专有的印章盖在几个瓶子上。

他说,如果是客户批量定制的订单,是不可以加盖自己印章的,只有自己“做着玩儿”的罐子才可以盖章。这是属于自己的标志,就像国画师和书法家留在纸张一角的红印泥一样。

整个下午,吐尔逊大叔一共做了三种罐子,还做了一只小碗。

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大叔走到工作间的墙角,把地上的灰尘拂去,然后把自己做好的土陶罐坯子一件一件地码放在这里。

他的身下,就是烧制土陶的那个灶洞。

灶坑里还存放着一些已经烧制好的陶器,烧制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通常需要一个下午。

只是,以我在喀什的行程安排,只能等下次再去学习烧制土陶了。

【后记】

离开的时候,吐尔逊大叔目送我们走出很远,他的身侧,就是喀什土陶的“千年大本营”,高台民居。

据说在最繁盛的时期,这整座“台”上密密麻麻都是烧窑的作坊。

陶器“没落”之后,土陶技艺几近失传,制陶手艺人四散而去。

随着喀什渐渐地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城市,喀什政府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逐渐重视起来,紧接着,有旅游公司将仅存的一些制陶匠人安排回高台民居,同时作为景点,这座充满“迷幻”色彩的千年高台也被开发了出来。

关于高台民居,我会在下一篇游记中分享。

同类推荐
  • 亦梦亦重生

    亦梦亦重生

    不知道是几世修来的缘分才换来今世的彼此相拥,能走在一起,不容易!真正爱一个人是要受得住寂寞,且行且珍惜。
  • 母训

    母训

    父母的养育是为了什么?防老?花你们的钱?只是希望感受到你们的爱罢了……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作者以职业的敏感,捕捉到了这条“信河街”上新崛起的阶层,关注他们的社会生活,文化心态和职业精神。他以独特的文学视角,挖掘和表现他们的社会人格,他的创作,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
  • 懵懂的亲春

    懵懂的亲春

    大一新生林晚晚刚刚入校,却遇到了一个难搞的班主任(田沪生),虽然矛盾种种却也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 觉醒后我开了主角光环

    觉醒后我开了主角光环

    “恭喜本书全文完结!红包雨降临!解除世界人物锁定!”天上开始砸下红包,她那不属于自己的身体居然可以守意识操控,伸手去拿了!厉子优:“???”“锁定解除!现在开始移除人物光环!”看着别人头上突然出现光环又突然消失的厉某:“!!!”“移除完毕!现在重新执行原始气运分配!”厉子优:“……”谁能告诉她,这些人身上乱七八杂各种颜色的气体是什么?“小世界开启格式化中……”—————真人傀儡是什么感觉呢?网上有这么个变态问题,下面都是各种“爸妈管太死毁我人生”的花式回答,充满了少年少女令人沉默的忧愁伤感。直到画风清奇的某位答主出现。厉子优:“谢邀,人在床上,才刚重生。现在就是虚弱,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拥有生理状态的感觉,还有点感动,终于不用眼睁睁看着自己花样作死。”题主:???莫名可怕?———————**存稿存稿,没更就是还在存**短篇短篇,不够水就是它太短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魔法和羽斗气

    黑魔法和羽斗气

    二星的天赋,真的能够超越五星的天赋么?只要够努力,不怕吃苦,什么都做到最好,用不放弃的话,就算是我也可以创造奇迹么?天真的女孩看着眼前的黑影。真是个傻孩子?怎么会那么认为呢?二星是永远也无法追上五星的,那是宿命。到了现在还在相信着希望的孩子,还说是天真还是傻?被骗也是活该吧?不过,这样也好。黑影摸着孩子的头发,发出自认为真诚的笑。“当然可以了,如果不可以的话,只是你努力程度的不够。”某个混子辅助,试图诱拐未来的世界第一射手。
  • 他从异世界回来了

    他从异世界回来了

    遭遇车祸昏迷十九年的郑峥,终于在医院里醒了过来。原来这十九年他一直在异世界挣扎,回到现实后,他居然做起了B站UP主?
  • 五域

    五域

    故事发生在架空幻想的五域世界。这里有魔法也有科技,有人类也有其他智能生物。冰域、火域、金域、天域、地域有着不同的地貌、政治、文化。故事起始发生在冰域风暴堡,一个古老家族的领地,以主人公荧的成长为故事的开端,讲述一段在五域的爱恨情仇传奇故事。
  • 这真的不是番外

    这真的不是番外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那么,作为帝王的女人,她们又该何去何从?PS:小说主线为七位后宫妃嫔,在番外会献上帝王内心剖白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 神荒霸主

    神荒霸主

    神荒大陆,随着唯一一位神的莫名陨落,群雄并起,逐鹿天下。且看被结拜大哥害死的赵晗,在弱肉强食的神荒大陆,如何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就无上霸主。
  • 都市之最强仙二代

    都市之最强仙二代

    什么,你还在靠灵气修行。不会吧,你还在苦逼的打磨根骨,炼化肉身。且看我,二指并剑,接通二百二十伏民用电源,只要充电就行。行走中的充电宝,试问谁惹得起!哼....
  • 国民男神非要娶我

    国民男神非要娶我

    厉哲西是谁?星灿一哥,国民男神。盛世美颜,禁欲高冷。红遍大江南北。上至八十岁老太太下至八岁小萝莉全部通杀的存在!只要有厉哲西出现的地方,无数女性为之疯狂!偏偏惹上这个天王巨星,林沐沐欲哭无泪。初次见面,他高傲发话,“我要这个女人做我的助理!”两月过后,他霸道宣布,“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女朋友!”“厉哲西,我抗议!”厉哲西面无表情壁咚,“抗议无效。”后来。林沐沐被男神满世界通缉求婚,被亿万粉丝疯狂追杀。她忍无可忍,抱豆腐撞墙,“见鬼的禁欲男神!别说我认识你!”厉哲西一把公主抱,“老婆,别闹了,跟我回家!”
  • 生而为人的那些抱歉和感激

    生而为人的那些抱歉和感激

    温小端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工人家庭,童年的创伤让她成为一个性格有些边缘化的人:讨好型人格、社交恐惧症、不定时的抑郁都在困扰着她。本以为人生灰暗一片时,却认识了她所认为最适合自己的人,也许和他在一起就会变成更好的自己;事情却总是朝着糟糕的方向发展着,在生活对她投出最后一根稻草,想要压垮她的时候,一只温暖的手却紧紧的将那根稻草撰住,让她慢慢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