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独坐观心[1],始觉妄穷[2]而真[3]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4]。既觉真现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5]。
注释
[1]观心:观察内心。[2]妄穷:妄念全消。[3]真:脱离妄见达到的涅槃境界。[4]机趣:自然的情趣,指生命的真谛。[5]惭忸:惭愧不安。
译文
夜深人静,一个人独坐反省自身,开始觉得妄念消失了,只有本性留存真心流露。每当这时,才领悟生命的真谛。继而发现真性只是暂时的流露,妄念仍然无法消除,于是心灵感觉深深的惭愧。
点评
人有妄念,亦有真心,两者并存于一身。妄念出现时,凡夫俗子往往掀起巨大波澜,丧失纯真之性,圣人则能心如止水,以不变应万变。儒释道三家都讲究内省功夫,强调对身心的磨炼。儒家“正心诚意”,佛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道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无不如此。静心内省时,最大的矛盾是真心与妄念交缠不休。真心是内心深处的澄明本性,与生俱来的良知本体,是超凡脱俗的清明境界。妄念则是与种种欲望相纠结的凡俗念想。
事实上,人要彻底超脱妄念是不可能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人有动物性的一面,即“食色,性也”。但又毕竟拥有高度发展的智慧文明,有同情心和羞耻心,有道德意识。所以,人类的精神世界极其复杂。真心与妄念犹如明月与乌云。明月有时被乌云遮蔽,难显真容。但乌云不会总将明月遮蔽,总有云破月开、清光万里之时。因此,真心与妄念有矛盾冲突却又掩映成趣,构成了丰富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实践修行的生动课程。其实,修行的过程,就是拨云见日的过程。