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8700000120

第120章 附录

解放后龙山区委、区公所主要领导任职情况

一、龙山区委主要干部任职情况

1949年6月中共龙山区委建立,隶属中共镇海县委。1954年10月,划属慈溪县委领导。1956年1月撤销,1957年1月区委恢复。1958年10月改为中共龙山(东方红)公社委员会,1961年9月撤销,重新恢复区委,直至于 1969年3月停止活动。

中共龙山区委

书记 李学善 1949年7月~1950年5月

毕松耜 1950年5月~1950年12月

代书记 顾纪 1951年1月~1951年6月

书记 屠永毅 1951年6月~1951年8月

侯化铭 1951年8月~1954年3月

沈福昌 1957年1月~1957年12月

负责人 沈根生 兼,1958年1月~1958年2月

书记 汪惠民 1958年2月~1958年10月

副书记 吕书斌 1949年6月~1949年12月

冯德传 1954年2月~1955年8月

张春魁 1954年2月~1956年5月

诸长贤 1955年11月~1956年5月

王月清 1957年1月~1958年10月

委员(书记、副书记均为委员,从略。下同)先后有:沈一波(忻一波)、许梅生、苑书龙、梁万起、马寿卿、冯兆勤、徐荣卿、林文瑾、王桂山、沈祖妍(女)、余祥康、彭杰、陈乃仁、王锡九、方忠文、冯文瑞、何志键、徐仁法、吴开顺、沈廉兴、高成裕、裘欣中、柴志定、徐阿孝、商锡纯、胡仲波。

中共龙山(东方红)人民公社

书记 汪惠民 1958年10月~1961年9月

副书记 王月清 1958年10月~1961年9月

徐品 1958年10月~1960年9月

徐阿孝 1959年10月~1961年9月

夏根宝 1960年2月~1961年9月

委员先后有:方忠文、徐伟庆、孙瑞荣、余祥康、徐仁法、孙国顺、罗炳土、孙传芳、罗善卿、吴开顺、龚松才、郑松涛、夏长水、谢德淼。

中共龙山区委(1961年9月恢复)

书记 汪惠民 1961年9月~1964年8月

张春魁 1964年8月~1969年3月

副书记 徐阿孝 1961年9月~1962年6月

童中友 1961年9月~1962年6月

夏根宝 1961年9月~1964年11月

王月清 1961年9月~1969年3月

童遵荣 1963年12月~1964年11月

委员先后有:徐仁法、夏根宝、余祥康、方忠文、夏长水、沈根裕。

中共龙观区(核心小组)

组长 黄信慎 1970年5月~1970年9月

沈祖成 1970年9月~1971年1月

中共龙山区核心小组

组长 王月清 1971年1月~1971年8月

中共龙山区委(1971年8月恢复)

书记 王月清 1971年8月~1972年4月

杨如涨 1972年4月~1977年9月

郑天锡 1977年9月~1978年4月

副书记 李德法 1971年8月~1978年4月

陆永乾 1973年6月~1977年9月

徐永仕 1977年7月~1978年4月

委员先后有:姚鹏年、张仪、王龙庆、余祥康、孙传芳、赵戎富、范再根、陈仁能、叶世苗。

中共龙山区委

书记 郑天锡 1978年4月~1980年9月

徐其仁 1980年9月~1983年4月

金耀根 1983年4月~1984年1月

1982年3月~1983年4月为副书记

叶镇豪 1984年8月~1985年11月

1984年1月~1984年7月为负责人

王惠民 1985年11月~1986年3月

1982年7月~1985年11月为副书记

张大咪 1986年3月~1990年3月

柴利能 1990年3月~1992年5月

1987年9月~1990年3月为副书记

副书记 李德法 1978年4月~1978年10月

徐永仕 1978年4月~1981年12月

孙传芳 1979年12月~1984年11月

陈仁能 1982年6月~1989年5月

陈炳水 慈溪籍,1985年11月~1987年8月

方韵鑫 1989年5月~1992年5月

朱祖强 1990年3月~1992年5月

委员先后有:余祥康、张仪、陈宏仁、王海良、郑厚兴、李昌林、张志康、应善卿、沈仲官、孙瑞荣、王明华、高国文、范善聪、葛永根、华南成、苗文钊。

二、龙山区公所(区政府)主要干部任职情况

1949年6月建立龙山区人民政府(翌年6月改称区公所),下辖澥浦、沙塘、清湖、龙山、窖湖、灵绪等6个乡,隶属镇海县管辖。1950年6月,调整区乡建制,龙山区辖:澥浦镇、龙场镇、范市镇、湾塘乡、沙河乡、清湖乡、觉渡乡、通德乡、雁门乡、龙山乡、田央乡、施山乡、甸山乡、东湖乡、灵湖乡、沿海乡等16个乡镇。1954年10月,龙山区雁门、龙山、龙场、田央、施山、甸山、范市、东湖、灵湖、沿海10乡镇的龙北部分划归慈溪县管辖,仍称龙山区。1956年1月撤区并乡。1958年1月改称龙山(东方红)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1年9月恢复区公所。

龙山区公所(区政府)

区长 忻一波 1949年6月~1949年7月

许孝永 1949年8月~1950年5月

梁万起 1950年5月~1950年10月

马寿卿 1950年10月~1951年9月

苑书龙 1951年9月~1951年11月

侯化铭兼,1951年11月~1952年8月

王锡九 1952年8月~1952年9月

冯兆勤 1952年9月~1953年5月

王桂山 1953年6月~1955年3月

高成裕 1955年4月~1956年1月

副区长 严水孚 1952年11月~1953年12月

余祥新 1953年2月~1954年初

王友卿 1954年2月~1954年8月

王维泉 1954年2月~1954年10月

王宝才 1954年8月~1954年10月

沈廉兴 1955年2月~1956年1月

1958年10月改为东方红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59年6月改称为龙山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龙山(东方红)公社委员会

主任 王月清 1958年10月~1961年9月

副主任 徐伟庆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方伦宣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孙国顺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徐阿孝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龙山区公所(1961年9月恢复)

区长 王月清 1961年9月~1969年3月

副区长 徐伟庆 1961年11月~1963年6月

1969年3月,观城、龙山2个区合并建立了观龙区革命领导小组,1971年1月撤销,改为龙山区革命领导小组。

观龙区革命领导小组

组长 黄信慎 1969年3月~1971年1月

龙山区革命领导小组(1972年1月建立)

组长 王月清 1971年1月~1972年4月

杨如涨 1972年4月~1977年10月

郑天锡 1977年10月~1980年9月

负责人 徐永仕 1980年9月~1981年6月

1981年6月重新恢复区公所

区长 孙传芳 1981年6月~1984年10月

王惠民 1984年10月~1985年11月

1982年7月~1984年10月为副区长

陈炳水慈溪籍,1985年11月~1987年8月

柴利能 1988年9月~1990年3月

1987年9月~1988年9月为副区长

朱祖强 1990年3月~1992年5月

副区长金耀根 1981年10月~1983年5月

李昌林 1981年12月~1984年10月

赵叶震 1984年10月~1989年5月

高国文 1987年7月~1992年5月

沈康友 1991年3月~1992年5月

陆军 1992年3月~1992年5月

解放后各乡镇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任职情况

一、各乡镇党组织

解放初,龙山区按旧乡制,设有澥浦、沙塘、清湖(以上3个现属宁波市镇海区,略)、龙山、窖湖、灵绪6个乡。以乡建立党支部。

中共龙山乡支部

书记 南玉荣 1949年7月~1950年上半年

中共窖湖乡支部

书记 燕洪云 1950年1月~1950年5月

中共灵绪乡支部(1949年5月建立)

书记 燕洪云 1949年5月~1949年12月为负责人

马宗文 1949年12月~1950年5月为负责人

1950年6月,调整区乡建制,为开展土地改革作准备,把原有6个乡镇划为16个乡镇。属龙山区北部的有范市、龙场、雁门、龙山、田央、施山、甸山、东湖、沿海10个乡、镇,并先后建立党支部。

中共雁门乡支部(1954年建立)

书记 陈英传 1954年10月~1956年2月

中共龙山乡支部(1954年1月重建)

书记 陈文富 1954年1月~1954年年底

孙传芳 1954年下半年~1956年2月

中共龙场镇支部

书记 王阿裕 1954年1月~1955年3月

郑厚兴 1955年3月~1955年5月

孙瑞荣 1955年5月~1956年2月

中共田央乡支部(1954年10月建立)

书记 赵戎富 1954年10月~1956年2月

中共施山乡支部(1954年1月建立)

书记 华良 1954年1月~1954年12月

谢尧桂 1955年1月~1956年2月

中共甸山乡支部

书记 冯文瑞 1953年5月~1956年1月

副书记 沈德生 1953年下半年~1956年1月

中共范市镇支部(1950年5月建立)

书记 范宝元 1950年5月~1951年8月

厉茂增 1951年8月~1953年7月

杨雪棠 1953年7月~1955年5月

郑厚兴 1955年6月~1956年1月

中共沿海乡支部(1950年6月建立)

书记 冯德传 1950年6月~1951年8月

孙棠森 1951年8月~1951年12月

吴开顺 1951年12月~1952年7月

1954年10月~1956年1月

方忠文 1952年7月~1954年10月

中共东湖乡支部

书记 孙棠夫 1952年4月~1955年4月

邹绍南 1955年4月~1956年2月

中共灵湖乡支部

书记 芦文华 1954年下半年~1955年4月

孙棠夫 1955年4月~1956年2月

1956年1月,龙山区为适应农业合作化运动,撤区并乡,将原来的雁门、龙山、龙场3个乡合并为龙山乡人民委员会;田央、施山、甸山3个合并为大蓬乡人民委员会;范市、东湖、灵湖、沿海4个乡(镇)合并为范市镇人民委员会。并均建立党总支部,1958年2月又改建为基层党委。

中共龙山乡委员会(1956年1月建立总支部,1958年2月改建为基层党委)

第一书记 裘欣中 1957年2月~1958年4月

第二书记 商昔纯 1957年2月~1958年5月

书记

郑厚兴 1956年2月~1958年4月

柴志庭 1958年4月~1958年9月

沈福昌兼,1958年9月~1958年10月

副书记 孙传芳 1956年2月~1956年8月

孙瑞荣 1956年2月~1957年11月

吴开顺 1956年9月~1958年10月

中共大蓬乡委员会(1956年1月建立总支部,1958年2月改建为基层党委)

第一书 记徐阿孝 1957年1月~1958年10月

第二书 记徐仁法 1957年2月~1958年10月

书记 赵戎富 1956年2月~1958年3月

副书记 冯文瑞 1956年1月~1958年10月

谢尧桂 1956年2月~1958年10月

中共范市镇委员会(1956年1月建立总支部,1958年2月改建为基层党委)

第一书 记余祥康 1957年2月~1958年9月

书记 吴开顺 1956年1月~1956年8月

孙传芳 1956年8月~1957年2月

罗善庆 1958年6月~1958年9月

副书记 孙棠夫 1956年8月~1958年10月

孙瑞荣 1957年11月~1958年10月

1958年10月,随着全区人民公社化的实现,区委改名为公社党委。把原龙山乡、大蓬乡、范市镇分别建为:雁门、龙山、龙场、田央、施山、甸山、沿海、范市、灵湖9个管理区(大队)。并建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1959年7月施山管理区撤并归田央、甸山2个管理区,施山总支部亦同时撤销。

中共雁门管理区(大队)总支部委员会

书记 吴开顺 1958年10月~1959年2月

赵戎富 1959年2月~1961年1月

负责人 童新友 1961年1月~1961年12月

副书记 潘尧林 1958年10月~1960年5月

戎静花女,1960年5月~1961年12月

中共龙山管理区(大队)总支部委员会

书记 罗炳土 1958年10月~1960年5月

余祥康 1960年6月~1961年10月

副书记 郑永乔 1958年10月~1961年12月

中共龙场管理区(大队)总支部委员会

书记 孙传芳 1958年10月~1961年12月

副书记 励仕增 1958年10月~1961年12月

中共施山管理区(大队)总支部委员会(1957年7月撤销)

书记 孙国顺兼,1958年10月~1959年7月

副书记 胡云法兼,1958年10月~1959年7月

中共田央管理区(大队)总支部委员会

书记 徐仁法 1958年10月~1959年7月

谢德淼 1959年7月~1961年10月

副书记 谢尧桂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金富海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中共甸山管理区(大队)总支部委员会

书记 罗炳尧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副书记 戎伦章 1958年10月~1959年11月

潘祥川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戎静花女,1959年11月~1960年5月

方永成 1960年5月~1961年11月

中共范市管理区(大队)总支部委员会

书记 余祥康 1958年10月~1960年5月

郑厚兴 1960年5月~1960年10月

孙国顺 1960年10月~1961年10月

副书记 陆定海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戎友根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中共沿海管理区(大队)总支部委员会

书记 范根兴 1958年10月~1959年9月

吴开顺 1959年9月~1961年10月

副书记 沈宏茂 1958年11月~1961年10月

潘尧林 1960年5月~1960年9月

中共灵湖管理区(大队)总支部委员会

书记 孙瑞荣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副书记 施志敖 1959年8月~1961年10月

1961年10月,农村实行以乡建立人民公社。原管理区党总支改建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党委。

中共雁门公社委员会

书记 胡兆飞 1961年12月~1962年6月

1962年6月~1969年5月为副书记

徐仁法 1962年6月~1969年5月

副书记 戎静花女,1962年1月~1962年6月

茅仁庚 1962年7月~1969年5月

中共龙山公社委员会

书记 余祥康 1961年12月~1963年12月

童遵荣兼,1963年12月~1964年11月

徐伟庆 1964年11月~1969年1月

副书记 柯云法 1962年1月~1965年7月

洪绍田 1962年1月~1969年1月

方龙虎 1962年7月~1963年11月

严岳宏 1962年7月~1969年1月

谢尧桂 1965年5月~1969年1月

中共龙场公社委员会

书记 孙传芳 1961年12月~1969年1月

副书记 励仕增 1962年1月~1969年5月

徐伟庆 1963年6月~1964年11月

中共田央公社委员会

书记 夏根宝兼,1961年10月~1963年6月

朱英本 1963年6月~1968年12月

副书记 孙国顺 1961年12月~1962年5月

谢德淼 1962年1月~1963年4月

张尧根 余姚籍,1962年1月~1968年12月

方家林 1965年3月~1968年12月

中共甸山公社委员会

书记 罗炳尧 1961年10月~1968年11月

副书记 潘祥川 1961年10月~1962年5月

张友挺 1962年1月~1962年5月

方祝明 1962年1月~1962年5月

许金土 1962年6月~1968年11月

罗勉岳 1962年7月~1968年11月

中共范市公社委员会

书记 余祥康 1961年10月~1961年12月

李昌林 1961年12月~1969年1月

副书记 戎友根 1961年10月~1962年5月

范根兴 1962年6月~1969年1月

中共沿海公社委员会

书记 吴开顺 1961年10月~1962年6月

1962年6月~1963年4月为副书记

徐阿孝 1962年6月~1968年12月

副书记 沈宏茂 1962年1月~1962年5月

范根兴 1962年1月~1962年6月

冯文瑞 1963年2月~1968年12月

谢德淼 1965年3月~1968年12月

中共灵湖公社委员会

书记 孙瑞荣 1961年10月~1969年6月

副书记 施志敏 1961年10月~1962年7月

方伦宣 1962年1月~1962年5月

罗善卿 1962年6月~1964年5月

袁水涨 1962年8月~1963年8月

陈乃仁 1963年2月~1969年6月

1970年3月,5个公社先后建立了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同年5月,雁门、龙山、龙场3个公社合并,10月组建龙山公社党委;田央、甸山2个公社合并后,8月组建田央公社党委;范市、灵湖2个公社合并,9月组建范市公社党委。1972年11月,全区复分为雁门、龙山、龙场、田央、甸山、范市、沿海、灵湖8个公社党委。

雁门公社革委会党核心小组(1970年3月建立,5月并入龙山公社)

组长胡兆飞 1970年3月~1970年5月

中共雁门公社委员会(1972年11月从龙山公社分设)

书记 陈仁能 1972年11月~1976年7月

高国文 1976年7月~1978年3月

副书记 陈乃仁 1972年11月~1976年10月

史瑞祥 1973年4月~1978年4月

金耀根 1976年7月~1978年3月

龙山公社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1970年3月建立)

组长 孙瑞荣 1970年3月~1970年10月

中共龙山公社委员会(1970年10月恢复党委)

书记 孙瑞荣 1970年10月~1978年4月

副书记 谢德淼 1970年10月~1972年11月

陈仁能 1970年10月~1972年11月

高国文 1972年3月~1976年7月

苗文钊 1976年9月~1978年4月

中共龙场公社委员会(1972年11月从龙山公社分设)

书记 应善卿 1972年11月~1978年3月

副书记 励仕增 1972年11月~1978年3月

徐品 1973年12月~1978年3月

田央公社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1970年3月建立)

组长 朱英本 1970年3月~1970年8月

中共田央公社委员会

书记 柳国梁 1970年8月~1972年11月

徐仁法 1972年11月~1977年7月

叶镇豪 1977年7月~1978年4月

1973年12月~1977年7月为副书记

副书记 方家林 1970年9月~1972年11月

许金土 1970年9月~1972年1月

谢尧桂 1972年11月~1978年4月

甸山公社革委会党核心小组(1970年3月建立,5月并入田央公社)

组长 许金土 1970年3月~1970年5月

中共甸山公社委员会(1972年11月从田央公社分设)

书记 方家林 1972年11月~1973年3月

罗炳尧 1973年3月~1977年12月

张尧根 慈溪籍,1977年12月~1978年4月

1977年11月~1977年12月为副书记

副书记 吴贤良 1972年11月~1975年12月

罗勉岳 1972年11月~1978年5月

王兴德 1974年6月~1978年4月

范市公社革委会党核心领导小组(1970年3月建立)

组长 王月清 1970年3月~1970年9月

中共范市公社委员会

书记 王月清 1970年9月~1971年3月

徐永仕 1971年3月~1972年11月

1970年9月~1971年3月为副书记

叶世苗 1972年11月~1975年12月

1972年1月~1972年11月为副书记

吴贤良 1975年11月~1978年4月

副书记 沈康友 1971年3月~1978年4月

徐贤杰 1973年4月~1978年4月

范再根 1974年7月~1977年2月

葛永根 1976年10月~1977年12月

中共沿海公社委员会

书记 高契玄 1970年8月~1977年12月

葛永根 1977年12月~1978年4月

副书记 孙传芳 1971年3月~1972年9月

龚松才 1972年9月~1978年4月

谢德淼 1972年11月~1978年4月

中共灵湖公社委员会(1972年11月从范市公社分设)

书记 徐永仕 1972年11月~1977年2月

方韵鑫 1977年3月~1978年4月

1973年4月~1977年3月为副书记

副书记 魏如宏 1972年11月~1978年4月

严岳宏 1973年4月~1978年4月

1983年7月始,各公社管委会逐步改称为乡政府。原公社党委也随之改称为乡党委。1984年8月,范市乡党委改为范市镇党委。

中共雁门乡(公社)委员会

书记 金耀根 1978年3月~1981年10月

张大咪 1981年10月~1986年3月

范志荣 1986年11月~1992年5月

1981年12月~1984年8月为副书记

1990年4月~1992年5月兼任乡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副书记 史瑞祥 1978年4月~1979年3月

苗文钊 1978年6月~1981年12月

陈兆瑞 1979年12月~1984年3月

张绍田 1984年3月~1989年11月

安云法 1984年8月~1992年5月

孙信元 1989年11月~1992年5月

中共龙山乡(公社)委员会

书记 孙瑞荣 1978年4月~1979年3月

郑厚兴 1979年3月~1979年12月

张志康 1979年12月~1981年12月

葛永根 1981年12月~1986年11月

黄岳大 1986年11月~1989年11月

1981年3月~1984年8月为副书记

林齐光 1989年11月~1992年5月

1990年4月~1992年5月兼任乡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副书记 陈兆瑞 1978年2月~1979年12月

苗文钊 1978年4月~1978年6月

史瑞祥 1979年3月~1979年12月

王兴德 1979年12月~1983年6月

杨先堂 1983年9月~1987年2月

李纪平 1984年8月~1992年5月

柴华君 1987年2月~1989年11月

张绍田 1989年11月~1992年5月

中共龙场乡(公社)委员会

书记 高国文 1978年4月~1986年11月

华南成 1986年11月~1988年6月

葛永根 1988年6月~1992年5月

1990年4月~1992年5月兼任乡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副书记 励仕增 1978年3月~1983年12月

徐品 1978年3月~1979年3月

张冬兰女,1978年2月~1980年3月

黄月华 1979年12月~1981年5月

王裕民 1981年5月~1985年6月

陈兆瑞 1984年3月~1992年5月

张志申 1985年6月~1987年2月

赵宝龙 1987年2月~1992年5月

中共田央乡(公社)委员会

书记 叶镇豪 1978年4月~1979年3月

孙瑞荣 1979年3月~1983年9月

林齐光 1983年9月~1989年11月

1982年12月~1983年9月为副书记

宋祝明 1989年11月~1992年5月

1987年2月~1989年11月为副书记

1990年4月~1992年5月兼任乡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副书记 谢尧桂 1978年4月~1983年9月

李国民 1979年12月~1980年9月

华南成 1981年3月~1984年11月

陈建国 1983年9月~1985年6月

赵宝龙 1985年6月~1987年2月

孙信元 1985年6月~1989年11月

王明伟 1989年11月~1991年1月

厉秀芬女,1989年11月~1992年5月

谢福林 1991年2月~1992年5月

中共甸山乡(公社)委员会

书记 张尧根慈溪籍,1978年4月~1981年6月

方韵鑫 1981年6月~1982年12月

王惠民兼,1982年12月~1984年4月

杨伟坚 1984年4月~1992年5月

1990年4月~1992年5月兼任乡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副书记 王兴德 1978年4月~1979年12月

潘尧林 1978年7月~1981年11月

方国良 1979年12月~1983年9月

邹章义 1982年12月~1992年3月

戎婉珍女,1983年9月~1984年10月

叶婉时女,1987年2月~1992年5月

陶开华 1991年12月~1992年5月

中共范市镇(公社)委员会

书记 吴贤良 1978年4月~1981年6月

叶镇豪 1981年6月~1984年1月

方韵鑫 1984年4月~1989年5月

赵叶震 1989年5月~1992年5月

1990年4月~1992年3月兼任镇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张天学 1992年3月~1992年5月任镇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副书记 沈康友 1978年4月~1981年6月

徐贤杰 1978年4月~1979年12月

杨伟坚 1979年3月~1984年4月

岑宝富 1981年3月~1984年12月

张天学 1982年12月~1989年11月

苗文钊 1984年12月~1985年6月

陈建国 1985年6月~1992年5月

柴华君 1989年11月~1991年3月

黄超莉 1991年3月~1992年5月

中共沿海乡(公社)委员会

书记 葛永根 1978年4月~1981年12月

苗文钊 1981年12月~1984年12月

岑宝富 1984年12月~1986年5月

王裕民 1986年5月~1989年11月

1985年6月~1986年5月为副书记

黄岳大 1989年11月~1992年5月

1990年4月~1992年5月兼任乡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副书记 龚松才 1978年4月~1983年9月

谢德淼 1978年4月~1979年3月

叶婉时女,1979年3月~1987年2月

姚运通 1981年2月~1983年9月

张志申 1983年9月~1985年6月

黄祖海 1986年6月~1989年11月

赵新华 1987年2月~1992年5月

龚银达 1990年2月~1992年5月

中共灵湖乡(公社)委员会

书记 方韵鑫 1978年4月~1981年6月

沈康友 1981年6月~1985年9月

范善聪 1985年9月~1987年10月

胡守治 1987年10月~1989年11月

张天学 1989年11月~1991年3月

1990年4月~1991年3月兼任乡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柴华君 1991年3月~1992年5月

1991年3月~1992年5月兼任乡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副书记 魏如宏 1978年4月~1979年10月

严岳宏 1978年4月~1979年12月

王惠民 1979年3月~1980年10月

戎婉珍女,1980年9月~1983年9月

陈建国 1981年3月~1983年9月

黄祖海 1983年7月~1986年5月

叶新法 1983年9月~1987年2月

陶开华 1985年9月~1988年1月

杨先堂 1987年2月~1991年12月

王松鹤 1988年1月~1990年4月

王裕民 1989年11月~1992年1月

王新高 1991年12月~1992年5月

卢国安 1992年3月~1992年5月

1992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在省委、省政府统一步署下,全市开展了撤区扩镇并乡工作。撤销龙山区公所、区委,雁门、龙山、龙场合并为龙山镇;田央、甸山合并为田央乡;范市、灵湖、沿海合并为范市镇。相应成立中共龙山、田央、范市镇(乡)委员会。

中共龙山镇委员会

书记 高国文 1992年5月~1994年7月

杨腾飞 1994年7月~1998年9月

1992年5月~1994年7月为副书记

王如良 1998年9月~2000年8月

1994年12月~1998年9月为副书记

张炳华 2000年10月~2006年7月

华家平 2006年7月~2008年7月

2000年12月~2006年7月为副书记

副书记 范善聪 1992年5月~1995年1月

赵宝龙 1994年12月~2004年1月

方柏令 1998年9月~2001年1月

叶枝利女,2003年12月~2005年12月

王晓引女,2005年12月~2006年7月

余龙达(挂职)2006年1月~2006年12月

陈伟凯女,2006年7月~2008年7月

俞颖其 2006年7月~2007年7月

林益定(政法)2004年2月~2006年7月

(党群)2007年7月~2008年7月

委员先后有:厉秀芬(女)、孙信元、华南成、陈祝芳、李纪平、林照明、黄学先、王志军(女)、周云夫、张绍田、戎忠、罗小利、安云法、刘世年、陶开华、黄磊、俞周、沈科群、华炯伟、童华强、罗伟国、应小军、岑一平、韩渭苗。

中共三北镇(田央乡)委员会

书记 朱祖强 1992年5月~1994年12月

陈建国 1994年12月~1997年4月

1992年5月~1994年12月为副书记

俞白桦 1997年4月~2000年10月

陈志浩 2000年10月~2003年12月

傅贵荣 2003年12月~2005年12月

2001年10月~2003年12月为副书记

张志锋 2005年12月~2008年7月

2003年12月~2005年12为副书记

副书记 黄岳大 1992年5月~2001年10月

谢福林 1994年12月~1995年10月

安云法 1995年10月~1998年9月

叶海根 1998年9月~2001年10月

岑纪惠 2001年10月~2006年1月

张新江 2005年12月~2008年7月

毛孟军 (政法、党群)2004年2月~2008年7月

委员先后有:黄超莉(女)、张绍田、柴华君、戚通海、王新高、卢国安、龚银达、顾少军、朱宙锋、章莲芬(女)、林照明、陶开华、方伦聪、方伦跃、戎忠、叶志挺、戴夏琴(女)、史伟波、刘伟峰、王能锋、韩乐园、陆华祥、王超尖。

中共范市镇委员会

书记 范志荣 1992年5月~1997年3月

蒉开波 1997年4月~2002年2月

吴立明 2002年2月~2005年12月

傅贵荣 2005年12月~2008年7月

副书记 宋祝明 1992年5月~1995年10月

葛永根 1992年5月~1993年6月

陆军 1993年6月~1994年12月

沈其忠 1994年12月~1995年10月

罗剑刚 1995年10月~1998年9月

陈军学 1995年10月~1998年9月

柴伟源 1998年9月~2001年10月

裘云龙 1998年9月~2002年12月

黄岳大 2001年10月~2002年1月

陈杰峰 2001年10月~2003年12月

徐建岳 2002年12月~2004年11月

金坤法 2004年11月~2006年7月

高松岳 2003年12月~2008年7月

龚银达(政法、党群)2004年2月~2008年7月

委员先后有:张天学、苗文钊、叶婉时(女)沈仲官、裘国根、陈祝芳、黄超莉(女)赵新华、刘诗范、陈云祥、华南成、乐胜利(女)、乐如杰、华利波、徐连均、谢志荣、刘伟峰、丁满来、孙岳追、陈孟飞、王明杰、刘世年、励立丰、郭根苗、何定青、叶群锋、张竹坤。

2008年7月,慈溪市委、市政府对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域进行调整,撤销范市、三北镇,成立新的龙山镇,相应成立中共龙山镇委员会。

中共龙山镇 委员会

书记 孙百南 2008年7月~2011年9月

孙黎明 2011年11月~

副书记 潘建平 2008年7月~2011年9月

张新江 2008年7月~2009年12月

岑纪惠 2008年7月~2009年2月

叶群锋 2008年7月~2009年4月

童华强 2009年4月~2011年9月

房央群 2009年12月~2011年4月

林益定(政法、党群)2008年7月~

马建君(纪委)2008年7月~2011年9月

董剑飞(挂职)2010年7月~10月

黄磊 2011年4月~

史立权 2011年9月~

委员先后有方伦聪、刘世年、沈红磊、林照明、胡科文、张竹坤、王超尖、王能锋、周云夫、乐胜利、章莲芬、戎建忠、片田野(挂职)、黄金德、励惠红(挂职)、周红、宋志坚、徐红平。

二、各乡镇府(人大)

解放初,龙山区设有澥浦、沙塘、清湖(以上3个乡现属宁波市镇海区)、龙山、窖湖、灵绪6个乡,并建立人民政府。

龙山乡政府

乡长 姬永生 1949年6月~1949年10月

副乡长 陈雪梦 1949年10月~1950年6月

窖湖乡政府

乡长 杨汉耕 1949年6月~1949年10月

蔡廷平 1950年1月~1950年7月

副乡长 刘彭年 1949年11月~1950年4月

灵绪乡政府

乡长 刘岳福 1949年6月~1950年6月

副乡长 刘彭年 1949年9月~1949年11月

刘梦燕 1950年1月~1950年5月

1950年6月,乡的规模划小,将全区6个乡(镇)划为16个乡镇,龙山区北部的有雁门乡、龙山乡、龙场镇、田央乡、施山乡、甸山乡、东湖乡、范市镇、沿海乡共10个乡、镇人民政府。1954年10月划县时,以上10个乡、镇随龙山区划入慈溪县。

雁门乡政府

乡长 王宝才 1950年7月~1951年4月

方阿岳 1951年4月~1952年12月

金云轩女,1954年初~1956年2月

副乡长 徐国义 1950年7月~1950年11月

王云美女,1951年4月~1952年7月

陈英传 1953年3月~1954年9月

陈俊1954年初~1956年2月

龙山乡政府

乡长 王长生 1950年7月~1956年1月

副乡长 方阿岳 1950年7月~1951年3月

刘志一女,1951年5月~1951年10月

范亿湘女,1951年10月~1953年3月

方衡平 1953年3月~1956年1月

龙场镇政府

镇长 岑章水 1950年7月~1951年4月

金德怀 1951年4月~1951年10月

潘增荣 1951年10月~1952年5月

陈德康 1952年5月~1952年9月

戴执民 1952年9月~1953年9月

杨永灿 1953年10月~1956年1月

1951年5月~1953年9月为副镇长

副镇长 方衡平 1953年1月~1953年3月

郑康年 1954年3月~1955年1月

郑厚兴 1954年10月~1955年5月

柯云法 1954年6月~1956年1月

田央乡政府

乡长 房大宝 1950年9月~1951年4月

1950年7月~1950年8月为副乡长

陆兴章 1951年4月~1954年3月

赵戎富 1954年3月~1955年1月

方根清 1955年1月~1956年2月

副乡长 冯长标 1951年4月~1952年9月

谢尧桂 1953年1月~1955年1月

施山乡政府

乡长 金家篑 1950年7月~1950年11月

董雅章 1951年4月~1956年2月

副乡长 岑雅琴女,1950年7月~1955年1月

乐珠琴女,1955年6月~1956年2月

甸山乡政府

乡长 李忠顺 1950年5月~1953年12月

冯文瑞 1953年12月~1954年12月

陈阿夏 1954年12月~1956年2月

副乡长 戎荣泉 1950年5月~1951年11月

范亿湘女,1950年5月~1951年9月

金云轩女,1953年1月~1953年12月

王云美女,1954年1月~1954年10月

乐珠琴女,1954年10月~1955年6月

柴维章 1953年12月~1956年2月

方根兴 1954年1月~1956年2月

范市镇政府

镇长 田金康 1950年7月~1950年11月

方志舜 1950年11月~1951年4月

胡鲁庆 1951年4月~1954年5月

杨雪棠 1954年5月~1955年3月

房大宝 1955年3月~1956年4月

副镇长 徐阿五 1950年11月~1951年4月

范聪法 1951年4月~1951年12月

崔善法 1951年12月~1954年1月

王绍钿 1954年10月~1956年4月

范根兴 1955年4月~1956年4月

沿海乡政府

乡长 余祥新 1950年7月~1950年9月

1950年11月~1951年4月为副乡长

杨如涨 1950年9月~1951年1月

1950年7月~1950年9月为副乡长

胡仁富 1951年6月~1951年10月

岑加铨 1951年10月~1952年7月

房大宝 1952年7月~1955年3月

洪海德 1955年3月~1956年1月

副乡长 郑新富 1951年1月~1951年4月

郑祖瑞 1951年4月~1952年6月

黄绥芬女,1951年11月~1952年10月

王云美女,1953年3月~1953年12月

洪海德 1953年12月~1955年3月

东湖乡政府

乡长 陈惠土 1950年11月~1951年4月

孙棠夫 1951年4月~1951年8月

方永发 1951年8月~1953年10月

1951年4月~1951年8月为副乡长

赵戎富 1953年10月~1954年3月

邹绍南1954年下半年~1956年4月

1954年3月~1954年下半年为副乡长

副乡长 孙芳权 1950年11月~1951年4月

洪涛1952年下半年~1954年上半年

灵湖乡政府

乡长 蔡善明 1950年11月~1951年4月

王宝才 1951年4月~1951年10月

方根清 1951年10月~1953年10月

1951年4月~1951年10月为副乡长

方永发 1953年10月~1955年12月

副乡长 周维荣 1950年8月~1952年5月

郑祖义1952年下半年~1955年下半年

严孝益女,1954年12月~1955年5月

1956年1月撤区并乡,将原来10个乡、镇合并为3个乡、镇。雁门、龙山、龙场3个乡并建为龙山乡人民委员会;田央、施山、甸山3个乡并建为大蓬乡人民委员会;范市、沿海、东湖、灵湖4个乡(镇)并建为范市镇人民委员会。

龙山乡人民委员会

乡长 柯云法 1956年1月~1958年4月

郑厚兴 1958年4月~1958年9月

副乡长 杨永灿 1956年1月~1958年4月

金云轩女,1956年1月~1958年4月

林文裕 1958年4月~1958年9月

大蓬乡人民委员会

乡长 罗炳尧 1956年2月~1958年3月

1958年3月~1958年9月为副乡长

赵戎富 1958年3月~1958年9月

副乡长 方根清 1956年2月~1958年6月

陈阿夏 1956年2月~1958年5月

范市镇人民委员会

镇长 王绍钿 1956年4月~1957年10月

罗善庆 1957年10月~1958年9月

副镇长 范根兴 1956年4月~1958年10月

房大宝 1956年4月~1958年5月

邹绍南 1956年4月~1958年1月

1958年1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原来3个乡、镇分别建为9个大队。龙山乡分建为雁门、龙山、龙场3个大队;大蓬乡分建为田央、施山、甸山3个大队;范市镇分建为沿海、范市、灵湖3个大队。

1959年初,大队改建为管理区。

1959年7月,施山管理区撤销,划归田央、甸山2个管理区。

雁门管理区(大队)

主任杨正根 1958年10月~1959年6月

(大队长)林信宝 1959年6月~1960年5月

孙志根 1960年5月~1961年12月

龙山管理区(大队)

主任郑厚兴 1958年10月~1960年4月

(大队长)邹绍南 1960年5月~1961年12月

龙场管理区(大队)

主任李自照 1958年10月~1961年12月

(大队长)

田央管理区(大队)

主任谢尧桂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大队长)

施山管理区(大队)(1959年7月撤销)

主任黄炳法 1958年10月~1959年7月

(大队长)

甸山管理区(大队)

主任潘祥川 1958年10月~1959年7月

(大队长)黄炳法 1959年7月~1961年10月

范市管理区(大队)

主任戎友根 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大队长)

副主任范松年 1959年9月~1960年4月

(副大队长)

沿海管理区(大队)

主任洪海德 1958年10月~1960年5月

(大队长)范根兴 1960年5月~1961年10月

灵湖管理区(大队)

主任方伦宣兼,1958年10月~1961年10月

(大队长)

1961年10月,调整人民公社规模,撤销8个管理区,改建为8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

会。

雁门公社管委会

主任孙祖根 1961年12月~1962年6月

胡兆飞 1962年6月~1969年5月

副主任应尧海 1962年1月~1962年5月

陈龙夫 1962年1月~1962年5月

龙山公社管委会

主任孙国顺 1961年10月~1961年12月

柯云法 1961年12月~1965年5月

谢尧桂 1965年5月~1969年12月

副主任杨正根 1962年1月~1962年12月

陈根瑞慈溪高王人,1962年1月~1962年5月

马志水 1964年12月~1969年12月

龙场公社管委会

主任李自照 1961年12月~1963年6月

徐伟庆 1963年6月~1964年11月

张孝康 1965年4月~1968年12月

1963年7月~1965年4月为副主任

副主任周维荣 1962年1月~1962年5月

张冬兰女,1962年1月~1968年12月

邬文根 1963年7月~1968年12月

田央公社管委会

主任谢德淼 1961年10月~1963年4月

方家林 1963年6月~1968年12月

副主任谢尧桂 1962年1月~1962年11月

翁欣闻 1962年1月~1965年4月

史瑞祥 1962年10月~1968年12月

甸山公社管委会

主任张友挺 1961年10月~1962年5月

许金土 1962年5月~1968年11月

副主任翁国平女,1961年9月~1962年5月

范新淼 1962年1月~1968年11月

黄炳法 1962年1月~1968年11月

赵瑞溢女,1962年7月~1968年11月

范市公社管委会

主任李昌林 1961年10月~1961年12月

裘寅康 1961年12月~1969年1月

副主任陈明均 1962年1月~1962年10月

胡仲波 1962年7月~1969年1月

徐贤杰 1962年7月~1969年1月

沿海公社管委全

主任范根兴 1961年10月~1962年6月

吴开顺 1962年6月~1963年4月

谢德淼 1963年4月~1968年12月

副主任胡仲波 1962年1月~1962年7月

冯均才 1962年1月~1962年9月

洪海德 1964年11月~1968年12月

灵湖社管委会

主任方伦宣 1961年10月~1962年6月

罗善庆 1962年6月~1965年4月

翁欣闻 1965年4月~1969年6月

副主任叶翠娣女,1962年1月~1962年5月

邹绍南 1962年1月~1962年5月

1968年11月至 1969年6月间,先后建立了8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0年5月,雁门、龙山、龙场3个公社合并为龙山公社革委会;田央、甸山2个公社合并田央公社革委会;范市、灵湖2个公社合并为范市公社革委会。1972年12月又复分为雁门、龙山、龙场、田央、甸山、范市、灵湖以及沿海8个公社革委会。

雁门公社革委会(1969年5月建立)

主任赵戎富 1969年5月~1970年5月

陈仁能 1972年11月~1976年7月

高国文 1976年7月~1978年3月

金耀根 1978年3月~1978年4月

龙山公社革委会(1969年1月建立)

主任孙瑞荣 1969年12月~1978年4月

第一副主任岑阿福 1969年1月~1969年12月

龙场公社革委会(1969年1月建立)

主任陈尚贵 1968年12月~1970年5月

应善卿 1972年11月~1978年3月

田央公社革委会(1968年12月建立)

主任史瑞祥 1968年12月~1970年3月

朱英本 1970年3月~1970年8月

柳国梁 1970年8月~1972年11月

徐仁法 1972年12月~1977年7月

叶镇豪 1977年7月~1978年4月

甸山公社革委会(1968年11月建立)

主任罗炳尧 1968年11月~1969年6月

1973年3月~1977年12月

许金土 1969年6月~1970年5月

方家林 1972年11月~1973年3月

张尧根(慈溪籍)1977年12月~1978年4月

范市公社革委会(1969年1月建立)

主任王月清 1969年1月~1971年3月

徐永仕 1971年3月~1972年11月

叶世苗 1972年11月~1975年12月

吴贤良 1975年12月~1978年4月

沿海公社革委会(1968年12月建立)

主任洪海德 1968年12月~1970年8月

高契玄 1970年8月~1977年12月

葛永根 1977年12月~1978年4月

灵湖公社革委会(1969年6月建立)

主任魏如宏 1969年6月~1970年3月

徐永仕 1970年3月~1970年5月

1972年12月~1977年2月

方韵鑫 1977年2月~1978年4月

1981年5月至9月,各公社革委会改称为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7月至10月,政社分设,恢复乡政府。

1984年6月范市乡改为范市镇。雁门乡(公社)政府

乡长 金耀根 1978年4月~1981年5月

(主任)苗文钊 1981年5月~1981年12月

1978年6月~1981年5月为副主任

范志荣 1981年12月~1984年8月

安云法 1984年8月~1992年5月

1983年10月~1984年8月为副乡长

副乡长 史瑞祥 1978年4月~1979年3月

(副主任)陈兆瑞 1979年12月~1981年5月

张大咪 1981年5月~1981年10月

厉秀芬女,1982年10月~1987年5月

赵宝龙 1984年8月~1985年6月

王祖勋 1986年7月~1987年5月

王翠芬女,1987年5月~1992年5月

范新堂 1990年5月~1992年4月

严永敢 1991年4月~1992年5月

成建明 1992年4月~1992年5月

龙山乡(公社)政府

乡长 孙瑞荣 1978年4月~1979年3月

(主任)郑厚兴 1979年3月~1979年12月

张志康 1979年12月~1981年5月

黄岳大 1981年5月~1984年8月

李纪平 1984年8月~1992年5月

1983年9月~1984年8月为副乡长

副乡长 苗文钊 1978年4月~1978年6月

(副主任)陈兆瑞 1978年4月~1979年12月

史瑞祥 1979年3月~1979年12月

王兴德 1979年12月~1981年3月

严家财 1981年5月~1983年9月

王翠芬女,1981年5月~1983年9月

1984年8月~1987年5月

方国良 1983年9月~1992年5月

陈国春 1990年5月~1992年5月

陈云祥 1991年4月~1992年5月

龙场乡(公社)政府

乡长 高国文 1978年3月~1981年5月

(主任)王裕民 1981年7月~1985年6月

张志申 1985年7月~1987年5月

赵宝龙 1987年5月~1992年5月

副乡长 徐品 1978年4月~1979年3月

(副主任)张冬兰女,1978年4月~1980年3月

励仕增 1978年4月~1981年7月

黄月华 1979年12月~1981年5月

沈纪根 1981年7月~1983年9月

王月英女,1981年7月~1983年9月

陶开华 1983年9月~1985年9月

陈国春 1983年9月~1987年5月

赵新华 1983年9月~1987年5月

谢福林 1987年5月~1991年2月

范文涛 1990年5月~1992年5月

田央乡(公社)政府

乡长 叶镇豪 1978年4月~1979年3月

(主任)孙瑞荣 1979年3月~1981年5月

谢尧桂 1981年5月~1983年9月

1978年4月~1981年5月为副主任

陈建国 1983年10月~1985年6月

赵宝龙 1985年7月~1987年5月

宋祝明 1987年5月~1989年11月

王明伟 1990年5月~1991年2月

谢福林 1991年2月~1992年5月

副乡长 李国民 1979年12月~1980年9月

(副主任)范宝元 1981年5月~1981年12月

周孟芬女,1981年5月~1983年10月

杨正根 1981年5月~1983年10月

叶志挺 1983年10月~1990年5月

黄月华 1984年8月~1987年5月

1990年5月~1992年5月

郑玉莲女,1987年5月~1990年5月

吴章裕 1990年5月~1992年5月

甸山乡(公社)政府

乡长 张尧根慈溪籍,1978年4月~1981年5月

(主任)方国良 1981年5月~1983年9月

1979年12月~1981年5月为副主任

邹章义 1983年10月~1992年3月

陶开华 1992年3月~1992年5月

1990年5月~1992年3月为副乡长

副乡长 王兴德 1978年4月~1979年12月

(副主任)潘尧林 1978年7月~1981年5月

陈尚贵 1981年5月~1983年10月

赵叶震 1983年10月~1984年10月

柴华君 1983年10月~1987年2月

章莲芬女,1983年10月~1992年5月

宋祝明 1986年7月~1987年2月

张长聪 1992年3月~1992年5月

范市镇(公社、乡)政府

镇长 吴贤良 1978年4月~1981年6月

(主任、乡长)岑宝富 1981年9月~1984年12月

陈建国 1985年7月~1992年5月

副镇长 徐贤杰 1978年4月~1979年12月

(副主任、副乡长)沈康友 1978年4月~1981年6月

杨伟坚 1979年3月~1981年9月

1983年7月~1984年4月

王翠香女,1981年9月~1984年7月

1987年5月~1987年12月

陈祝芳 1981年9月~1983年7月

黄岳寅 1983年7月~1987年5月

戚通海 1984年8月~1990年5月

周国程 1986年7月~1992年3月

黄祖海 1990年5月~1992年5月

黄超莉女,1990年5月~1992年5月

马平 1991年4月~1992年5月

陈国民 1992年3月~1992年5月

沿海乡(公社)政府

乡长 葛永根 1978年4月~1981年7月

(主任)姚运通 1981年7月~1983年9月

张志申 1983年10月~1985年6月

王裕民 1985年7月~1986年7月

王祖海 1986年7月~1990年5月

龚银达 1990年5月~1992年5月

1986年7月~1987年5月为副乡长

1988年6月~1990年5月为副乡长

副乡长 谢德淼 1978年4月~1979年3月

(副主任)龚松才 1978年4月~1981年7月

叶婉时女,1979年3月~1981年7月

宋祝明 1981年7月~1983年8月

吴章裕 1983年10月~1990年5月

徐美芬女,1990年5月~1992年5月

叶志挺 1990年5月~1992年5月

灵湖乡(公社)政府

乡长 方韵鑫 1978年4月~1981年5月

(主任)陈建国 1981年5月~1983年8月

黄祖海 1983年9月~1986年7月

陶开华 1986年7月~1988年2月

王松鹤 1988年2月~1990年5月

王裕民 1990年5月~1992年1月

卢国安 1992年3月~1992年5月

副乡长 魏如宏 1978年4月~1979年10月

(副主任)严岳宏 1978年4月~1979年12月

王惠民 1979年3月~1980年10月

方娇儿女,1981年5月~1983年9月

周云夫 1983年9月~1987年2月

黄超莉女,1983年9月~1990年5月

金晴芬女,1990年5月~1992年5月

陈祝芳 1990年5月~1992年5月

岑宝富 1990年10月~1992年5月

1992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在省委、省政府统一步署下,全市开展了撤区扩镇并乡工作。撤销龙山区公所、区委,雁门、龙山、龙场合并为龙山镇;田央、甸山合并为田央乡;范市、灵湖、沿海合并为范市镇。撤区后镇(乡)规格为科级。

龙山镇人大

人大主席陈仁能 1992年5月~1993年2月

(常务主席)林齐光 1993年2月~2002年1月

张炳华 2002年1月~2004年1月

赵宝龙 2004年1月~2008年7月

副主席 孙信元 1996年1月~1999年1月

安云法 1999年1月~2005年1月

王志军 2005年1月~2007年1月

童华强 2007年1月~2008年7月

龙山镇政府

镇长 杨腾飞 1992年5月~1995年1月

王如良 1995年1月~1999年1月

方柏令 1999年1月~2001年1月

赵宝龙 2001年1月~2004年1月

华家平 2004年1月~2006年7月

陈伟凯女,2007年1月~2008年7月

副镇长 卢国安 1992年5月~1995年1月

叶志挺 1992年5月~2001年10月

赵宝龙 1992年5月~1995年1月

龚银达 1992年5月~1996年1月

赵叶震 1992年5月~1996年1月

方伦跃 1995年1月~1998年9月

戎忠 1996年1月~1999年1月

周云夫 1996年1月~1998年9月

2005年1月~2008年7月

王志军 1999年1月~2004年11月

华家平 1999年1月~2001年1月

林益定 2001年1月~2003年12月

俞周 2002年1月~2006年5月

刘世年 2002年1月~2004年11月

黄磊 2005年1月~2008年7月

沈树群 2005年1月~2008年7月

罗伟国 2007年1月~2008年7月

镇长 助理卓海峰 1992年8月~1993年2月

方伦聪 1996年6月~1998年7月

林益定 1999年12月~2001年1月

三北(田央乡)镇人大

人大主席朱祖强 1992年5月~1993年2月

(常务主席)沈康友 1993年2月~1995年1月

黄岳大兼,1995年1月~1996年1月

宋祝明 1996年1月~2002年1月

陈志浩 2002年1月~2003年12月

傅贵荣 2004年1月~2005年12月

岑纪惠 2006年1月~2008年7月

副主席 戚通海 1996年1月~2002年1月

叶志挺 2002年1月~2005年1月

章莲芬 2005年1月~2008年7月

三北(田央乡)镇政府

镇长 陈建国 1992年5月~1995年1月

(乡长)谢福林 1995年1月~1995年10月

黄岳大 1996年1月~2001年10月

傅贵荣 2002年1月~2004年1月

张志锋 2004年1月~2006年1月

张新江 2006年1月~2008年7月

副镇长 谢福林 1992年5月~1995年1月

(副乡长)安云法 1992年5月~1995年10月

王翠芬 1992年5月~1998年1月

陶开华 1992年5月~1999年1月

顾少军 1995年1月~1997年1月

卢国安 1996年1月~1998年7月

傅贵荣 1997年1月~2002年1月

林照明 1998年1月~2002年1月

方伦跃 1999年1月~2004年4月

方伦聪 1999年1月~2008年7月

戎忠 2002年1月~2004年4月

戴夏琴 2002年1月~2004年11月

王能锋 2005年1月~2008年7月

陆华祥 2005年1月~2008年7月

刘伟峰 2005年1月~2006年7月

王超尖 2007年1月~2008年7月

镇长 助理卢国安 1995年1月~1995年10月

林照明 1995年10月~1998年1月

李正贤挂职,1996年6月~1996年9月

戴夏琴 1999年12月~2001年10月

范市镇人大

人大主席方韵鑫 1992年5月~1999年1月

(常务主席)蒉开波 1999年1月~2002年1月

黄岳大 2002年1月~2005年1月

胡立明 2005年1月~2005年12月

傅贵荣 2006年1月~2008年7月

副主席 苗文钊 1996年1月~2002年1月

华南成 2002年1月~2005年1月

刘世年 2005年1月~2008年7月

范市镇政府

镇长 宋祝明 1992年5月~1996年1月

陈军学 1996年1月~1998年9月

柴伟源 1999年1月~2001年10月

陈杰峰 2002年1月~2003年12月

高松岳 2004年1月~2008年7月

副镇长 杨伟坚 1992年5月~1997年1月

林齐光 1992年5月~1993年2月

陆军 1992年5月~1995年1月

马平 1992年5月~1994年1月

赵新华 1992年5月~1996年1月

黄祖海 1993年2月~1999年1月

范善聪 1995年1月~1999年1月

刘诗范 1996年1月~1999年1月

谢志荣 1997年1月~2001年1月

乐如杰 1999年1月~2002年11月

乐胜利 1999年1月~2008年7月

华利波 1999年1月~2001年10月

徐连均 2001年1月~2006年7月

龚银达 2002年1月~2006年7月

俞颖其 2003年1月~2004年12月

王明杰 2005年1月~2006年7月

郭根苗 2007年1月~2008年7月

叶群锋 2007年1月~2008年7月

励立丰 2007年1月~2008年7月

镇长 助理周冤鑫 1997年6月~1999年12月

刘伟峰 1999年12月~2001年10月

2008年7月,慈溪市委、市政府对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域进行调整,撤捎范市镇、三北镇,成立新的龙山镇包括慈东工业园区,其行政区域就是原来的龙山区。镇人民代表大会按照全市换届的统一时间召开。

龙山镇人大

人大主席岑纪惠 2008年12月~

副主席 乐胜利2008年12~2010年12月

章莲芬 2008年12月~2012年1月

周红 2012年1月~

龙山镇人民政府

镇长 张新江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

童华强 2010年1月~2011年9月

史立权 2012年1月~

副镇长 王能锋 2008年12月~

周云夫 2008年12月~

沈红磊 2008年12月~2011年9月

王超尖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

戎建忠 2010年1月~

徐红平 2012年1月~

三、龙山区(镇)政协联络委员会(组)任职情况

范市镇活动组(龙山区)

主任蒋望根 1983年3月~1992年6月

(组长)

范市联络组

陈兆瑞 1992年6月~1998年2月

龙山联络委员会

葛永根 1998年2月~2007年2月

龙山镇联络委员会王志军 2007年2月~2008年7月

三北镇联络委员会黄岳大 2007年2月~2008年7月

范市镇联络委员会龚银达 2007年2月~2008年7月

龙山镇联络委员会黄岳大 2008年7月~2012年2月

罗伟国 2012年2月~

副主任 林鹏飞 1990年5月~2003年3月

(副组长)蒋望根 1992年6月~1998年2月

龚启栋 1998年2月~2003年2月

冯小龙 2003年2月~2007年2月

叶铭华 2003年2月~2007年2月

王志军 2008年7月~2012年2月

(选自《中国共产党浙江省慈溪市组织史资料》《慈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志》《慈溪政协志》)

抗日战争时期龙山区教育会大事记

虞金迅

1942年

9月17日北办在田央黄召开教育会筹备会。郑芳华、朱一靖、虞金迅、周幼卿应邀参加。讨论了:1.组织、分小组。2.教员待遇以200斤谷为基数。3.教员进修问题。

9月18日上午在施公山叶家祠堂举行九一八纪念大会。下午在庄黄开区教育会正式成立(因戚铭渠生病,由张志飞宣布)大会,虞天石、洪品高参加。选出干事(后改称理事)郑芳华、魏约平、胡立里(童立宪)、李健民、虞金迅、周幼卿、范XX(宗文小学的,是范道伦,还是范尔挺?记忆不清)。

9月27日干事会开会,洪品高代表区参加。通过工作大纲、划分学习小组,成立通信网。

10月17日~24日小组活动,各干事去各校:1.了解各校校产。2.了解教员情况。3.推动各组成立学生联合会。4.推动各小组联合举办活动(包括教师)。第三小组这个学期的联合活动有:自然课复式演示(魏约平讲课)、时事研究会、音乐会、记忆力测验、纪念孙中山诞辰、小球赛、清洁运动、联合休业式等。

11月9日把第三小组的时事研究会记录经整理发给全区各校。

1943年

1月19日~31日小教研究会(寒研会)在跳山庙开会,区教育会嘉奖第三小组的工作做得出色,在任佳溪结业,参加会议68人,五分之四是女同志。结业后即由区代表与区教育会分配工作。

2月27日洪品高、虞金迅、周幼卿代表教育会,虞顺澂、徐规善代表凤中参加在黄泥岙对五支队、区自卫队的慰劳活动。

3月6日《龙山周报》(以交流各小组活动为主要内容由虞金迅主编,记忆中出过四期)。

3月21日各小组布置给区自卫队战士写慰问信。

3月28日《时事研究》第一期出版,李健民主编(共出过六期)

3月30日区教育会在蓬山开代表会。黄源、张志飞、戚铭渠到会。讨论:1.目前区教育会的任务是:(1)迎合时代,争取进步,把教育工作做好;(2)配合当前环境,坚持抗日建国教育;(3)协助部队及“清乡”进行全民动员。2.筹备春假研究会,希望做到全区小教,至少是1~3小组参加。3.改选理事。

3月31日在凤中举行改选后第一次理事会:1.分工,2.制发教员调查表,了解教员素质,为进一步提高质量作准备。

4月4日上午在龙头场小学庆祝本届儿童节。下午春假研究会(简称“春研会”)在蓬山报到,各校填概况表。春研会4日至7日共四天,实到94人,由跳山庙至叶家祠堂。结业式上宣布李长来同志遇难噩耗。

4月7日晚上举行龙山区各民众团体联席会议,教育界派代表虞金迅、童志洁出席。讨论:1.追悼李长来先生办法:(1)4月19日在叶家祠堂举行追悼会;(2)筹办李长来巡回图书库(注:后改称图书馆),募书1000册、款1万元;(3)筹款2万元补助家属;(4)把沈窖湖中塘命名为“长来塘”,由农会负责发动民工加以修筑;(5)出纪念刊;(6)慰问遗属。2.追悼会时的工作分工。3.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当晚黄源同志与妇女会理事们作长时间的谈话)。

4月8日印发反“清乡”向民众讲话大纲。

4月15日任黄荇之(女诗人)为教育会专职干事(注:但不久又离去)。

4月19日李长来先生追悼大会,黄源作词、吴永禄谱曲悲壮肃穆的“追悼歌”与同志们的恸哭声响彻在孙家祠堂内外、上空。参加团体有40几个,估计到会有一千五六百人,会上发纪念刊,区自卫队作警戒。

4月21日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讨论:1.与慈北教育界开联席会议事并确定由李健民、黄荇之、虞金迅为代表;2.明确黄荇之的工作范围;3.24日晚由毛元仁讲教育问题,作为教师进修;4.北办给本会经费一千元应专款专用;5.向会员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开展工作。

4月25日李、黄、虞去沈师桥参加慈北办事处、慈北抗卫会召开的慈北、镇北教育界代表联席会。慈北的代表俞民、高XX、陈孟庸(女)、黄源参加,除互通情况(他们共有26个学校,130余位教员)女的多于男的,有一个初中补习班,社教有个流动施教团)外,讨论了:1.双方出版物相互交换;2.联合出版一个刊物;3.正式成立慈北镇北教育会联席会议,每学期2次,慈北、镇北轮开,出席代表各3人。

4月28日发起一元运动,为长来巡回图书库募款。

5月1日在蓬山开教导会议,成立国语课教材编纂委员会,以毛元仁为主,虞金迅、童志洁、XXX(第一小组的参加)。

晚开各民众团体联席会议,讨论5月宣传周事,以教育会为主。

5月4日各小组分别举行“五四”纪念大会。第三小组在城隍庙大唱《五月的鲜花》,凤中演出话剧《烟苇塘》……下午美术展览会在凤中开幕(注:各界参观后获好评)。

5月14日理事会:1.从《陕北青年学生生活》一书中联系我们实际研究我们的教育方针、方式;2.布置6月份工作以召开各校董、校长联席会议的工作为主。

5月18日原定慈北、镇北教育会第一次联席会议今天在范市举行,因有情况他们没来,我们就走上前去。《时事简讯》特派记者诗人高岗与我们同去。讨论:1.刊物定名为《三北教育》,第一期由镇北编发;2.联系的项目与办法,慈北将派出一个代表团来镇北参观……

5月20日拟订通信网的组织提纲,发出《三北教育》征稿启事和信。

5月24日李健民、毛元仁、魏约平、虞金迅在山南(觉渡)开会研究暑研会和学谷山南山北平均分配等问题。

5月25日会员名册编印、下发。

5月26日在庄黄开理事会:1.拨各校学谷500斤作为学校补助经费(北办已书面通知各校);2.教员薪谷明起发放;3.暑研会筹备工作今开始;4.通过向五月周参加各方的书面感谢信。

5月31日反“清乡”补充教材下发。

6月1日两件大事今起开始:(1)各校校董、校长会议(理事分别参加);(2)调查各校教员薪金。在第二小组的会议上还研究了施山校长叶办事件(①经济不公开,校董有意见;②追求女教员,各方反映强烈),并讨论了处理办法,委托王鸿甫去办。

6月7日理事会第三小组部分理事研究:(1)统一放暑假日期;(2)下学期教员分配、调动初步计划;(3)下学期凤中改革及把演进小学作为凤中附小的设想(注:后者后来作罢);(4)暑研会内容;(5)研究拟订《区教育会组织法》。

6月10日各民众团体联合会在叶家祠堂开会,成立常务委员,公推虞金迅为主任委员(后化名为虞见)、毛元仁为总务、王杰三为联络。

6月15日在凤中开理事会,讨论十五件具体问题,其中作了教员公出、旷课的有关规定。

6月18日处理范市宗文小学初中补习班读孟子等古文为语文教材事,范秋涛提出要求希望毛元菁担任该校校长(注:没去)。

6月20日处理启文、雁门两校合并事(注:成功的)。

6月26日编纂委员会开会,讨论修改《教育会组织法》《战时教育工作方案》。

6月28日去慈北淹浦中心小学出席慈北镇北教育联席会议:(1)《三北教育》第一期内容基本确定;(2)慈北同仁参加镇北暑研会。

7月6日虞金迅代表区教育会出席扩大区务会议:(1)建立建设委员会;(2)提高教育会威信,赋予审核甄别师资的特权;(3)各民众团体联合会经费列入区署预算。

7月9日各校结业放暑假。这一学期第三小组的联合活动有:孙中山逝世纪念(难童所也参加)、种植运动、演讲比赛、美术展览、书法比赛、联合晚会(有演出,各校都出节目)、李健民作时事报告、表扬教员胡嘉铄(不知道是哪校的)、联合结业、毕业式……7月3日,凤中第一届毕业生9人,摄影留念。

7月12日暑假研究会在思敬小学报到,除本区外,慈北、慈东、庄市区都有,最后一位是鄞西的,共96人,第二天迁到演进小学,出了二期壁报和五份《快报》,除黄源外,有顾春林、张幼棠、赵鸣皋讲课,张志飞、王杰三、洪品高、朱祖燮、黄廷梁、邱青山等均参加过讲话和座谈讨论。理事中郑芳华、李健民、毛元仁、魏约平也讲课,虞金迅代表教育会作工作汇报。8月2日因闻有情况提早结束。

7月24日参加孙家祠堂举行的“镇海江北各界阻止内战促进团结大会”,晚上在叶家祠堂与五支队、区自卫队联欢。

7月31日筹组滨海艺社和联声歌团。

8月3日理事会:讨论本学期工作规划。

8月6日各民众团体联合会在孙家祠堂举行。王耀中、戚铭渠、王杰三讲话后讨论:(1)保卫秋收,包括要求武装保卫,不让敌伪派谷;(2)合理解决佃农与业主的缴租问题,加强团结;(3)健全并发展各民众团体;(4)情报网与帮工队组织问题。会后参观部队野战训练。

8月14日研究筹办失学失业补习班的问题(注:未成)。

8月15日洪品高、魏约平、虞金迅出席扩大区务会议,讨论:1.推动筹组县教育会(注:未成);2.学谷5斤其中教育经费4斤、凤中1斤;3.与庄市区开联席会议(包括教育界,未成);4.赈灾,农会献谷、工商联抽利得税。晚上继续召开区建设委员会讨论上述有关具体办法。

8月18日接待慈北参观访问团。

9月4日理事会,加选两位理事:郑若谷、钟家林。

9月5日教导会议,讨论社教问题。

9月14日李健民、毛元仁出席山南教导会议。

9月15日各民众团体联合会讨论按区教育会的模式分组,并决定请教员担任各乡、镇自卫队的文化教员。

9月18日去慈北宓家埭参加“九一八”纪念大会(李健民、虞金迅、王绥英、乐子型)、王耀中、黄知真、张志飞、李健民讲了话。晚上在养蒙小学举行龙山区“九一八”纪念会,凤中演出《烟苇港》。

9月22日理事会研究姚伪阻挠山南小组的活动问题。

10月3日发动师生给战士写慰问信活动。

10月9日庆祝国庆,第三小组在城隍庙举行,演出:思敬《朝鲜亡国恨》、启文《保卫秋收》、演进歌舞、龙山《打倒土豪劣绅》、难教所哑剧、凤中义小的歌咏和凤中《中国妇女》。理事们分别出席各小组庆祝会。郑芳华去澥浦黄公庙并作了敬师的讲话,李健民去慈北参加他们的国庆活动。

10月16日在演进小学召开教育会临时代表会,选举出席“抗协会”代表并讨论劳军办法。

10月20日在凤中开理事会,再次讨论山南组工作问题。

10月25日姚伪包围搜查凤中,威胁凤中迁澥浦。26日夜在戚铭渠区长的保护下西迁部分校具,27日作游行示威准备,28日大游行,王绥英去慈镇抗敌协会请派员前来参加。

11月7日演进小学被姚伪冲击,沈文秀被打(注:在这之前该校教员魏均长也被打致伤),黄旭英被带走,该校被迫停课。

11月8日理事会在养本举行,除汇报李健民、虞金迅与抗协会,与戚区长等研究凤中复校问题(设流动班,固定班没有成功)外,讨论:(1)救济被害同仁,(2)营救被押同仁,(3)发宣言声援,(4)要第三小组全部停课声援(注:没这样做),(5)王绥英开始担任教育会专职干事工作。

11月9日凤中学生王淑因在回家途中被姚伪带走,后由朱祖燮保释。

11月15日闻山南成立伪教育会,筹办伪凤中。

11月17日思敬小学教员袁国珍夫妇被姚伪带走。

11月18日讨论由朱贻瑾出面组织龙山、龙城二乡镇凤中同学成立“读书会”(注:没做)。

11月19日黄旭英被释放。

11月20日理事会在蓬山举行,讨论:(1)龙山、龙城各校学谷折价问题;(2)凤中教员薪金问题;(3)凤中前途问题;(4)筹刊《大众报》。

11月31日理事会在蓬山举行:讨论:(1)发放津贴谷、奖励谷50—150斤;(2)应付山南伪教育会要第三小组各校前往开会问题;(3)发动鞋袜征集劳军运动。

12月1日不定期报刊《大众报》创刊,由毛元仁、王伯暄、吴永禄(据吴永禄回忆:出过五六期)。

12月10日凤中流动班在掌起桥庆祝一周年。

12月11日在养本小学开教导会议,讨论:(1)统一放寒假日期;(2)教员调动开始登记;(3)为应付当前环境,理事用代号进行工作;(4)继续编纂补充教材。

1944年

1月2日去石溪头参加新年庆祝大会,王耀中在会上讲话。

1月19日在庄黄开理事会,讨论:(1)下学期的人事初步安排;(2)本会经费还剩10万元,暂不动用;(3)今年春研会、暑研会的初步设想;(4)准备编印形势地图等补充教材。

1月23日开始发动“三一运动”(即每家以任何三件东西献给战士)。

1月26日去东埠头参加春节聚餐。

2月9日开始编写课文教材(注:至12日已编写出26课)。

2月27日出席甸山乡教育整理会,(1)路东、路西两校合并;(2)甸山乡中心小学问题。

2月28日第三小组这一学期活动有:(1)歌咏比赛、敬教活动、向被敌人迫害的同仁姜进三、林从照、魏均长、沈文秀、黄旭英、袁国珍等表示声援和实物慰问、凤中事件后发动小学生向哥哥、姐姐写慰问信、三一运动、邀请李健民作一次形势报告……

12日虞金迅、XXX(记忆中是二人同去,因日记已于3月22日中断,想不起来)代表区教育会去梁弄(区自卫队在戚区长带领下护送我们,同行各界代表20余人)出席为期十天的由浙东区党委领导召开的“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和浙东敌后行政公署成立大会。他们回来后作了传达。

附录:

(一)教育会分组图(略)。

(二)担任过理事同仁:郑芳华、李健民、毛元仁、魏约平、吴永禄、虞金迅(三组);周幼卿、童志洁、胡立里、吴逸平、林青山(二组);王鸿甫、应士钦、范尔挺(一组);郑若谷、钟家林(山南)……

(三)担任过专职干事:洪品高(区教育指导员兼)、黄荇之、王绥英。

(四)四次小教研究会(春、暑、寒研会,也称小教队):

第一次 1942年7月14日至8月6日,地址:凤浦岙资敬庵—龙山所巩院,参加学员40余人。

第二次 1943年1月9日至1月31日,地址:田央黄跳山庙—任佳溪,参加学员68人。

第三次 1943年4月5日至4月7日,地址:跳山庙—叶家祠堂,参加学员94人。

第四次 1943年7月12日至8月2日,地址:演进小学,参加学员96人。

(原载《浙江革命根据地教育资料汇编》上册)

凤湖中学大事记

虞金迅整理

1942年

7月11日中共慈镇县工委委员、“北办”李长来副主任到龙山小学找虞金迅谈“龙山小学的初中补习班继续办下去,还是另办一所初级中学”事,虞表示“办初中好”。

7月21日经中共三北工委同意筹办中学,并成立由李长来、戚铭渠、虞天石、朱祖燮、虞金迅5人组成的筹备会。

8月2日经筹备会几次研究,决定:(1)定名私立凤湖初级中学,招初一、初二、初三新生,龙山小学补习班结业考试及格的学生,可不经入学考试入初二学习;(2)选校址于龙山所巩院;(3)成立校董会,邀本区乡、镇长、个别士绅为校董,请朱祖燮任董事长;(4)聘郑芳华为校长,林世堂为教导主任,虞天石兼事务主任;(5)课程除初中一般课程外,增设《经济学》《教育学》两门选修课,分别请虞金迅、魏约平兼任;(6)由虞金迅拟订开办费、第一学期经费估算。

8月16日第一次校董会,郑芳华、虞天石、虞金迅列席,除同意筹备会交议的上述各项外,又决定:(1)招生工作由虞天石、林世堂、虞金迅负责;(2)同意筹备会建议的教师人选;(3)同意预算1万元;(4)经费来源除校董筹集外,主要由亩谷捐中拨支。

9月5日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学生74名。其中龙山小学初中补习班转来12名,上海国强中学转来2名。

9月12日第一次校务会议,明确教师分工,由陈文舟任总务主任,虞天石不再兼事务主任。谈起办学方针,意见不一致。

9月18日师生代表参加“九一八”纪念大会,“北办”张志飞主任宣布成立龙山区教育会,选举郑芳华等为理事。

9月20日学生自治会成立,民主选举蔡彦博为主席,下设总务、游艺、体育、学术、图书、卫生、膳务、娱乐等股。

9月26日师生上伏龙山凭吊被日寇烧毁的伏龙寺遗迹。

9月27日区教育会成立第三组会员小组,决定凤中今后的社会工作和竞赛活动与本组(龙山、龙场、雁门三乡镇)各小学一起进行。

10月6日第二次校务会议,讨论办学方针问题,发生意见分歧。一种人认为应按“部颁”(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发的教材大纲)要求;另一种意见认为,教学内容应与抗日救国密切结合。

11月10日第三次校务会议,方针问题又交起锋来。朱祖燮来打圆场,但问题并未解决。

11月19日不定期墙报《读与写》第一期出版。

11月23日扩大校务会议,学生会主席、各班代表参加,讨论成立消费合作社、补行创校庆祝大会的筹备工作。

11月30日女同学在区妇女会号召、发动下,参加向战士献布鞋活动。

油印的《凤湖周报》创刊,由林世堂主编。

12月10日补行创校庆祝会,校徽今起使用,各校师生代表来贺,会后余兴,各小学也带来节目,晚上在朱祖燮家聚餐联欢。

12月17日扩大校务会议,讨论庆祝元旦事,决定:(1)团拜;(2)歌咏会;(3)聚餐。

1943年

1月1日庆祝元旦,与8校联合团拜,每校歌咏两个曲子,本校唱了《星光映着杭州湾》《保卫大浙江》。

1月6日校务会议,郑校长主持,讨论:(1)成立招生委员会;(2)下学期开班数;(3)教师工资标准,在这个问题上又有争执。

1月8日300余名日寇突进龙山所,学校放假。9日晨日寇离去,学校复课。

1月15日校务会议,讨论:(1)个别学生品德问题的处理;(2)下学期教员去留问题。

1月16日举行第一学期休业仪式,发第一学期师生通讯录。

1月19日王载榕、吴永禄参加第二期“小教训练班”。

朱祖燮透露下学期打算:(1)王赐恩、林世堂辞职已获准;其他教职员继续留任;(2)拟将演进小学作为凤中的附小。

2月15日第二学期开学,教导主任由李健民担任。晚上开校务会议,讨论:(1)结合局势研究“应变”措施;(2)关于随习生(超过年龄而有志求学者)应否收留问题。

2月20日日寇进龙山所,学校放假。21日傍晚日寇离去,复课。

2月23日实到学生83名,其中两名随习生。

2月25日学生自治会改选,虞顺澂当选为主席。学生会号召自己动手改善球场,征集图书,成立歌咏队和剧团。

2月27日龙山区署在黄杨岙举行军民联欢会,李健民、虞金迅(教师代表)、虞顺澂、徐规善(学生代表)前去参加,有余兴节目。

3月8日“三八”妇女节活动在田央黄蓬山小学举行,陈文舟老师带女同学前去参加,剧团演出洪琛的话剧《寄生草》。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8校和难童教养所齐集本校操场举行,魏约平主持,郑校长讲了话,各校有一位同学上台演说。

3月26日发动学生向区自卫大队战士写慰劳信的活动。

3月31日著名作家、翻译家黄源来校参观,并向全体师生讲了热情洋溢的勉励话。

4月5日区教育会在田央乡举办春假小教研究会,本校5位教师参加,为期4天。结业时惊闻李长来先生被害噩耗,回校后即忙于筹备追悼会工作,吴永禄为黄源作词的追悼歌谱曲,并首先在校内开始教唱。

4月9日区人民团体联合会发动各界进行反“清乡”宣传,区教育会通知本校参加,晚上校务会议讨论。

4月19日“李长来先生追悼大会”在孙家祠堂举行,本校献上自制大花圈一个,全体师生前往参加,当悲壮肃穆的追悼歌唱完之后,响起了一片恸哭之声。

4月26日方之光、郑慧荪、陈顺泉、徐规善、孙劬如5位同学突离校去参军,孙因个子较小没有被收留。28日金如山同志得悉后,来校向全体同学讲话,既表彰他们的爱国热情,更劝慰同学们说:“革命来日方长,先要提高文化、掌握知识……”

4月27日区人民团体联合会为筹集“长来图书室”资金,发起“一元运动”,本校师生纷纷响应;人民团体联合会又布置“五月宣传周”工作,晚上开校务会议研究。

5月5日“北办”召开各界代表座谈会,讨论“五月宣传周”贯彻问题。李健民去参加。

5月7日本校40余名寄宿同学与龙山小学10余名寄宿同学在龙山小学举行联欢晚会,情绪热烈。

示范性保民大会在田央乡筋竹岙举行,本校师生代表去参加。

5月8日王载榕、虞顺澂出席龙山镇李家的保民大会,后他们又参加了凤浦岙的保民大会;毛元仁参加龙山所的保民大会,作为“五月宣传周”的讲台。

5月13日本校师生响应区署发动的献废铁活动,把“三北轮埠公司”小火车路残余铁轨截断上缴。

5月28日虞金迅了解到选读《经济学》课程的同学有学《商业簿记》要求,经教导主任同意增加每周二节《商业簿记》课。

5月29日本校师生向区自卫队献蛋。

6月14日本校剧团在西门外娘娘殿公演《寄生草》《收租谷》《烟苇港》。

7月1日《时事简讯》社记者高岗来校讲《怎样做记者》,选了几位爱好写作的同学培养当小记者。

7月2日校务会议,讨论:(1)组织同学开展“扩生”活动;(2)举办暑期学生研究会(后未办)。

7月3日第二学期休业,第一届毕业同学9位,举行休、毕业联合典礼,合影留念,中午加菜聚餐,发本学期师生通讯录。

7月4日今起5天“扩生”活动,组织暑期演出队到田央、甸山、范市、灵湖各乡镇和慈北演出以扩大影响。

7月5日部分师生去田央乡孙家祠堂参加区自卫队成立一周年纪念,郑校长在会上致祝辞,会后自卫队演出《山乡风光》。

7月7日抗战六周年纪念会在田央乡举行,师生代表参加,虞金迅主持,张志飞讲了话。

7月12日今起至8月2日,区教育会在演进小学举办第四期小教暑期研究会,本校全体教师和部分同学参加,结业前发展了一批新党员。

7月24日部分师生参加在田央乡孙家祠堂举行的“镇海江北各界阻止内战促进团结大会”,晚上又在叶家祠堂和部队联欢,朱祖燮主持,黄源、五支队邱相田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郑芳华校长在会上讲了话。

8月3日第三学期第一次校务会议:1.场聘王绥英任教,毛崇伟为职员;2.虞金迅任校务主任,在校长不在时代行校长职务,教初一两个班语文、选修课《商业簿记》,《经济学》由李健民任教;3.每位师生订阅《时事简讯》。

8月11日台风袭击,校舍略有损坏。

8月12日学生人数激增,特别是寄宿生,因此陈文舟等在校外找住房。

8月20日校董会正式决定:(1)郑芳华继续担任校长,虞金迅任校务主任;(2)演进小学不作凤中附小。

8月22日第三学期第二次新生入学考试,有42名参加,这次有远地来的,如团桥、慈北、慈东,还有从鄞东、镇海江南来的。

8月26日开学,总共报到学生158人,郑校长、李教导主任不在校,由虞金迅主持,毛元仁、陈文舟、王载榕以及学生会主席虞顺澂分别介绍本校各方面情况。下午老同学欢迎新同学举行联欢会,各方面来的20余位新同学介绍他(她)们各自母校的情况。

接待慈北教育界访问团来访。

晚上校务会议:(1)校刊定名《凤湖月报》,油印;(2)创办“义小”;(3)教师值班制度试行办法。

8月27日庆祝教师节,郑校长说伪军姚华康对本校“颇为注意”。

8月28日学生自治会改选,主席仍是虞顺澂,各股长略有变动。

8月30日李健民作时事报告,全体师生均听讲。后来整理编成第三册《时事研究》,附有形势图,与吴永禄编的《抗战歌曲选》一起发给各校。

教师值班制今起试行,每天一人,轮流,包括晚上查铺。

9月18日李健民、虞金迅、王绥英等去慈北宓家埭参加“九一八”纪念大会,会上挂着张志飞的对联,上联是“千古奇冤,‘四一二’种种倒行逆施,背叛先烈、背叛主义、背叛革命,无数优秀男女横遭杀戮,惨也乎,痛也乎!”下联是:“万年遗臭,‘九一八’年年外让内战,牺牲人民、牺牲国家、牺牲民族,半壁锦绣江山竟此断送,耻矣哉,辱矣哉!”大会由王耀中(仲良)主持,李健民代表区教育会发了言。晚上参加龙山区在范市镇养蒙小学举行的“九一八”纪念会,由魏约平主持,虞金迅讲了话,范市、甸山各校有表演,本校剧团演出《烟苇港》,与会者对我校同学抱病演出很受感动。回校后作了传达,在两个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斥责国民党发动内战罪行和我们为促进团结共同抗日的真诚愿望,对同学们启发很大。

9月20日《时事简讯》记者林聿时来校讲“读报常识”“怎样写新闻”。

10月2日师生分4队游佛迹寺、斗鸡岙、伏龙寺和洋山殿。

10月5日河头市开到日寇,校内紧急“应变”,进步书刊等放入假棺后又重复检查两次,开始采取按室包干和互查办法。

从山南回校同学反映,有人在澥浦大讲“凤中是红色的”话,伪军姚华康听了很恼怒云。

10月6日开校务会议,落实“应变”办法到每个人。朱祖燮来证实有人确曾讲过“凤中是红色的”话,他并告知伪军姚华康要凤中师生去澥浦参加国庆活动。会上即讨论此事,决定去。又:(1)把自修课排入课程,有教师在场指导,接受同学的咨询;(2)整顿校风问题,着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三风上。

10月8日日寇袭龙头场,学校继续上课。派出师生到南门亭、山下等处探听消息。至晚,敌人西去,龙场小学林从照老师和两位税收人员被带走。

10月9日另一股日寇200余人清晨突进龙山所,向镇长敲了1万多元钱的竹杠于下午2时离去。晚上举行国庆庆祝大会,惊余的龙山所,人心尚未安定,各校虽准时到达城隍庙,但气氛并不热烈,本校剧团演出《中国妇人》,各校有节目,“义小”的歌咏、“难教所”的哑剧颇受欢迎。

王载榕赶印《整风手册》,共列36条整风内容,吴永禄编了《整风歌》,李健民在敌人离去后向全体同学讲整风意义,后在中队会、小队会中展开讨论。

10月10日虞金迅带队去澥浦黄公庙参加另一个国庆活动。郑校长告以昨天伪军姚华康想到城煌庙去混水捉“鱼”,部队到金夹岙闻大会已结束而撤回。这个会由姚部张华生主持,还有一个叫李大风,两人发了一通反共谬论。郑芳华讲了“尊师的重要性”,同学们唱了两首歌而归。

10月14日本校剧团去孙家演出。

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七周年,语文课时向同学讲鲁迅简史。

郑校长来校带来“姚华康要整顿凤中”消息;从方玲琴同学日记中看到骆驼桥方面对我校也有诽议,以及上海晓明中学也有“与凤中学生通讯者即开除”之闻。

10月23日敬师日,接待慈北区海隅小学师生来校参观。

10月24日日寇突袭龙山,扬言要捕郑芳华、毛元仁、虞金迅,结果龙山小学姜进三(少泉)老师被带走,经托人营救,于28日放回。

10月25日在澥浦的虞振若(本校邻居,进步青年)经澥浦地下党员胡汉庭告知伪军姚华康部要突袭凤中,急骑自行车来校通报,学校立即突击“应变”。上午7时左右,姚华康果然带了30余士兵前来搜查,校门口架起机枪,点名,搜铺……最后把一部《鲁迅全集》说成是反动书籍被带走,并叫嚣“三天内迁到澥浦去”。李健民即去龙山区署汇报。

10月27日戚铭渠区长到校向师生发表激情的讲话,揭露伪军姚华康配合国民党反共的阴谋,很多同学忍不住大哭起来,为本校前途担忧。区自卫队找来两条船把需用的校具带上与部分师生连夜向西转移。

10月28日校舍进行了坚壁清野之后,在笨重的校具上写上“打倒姚华康”等标语,并举行反迫迁示威游行,沿途张贴标语,高喊口号,尽管有人劝阻,没有效果。特别是入学才两个月的新生,他们也表现得很勇敢。这次游行的组织者是学生会主席虞顺澂。队伍到海甸戎家后受到慈镇县办事处金如山主任和龙山区戚铭渠区长的接见。

10月29日虞金迅、李良栋还清向附近居民借来的用具。

伪军姚华康给龙场、龙山两镇来信,要他们把“凤中”校具全部负责送去。

虞金迅即将此讯去向戚区长汇报,戚即给两镇镇长写信,要他们保管好这些校具不准东迁。

西撤师生印发《告三北父老书》,控诉伪军姚华康迫迁真相。

晚上在庄黄开校务会议,决定西迁的20余位同学决定办一个流动训练班,看形势再定是否办固定班。

11月7日流动训练班在慈北沈师桥承志小学开学,参加的有20余人,有5位教师任教,以后3位另行安排了工作,由毛元仁、王载榕负责到12月底。

11月10日《时事简讯》发表题为《宁可无书读,决不受奴化》的消息,报导“凤中”反迫迁斗争的情况,作出“堪称为浙东敌后抗战教育之模范”的评价。

12月10日在庄黄养正小学附近的“修德堂”举行纪念“凤中”创校会议。会场里“凤中万岁”4个红色大字引人瞩目和深思。戚区长和区教育会代表讲了热情赞扬和鼓励的话,会后余兴。不在流动训练班的同学也闻讯赶来参加,情绪热烈,歌声嘹亮。

12月31日流动训练班在慈镇县委的指示后于今天结束,有10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所有师生有的奔赴四明山参军,其余就地分配工作。

(原载《凤湖中学建校60周年纪念文集》)

信件摘录

谢仁安、戚铭渠、翁妙锦

谢仁安:龙山区甸山乡的沈才法,抗战时,他们家对新四军浙东纵队、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同志出入他家竭尽照顾、周到众人皆知。1945年10月北撤时,我刚出生(两个月)的儿子谢北艰无法带走,把他寄养在河斗周沈才法家中。北撤以后,我受到国民党重金悬赏通缉。他的一家是冒着风险抚养我儿子,我很感谢他。全国解放初,我曾去过他家,谢北艰与寄养的沈才法夫妇一起拍了照片。

1941年底我任中共慈溪县特派员,以庄黄养正小学校长为公开身份,作职业掩护。1942年7月,任慈镇县工委书记。县工委及龙山区委机关都设在养正小学内。我和余英、余忠源都在那里居住与活动。我们的贴邻李介根家(是旧社会堕民)。他们明知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并在活动,他们能保守秘密,为我们掩护。当日寇扫荡时,他一听到消息就立即来通知,使我们学生规避。有一次伪军进入庄黄小学,他们家冒认余英是从澥浦来的亲戚,得到有力掩护,未出事故。

戚铭渠:王全叶同志是东门外(原属龙山区雁门乡)人。抗日战争时家是贫农,靠到海边去海滩上捕点鱼为生。他的妻子郑仁秀在1939年冬是思敬小学办的妇女夜校的学生,在1940年冬在中共思敬小学支部参加共产党。1941年4月,镇海、宁波沦陷,思敬小学在敌军第一次来龙山大“扫荡”中被搜查,小学校只好关门。我当时是思敬小学校长,又是党支部领导人,不能离开东门外,就与乐溪影同志住在郑仁秀家。乐溪影住了四五个月,我除了有工作时外出,来往龙山一带时也住在她家,直到 1942年5月我担任龙山区区长为止。在这一年时间里,中共镇海县委、中共宁属特委来人或与我通讯都在郑仁秀同志家里。王全叶对我们以及我的来客都很好,他虽不是党员,但常为我们送信、搬东西。浙东北撤时,有一批体弱有病干部都在东门外海边上海船先走,就是王全叶用泥鳗船一个个送上海船的。当时我们没有给他任何报酬。他虽不是党员,也没有脱产参加革命,但他为革命做了一些很好的工作,使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在他家里吃饭、睡觉,客人来往,王全叶从来没有怕麻烦的表现,这些都是很难得。他是我们做革命工作者的好朋友。

翁妙锦:我在 1942年9月至1944年初,先后在龙山区政府和慈镇县委工作,当时县委领导人李长来同志要我们几个做县委秘密抄写工作的同志,配合民运工作同志一道,做一些群众工作。周信花同志是我们最早动员出来参加抗日活动的妇女积极分子之一。她为人忠厚,热心、拥护抗日,积极参加支援三五支队抗日的各项活动。我所知道的:她热心为三五支队做军鞋和接待来往的同志吃饭、住宿,晚上有活动她就为我们放哨,敌人经常出来扫荡,周信花同志不怕担风险,积极帮助我们在她家里藏文件和油印的纸张用具和武器,也有几次她不怕危险给我们出去送信等。1944年初,我调到范市镇工作,经常到庄黄开会,也听说周信花同志积极参加妇女会的各项工作,在三五支队几次战斗中,她很积极地做伤病员的护理工作,直到我们北撤,她一贯表现很好,为抗日斗争是作出了贡献的。

(摘自慈溪市民政局档案)

龙山抗战碉堡群遗址

1934年抗战前夕,民国政府国防部请德国军事顾问佛采尔拟订《宁波区海防设备实施计划》,预想日军企图在浙东沿海登陆,最主要在甬江口两岸及跳嘴、老鼠山、穿山岭至白峰一带,其次在伏龙山至澥浦。根据上述设想,决定在“三地区沿海各要点构筑永久工事”。时任宁波防守司令的王皞南,主持建造海防军事工程,在龙山镇伏龙山至金岙一带及澥浦、镇海白峰等地建造了多处碉堡建筑,以抗击日本侵略者。

龙山抗战碉堡群分布于龙山镇伏龙山至澥浦一线沿海地带,原为500米一碉,慈溪境内现存有14座。碉堡包括3种类型:一为大型母堡,方形带放射形枪眼,面积约三四十平方米;二为小型圆柱状子堡,直径在2米左右,高约2.5米,带2~3个枪眼孔;三为暗堡,是构筑在地下或山体内的方形地堡。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各座碉堡造型各异,现已隐没于山体之中,或裸露田间地头,或被山村民居簇拥,今虽已废弃,却不失为当地特有的历史遗存。

龙山抗战碉堡群是慈溪人民抗击外敌、争取民族独立的见证,现为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列入《慈溪市党史胜迹图志》一书的“其他遗址”。碉堡群图片、示意图如下:

同类推荐
  • 霸道皇帝怕宠妻

    霸道皇帝怕宠妻

    今生亏欠,无以偿还。唯有一死,与你相伴。来世情缘,定当偿还。没成想,一次重生,让他们回到了三年前。也让他有了弥补的机会。上一世她,不是不爱,而是身份的原因,让他不能爱。而这一世他,不仅可以弥补上一世的亏欠,也有资格去爱了。
  • 狄公案

    狄公案

    《狄公案》是由清代谴责小说家吴趼人所著的推理小说,主要写的是唐朝名相狄仁杰在被贬为县令之后,因查案有功,被阎立本推荐之后与武三思等人斗争最后使庐陵王复位的故事。《狄公案》为“公案侠义系列”之一,是侠义与公案小说集大成的巨著,主要讲述唐朝名相狄仁杰断案的事迹。内容形形色色,包含了人命、奸情、负债、欺诈、抢劫等等花花绿绿的故事,不但情节引人人胜,而且断案的手段也是千奇百怪。
  • 大唐第一节度使

    大唐第一节度使

    双料博士王震,穿越到天宝年间的同名同姓的王震身上。这些没什么。一晃脑袋,他的老子是唐玄宗的干儿子王嗣忠!这就厉害了!再一晃脑袋,长孙铎,司马都,封破虏……甚至皇太孙李豫都是王震的狐朋狗友!于是,开启了一个败家子带着一堆败家子,却最终让大唐雄风再现的故事。
  • 三国之志在于无双

    三国之志在于无双

    一觉醒来,天下大变,穿越三国,成为吕布亲弟弟,一身高强武艺与现代人的智慧,斗诸葛亮,战五虎,收纳贤臣成就帝王之志!(本书无太多儿女情长)
  • 精忠志

    精忠志

    斗鳌拜,平三藩;打老虎,灭贪官;重漕运,救水旱......因圈地而家破人亡的胡青云,只想一心一意做一个忠于国、忠于民、忠于君的好官。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一品傲妃

    重生之一品傲妃

    他,一直站在世界的顶端,任何人都不得靠近他三尺之内,人人称他无心无情,却不知她是他心中唯一的朱砂。暗阁追杀,体质特殊被人盯上,怕什么,有爷在,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想报仇,可以,表现好点,做什么爷都给你撑腰;想和前世的人旧情复燃,没门,果断把家里门关好,窗合上,让她看看谁才是她的良配。
  • 超神预言师

    超神预言师

    每个世界都有一条隐藏起来的时间长河,其中流淌着秘能和时间碎片...一代预言大师异界重生,在天道主宰的世界里步步崛起。“不行,这预言师太邪门了,必须要杀掉他!”“此人除了预言,估计没什么本事,一定要收为己用!”“哈哈,得预言师者得天下,不服从,那就杀掉!”.....李天恩淡定地说道:“真以为预言师是大白菜啊,预言其实是我的能力之一!”
  • 杠上豪门:前妻的复仇

    杠上豪门:前妻的复仇

    前一世她忍辱退让,却被渣男渣女联手烧死,一朝重生,她只想狠狠教训前世的仇人,站在顶峰俯视众生。抢角?让你有剧本都不敢演!陷害?让你在娱乐园混都混不下去!抹黑?让你自己的粉丝对你粉转黑!有金手指以及强大的靠山,还有什么能够阻止她凤临天下!这一世,她定会展现属于自己的傲世风华!“林萧,你以为你自己是谁啊!”某小演员挑衅道。“影后。”苏晴道。“......”“还是我盛世的总裁夫人!”某男贱兮兮的过来搂着腰,霸道的对着那小演员宣布,转脸却是一副求认可的可怜模样。女强男强,强强联手!看她如何将这一世活的精彩漂亮!
  • 武霸龙荒

    武霸龙荒

    玄符修得神魔体,符惊鬼神天下知。在妖孽天才层出不穷的武道世界,一位来自地球的少年玄符师降临龙荒,运用符道三系神通,修成神魔武体,炼出极品神兵,召唤禁制生物,掀起滔天巨浪。武道昌盛的繁华,顶级武学的碰撞,热血激烈的对决,尽在武霸龙荒。
  • 诸天修道者

    诸天修道者

    穿梭诸天万界,探寻道法真谛。鬼怪、僵尸、狐妖、天仙……神通万千,无穷大道,我只问一句,可得长生否? 群:604313849
  • 玄元立道

    玄元立道

    一个玄修世界一幅山河社稷图一个穿越两次的普通人如何才能纵横寰宇,创立无上玄门,证混元大道
  • 晚归溪月

    晚归溪月

    流年未亡,夏日已尽。种花的人变成了看花的人,看花的人变成了葬花的人。某一天姜氏集团总裁姜亦宣布自己结婚了。设计师小姐姐)VS集团总裁后就是蒋念西去开了个小花店。
  • 空城曲

    空城曲

    一曲空城震心魂,一世为情困,何时嫡仙归。双手抚琴,奏一曲空城绝,叹一声红尘泪……
  • 成鸠氏小地主

    成鸠氏小地主

    四五千年前,一个在世界上充斥着奇迹建筑的年代,中国江浙良渚一带,屹立着一座座高大的"土筑金字塔",那里埋葬的是一段尘封的历史。最初的文字是怎么诞生和构成的,国家是怎么诞生的,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滥觞在何处,上古的神话人物和传说真相是怎样的,巨石建筑的奥秘是什么……一个宅男的一次意外,来到了4800年前的古国,好吃懒做的他为了生存下去,他是如何当好古国时代的小地主的?他——宅男白丁,将带你逐步揭开文明初期的奥秘……
  • 书生大唐

    书生大唐

    一个北大中文系学生混穿贞观十六年,一只蝴蝶的翅膀怎样扇动历史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